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合集下载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我 们 以 典 型 电 子 企 业 岗 位 或 岗 位 群 应 具 备 的 职
业能力 确定技 能培训 体系 。 过 企业调研 、 家论 证 , 通 专
根 据 岗 位 需 求 构 建 了技 能 培 训 平 台 。 为 基 本 技 能 培 分 训 、 业 技 能 培 训 和 综 合 技 能 培 训 。把 技 能 培 训 有 机 专 地 统 一 起 来 . 序 地 完 成 培 养 任 务 , 成 独 具 特 色 的 有 形 技 能 培 训 体 系 , 由 浅 入 深 、 易 到 难 , 简 单 到 复 即 由 由
求 , 其 培 养 目标 和 方 式 、 程 设 置 、 训 基 地 建 设 、 对 课 实 教 学计划 等 多方面 进行探 索 。 步形 成 了以社会 需求 初
为 目 标 。 定 学 生 就 业 岗 位 群 。由 此 拟 定 了 新 的 培 养 确 计 划 , 绕 应具 备 的专业 能力 结 构建立 课 程体 系 。 围
业 相 结 合 : 力 打 造 人 文 素 质平 台 、 业 基 础平 台 、 着 专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唯 一 的 中 一 澳 合 作 项 目成 果 推 广
专 业 , 鉴 了澳 大利 亚 职业教 育 的先 进 方法 和手段 , 借
以学 生 为 中心 、 能 力 为 本 位 、 育 人 为 目的 , 体 以 以 并
现 职 业 教 育 特 色 。实 行 “ 条 主 线 、 个 结 合 、 个 平 一 两 三 台 、 项 要 求 ” 办 学 理 念 和 办 学 模 式 。 即 以 培 养 学 四 的 生 职业 岗位 能力 为 主线 : 持 理 论 与实 践 、 校 与企 坚 学
杂 。

应 用 电 子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改 革 的 基 本 思 路

关于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1.前言应用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应用范围涉及到各行各业。

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也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教学改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授通常只是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学生则只是听讲和记笔记。

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1 知识点缺乏引导老师只是单向传递知识,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引导。

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产生不良影响。

2.2 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实践能力,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

3.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鉴于传统教学的上述问题,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教学改革具有以下几个必要性:3.1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通过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3.2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改革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4.教学改革的注意事项要推进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 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更新。

在教学改革中,应该采用针对性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育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4.2 教师要有教育创新精神作为应用电子专业的老师,必须拥有教育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5.结论本文探讨了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打造一个富有创意和激情的学习环境。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应该首先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应该加强对新型器件、新型芯片、新型测量仪器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还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加强和深化。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实验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学校应该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通过课程设计、实践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电子技术人才,他们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他们还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探索需要多方合作,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才能够推动电子技术课程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2005年第10期- 27 -实教学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孙丽霞徐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专业教改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参加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改研究与实践,承担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与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现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情况,谈点看法。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模式的思考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大都是针对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岗位群而设置的。

在这些岗位智力内涵的组成中,创造性智力技能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不仅是要在技能性质上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区分开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要为技术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质量保证体系为目标进行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应贯彻“加强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教学实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除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具有:焊接、选用器件、装配、测试、调试、制印刷板、修理、读图、写报告的基本技能。

“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应用技术解决生产、运行、安装、调试、维修问题的能力。

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指解决装配、调试、PCB设计制作、质检、维修问题的能力,是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专业综合实训环节,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把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综合应用训练,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先进性”是指实践教学内容要适应专业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知识,及时调整、优化、增加现代技术含量高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训内容与方法具有先进性。

如:增加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DA)的训练;增加电子综合实训的训练等。

“实用性”是指实训内容与方法贴近生产一线实际,工艺训练规范,包括实训装置和实训场地的布置也应贴近生产实际,使学生得到较好的贴近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训练,达到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目的。

应用电子专业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应用电子专业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维普资讯
洛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 第 5期 O2年
・9 ・ 5
件基 本 知识 、基本 单 元 电路 工 作原 理 和 电子 电路 分 析方 法 . 排 了基 本 理论 教学 和 电路仿 真分 析 两 块 安
内容 . 习电路计算机仿真程序的应用方法和仿真分析 , 学 熟悉 以简单单元 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实用 电路
维普资讯

9 ・ 4
洛 阳师范学 院学报 2 O O 2年第 5 期
应 用 电 子 专 业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体 系 改 革 与 实 践
张永炬 ,泮智 慧, 朝斌 林
( 台州学 院物理系 , 浙江临 海 370 ) 100

