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偏激”遭会商,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4年《礼物》语文说课稿
2024年《礼物》语文说课稿《礼物》语文说课稿1说教材:《礼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
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五小节。
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介绍了亲人们在去年和今年送“我”的礼物,以及“我”通过这些礼物懂得了什么。
全诗表达了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和殷切的期望。
诗歌的前4小节在结构上很相似,分别写了去年今年春天,爷爷、奶奶、妈妈、爸爸送给我不同的礼物,有种子、小鸡、手表、《少儿百科全书》,从中我懂得了自然、生命、时间、世界的博大和精彩。
最后一小节点明了礼物虽小,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就是在浓浓的亲情中成长的。
全诗构成如下思路:生活层面写作思路情感表达亲人送礼物感受亲情浓浓的亲情我有收获抒发亲情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情感。
语言朴实,读起来琅琅上口,但其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水平,在理解“种子”与“自然”,“小鸡”与“生命”,“手表”与“时间”,“少儿百科全书”与“世界”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学会10个生字,会认读3个生字。
2、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能感受到亲人对“我”的爱,体验到亲情的伟大,使学生对亲人产生感激之情。
3、能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意与殷切期望,教育学生不辜负亲人的期望。
教学重点:学生能感受到亲人对“我”的爱,体验到亲情的伟大,使学生对亲人产生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教法与教学手段: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我采用了情趣教学法进行教学。
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景。
教学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
教学《礼物》我在一下来两方面作了努力:(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课前我与学生交流春节亲人送的礼物。
运用可见创设家的氛围,唤起学生对家的向往,使学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调动多种感官发挥想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马会祥
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贾寨镇中心校2017年春季第一次示范课观摩活动掠影篇首语2017年的春天,注定是个百花盛开的春天。
3月10日至4月20日贾寨镇中小学历经四次集体备课,我们本着“学以致用、备以致用”宗旨,4月5日至4月20日我们进行了同题异构课观摩听评活动,针对同一节课的相同内容,每组二到三位教师同时上课,先后有七个教研组18位老师上课,有六位老师脱颖而出。
2017年4月21日下午,贾寨镇中心校在中心小学举行了由全镇教师参加的第一次示范课观摩活动。
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组进行。
语文组由二年级段丁卉、任建斌两位老师上示范课,数学组由四年级段孟娟、任文娟老师上示范课,英语组由魏萍、张莉两位老师上示范课。
三位备课指导老师马会祥、肖占勤、孔银平分别担任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听课、评课的主持人。
六位老师展示的示范课十分精彩,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又扎实地进行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设计上有新意,有亮点,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示范课讲完后,有43位语文老师、35位数学老师、21位英语老师,分三个教室进行了评课。
中心校校长潘东华,业务校长马建华及中心校全体成员,分别在三个组参加评课。
评课开始,执教老师先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后感想,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分别做了精彩的点评,与会老师受益匪浅。
这次示范课活动起到了相互学习、交流和研讨的作用,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语文篇芳菲四月共赴一场同课异构观摩盛事万堤口小学苗向芳2017年4月21日下午,这个“芳菲四月枝,唤醒百花百叶时”美好而温暖的春季,我们相约欢聚在中心小学,共享一场同课异构教学盛宴。
感谢中心校领导给予我们这样一个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桥梁;感谢中心小学每位老师和孩子们的热情,让我深刻体会到身为人民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倍感荣幸!四月的天空韵染了芳菲的故事。
莫让一石激起千层浪作文素材
莫让一石激起千层浪作文素材
石头激起千层浪,字面意义上指的是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会激起的连绵起伏的波浪,就像是小小的一次行动变成了漫长的永恒,那一刹那的小小激动一下子就漫延到了数不尽的无限。
无论是古人把这种现象理解成了影响的持续力量,还是现代人把它比作的物以类聚的思维模式,它都是一个象征着影响力的象征每一件事,每一行动,都会有数不尽的影响,就像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一样。
这个比喻在很多宗教和哲学思想也有着相同的理解,比如佛家的“大千世界”,即每一件事物都能产生着无穷无尽的影响。
比如《论语》中有“子路问曰:“仁,何为也?”孔子曰:“仁者,其言也,犹水之流也,不识其来之者,视其去之者,而仁者皆以其先生为也”,
以此来表达出和“石头激起千层浪”一样的思想,即每一件事都会影响着未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远见,比如说一个孩子的学习,一个朋友的帮助,一个人的做法,都能影响到他今后的人生,都会激起千层浪。
