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二则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二则优秀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文言文二则》是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锺子期生为知己,后子期病死,伯牙摔琴断弦,从此再不弹琴。故事荡气回肠,伯牙与锺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热爱书画的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杜处士有一幅珍藏的《斗牛图》,牧童见了却拍掌大笑,指出了画中的错误。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认真地观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文章篇幅短小,故事性强,能吸引学生阅读。简短如诗般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了意境深远的景象。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本课选取的是两篇记录中国传统艺术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与认知上的陌生感。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凝练隽永,寓意深刻。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的道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学生未必能深入理解,只要让他们有所体会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学生读,谈体会。

【设计意图:课前安排学生朗读一族表达友情的古诗句,可以增加积累,学到积累古诗的一种方法,按主题归类,另外伯牙绝弦,这则文言文表现的也是友情主题,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播放歌曲《高山流水》出示《伯牙鼓琴》课文插图

情境引入:同学们,请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说说图和音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预设:

1:这位正在聚精会神挑指弹琴的人必是俞伯牙了,而这位身着粗布大衣,正在倾听,满脸沉醉的必是锺子期了。

2:两个人那么醉心地沉醉在音乐中,是多快乐的事啊!

(二)板书题目:伯牙鼓琴

师:就这样的一幅图,还有一段故事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伯牙鼓琴》去细细聆听吧!

1.学生齐读课题。

2.弄清题意。“鼓”是什么意思?(弹。)

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教师可出示古琴图片。)

3.学生简介俞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

【设计意图:开篇音乐、图片引入新课,既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一)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大声读课文,读两至三遍,争取读通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

重点指导难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二)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

预设: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三)全班齐读课文,读正确、流畅

【设计意图:读课文,感知课文,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如果能把课文读通顺流利,节奏准确,对课文内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一)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师:课文读得很有古文的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

(二)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合作讨论,弄懂课文意思,师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课文意思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定教,学生运用喜欢的方法自主领悟,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教师要激发、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文言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五、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一)何为“知音”

1.什么叫知音?从哪里看出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预设: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2.指名读。

3.师: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4.伯牙鼓琴。思考:他的琴艺怎么样呢?在文中如何表现出来的?(指名答)预设:伯牙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出来。

5.锺子期听之。他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到了什么呢?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明确:“善哉”是表赞叹之意。(教师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这句话表明,伯牙隐藏在琴声中的想法,锺子期能心领神会。

6.如果你是锺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想象: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

7.师:大家一起想象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的画面。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锺子期会怎样赞叹?教师引导学生说句子。

示例:“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8.师小结:只有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只有他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这就是——知音。知音相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

预设:快乐、激动、兴奋……

9.指导朗读。(自由读、分组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了真正的知音欢聚时的那一份融洽,那一份欢乐!的确,多么欢乐的相聚,多么难忘的时光!无奈世事难料,锺子期不幸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