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合集下载

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

1978-2004年全国农村 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
2000年以来全国农村贫困标准、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625 630 627 637 668 683 693
绝对贫困
3209 2927 2820 2900 2610 2365 2148 3.5 3.2 3.0 3.1 2.8 1.8 1.6 865 872 869 882 924 944 958 6213 6102 5825 5617 4977 4067 355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村义务教育成为国家教育投入重中之重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农村综合改革让农民收获沉甸甸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江西南康谭口
全面统筹城乡发展
积极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城镇化,也称非农化,它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 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劳动力由农业向 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的大量转移。比如美国,经 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二战后农业人 口下降了65%。而在中国, 农村人口转移却长期停滞, 裹足不前。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 原因,既有户籍壁垒等政策因素, 也有城市化发展思路的偏差。
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 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十七大论“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重要方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重要方略
社科 论坛 毽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 坚持统筹城 乡发展 重要方略
万晓霞 ( 虎林市委党 校)
推 进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设 , 党 的十 六 届 五 中全 会 认 真 总结 历 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是 二是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和城市
史经验和经济社 会发展规律 , 立足于我 国国情 , 着眼于加 快我 国现 支持农村能力明显增强。目前, 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为 1. 虽然 5 2 %, 代化进程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宏伟 目标 , 出的重大 战略决 我国 ̄,P籍人 口 9 做 f t . ,占总人 口的 7 %,是 欧盟 2 国总人 口的两倍 4亿 2 5
策 : 在 新 的 历 史 起 点 上 , 快 农 业 农 村 发 展 , 小城 乡 距 , 变 多 ; 劳动力 4 亿 , 国、 是 加 缩 改 乡村 . 是美 加拿大就业 ^口总和的 2 倍 。但是农业劳 9 . 5
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经下降到 5 %。=三产 增加值占GD 0 I P的 比例在 8 %, 5 城镇化水平面达到 4 . 1 %。这表明我国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 8 力和城市对农村韵支持能力明显提高。 三是我国公共财政支农能力进—步 增强。“ 九五” 时期财政收是“ 八五” 时期财政收入的 Z 6 2 倍。“ 十五” 时期的 财政收入是“ 九五” 时期的2 倍。这表明公共财政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实力 代化事业成 效的关键 因素 之一 。统 筹城 乡经济社会 发展, 努力缩小 进 —步增 强。 城 乡差距和 工业农业差距 , 是世界各国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遵 基于这种情况 , 2 0 在 0 2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 出了“ 多予少 循 的普遍规律 。如 果违背 这一规律 , 最终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结构严 取放活 ” 方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 重失衡 , 影响经济社 会发展 , 甚至 带来严重后果。 要 方略。 党的十六届 四中全会做 出“ 两个趋向” 重要论断。 纵观一些 ( 回顾我 国发展历程 , 新中国成立以来 , 别是 改革开放 以来 , 特 我 工业化 国家发展的历程 ,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 农业支持工业 、 为工业 国农业农村经济 发展取 得可喜成就 ,为国 民经 济持续健康 加速发 积 累是带有普遍性 的趋 向 ; 但在 工业 化达到相 当程度 以后 , 工业 反 展, 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 出了重要贡献。一是 为经济社会发 哺 农 业 、 市 支持 农村 , 现 工 业 与 农 业 、 市 与 农 村 协 调 发展 , 做 城 实 城 也 展提供 了大量 的农产品。农产 品供求 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用不到 是带有普遍性的趋 向 ) 0 5年初又提出“ 。2 0 工业反哺农业 、 城市支持 世界 9 %的耕地 , 活了世界 2 %的人 口。二是以剪刀差形式为国 农村” 养 1 方针 。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 党 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 :我国 “ 家工业化提供 了重要的资金物质支持。据测算 ,9 2年一 1 9 15 9 0年 , 总体上 已达 到 以工促农、 以城 带乡的发展 阶段 ” 由此可见 , 筹城 。 统 农 民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 刀差和其他形式 ,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 了 乡发展 , 大对 农业 农村 扶持 力度 , 加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已成 大约 9 0 5 0亿元资金。三是以税 费形式为国家提供 了重要的财源支 为我们党新世纪的重 大奋斗 目标。 持。据估算 , 费改革之前 , 民一年向国家交纳税费约有 10 税 农 0 0多 近些年来 , 中央和各地区、 各部门围绕贯彻统筹城 乡发展重要方 亿元, 乡镇企业 交纳税费 2 o 3 0多亿元。 四是以征地 方式 为工业化和 略 , 深化改革 , 调整政策, 大胆 实践, 出了重要 -- 。在扶持农业政策 迈  ̄f .: 't - 城镇化提供重要的土地及 资金支持。 9 7 2 0 1 8 - 0 2年 , 国非农建设 上 ,0 4年实行了“ 全 20 两减免、 三补贴 ” 政策 , 减免农业税 , 取消农业特产 占用 耕 地 3 0 6 0万 亩 , 其 中 7 % 为 征 地 , 地 中一 半 为 经 营 性 用 税 , 按 0 征 经农 民发放种粮直接补贴、 农机补贴和 良种补贴。到 2 0 0 6年彻底 地匡算, 各级政府从农 民手中获得的土地净价差收益在 1 2 0亿元 取消了农业税, 中国绵延 2 0 40 使 6 0多年“ 皇粮国税” 的历史结束了。在农 以上。五是 以进城务工 形式为城市经济 发展提供重 要的劳动 力支 业 资金 投 入 上 ,0 4年 中央 财 政 用于 “ 农 ” 出为 2 2 20 三 支 6 6亿 元 ,o 6 2o 3 7亿元 ,0 7年是 3 1 亿 元 。 