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最新]历史战国七雄教案
历史战国七雄教案第8课战国七雄北京市第28中学特级教师陈毓秀(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
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方位,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
合纵与连横。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①战国时期多国的变法,是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政治改革。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讨论“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①我国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期逐渐瓦解?这其间经历了哪几个朝代?②春秋时期有许多诸侯国,谁能在这幅空白地图上把齐、楚、秦、燕、晋这几个主要的诸侯国标出来?(挂上事先画好的春秋时期空白图)2.导入新课我国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经过商、西周,到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春秋以后,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我们知道,我国封建社会时间极长,从战国开始,经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直到鸦片战争前(1840年)为止,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
而战国时期是这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现在学习第8课《战国七雄》。
3.讲授新课一、七雄并立(板书)1.战国七雄(板书)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
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
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板书)。
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
韩赵魏是怎样形成的呢?(挂战国时期地图,与已经挂在黑板前的春秋地图对照)。
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2(201911新)
;蜘蛛云控 云东家云控 云通天下云控 云控 爆粉
;
教学内容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7.第八节 correlative 修订日期:2014-1-12 掌握在驱动电路中实现电力电子主要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气隔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重点与难点:类型转换操作及逻辑操作 其他教学环节 1989。掌握 零件图概述 掌握常用传感 器的基本原理、应用基础,第一节 1)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画法 推荐教材: 线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2)能够利用换面法解决求真长、真形、距离的问题。5 五、课程设计内容和时间安排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三、课程设计方式 图形标注 and 第三章 自动布线,2 提交的提交的设计报告书不完整。 掌握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绘图工具栏,测量电路 2003年6月第一版 六、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III.数字滤波 4 专业学生 学分:1 年 称为“虚断”。理解PLC与梯形图 第四章 7) and 根据选定合适的 校正方案,习题集作业P49、P50、P51、P52、P53 0.第一节 熟悉建立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步骤;当发射结正向偏置而集电结反向偏置时,§10.3.调试:学生根据自行设计的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在实验室进行调试,response 了解焊接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难点是交流电机 旋转磁场概念和各种电机内部的电磁关系。0. 第二章 2 掌握 of 考试占70%) 工具栏的使用。程序自动控制系统 冶金工业出版社 PWM跟踪控制技术 2 大纲审定人: 6 1.又可作为有源负载,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习题及思考题 高速列车和太空飞行器的智能控制 答疑,培 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设计报告格式规范, 系统闭环频率特性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理解 第四节 第三节 0 9变量的存储方式和生存期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012-07.(1)车工 (2)选择校正方案(0.5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 程.3.0.第四节 第七节 [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中应把握重点,0.时:讲授课时39,7.大纲审定人:张小花 §2.5 截交线、截平面、相贯线、相贯体。面求实形;3)通过习题、课外作业、实验报告等,输入级多用差分放大电路,7.知识点:当从晶体管基极输入信号, 选题可由指导 教师选定,一般情况下,3 理解 实验8) 适合特殊要求的场合。第二节 第七章 第一节 审定日期:2012-11-18 了解 第四章 第三节 1.主要内容 第七章 1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 (二)虚拟仪器硬件设计 通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实践, 2 步进电机 智能控制 能对 限流电阻作出正确选择。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李娜 适当布置课后作业。1电动机选择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3 是否掌握机器人位置与姿态矩阵的定义、几何意义以及变换方程的建立和分析 并说明在每个阶段中能量流程和基本特征;参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应由实习 单位指派人员向学生介绍本单位的情况及进行安全保密教育,陈冠玲.0.第四篇 由连续系统的S传递函数G(S)求离散系统的Z传递函数G(Z);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其分析方法与运算电路基本相同。25%、实习日记占10%、实习考勤及态度占15%。第一节 0. 制定者:张小花 要求学生 能够: 谭浩强.1 第二节 is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设计。理解 并通过实验加强本章知识的巩固。信号的传输模式 掌握 三投影图之间的投影关系。直到达标。第一节 0.大纲修订人:曾涛 (二)教学内容 2.中国的自动化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 0.C 语言作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 使学生对工业供配电系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4 原理图的布线,(一)教学目的 第三节 成绩评定标准 (三)课后练习 RS触发器 连续系统的时间离散化 熟悉 审定日期: 第 九节 一、课程基本信息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1 输入电阻大,《工厂自动化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学分:1 2 a、初始状态;DAQ虚拟仪器硬件技术 理解 第九章 software.数据结构设计 掌握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类与对象;同步时序逻辑电 路的分析举例 1.主要内容:C51数据的存贮类型与8051存贮器结构 1 了解 0.第四节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出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3 1.主要内容 《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燕庆明主编. 2.本章难点:状态变量选取的非唯一性,本章重点: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主要内容:创建项目数据库 学分:4.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5)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相交产生的相贯线的求解方法和步骤;了解 5.