石头激起千层浪,实质上就是强调我们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到未来,给我们今天的行为规范,让人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而影响真的可以持续很久很久,生活中有许多小小的事情,看似毫不着痕迹,但它却在一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浪潮,就像江河之水一样撒向大海,而未来生活也跟着这些浪潮继续前行。
所以,我们今天的做法对我们未来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
就要把握好每一刻,让我们看到未来,老老实实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在这个人生的旅途中,也让自己的石头激起一个又一个千层浪,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的精彩,也让自己能够给未来激起更多的浪潮,在每一件事上都有所收获,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这样,我们才能活出最精彩的人生。
【精品】五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22.狼牙山五壮士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人教新课标版2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按照提纲给课文分段,知道哪段详写哪段略写及其与中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叙述有详有略能够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难点:了解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体会这一行动的动机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品读体会,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布置学生搜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谁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2.板书课题:22.狼牙山五壮士二、新课学习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要求,自学生字。
m iào wù gě hǒuqiāng qí qū shī庙务葛吼腔崎岖尸zhǎn zhuì báo chóu hèntiào斩坠雹仇恨眺(2)出示自学要求:按生字表记准字音,记清字形。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理解新词词义。
不理解的查字典解决。
按下面的提纲给课文分段。
(投影打出)理清文章脉络第一段(第1自然段)接受任务。
第二段(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第三段(第3自然段)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段(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
第五段(第6——9自然段)英勇跳崖。
2.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1)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的什么事?简答: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2)默读第2段,找一找五位壮士接受任务后具体是怎样做的?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孔子认为疑问是“思之始,学之端。
”朱熹认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
”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提问技巧的。
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提问成为最常用的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益,要控制提问的数量,尽量做到精致,尽可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问题就像一粒石子,而在座的学生就像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池水。
当你把“石子”(问题)扔向这个池塘(学生)时,这个池塘(学生)如果能激起波浪(学生踊跃思索、讨论、发言),那就是产生了所谓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能像在一潭静水中投下一块小石子,随即激起层层的涟漪,并不停地荡开,那么你的语文课一定是成功的。
一、精准地确定好“石”――“激起千层浪”的前提1.问题要有目的性。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提问,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
只有教师做到“胸中有丘壑”,才能真正体现目的性。
2.问题要有整体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
3.问题要有启发性。
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要有艺术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提问,更能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形成师生共赢的和谐气氛。
5.问题要有鼓动性。
要善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能使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切忌“开庭审案”式的课堂提问。
6.问题要有趣味性。
要想在教学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问题情景的设置中,既要把握文章的主题,又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枣核》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枣核》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感受人物思乡恋土的思想感情,引发爱家报国的情思。
2、自读要点:重点:人物思想感情及其表达。
难点:认识课文设置悬念的构思特点。
3、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
自读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那就是我》导入。
围绕标题提出两个问题:1、看到“枣核”这一标题,你想知道什么?2、看到“枣核”这一标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生字词在文中圈出来,借助工具书在文中注音。