20 9 7 当然这 些做 法和 成效 都是 初步 持 。据 统 计 ,0 2年 全 国 农 民工 9 0 20 4 0万人 , 当年 全 国二 、 产业 年 为 3 9 按 三 平 均劳动生产率 5 %计算 ,每 个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价值 约 12万 的。 0 . 贯彻统筹城 乡发展方略的任务还很重 , 必须坚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 元, 扣除农民工年均工资 5 o 5 0元 , 全国农民工为城市 发展贡献额达 放到整个 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 ̄i- -#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 + - 50 2 0亿 元 。 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协调 ;把农 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安 由于 农业本身是 弱质和低 效产业 , 之国民收 ^ 资源分配 向工业和 排。 加 和 这就必须大力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 , 建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城市倾斜 , 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工农业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 和 农民收增长 的长效机制 , 一是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 建立 盾愈 益突 出。具 体表现 在城乡之间的“ 巨大 反差” 六个 。 新型城乡关系。这包括 : 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 形 是城 乡居 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反差。 成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 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快建_ b平等 tA , 二是城 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 的就业体制 , 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就业。二 三是城 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 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信贷投放结 四是城 乡财政支 出存在 巨大反差。 构, 增加对 ” 三农 “ 的投入。 完善补贴政策 , 扩大补贴规模。探索建立农 五是城 乡信贷存在 巨大反差。 业投入品补贴机制,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 六 是城 乡投 资存 在 巨大 反 差 。 三 是 加 大农业 农村 基 础设 施建 设 力度 。 快 实施 农村 “ 加 六小 工程 ”大 力 , 城 乡之 间 存在 的 巨 大 反差 , 已经 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产 生 了很 大 的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农村经济社 影响。这些问题 , 完全依靠农业农村 自身能力难 以解决 , 必须统 筹城 会发展后劲。 乡经济社会发展 , 实行“ 工业反 哺农业 、 城市支持农村 ” 方针 , 这是历 总之 , 固树立和贯彻 落实科学 发展 观 , 牢 最重要 的是在领导和 史发展 的客观要求 , 是解决我 国“ 三农” 问题 必走 之路 。 管理经济 与社 会发展 事务时 , 要做到统 筹兼顾 。统 筹兼顾 的具体要 实行统筹城 乡发展, 不仅非常必要 , 目 而 基本 ̄ f, - E已具备。 C - _ 我国统筹 求就是 “ 五个统筹” 而统筹城 乡发展又居其 之首 。要解决 中国农村 , 城乡发展, 重要的历史 遇期。—是我国已进 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问题 , 正面I 要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 就必须坚 持统 筹城 乡一体发展。因此必 从发达 国家经 验看 ,入均 GD P达到 1 0 0美元 ,农业 占国 内生产 总值 须准确 把握统筹城 乡发展 的科 学内涵 以及城 乡发展 中存在 的现 实 0 1 %, 可以实行以工补农、Z 5 ; I A带乡的方针。美国、 德国、 韩国都是如此。目 问题 , 在此 基础 上研究统筹城 乡一体发展 的现 实途 径 , 进社会主 推 前我国人均 G DP已达到 1 0 0美元, 7 标志我国已进 入 工业化中期阶段。 这 义新农村建设 , 努力构建城 乡和谐社会。 农村面貌 的重大战略部署 ; 体现 了农村 改革发展 的新要求 , 反映 了 广大农 民的新企望 ; 必将对 加快农村 小康 社会建设 , 促进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经 济社 会发展 的历史 经验 表明 , 一国进入工业化 中期阶段 之 后 , 否 正 确 处 理 城 乡 关 系 和 工 业 农 业 关 系 , 为 国 家 兴 衰 和 现 能 成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农 村 人 口和 劳动 力 的 素质 。
入 总 量 31 .6万 亿 元 , 比 上 年 增 加 53 2 2亿 元 , “ 五 ” 间 增 长 13 比 十 期 .6
也还有好 几亿人 口生活在农村。农
村 建 设 和 发 展 是 一 个 始 终 无 法 回避 的 重 大现 实 问题 。新 农 村 建设 的进
乡统筹发展 , 资源整合优化 , 综合配
套 推 进 ,相 对 容 易取 得 较 好 的 整 体
推 进新农 村建设 是全面贯彻科 学发展观的需要。科 学发展观 的核
心是 以人 为本 ,这 就 要 求 发 展 必 须
从 全 体 人 民 的根 本利 益 出发 ,立 足 于城 乡全体 居 民 ,尤 其是 注 重 实现 好 、 维 护好 和 发 展 好 占人 口大 多数
维普资讯
S e alAri e p ci tcl
目前 我 国城 乡差 距 持 续 扩 大 。已经 成 为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中最 突 出 的 矛 盾 和 问题 。在 这种情 况下 , 实施统 筹城 乡发展 , 主要是统筹考 虑和安排城 乡基
础 设施建设 、 会事业发展 、 社 劳动力就 业、 商品和要素 市场体 建设 。 力加 着 大 对“ 三农” 的支持力度 。
性 互动。 目前我国城 乡差距持 续扩 大 ,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中最 突 出的矛盾和 问题 。 在这种情 况下, 实
的 广 大 农 民的 利 益 ,使 广 大 农 民群
众 的 生 活 水 平 和 生活 质 量 不 断得 到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 建设小
康 社 会 的需 要 。 目前 , 国城 镇 化 率 我
统筹城 乡发展 与建设新农村是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生活 与哲 学
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 突出抓好 三件 事和 采取五 项主要
措施 。
【 理论分析 】
1 .经 济 生 活
( )农业 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我 国农 业发展 的现 1
状 。建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是 巩 固和加 强 农业 基 础 地 位 , 推 进农 业 现代 化 的强 大动 力 。
A ①②③④ . c ①③④ .
家统计 局 公 布 的 最 新 统 计 数 8
( )贯彻和落实科学 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 3 保 (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 2
2 0 5 6 0 8



