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SY 65.1-2010 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 第1部分 安全生产管理检查通则
修井作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QSY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第部分修井作业

第5页
提纲
一、现场安全检查组织构成 二、现场安全检查频次 三、现场安全检查内容 四、现场分级安全检查 五、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和验证
第6页
三、现场安全检查内容
3.1 组织机构 3.2 安全基础管理 3.3 安全专项管理 3.4 井控管理 3.5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配备及管理 3.6 修井设备设施 3.7 作业过程控制
作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提纲
一、现场安全检查组织构成 二、现场安全检查频次 三、现场安全检查内容 四、现场分级安全检查 五、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和验证
第2页
一、现场安全检查组织构成
分为5个层次 即:局级、处级、科级、作业队级及岗位安全检查。
处级、科级检查组织由各级层次的领导、安全环保、工 程技术、设备管理、劳动人事劳资、生产组织等相关部 门人员组成。
第8页
三、现场安全检查内容
3.2 安全基础管理 3.2.1 安全管理要求 3.2.2 管理制度 3.2.3 教育培训
第9页
三、现场安全检查内容
3.2 安全基础管理
3.2.4 现场管理一般要求
1. 井场入口处应设置井场平面图和入场须知。 2.井场布置与防火间距局应符合SY/T 5225中的相关规定。 3. 地面应坚实、平整、清洁无杂物、无积水和油污,应制定并有防积水、 防滑措施。 4.作业现场安全标识的设置应符合GB 2894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司安全目视化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应根据施工情况设置以下(包含但 不限于)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放再相应的位置,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2894中的相关规定:在井场相应的位置,设置完好醒目的安全标志, 至少应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烟火;必须系安全带;当心触电;当 心机械伤人;当心高压工作区;当心高空坠落;当心落物伤人;当心井 喷;当心环境污染。 5.值班房、工具房、发电房距离井口及储油罐的距离应不应小于30m,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应面对放置在修井机侧前方面25m以外摆放。
油气集输安全检查规范

编号:SY-AQ-06194(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油气集输安全检查规范Code for safety inspection of 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油气集输安全检查规范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第一章油气集输一般检查内容一、安全组织机构1、企业应设安全生产委员会,基层设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HSE、消防、事故应急救灾等安全组织网络;2、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重要单位设立一名行政副职具体负责安全工作,且对其负有直接责任;3、油气集输站库、关键生产装置及要害生产部位应设立安全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班组设有兼职安全员。
二、安全生产职责单位应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职责,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职责;2、主管安全领导职责;3、领导承包安全职责;4、部门安全职责;5、工程技术人员职责;6、专(兼)职安全员职责;7、班组长职责;8、岗位工人职责。
三、安全基础资料单位安全基础资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单位工作方针目标中应有安全生产内容;2、上级各类安全文件、标准、规范及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等应及时传达,并妥善保管;3、基层队及班组的安全生产活动内容齐全,记录认真,并有针对性;4、班组有安全生产月度动态挂牌评比表;5、生产岗位建立“三图一表一案”(设备平面布置图、安全巡回检查点图、事故原因分析图、班组或岗位生产日报表;事故应急预案);6、基层队、班组应有HSE工作考核内容;7、生产装置、设备应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QSY64-2012油气管道动火规范

5.3.1 对 输 油 、 气 站 内 设 备 及 压 力 容 器 , 应 采 取 清 洗 、 置 换 或 吹 扫 等 措 施 后 实 施 动 火 。 5.3.2 对 与 动 火 部 位 相 连 的 存 有 油 气 等 易 燃 物 的 容 器 、 管 段 , 应 进 行 可 靠 的 隔 离 、 封 堵 或 拆 除 处 理 。 5.3.3 在油气站库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对可拆下并能实 施 移 动 的 设 备、管 线,宜 移 到 规 定 的 安 全 距离外实施动火。 5.3.4 在对油气管道进行多处打 开 动 火 作 业 时, 应 对 相 连 通 的 各 个 动 火 部 位 的 动 火 作 业 进 行 隔 离; 不能进行隔离时,相连通的各个动火部位的动火作业不应同时进行。
5.4.4.1 需 动 火 施 工 的 部 位 及 室 内 、 沟 坑 内 及 周 边 的 可 燃 气 体 浓 度 应 低 于 爆 炸 下 限 值 的 10% 。 5.4.2 动火前应采用至少两个检测仪器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和 复 检,动 火 开 始 时 间 距 可 燃 气 体 浓度检测时间不宜超过10min,但最 长 不 应 超 过 30min;用 于 检 测 气 体 的 检 测 仪 应 在 校 验 有 效 期 内, 并在每次使用前与其他同类型检测仪进行比对检查,以确定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4.3 在 密 闭 空 间 动 火 , 动 火 过 程 中 应 定 时 进 行 可 燃 气 体 浓 度 检 测 , 但 最 长 不 应 超 过 2h。 5.4.4 对于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对可燃 气 体 进 行 置 换 后 的 密 闭 空 间 和 超 过 1m 的 作 业 坑 内 作 业 前应进行含氧量检测。
