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作者:黄喜生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4年第07期【摘要】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丰富的、连续性的时代内容,并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
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启示我们,高等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变化,不断地对院校、学科和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对所有的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民生思想高等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08-0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不但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处于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在准确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新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连续发展的教育方针。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方针都有其基本的内容。
(一)第一阶段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提出的教育方针。
这个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这个教育方针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坚持“又红又专”,要求我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又要学习科学知识;既要坚持革命理想,又要参加社会实践,使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这个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既要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又要重视工人农民的作用;既要尊重脑力劳动,也要尊重体力劳动。
党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从党的教育方针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明确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指明了总体方向。
抚今追昔,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奋斗历程,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期探索,充分彰显了党关于教育事业的初心与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教育普及水平进入世界中上收入国家行列,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与知识智力贡献,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这是全党全社会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齐心协力不懈奋斗的辉煌成果。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教育方针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江西中央苏区曾在1934年长征前确定了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毛泽东同志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学习我国的教育方针,我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和指导意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我国教育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总的指导思想。
它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
具体来说,我国教育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立德树人。
教育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
2.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坚持全面发展。
教育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4. 坚持终身学习。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需求,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全民素质。
5. 坚持改革创新。
教育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学习教育方针的心得体会1. 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习教育方针,我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方针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关注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方针强调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方针总路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经过多次的修改与整合、多次曲折道路后现总结如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办了培养革命人才和提高人民文化科学水平的人民教育事业。
党为指导人民教育的发展,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党的工作重心,先后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
这些方针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当时的教育事业起了指导的作用。
问题:最近研究教育方针,接触到多个版本,分不清哪个是现行的。
请问现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如何表述?(留言时间:2022-7-16)
答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最新的规范表述就是2021年新修订的教育法第五条,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政策法规司提供)。
新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4篇)
新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认真学习了以后,感觉到自己身上担子更重了,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重大节庆等教育平台。
强化德育教育形式和效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认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德、智、体、美全面谐调,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素质。
将全面发展融入到每一个学科教学中,融入到每一个教育活动中,融入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心中。
三、办好自己满意的教育。
作为教师个人,我会加强师德修养学习,热爱教师这职业。
虽然我不是学校管理者,我会协同管理者引领学校不断发展。
引领办好学生满意的教育,引领办好教师满意的教育。
学生满意了,家长就会满意,家长满意了,社会就会满意,社会满意了,人民自然就满意了。
教师首先应满意。
学校充分尊重每一个教师,引领教师不断的专业化发展,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教师满意了,就能教出满意的学生,就会有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的教育方针。
我认真学习了以后,感觉到自己身上担子更重了,我会以如既往地努力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一、立德树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李明
新时代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李明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新时代教育方针的实施对于培养优秀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教育界的从业者,我在研究新时代教育方针过程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对新时代教育方针的研究心得。
首先,新时代教育方针强调以人为本。
教育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代教育方针倡导育人为先。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在实施新时代教育方针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只有做到身教先于言教,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新时代教育方针强调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研究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研究机会,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只有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最后,新时代教育方针提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线上研究平台和教育软件的运用,我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式的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总之,研究新时代教育方针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我将继续努力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心得
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心得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有丰富的内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心得一通过在省委党校两个月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明白,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是非常重要的,也使我在党性修养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特别是使我对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如何增强党性锻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现将党性教育学习心得汇报如下:党性修养是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因此,在工作中要着眼跨越发展大局,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们党经受风险考验、抵御危险挑战,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开创伟大事业的重要前提。
在实现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攻坚克难、坚强奋起中锤炼纯洁性,在崛起危难、超常努力中强化纯洁性,在爬坡破难、苦干实干中展现纯洁性,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管党治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保持队伍纯洁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对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繁重任务、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考验,更加需要以坚强的党性、纯洁的党风、严明的党纪,保障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我们要站在经受“四种考验”、化解“四种危险”的政治高度,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发扬优良作风,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每个人自身的纯洁性来确保党的肌体纯洁健康。
一、把学习创新理论作为当务之急勤奋学习,是每个党员成长的需要。
学习能带来政治上的进步和成熟,学习能确保工作方向不跑偏,能成就我们的事业。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方针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也服务于人民。
它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指导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必须符合国家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包括:首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其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发展。
第三,教育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
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不仅仅讲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
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教育要培养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容是什么_12023年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容是什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最新的规范表述就是2022年新修订的教育法第五条,即"教育必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需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政策法规司供应)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容是什么最新,大家快一起来看看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容是什么最新党的二十大是在世情处于激荡严峻简单局面,国情迈上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鲜亮、意蕴深远,是百年大党总结过去、开拓将来,踏上新征程、实现新使命的宣言书。
一、永不停留的奋斗精神、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党的二十大报告给我的最剧烈感受有两个:永不停留的奋斗精神、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
报告开篇开宗明义要求全党同志做到"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虚心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擅长斗争。
中篇强调指出取得新时代宏大成就的关键是"三个出来':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的、干出来的、奋斗出来的。
报告最终结语再一次提出"三个牢记':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决信念、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以上论述归纳起来就是奋斗!过去的成就是奋斗出来的,今后的成功同样还要靠奋斗!正像小平同志所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报告全面体现了思想创新、理论创新、行动创新、报告体例结构创新、报告语言文字清爽。
从党和国家全局的角度来看,提出了过去10年宏大成就的16条新结论,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中华民族宏大复兴。
报告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主要特征、九大本质要求、两步走战略支配、四种思想预备、五项重大原则。
从教育事业的角度来看,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列成为一个新板块,这是全面落实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的熟悉定位。
新时代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新时代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作者:王歆来源:《求知》 2018年第7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基础上,从大民生的视角出发,立足新时代新世情国情党情,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民生思想新境界。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强力谋划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彰显了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定力。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视的是人的发展,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最关心的是人的利益。
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深入研究民生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的转变而创立起来的。
马克思通过从个体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出发,对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民生思想正是一条纵贯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线。