维普资讯

部。
发展 的全局
( )国 民经济 又 好 又快 发 展 的关 键 是 努力 保 障主 3 幂 要农 产 品 的有 效 供 给 , 现 了抓 主要 矛盾 的 工作方 法 。 体
2 .政 治 生 活
新农村建设 。 指出解决好农业、 农村 、 农民问题 , 关全 事 ( )正 确 履 行 政 府 职 能 。政 府 采 取 各 种 措 施 促 进 1 面建 设 小 康社 会 大局 ,必须 始 终 作 为全 党 工 作 的 重 中 新农 村 建设 , 行 好 经 济 职 能 ; 新农 村 建设 创 造 良好 履 为 之重。 的社 会 环境 和 自然环 境 , 行好 社 会 公共 服 务 职能 。 履
C .我 国粮食 生 产形 势严 峻 D.我 国人 多地少 , 业人 口 占多 数 农

新农村建设代表着广大农 民的切身利益 , 必须培养
路线 。
【 题 分析 】 命
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 统筹发展
中国共产 党 十六届 五 中全 会通 过 的《 中共 中央关 于 制 定 国 民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第 十一 个 五 年 规划 的建 议 》明确 提 出建立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 的 目标 , 是 以“ 高农 民收 入 、 高农 民生 活水 平” 中心 目标 , “ , 就 提 提 为 以 工 业反 哺农 业 、 市 支持农 村 ” 城 为基 本 策略 , 是 构建 和谐 社会思 想 在 “ 这 三农 ” 方面 的重 要体 现 , 构 建社 会 主 是 义和 谐社 会 的必然 要求 。没有农 村 的稳定 和全 面进 步 , 不 可能 有整个 社 会 的稳 定 和全 面 进 步 ; 就 没有 农 村 的小康 , 没有 全面 的小 康 ; 就 没有 农 民的小康 , 就不 可能有 全 国人 民 的小康 。作 为广 西工 业重 镇 的柳 州 , 要 落实好 十六届 五 中全 会精 神 , 在全 区率 先实 现全 面 建设 小康 社 会奋 斗 目标 , 必 须 统筹 城 乡发 展 , 大 工 就 加
业反哺农业 、 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 促进城乡社会整体协调、 健康发展 ,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 柳州 市已具备工业反 哺农业 、 市支持农村 的经济能力 城
经过 2 5年来 的改革 开放和 现代 化建设 , 州市经济 总量迅 速扩 张 , 济实力 显著增 强 , 柳 州市统 计 局 柳 经 据 预计 :05年全市 G P总量 已达 55亿元 , 均 G P约 14万元 ; 政 总收 入达 8 元 , 均 财 政 收入 约 20 D 1 人 D . 财 0亿 人 20 20元 , 指标在全 区 l 各项 4个地级 市 中均名 列前 茅 。三 次产 业增 长 的特点 呈 现第一 产业 平稳 增 长 , 二产 第 业 高速增长 , 第三产业较快 增长 。经济 发展 格局 呈现 明显 的 “ 二三 一 ”三 次产业 的 比例 为 l.l5 .53 . , 35 :30 :3 4, 4 二三产业 占了经 济 的大 部分 。随着 国民经济 的发展和城 市综合实力 的增强 , 乡居 民收 入不断提 高 , 城 生活 质量 不断改 善 ; 文 明建设稳步发 展 , 三个 这表 明我市 已经具 备 了工业 反哺农业 、 市支持农 村的经济 能力 。 城

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办公室投资 1 0 万元 , 为2 0个市级示范村配备 了电脑等设备, 计划用 5年时 间为全市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配备上 电脑 :全面 推进 广播 电视“ 村村通 ” 工程 , 今年计划完成 1 3 8 个 自然村广播 电视“ 村村通 ” 工程建设任务。
输转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 高, 劳务经济保持 了强劲 的增长势 头。 近年来 ,金 昌市输转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 8 0 % 以上在 市 内实现 了 就近就业 , 金 川公司先后招收合同制农民工 1 6 0人 , 吸纳 转移当 地农 民 4 5 0 0余人 。 还成功 向日本 、 新加坡 、 哈萨克斯坦等 国家组 织输 出焊工、 电工等中高级技术工人 3 0 0多名 , 在境外 劳务输转