要 :分析 了应 用 电子 专业 电子技 术课 程 体 系的现 状 与 问题 , 出 了现 代 电子技 术课 程教 提
下 几方 面 :
( ) 课程 体 系 尚不 完善 . 1
( ) 新技 术课 程 少 . 2
( ) 实践 性 较弱 . 3 ( ) 电子 系统 设计 思 想贯 彻不 到 位 . 4

电子技 术 课 程教 学 现状 中存 在 的某 些 问题 ,原 因 固然很 多 , 中 电子技 术 课 程 教 学 体 系有 与 目前 其 的形 势不 相 符之 处 是 主要 的 因素 之一 .改革 旧 的课 程 体 系 ,将 设 计 性 思想 、系统 的 观点 和现 代 的手 段 有机结合 , 形成既互相联系 、 又有层次模块之分 的现代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
工作 原 理 . 触 电子 技 术应 用 的 系统 概念 ,为学 生进 一步 学 习 电子 电路 打下 基 础 . 合 学 科 特 点 ,这 接 结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究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究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用电子技术课程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亟需进行课程改革。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并评估其效果。

也需要认识到课程改革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以期进一步提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子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1.2 问题意义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应用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应用电子技术的专业课程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革。

问题在于,现有的专业课程是否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这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学生需要接触更加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而传统的课程内容可能已经滞后于行业发展。

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加实用和前沿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也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也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2. 正文2.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电子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在教育培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同建立 了“ 基 于工作过程单片机实训室” , 参 照企 业 真 实 场景 ,建 设 具有 生产 与 教学 双 功 能 的实践 教学 条件 ,校企 共 同构 建 以生 产性 实 训基 地 为 主
体, “ 基本技能” 、 “ 专项技能” 、 “ 综合技能 ” 、 “ 创 新 能力 ” 及“ 就业 能 力 ” 培 养 训 练 的 五个 平 台为 一体

校 企 合 作 ・
的需 要 ; 是 坚 持 以服 务 为宗 旨 , 以 就业 为导 向 , 有
应 用 电 子 技 术 专 业 一 校 企 合 作 、 工 学 结 合 ~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的 实 践 与 探 索 — 一 晋 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
技术 专 业 的人 汉) 有 限公 司 、 优 利 德 电子 ( 上海 ) 有 限公 司 、 武 汉 恒科 电子有 限公 司 、 T C L ( 惠州 ) 有 限公 司建 立 紧密
技( 武汉 ) 有 限公 司 , 让 新 生感 受 企业 文 化 , 增强 职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发 展 在 于 主 动 适 应 形 势 , 符 合 市场 规律 。 由于实施 “ 校企合 作 、 工学 结合 ” , 必 然 会带 来 学校 管 理模 式 、 教 学体 系 的全 面 变革 , 对
的实训教学体系, 满足本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 ( “ 五位—体 ” 的实训教学平 台结构 见图 1 )
业 能力 , 有 助 于资 助 困难学 生 完成 学 业 ; 有利 于 企 业扩 大 生产 规模 , 提 高经 济效 益 , 缓解 技 术工 人 不 足 的问题 。“ 校 企合作 、 工 学结 合 ” 实 现学 校 、 学生、 企 业 三 方共 赢 , 达 到学 生 、 家长、 学校 、 企业 、 社 会 五 方满 意 的 目标 。 三、 实施“ 校企合 作 、 工学结 合” 的实践 探 索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展 的 基 本 规 律 来 设 置 课 程 , 立 理 实 一 体 、 务 引 领 建 任
下 面 笔 者 结 合 我 校 的 实 践 经 验 , 谈 基 于 机 电技 术 应 谈
用 f 下 简 称 机 电 ) 业 课 程 体 系 、 程 设 置 和 教 学 内 以 专 课
的 课 程 体 系 。 ( 图 1 见 )
基本素质课程 l
I专业素质课程
容 、 学方 法改革 的具体做 法 。 教


培 养 目标
福建 “ 二五 ” 划把 装备 制 造业 作 为重 点 领域 十 规
之一 . 打造 “ 西 ” 进 制 造业 基 地 重 要 区 域 为 目 以 海 先
标 . 福 建 建 设 成 为 先 进 制 造 业 的 核 心 基 地 。围 绕 职 将 业 教育 要 服务 于地 方 经 济 发展 , 据 “ 西 ” 造 业 根 海 制 基 地 对 机 电 技 能 人 才 的 需 求 ,确 立 的 机 电 专 业 学 生
藿 语 墅基
础 、 图 1
用 英