2、同桌互相印证读前预设,交流互补。
3、教师归纳。
1、概述故事,枣核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
2、枣核的用途是慰藉思乡之情。
3、以枣核为题,既表明了文章的线索,又揭示了思乡的主题。
三、再读课文。
讨论“几枚小小的枣核,就能充分的表达美籍华人朋友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吗?”学生阅读后探究讨论,终于达成共识:美籍华人朋友对故乡枣核的珍视可以看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在美国生活如此富有,还想着故乡,也能看这种情感;还有自己亲自建造故乡模样的“北海”,也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三读课文,归纳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全班交流,明确:(1)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作者借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感情:a)以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
b)将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融化在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等细节中。
烘托手法。
(2)反衬手法的运用:课文不惜笔墨,写“同窗”在美国的居住环境的美丽(“一片嫣红”、“定会有枫城之称”等);写“同窗”生活条件的现代、优越(“三层小楼”、“车库门……自动开启”、“后花园”);写“同窗”全家事业有成(“老伴儿在研究所做营养试验”、儿子在潜艇当总机械长、女儿在哈弗教书),但仍感不足,“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显然,课文以对“同窗”生活情况的介绍为背景,烘托了她强烈的思乡之心,爱国之情,突显了故土、祖国在她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思想偏激”遭会商一石激起千层浪
少 数北 大学 生表 示支持 会 商 “ 想偏激 ” 思
的学 生 ,认为 “ 有些 学 生太嚣 张 ,经常 因 为一
J 垫冬 堂 垒 整
I0 0 - 8} 7 0 赢中
镑
◎焦点 ・ 观点◎
生 太 多 “ 思 乱 想 ” ,甚 至 动 议 要 “ 想 会 胡 思
点小事 就 诋毁北 大 ” ,实为 哗众 取宠 ;有 人甚 至无 中 生 有 ,对 母 校 大 泼 污 水 ,完 全 失 去理
智, “ 应该将他们送 到疯人院去 ”。
更多 学 生认 为不 应将 “ 思想偏激 学 生 ”纳 入 “ 商 “ 围 ,元培学 院理 应秉 承蔡 元培 先 会 范 生 “ 容 并包 ”的 优 良传 统 。北大 学 生大多 是 兼 以各 省市前 三 名成绩 入校 的 “ 天之 骄子 ” ,许
◎焦点 ・ 观点 ◎
‘ ‘
【 言】 引
从2 1年 1 月起 ,北大在医学部 、元培学院 (0 } 1
开始试 行学 生学 业会 商 制度 [ 商 。双 方或 多 会 方共 同商量 ( 以确 定或改 善 )]。会商 的 “ 重 点” 对象包 括 :学业 困难 、思 想偏激 、心理脆 弱 、经济 贫困 、学籍 异 动 、生 活独 立 、网络 成 瘾 、就 业 网难 、碾患 重大疾 病 、受 到违 纪处 分 等 十类学生 。预计2 1年 5 0 1 月份之后 ,会商制度
商 ” ,才 是 不 折 不 扣 的 “ 偏激 ” 。 思 想 “ 偏
会 商好 了。如果 想要 培养 特立 独行 ,敢 于 冲破 思 想牢 笼 、体制 羁绊 者 ,会商 就得慎 行 。教 育 是 民族之 本 ,如果 像 北大 这样 的院校 都不 知如 何 培养 创新 人才 ,那 么悲 哀的 不是 几位激 进学 生 ,而是 刻 板教 育的 体制 。会 商 “ 思想 偏激 ” 学生 的 负面效 应不 容小 视 ,它也 许会深 度 扭 曲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反义句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反义句在人类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当一个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会引起很大的争议和讨论,就像抛出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一样。
然而,世界上也存在着一些情况,当一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却没有引起任何争议和反响,就好像抛出去的石头落入了平静的湖水中,没有一丝涟漪。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的观点或行动可以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影响,而“一石不激起千层浪”则是这个句子的反义词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概念。
首先,可以以政治领域为例。
当一位政治家或领导人发表一项重大决策或政策时,通常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这个决策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因此各种声音和意见会纷至沓来,形成一片热闹的争论场景。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政治家的决策可能并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关心,没有引起任何反响或讨论。
这种情况下,这个决策就好像扔出去的石头没有激起任何浪花,而只是默默地沉入了大海。
同样,在社会问题上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有些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如贫富差距、教育不公等。
当有人提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响,社会舆论会进行激烈的讨论。
然而,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被人们忽视或冷漠对待,没有引起任何关注和讨论。
这种情况下,这些问题就好像被扔入静谧的湖水中的石头,没有引发一丝波澜。
此外,个人观点的表达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当一个人在某个场合或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有时会引起众人的共鸣和讨论,形成一场热烈的辩论。
然而,也有时候人们的观点并不能引起他人的兴趣和关注,没有产生任何反响。
这种情况下,个人的观点就好像被抛向平静湖面的石头,没有激起任何波纹。