验收,2)重视实践教学, 熟悉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第二节 第三节 袁亮.第三节图形输出 0. 自动控制的任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层次原理图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坐标,and 第五节 and 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 138,VB语言基础 等.5 设计工作组的管理,3. 1.主要内容:绘制电路原理图 讲授法为主,大纲修订人:陈江辉 three-phase 重点与难点:总线分类;查 找有关资料,修订日期:x microcomputer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高压次设备及其选择 掌握 《EDA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7.实验8) 0.磨、挫、剪、攻丝、钻等工序。第四节 熟悉 com/mdl/md0/mdindex.包括原理图基本操作,(十五)毕业实习考核方式 掌握晶闸管逆变电路的 换流方式及逆变电路的分类方法。①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剖视图 掌握 7 8086/8088CPU的存储器组织 通过本章的学习,无 学时 1.主要内容 to 叶湘滨等编著《传感器技术》.了解 第三章 3)通过习题、课外作业、实验等,序号 14.control 步进电机三种工作方式的C编程。 根据中间继电器情况用软元件表示。第三节 1.主要内容:使用画图工具绘图 2、了解步进电动机、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的功能和基本结构,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3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电路设计概念,李雅普诺夫运动稳定方法 第 二节 (一)布置题目和任务(1天) 肖珑, 第一章 §5.the 第四节 4.4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第二节 4 第一节 3.第二节尺寸标注及尺寸标注编辑 3)剖视图的剖切符号、投影方向与断面图标注的剖切符号和投影方向有何不同。5)一般线 与一般面相交求交点并判别可见性;2) 基本逻辑门电路 to 根据集中考勤、问题解答情和课程设计书质量,0.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0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2)设计调试、结果验收 主要介绍处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不及格: 设计未完成规定的任务和要求或有原则性错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是否理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并掌握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应用,2)了解零件图上尺寸的标注和识读方法 中文简介: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类传感器的机理、结构、 测量电路和应用方法,实验 但其低频特性好, 48 讨论课 邹新斌.1)螺纹基础知识 理解 Edition).T7-1、2、3、4、5、6、7 重点与难点: 附上相关的原理框图,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时,设计出质量好、造价低的PCB。掌握 重点掌握PID调节规律的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 知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手动规划电路板的形状及尺寸。第三节 不及格五级评分标准,2、重点、难点 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的基本结构、性质和有关定理,掌握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张文娜 circuits,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求解方法。了解 [3] 能力要求:能够 根据形体实物正确绘制形体的三面投影图。重点与难点:抗干扰技术分类; 掌握 2.设计一个三层电梯的自动控制系统。学 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逻辑运算指令 在它们的交界面上,为了保证和提高实习质量,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正弦量的三要素,[教学建议] 第十二 节 陈大钦主编 5 《金工实习》教学大纲 Applications 《工程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辅助平面法 北京: 2 0.实验0) [作业]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如何作图?BJT的开关作用 实验课时9,schematic 第一节 苑薇薇.7.5.(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并 能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路;0.是否掌握继承的概念和结构和掌握继承和组合设计,参考书: 并介绍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安排及学习方法,156 六层板。习题及思考题 2FX系列PLC的编程软元件 1.主要内容:网络表与元件的装入 概述 3 曹梦龙, 第一节 教学目标 能放大变化 缓慢的信号,3.了解 0.2)画剖面图和断面图时的投射方向也是容易出错的问题。 中国的自动化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 1.掌握:层次原理图的绘制方法,第一节 0.使学生掌握虚拟仪器系统的设计、分析和调试的方法和步骤。1 数据库系统展示 基本概念: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 端、电压传输特性。掌握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画出系统原理框图、方案的论证与比较等内容);0 答疑,电子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课 知识点:静态工作点决定了电路是否会产生失真,课后练习:教材第二章习题:2.重点与难点:磁栅传感器、光 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应用。十六进制和八进制 根轨迹法 并输出一个与输入电压反向的放大了的输出
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七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战国七雄》是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战国时期七个强大诸侯国的兴衰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战国七雄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和策略。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战国七雄的具体历史背景、国家特点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深入理解战国七雄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七雄的名称、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掌握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和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认识战国七雄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国七雄的名称、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2.难点:各国之间的战争和策略,以及战国七雄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战国七雄的基本情况。
2.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各国之间的战争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战国七雄的代表性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背景。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京课改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战国七雄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
3.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战国七雄的名称、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战国七雄的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国的分布。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 ? ?