为每村配备清洁员 1 人 到 2人 , 专 门负 责 垃 圾 清 除 , 有 效 解 决 了 农 村 环 境 卫 生 差 的 问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 坚持统 筹城 乡发展 , 把加爱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作为新农 村建设 的突破 口
金 昌 市 以项 目为 载 体 , 积 极 筹措 资 金 , 加大支持 力度 , 狠 抓
方 面 实 现 了 新突 破 。 同时 , 依 托“ 三点一线 ” 经济 圈 , 积 极 发 展 农 村二 、 三产业 , 不断增强吸纳 农村劳动力就业 能力 , 拓 宽 农 民 增
㈥加强村庄 建设
针对全市大部分农宅始建于上世纪七八
十年代 , 与 当前 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不适 应的实际, 大力开展“ 康 居工程” ,市财政列支村庄规划 专项 资金 8 0万元,编制 完成 了 l 1 5 个 行政村的村庄规划 , 免费为农 民群 众提 供新村住宅 图纸 。
收渠道。2 0 0 6年 , 全市培训农 民 4 . 3 万人 ( 次) , 占全市农村劳动 力的2 7 . 4 % , 其 中非农 技能培训 2 1 0 9人 ( 次) ; 输转 农村 劳动力 l 1 . 3万人 ( 次) , 占全 市农村 劳动力 的 7 2 % , 实现 劳 务收入 3亿 元, 城郊农民 6 0 % 以上的收入来 自于劳务经济 。今年计划培训农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乡一体化发展 , 重解决 日益严重 的“ 着 三农 问题。 仍呈扩大趋势。城 乡公 共服务 水平 不均衡 , 农村 社会 事业发 展滞 后。 员利益为目的 , 利润共享 , 险同担 , 营比较稳定 ; 风 经 二是使农业 与其他
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 村生产生 活条件 落后。农 民的民主 权利和 财产 产业之间具有了大体 相同的竞争 能力。三 是通过互助共利的合作 社原 农 权利尚未 得到切 实保护 , 犯农 民权益 问题 时有发生。 以工促 农、 侵 以城 则有效维护农村低收入群体利 益 , 在缓解 社会矛盾 方面也 能起到积 极 带乡的长 效机制 尚未建立 , 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用 ; 四是农村合作经 济组织的 民主管理 制度有利 于提高农 民的文 明 统筹 城乡发 展是经 济社会发展 的 系统工程 。因此 , 们在 全面建 素质 , 我 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 民主意识 , 动社会 文明进 步。许多发 达 推
转 变, 实现城 乡一体化发展 , 着重解决 日益严 重的“ 三农” 问题 。我们要加深对统筹城 乡发展的理解 , 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 扎 促进 全面 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
【 关键词】 新农村; 城乡统恙; 路径
胡锦涛总书记 在十七大报 告中指 出, 统筹 城乡发展 , 推动社 会主义 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 的范围 , 大对农村 公共教 育、 加 公共 卫生、 共设 公 新农村建设 , 必须始终 把农业、 农村 、 农民 问题 作为 全党工作 的重 中之 施、 公共安全和社会保 障等方面 的人力、 物力 和财 力投入 , 力解决 农 努 重 , 强农业基础地位 , 加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道路 , 建立以工促农 、 以 村行路难 、 饮水难 、 用电难 、 上学难 、 医难、 就 就业 难、 讯难等 实际 问 通