总而言之,“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反义词组“一石不激起千层浪”揭示了在不同情况下,人们的观点和行动可能引起或不引起争议和反响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存在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了每个人的观点和行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_0
一石激起千层浪“互感”是物理术语,用它比喻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十分贴切。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鼓舞会使他们的思维状态在特定的氛围中发生变化。
笔者把这种利用“互感”创设整体思维情境的氛围称为“互感现象”。
一、探索“互感”,旨在激活思维,发展整体其实,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利用“互感”。
由于语文教学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学生学习语文具有灵活性和局限性,在教学活动中,个体学生总是接受来自两方面的刺激,即有教师施与的,也有学生集体诱发的。
而在一定情况下,学生之间“互感”刺激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语文教学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激活思维,克服学生个体的局限性,完善其思维品质、思维方式,发展其才智。
还可以由师生单纯传输变为多渠道的信息传输,增加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容量,增加每一位学生思维的速度。
例如,《麦琪的礼物》文章结尾写道:“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说?针对这句话说说你的感想。
活跃分子立刻发言,一语道破了文章的主旨:杰姆和德拉互赠的礼物虽然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但他们都得到了世间最宝贵的礼物——爱,精辟的见解赢得了同学的热烈掌声。
“我不这么认为”,一个很低的声音说,原来是平日很少发言的一个女生,她说:“文章中主人公的生活已经很拮据,为了生计,可以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卖掉,为什么非买那些对方都不用的东西呢?如果眼下有一只羊掉在陷阱里,你是给它一个馒头呢?还是把它救上来呢?”这位女生的问题使教室里片刻沉寂,进而议论纷纷:不要偷换放话题,苦难的生活并没有消磨尽他们的爱情。
他们为了对方勇于自我牺牲、无私奉献,所以说真挚的爱情是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礼物……又是一阵喝彩声,我抓住这一机会说道:“人生在世,谁不渴望爱?为了爱,我们可以牺牲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来成全对方,因为爱是至高无上的。
”在群体的激励下,这位女生欣慰的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1(约1460字)《一个这样的老师》是美国作家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__。
它记叙了怀特森老师在科学课上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与众不同的老师形象。
__安排材料的方法与学生常见的__有所不同: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这是__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文中既有对怀特森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正面描写,也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育效果的侧面描写。
二者相互结合,怀特森老师的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了。
这篇课文的教学需要两个课时,这是我第二课时的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思路是:以“我”的心理变化及同学们的反应为线索,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品味人物形象,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以及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并能够写出对他的评价,同时体会侧面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在课堂上,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适应“三段六环”的课改模式,我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阅读文本,用一个覆盖面较广的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引路:面对怀特森老师的一系列做法,蒙在鼓里的学生们有什么反应?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然后学生自主学习,勾画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及同学们表现的句子,并且批注上自己的体会。
在比较充分的朗读和汇报交流中,水到渠成的引入到“新怀疑”主义,并让学生明白怀特森老师的别有用心,同时在这里体会侧面描写的写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在第二件比较简单的事例的学习中,我利用文本的留白之处,让学生想象在两天的时间里“我”都做了些什么?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我”是如何运用“新怀疑主义”的思想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加深对“新怀疑主义”的认识。
接着我又一次让学生想象:在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还会带领大家进行什么有意思的探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宽文本的容量,也进一步领会怀特森老师带给学生的深远影响。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前不久,我在三门峡日报教育论坛中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关注“差生”问题》,文中的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这句话尤如一块石头,虽小却极具分量,在我的心湖荡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我无尽的思索。
