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

合集下载

大学生社会实践改进建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改进建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改进建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则是两者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现行教育制度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

首先,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相对滞后和守旧。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在教学观念上,我们始终坚持传授知识路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知识的一个存储器,在平时学习中,只能做到知识再现,而严重缺乏知识创新;在教育方法上,尽管近年来有着很大的改进,但始终没有走出“填鸭式”教学的困境,而在教学手段上,虽然多媒体教学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只是某种形式上的普及,充其量只是手段的提高,而不是教学的提升。

其次,实践环节或者说实践教学过于薄弱。

目前几乎都有专业实习等相关环节,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各级组织和老师对实践环节既缺乏足够的重视,也缺少配备相关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所以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途径;最后,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因此就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自身缺乏相应的长效机制。

首先,在保障机制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一般都是为了组织学生参加大型赛事,由共青团组织牵头成立临时机构,这都是为了参加比赛而开展,比赛结束便无果而终,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划。

此外,资金保障也相当匮乏,即使在部属院校,这种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在地方院校,这种问题肯定会更加突出。

其次,在激励机制方面,大型赛事获奖和突出科技成果会在物质激励和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激励,但这与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很大,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获此殊荣。

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科技创新活动的宗旨就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

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整体还处在较低层面,情况可谓参差不齐,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本文在阐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科技创新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大学生科技创新是指大学生通过对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与创新,以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为目的,主要为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多年来,中国大学教育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领域的尝试。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是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1.1科技创新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

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其重要内容及重要实践环节正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坚持知行统一,把实践创新融入理论学习中,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学生通过参加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观察问题、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课本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科技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2];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因为学生要参加一项科技活动,不但要完成科技作品本身,还需要书写制作报告,就必须具备思维清晰、文笔流畅等,而且有些活动还需要接受专家提问,进行现场答辩。

所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实作风、协作公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是大学生克服挫折,调整心态,不断进取的过程。

1.2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技活动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

科技领域的很多悬而未解决的问题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以湖北医药学院为例

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以湖北医药学院为例
研 的 大军 中 , 而很 难 出现 有 较 高水 平 的专 业 成 果 。 外 医学 生 因 另
11学生 学 习科 研 能 力 相对 薄 弱 , 能 持 之 以恒 . 不
的 学 习任 务 重 , 必修 课 和选 修 课 课 时 多 , 是 学生 没 有 足 够 的时 也
间 参 与课 外 科 技 活 动 的 重 要原 因 。
置 , 过 举 办 “ 战 杯 ” 技 作 品竞 赛 校 内选 拔 赛 、 学 生 创 业 设 通 挑 科 大
计 大 赛 、首 届 职 业 生 涯规 划 设 计 大 赛 等 丰 富 了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形式 。 是 形 式 的 多 样 化并 没 有 让 活 动 本 身 的实 效 性 得 以 突 显 , 但
域 学 术 活 动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共青 团组 织 是 实 施 大 学生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主体 之 一 ,要 充 分 发 挥 自己 的优 势 , 务 大 学 生 科技 创 新 活 动 , 是 共 青 团组 织 服 这
1 . 展 的科 技 活 动 只 注 重 形式 而忽 略 了实 效 4开 我 校 近几 年 将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放 到 了 共 青 团工 作 的首 要 位
同 时 学生 在 参 与 科 技 创新 活动 过 程 中遇 到 的 问题 和 困惑 并 没 有 专业 的人 士 给 予 指 导 和 纠 正 , 因此 很 难 获得 实际 知 识 和 心 智 技 能 的提 高 , 就使 活 动 的开 展 只 流 于形 式 。 这
2 共 青 团 开 展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相对 滞 后 的 原 因 分 析
学 院 在 开展 大 学生 科 技 创 新 活动 中 出现 的 问题 , 出共 青 团组 织开 展 大 学 生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一 些对 策 。 提 关键词 : 高校 共 青 团 大 学生 科技 创 新 活动 现 状 对 策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