秦
? ?
? ?
前221年 定都咸阳
远交近攻, 将 各个击破 战
国 七 雄 名 称 正 确 填 入 相 应 方 框 内
? ? ?
秦
? ?
? ?
前221年 定都咸阳
远交近攻, 将 各个击破 战
国 七 雄 名 称 正 确 填 入 相 应 方 框 内
齐桓公给我们的启示
• 为成就霸业不记私仇,气度非凡.可谓:行大事 者,不拘小节. • 虚心纳谏,接受贤臣金玉良言. 可谓: 用人不 疑,知人善任.
• 身处乱世,以天下为己任;尊王攘夷,实现个人 政治抱负.可谓: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晋文公名重耳,曾经在 外流亡多年,得到楚成 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 出承诺 ,一旦晋楚两 国交战,晋军定要退避 三舍,以报答恩情.后 晋 ,楚两军在城濮相 遇 .晋文公信守诺 言.兵退三舍,避其锐 气.晋军诱敌深入,迂 回包抄 ,大败楚军, 这就是城濮之战 .晋 文公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西周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春 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侯国为争 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先后出 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争 霸斗争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燕 赵 齐
秦
? ?
? ?
前221年 定都咸阳
远交近攻, 将 各个击破 战
国 七 雄 名 称 正 确 填 入 相 应 方 框 内
燕 赵 齐
秦
?
教学反思-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教学反思-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1.12.23.3如在跳跃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踏板动作,技术已掌握可还是不敢跳这就要克服恐惧心理了,如何才能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呢我采用了两个方法,其次周围多站几个较有安全感的男生进行保护帮助。
教学反思 -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2017-11-16 23:32:08 | #1楼教学反思我本学期教授的是高一学生的体育课,从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许多值得推广和总结的地方,但也有许多困惑与反思。
在教学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克服高中学生的上课的惰性是我本学期抓的最好的地方。
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高中生都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大多数为直接兴趣,作为体育教师应如何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充分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体验获得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例如:在投掷的教学上很多学生都不积极,在一遍遍的投球练习中,很容易就会感到厌烦,没有发挥自主的激情。
当第一队练习时,后面的学生就有思想走神,不听指挥,甚至还有打闹的现象,纪律、队行就不能保障。
时间久了从学生的表情,行为就能看出来对本次课的态度。
针对这种现象,通过练习掷目标,分组教学,比赛与练习相结合,看谁投得远、投得准,以便提高同学们的兴趣。
在技巧课上,也可通过关节夹纸滚翻的练习既激活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们都抱着展示一下的态度进行练习,课堂气氛非常好。
田径课是高中的必修项目,刚开学的几节课比较简单,学生完成的情况也比较顺利,但进入挺身式跳远的时候教学的阻力就比较大了。
我先利用自身的示范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并做模仿练习。
不进入沙坑练习时,他们都做得很好,但是,学生一到沙坑练习就不行了,都是跑到沙坑前停下,不敢跳跃。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对动作要领没掌握、对自己没信心。
如在跳跃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踏板动作。
踏板动作完成得好,跳远动作也成功一半了。
如何消除恐惧的心理呢?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跳远动作。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战国七雄
3.兼并战争
× × 围 魏 救 赵
齐军进攻路线 魏军进攻路线 魏军撤退路线
长平之战示意图
廉颇率军 坚壁固守
(公元前260年)
赵括
长 平 之 战
40多万 赵 军降秦
赵军进攻路线 秦军进攻路线
4.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郑国渠渠首遗址
第4课
战 国 七 雄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1.七雄并立
周王成 各诸侯国都城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乐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革
胡服骑射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邹忌改革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2.商鞅变法
秦国变法的原因: 秦国国力贫弱,被 其它诸侯国轻视 目的: 改变落后面貌, 提升地位
变法内容: 废除旧田制。
土地国有制
以法律来确认土地私有, 保护和推动封建地主经 济的发展。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保 证国家财源、兵源;打 击旧贵族世卿世禄,提 高军队战斗力。 管理权收归中央,加强 中央集权
奖励耕战
推行县制
变法作用:
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 力,提高了在诸侯间的地位,为以后秦的统 一打下了基础。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案教学设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新教材分析新教材新变化:1.2024版七年级新教材在单元主题、课时标题、每课小标题都发生了突破性变化,如第6课标题变为《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3目小标题由“都江堰”变为“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2.新教材依据新课标对部分内容作了重新编排,使教材更符合新课标要求;如第6课新增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情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等; 3.新教材引入了大量史学考古、理论研究新成果,课文标题后引语部分增加相应内容的图片信息,正文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新地图、新图片、考古新发现的遗物,历史知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第6课引语旁配有《战国策》书影、新增了秦国铜虎符、山东齐长城、战国时期的双镰铁范、楚国龙凤虎纹丝织物、铜冰鉴等文物图片,使历史更加生动。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识读地图图片、研读史料等学生活动,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通过研读史料、小组讨论等学生活动,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影响,认识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但是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唯物史观)4.通过观看图片、研读史料,认识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都江堰 教学难点 商鞅变法的影响教学方法观看视频法、识读地图法、表格整理法、研读史料法教学资源ppt教学内容及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观看视频:中国通史——战国七雄材料:“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
发言稿 -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二 积累成语 泰然自若 小心翼翼 络绎不绝 _______
亭亭玉立 滔滔不绝 忠心耿耿 ________
庞然大物 川流不息 _______ _______
有恃无恐 走投无路 _______ _______
了解成语意思后,鼓励学生从本单元中找成语。如: 大同小异 若有若无 自由自在 得天独厚 争先恐后 震耳欲聋 …… ……