SY/T6150.1 钢 质 管 道 封 堵 技 术 规 程 第 1 部 分 : 塞 式 、 筒 式 封 堵 SY/T6150.2 钢 制 管 道 封 堵 技 术 规 程 第 2 部 分 : 挡 板 — 囊 式 封 堵 Q/SY1236 高 处 作 业 安 全 管 理 规 范 Q/SY1238 工 作 前 安 全 分 析 管 理 规 范 Q/SY1240 作 业 许 可 管 理 规 范 Q/SY1242 进 入 受 限 空 间 安 全 管 理 规 范 Q/SY1243 管 线 打 开 安 全 管 理 规 范 Q/SY1244 临 时 用 电 安 全 管 理 规 范 Q/SY1247 挖 掘 作 业 安 全 管 理 规 范 Q/SY1248 移 动 式 起 重 机 吊 装 作 业 安 全 管 理 规 范
石化工程质量检查大纲2010班版

抽检
(实 测)
4.阀门安装前,应对阀体逐个进行液压试验,试压为工 程压力的1.5倍,停压5分钟,无泄漏为合格。
SH3501-2002 ,5.3.5
抽检
5.具有上密封结构的阀门,应逐个对上密封进行试验, 试压为工程压力的1.1倍。试压时应关闭上密封面,并
松开填料压盖,停压4分钟,无泄漏为合格。
纹加工精度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焊接管件成形良好,且
与主材圆滑过渡,不得有裂纹、未融合、未焊透、咬边的 缺陷。
SH3501-2002 ,5.4.3
抽检
1.1.2材料
的存放保管
是否符合规
定要求
1.管道的组成件,支撑件应妥善保管,不得混淆和损毁, 其色标和标识应明显清晰,暂时不能安装的管件应封闭关
口。GB50235-97 , 3.014SH3501-2002
,5.4.6,5.1.7
抽检
(实 测)
2.3.3法
兰密封面
法兰密封面不得有劲向划痕等缺陷。
SH3501-2002
,5.4.11
2.4阀门
2.4.1钢
之通用阀
门检验
1.设计文件要求做低温密封试验的阀门,应由制造单位 低温密封试验合格证明书。
SH3501-2002 ,5.3.1
重点检 查
2.1.3管
子表面缺 陷修磨
管子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查发现表面缺陷允许修磨,修 磨后的实际厚度不得小于管子工称厚度的90%,并且不
得小于设计文件规定的最小厚度。
SH3501-2002 ,5.2.9
抽检
2,o 3其它
管件组件
(不包括 管子、阀 门)
2.3.1管
件外表面
石化工程质量检查大纲第一册

石化工程质量检查大纲(2010 版)第一册、八、•前言《石化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检查程序(试行)》自2005 年9 月5 日发布以来已运行4 年2006 年我们为推动其规范执行,编制了与其配套的的《石化工程质量检查大纲》。
上述文件的发布执行对规范中国石化总部组织的综合性工程质量检查或专项工程质量检查活动发挥了极大地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和石化行业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有了较大程度的更新。
为了适应当前工程建设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检查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更好的为石化工程建设报价护航,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总站)组织有关分站对《石化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检查程序(试行)》和《石化工程质量检查大纲》进行了修订。
在向分站广泛征求修改意见的基础上,总站组织有关分站专业人员召开研讨会进行整合修改,形成现在的《石化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检查程序(2010 版)》及《石化工程质量检查大纲(2010 版)》,供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内部使用。
为使广大监督人员在参加工程质量检查活动时便于携带,我们仍按专业划分为以下八册:第一册《检查程序》、综合管理行为;第二册土建工程第三册动设备安装工程;第四册静设备安装工程;第五册电气、仪表及弱电工程;第六册工艺管道、焊接、无损检测工程;第七册长输管道;第八册防腐、绝热、工业筑炉、设备衬里工程。
由于修改时间较短,许多环节没能进一步推敲,难免存在疏漏之外。
诚恳地希望广大监督人员在使用《检查大纲》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我们不断修订完善。
对《检查程序》和《检查大纲》的改进意见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探讨的其他问题、事项,可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方式与我们联系。
目录《石化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表(2010版)》总说明 (1)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检查程序(2010版) (4)《综合管理行为检查项目表》应用说明 (18)《综合管理行为检查项目表》修订说明 (22)综合管理行为检查项目表 (24)1、................................................................ 、建设单位242、勘察、设计单位 (29)3、施工单位 (32)4、建立单位 (37)5、检测单位 (46)&总承包单位 (48)编后记 (59)总说明一、《石化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表(2010 版)》(以下简称《检查项目表》)编制构架1、总体上按“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查内容加以划分,质量行为又按“综合管理行为”和“专业管理行为”加以划分。
Q/SY1357-2010-油气管道地面标识设置规范(最新版).pdf

Q/SY 1357—2010目 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设置原则 (2)5 设置位置 (2)6 编号方式 (4)7 地面标识的制作 (4)8 维护与管理 (5)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志桩标志图及参数 (6)附录B(资料性附录)地面标识埋设示意图 (8)参考文献 (22)IQ/SY 1357—2010II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中石油西部管道分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赵冬野、么惠全、付立武、冯伟、葛艾天、张照旭、韩朋科、高长顺、高强、王志伟、刘伟。