2023年最新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023年最新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023年最新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同志们:经请示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后,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把握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2023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围绕中央二十字方针和赣州五新一好整体推进要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加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五个最来集中反映:最显著的变化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最突出的变化是两主六特产业格局加快形成,农民增收渠道更为宽广。

最难得的变化是抓新农村建设、推进三农工作的方法日趋成熟,体制机制更为完善。

最深刻的变化是农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大为改变,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包括村组干部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和抓工作的能力水平都有较大提升。

最可喜的变化是农民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参与更加广泛。

但是,应该看到,新农村建设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弱势、农业弱质、农村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城乡差距拉大和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破解,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没有建立,新农村建设要向纵深推进,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今后我国城乡关系的主线和新的时代特征。

党的十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我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级市,农村人口多,发展基础差,不可能依靠农村自身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通过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农村的发展。

可以这样说,只有通过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新乡市委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实施“构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构筑特色鲜明的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发展框架和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战略的现实选择,对实现新乡在中原城市群中率先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十一五”时期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建设“三位一体”统筹规划,一并推进,构筑农村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的载体,逐步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聚集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加快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六新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培育新产业;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建设新生活;以素质工程为依托,培养新农民;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先导,倡导新风尚;以乡村整治改造为抓手,塑造新风貌;以创建平安和谐乡村为目标,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

二、指导原则——突出生产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发挥优势,找准突破口,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持,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

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引导农民自愿投资投劳,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

——规划先行,分步实施。

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之中,通盘谋划全市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成效和 战略 目标
( ) 一 上海统筹城 乡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上海市委 、 政府历来高度重视 “ 市 三农 ” 工
作 , “ 农 ”工 作 作 为 国 际化 大 都 市 建 设 的重 把 三
桥 改造 和村镇公路标准 化建设 ,大多数村 已基
要组成部分 。近年 来 , 市切 实加大 “ 本 三农 ” 工 作力度 , 定 出台了一系列支农 惠农政策 , 制 积极 创新体锘 机 制, 上海在 统筹城乡发展 、 推进新农 村建 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农 业综合生 产能 力稳步提 高。2 0 年 到 20 年 , 04 0 7 在耕地总