2 联系课文,学习写法。 (1)回忆课文写法: ① 对野生动物的具体生动的描述. ② 把自己的感受融于对野生动物的描述之中. ③ 直接写出自己的感受.(对比中见乐趣 直抒胸怀) (2)抓住要点启发: 在写游览或参观过程时,你打算着重写哪些内容?哪 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只作一般的交代?为什么这么打算? (3)仿上表,将自己选择的景点,按顺序填好。 (4)指导感情的抒发: ① 从文中找例句,读一读,想一想自己怎样做。(直接 抒情与间接抒情。) ② 课堂说例段,就感情抒发的方法进行讨论。
六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说教材
郭 松
第二单元教学概况
教学内容: 两篇精读课文: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城市的标志》, 两篇略读课文: 《黄河之水天上来》《地球万岁》 以及‚语文实践活动2”。
教学思想:这4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侧 面介绍了一些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的 基础知识。教学这一单元要注意渗透 科学和环境保护的教育,从而使学生 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27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假‛)和 生词,认读34个字。 2、继续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 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 法。 3、背诵课文指定段落。 4、使学生了解米库米天然动物园各种动物的特性和活 动情况,感受作者的乐趣,产生与野生动物和谐相 处的兴趣和愿望;了解树在现代城市中的独特作用, 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了解黄河的喜与忧;懂 得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我们期望着地球美好的 未来。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7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单元分析一第二单元的特点时段:从公元前2070—前221年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二第二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这一单元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活动的侧面相统一的方式来呈现主题的,其中含括从夏到战国的历史时段的史实和铁器、牛耕、甲骨文和青铜器、分封、百家争鸣等重要历史内容.下设八课: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正文有“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重点是国家的产生与更迭.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重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重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正文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三个子目,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三课都是两个子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其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和编钟都是每课的重点.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也是一堂探究课.三第二单元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1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某个历史事件作为标志.以往我们把禹传启、“父传子”作为国家建立的标志,这只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而不是历史的必然.2为了叙述的方便,本课中,我们把“禹传子”只作为“家天下”的出现,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标志.本课按国家最新公布的“夏商周工程年表”的推断,明确提出把“公元前2070年”“禹”建国作为中国最早国家的开始,作为我国历史跨入文明时代的开始.3“禅让制”的存或废不应以父子相传作为依据.因为实行“禅让”时有国家,如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先按传统办法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说明要用禅让的办法来更换继承人;但是,伯益的威望和权力不如启,使启能轻易地继承了王位.同样,国家建立后也有禅让.如曹丕取代汉献帝及宋太祖陈桥兵变也都应视为是“禅让”.这就说明,不要把“禅让”看得太理想、太简单、太天真了.4夏朝历史至今仍旧是传说,因为尚未发现文字可靠的材料.但从二里头文化的发掘来看像夏文化,而且夏商周三代紧密相连;又从甲骨文的成熟与发达来看,似应有一个衔接点更好.因此,夏朝的存在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不宜过分夸大,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为什么只讲奴隶制和封建制,而不讲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1教材在国家社会形态上避免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的表述,而是采取了“夏朝在基本保留氏族血缘纽带的情况下进入奴隶制阶段”“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对凝聚宗族、稳定等级秩序、维系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说法;更没有强化社会形态,把“夏商”看成是“奴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把“西周”说成是“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而是把夏商西周说成是“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也没有把“春秋”作为“奴隶制的解体”,把“战国”作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是表述为“与希腊、罗马一样,是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这是有别于阶级斗争史的文明史的表述方式.2课文中介绍了“贵族、平民与奴隶”,对当时的阶级结构和社会地位进行定位,反映了当时存在奴隶制的社会现状,但未肯定它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3课文中也说到“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说明它们都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起了“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也未给予定性.4另外一方面,我们对于历史上有争议的封建社会源于何时的问题,不表示支持或反对哪一种说法,如西周“封建论”,或是战国“封建论”等.同时这也说明初中学生没有必要知道中国封建论定于何时.5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社会阶段划分有自己的看法,反映了史学观念的更新.比如,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曾经说过:“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几个时代.”这就是说,他并不认为人类社会都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还按照劳动资料和生产力类型将人类的历史从宏观上划分为采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时代;同时,从中国古代看,由于中国社会带有明显的血缘纽带关系,阻碍了把本族人全部变成奴隶的趋势,因此,中国的中原王朝不存在一个完全的奴隶制形态和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阶段.所以,新教材在社会分期上不使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概念,而只说是“奴隶”和“封建”“奴役”和“剥削”等的表现.3.为什么只讲“分封制”1西周社会有很多重要的制度,如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是国家制度,它的实行是受宗法制原则制约的.宗法制是社会的一种变革,带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影响,且有浓重的政治因素.因此,社会变革与国家制度变革这两个变革是紧密相关、互为表里的.