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合集下载

幼儿文学第3章

幼儿文学第3章

五、谜语的编写
既然是谜语儿歌,那就要符合儿歌的句式和押韵的要求。为方便记忆,谜语儿歌一般只 有四句。谜语的谜面中不能出现谜底(面底相撞),这是谜语的基本要求。谜面需要准确, 不要模棱两可。 编写谜语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确定谜底、定目、配面。
谜语编写是从谜底到谜面,即先确定谜底,再构思谜面。谜语编写的方法有会意法、象
印象,因此儿歌需要结合形象、事件,自然 而巧妙地表达。 在思想主题方面,儿歌也不应局限于对 生活事物的认知,还有时代、文化、文明的 要求。
儿歌的一个分类是歌曲,歌曲除了自由创 作的单曲之外,还有上面提到的主题曲、插曲 等形式。主题曲和插曲都是根据故事材料改编 、提取而来的。动画影片歌曲得到广泛传唱, 这些可以看作儿歌改编创作的典型例子。 如《西游记》的主题曲。
二、儿歌的作用
儿歌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培养和丰富幼儿的语言,增加知识,启迪幼儿心智,陶冶
思想性情,增添生活和审美乐趣等。 例如,数数歌是培养幼儿对数的初步认识的儿歌;问答歌通过设问作答的方式,引导 幼儿认识事物的特征;生活知识类的儿歌,则能增加幼儿的知识。
三、儿歌的历史
01
02
03
04
《国语∙ 郑语》 记载了周宣王 时期的童谣, 这是较早的儿 歌。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儿歌的分类
一、传统形式的儿歌
1.数数歌——数字和事物的结合 2.问答歌——设问作答,突出特征
3.颠倒歌——正话反说,娱乐效果
4.游戏歌——配合游戏的儿歌 5.绕口令——由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组成 6.字头歌——一韵到底,韵律感强 7.摇篮曲——节奏韵律和谐,以母爱为主 8.连锁调——使用顶针手法,富有节奏

《幼儿文学》知识汇总

《幼儿文学》知识汇总

《幼儿文学》知识汇总《幼儿文学》知识汇总1、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儿童文学主要包括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

3、幼儿文学的基本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

4、幼儿文学的功能: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

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

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5、幼儿心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方面。

6、幼儿的审美心理主要表现为:幼儿的审美是动态的审美。

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

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

7、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听赏”(主要方式)、“图画”(重要途径)、“感受”(主要特征)8、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幼儿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

9、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稚拙美、纯真美、质朴美10、幼儿文学的主题: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11、创作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注意浅显、音乐性、形象性、动作性12、幼儿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是儿歌(童谣)13、儿歌的功能:增添幼儿生活的乐趣、陶冶幼儿的性情、开启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语言14、儿歌的特点: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通俗易懂,篇幅短小。

趣味性、娱乐性强。

15、儿歌分类:来源:民间流行和作家创作的儿歌内容:知识和生活儿歌行数格式:“绝句型”和行数自由的儿歌每行字数的句式: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三三七言、杂言16、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17、如何写出儿歌的神韵与灵气:植根于幼儿生活,捕捉新颖的题材。

选择新的角度。

展开想象的翅膀。

童年文化与儿童阅读

童年文化与儿童阅读
2008.3.30
童年文化与儿童阅读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方卫平
一、阅读与童年
1、阅读的需要造就现代意义上的童年
尼尔·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出,“童年” 是一个由印刷时代文明“发明”出来的观念。以书籍为代 表的印刷文明将尚需要学习才能真正进入这一文明的儿童 暂时隔离在了成人世界之外,于是童年也随之出现。 波兹曼的观点尽管不无偏颇,但他为我们指出了这样 一点:童年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
2、儿童阅读行为所体现的童年文化 (1)儿童的阅读选择行为所体现的童年文化 儿童的阅读选择常常受到成人的影响乃至控制,但也 常常突破这种影响和控制,从而展现出属于童年文化的一 些被压抑或者未被发现的重要内容。 20世纪初儿童和成人对于林格伦作品的不同态度就是 一例。
(2)儿童的阅读接受或拒斥行为所体现的童年文化
3、儿童的阅读与童年文化的建构
随着不同时代儿童阅读内容与环境的变化,中西方的童 年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对于“恐怖”、“暴 力”、“爱情”、“性”等话题是否能够进入童年文化的内 容这一问题的探讨,总是能够在儿童的各种阅读材料中找到 生动及时的反映。 一种童年文化往往对同一时代儿童的阅读面貌有着决定 性的影响。反过来说,儿童的阅读同样影响着童年文化的建 构。
——《童年的消逝》
“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 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 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娱乐至死》
2、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其他生命阶段所无法替代的
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 的时期,“没有比这个时期 更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了。 ——[意大利]蒙台梭 利《有接受力的头脑》