工促农、 以城 带 乡 的有 效 途 径 。特 别 是 鼓 励 和 引 导 社 会 各 方 面 力 量 参 与 新 农 村 建 设 。 中 心 城 区 与 远 郊 区 县 开 展 了 经 济 技 术 、 会 服 务 、 才 交市 3 8个 5 经 济 薄 弱 村 开 展 了 结 对 帮 扶 活动 , 实 现 了城 乡
2 亿斤 以上 。 0 农业组织化程度 不断提高 , 全市现 有 一定 规模 的农业产 业化龙 头 企业 4 5家 , 3 农
民专 业 合 作 社 75家 , 动 农 户 1 . 0 带 3 5万 户 。主
要农 作物 和畜禽 、 水产 品基本实现 良种化 , 各类 先进 适用 的农业技术得 到了广泛应用 ,农业科
积 累 工 制 度 , 消 面 向农 民 的各 项 收 费 , 本 实 取 基
现农 民 “ 零负担 ” 0 5 , 。2 0 年 积极开展 以乡镇机
构 、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和 县 乡 财 政 管 理 体制 为 主 要 内 容 的改 革 , 农 村 税 费改 革 成 果进 一步 得 到 巩 固 , 村 综 合 改 革 有 序 推 进 。从 今 年 起 , 农 围绕 加 强 农 村 基 层 组 织 建 设 ,加 大 了对 集 体 经 济 相 对 困难 村 的扶 持 力 度 。六 是 全 社 会 关 心 支 持 “ 三 农 ”的氛 围 日益 形 成 。近 年 来 , 市 积 极探 索 以 本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看到 ,我 国有 9 亿农 民,即使城镇 化水平达 到发达 国
家 的水平 ,也无 法将 如 此庞 大 的农村 劳 动力 人 口从
农村充分转移 出来 。因此,除 了推动农 民有序进城 务
工之外 ,还需要通过推 进新农村建设 ,开拓各种 乡村
成 果;要通过多渠道 、多形式促进农业科 技推广 ,加 速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科技 示范辐射作用 ,
农 产品标准体系 ,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 ,通过
对 农产 品实行 “ 从农 田到餐桌 ”全过程质量控制,不
断提 高农产 品质量 ,满足人 民群众 的需求 。三是要借
鉴工业 的科技理念 ,发展科技农业 。科学技术是农业
耪 蕾
生产优质、低耗 、高 效的基础和保 障,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 深入 实施 “ 科技 兴农 ”战 略 ,加 强农业 科 技创 新,尽快取得一批具有 自主 知识产权 的重 大农业科技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 响, 目前有大量农 民工返乡。 不少地方政府 出台了各 种帮扶措施 ,其 中对 农民工、 特 别是返乡农 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是普 遍采 取的
措施之 一 。开展这样 的培训,不仅是推动解 决当前农
地+ 农户 ”、 “ 专业合 作社+ 户 ”、 “ 农 中介组织 + 农 户 ”等 多种 形式 的农业产业 一体化经营体 系,促进农
发展 现代 农业 ,就 是要 用现 代物 质条 件装 备农 业 ,用现 代科 学技术 改造 农业 ,用 现代 产业体 系提
升农业,用现代 经营方 式推进农业 。一是要借鉴工业
的生产理念 ,发展高效农业。要对农业实行企业化管
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城 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呈现出了一种二元性的态势:城市繁荣发展,农村却逐渐萎缩。

为了促进全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速,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村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在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布局和资源的配置上,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尽量将双方的发展纳入一个相对完整的视野,不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而新农村建设,则是一项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性举措,它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

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我们必须要将其与城乡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第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第二是加大农村土地整合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注重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第四是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城乡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战略,其旨在推动农民进一步富裕,改善农村生活状况,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和健康水平。

这也有利于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健康、可持续的互动机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增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农业劳动力的转化,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人力来源。

2.促进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协调利用,同时也能够消除由于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促进生态和城乡的相互融合。

国家17项大政方针

国家17项大政方针

国家17项大政方针17项大政方针第一节推动新农村建设十七大报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降到了具体落实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

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要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建立粮食核心产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农业生产既要增加总量,又要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各类重要农产品稳定增长。

认真落实支持生猪、奶业、油料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扶持和促进规模化健康养殖。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大种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

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要再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增加500万农村沼气用户支持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项目。

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了积极态势,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

专题四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专题四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维普资讯
中考热点精讲精练
专题四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马 明贵 王江 平
【 热点综 述 】
农业 丰则 基础 强 , 民富则 国家盛 , 村 农 农 社 会公 平 正义 。
2表 明 我 们 享 有 受 教 育 的 权 利 , 行 受 . 履
向基本 实现 覆盖 城 乡 的社 会 保 障制 度 方 向努
力; 以全 面 保 护 农 民工 权 益 为 标 志 , 始 向 基 开
本 实现 城 乡统一 规 范 的人 力 资源 市 场 和平 等 就 业 制 度 方 向发 展 。“ 有 所 教 , 有 所 得 , 学 劳 病 有 所 医 , 有 所 养 , 有 所 居 … … ” 0 7年 , 老 住 20 农 民 过 得 更 加 顺 心 舒 心 ,农 村 社 会 保 持 和 谐 稳
稳 则 社 会 安 。 中共 中 央 关 于 制 定 “ 一 五 ” 《 十 规
划 的建 议 》 指 出 : 按 照 “ 产 发 展 、 活 宽 中 要 生 生 裕 、 风 文 明 、 容 整 洁 、 理 民主 ” 要 求 , 乡 村 管 的 扎 实稳 步推 进新 农 村建设 。
近 几 年 中 央 连 续 发 出 4个 一 号 文 件 , 不
翻 天 覆 地 的 变 化 :0 7年 ,我 国 粮 食 增 产 , 20 农
民增 收 , 村 经 济 社 会 全 面 发 展 。全 国 各 地 各 农
级政 府都 切 实把 各项 社 会 事业 发 展 的重 点 逐
步 转 向农 村 ,更 多 的 公 共 财 政 的 阳 光 雨 露 润
必 须正 确 处理 改革 、 展 、 定 的关 系。 当前 发 稳
慢 , 消农 业 税 和 实行 免 费 义务 教 育 , 利 于 取 有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城 乡统 筹
十分突出