Q/SY 1357—2010油气管道地面标识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地面标识的类型、设置原则、设置位置、编号方式和制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在役管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0)第30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Q/SY 1180.1—2009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地面标识ground ID用于管道上方的各种地面标记,包括里程桩、标志桩、通信标石、加密桩、警示牌等。
3.2里程桩milepost用于标记油气管道的走向、里程的管道附属设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切实做好2010年输油气管道违章占压预防和清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切实做好2010年输油气管道违章占压预防和清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4.28•【文号】安监总管一[2010]68号•【施行日期】2010.04.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石油及石油工业正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切实做好2010年输油气管道违章占压预防和清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全国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法制,落实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继续充分发挥全国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确保油气田及其生产设施运行安全,结合部际联席会议2010年工作安排,确保输油气管道违章占压预防和清理工作取得实效,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油气管道违章占压预防和清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油气资源及其生产设施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油气资源及其生产设施安全保护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进一步加强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近年来,输油气管道违法占压清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随着我国油气产业的迅猛发展,输油气管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输油气管道违章占压清理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重大安全隐患不断增多。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继续把输油气管道违章占压清理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输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二、抓好源头管理,做好管道安全监管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管,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从源头上杜绝违章占压的发生;要加强对管道安全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加强与国土、环保等部门和石油、输油气管道企业的信息交流,发现违章占压情况,及时提请当地政府组织清除。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10年压力管道元件和气瓶制造单位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10年压力管道元件和气瓶制造单位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2.17•【文号】质检特函[2010]92号•【施行日期】2010.1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10年压力管道元件和气瓶制造单位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质检特函[2010]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压力管道元件和气瓶制造单位的获证后监管工作,规范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管理,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质量,总局于2010年9月组织对部分取得压力管道元件和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查(以下简称“抽查”)。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工作基本情况本次抽查由总局委托的4个专家组负责实施。
共抽查了江苏、河北、四川、重庆、河南等12个省、直辖市的10家聚乙烯管材、管件制造单位和9家溶解乙炔气瓶及1家液化石油气瓶制造单位(名单见附件)。
抽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督检查获证企业是否持续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相关监督检验单位和鉴定评审机构的工作质量。
其中重点对企业资源条件、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检验以及鉴定评审等情况进行检查。
同时,此次抽查还对产品安全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
按照统一抽样办法、统一检验方法和同一试验条件的要求,对被抽查单位生产的许可范围内的部分产品进行抽样和集中检测。
对聚乙烯管材、管件产品,每个规格抽取4根(件)样品,同时抽取生产所抽管材样品的混配料100克,主要抽样检测项目包括外观尺寸、静液压测试和物理性能测试(断裂伸长率、热稳定性、纵向回缩率、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对溶解乙炔气瓶产品,从同批40升规格产品中抽取2只,主要抽样检测项目包括回火试验、填料外观和抗压强度试验。
其中1只用于回火试验,1只用于填料外观检查和抗压强度试验。
原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

本标准起草人:闫啸、张城、崔京辉、邢国勋 。
Ⅱ
Q/SY65-203 原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油与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管理检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及储气库安全生产检查。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Q/ S Y 6 5 - 2 0 0 3