2023-11-10contents •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及瓶颈•高校科技创新突破策略•高校科技创新案例分析•高校科技创新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目录01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及瓶颈科研经费投入尽管高校的科研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高校而言,我国高校的科研人员数量和素质仍有待提高。

科研人员投入科研设施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科研论文数量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分析体制机制束缚创新文化缺失校企合作不足02高校科技创新突破策略制定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政策引导,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1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实力23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享资源等方式,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实力。

深化校企合作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推动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加强技术转移高校应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人才引进,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高教师科研能力03高校科技创新案例分析案例一:某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功案例04高校科技创新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未来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科技创新国际化科技与人文融合挑战机遇未来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挑战与机遇03加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对未来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展望01加强资源整合02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对策建议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为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来保障其顺利进行。

由此,我们应该建议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与组织,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中心或者实验室,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并制定具有激励性的政策,给予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一定的奖励和资助。

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建议学校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开设更多针对科技创新的专业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科技竞赛和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加强科技创新项目导师制度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学校建立科技创新项目导师制度,指派专业的导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指导和监督。

导师可以提供学术支持、实践指导和资源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科技创新项目。

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产生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

建议大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

五、加大科技创新宣传力度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非常重要,可以激发更多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建议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校园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科技创新的意义和价值,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六、建立科技创新交流平台科技创新需要不断的交流和碰撞。

建议学校建立科技创新交流平台,例如建立科技创新社团或者论坛,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启发,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七、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教育科技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需要从大学生的意识层面开始培养。