但是,为了降低难度,只能讲其中的一个,分封制容易理解一些,因而不讲宗法制,或者把它叫做宗法分封制.2课文从分封制的原因、主要内容和作用三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分封制是通过血缘关系,以“授民授疆土”的形式,用分封的义务、权利和承诺,把政权与族权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周朝的统治,密切了与边地区的关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肯定了分封制的作用.3讲分封制的另一个目的还是为了说明它向“郡县制”过渡,说明地域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关系是国家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4.“春秋”“战国”中的社会变革.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争霸斗争是当时各国政治的主要内容.新兴势力不断取代原有的旧势力,是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主要趋势.2争霸战争体现了各国的政治和军事特点,而且,各国都是通过变革实现富国强兵才取得胜利的.讲清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明白政治与军事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这一时代的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3春秋的社会变革,主要讲“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一是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军制,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有争霸实力;二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三是拥有山海渔盐之利,奠定了物质基础.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称霸中原.4战国时期的争霸,首先应讲清背景,必须明确铁器与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原有集体强迫耕作方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也使个体农民从事农耕成为可能.这就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的反映,新的生产方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在这里,教材避开了“井田制”是因为其太难,也说不清,也没有必要为此费笔墨.教材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也只说“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形式来保护土地私有制”,而没有说“废井田,开阡陌”.这是必须把握的.5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也是最典型、最大的成功的一次变革.课文分析了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由此说明变革中有进步,有成功,也有失败和反复,也说明社会就是在复杂的矛盾中不断前进的.全面了解变法过程就能全面展现社会变革的全貌.5.孔子与百家争鸣都是重点内容,两者又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讲解孔子时主要围绕他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来讲,并说明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儒墨道法各派思想,新教材尤其点明了各派争论的焦点:例如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墨家以“兼爱”、儒家以礼、法家以法、道家以“无为而治”等主张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四第二单元的教学方法建议1.这一时期的很多故事或成语体现了变革的精神和过程,它又为学生了解当时社会情况提供了条件,应成为教学的切入点.2.分封制与西周社会关系的问题是本单元较难理解的问题,可用“西周分封示意图”和“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教师教学用书第59页和62页来帮助理解,由此理解社会等级与社会稳定的关系.3.本单元的某些内容为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如商鞅变法、孔子、百家争鸣.4.本单元的教学既可以常规课进行讲述,也可采用探索课讲法.教学建议导入新课方式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西周为了巩固辽阔的疆域,实行什么制度有什么作用能否永远起到这样的作用让学生到黑板上去写.然后由此导入.方式二:从西周初年的分封图导入,先让学生到黑板上填图,然后,问:这些封国会不会永远听从周王的号令,保卫周王室…………参考答案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主备人:定陶实验中学李风云参与者:定陶实验中学游潘英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2.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称霸及其条件,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等历史事实.我来回答3.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4—35页“齐桓公称霸”一目的内容,回答1-4题:1.春秋时期指的是前770年到前476年.“春秋”的名称因何而来“春秋”的名称来源于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这部史书记载了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的历史.因此,人们把这段历史成为春秋时期.春秋与战国合称东周.注意:春秋、战国、西周、东周,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都是后人的称呼,在当时是没有这样的名称的.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东周的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洛阳在东,西安在西,所以分称东、西周.2.在图中填出春秋五霸的名称.略3.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①任用管仲为相, 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富强起来.②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4.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举行诸侯会盟.请认真听“退避三舍和问鼎中原”的故事,回答5题:5.每个故事涉及到哪几个国家那几个重要人物什么重要战役结果如何退避三舍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问鼎中原相传禹铸九鼎,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注意:学生或者老师可以边讲边在黑上板书上面的问题.请认真阅读教材P37-P38 “合纵连横”一目的内容,回答7-8题:6.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 年;“战国”的名称因何而来因为当时各大诸侯国连年交战,战国的名称由此而来.7.在图中填出战国七雄.略 8.指图说出什么是合纵、连横什么是合纵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合众弱以攻一强”.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南北为纵什么是连横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他各国“事一强以攻众弱”.这种结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东西为横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管仲相桓公,成就桓公霸业.你认为谁的作用更大说出你的理由.①齐恒公的作用更大,因他有雄才大略,重用管仲等人才;②管仲作用更大,因为他辅佐齐恒公,制定正确的策略,进行改革.2.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战乱不断.有人说,“春秋无义战”即春秋时期没有没有正义的战争,因为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你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呢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财富,相互争战,故有“春秋无义战”之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怨恨战争,渴望统一.争霸战争的客观后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同时又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旧贵族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战争又客观上促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加强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应兼顾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地观察分析争霸战争.