机 电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三 、 业 课 课 程 设 置 ( 表 1) 专 见
四 、 革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方 法 , 高 教 学 质 量 改 提 以 “ 动 控 制 电 路 装 调 ” 例 , 我 校 在 教 学 内 自 为 谈
所 采 取 的 具 体 措 施 进 行 了探 讨 。
关 键 词 : 电 ; 程 体 系 ; 程 设 置 ; 学 方 法 机 课 课 教
职 业 教 育 已进 入 加 强 内涵 建 设 、 面 提 高 教 学 质 全 量 的 时 期 ,课 程 建 设 和 改 革 是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核 心 , 也 是 教 学 改 革 的重 点 和 难 点 。 近 年 来 , 多 职 业 院 校 很

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探索[摘要] 电子技术是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文通过在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实践和体会,总结了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果。

着重对课程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整合和优化以及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并对该课程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电子技术建设与改革教学内容一、引言电子技术是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覆盖面广,每届接近1500名学生。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开发、应用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鉴于此,该课程被我校列为重点课程。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在本课程中的先进经验,对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实验手段以及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

其特点是授课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教学学时少。

为了适应这方面的变化,从课程设置总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体系,适时把一些新内容、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做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把握基础与应用、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处理。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院教师提出研制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建议,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授课,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我院全体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讲授效果。

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工具,对于大多数课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制作优秀的电子课件费时费力,目前许多学校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佳作不多,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浅谈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浅谈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浅谈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摘要从分析现代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角度及教学模式的转变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点上出发,阐述了应用电子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提出相应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现代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电子技术领域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仅需要设计型人才,更需要运行、检测、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急需探索具有新思路、新措施的新模式。

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是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置的,而在应用电子专业中学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面临考验。

应用电子专业课程的改革是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重要保证。

因此,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非常重要,实践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1.1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独立认知能力为了引起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相应制作元器件展板,以便在上课前让学生接触并充分认识各种元器件;或者教师也可选择把各种器件带到教室让学生仔细观察,用以增加学生们的感性认识。

由于有了感性认识,也有了想进一步了解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时有些什么区别的兴趣,学生很容易接受原来以为很难的一些概念。

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懂得发现问题,比寻找答案更重要,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的能力。

1.2借助案例授课和网络自由平台互动,满足学生课多元化求知在应用电子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引入一些项目教学法,找一些电子电路的实例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功能强大的电子技术仿真软件应运而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仿真软件这个工具参与教学。

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利用好网络平台,课后师生们可以在网上进行了讨论、答疑,老师也可以发布公告,提交作业等。

实践教学要求我们不断完善更新教学资源,使辅教实时、形象生动,信息量大,学生和教师的自由度也会相对增加,这样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又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应用和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模式。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文章从“以能力为本”的角度,介绍了笔者在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提出了要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教学方法的调整与创新,从而提高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电子技术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内容。

它不仅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而且在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楼宇智能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等其他的工科专业中也普遍开设。

由于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电子技术课程在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在“以能力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依据新的课改思路,在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与创新,电子技术课程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改革课程结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在教学上有其特殊之处,过去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授课对象广,不同类型的强、弱电专业的学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专业基础差距大,因而不论采用“先模拟后数字”,或是“先数字后模拟”的教学进程,学时少与内容多、基本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度不够等矛盾始终存在。

二是实践教学内容少,以往在教学中采用“理论教学+实验”的方法,实践证明,效果不佳。

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对于一些典型电路的分析、元器件的作用往往局限于死记硬背,并不会付诸实践。

同时,与课程配套的实验内容数量十分有限,难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测量技术。

在课程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新的课程结构改变了传统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状况,针对每一堂课确定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采用“导入实例—分析讲解—实际操作”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学以致用”教学单元的内容编排上,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训练内容。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电子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基础和核心,其在通信、计算机、工控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应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往往无法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开始在教育界展开。

该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院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实际项目应用。

在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中,学生只接触到抽象的理论和仿真实验,缺乏真实的工程项目体验。

而现在,一些学校开始与企业合作,将真实的工程项目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亲身参与项目的研发和实施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在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中,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工程方面的知识,与其他学科很少有交叉。