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以湖北医药学院为例

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以湖北医药学院为例
对 策
应 项 目的研 究 , 有 形 成 浓 厚 的 科 技创 新 氛 围 。 没
( ) 展 的 科技 活 动 只 注 重形 式 而 忽 略 了实 效 四 开 我 院近 几 年 将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放 到 了共 青 团工 作 的首 要 位 置 , 过举 办 “ 战 杯 ” 技 作 品竞 赛 院 内选 拔 赛 、 学 生 创 业 通 挑 科 大 设 计 大 赛 、首 届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设 计 大 赛 等 丰 富 了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形 式 。但 是 形 式 的多 样 化 并 没 有 让 活 动 本 身 的实 效 性 得 以 凸显 , 同时 学 生 在 参 与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过 程 中遇 到 的 问题 和 困惑 并 没 有 专 业 的人 士 给 予 指 导 和 纠 正 , 因此 很 难 获 得 实 际 知 识 和 心 智 技 能 的 提 高 , 就 使 活 动 的 开展 流 于 形 式 。 这 二 、 青 团 开展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相 对 滞后 的原 因分 析 共 ( ) 学生 没 有 足 够 的 时 间精 力和 专 业技 能 。 一 大 就 目前 我 院 的 实 际 情 况 来 看 . 学 五 年 中 , 年 级 以 公 大 一 共 基 础 课 程 学 习 为 主 ; 、 年 级 以英 语 和 计 算 机 过 级 、 业 二 三 专 基 础 课 程 学 习 为 主 : 年 级 学 生 主 要 忙 于 专 业 课 程 : 年 级 四 五 成 绩 好 的 学 生 准 备 考 研 究 生 . 考 研 究 生 的 大 多 为找 工 作 而 不 忙碌 。由于一年级学生并 未真正接触 专业知识 , 因此 参 与 科 技 活动力不从心 : 、 年级接触 的专业知识 只是基础知识 . 二 三 纯 粹 的 专 业 知 识 相 对 不 足 过 程 和 就 业 考 研 的大 军 中 , 而 很 难 出现 有 较 高 因 水 平 的 专业 成 果 。 另 外 医 学 生 的 学 习 任 务 重 。 修 课 和 选 修 必 课 课 时 多 . 是 学 生 没 有 足 够 的 时 间 参 与课 外 科 技 活 动 的 重 也 要原 因。 ( ) 处 山 区 , 生科 技 信 息 获取 渠道 单一 。 二 地 学 我 院 地 处 山 区 , 相 关 科 技 信 息 的获 取 上 相 对 滞 后 , 乏 在 缺 与 其 他 高 校 进 行 信 息 交 流 和 沟 通 的 机 会 .只 能 处 于 一 个 单 打 独 斗 相 对 封 闭 的 环境 中 。 生 获 取专 业 知 识 、 研 知识 的形 式 学 科 只 限于 教 师 课 堂 的传 授 , 以及 团委 组 织 的一 些 校 级 科 研 活 动 . 这 也 成 为 制 约 学 生科 研 向纵 深 发 展 的一 个 瓶 颈 。 ( ) 乏 专 业 的 指 导教 师 队伍 。 三 缺 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得以发展 的 保 障 。 然 科 技 活 动 的 主体 是学 生 , 这 项 活 动 的开 展 离 不 开 虽 但 专 业 老 师 的 认 真 指 导 。 我 院 的 学 生 科 研 多 数 是 教 师 申报 科 研 项 目而 学 生 作 为 一些 最 基 础 的 科研 环 节 的 参 与 者 ,真 正 是 学 生 申报 的 相 应课 题 ,因 为 专 业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的 教 学 科 研 量 得 不 到 科 研 及 教 学 管 理 部 门 的 系 统 性 认 定 ,所 以对 指 导 学 生 科 研 缺 乏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在 缺 乏 相 关 专 业 指 导 老 师 辅 导 的 情 况 下 , 生 科 研 水 平 处 于 一 个 难 以 提升 的尴 尬 境 地 。 学 ( ) 术 氛 围 不 浓 , 乏 有 效 的吸 引 力 。 四 学 缺 良好 的 学 习 环境 、 厚 的学 术 氛 围 . 仅 能 为 具 备 创 新 能 浓 不 力 的 学 生提 供 施 展 才 华 的 舞 台 ,而 且 能 激 发 学 生 潜 在 创 造 力 的发挥。 因此 , 为学 生 营造 一 个 宽 松 的 学术 氛 围很 重 要 。 而 , 然 从 我 院 举 办 的不 同 形 式 的 大 学 生 “ 术 讲 座 ” 看 . 多学 生 学 来 很 表 现 出 不关 心 的 态度 , 加 的人 数 相 对 不 多 , 中 一 部 分 学 生 参 其

大学生科创研究报告

大学生科创研究报告

大学生科创研究报告1. 引言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大学生科创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2. 大学生科创研究现状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科创研究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大学生科创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科创项目许多高校鼓励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的立项和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实践能力的平台。

大学生科创项目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工程、医学、信息技术等。

学生通过项目研究能够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2 研究论文大学生科创研究的成果常常通过撰写研究论文的方式进行传播。

学生通过深入研究某一领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提出新的观点和结论。

研究论文的撰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和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同时,发布论文也是评估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

2.3 赛事和竞赛大学生科创研究的成果还可以通过参加赛事和竞赛的方式展示和评估。

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专家评审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赛事和竞赛通过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励他们投入到科创研究中。

3. 大学生科创研究的挑战与对策虽然大学生科创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3.1 学术水平不足相比于专业的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大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基础和能力相对较弱。

往往在理论基础和实验设计等方面存在欠缺,限制了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广度。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科研导师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和平台,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3.2 缺乏经费和设备科研往往需要大量的经费和先进的设备,但大学生科创研究往往面临着资金和设备的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和设备资源。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和奖学金来支持自己的科研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调研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调研报告

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调研,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态度。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表现出较高的科技创新意识。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实践机会、创新氛围不浓厚等。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本报告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建立创新导师制度等。

引言: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于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仍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达90%。