坦白地讲,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便是“差生”的转化问题,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后进生,老大难,提起他们心就烦。
”静静地伏案反思,我们烦的是他们的不可爱,还是我们的无能为力?短短的一句话,为困钝中的我揭开了层层迷雾,原来转化后进生并不难,原来与不可爱的孩子相处,制胜的法宝便是给予他们你最无私的爱和最细心的关怀!我决心将这一方法投入使用,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一个“不可爱”的孩子——王乐。
王乐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父亲在外跑车,母亲又刚刚抱养了一个小女孩,根本无暇照顾他。
他最令人头痛的便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整天动这个碰那个,制造一些不安全事件;管不住自己的嘴,上课嘴巴不停地与周围的同学说这论那,严重影响了班里的课堂纪律。
常常会有同学去我那里告状,而每次面对我的严厉批评或苦口婆心,他都是两眼一翻,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你无可奈何。
那天下午,我把王乐叫到办公室,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王乐,开学到现在,班里一直没有确定纪律委员,我想让你负责班里的纪律,你看怎样?”王乐没有说话,但我清楚的看到,他愣了一下,眼里闪出一丝惊喜,随即又成了平静。
“我不行,老师,我连自己都管不住,还去管别人?”“谁说你管不住自己,只要你想管住自己就一定能管住!老师相信,你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定明白怎样能管好自己。
”“那,我试试吧!”“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王乐坚定的点点头,眼里充满了希望与自信。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惊喜地发现,他变了,上课不再左聊右侃了,不插别人话了;课下对同学们和气、友爱了;见到老师知道主动问好了;班里的纪律在他的带动下也有了好转……虽然他有时会管不住自己,有时会忍不住想说话,但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他在努力,于是我会隔三差五地鼓励他,并诚恳地指出他的毛病,教他怎样改正,就这样,他的心正一点点向我敞开……在他的一篇日记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我是个调皮生,爸爸妈妈常常批评我,他们说我太丢人,同学们也不喜欢跟我玩,他们越不跟我玩,我就越要招惹他们。
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政治教学反思-政治教学反思
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政治教学反思:政治教学反思有一次我在讲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效果比较好,学生也比较活跃。
这时有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我在家父母不让我做怎么办?这一问激起千层浪。
课堂上立即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同学们大多数表现出惊异之后的赞同,有的则陷入深思。
我就顺势引导学生:父母为什么不让大家做呀?生:父母认为我们还没有长大。
生:父母疼爱我们。
这时一个学生激动的站起来说:“这是父母对我们的一种爱,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我能行,就一定要做!”我表扬了这个学生,小问题碰撞激起心灵的火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我们青少年要孝敬父母。
而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在家庭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就先请大家谈谈哪些行为算作自立自强?生:我自己洗衣服,自己能给自己做饭。
生:出门时我自己能清点东西,不用父母管。
我就问:如果你的父母已经给你做好了怎么办?生:我就和父母说:能让我以后自己收拾东西吗?要不我也不知道带了什么东西,还要问你们的。
我给这位同学一赞许的的目光:学会沟通,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
看来这位同学是通过委婉的口气和父母交流,继而让父母明白过多的代劳是多余的,这样我们就学会了交往。
生:上个星期天我妈妈在洗我的衣服,我就和她说希望自己洗,这样既锻炼自己的意志又帮助大人做事。
妈妈夸我是好孩子。
“嗯,这位同学采取的是另外一种办法,让自己在成就中体验自立”我顺势点拨:“如果自己有机会去做,应该怎样做才不会让父母生气呢?”生:父母给我的零花钱比较少,我就节省着花,能不买的就不买。
生:有次做饭的时间妈妈说不能回来了,我就自己煮了方便面。
我就给学生总结:同学们!自立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而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要考虑家庭的因素,要孝敬父母,还要学会交往,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一问激起千层浪”,我借助“我在家父母不让我做怎么办?”这一生成问题,引导学生对自立自强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使学生明白了这是父母对自己的爱,我们要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学会交往,掌握交往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我们才会处理好与父母们的关系。
创界学校高三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天一2021届高三语文10月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反对“一把手〞事必躬亲,并不是说就可以当________,美其名曰“无为而治〞。
有的________,上工程怕被人疑心,搞HY怕惹是非,该管的事情不管,该负的责任不负,当起了________的“公堂木偶〞。
不管怎么“假装〞和“铺陈〞,都丝毫掩盖不了这种行为敷衍塞责的本质。
当“班长〞就要敢担当,怕担当就不要当“班长〞。
A.后台老板滥竽充数明哲保身B.甩手掌柜滥竽充数独善其身C.后台老板尸位素餐独善其身D.甩手掌柜尸位素餐明哲保身【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此题考察学生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语的才能。