在实际工作中,电子技术往往需要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将电子技术与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学科进行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中,大多数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现在,一些学校开始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研究和项目实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是一个艰巨且长远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学校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案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通过改革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出掌握电子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电子工程技术人才,为电子科技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课 程 现状 与存 在 的问题
和 实 验 内容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视 和 加 强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设 重
现 行 的 电子 技 术 课 程 的 教 学 内容 、 学 方 式 等 大 同 小 计 , 凋 电 子 实 习 的 动 手 能 力 培 养 . 充 电 子 系 统 的 新 技 教 强 补 异 , 乏 特 色 和 创 新 . 现 代 电 子 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变 化 形 术 、 方 法 的介 绍 。 由于 电 子技 术 具 有 课 群 系列 特 点 , 各 缺 与 新 在
中图分类号 :62 G 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9 9 ( 0 6 0 —0 3 —0 10 7 4 2 0 )3 1 9 3
为 了适应现 代社会 的信息 化发展 趋势 , 许多高 校 的理 感 到 困 难 。如 何 充 分 利 用 日益 发 展 的 计 算 机 技 术 和 多 媒
课 程 内容 过 分 重 视 电 路 元 件 细 节 的 分 析 , 视 对 电子 念 , 高 学 生 的 学 习水 平 和 获 取 知 识 的 能 力 , 生 的 学 习 忽 提 学
系 统 整 体 功 能 的描 述 。有 些 内 容 “ 的 用 不 上 ” 如 花 费 大 兴 趣 普 遍 提 高 。 学 . 量 学 时 讲 授 的 分 立 元 件 及 各 种 单 管 放 大 电 路 , 后 续 的 专 在 按照新的课 程体系 , 划并 编 写 了面 向 2 规 1世 纪 高 校
化 技 术 ( 1 进 行 系 列 化 教 学 改 革 , 其 跟 上 现 代 电 子技 要 问题 。具 体 措 施 如 下 : E) A) 使
术 发 展 的要 求 。 只 有 不 断 将 现 代 科 技 发 展 趋 势 与 电 子 技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件 模 块 ;家 用 电 器 维 修 模 块 ; 电 子
C AD技 术 开 发 、设 计 和 制 造 模 块 等 ,
思 想
( ) 持 科 学 定 位 , 确 高 职 教 1坚 明
育 的 办 学 方 向 , 服 务 为 宗 旨 , 就 以 以 业 为 导 向 。 找 准 专 业 在 地 域 经 济 和


六 门课 程 ; 岗位 群 课 和 岗 位 技 术 课 , 依 据 职 业 面 向 主要 就 业 岗位 、次 要 就 业 岗位 和 其 他 就 业 岗位 的要 求 , 岗位 群 课 设 置 综 合 化 课 程 ( 括 理 论 和 实 包

丁 如
结 构 ; 立 完善 的理 论 教学 体 系 、 建 实
技 术 专 业 的关 键 是 要 更 新 教 育 观 念 , 树 立 新 的 人 才 观 、 量 观 ; 行 一 系 质 进 列 的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方 法 的 改 革 和 创 新 ; 建 本 专 业 知 识 、 力 和 素 质 构 能

文 写 作 、 学 、 语 、 育 、 算 机 基 础 数 英 体 计
践 教学 体系 和素质 养成 体系 。

训 ) 岗 位 技 术 课 设 置 多 个模பைடு நூலகம்块 , 个 ; 每
模 块 由 三 门课 程 和 一 个 技 能 考 证 组

体 现 专 业 建 设 和 教 学 改 革 特


1 .专 业 建 设 和 教 学 改 革 的 指 导
成 。本 专 业 设 有 P C或 单 片 机 应 用 软 L
住 , 得 上 ” 实践 能力 强 、 有 良好 用 、 具 职业道 德 的高技 能人才 。 ( 加 强 “ 师 型 ” 资 队 伍 建 2) 双 师 设 , 教 师 提 供 定 期 到 对 口企 业 学 习 给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讨
H u L i a n g j u n ,H u a n g H u a f e i , Z h a n g K a i 。 L i Xi a o f e n g ( Z h a n g j i a j i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Z h a n g j i a j i e H u n a n 。 C h i n a 4 2 7 0 0 0 )
t e c h n o l o g y b a s e d o n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wo r k p r o c e s s o f c 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a nd me t l  ̄ Es t a b l i s h e d b y t h e wo r k p r o c e s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r e f o r m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t o p i c . c 0 n s t r uc t i o n a n d a c t u a l wo r ki n g c o nt e nt l i n k e d t h e c o u r s e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t h e w o r ki n g p r o v e t h e s t u d e n t s o f Ae r o n a ut i c a l E ng i n e e r i n g t r y i n g s o me t hi n g n e w. Th i s p a p e r f o c u s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浅谈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浅谈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浅谈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应用电子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体系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目前,应用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