问卷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发放,包括了关于科技创新的认知、态度、实践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接下来,将根据问卷结果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进行分析。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认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此外,78%的大学生了解到了一些由科技创新带来的实际变化,如智能手机的普及、无人机的应用等。

2. 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态度大学生普遍表现出积极的科技创新态度,91%的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他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种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此外,84%的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相关实践。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情况虽然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较高,但实践机会相对不足。

只有32%的大学生参与过科技创新活动或项目,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此外,50%的大学生表示在校期间从未接触到有关创新的培训或教育。

三、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建议1. 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学校应加强科技创新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资源。

分析高校科研创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分析高校科研创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分析高校科研创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科研创新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方向之一,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校科研创新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现状与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我国高校科研创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一、高校科研创新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但是,仍有以下几个方面亟待改进:1.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虽然我国高校负责了70%以上的科研任务,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却不够理想。

个别大学的转化率甚至不到10%。

2. 研究方向单一。

高校科研发展还存在研究方向单一的问题,大多数学校只注重技术发展,而不注重对于新的科学领域的探索。

3. 学生参与度不够高。

高校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大多数学生只注重课业和考试,缺乏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4. 缺乏前沿技术人才。

高校科研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学术水平低下、思想陈旧等问题,缺乏拥有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的优秀人才。

二、高校科研创新的发展趋势为了加快改进高校科研创新现状,提高高校科研创新的质量和水平,未来高校科研发展将有以下几个趋势:1. 强化科研和产业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高校应该与产业紧密合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增加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扶持和引导,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同研究,开展合作研发。

2. 拓宽研究方向,加大科研投资高校科研发展需要拓宽研究方向,注重对新兴产业的关注,也应该注重围绕国家战略进行研究。

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科研的资金支持。

3.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大力引进拥有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培养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科研创新发展是当前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校科研创新正处于变革和升级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李健淡天俊中国石油大学【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就深入开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对策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氛围较好但发展不平衡。

随着社会对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招聘单位非常重视招收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并利用资源优势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形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

调查显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

从学科、专业上看,理工科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要明显好于文史哲类学生,但文史哲专业学生在论文发表、社会调查方面明显强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从参与学生的层次看,高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研究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明显高于本科生。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多样但层次不高。

尽管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丰富、成效显著,但实际上除一些国家级科技创新活动能收到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外,相当部分院校、科技社团所开展的活动水平并不高。

同时,由于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是开始时热情高涨,后期不了了之,能够长期坚持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

3.大学生科技活动成果显著但支持指导力度不够。

近年,伴随各级部门的重视和加大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为例,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比赛规模越来越大,参赛作品的质量逐年提高,许多成果成功转让。

更重要的是,各级各类科技赛事的蓬勃开展,促进了勤奋学习、追求真知的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每年有超过2000余名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高校科技活动缺少不了大学生的主体,更离不开老师的认真指导。

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思考——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思考——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L AOQU INS E一61 JA H
对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 学术活动的思考—— 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技 学 术 活 动层 次 和 质量 的 同步 提 高 。 二 、高 校 共 青 团有 效 组 织 开展 大 学 生 课 外 科技 学 术 活 动
的 主 要措 施
良好 氛 围 。 6 .开展 丰 富 多彩 的 课 外科 技 学术 活 动 ,构 建 多层 次 、全 方 位 的 科技 竞赛 体 系。大学 生 课 外科 技 学 术 活 动蕴 涵 在 丰 富 多 彩 的 校 园文 化 活 动 中 , 校 园 文化 活动 的 主 要 内容 和 有 益 是
动 的 几 点可 行性 措 施 。
【 关键 词 】高校 共 青 团 ; 大学 生 ; 外 科技 学 术 活动 课 [ 者 简 介 】熊 莹 (9 4 ) 女 ,华 东师 范 大 学社 科 部 研 究生 、南 昌航 空 大 学教 师 ;( 海 2 04 )曾 杰 作 1 8一 , 上 02 1 (9 2 ) 男 , 昌航 空大 学 测试 与 光 电工 程 学 院教 师。 ( 西 南 昌 30 6 ) 18 一 , 南 江 3 0 3
高校共青 团组织 是实施大 学生课外科技 学术活动 的主
外科技学术 活动的真正 目的 ,没能真正 意义 上地培养学 生 的实践能力 和动手能力 ,对各 类国家级 、省 级竞赛非常 重 视 , 对普及性 活动, 但 往往重视不够 , 了竞赛而开展活动 , 为
偏 离 了课 外 科 技 学 术 活 动 的 真 正 含 义 ,影 响 了 广 大 师 生 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