a ) HS E 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b ) 岗位责任制; c )领导值班制度; d )交接班制度;
e )巡回检查制度; f )人员、机动车进站管理制度;
g 川 外来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3 . 2 . 2 有关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维护规程、运行规程、安全规程是否齐全,修订及时符合实蓝
Q/ S Y 6 5 - 2 0 0 3
原l油天 nspoe然 ctin气rl管 aeidon道ftur安aslge全ypir生odlunc产 ets检 ofcr查ude规范巳
2 0 0 3 - 0 1 - 2 7 发布
2 0 0 3 - 0 5 3 一 1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 布
Q/ 目 次
表1 1 电气管理安全检查表
3 . 3 . 1 2 输气工艺站场安全检查内容见表1 2 ,
表1 2 输气工艺站场安全检查表
检 查 内容
Q/ S Y 6 5 - 2 0 0 3
表1 2 (续)
检 查 内容
3 . 3 . 1 3 压缩机组安全检查内容见表1 3 ,
表1 3 压缩机组安全检查表
油气集输安全检查规范

油气集输安全第一章油气集输一般检查内容一、安全组织机构1、企业应设安全生产委员会,基层设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HSE、消防、事故应急救灾等安全组织网络;2、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重要单位设立一名行政副职具体负责安全工作,且对其负有直接责任;3、油气集输站库、关键生产装置及要害生产部位应设立安全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班组设有兼职安全员。
二、安全生产职责单位应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职责,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职责;2、主管安全领导职责;3、领导承包安全职责;4、部门安全职责;5、工程技术人员职责;6、专(兼)职安全员职责;7、班组长职责;8、岗位工人职责。
三、安全基础资料单位安全基础资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单位工作方针目标中应有安全生产内容;2、上级各类安全文件、标准、规范及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等应及时传达,并妥善保管;3、基层队及班组的安全生产活动内容齐全,记录认真,并有针对性;4、班组有安全生产月度动态挂牌评比表;5、生产岗位建立“三图一表一案”(设备平面布置图、安全巡回检查点图、事故原因分析图、班组或岗位生产日报表;事故应急预案);6、基层队、班组应有HSE工作考核内容;7、生产装置、设备应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安全教育1、开展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为中心内容的基本教育。
2、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特种作业专业知识培训与教育,并做到持证上岗。
3、新入厂人员,应进行入厂三级教育;调换工作、岗位的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
4、根据季节、节日特点和工作环境,对职工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5、坚持基层队每月一次、班组每周一次安全教育活动。
6、坚持经常性事故案例教育。
五、防火防爆1、工业动火工业动火严格执行SY 5858和Q/SH1020 0993的规定。
2、消防(1)按站库危险等级设立义务消防队,人员不少于单位职工总数的60%~70%;(2) 义务消防队员应进行专业消防知识教育,义务消防队一年不少于两次实践演习,消防人员的训练与演习应严格执行SY/T6229-1996第5、6、7章的规定;(3)消防器材、设施的配备应符合GB50183-2004第7章和GBJ 140的规定;(4)消防器材正确摆放,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按标准要求报废,严禁挪作他用;(5)消防路上方的各种架空线路、管路支架,应有明显的限高标志,消防道路严禁堵塞;(6)其它应注意事项按国家消防法规和SY/T6320-1996第12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

【时效性】有效【颁布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颁布日期】950118【实施日期】950701【失效日期】【内容分类】综合【名称】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标准号】SY5984-94【章名】全文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所有盛装和输送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金属容器、非金属容器、管道及装卸设施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检测。
2引用标准GBJ 74 石油库设计规范SY/T 0060 油田防静电接地设计规定3 术语3.1接地装置接地端头、引下线、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组成的装置。
3.2接地端头引下线自容器、管道、装卸设施引出始端及连接的位置(点)。
3.3引下线避雷针或设备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的连接线。
4 容器4.1金属储罐、非金属储罐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GBJ 74 第11章第2条、第3条中有关规定。
4.2金属油(气)储罐罐体应设有固定式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
接地点沿罐底周边每30m不小于一个,但周长小于30m的单罐接地点不少于两个。
4.3油罐上的温度、液位等仪表测量装置、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为电气连接。
铠装电缆的埋地长度大于50m。
4.4地上非金属油罐应设有独立避雷装置。
油罐的金属附件与罐体外露金属件为电气连接并接地。
未作电气连接时,整个罐顶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做成不大于6m*6m的钢网加以铺盖并接地。
罐内设置的防静电导体应引至罐外接地,并与油罐金属管线连接,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4.5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为电气连接并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