(幼儿文学创作与欣赏)1章幼儿文学的概念和分类

(幼儿文学创作与欣赏)1章幼儿文学的概念和分类
• 立体画册:这种图书画面凸出来,立体感强。 • 活动的书:这种书的立体画面可以活动。书中的
物品可以取下来或者自由组合。比如门窗可以开 关,生活用品可以真实地自由摆放、移动。 • 附有唱片的书:书中附有唱片,有的用针一划, 就会发出声音,如书中动物的叫声;有的在唱机 上可以放出文中的诗歌或散文。 • 有香味的书:这种书在水果、花草、咖啡、瓜菜 上一摩擦,就会发出该物体的香味。
目录
• 第一章 幼儿文学的概念和分类 • 第二章 幼儿文学的特点 • 第三章 幼儿文学创作规律 • 第四章 幼儿文学创作准备 • 第五章 幼儿文学创作过程和要求 •
目录
• 第六章 幼儿文学欣赏规律 • 第七章 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指导 • 第八章 儿歌和幼儿诗的创作与欣赏 • 第九章 幼儿散文的创作与欣赏 • 第十章 幼儿童话的创作与欣赏 • 第十一章 幼儿故事的创作与欣赏 • 第十二章 幼儿图画故事的创作与欣赏 • 第十三章 幼儿戏剧的创作与欣赏
但它并非都具有文学属性。幼儿读物实际上是适 宜幼儿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书籍的总称,其含 义比幼儿文学广泛得多。幼儿文学只是幼儿读物 中的一个种类,它以文学的美感作为自己的本质 特征,在整个幼儿读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其次,幼儿读物的编写、创作有明确的教育立场, 它是按照幼儿教育的需要来制订编写计划的。 • 幼儿文学注重的是文学性——形象的整体性、直 观性和审美性,创作时不能单从某种理念、教训 出发去编故事。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
•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 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 应其审美需求的文学。
• 现在习惯上所说的“幼儿文学”,其接受 对象也包括0~3岁的婴儿。所以,把0~6岁 儿童需要的文学统称为“幼儿文学”。
(一) 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幻灯片课件

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幻灯片课件
2020/6/29
1.性别文化 2.阶层文化 3.族裔文化
从性别、阶层和族裔文化的视角切入的考察让我们 看到了幼儿文学的大标签下所覆盖着的复杂的文化层 次和文化问题。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 为孩子写作和选择幼儿文学读物时,能够从一个较高 的文化视点出发,至少在文学阅读中为孩子提供一个 视野更为开阔、结构更为合理的文化根底。
2020/6/29
一、更深刻的童年立场
幼儿文学的写作者需要具备一种理解、尊重低幼 儿童的童年立场,他应当熟悉幼儿的生活、情感和思 想世界,并且懂得如何从孩子的视点出发,来把握他 们体验世界的特殊方式。
仅仅是对真实生活中幼儿心理、行为等的透彻理 解和逼真的呈现,还不是幼儿文学的全部。幼儿文学 所需要的童年立场,包含了比站在幼儿立场上的换位 思考更深刻的内涵。
2020/6/29
一、童年观建构下的幼儿文学
宽泛地说,儿童文学产生于人们对于儿童作为 一个独立个体和童年作为特殊人生阶段的价值认可。 幼儿文学也是如此。从幼儿文学诞生起,特定时期 的童年观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文学的美学建 构。由于童年观本身是一个处于历史变革中的概念, 因此,随着人们对于儿童的看法和认识的变化,幼 儿文学的艺术面貌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
2020/6/29
二、社会文化建构下的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不但受到特定时期童年观的制
约,也带有相应时期社会文化内容的鲜明烙印。事实 上,幼儿文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它以自觉或不 自觉的方式,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些基本的社会 文化信息。这一方面是幼儿文学文化传递功能的一种 体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关注幼儿文学中可能存 在的某些文化表现问题。
其中包括在一般社会生活中倾听儿童的声音,听取儿 童的意见,接受儿童的建议,吸纳儿童参与社会活动, 等等。