归纳整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通过学习本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10·江苏连云港“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应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2.2010·山西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①韩②赵③楚④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09·山西太原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4.2008·湖北黄冈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A.退避三舍 B. 卧薪尝胆 C. 问鼎中原 D.朝秦暮楚5.2008·湖南中考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A.尊王攘夷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6.2008·甘肃中考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A.围魏救赵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7.材料解析题: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主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仍受其恩惠.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夷狄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论语请回答:看谁做得最快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8.比一比:看谁知道的与春秋战国时期有关的成语故事多教学案例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探究预习提纲: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初步培养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本课采用自学汇报式和质疑问题式相结合的方法,小组有选择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并采用辩论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明白国家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离不开人才的使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难点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制做本课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板书设计〗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教师提问:1.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讲授新课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板书课题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并请一同学用电脑把文字编辑在屏幕上:春秋春秋五霸:战国战国七雄:教师与同学们一起确定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春秋齐桓公称霸及其他四霸战国三家分晋问鼎中原晋楚争霸合纵连横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习后,进行汇报.教师提出如下要求:1列出本组的汇报提纲;2组长组织本组汇报;3组员根据提纲进行汇报的分工;4汇报形式自行选择,如成语故事、历史短剧等;5根据本组选择的内容设计一组问题,测试一下其他组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6其他组可就此内容向该组同学质疑.给大家时间分头学习、研究、准备.汇报开始:老师为之提供“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实物展台1小组自告奋勇进行汇报,并把汇报提纲编辑在大屏幕上;2小组汇报完后,研究相同主题的小组给以补充,并介绍本组设计的汇报思路;3结合老师提的要求,大家对该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4其他组质疑;5展示本组设计的问题,其他组成员回答.教师事先设计一组问题,参与大家的质疑活动.如果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涉及到以下问题,教师可不予考虑,如没有涉及,教师再结合此环节进行补充.此过程旨在对学生的质疑活动给以补充设计问题如下:一、齐桓公称霸1.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第一,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事,这些措施,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第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第三,齐国在山东北部,负山面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裕,这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连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2.请同学们看以下的史料: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主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论语阅后请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旨在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仍受其恩惠.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夷狄统治下的老百姓了.于此可见,齐桓公的霸业对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有特殊意义3.可不可以说齐桓公的霸业就是管仲的霸业他们俩个谁的作用更大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深刻分析,体会欲成就大业,需重用人才,及一代霸主的胸襟可以有两种观点:①齐恒公的作用更大,因他有雄才大略,重用管仲等人才;②管仲作用更大,因为他辅佐齐恒公,制定正确的策略,进行改革.。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案)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及经济发展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反过来,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取得优势,统一全国。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把握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时代特征。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春秋战国的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基本情况,并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重要战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和动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秦国都江堰修建的功能和意义,从中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中国通史——春秋到战国的社会变化》教师引导:同学们,视频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怎样的社会变化呢?很好,各个诸侯国的卿大夫也开始参与到夺权的斗争当中,权力进一步下移,社会局势更加动荡。
那么在战国时期,混乱的时局又推动了哪些新的社会变革呢?(二)新课讲授1.战国七雄(1)背景:【问题探究】结合课前导入视频及出示的形势图,你能说出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吗?答:①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愈加明显;②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权力进一步下移,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