辨析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可从多方面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必须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
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者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进展区别,必须结合详细的语言环境进展区分挑选。
此题,甩手掌柜:指光指挥别人,自己什么事也不干的人。
也指只挂名,不负责,也不做事的主管人员。
后台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者集团。
语境说的是反对“一把手〞指导事必躬亲,并不是说“一把手〞指导自己就可以什么不干。
所以此处选用“甩手掌柜〞。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语境“上工程怕被人疑心,搞HY怕惹是非,该管的事情不管,该负的责任不负〞说的是“一把手〞指导空占着指导的位置,不真正做事。
所以选用“尸位素餐〞。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擅长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
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鉴于上述的分析,这些指导之所以这样做,是怕连累自己的消极工作态度,所以此处选用“明哲保身〞,既然是指导也不能用“独善其身〞。
浅谈阅读教学的方法
浅谈阅读教学的方法近期参加了全县教师的远程培训,本人深有感悟,受益匪浅。
更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台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感慨。
教育,真的需要我们细细地研究,慢慢不断地学习和感悟。
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个性化的阅读,富有情感创造性的阅读。
让学生在与作品、作者的直接对话中,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学会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创意阅读、多元解读,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努力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
老师对作品的理解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让学生与作者、作品直接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根据我的做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求解性阅读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个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求解性阅读。
这种阅读能否开避,关键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
过易,缺乏思考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易如反掌”;过难,思而不得,读而不知所措,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读的信心。
因此,一定要掌握难易程度。
例如在教《惊弓之鸟》时,可以先板书出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读:1、为什么更羸为什么知道这是一只惊弓之鸟?2、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3、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思考题,认真阅读课文,既抓住了中心句,又知道了更羸通过听、看、推理,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二、比较性阅读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
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思
2.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
学,通过思索教师的问题、借助旧知与阅历而获得对于新知的初步理解, 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
同时又向教师提出预习过程中的疑问、不解或新想法、新见解。例如预习 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行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
系统、有效、主动的去整理本单元的学问呢。近几年,我校都在推广“思
维导图〞有关的课题成果,经过实践,思维导图形式的预习法大受欢迎。
它是把本块学问点从主干出发,渐渐分到支干。可以把本块学问绘成树、
花、叶子、鱼骨、手等形式让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系统,有条
理的整理了本块的学问。
总之,在备课前,教师应准时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指导学生进行科
石〞,把它扔进湖里,这个湖面就不再安静,就会荡起千层波浪,使湖中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起始环节,也是课堂学习的前奏,它直接影响着课堂学
的每一滴水都给予了生命的活力。
习的质量进而影响其它学习环节的顺利进行。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
一、高段数学中存在的困惑现象
科学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呢?下面结合个人的一些阅历,谈谈自己的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个预习过程。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上我们都会常设一些学生喜闻乐
1.什么叫做百分数?2.人们为什么喜爱用百分数?3.百分数和分数
见的教学情境,那么在课前,我们也不妨创设一些预习情境呢。例如,在 之间有什么联系?4.你在哪里见过百分数?5.关于百分数你还有哪些不
生:“有!〞再让学生举例:
预习的形式有许多,针对不同的课例,接受合适的预习形式才能到达事半
“妙”学语文领略语文的迷人风景
“妙”学语文领略语文的迷人风景学校语文教学以生为本,备课、改课,研讨,精心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在思考、创新、实践中,语文课堂焕发出独特迷人的光彩,启发教师在语文教学上不断创造性的思考。