【免费下载】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免费下载】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教学时数] 3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了解特定时代的童年观既关乎儿童特殊的身心特征,同时也是文化建构的产物(2)了解童年观和社会文化的因素掌握:(1)明确当代世界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走向是:更深刻的童年立场,更广泛的童年的赋权,更开阔的人文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文学的文化建构性质的认识[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学习提示】特定时代的童年观既关乎儿童特殊的身心特征,同时也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它的概念中同时也包括了自然和文化的成分。

幼儿文学的面貌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艺术性探求,同时也受到特定文化语境的深刻影响,比如童年观和社会文化的因素。

对与幼儿文学的文化建构性质的认识,并不意味着取消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标准。

当代世界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走向是:更深刻的童年立场,更广泛的童年的赋权,更开阔的人文情怀。

第一节童年观的性质虽然童年现象与人类的存在相伴而生,但童年本身并不是一个自有的概念,而是特定历史文化建构的产物。

幼儿也是一样。

因此,谈论幼儿和幼儿文学,离不开对于童年观和幼儿文学观的文化考察。

童年观,亦即一个时代对于儿童及其特征的普遍看法,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与其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

当代童年观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自然的童年观向着文化的童年观的迁移,这一迁移带来了现代童年观的革新,它有益于我们从一个更全面的视觉看待童年和童年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幼儿文学的意义。

一、变化的儿童谈到儿童,我们的脑海里或许会浮现出如下一些沿袭已久的看法:儿童是幼小的,脆弱的,需要成人保护和引领的:儿童的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伤害,也容易因受到引诱而犯错:儿童的心灵是“白板”,具有很强的后天可塑性,环境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儿童好动而又善于破坏,需要看管,因此,成人要教儿童懂得遵守规则:儿童的自由是珍贵的,因此,成人要容忍和保护这份自由:儿童是小野蛮,身上带着人类褪去的野性:儿童是天真无邪,新鲜芬芳的,是极乐园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分享着上述若干点对于儿童的共同看法。

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二、变化的童年观
20世纪后期发生在童年观领域的从“自然的儿童” 向 着“文化的儿童”的观念的转化,从三个层面形成了 对 于现代以降在西方发达社会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童年 观的批判。
2020/6/17
第一,它指出了童年与具体社会文化之间在宏观和微观 层面的丰富联系,从而批判了将童年视为一种超 越文化的存在物的看法。
2020/6/17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
2020/6/17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幼儿文学 这一全球化现象构成了幼儿文学发展最为广阔的一
个文化背景,也使当代幼儿文学的文化语境变得更加 复杂起来。
1.单一化的童年观 2.单一化的文化 3.幼儿文学的求同与存异
2020/6/17
在明确了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与其文化语境之间的 辩证关系之后,本节将从幼儿文学的艺术共性出发, 集中讨论这一文类的当代文化精神走向问题。这是从 世界幼儿文学艺术的平台出发,对一种更当下也更符 合童年发展精神的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所作出的判断, 也是当代幼儿文学借以展开其多元化艺术探索的童年 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基点。
2020/6/17
它是在理解和尊重幼儿世界的基础上,同时以一 种对于童年的现实问题、当代命运和文化深度的思考, 来承担起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文化责任。 1.对童年生命的真诚宽容 2.对童年困境的文化思索 3.对童年思想的深度探寻
2020/6/17
二、更广泛的童年赋权 所谓的童年赋权,也就是赋予儿童应有的文化权利,
从字母书的历史变迁中,我们或可窥见童年观 的发展对于幼儿文学艺术形态发展的影响
2020/6/17
当然,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简单 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并不是说有了某种童年文化 的支撑,幼儿文学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完成其相应的艺 术探索的工作。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幼儿文学 所实现的种种艺术突破,显然是受到了这个时期空前 开放、自由的童年文化精神的推动,但如果没有来自 幼儿文学内部对于幼儿生命精神和幼儿文学艺术可能 的自觉、持续的思考与探求,那么这种艺术上的拓展 还是无从谈起的。

儿童与儿童文学 婴幼儿文学(婴幼儿文学课件)

儿童与儿童文学 婴幼儿文学(婴幼儿文学课件)
• 幼儿文学是含有多种文学形式,为儿童观察世界服 务的,它传送一种简单的、直线型的信息,反映幼 儿时期的一种文化和一种群体关系,表达了孩子乐 观的、充满希望的、令人兴奋的视点。
• (服务对象、形式特征、主要内容、基本视点以及 精神向度)
婴幼儿文学(学前儿童文学)
• 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要的文学
婴幼儿文学的幼儿性
• 要适应婴幼儿主体结构的同化机能,使其能为 婴幼儿所接受和欣赏
• 要考虑到循序渐进地引导婴幼儿,促进他们身 心的健康发展
婴幼儿文学的分类
• 唱诵类:儿歌、幼儿诗 • 讲述类:婴幼儿童话、寓言、婴幼儿故事、婴
幼儿散文 • 综合类:图画书、 幼儿戏剧
婴幼儿文学