会 会 同有 关 部 门 和 县 市 老 促 会 先 后 对
万 亩高沙土综合治理


农 村 生 产 生 活条 件 得 到 很 大 改 善


对 新农村建 设的 作 用 十 分明显

里 下河地

省政 府 继 续 加 大 对 农 村 公 共 事 业
8 年以上 ;力争  ̄2 l 年 比2 0 年翻 供有益启示 。 Uo 7 0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 口的作用 。江苏6 个老 区县 ( 、 6 市 区 ),创 造 国 内 生产 总 值 16 万亿 .7
番 ,2 2 年达 1 万 元 左右 ,城 乡 00 . 8
二 、坚 持 规 划 先 行 ,统 筹 城 乡
落脚点,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农村 则 ,筹 划形成 布局合 理 、分 工有 序 、 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 改革发展的重要 目 ,把推进城乡经 开 放互通 的城 乡空 间结构 。积极 推动 标 大力发展 乡镇企业 ,壮大 乡镇经 垮挤社会发展 体化作为加快农村改革 城 乡结 对帮扶 的 “ 企挂钩 ” ,引导 济实力 。20 年 ,江 苏 乡镇 企业全年 . 村 07
化制度”。 统筹城 乡经 济社 会发展一体 政治保证。 化 ,是解决 “ 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十 七 届 三 中全 会 会 一体化 中 ,具 有特殊 的重 要意义 。 《 决定 》,统 筹城 乡发展 ,必 须 以科 必 须发扬 老区 光荣传统 和革 命精神 , 学发 展观为指 导 ,坚 持解放 思想 ,实 坚 持 自力更生 、艰苦 奋斗 。老促 会作
经 济社会 发展一体 化体制 机制 全面建 建设 。坚持 “ 三化 ”带 “ 三农 ”的方 元 ,占全 省经济 总量6 .3 53 %。5 个 县 1

高考政治热点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1

高考政治热点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1

高考政治热点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12020.031,图:1996-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图注:33%左右。

问题: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2,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材料二: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于通过了《城乡规划法》。

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

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中国正在打破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规划管理制度,进入城乡一体规划时代。

问:用政治生活分析我国制定《城乡规划法》的意义。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既促进农民增收,又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4,对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人们有着不同观点,甲认为主要靠上级政府通过规划来实施,寄希望于扶持政策和产业投资倾斜,在工作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等政策、等投资上;乙认为搞产业一体化,就是要成为“一家人”,只讲分工协作,不讲市场竞争;丙认为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行政经济管理体制是产业一体化的重要障碍,树立全局观点,大胆创新,积极推进各项改革,逐渐突破体制障碍。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上述观点。

答案1, 图中反映1996年到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粮食人均消费量大幅度降低,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量大幅增长,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低于城镇居民消费量。