部分实践教学项目过于陈旧,未能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技术更新,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用。

其次,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时候,实践教学仍然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为主,缺乏对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者,实践教学设备和条件不足。

一些学校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此外,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从而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可以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推动应用电子专业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

三、应用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更新实践教学项目。

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教学中。

2、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

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例,教师可以将一个实际项目分解为若干子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技术应用改革方案(最终5篇)

电子技术应用改革方案(最终5篇)

电子技术应用改革方案(最终5篇)第一篇:电子技术应用改革方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精神,决定对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实施全方位教学改革,以进一步提高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

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实施现状1、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分析我校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毕业生流向主要为南京、苏州、常州、本县等电子产品加工业和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地区。

近几年,随着国际制造业向沿江地带的转移,苏南地区已经成为电子制造业的龙头地带,对高素质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当旺盛。

电子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既包括在产品研发上追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也包括在加工技术上的高技能性、熟练性;要求能够严格按照产品设计进行高质量地加工。

因此,它对人才需求呈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中高级技术工人。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企业中的比例一般超过70%。

根据近几年技术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分析,要求中等职校毕业生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基础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创业素质五个主要方面,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生存和从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五个主要方面。

2、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实施现状近年来,我校以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为切入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主要做法是:通过严密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时反映市场要求;通过规范教学实施过程,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落实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目标要求;通过分块管理、分层教学、多方合作、产教结合、紧贴市场、争创特色等途径强化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通过加强社会服务、创新就业模式来拓展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内涵和空间。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方案一、修订指导思想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确定了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规划的提出,未来制造业升级将与产业创新紧密联系,发展的重心着眼于高新科技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制造系统、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

应用电子技术相关产业将迎来更快、更大的发展机遇。

职业院校作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制造业的转型需要适合其发展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需要职业教育在人才有培养、专业改革领域实现同步转型。

本次课程体系的修订是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下同步进行,遵循高等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广泛征集学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举行有关专家的论证会,听取并采纳诸多与会专家的建议而进行的。

同时紧密结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课程体系的修订必须满足人才的培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思想,满足市场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调研工作为完善此次课程体系的修订工作,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门组织召开校内、校外意见征集会和专家的论证会,与会专家、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等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具体而言,相关意见和建议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专家意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专家认为,高职高专人才应该侧重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程设置应符合教育部有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划方案的要求,实践课程的教学应该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形式可以多样化。

(二)毕业生建议为使得修订的课程体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组织了应届毕业生的座谈会,作为原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实际感受对于课程体系的修订尤为重要。

我们邀请部分毕业生参与讨论,并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整理汇总如下:I、应该减少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加大实践课程的学时数。

他们提出,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应该着重于实践操作能力课程的训练,理论课程够用即可,而且日常理论教学中可以加大课内实践教学的比重。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近年来,电子技术行业快速发展,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电子技术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首先,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要紧紧围绕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展开。

电子技术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课程改革也要跟随这一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实践环节融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要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及行业发展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其次,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

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材料科学、物理学、信息工程等。

因此,课程改革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全面、多元的教学体系。

要强化交叉学科教育,注重师资队伍的跨学科组合和协作,进行“产、学、研”合作,发挥多方资源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要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实践环节中,可以采取模拟实验、实物实验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体验感。

同时,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权利,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和实践探索需要不断深化,充分挖掘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资源,通过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电子技术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作者:李宗宝摘要:秉承“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相结合为动力,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体系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专业建设”的办学思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改革;能力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我院于2002年新开设的专业,主要面向电子技术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事电子设备生产、装配、调试、检测、维修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经过几年的摸索,我院提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相结合为动力,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体系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专业建设。

学生的核心能力是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与应用。

专业培养目标是精电子装配,重调测维修,懂施工管理,知设计应用。

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和重组课程体系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从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

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我们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大显、华录、明华电子、路明等集团公司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需求的调查,完成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组工作。

培养目标设定为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设计的课程体系中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且三者并重。