儿童接受文学具有年龄阶段性
每一阶段的儿童都有相对一致的生理特点、 心理特点, 决定了儿童在文学接受中具有相对 一致的期望视野,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和理 解能力。
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接受的特殊性,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 阶段
幼儿文学
童年文学(儿童文学) 少年文学
Hilda L.Jackman《早期教育课程---- 架起儿童通往世界 的桥梁》,杨魏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2.
• 以反映婴幼儿眼中的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为主
• 婴幼儿接受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是听赏
另一种观点
• 婴儿文学:为0-3岁儿童服务的文学。根据入园前儿童生 长发育的特点为,从他们情感、认知及审美需求的特点出 发界定的一个儿童这的分支。
• 幼儿文学:以3-6岁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为适合他们的 发展需要和审美需求,促进他

幼儿文学全部复习资料整理

幼儿文学全部复习资料整理

幼儿文学资料整理上编第一章幼儿文学的特征名词解释:1、儿童文学:广义: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造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

狭义:专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2、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造或改编的3、荒诞美:指作品中用看起来神奇怪异的自然组合和违情悖理的艺术逻辑来构筑作品瑰丽的艺术境界,表达作品内在意蕴的美学风格。

简答:1、儿童文学的两大特征:(1)它是文学,应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

(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2、幼儿审美意识有哪些特点:(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

3、幼儿接受文学的方式有什么特点:(1)主要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2)感知性的接收方式。

(3)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和精神扮演。

4、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有哪些特点:(1)幼儿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

(2)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中的重要性不尽一致。

(3)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还必须考虑幼儿的接受特点。

5、幼儿文学的分类有哪些:(1)唱诵类:儿歌、幼儿诗;(2)讲述类: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3)综合类:图画故事和卡通、幼儿戏剧6、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有哪些:(1)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2)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3)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7、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稚拙美、纯真美、荒诞美论述:1、试述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答:(1)3~6岁的儿童刚刚掌握语言,词汇还不丰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6岁左右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也刚刚发展,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性和理解事物的表面性特点非常突出。

这就要求这一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必须依照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幼儿文学》教学大纲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通过对《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使中专班的学生了解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体裁及特点。

阅读一定数量的幼儿文学作品,要求在阅读幼儿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幼儿文学的基础理论,学会评析幼儿文学作品,并且在阅读、分析作品的基础上,提高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并能创作出一些幼儿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上编幼儿文学基本理论第一章什么是幼儿文学第一节幼儿文学与幼儿文学(一)内容要点/理解幼儿文学的三个层次(二)教学重点理解并记住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概念。

第二节幼儿文学的概念(一)内容要点理解并记住幼儿文学的概念第三节我国幼儿文学的发展概况(一)内容要点—1、我国自觉意义上的幼儿文学始于五四运动。

2、幼儿文学名称的由来。

第二章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第一节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一)内容要点理解并记住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语言等七个概念。

第二节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一)内容要点理解并记住泛灵观念、人造观念、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等四个概念。

第三节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一)内容要点了解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主要有哪些第三章幼儿文学的特征第一节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一)内容要点理解并记住幼儿文学的四个本体特征。

第二节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一)内容要点理解并记住幼儿文学的三个美学特征。

第四章幼儿文学的功能第一节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一)内容要点1、了解文学的四大功能:认识、教育、审美、娱乐。

2、理解并记住幼儿文学教育功能的五个方面。

第二节幼儿文学的文化功能(一)内容要点了解幼儿文学的文化功能。

第五章幼儿文学的分类·第一节幼儿文学的文本分类(一)内容要点1、文本形式是指什么2、幼儿文学文本一般分为几类第二节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一)内容要点1、什么叫文体2、了解文体分类的“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