当前 高校 大 学 生 课 外 科技 学术 活 动 开 展 过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作者:张瑞雅朱周斌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11期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本文在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要性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当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则是两者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个体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现行教育制度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

首先,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相对滞后和守旧。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在教学观念上,我们始终坚持传授知识路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只是知识的一个存储器,在平时学习中,只能做到知识再现,而严重缺乏知识创新;在教育方法上,尽管近年来有着很大的改进,但始终没有走出“填鸭式”教学的困境,而在教学手段上,虽然多媒体教学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只是某种形式上的普及,充其量只是手段的提高,而不是教学的提升。

其次,实践环节或者说实践教学过于薄弱。

目前几乎都有专业实习等相关环节,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各级组织和老师对实践环节既缺乏足够的重视,也缺少配备相关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所以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途径;最后,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因此就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自身缺乏相应的长效机制。

首先,在保障机制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机构,一般都是为了组织学生参加大型赛事,由共青团组织牵头成立临时机构,这都是为了参加比赛而开展,比赛结束便无果而终,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划。

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摘要:在深入探索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近年来,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逐渐被高等学校认可并深入推广。

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索研究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对策。

关键词: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创新能力探索研究一、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进行高等人才培养的同时,纷纷利用高校内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启蒙教育和培养,构建了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框架,为学生搭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学生的课外生活中,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随着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其内涵和形式更加突出,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加明确,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用人单位的重视、支持,为学生成长成才和今后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当前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更加直观的进行探索研究,本文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为实证研究对象。

研究发现,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实践,但与国内很多高校一样,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和层次不高一是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是以校内师资等教育资源为依托,运用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和自身所能达到的创新高度,组织大学生在某项科研领域进行的尝试性、实践性研究活动,突出“创新”和“研究”两大核心。

但目前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多流于征文比赛、实物设计比赛、网络操作比赛等浅显形式,追求活动的数量和吸引的眼球数,持续时间短暂,大大降低了活动的内涵和层次,学生参与后得到的教育意义不强。

二是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不突出,科技创新活动仅仅停留在校园内的初步探索层面,没有很好的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链条断裂,研究成果多数夭折。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我 国 的高等 教 育 在 全 面推 进 素 质 教 育 , 国家 培 为
业 精神 , 普遍 提 高大 学 生 科学 素 质 。 由此 可 见 , 重 视 大学生 的科 技创 新 能 力 培养 已成 为 世界 各 国 的
普遍 认识 。要 促 进 大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能力 的 培 养 , 就必 须 以大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为 载 体 , 推进 素 质

大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现 状
( ) 学 生科 技 创 新 活 动 的 良性 态 势 一 大
1 大学 生科技 创 新活 动的 氛 围较 好 . 首先 。 国家 尊 重 科 技 人 才 的 风 气 良好 。党 和
世界 各 国都 非 常 重 视 对 科 技 创 新 人 才 的 培 养 。早 在 2 O世 纪 7 O年 代 , 国教 育 界 就 提 出 了 美
培 养 具 有 创 新 精 神 的跨 世 纪 人 才 目标 。 0 纪 2世
国家非 常尊 重科 技工 作 者 , 逢 重 要 节 日, 和 国 每 党