理论课程占总学时的44.6%,体现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课程为培养综合和专项职业能力服务;实践课程有相对独立的体系,并占有较大比重,实践课程占总学时的55.4%,能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的完整性,并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另外,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确保了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

以能力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由能力构成与课程的对应关系(表1)可看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是高职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在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除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性教学外,在理论教学体系的实施中也融合了必要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拓宽基础,注重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适应性。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有利于构建应用型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也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具体做法如下:1.压缩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限选课,扩大实践课,精减专业课,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

开设经济、管理、资源环境等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加强知识经济教育。

保证计算机和英语课程的学时数,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课程设置采用两种结构:一是模块结构。

专业设置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采用学分制。

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

专业课程结构设置如表2所示,理论教学(包括公共选修课)为1141学时,实践教学(包括非独立实践课)1416学时,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为0.45∶0.55。

课程设置体现了较宽的专业面。

二是“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的考试课、考查课、主干课、非主干课的体系,建立核心课程、目标课程、非核心课程的“一体两翼”的体系。

本专业限设10门以下的核心课程,主要是重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它们是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实用英语、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工艺与Protel电路设计、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

目标课程是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其他课程为非核心课程。

在进行各课程的学分分配时,以此作为参考,并使学生明确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位置。

3.课程设置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应用电子技术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一方面,课程能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实质发生变化时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能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采取“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利用实验室模拟职业环境、利用校企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或直接参与企业现场生产等途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

与大显、路明、华录等集团公司合作,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强调工作岗位的真实性。

实践课程体系要求学生达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实践,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二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三是通过实际的工作实践,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5.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的要求,将“双证制”纳入教学计划,积极开展“双证制”教学。

学生不仅要完成校内各课程学习,还要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考取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

目前,我院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无线电装接中等技术资格证书。

(三)以产学结合为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应建立一种和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

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本技能训练。

进行如计算机使用操作训练,电工工具、仪表使用等基本功训练;二是专业技能训练。

如读图、识图能力训练,电工、电子技术实习,焊接工艺训练,基本电路安装训练;三是岗位综合技能训练。

如电视技术实训、音响技术实训、毕业综合实践。

本专业采用“5+1”的教学模式,1~3学期为基本技能培养阶段,开设公共技能及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课,4~5学期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阶段,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第6学期为工程应用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对各项技术技能进行综合训练,为就业上岗奠定基础。

前5个学期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或在校内电子实训中心实训,最后1个学期在企业进行岗位实训。

设置8门实训课程,每门实训课制定独立的考核标准进行单独考核。

对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能力、技能培养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进程,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许多理论课如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工艺等都到实验室上课,理论、实践各占一半,在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时,使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本专业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均附有实训。

实训项目逐渐倾向于应用、开发、综合,验证性实验项目比例适当。

同时,实践教学的课程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材或讲义、实训指导书,并将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编入教学计划。

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开设了一些质量比较高的综合性实验课,如数字电子技术、程控交换技术等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引导学生多视角、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成立了电子科技活动小组,定期举办电子技能大赛,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四)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及过分倚重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本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学手段的改革。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在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中采用自制或引进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且在实验室上课,边讲边练。

这样,不仅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理论和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而且可以改变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自己掌握教学的进度与难度,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的演示。

然后,通过测试软件,即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这就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目前本专业有些课程正准备利用网络技术,开展虚拟实验、网上答疑等。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改革具体有以下做法:(1)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精练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

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分层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如在《模拟电子技术》课中倡导启发式课堂教学,开设指导性自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推动研究性教学,如围绕“主题情境问题”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等。

(3)毕业设计等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采取指导教师确定参考课题和“双向选择”的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4)改革考核模式,专业知识采取模块化考核,加大实际操作考核的比重,期末考试实际操作占50%~70%。

(五)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集中反映了一个人在现实社会中感知、观察、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体水平,要培养这些能力,仅有专业教学是不够的。

因此,应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终生学习的能力。

(1)注意对学生进行义务、权利、职责、道德教育,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政治教育、德育、法学等教育内容没有削弱,保证数学、外语、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这四门课的学时,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专题和公共选修课向学生介绍中外文化历史、中国文学、自然科学史、中国艺术欣赏等人文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3)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学有关音乐、美术、文学、伦理学、逻辑学、方法论、计算机应用新技术等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合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应努力构建以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学校育人与社会环境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与专业教育相互穿插渗透,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教学中使学生既打下较好的文化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成为能力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