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1.性别文化 2.阶层文化 3.族裔文化
从性别、阶层和族裔文化的视角切入的考察让我们 看到了幼儿文学的大标签下所覆盖着的复杂的文化层 次和文化问题。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 为孩子写作和选择幼儿文学读物时,能够从一个较高 的文化视点出发,至少在文学阅读中为孩子提供一个 视野更为开阔、结构更为合理的文化根底。
三、对于早期童年的理解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2006年度工作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塞尔玛·西蒙斯坦 《儿童观的后现代视角》 提出了对于传统儿童发展研究理论的四点批评
对于儿童和童年概念的这样一种当代认识:一方面,儿 童是一个分享有某些普遍的个体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的 群体;另一方面,这一规律性的发展过程又必定会与具 体的社会文化因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导致过程本身表现 出丰富的差异面貌。
二、社会文化建构下的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不但受到特定时期童年观的制 约,也带有相应时期社会文化内容的鲜明烙印。事实 上,幼儿文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它以自觉或不 自觉的方式,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些基本的社会 文化信息。这一方面是幼儿文学文化传递功能的一种 体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关注幼儿文学中可能存 在的某些文化表现问题。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幼儿文学
这一全球化现象构成了幼儿文学发展最为广阔的一 个文化背景,也使当代幼儿文学的文化语境变得更加 复杂起来。
1.单一化的童年观
2.单一化的文化
3.幼儿文学的求同与存异
在明确了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与其文化语境之间的 辩证关系之后,本节将从幼儿文学的艺术共性出发, 集中讨论这一文类的当代文化精神走向问题。这是从 世界幼儿文学艺术的平台出发,对一种更当下也更符 合童年发展精神的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所作出的判断, 也是当代幼儿文学借以展开其多元化艺术探索的童年 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基点。

儿童文学教程重点(最新整理)

儿童文学教程重点(最新整理)

儿童文学教程重点(最新整理)第一章:走进儿童文学1.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一、艺术的源起2.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资源: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传统中的大量神话、歌谣和童话故事。

3.为什么早期民间文学会进入古代儿童的接受视野?1)早期民间文学的受众对象中天然地包含了儿童这一群体。

2)民间文学的某些艺术形态天然地契合了儿童的文学接受趣味。

4.早期民间文学的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5.早期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1)词汇方面,一般是通俗的日常口语。

2)与古代人思维和语言上的特征上相对应,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也未分化出过于纤细的文学情感,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是简单而直接的。

3)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播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过于复杂的结构方式。

(比如循环的三段式)二、历史的流变从民间文学到儿童文学1.民间文学改编的儿童文物1697年法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里面收集了《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等)19世纪德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编订《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又名格林童话)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等。

2.为孩子改编的民间故事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增加以儿童为对象的生活教训内容)删(即删去作者看来不适合儿童阅读的部分)改(通过语言或情节上的改写,使作品更具文学性,也符合儿童的接受特点)三、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1.分类与特征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幼儿文学(0到6岁的学前儿童为读者对象)儿童文学(7到13岁的少年儿童)青少年文学(青春期前后至成年前的青少年)2.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分为1)语言形态角度?韵文体(儿歌与儿童诗)与散文体(儿童小说散文戏剧等)2)具体的文本形态和艺术手法:儿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话、儿童小说3.文体的类型特征①文体的固定性②文体的相对性③文体的发展性四、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1.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⑴商业文化对于市场反应的本能关注促使儿童文学的出版方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的阅读者,也就是儿童本人的阅读兴趣,这有直接影响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VIP专享】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VIP专享】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第三章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教学时数] 3学时[目的和要求]了解:(1)了解特定时代的童年观既关乎儿童特殊的身心特征,同时也是文化建构的产物(2)了解童年观和社会文化的因素掌握:(1)明确当代世界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走向是:更深刻的童年立场,更广泛的童年的赋权,更开阔的人文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幼儿文学的文化建构性质的认识[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学习提示】特定时代的童年观既关乎儿童特殊的身心特征,同时也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它的概念中同时也包括了自然和文化的成分。

幼儿文学的面貌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艺术性探求,同时也受到特定文化语境的深刻影响,比如童年观和社会文化的因素。

对与幼儿文学的文化建构性质的认识,并不意味着取消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标准。

当代世界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走向是:更深刻的童年立场,更广泛的童年的赋权,更开阔的人文情怀。

第一节童年观的性质虽然童年现象与人类的存在相伴而生,但童年本身并不是一个自有的概念,而是特定历史文化建构的产物。

幼儿也是一样。

因此,谈论幼儿和幼儿文学,离不开对于童年观和幼儿文学观的文化考察。

童年观,亦即一个时代对于儿童及其特征的普遍看法,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与其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