收 稿 日期 :0 8 O 5 2 0 一 卜1
基 金 项 目 : 庆 市 高校 共 青 圆 工 作 理 论 研 究 与 实 践创 新课 题 : 大学 生科 技 创 新 工 作研 究 ” 重 “ 。 作 者 简 介 : 洪兵 (9 5) 讲 师 , 士 , 要 从 事共 青 团 工 作研 究 ; 绍 荣 (9 7) 讲 师 , 士 , 全 17 一 , 硕 主 张 1 7一 , 硕 主要 从 事 高校 共 青 团 3作 研 究 ; - 李 彦 ( 9 卜) 助 教 , 南 大 学硕 士 生 , 要 从 事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研 究 。 18 , 西 主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及科创效果提升策略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及科创效果提升策略

第10卷第6期V ol.10No.62019年12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Dec. 2019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及科创效果提升策略王景才,李帆,唐双成,黄红虎(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尚不充分、学生申报动力不足和申报动机不纯、指导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重申报轻考核轻奖励等普遍问题,从融合专业培养方案、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和辅导、扩大选题范围、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开放学科和专业实验室、加强科创项目管理、激励和培育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研究和提升科技创新活动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效果。

[关键词] 科技创新;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提升策略;水利专业[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9)06−0079−04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受到了广大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高等院校陆续开展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对高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然而,受教育传统的惯性影响,我国高校本科生培养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即使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有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以及实习活动等实践性课程,但大多侧重于照本宣科的重复和验证[1],创新性实验设计和创新课程设置尚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仍然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各大高校陆续推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 3],通过各种宣传、激励措施等[4],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取得了初步成效。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币斗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币斗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共青 团服务 大学生科技 创新 活动 的时代 背景


( ) 技创 新是 历 史发 展的 主题 和 国家进 步 一 科
的标志
胡锦涛同志在 20 06年全 国科学技术大会上
收 稿 日期 :0 2 o - 6 21一40
作者简 介: 李名川(9 4 ,来自, 1 8一)女 四川雅安人 ,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讲 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 : 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 育。
新 , 括 理 论 创新 、 制 创 新 、 技 创 新 及其 他 创 包 体 科 新 ”。 “ 技创 新越 来越 决定 着 一个 国家 、 嘲 科 一个 民 族 的发 展进 程 。 高 校共 青 团要着 眼于青 年大学 生 ”
明确指 出 :科技 竞争 已经 成为 国际综合 国力竞 争 “ 的焦点 。 当今 时代 , 知识 和科技 创新 方 面 占据优 谁 势, 谁就 能够 在发 展上 掌握 主 动 。” 当今 国际 经济 竞 争 的核心 , 知识 创新 、 是 技术 创新 和高 技 术 产业
化。 的科学技术发现和技术发 明, 新 特别是高科技 的不断创新及其产业化 , 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和综 合 国力的提高 , 产生重要影响 。 以科技为核心 的仓 撕
正是 民族 进 步 的灵魂 和 国家兴 旺 发达 的动 力 。世
界各 国都非常重视对科技创新人才 的培养 ,重视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认识。
“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 复兴 ,科 技是 关键 ,人 才 是核 心 ,教 育是 基 础。”广大青年大学生 由于其时代使命和 自 H 身特 点 , 党 的创新事 业 中承担 着十分 重 要 的角色 。 在 正 如江泽 民同志在纪念建团八十周年的讲话中论述 的 :创 新 是推 动人 类历史 前 进 的必 然要 求 。长 江 “ 后 浪推 前 浪 , 世上 新人换 旧人 。 这是 历史 发 展 的规 律。只有后人超过前人 , 一代胜过一代 , 事业才能 发展 , 社会才能进步 。青年最少保守思想 , 最具有 创新的潜能。许多杰 出人物都是在风华正茂 的青 年时代就创造出一番了不起的业绩 。要实现我 国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承载着培养创新能力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使命。