2, ①《城乡规划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制度,为促进我国城乡和谐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②《城乡规划法》的制定,有利于政府等国家机构更好地行使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③《城乡规划法》的制定,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3, ①要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 ) . 0 4 6
EZ l 3林鹰 漳 等. 省农 民增 收形 势 分 析 E3农 村 调查 研 究 .0 4( ) 我 J. 20 7 . [ ] 杨先 芬. 索 农 业发 展 新途 径 切 实增 加 农 民收入 E3 山东 农业 . 1 3 探 J.
E 3 礼 建 , .永 安市 农 民增 收 问题 探 讨 E3. 村 调 查研 究 , 0 4 6管 等 J 农 2 0
E 3冯贤体 , 4 等.永安市农民增收途径分析 E3. J 农村调查研究, 0 4 2 0
( ) . 3
[1 1]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农业年鉴 [ .北京 ;中国农 M]
业 出版社 .2 0 . 02
E 3郑 志强 .龙海 市 农 民收 入特 点 及增 收 对策 E3 .农 村 调查 研 究 . 5 J
( 4 2)
E 3黄怡 , 8 杨朝英.福建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分析 E3 J .台湾农业探索.
2 04 ( : 2 — 3 . 0 1) 9 4
E 3王孝灯 . z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波动中重新扩大 E3. J 农村调
查研 究 .2 0 ( ). 04 6 E3王 3 娟 .今年 前 三 季度 我省 农 民收 入增 长 5 6 E3 .农村 调 查 . J
的客 观要 求
改 革开放 以来 ,我国社 会经济 发展取 得 显著成
的小康 , 就没有全 国人 民的小康 ;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 就 没有 全国的现代化 。 只有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 才能改变城 乡发 展不协 调状况 , 扭转城 乡差别
收 稿 日期 :2 0 —0 —0 06 8 4 作 者 简介 :徐 安 勇 (9 7 ) 1 5 一 ,男 .副教 授 .研 究 方 向 :经 济 学 。
水平低 , 农村 居民在改善环境 和卫 生 、 文化等各项的
支出都十分有限 ,制约 了农村社 会的发展。 2 .造成我 国城 乡发展失调 的主要 原因
我 国城 乡发展失调的原 因是 复杂的 , 既有 历史的
二 、当前 我 国 城 乡发 展失 衡的 表现 及 其成 因
近年 来 , 中央 、 党 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经济 社 会发展全局 , 照统筹城 乡发展的要求 ,出台了一 按 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 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 必须 但
效 , 目前城 乡经 济发 展不协调 , 乡居民收入水平 但 城 和生活状况存在很大 的差 距 。 党的十六大提 出全面建
设 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 ,就是用 2 O年时 间使经 济更
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社 会更加和谐 、人 民生活更
加殷实 , 这是一项非常艰 巨的任务 , 其重点难点 都在
扩 大 的趋势 ,实 现农 村 的全面发 展和社 会的全 面进
步 ,确保 农村物质文 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 明、生态
参考文献
E 3王 1 娟 .去年我省各设区市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E3.农村调查研 J
究 .2 0 () . 04 3
[ ] 马锦 荣 .永 定县 农 民 增 收 问题 探 讨 [] .农村 调 查 研 究 .2 0 7 J 03
( 6) .
( 责任 编辑
李伟伟 )
维普资讯
4 2
*新 农村建设 *
《 台湾 农业探索 》2 0 ( ) 0 6 3
文明的全面与协 调发展 , 实 为4 ~5 。 由于农村居 民收入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 城 乡发 展 统筹
党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 出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 村 , 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 征, 这是 我们党 从社 会主义 现代化 建设的全 局出发提 出的一项重大 历史任 务。2 0 0 6年 中央一号文件 《 关于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若干 意见 》 对推进社 会主义 新农 村建设 作 出了总体部 署 , ,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 乡发 展的具体体现 , 其关 系到全 和谐 , 就没有整个 社会的稳定 、和谐 ;没有广大农 民
入差距 扩大 的矛 盾依然突出 , 亟需解决城 乡二 元结构
的矛盾 , 统筹城 乡经济社 会发 展 , 扎实推进新 农村建
设。


推 进 社 会主 义新农 村 建 设是统 筹 城 乡发 展 面 建设 小康社会的 目标能 否实现 ,没有 农村的稳 定、
E 3林峰 .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E3 9 J .台湾农业探索,
20 ( :3 — 3 . 0 4 1) 5 9
研 究 .2 0 ( 0 . 03 2)
E O 吴 方卫 .论农 民 收入 的 增 长过 程及 提 高途 径 E3 .农业 现 代 化 l3 J
研 究 .20 ,2 ( ). 03 4 5
进一步强调统 筹城 乡经 济社 会发 展、 扎实推进 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的要求 。 目前我国农村是经济社 会发展
中最薄弱 的环 节 , 乡经 济社 会发展不协调 、居 民收 城
农村 。 党的十六届三 中全会提 出统筹城 乡发展 的重要
思想 , 中反映 了新 的科学发展观 , 集 就是要 突破城 乡 二元经济结构 , 妥善处理工 农城 乡关 系, 加快推进 农 业 产业化 、 农村城镇化 的进 程 , 促进城 乡经济和 农村 社 会的政 治 、文化 、自然等协调发展 。推进社 会主义
维普资讯
《 台湾农业探索 》2 0 3 0 6( )
*新 农村建 设 *
4 1
统 筹城 乡发展 推进 社会 主义新 农村 建设
徐安 勇
( 福州 市委党校 福州 30 1 ) 5 0 4
摘 要 党 中央提 出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 是统筹城 乡发 展的重大举措 。 文在剖析城 乡发展 失调 的 本 表 现及其成 因的基础上 ,提 出在统筹城 乡发展 中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 建设 的措施 与途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