当代童年观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自然的童年观向着文化的童年观的迁移,这一迁移带来了现代童年观的革新,它有益于我们从一个更全面的视觉看待童年和童年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幼儿文学的意义。

一、变化的儿童谈到儿童,我们的脑海里或许会浮现出如下一些沿袭已久的看法:儿童是幼小的,脆弱的,需要成人保护和引领的:儿童的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伤害,也容易因受到引诱而犯错:儿童的心灵是“白板”,具有很强的后天可塑性,环境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儿童好动而又善于破坏,需要看管,因此,成人要教儿童懂得遵守规则:儿童的自由是珍贵的,因此,成人要容忍和保护这份自由:儿童是小野蛮,身上带着人类褪去的野性:儿童是天真无邪,新鲜芬芳的,是极乐园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分享着上述若干点对于儿童的共同看法。

我的《儿童文学》课堂笔记

我的《儿童文学》课堂笔记

我的《儿童文学》课堂笔记第一章课堂笔记了解什么是幼儿文学、幼儿文学的读者的特点以及幼儿文学的接收方式。

二、知识点整理(一)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是以0~6岁的儿童为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能为他们接受和欣赏的启蒙文学。

(二)幼儿文学的读者幼儿读者主要指3~6岁年龄段,他们对文学的需求呈现主动追求状态,喜欢听诵幼儿文学作品。

成人读者主要指父母、教师、幼儿教育研究人员、幼儿文学作者、幼儿文学爱好者、幼儿文学编辑,他们对幼儿文学的需求主要表现为教育需求,幼儿文学又是成人与幼儿共读的文学。

(三)幼儿文学的接受方式幼儿读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文学的接受方式主要依赖于听觉;无文或少文的图画故事书必须通过成人的串讲才能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反复看的兴趣。

幼儿文学主要以文字出版物的形式出版(故事集、童话集、儿歌集等),必须通过成人的诵读和讲解,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便于幼儿接受。

第二章课堂笔记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掌握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美学特征,以及具体的表现。

了解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及其具体表现。

二、知识点整理幼儿文学有两个主要的特征: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一)幼儿文学的分类及文体特征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1、唱诵类(儿歌、幼儿诗)2、讲述类(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生活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后两者在幼儿园教学中使用的频率不高)3、综合类(图画故事和卡通、幼儿戏剧)。

文体:就是文学体裁,也就是文学作品存在的具体样式。

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世界的万事万物、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影响幼儿心理活动的发展)。

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要求语言具体形象、节奏感强、要求尽量描写幼儿可知可感的事物)。

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第一章 幼儿文学概说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第一章  幼儿文学概说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儿童文学可分为婴儿文学、_____、 ____与四个层_____次。 2.幼儿文学的服务对象是。 3.幼儿文学的“三大母题”是____、_____与_____。 4.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包括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练习 1.不识字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识字幼儿接 受文学一般有哪些特点?幼儿文学的文本特点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自选幼儿文学作品,分析幼儿文学的含义和功能。 3.简述幼儿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异同。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的主要区别 是什么?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作用 一、幼儿文学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文学的认识作用 三、幼儿文学的审美作用 四、幼儿文学的启智作用 五、幼儿文学的娱乐作用
一、幼儿文学的教育作用
幼儿文学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培养儿童高尚的思想品 德,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打下基础。
二、幼儿文学的认识作用
幼儿文学作为以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形态,包容 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知识、科学知 识和自然知识。因此能使幼儿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拓 展视野,增长知识,从而加强对自然和人生的了解。
二、关于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的文体划分有自己的特殊性。它除了涵盖上 述“四分法”的四种文体外,还应增加儿歌、幼儿谜语、 幼儿童话、幼儿寓言、幼儿故事、幼儿科学文艺、幼儿影 视、幼儿绘本等文体。
幼儿文学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题材、主题、人物、环 境四个方面;幼儿文学作品的形式主要包括结构、语言、 体裁、媒介四个方面。幼儿文学的主题是指幼儿文学作者 通过所说、所唱、所写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幼 儿文学的题材是指幼儿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事件和现象 。
三、幼儿文学的审美作用

童年文学幼儿园语言教案

童年文学幼儿园语言教案

童年文学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童年文学的兴趣和喜爱。

2.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 通过童年文学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童年文学概述:介绍童年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 童年文学的分类:包括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

3. 优秀童年文学作品的介绍:挑选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童年文学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4.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一些与童年文学相关的语言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感知法:通过观看图片、听音频等方式,使幼儿能够直观地感知童年文学作品。