4.6浮顶罐的浮船与罐壁之间应有两根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软铜绞线作电气连接。
4.7球型储罐体应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点沿球体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大于30m,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压力管道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规程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压力管道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压力管道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压力管道是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安全质量的监督检验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总站)所属各分站(监督组)对所监督的新建、改建、扩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的压力管道安全质量的监督检验。
第四条各分站(监督组)应严格按照本规程,对压力管道的安全质量进行监督、检验。
第五条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是对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依法进行的监督验证或确认。
第二章术语第六条本规程所称“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是指油(气)田建设、炼油化工建设、油气储运与管道建设等项目的主体工程及其配套、辅助和附属工程。
第七条本规程所称“压力管道”是指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九十九条第三款所定义条件的管道工程(含附属设施和安全保护设施)。
第八条本规程所称“安全质量”是指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中的压力管道在安装、调试、投料试车(试运)及相关检验过程中影响人身安全、生产使用安全、环境安全的各个环节、设施满足安全要求的可靠程度。
它是压力管道工程质量内容的组成部分。
第九条本规程所称“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是指各分站(监督组)按照职责分工对压力管道工程的“安全质量”实施的强制性监督管理,它是石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的工作范围与内容第十条压力管道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范围如下:1.监督检验的工程范围:各分站(监督组)所监督的石油化工建设工程;2.监督检验的对象范围: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主体与工程实体;3.监督检验的阶段范围:压力管道的开工、安装、调试、中间交接、投料试车(试运)、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内容包括:1.对压力管道工程参建各方主体安全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2.对压力管道工程安装过程的实体安全质量的监督检验;3.对压力管道工程调试、投料试车(试运)过程安全质量的监督检验;4.对压力管道工程中间交接、竣工验收过程安全质量的监督确认;5.对压力管道工程相关技术资料的监督检查。
最新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燃气管道压力管道安装类 2009-12-29 09:47:55 阅读278 评论1字号:大中小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燃气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规范在用城镇燃气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工作,确保在用城镇燃气压力管道处于安全可靠的受控状态,保障公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所规定的城镇燃气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
城镇燃气管道的分类见表1。
表1 城镇燃气管道压力(表压)分级表名称压力(MPa)GB1-A 2.5<P≤4.0高压燃气管道GB1-B 1.6<P≤2.5GB1-C0.8<P≤1.6次高压燃气管道GB1-D0.4<P≤0.8中压燃气管道GB1-E0.1<P≤0.4表1中的GB1-C级次高压燃气管道定期检验包括一般性检查、专业性检验和安全性评价;表1中的GB1-D级次高压燃气管道、中压燃气管道定期检验包括一般性检查、专业性检验;表1中的高压燃气管道定期检验参照《长输(油气)管道定期检验规则》执行。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的门站、调压站(器)管道及其部分安全保护装置、储存设备、附属设施的检验参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则》执行。
第三条城镇燃气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在开展定期检验时,应当充分采用完整性管理理念中的检验技术,开展基于风险的检验与安全性评价。
第四条一般性检查,是指为了确保城镇燃气压力管道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运行而实施的在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一般性检查次数每年不得少于1次,需要进行专业性检验时,则该年度无需进行一般性检查。