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恩格斯的这段话鲜明地表述了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阐释了人类生活对于那些直接的物质资料的依赖性,它形成了民生的最基本内容和重要载体。
同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指出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从而成为自由人的发展目标。
而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发展程度与个人现实素质相联系,人通过劳动改变身外的自然,同时也改变自身的自然。
由此,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理论的深邃内涵呼之欲出。
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原则,把它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宝贵经验。
最新党的教育方针
最新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有关教育事业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有丰富的内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新党的教育方针,欢迎大家阅读。
最新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提出党的最新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
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最新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
认真贯彻《中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提高德育质量,建设良好校风,培养“四有”新人,制定此方案。
一、认识意义,明确目标,把握基本要求。
1、全体教职工要充分的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因,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
学校的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起互相促进、相互相成,保证培养人材的正确方向,有着主导的作用。
2、德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质,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热爱集体、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小公民。
3、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教育内容,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着重抓好二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倡导以集体主义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和热爱祖国的教育。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方针学习心得体会大桥小学李志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
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青年学生的培养工作。
我们党历来关心青年学生、爱护青年学生,重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明确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近年来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与探索中,社会关注最多、反映最强烈的教育问题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和教育的规范化管理等问题。
只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真正解决了这些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才能使教育真正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
有了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才会有最坚实、最广大、最合理、最有发展空间的人力资源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才群体、创新实力、和谐社会等,都将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永续发展动力。
党的教育方针的观后感
党的教育方针的观后感党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观看党的教育方针,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教育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这一方针的制定和贯彻实施,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教育方针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的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世界观,使其在道德品质、人生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上得到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党的教育方针还强调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这意味着我们要具备高尚的政治素质和强大的为民服务意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创新能力,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要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在学业上有所造诣,也要在思想、文化和身体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通过全面发展,我们才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和社会角色。
观看党的教育方针,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学生,要时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我要坚定理想信念,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从小事做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
通过观看党的教育方针,我深刻认识到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学生,我将时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方针政策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教育方针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情、教育规律和发展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教育工作的原则和规定。
近年来,我国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是我对教育方针政策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方针政策的导向作用教育方针政策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这一方针政策明确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目标既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又体现了对人才培养的全面要求。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方针政策,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教育方针政策的引领作用教育方针政策具有引领作用,它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来,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1. 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方向,推动了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2. 教育公平:教育方针政策强调要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为我国教育公平提供了政策保障,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考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3. 教育质量: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这为我国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三、教育方针政策的保障作用教育方针政策具有保障作用,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保障作用:1. 资金投入: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
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的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教育事业。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并分析其对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原则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原则,将教育事业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指导思想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
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育系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推动教育公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育系统坚持公平、义务、免费的教育原则,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差距,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优质、普惠。
四、培养创新人才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培养创新人才,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育系统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使他们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人才。
五、倡导教育国际化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倡导教育国际化,推动教育与世界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育系统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学生,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引领教育改革的潮流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引领教育改革的潮流教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
为了推动教育的持续改革和发展,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引领教育改革的潮流。
本文将从教育方针的内涵、教育改革的重点以及培养未来人才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人的个性为基本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首先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智力、体力、美德、劳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其次,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有民族情怀、责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公民。
二、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针对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着力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应更加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地区,各个层次,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提升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
应鼓励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推广项目化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新兴教学方法。
3. 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应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4. 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注重科学实验和科技创新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三、培养未来人才的策略为了培养未来有能力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我们需要采取多种策略。
1. 推行终身学习。
走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新时代
走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新时代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不断迎来新的变革与挑战。
为适应时代的需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为了新时代的任务。
本文将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主题,分析新时代下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探讨其对社会与个人的意义。
一、理念引领: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首先体现在理念层面的引领。
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
这意味着我们要从传统的功利性思维中解脱出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素质教育的实施,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还要求教育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理念引领也意味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具备未来社会所需的适应能力。
二、体制机制:解决体制障碍的突破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更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优化教育体制机制,解决体制障碍。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摆脱单一的分数评价,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重任。
此外,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需要重视的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改革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均衡和公平。
还需要加强对学校管理的改革,推动学校能够灵活运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程教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还需要革新课程教材,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保障。
新时代的课程教材要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除此之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还要求教材的内容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体会(2)
党的教育方针心得体会(2)党的教育方针心得体会三党的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
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青年学生的培养工作。
我们党历来关心青年学生、爱护青年学生,重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明确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深入学习党的报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本质所在和内涵之义,而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和基本要求。
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高度凝练了学校德育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寻求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成为向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
要依托高校人才荟萃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统一起来,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肩负起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
新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 ...