2. 听说结合法:通过听故事和参与口语表达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设计的语言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播放童年文学的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了解他们对童年文学的认知和喜好。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童年文学的概念和分类,展示一些经典童年文学作品的封面图片,引发幼儿对童年文学的兴趣。

3. 故事欣赏:选择一两个适合幼儿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朗读、音频等方式进行故事欣赏,让幼儿感受童年文学的魅力。

4. 语言教学活动设计:a. 角色扮演:幼儿分角色朗读故事中的对话部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b. 图片讨论:给幼儿展示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和描述。

c. 问题回答:出示一些关于故事的问题,鼓励幼儿用语言回答,培养思维和表达能力。

d. 创作续篇:以故事中的角色为主题,引导幼儿进行续篇创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回顾: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引导他们总结童年文学故事的特点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5/28
一、变化的儿童
中世纪的儿童 二十世纪的儿童 现在的儿童 从“自然的儿童”到“文化的儿童”,“童 年”不再 是一个恒定的、不变的本质概念,而成为了一 个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
2018/5/28
二、变化的童年观 20世纪后期发生在童年观领域的从“自然的儿童” 向 着“文化的儿童”的观念的转化,从三个层面形成了 对 于现代以降在西方发达社会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童年 观的批判。
仅仅是对真实生活中幼儿心理、行为等的透彻理 解和逼真的呈现,还不是幼儿文学的全部。幼儿文学 所需要的童年立场,包含了比站在幼儿立场上的换位 思考更深刻的内涵。
2018/5/28
它是在理解和尊重幼儿世界的基础上,同时以一 种对于童年的现实问题、当代命运和文化深度的思考, 来承担起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文化责任。
2018/5/28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
2018/5/28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幼儿文学 这一全球化现象构成了幼儿文学发展最为广阔的一 个文化背景,也使当代幼儿文学的文化语境变得更加 复杂起来。 1.单一化的童年观 2.单一化的文化 3.幼儿文学的求同与存异
2018/5/28
在明确了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与其文化语境之间的 辩证关系之后,本节将从幼儿文学的艺术共性出发, 集中讨论这一文类的当代文化精神走向问题。这是从
2018/5/28
第一,它指出了童年与具体社会文化之间在宏观和微观 层面的丰富联系,从而批判了将童年视为一种超 越文化的存在物的看法。 第二,它强调了童年概念内部所包含的复杂的层次与内 涵,从而批判了将童年视为一种单一、透明、 简单的存在物的看法。 第三,它基本上认为童年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被 建构起来的一个概念,从而批判了将童年视为 一种本质存在物的看法。
2018/5/28
幼儿文学内部对于幼儿生命精神和幼儿文学艺术可能
的自觉、持续的思考与探求,那么这种艺术上的拓展 还是无从谈起的。
2018/5/28
二、社会文化建构下的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不但受到特定时期童年观的制 约,也带有相应时期社会文化内容的鲜明烙印。事实
上,幼儿文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它以自觉或不
自觉的方式,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些基本的社会 文化信息。这一方面是幼儿文学文化传递功能的一种 体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关注幼儿文学中可能存 在的某些文化表现问题。
2018/5/28
当然,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简单 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并不是说有了某种童年文化 的支撑,幼儿文学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完成其相应的艺
术探索的工作。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幼儿文学
所实现的种种艺术突破,显然是受到了这个时期空前 开放、自由的童年文化精神的推动,但如果没有来自
2018/5/28
探究与实践
1.试举例说明童年观的变迁对于不同时期儿童文学面貌的基本影响。 2.结合具体的幼儿文学文本,谈谈幼儿文学是如何体现性别文化、阶 层文化、族裔文化等社会文化内容的。 3.仔细想想,在阅读本书前,你持有怎样的童年观?本章的阅读是否 对你原有的童年观构成了某种冲击?在由“自然的童年”向“文 化的童年”的观念转变过程中,可以说童年是一个完全由文化决 定的概念吗?为什么? 4.这里有两种观点:(1)由于文化是变化的,我们的幼儿观和幼儿 文学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幼儿文学的艺术不存在一个统 一的标准;(2)尽管幼儿文学的艺术会随着童年观和社会文化的 变化而变化,但其中有一些艺术追求是始终如一的,比如深刻的 童年关怀、开阔的人文情怀,等等。这两种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个? 说说你的理由。
2018/5/28
阅读导航
由英国儿童文学学者彼得· 亨特主编的《理解儿童文学》一书,收录 了编者从他主编的另一本《世界儿童文学百科指南》中精心选摘的 14篇儿童文学理论文章。这些从意识形态、社会文化、文本分析、 读者反应、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图书馆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等 不同研究角度出发撰写的论文,展示了当代儿童文学研究所取得的 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世界范围内儿童文学研究 总体上的方法论面貌。 该书中译本2010年4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四章幼儿文学的 当代语境
2018/5/28
三、对于早期童年的理解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2006年度工作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塞尔玛· 西蒙斯坦 《儿童观的后现代视角》 提出了对于传统儿童发展研究理论的四点批评 对于儿童和童年概念的这样一种当代认识:一方面,儿 童是一个分享有某些普遍的个体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的 群体;另一方面,这一规律性的发展过程又必定会与具 体的社会文化因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导致过程本身表现 出丰富的差异面貌。
第三章 童年文化与幼儿文学
2018/5/28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童年观的性质 文化建构中的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
2018/5/28
第一节 童年观的性质
2018/5/28
虽然童年现象与人类的存在相伴而生,但童年本身 并不是一个自有的概念,而是特定历史文化建构的产 物。 童年观,亦即一个时代对于儿童及其特征的普遍看 法,幼儿文学的艺术发展与其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 当代童年观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自然的童 年观向着文化的童年观的迁移,这一迁移带来了现代 童年观的革新,它有益于我们从一个更全面的视角看 待童年和童年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幼儿 文学的意义。
1.对童年生命的真诚宽容 2.对童年困境的文化思索 3.对童年思想的深度探寻
2018/5/28
二、更广泛的童年赋权 所谓的童年赋权,也就是赋予儿童应有的文化权利, 其中包括在一般社会生活中倾听儿童的声音,听取儿 童的意见,接受儿童的建议,吸纳儿童参与社会活动, 等等。
比较
林格伦的《小飞人卡尔松》 涅斯特林格在“弗朗兹”系列中所塑造的小男孩弗朗兹
2018/5/28
“文化的儿童”的认识
我们看到了童年概念所具有的文 化关联性、复杂性与建构性,它 是对于现代童年观的一次富于时 代性的补充和丰富
这一认识也存在这样一个明 显的问题,那就是它的文化 决定论立场
2018/5/28