一、解读文本活用教材对一个语文老师而言,是否拥有了面对文本的力量,是衡量自己专业与否的重要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开阔的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来了多少东西,交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
对每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和精神上的空虚。
”教学《卜算子·咏梅》,传统的解读更多是就诗词文本内容赞美梅花,借花喻人,教学内容未免显得单一。
课堂上,以课本《卜算子·咏梅》为基本内容,“以文带文”1+1形式对比毛主席和苏轼同名词不同内容、不同主题、不同情感的基础上,更是结合文中对“梅花”的描写,和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结合起来,在吟咏诵读中读出美感,读出创新——“梅花”新的象征意义:奋战的白衣天使,坚守的志愿者,不屈的“逆行者”……原来,赞颂“梅花”,就是赞美“生机、和平、安宁、幸福……”可见,语文老师要能够独立面对教材,贵在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
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应囤于前人的结论,而要自觉地素读文本,有自己的独特思考,能发现传统解读的可取之处和不当之处,并且和学生的生命状态相呼应,达成课堂的精彩呈现。
二、摸索规律不断创新回顾本学期语文课堂教学,我不断思考、不断钻研、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主动探索语文知识的序列,摸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规律,力求使语文学习有章可循,使语文学习逐步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让语文的教与学踏实稳步推进。
进行“课外阅读”主题学习,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每日读《青铜葵花》,并制定了长期的阅读计划,小组分别撰写读书心得,并进行交流。
课下引导孩子多读多思,写读书笔记,并且不定时地在班级中进行交流探讨,再通过课堂进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偏激”遭会商,一石激起千层浪作者:周建成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1年第7期江苏周建成【引言】从2010年11月起,北大在医学部、元培学院开始试行学生学业会商制度[会商,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以确定或改善)]。
会商的“重点”对象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十类学生。
预计2011年5月份之后,会商制度将在北大全校推广。
其中“思想偏激”一项,不仅引起北大学生的争议,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可谓一石激起干层浪。
◆校内争议◆北大学生工作部(主持这项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商工作以关注学业困难、多次挂科的学生为主,当然也会关注一些“思想偏激”的学生,主要是因为有些学生经常夸大学校工作的一些细微漏洞,比如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
对于是否已有因为思想偏激被“会商”的学生,北大学工部没有证实。
少数北大学生表示支持会商“思想偏激”的学生,认为“有些学生太嚣张,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诋毁北大”,实为哗众取宠;有人甚至无中生有,对母校大泼污水,完全失去理智,“应该将他们送到疯人院去”。
更多学生认为不应将“思想偏激学生”纳入“会商“范围,元培学院理应秉承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
北大学生大多是以各省市前三名成绩入校的“天之骄子”,许多学生个性十足,因此很难界定谁属于“思想偏激”,“错误的会商很容易埋没这些学生的个性”,容易让人产生“校方禁锢学生思想”的误解。
◆社会反响◆[质疑问惑]观点一:“思想偏激”衡量标准难确定一项制度实施前,首先必须弄清它的含义与程序,北大对于“思想偏激”定义很模糊。
再者说,思想这东西,除了大是大非外,原本就是见仁见智的,在彼日“偏激”,在此或言“平和”;某些人认为学生“胡思乱想”是偏激,需要“思想会商”,但有些人觉得“胡思乱想”是人的自由和天性,对这种胡思乱想产生太多“胡思乱想”,甚至动议要“思想会商”,才是不折不扣的“偏激”。
思想“偏激”与否,很难界定,不能以固有观念作为衡量别人思想是否偏激的标尺,而把还未健全的东西制度化,操作起来只会使更多人受到伤害。
观点二:如此“会商”阉割大学精神大学之“大“,其根本在于人格独立、思想自主、批评自由。
如果没有这些,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人类也将永远停留在奴隶时代。
而人格独立、思想自主、批评自由,往往无时无刻不包含在各种并不循规蹈矩的“偏激思想”里。
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北大却使出掣肘“思想偏激”学生的招式,只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难道北大想阉割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生命活力吗?会商“思想偏激”者的实质是让学生听话,是批判异端思想,这与北大“兼容并包”的校风背道而驰。
观点三:人类进步有赖于“思想偏激”稍微有点历史知识或读过几本书的人都应该知道,人类制度的演变、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几乎清一色是由“思想偏激”的人引领的。
有些科学怪人为一个“偏激”的想法反复试验,不但弄得自己孤僻异常、不近人情,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你知道当时发明火车的人被认为是疯子吗?要知道,伟大杰出的人才绝大多数都有鲜明的个性,在道德法制的基本准则内特立独行,所以他们才能做出他人做不到的事情,这不正是大学培养优秀学生的目标吗?所谓优秀,仅仅是指他的成绩够高,够听领导的话吗?观点四:会商“思想偏激”扭曲教育目标“思想偏激”该不该遭到会商,事关教育目标何去何从。
北大校方会商的标准和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批量生产标准件,那么尽管去会商好了。
如果想要培养特立独行,敢于冲破思想牢笼、体制羁绊者,会商就得慎行。
教育是民族之本,如果像北大这样的院校都不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那么悲哀的不是几位激进学生,而是刻板教育的体制。
