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河南机遇何在?

合集下载

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旅游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之一,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

“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服务水平、拉长产业链条、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宣传促销、打造旅游品牌等战略举措,旅游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形象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处于“转型升级、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旅游产业取得辉煌成效的五年,旅游产业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展示我省形象的重要窗口,为“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大旅游发展氛围形成“十一五”期间,我省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地对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省辖市和旅游发展重点县(市)普遍出台了具体政策和措施,均编制或完善了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旅游发展的大区域格局。

全社会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营造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指标与“十五”末相比实现倍增,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2006—2010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9539万人次,是“十五”期间的2.83倍;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36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19倍。

201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58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94亿元。

其中,入境游客145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4.98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5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50亿元。

河南十二五

河南十二五

“十二五”规划将在中原大地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阅读提示】明年1月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我省“十二五”规划将正式亮相。

“十一五”即将离去,“十二五”正健步走来。

未来五年,我省的路该如何走?为了给“十二五”规划提供参考,省人大决定:10月~11月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昨日下午,省人大召开“十二五”规划工作情况介绍会,听取省发改委、统计局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情况汇报。

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廷建说,目前,“十二五”规划的“雏形”初现,基本思路已经圈定。

张廷建说,“十二五”规划体系中,除了“十二五”总体规划外,还包括区域规划、行业综合规划和专项子规划等77个规划。

总体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到“十二五”规划的初步考虑,张廷建说,在总体战略方面,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目标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十二五”期间,我省要把建设中原经济区作为总体战略,力争到2020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具体为:重点围绕“五新一极”的发展目标,加快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建设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全国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10%“十二五”期间,我省的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重点开发区域快速发展,中原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8%,达到中部崛起规划确定的目标;自主创新能力要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城乡居民收入与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20•【字号】豫政[2011]38号•【施行日期】2011.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11〕3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1年1月23日经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第一章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效显著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省情,抢抓机遇,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正式文)

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正式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12〕14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二月八日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旅游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之一,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

“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推进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服务水平、拉长产业链条、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宣传促销、打造旅游品牌等战略举措,旅游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形象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处于“转型升级、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旅游产业取得辉煌成效的五年,旅游产业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展示我省形象的重要窗口,为“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大旅游发展氛围形成“十一五”期间,我省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地对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省辖市和旅游发展重点县(市)普遍出台了具体政策和措施,均编制或完善了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旅游发展的大区域格局。

全社会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营造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

(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指标与“十五”末相比实现倍增,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2006—2010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9539万人次,是“十五”期间的2.83倍;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36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19倍。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23•【字号】豫政[2012]41号•【施行日期】2012.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豫政〔2012〕41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是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做好我省人口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我省人口发展形势(一)“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的成就“十一五”时期,我省始终坚持“一高一低”(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战略目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

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

稳定生育政策,推进依法管理,加强人口预警监控,实行目标管理,及时兑现奖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方法不断创新,稳定低生育水平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为主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深入推进。

“十一五”时期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6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10年年底我省户籍人口超过1亿人,常住总人口为9405万人。

人口素质稳步提高。

科技、教育、人力资源、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发展。

各级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9.1%和23.7%,15岁以上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以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12〕2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关键时期。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省提高工业竞争力、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根本途径。

根据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我省工业未来五年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行动纲领,是我省工业领域编制其他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河南省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与形势分析一、河南省工业“十一五”发展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1.工业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省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增加值连跨5000亿元和10000亿元两个台阶,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95万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16.1%,为同期生产总值增速的1.3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47.8亿元,为2005年的3.6倍;实现利润3166.7亿元,为2005年的4.9倍,超过京、津、沪,位居全国第四位。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

在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
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全省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河南省注重了工业发展规划。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
是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在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制定
了一系列计划,以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工业发展中,河南省注重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推动工业与环保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第四,河南省注重了教育和科技创新规划。

教育和科技是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支撑。

在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加大了教育投入,提高了教育资源
配置和教育质量。

同时,加强了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和商业化运作,提高科技创新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河南省还加强了人才
培养和引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总之,河南省在十二五时期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以推动经济社会
的全面发展。

这些规划涵盖了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教
育科技创新等方面,为河南省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施
这些规划,河南省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广
阔的发展空间。

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指南

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指南

河南省“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指南一、发展环境1、河南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趋势研究。

重点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区域竞争格局、贸易及货币体系变化的影响下,世界及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方向、贸易投资态势、消费结构变动及主要资源初级产品供求趋势等,研判我国、我省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及周期性规律,进而分析对我省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牵头单位:公开招标或委托)二、思路目标2、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新要求,分析判断“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重点研究“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找准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和突破口,明确发展的重大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委发展规划处,综合处、政研室参加)3、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研究。

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与促进中原崛起、实现“两大跨越”相衔接,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重点研究提出“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以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公共服务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主要目标和量化指标,并对2020年目标进行展望;研究规划目标如何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机制相结合。

(牵头单位:委发展规划处,综合处参加)4、河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重点研究国际上和国内发达地区发展方式的比较、主要经验及启示;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要求及经验教训;探索建立推动科学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主要途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