一般性检查由使用单位培训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65.1—2010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第1部分:安全生产管理检查通则Safety inspection code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Part 1:General inspection rules for safety management2010-04-02发布2010-06-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Q/SY 65.1—2010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检查内容及标准 (1)3.1 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 (1)3.2 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 (1)3.3 特种设备管理 (2)3.4 锁定管理 (2)3.5 作业许可管理 (2)3.6 安全培训 (4)3.7 交通安全管理 (4)3.8 承包商安全管理 (4)3.9 应急管理 (5)3.10 管道维抢修管理 (5)3.11 防汛管理 (5)3.12 管道管理 (5)3.13 劳动保护管理 (6)3.14 事故管理 (6)3.15 职业健康管理 (7)3.16 HSE信息系统管理 (7)3.17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管理 (7)IQ/SY 65.1—2010II前言Q/SY 65《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是对Q/SY 65—2007《原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的修订。
Q/SY 65《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安全生产管理检查通则;——第2部分:原油成品油管道;——第3部分:天然气管道。
本部分为Q/SY 6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中共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同时结合近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增加相应检查内容,总结提炼后形成的。
与Q/SY 65—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的内容;——增加了“特种设备管理”的内容;——增加了“锁定管理”的内容;——增加了“作业许可管理”的内容;——增加了“安全培训”的内容;——增加了“交通安全管理”的内容;——增加了“承包商安全管理”的内容;——增加了“应急管理”的内容;——增加了“HSE信息系统管理”的内容。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奇、闫啸、刘锴、郭晓瑛、宋兆勇、张彦敏、白杨。
Q/SY 65.1—2010油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规范第1部分:安全生产管理检查通则1 范围Q/SY 65的本部分规定了原油、成品油与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检查的共性内容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原油、成品油与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生产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56 汽车行驶记录仪SY/T 6503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JJG 693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Q/SY 1266 油气管道设施锁定管理规范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2001年)313号令3 检查内容及标准3.1 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的检查内容见表1。
表1 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企业及所属单位(包括站队)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安委会或安全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2企业及所属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设安全总监;基层站队设专兼职安全监督3实施HSE管理体系,岗位应按照识别清单的要求配齐相应的体系文件。
文件管理符合体系要求4执行领导干部安全联系点制度5全员签订安全生产合同3.2 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检查内容见表2。
表2 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企业及所属单位应定期识别、评价危害因素、事故隐患,应建立相应管理办法和台账1Q/SY 65.1—2010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2识别出的危害因素、事故隐患应有控制措施,事故隐患消除前应制定和实施监控措施3企业应编制事故隐患治理项目计划,在年度预算中列支事故隐患治理费用,并制定事故隐患整改和监控方案4重大危险源应分级监控管理,并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台账和档案5按规定组织安全现状评价或安全专项评价,并按要求对评价发现隐患进行有效整改6新改扩建项目按规定组织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并按规定办理“三同时”手续,不应削减安全设施装备费用3.3 特种设备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的检查内容见表3。
表3 特种设备管理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企业应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配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按照国家规定每2年复审一次。
使用单位应对本单位持有作业证书的人员建立档案,并按规定定期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参加证件复审3特种设备应按规定办理使用许可证,并定期校验检定4特种设备应建立管理台账5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者过户的,应向企业主管部门和设备属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变更3.4 锁定管理锁定管理的检查内容见表4。
表4 锁定管理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按照Q/SY 1266的要求,对应锁定的设备、部位等进行识别、判定2作业方案中应包括个人锁锁定方案,部门锁使用有申请、审批记录3现场在用锁具类型(个人锁、部门锁)及被锁定设施状态符合要求,锁具应与挂牌配合使用4锁具配备与摆放符合要求,应在锁具管理板上相应位置处悬挂在用锁具的“锁具领用牌”5上锁、解锁、应急解锁等操作应做到程序合规、记录清晰完整3.5 作业许可管理作业许可管理的检查内容见表5。