而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系及其影响。

一、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发展个人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科技创新,学生可以获得实践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还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学生作为科研的新鲜力量,往往能够带来新的思路和观点,对于学术界的创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科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拓宽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二、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问题然而,目前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存在着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由于学生在学习课程和完成学业的压力下,时间上无法充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限制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同时,科研资源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也制约着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

其次,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机制需要完善。

当前,高校学生科技创新的评价主要以论文发表为主要指标,忽视了科技创新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情况。

这导致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过于关注论文的数量,而忽略了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系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密切相关。

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成果的产生提供基础。

而成果转化则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科技创新为成果转化提供了必要的原始素材和技术储备。

共青团视角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究

共青团视角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究

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 共青团视角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究戴可 东北电力大学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共青团视角下,促进大学生科技课外活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软环境的建设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共青团;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1]。

在高校中,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对课堂教学体系起到补充的作用,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不仅仅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指导者。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就需要对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提高人才培养的时效性。

一、研究方法在对近几年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在学生中收集有关其课外科技活动的事件,经过内容分析、初步归纳,最后形成《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问卷》。

问卷包含6项单选问题,7项多选问题。

采用该调查问卷,随机选取某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自行填写,作答后统一收回。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0份调查问卷,收回1753份有效问卷(87.7%),涉及工科、理科、文科、艺术四种学科门类。

二、调查结果分析1.对学生参加科技类竞赛的分析表1:学生是否在学校参加过科技类竞赛已参加 没参加 正在考虑参加比例 31.6% 28.4% 40.0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31.6%的学生参加过科技类竞赛,说明目前大学生对科技竞赛活动的参与不是很积极,还有40.0 %的学生有参加的愿望,表明他们对参与科技类竞赛活动持有肯定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所谓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老师的指导帮助,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

这种科技学术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群体,是指包括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内的整个高校学生群体。

活动的对象是科技学术活动,它是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高等教育领域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共青团组织是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之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是共青团组织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体现,也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重要举措。

1 共青团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的以“挑战杯”为主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推动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校共青团也紧密结合我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高校转变的目标,成功开展了多项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针对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现状,也探究出不少问题:
1.1学生学习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不能持之以恒
我校为二本类院校,相对于重点大学和一本类高校来讲,招生录
取的学生质量和综合素质相对偏弱。

经过调查,我校的学生大部分
属于普通高中的中上游学生或是重点中学的中下游学生。

这从客观上决定了大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深入和实际应用。

大部分学生虽然主观意愿想进行科技创新,但在遇到困难以后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探究问题的学习科研能力,致使很多科研项目半途而废。

1.2学生科研成果突击的多,科技含量不高
共青团在组织学生科研活动中,只能作为最后成果评定的组织者,因此部分学生投机取巧,不做潜心研究,而在短时间内将老师或别人的成果进行拼凑便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参评。

因此目前的课外科技活动虽然出现学生参与人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真正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却很低,就因为缺少了平时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总结。

1.3老师指导力不从心,科技创新氛围不浓
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必须参加科研项目和基金的研究,因为这与职称评定关系最为密切。

我校青年教师居多,个人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压力很大。

因此,往往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只能是挤出时间,稍加指导,科研活动教学任务繁忙时根本无暇问津,指导力量异常薄弱,不能保证连续性。

科技创新活动成了应付省级科技比赛的代名词,参加完竞赛科技创新活动也就结束了,学生不再涉及相应项目的研究,没有形成浓的科技创新氛围。

1.4开展的科技活动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效
我校近几年将科技创新活动放到了共青团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举办“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首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等丰富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

但是形式的多样化并没有让活动本身的实效性得以突显,同时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没有专业的人士给予指导和纠正,因此很难获得实际知识和心智技能的提高,这就使活动的开展只流于形式。