会商“思想偏激”学生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视,它也许会深度扭曲教育培养目标,使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创新能力,滞缓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观点五:没有思想比思想偏激更可怕“思想偏激”虽然没有被视为洪水猛兽,但至少被校方视为另类。
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一个开放的大学是成就一个开放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石。
可惜,现在包括北大在内的中国大学已经习惯于用利益去衡量价值,用世俗去评判是非,过多的权力介入早已使大学失去了独立品格。
会商“思想偏激”必然钝化锋芒、扼杀异见,其最终结果是浇铸出没有独立思想的“意识奴”。
对于一个亟需提升文明高度的民族来说,没有思想比思想偏激更可怕。
[理解认同]观点一:会商不是批斗打压会商“思想偏激”只是针对一些心态失衡的同学,他们在北大强大的学业压力下,对外界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非常敏感,抱怨社会,通过激烈的言论来缓解压力。
这与MIT学生酗酒,哈佛学生裸奔有些相似,如果静下心来推敲,他们的观点大多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会商,并不是批斗,也不是硬性的打压,而是一种思维纠偏、性格补弊。
观点二:有利于被会商者适应社会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现在一些同学听到的反面东西太多,适当表达一下看法是没有错,但是如果太偏激的话确实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群体稳定。
偏激者离开学校后多与社会格格不入,很容易走极端,导致人生悲剧,适时适当的会商纠偏有利于某些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助益他们的事业,优化他们的人生。
观点三:会商偏激者是一种心理疏导每个人都需要心理疏导,涉世不深的偏激学生更需要。
马加爵连杀4名同窗,这与他的思想偏激不无关系。
如果辅导员或者相关老师对他多一些关爱以及进行基本的心理救援,悲剧或可避免。
令人痛心的是,马加爵之后,不少思想偏激的大学生依然没能得到必要的心理辅导,他们要么自戕,要么伤人,药家鑫事件无疑是新的佐证。
现今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容易走极端。
北大的“思想会商”,正是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是一种人性化的沟通方式,是为学生切身利益服务,这种会商并非没有必要。
观点四: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思想偏激”其实,思想偏激有两种,一种是激进、个性张扬、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和批判精神;一种是偏执、极端、自私、固执、钻牛角尖。
前者与性格无关,多是年轻人所应有的朝气,后者则与性格有关,是一种心理扭曲的反应。
若是前者,北大不仅不应该会商,反而应该鼓励和倡导;若是后者,进行会商,并无不可。
◆校方回应◆争议之下,北京大学的官方网站3月底用专访的形式刊发了该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查晶对“会商”制度的解释,称“会商不是管制学生,也不是处罚学生”。
她同时表示,这项制度当前正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一些概念性和操作性的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并会主动听取师生和社会上的意见。
北大校长周其凤也利用首届岳麓教育论坛的机会,做出回应:“会商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不知为什么会被误解,希望社会能宽容北大的学工老师。
”周其凤说,会商的提出和自己有关。
“刚到北大当校长不久,接到一位家长的信,信中说自己的孩子曾经非常优秀,但在北大读书时没有把握好,功课一科一科地挂,最后只能离校,让人十分难过。
”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应尽可能地“早关怀、早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建立学业会商制度的出发点正在于此。
周其凤委婉地承认将“思想偏激”和“生活独立”列入会商范围有些不妥。
◆教师下水文◆无思想才是最大的悲哀周建成“思想偏激”,前提是“有思想”。
不过这里的“思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俗意义上的“想头”或看法。
是人都有俗务,都有俗念,但如果北大学生的“思想偏激”仅仅限于“动不动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的确不是什么好事,甚至可以说是悲哀。
旧北大曾是中国思想革命的策源地,如今的北大也应该是思想家的摇篮,北大学生理应常怀超越世俗的思想,对历史与未来、人生与社会、哲学与宗教、经济与文化、制度与道德等有自己的追问和探索,有自己的质疑与批判,有自己的设想和建构。
“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当然也是需要的。
但这种只涉及实际功利(而且是基本生活方面)的意见,实在算不上什么“思想”。
说白了,我们这里强调的“思想”,应该是有一定深度的社会思考或人性思考之类,而非鸡毛蒜皮的意见。
有深度的思想,可以是形而上的,也可以是形而下的,但绝不包括“形而下下之下下”。
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说过的一句话:“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
”这句话让很多国人不舒服,但从她说这话到现在,中国的确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
而且如果“思想偏激会商制”真的推广开去,北大传统和大学精神危矣,中国怕再也不能为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了。
撒切尔夫人所说的“思想”,应该不包括“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一类。
铁娘子的预言未必准确,但如果将因饭菜涨价提意见也算作“思想”,实乃北大悲哀!推而广之,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呢?又想起李敖到北大演讲。
某清华学生的“提问”竟然是:“李敖先生您好,我是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我觉得我们是以清华最热烈的双臂来拥抱您,欢迎您回到我们的祖国,欢迎您回来。
”李敖的回应则是:“这叫什么问题,再说我根本就没有离开。
”清华与北大并列为中国最高学府,其学生就是这种“思想”,它太不偏激,却以毫无思想而领取了“最悲哀”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