新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旧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十六大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表述,既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
因此,这一表述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是以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为背景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我国已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阶段。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而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
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
了解教育方针制定的背景和依据,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方针的内涵,提高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
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科学性。
表述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作者:黄喜生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4年第07期【摘要】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丰富的、连续性的时代内容,并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
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启示我们,高等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变化,不断地对院校、学科和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对所有的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民生思想高等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08-0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不但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处于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在准确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新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连续发展的教育方针。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方针都有其基本的内容。
(一)第一阶段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提出的教育方针。
这个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这个教育方针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坚持“又红又专”,要求我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又要学习科学知识;既要坚持革命理想,又要参加社会实践,使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这个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既要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又要重视工人农民的作用;既要尊重脑力劳动,也要尊重体力劳动。
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只有把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才能发展教育。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的生活及其改善服务。
这个教育方针还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教育任务提出了基本要求,即我们的教育必须使人在德智体各方面都获得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第二阶段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的教育方针。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教育方针坚持了教育的服务方向,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教育的经济社会功能。
如果离开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教育就没有了主心骨,因此,教育必须为当代的发展大局服务,这是教育服务的基本方向。
这个教育方针明确了教育的基本方法,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如果教育脱离劳动,教育离开实践,教育就无法进行,也毫无意义。
这个教育方针提出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的基本任务的完成,既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又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三)第三阶段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2007年党的十七大和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
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期,我们党与时俱进地发展了教育方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所提出的教育方针,继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既坚持了教育的服务功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强调了教育的基本方法——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既坚持了育人的基本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又指出了育人的基本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它既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求立德树人两不误。
总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党制定出了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要求的教育方针。
尽管教育方针具有时代的烙印,因而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是其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即教育必须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必须为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务,必须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透过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我们可以寻找到它深层次的思想,那就是党的教育方针所蕴涵的深刻的民生思想。
二、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任何国家任何政党的教育方针都具有现实性和变动性的特点,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造成的。
从表层来看,教育方针只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顺时而变的结果;其实,从深层次来看,任何国家任何政党的教育方针都有其深刻的思想,以此推动教育方针的发展变化与完善,进而推动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
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正是这些思想推动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发生了连续性的发展完善。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的民生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他们服务,尊重他们的历史主体地位。
要真正做到维护人民利益,尊重他们的历史主体地位,就必须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我们党决心消灭旧的制度那天起,就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改变人民群众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
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我们党更加注意维护人民利益,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积极地从各个方面维护人民利益,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当前,我们党极力保障和改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其中就包括教育必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民生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
人民群众的生活好坏是我们党关注的重点,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表现在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上。
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有实际的生产及其产品的丰富。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
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教育首先要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育服务的这个方向明确了,它就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国的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也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利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从人类历史的社会制度的变迁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了延续数千年的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
广大人民群众从此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因此消灭了剥削制度的根源。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得人民群众能够获得自己应该享有的劳动成果,从而就可以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
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需要有人来维护和巩固它,社会主义制度同样需要有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维护和巩固。
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多次重申,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果社会主义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建设者和接班人出了问题,而建设者和接班人出了问题,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邓小平明确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
”他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所以,我们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既要育人又要树德;既要智育,更要德育。
只有把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好了,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样,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伟大进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蕴涵着这个深刻的道理,它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育只有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创新性的教育,创新性的教育最能造就人才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就必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就必须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还有广大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量源泉。
毛泽东曾告诫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同样,不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
教育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人民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伟大作用。
(五)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就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所描述的那样: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
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不受分工的束缚,干自己想要干的事情,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