第二节
文化建构中的幼儿文学
2018/5/28
和童年的概念一样,幼儿文学既是建立在我们对于 幼儿期个体共有的身心发展特征的认识基础上的一个 文学门类,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童年文化、社会文
化建构的结果。本节将在承认幼儿文学同一性的基础
上,重点探讨幼儿文学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联。
2018/5/28
一、童年观建构下的幼儿文学 宽泛地说,儿童文学产生于人们对于儿童作为 一个独立个体和童年作为特殊人生阶段的价值认可。 幼儿文学也是如此。从幼儿文学诞生起,特定时期 的童年观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文学的美学建 构。由于童年观本身是一个处于历史变革中的概念, 因此,随着人们对于儿童的看法和认识的变化,幼 儿文学的艺术面貌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 从字母书的历史变迁中,我们或可窥见童年观 的发展对于幼儿文学艺术形态发展的影响
2018/5/28
三、更开阔的人文情怀 幼儿文学与一般文学在许多方面的差异都十分明显, 但它与所有其他文学门类共有一个不变的精神根底, 那就是文学自身的那份对于世界、生命的人文关怀。 通过生活实践,传达一种生命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的幼儿教育故事《所有的墓都是人类 共有的》 苏联作家奥谢耶娃创作的幼儿生活故事(欣赏)
世界幼儿文学艺术的平台出发,对一种更当下也更符
合童年发展精神的幼儿文学的文化精神所作出的判断, 也是当代幼儿文学借以展开其多元化艺术探索的童年 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基点。
2018/5/28
一、更深刻的童年立场 幼儿文学的写作者需要具备一种理解、尊重低幼 儿童的童年立场,他应当熟悉幼儿的生活、情感和思 想世界,并且懂得如何从孩子的视点出发,来把握他 们体验世界的特殊方式。
2018/5/28
1.性别文化 2.阶层文化 3.族裔文化 从性别、阶层和族裔文化的视角切入的考察让我们 看到了幼儿文学的大标签下所覆盖着的复杂的文化层 次和文化问题。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 为孩子写作和选择幼儿文学读物时,能够从一个较高 的文化视点出发,至少在文学阅读中为孩子提供一个 视野更为开阔、结构更为合理的文化根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