2 共青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
2.1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专业技能
就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五年中,一年级以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为主;二、三年级以英语和计算机过级、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为主;四年级学生主要忙于专业课程;五年级成绩好的学生准备考研究生,不考研究生大多为找工作而忙碌。

由于一年级学生并未真正接触专业知识,所以参与科技活动力不从心;二、三年级接触的专业知识只是基础知识,纯粹的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四、五年级学生基本参与到繁忙的临床实习过程和就业考研的大军中,因而很难出现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成果。

另外医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必修课和选修课课时多,也是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原因。

2.2地处山区,学生科技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作为地处山区的地方性高校学生在相关科技信息的获取上相对
滞后,缺乏与其他高校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只能处于一个单打独斗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科研知识的形式只限于教师课堂的传授,以及团委组织的一些校级科研活动,这也成为制约学生科研向纵深发展的一个瓶颈。

2.3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得以发展的保障。

虽然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这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业老师的认真指导。

我校的学生科研多数是教师申报科研项目而学生作为一些最基础科研环节的参与者,真正是学生申报的相应课题,因为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教学科研量得不到科研及教学管理部门的系统性认定,也使教师对指导学生科研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缺乏相关专业指导教师的辅导的情况下,使学生科研水平处于一个难以提升的尴尬境地。

2.4学术氛围不浓,缺乏有效的吸引力
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很重要。

然而,从我校举办的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学术讲座”来看,很多学生表现出不关心的态度,参加的学生人数相对不多,一部分学生还是由于组织者的硬性要求或其他原因而去参加的。

因此很难达到学术讲座的预期效果。

3 共青团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措施
共青团中央号召高校共青团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用“素质教育”统一高校共青团工作。

因此,高校共青团必须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共青团工作乃至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中,并建立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合理机制。

同时,要制定具体规划,将其贯穿于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中,使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3.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大学生活
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情况展开有层次有区别的科技创新活动。

由于各年级学生在个性特征、已有经验、知识结构和优势能力等各方面表现出阶段性的差异,科技活动的展开就应相应地分层与分阶段。

大一的学生刚踏进大学校门,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但他们的知识结构单一,所以应从思想上引导,让他们感受到进行科技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萌发进行科技技术活动,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动机;进入大二、大三阶段,已学习了一些基本理论,也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科技竞赛,进行专业实习,敢于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和方法,并能对自己的创新思想做出合理的解释;对于大四、大五的高年级学生,要求他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干作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一些实际成果。

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对已有方法提出
改进措施。

3.2将专业学习与科研有效结合,互相促进
很多学生认为繁忙的专业学习成为制约自己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但却忽视了专业学习和创新活动的相容性。

因此我们可以将专业学习与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时间上的矛盾对立转化成为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联合体。

用扎实的专业学习来保证学生科研创新成果的质量,用科研创新活动的吸引力来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将专业学习和学生科研创新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3.3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激励机制就是为大学生和指导教师设置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使得师生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解除其后顾之忧,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激励机制,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为激励学生科技创新出成果,将科技创新活动成绩与综合素质测评挂钩,并纳入优秀生的推荐与评定日程;为鼓励教师参与活动,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从制度上为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4加快发展大学生学习科研型社团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更多的是在课外进行,由于目前教学体制和教学资源有限,学校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组织更多的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而学生自发组织的学术科技型社团正好弥补了这
一不足。

对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要予以积极的鼓励,在工作指导、资金划拨、活动审批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使其成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形舞台。

3.5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体系
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转变为由团委、教务处、科技处、宣传部和各院系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要特别突出教务处、科技处的作用,以更好地获取专家教授的关注和支持。

团委可以主要负责省、市及校级科研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各学院则要具体落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的跟踪管理、成果验收等,有利于拓宽活动的影响面,拓宽学生的参与面,形成活动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z].2007.21-37.
[2]史学林.当代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与实践[eb/ol].团中网站,2007208.
[3]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 (3):50-53.
[4]许晓鸣.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