表2(续)2Q/SY 65.1—2010表5 作业许可管理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应对危险作业进行识别并制定许可程序,危险作业至少应包括:临时用电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动火作业、高处作业2应对危险作业执行许可管理,不应无票证作业3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按要求逐项落实安全措施4危险作业的现场监护人应职责明确,并全程监控5作业许可证应按不同作业的时限要求相应开具,作业完毕应及时进行关闭。
许可证从签发、使用到关闭应做到记录清晰、完整,签名真实有效6临时用电作业至少应遵守如下规定:a)临时性用电线路和设备应符合安全规范。
b)安装、维修、拆除临时用电线路的作业,应由电气工程师或专业电工进行。
所有的临时用电拆、接线路的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c)临时用电应按相关规定设置接地保护、漏电保护。
d)临时用电设备应符合防爆等级要求7有限空间作业至少应遵守如下规定:a)需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设备或设施应停运,并切断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实施锁定、加挂警示牌。
b)在罐、炉等设备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应做好相关工艺流程切换,所有与作业点连通的管道、阀门应断开或加盲板。
c)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存装介质的特性制定清洗置换方案,作业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有限空间通风良好。
d)作业前30min内,应针对有限空间储存介质特性对气体采样、检测,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可燃气体浓度或其他气体浓度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
作业期间至少每隔2h检测一次,或进行连续检测并记录,如有一项不合格,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
待作业现场处理后,取样分析合格方可继续作业8动土作业至少应遵守如下规定:a)动土作业在施工前,应取得施工区域的地下及周边情况的准确资料。
b)动土作业前,应确认地下是否有电缆、管网或公用设施等,如果确认存在,应对这些设施的准确位置、走向和深度进行探查、标记,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c)动土作业应按照方案进行,防止坍塌9动火作业至少应遵守如下规定:a)动火现场应按动火方案要求,配备消防车、消防器材和应急防护设备。
b)在进行多处动火时,相连通的动火部位的动火作业不应同时进行;在管道上进行切割、开孔时不应采用明火。
c)动火现场的电器设施、工器具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d)动火施工现场20m范围内应做到无易燃物,施工、消防及疏散通道应畅通10高处作业至少应遵守如下规定:a)在可能导致人员坠落的孔洞、边沿等处,都应采取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
b)对与高处作业相关的设施或设备,包括护栏、梯子、升降梯和安全带等应进行使用前的检查,以确保其处于完好的状态。
c)高处作业应与架空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d)高处作业的潜在落物区域应用警示带隔离,并设专人监护3Q/SY 65.1—20103.6 安全培训安全培训的检查内容见表6。
表6 安全培训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企业及所属单位应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培训项目进行落实。
培训结束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总结2应按规定对新入厂职工、转岗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按规定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取证或复审培训按规定建立员工培训台账和培训档案3企业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以及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3.7 交通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的检查内容见表7。
表7 交通安全管理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建立健全各项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全员交通安全责任制,按规定签订“安全责任书”2应建立车辆档案和驾驶员安全行车档案;驾驶员应持有本单位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核发的内部准驾证方可驾驶单位机动车辆3机动车辆应按规定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规格、功能要符合GB/T 19056的规定,完好在线率达到95%。
此外应安装监控工作站,用于监控带GPS的车辆的情况。
定期通过检查汽车行驶记录仪监控数据对驾驶员进行考核4车辆不应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5机动车辆应定期维护保养,保持良好车况3.8 承包商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的检查内容见表8。
表8 承包商安全管理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企业应对承包商实行准入管理2每项工程招投标前,应根据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等级筛选满足工程要求的承包商3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安全生产合同4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应在入场施工前对承包商进行HSE培训,并为其办理入场手续5项目管理单位或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承包商作业现场的HSE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6项目管理单位应对承包商作业期间或作业结束后的HSE表现进行评估,并将结果作为该承包商准入年审的业绩依据4Q/SY 65.1—2010表12 管道管理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情况1按《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国务院(2001年)313号令]的规定,及时处理、解决管道沿线问题,管道采取防腐绝缘层和管道阴极保护双重保护措施2应定期测量管道沿线保护电位,保护电位符合要求,每年一次测试管道沿线自然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