(牵头单位:委政策研究室,规划处、综合处参加)三、产业结构5、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豫政[2012]75号【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8.17【实施日期】2012.08.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12〕7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关键时期。

制定实施《规划》,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位置,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省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明确的分工和工作要求,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实施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八月十七日河南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初步统计,201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3266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比重达到80%,在血液制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型合金材料、智能电网装备、生物能源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南省是中国中部省份,位于黄河流域,地处中国的东中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农业大省。

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省也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下面就是河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一些内容:一、经济发展目标: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传统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工业由重化工业向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转型。

2.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力争年均增长9%;全面提升人均GDP水平,争取达到全国中等水平。

3.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城镇化进程加快:提高城镇化率,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产业发展重点:1.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

2.工业发展: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加强旅游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4.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网:加快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广清洁能源、新能源,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保护和恢复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1.促进就业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加强退休人员养老保险。

3.加快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分级诊疗。

五、区域协调发展:1.开放与对外开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河南综合保税区建设。

十二五时期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十二五时期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十二五时期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作者:杨春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4期杨春“文化旅游”是河南旅游的突出特色,也是十二五时期河南旅游发展的重头戏。

河南文化旅游具有资源丰富、交通优势、政策环境优势及市场方面的优势,但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旅游商品开发滞后、休闲娱乐单一、服务功能不完善、旅游形象不佳、营销策划不力等问题。

21 世纪中国旅游的方向直指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有着巨大的文化旅游发展潜力。

一、河南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一)资源丰富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在旅游界一直有中国旅游“看三南”之说,即历史文化看河南,民族风情看云南,自然风光看海南。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以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

据统计,河南省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9802个,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5323个,占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63.3%。

河南拥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天地之中”登封古建筑群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18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3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

(二)交通优势河南省地处中原,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位于中国的心脏部位,方便游客集散,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航空交通方面,河南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南阳机场和洛阳机场等3个民用机场;铁路交通方面,中国铁路主通道“三纵三横”贯穿河南全省,2012年7月,随着亚洲最大的火车站——郑州·郑东新客站的正式投入运营,京广、徐兰两大高速铁路在郑州交会,郑东新客站成为了全国唯一的铁路十字交会站,郑州到武汉2.5个小时,郑州至北京3个小时……从郑州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出行时间都较以往缩短至少一半,30多个城市被纳入郑州高铁“3小时经济圈”;公路方面也已经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道干线、省道干线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支脉的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旅游交通网络,实现了70%以上的3A级以上景区有三级以上干线公路覆盖链接和所有景区有四级以上公路直接连接。

精彩“十二五”国土耀中原

精彩“十二五”国土耀中原

资源导刊 2016/026pecial focusS特别关注>>>牢固树立全力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的工作理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坚持把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用地需求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争取用地指标、科学安排用地、加快用地报批和增加土地供应等方面想方设法、不懈努力。

五年来,国家累计下达我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9.17万公顷(年均1.83万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2.05万公顷(年均0.41万公顷),两项指标量在全国各省份均列前五位。

此外,对全省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实行国家计划指标单列,有效保障了我省干线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二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富士康等重时光飞逝,刻下了时代前行的足迹。

走过2015年,跨进“十三五”的门槛,回望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我们发现,这几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河南的变化用“日新月异、天翻地覆”来形容毫不为过。

这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真的干成了很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干成了一些多年想干却干不了的事情,干成了一些常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

这五年,河南人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在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主力军中,河南国土资源人当仁不让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先锋”——民生工程要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要落地,首先是用地要保证;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要担起,耕地数量质量要稳定;作为工业生产的粮食,支撑保障全省经济的矿产资源要可持续利用;严格规范征地程序,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要维护。

一项项重任是时代赋予国土资源人的职责,是国土资源人理应担起的时代重托。

回望“十二五”,全省国土资源人无愧于时代的重托,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的重要职责,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保障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河南省环境生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河南省环境生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河南省环境生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作者:姜增清来源:《创新科技》 2011年第8期文/姜增清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工作要求,我们要准确判断经济趋势、全面把握发展态势,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既要看到河南省环境生态建设面临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也要深入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

河南省环境生态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所谓机遇,就是一定时间、地点、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契机,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党中央高度重视为环境生态建设提供了新机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别强调了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并对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抓手。

进一步明确了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着眼、从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切入,统筹解决环境问题、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做好“十二五”生态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委、省政府有明确目标为环境生态建设提供了新机遇。

中共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环境生态质量显著改善的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提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出了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和提高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具体建议和要求。

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2010年11月17日)郭庚茂2010年12月01日13:47 来源:《河南日报》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国共产党新闻【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是在省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卢展工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十二五”发展的重大问题,并两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建议》稿。

在提交这次全会审议前,广泛征求了各省辖市、各部门党委(组)、省级老同志、十七大代表和省八次党代会代表的意见,听取了省内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

《建议》形成的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建议》经这次会议审议通过后,省政府将据此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明年初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现在,我受省委常委会委托,对《建议》作如下几点说明。

一、关于“十一五”时期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过去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就显著的五年。