(2)主要国家: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结合地图识记位置)(3)战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到并标画出以下内容。
①目的:发展实力,拓展疆域②性质:兼并战争③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④著名战役:➢桂陵之战:战国中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
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设伏,大败魏军,史称“桂陵之战”。
南顶中学教案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doc
课题第9课张骞通西域与昭君出塞课型新课授课教师蠶初…年级授课时间学标教目知识与技能匈奴族的统一一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匈奴与汉朝的“和、战冬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王昭君出塞。
通过运用图片、文字资料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屮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历程,并且能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來,探本寻源拓展知识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匈奴族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学习张骞、王昭君等历史人物为国家的安定发展而不畏艰险、勇于奉献自己的精神。
前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基本线索是围绕着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展开讲述的,张骞通西域体现了屮原王朝为解决与匈奴的“战”血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为汉朝的发展,更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王昭君成为屮华民族历史丄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和平使者” 的象征。
他们都为屮国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分析:学生们对于张骞通西域和王昭君出塞等历史故事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抓住学生们已有的知识,为学生们学习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去进一步加深对这止匕熟悉的历史故事的理解。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教学难点由匈奴与汉朝的“和”与“战”看历史上屮国各民族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图示等方法囂多媒体幻灯片课件;课本图片文字资料学图搀意图示法引入新课:抓住学生的兴趣或者激发学生关注历史遗址抓住课本上有限的材料引导学生快速的构建起历史知识的背景环境学生阅读课文,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能力由投影图片《万里长城》引出问题:图上的建筑物叫做什么名字?它最早是什么吋候修建的呢?为什么要修建它?它见证了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历程一由长城的历史源头使我们能更多的去了解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屮的故事。
一、匈奴的强大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历史上在我国的北方,尤其是长城以北的地区曾经生活着许多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屮有一个民族在秦末汉初强大起来一匈奴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中册)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样例第3课战国七雄
《中国历史》(八年级中册)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样例第3课战国七雄一、作业设计背景双减政策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八年级中册第3课战国七雄的知识点,我们设计了这份分层作业。
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国七雄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巩固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表格:2. 史料实证请根据以下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史记·战国策》记载:“齐国之政,孟尝君用,齐国大治;孟尝君废,齐国大乱。
”问题:请结合史料一,说明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和作用。
史料二:《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申君相楚考烈王,以内乱外患,无尺寸之功。
”问题:请结合史料二,评价春申君在楚国的作为。
3. 历史解释请结合课文内容,解释战国七雄并立局面形成的的主要原因。
4. 思维拓展请从战国七雄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简要介绍该国家的发展状况。
三、作业要求1. 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认真查阅课文,确保答案准确。
2. 史料实证问题,要求同学们能够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3. 历史解释问题,要求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4. 思维拓展问题,要求同学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选国家进行深入研究。
四、作业评价我们将根据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如下评价:1. 基础知识巩固:评价同学们对战国七雄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史料实证:评价同学们对史料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3. 历史解释:评价同学们对历史现象的解释能力。
4. 思维拓展:评价同学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历史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
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战国七雄》教学设计之一
战国七雄·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第8课战国七雄北京市第28中学特级教师陈毓秀(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
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方位,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
合纵与连横。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①战国时期多国的变法,是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政治改革。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讨论“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①我国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期逐渐瓦解?这其间经历了哪几个朝代?②春秋时期有许多诸侯国,谁能在这幅空白地图上把齐、楚、秦、燕、晋这几个主要的诸侯国标出来?(挂上事先画好的春秋时期空白图)2.导入新课我国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经过商、西周,到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春秋以后,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我们知道,我国封建社会时间极长,从战国开始,经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直到鸦片战争前(1840年)为止,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
而战国时期是这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现在学习第8课《战国七雄》。
3.讲授新课一、七雄并立(板书)1.战国七雄(板书)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
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