这是《建议》的一个重要判断。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推进“两大跨越”,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

《建议》用“五个跨上新台阶”概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即: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城镇化发展跨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跨上新台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推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责任重大。《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期间,国家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四大任务出台政策,强化支撑,有利于我省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我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利于我省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继续扩张规模、提高层次,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有利于缓解农业比较利益低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逐步解决“高产穷县”问题;有利于我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之路。
区域协调发展利好中原经济区建设
《建议》提出的“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无疑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形成利好。无论从人口、区位、文化等许多方面看,河南的战略地位都是不容置疑的,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⑦4
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点
其一,理性把握承接转移的层次。要以承接高附加值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承接层次,以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目标承接层次,提高环保门槛,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制度,对要进来的项目、投资进行严格的环评和能耗控制。
其二,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凝聚力。
十二五,河南机遇何在?
摘自《河南日报》
编者按:未来五年将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更是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好风凭借力,我们应如何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寻找自己的发展契机,新任务新形势下,河南的机遇在哪里?要趁势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抓住这些机遇?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宏大实践,我们能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获得哪些更有利、有力的支持?为此,本报特约请专家学者进行梳理分析。
为此,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强力推进以下战略重点。第一,以创新理念突破传统产业体系的“路径依赖”,在产业体系规划与产业发展理念上进行创新,以突破传统产业体系的束缚。第二,借助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传统产业体系的瓦解以及产业转移提速,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产业链完整、高附加值环节比重明显提高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三,拓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空间,依托重工业优势打造强大的制造业发展平台。中原经济区在能源、原材料以及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上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比较缺乏的是附加值,往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空间巨大,更要发挥好重工业的优势,在优势产业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新产业与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度与附加值,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
扩大内需战略强力拉动
《建议》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部署,对河南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举措。经过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河南市场需求总量已经达到很大规模。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河南省人均消费支出额和人均投资额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中部地区也处在较后位次。目前支撑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拉动能力小。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左右,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有28%。这样的经济结构不可能长期支撑一个地区生产总值近2万亿元巨大经济体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河南省应以中央扩大内需为契机,在稳定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以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其四,创新招商引资方法,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建立民间商会,为沿海与内地的产业合作与交流穿针引线,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产业和企业合作;二是建立招商长效机制,加强招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使招商引资进入规范化、高效率运行轨道;三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载体,构造“产业链招商”服务体系。其五,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确保项目“零障碍进入和零障碍实施”,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起来。⑦4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步伐更快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之一,突出发展中原城市群,重点建设省辖市和县城,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09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7.7%,比2000年提高了14.5个百分点,9年间平均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以上,高于全国每年提高1.28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这9年是河南历史上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但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城镇化水平一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来河南城镇化率一直处于全国靠后位置。2009年河南城镇化率在全国倒数第五,中部地区倒数第一。由于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发展方式粗放,综合承载力不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较弱,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建议》“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求的推进落实,必将进一步推进河南城镇化步伐加快,为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尽快满足城乡居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更多可能。
第一,《建议》提出,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由此可以判断,我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新阶段),进入新的拐点(从出口拉动到内需拉动)。从目前研究看,扩大内需的战略将至少实施10年,将伴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过程。中原经济区人口密集,消费潜力巨大;城镇化水平低,发展潜力巨大,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区域。
承接产业转移增添更多可能
河南作为内陆省份,外向度较低,进出口额和出口额分别仅占全国总额的0.6%,与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对外开放、出口拉动仍然是河南经济发展中的短腿。《建议》关于“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的部署,为“十二五”时期,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力度加大,对外开放制度安排、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更有利于内陆省份扩大对外和区域合作。面对有利的对外对内开放新形势,河南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主战略,立足巨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原有工业基础的既有优势,主动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双转移”,走对内对外开放、内外互动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构筑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正当其时。
(作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确立“三个理念”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
□周四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我国未来走向的部署,科学发展理念、执政为民理念和辩证思维理念贯穿始终,扎实推进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各项工作,这三个理念应成为理性选择。
(作者: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推进发展的 “五个”利好
□欧继中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给河南发展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的,就经济发展而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三农”发展拥有更多契机
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文章正当其时
□喻新安
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发力见成效时期
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会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构想,与国家“十二五”发展大局和战略部署紧密相连,完全吻合,高度一致。“十二五”将是中原经济区起步、发力、见成效的有利时期。
五中全会《建议》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几大战略:一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二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三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内陆战略腹地和人口密集区、粮食主产区,在国家实施这几个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同步推进三化”,是一个挑战性的发展命题,实现“三化”同步推进的关键,是改变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的状况。而农业现代化,包括了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方式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劳动者智能化等。实现这“六化”,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需要破解,河南省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农业大省,在“三化”协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如在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里,我省粮食增产任务155亿斤,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可以说,中原经济区是国家同步推进“三化”的重点区域。
第三,《建议》要求: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在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里,河南多数地区属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所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河南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另外,《建议》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面,改变了“十一五”关于“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的提法,要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原地区城市体系合理,中小城市发育完善,在国家推进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将会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