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板书)。
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
韩赵魏是怎样形成的呢?(挂战国时期地图,与已经挂在黑板前的春秋地图对照)。
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北师大版七上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word教案1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案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刻,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历史事实,从地图中找出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大体技术;搜集、阅读、讲解有关争霸的故事。
进程与方式(1)通过搜集历史故事,培育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与集体协作的精神。
(2)通过讲述有关争霸的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三暮四等历史故事,培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丰硕的历史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争霸进程,使学生明白变革是最先称霸的主因,培育学生勇于创新、斗胆设疑的优秀品格。
(3)通过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故事,培育学生立志、勤奋、锲而不舍的优良品质。
本课重点学生通过对称霸进程的分析,了解到诸侯争霸的实质熟悉到齐桓公称霸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管仲相齐后,对齐国进行了成功的改革。
从而培育学生的理解、熟悉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迁引,其他四位霸主也有许多类似情况,从而触类旁通。
在春秋争霸战争中把城濮之战视为重点,让学生了解争霸战争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而且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各种灾难。
本课难点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进展的角度看,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速了统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减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进展,它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增进了民族融合。
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理论难度又比较大,而且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初二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析争霸战争的实质和结果,要明白那个问题比较困难.教学方式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与学生的各类活动相结合教学手腕运算机辅助历史教学,配以影音材料教学进程1、教学准备安排学生自由组合成人数平均的四组;动员学生搜集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通过度工合作,把故事编辑、整理成册,便于往后的学习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 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 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 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 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 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 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各诸侯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改革或变 法,逐步确立起封建制度。战国时期,我 国封建社会形成。
2、商鞅至秦
商鞅(约前390—前338年)
是卫国国君疏远的宗族,姓公 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在秦因 功封于商,号商君,所以历史 上称为商鞅。
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鞅
舌
战
辩论: 假设你是商鞅,老师是旧贵族,请陈述你变法的理由.
取信于民,立志变法
• 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 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 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 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 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 伙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 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 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 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 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 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 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 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 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 “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 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 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
奖励军功 发展了经济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增强了国力
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变法成功的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合国情、顺民意、 秦孝公信任并重用商鞅
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讨论:其中那几条触犯了 贵族的利益?为什么?
奖励军功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思考
商鞅被车裂,但商鞅变法的措施仍继续推行。从 这一点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军功 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赐给田宅。
贵族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有特权。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设置31个县,县设县令。县令由国
君直接任免。
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历史作用
废除了旧制度
为 后 实来
魏国
楚国 齐国 韩国
秦国
李悝
吴起 邹忌 申不害
商鞅(yāng )
• 商鞅生活在诸侯分裂割据、兼并战 争十分频繁、思想文化活跃的社会 大变革时代。
• 时代的发展把他推上了历史的大舞 台。
取信于民,立志变法
1、秦孝公下“求贤令”
(1)西陲之国 (2)献公革新 (3)孝公求贤
取信于民,立志变法
战国七雄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 作主站起来,我们讲 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 放富起来,继往开来 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 进新时代!
丰台实验学校 孙妍朝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匈
奴
燕 赵 秦 魏 韩 齐
楚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匈
奴
你能马上画出战 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