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第四章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教案

之全学案导学练习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人教)目录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化学模拟卷(一)化学模拟卷(二)化学模拟卷(三)化学模拟卷(四)化学模拟卷(五)化学模拟卷(六)化学模拟卷(七)化学模拟卷(八)化学模拟卷(九)化学模拟卷(十)附录:附录(一):常见离子的颜色附录(二):常见化合物的特征颜色附录(三):常见物质溶解性表附录(四):常见物质溶解度表附录(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表附录(六):无机物俗名、别名与化学名称、化学式对照表附录(七):有机物俗名、别名与化学名称、化学式对照表附录(八):参考答案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考试要求】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要点梳理】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1.葡萄糖的还原性2.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二、淀粉是如何消化的1.三、纤维素有什么生理功能1.【备战高考】1.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考试要求】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了解油脂的结构。

2.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科学地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3.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

【要点梳理】一、油脂的成分1.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1.【备战高考】1.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考试要求】1.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全章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全章优秀教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功能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知道人体中的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识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3.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1.能运用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得出人体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重大意义.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人体元素进行分析,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健康.2.知道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实际应用,初步学会鉴别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1.通过学习明确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2.了解“白色污染”的形成、防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新材料的开发与使用的认识,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属于化学新课程的一级主题,其中有四个二级主题,分别为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等.从知识的内容来看,本单元不属于核心部分,属于化学知识扩展与应用的范畴,并且教材的教学要求不高,大多确定为知道、了解层次,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一些生活常识,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了解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本单元的重点应该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首先让学生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人体的元素、分类、存在形式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重点叙述了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对水、溶液等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物质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的认识更加趋向完整和深入.本课题首先介绍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与区别,还介绍了常见元素如钙、钠、钾、锌、硒、碘、氟等的生理功能以及缺少某些元素会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强调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分析保健品的广告宣传,查看标签说明书,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和医药疗效.《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通过分析一些具体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点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认识合成材料在人类进步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还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此外,调查“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和危害性,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合理建议,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科学选择健康生活,自觉形成环保意识.【重点】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有机合成材料.【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次要让学生通过血红蛋白和酶的实例,知道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甲醛、一氧化碳等)对人的机体蛋白质的侵害.在糖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富含淀粉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了解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简单过程.本课题的教学特点应体现在不讲明营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要学生了解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重点是介绍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中要强调必需元素有其最佳摄入量,据此可引导学生讨论本课题的讨论题.由于媒体中充斥着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的广告,为了增加对它们的了解,可组织学生调查市场上有哪些此类保健药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做好这一调查与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探究品质.让学生完成好本单元的习题:“收集有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微量元素的”,可以使学生了解文献研究的方法并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习题完成的要求不要太高,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有机化合物中,教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活动与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填写并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有机合成材料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要让学生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让学生完成好“调查与研究”,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本课题的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样品,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对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统一的观点,虽然教材中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论述不多,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观点.在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之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分组进行,还可补充除教材以外的参考论点,以增强辩论性.讨论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中应及时补充有机合成材料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白色污染”.实验12-1是热塑性和热固性实验,操作较简单,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就能独立完成.除了让教师动手演示外,应该考虑让学生动手实验,本节课所需实验材料都可让学生课前收集完成,可以考虑学生在实验室分组实验,这样更能让学生融入学习知识的氛围中.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了解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2.了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糖类、油脂、维生素在生活中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知道一些常见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2.通过学习,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1.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学习的乐趣.2.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成长.【重点】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难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其他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教师准备】课件、与教学相关的教具补充材料.仪器及药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火柴、碘酒、鸡蛋清、活昆虫、马铃薯.【学生准备】查阅、收集关于食物的知识.导入一:【展示】图片.【讲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那人类的生命活动又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呢?【学生讨论并总结】六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导入二:【展示】图片.【讲述】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到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最后痛苦死去,人们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会不治而愈.水手们为什么会得坏血病呢?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学生】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导入三:【讲述】2015年6月22日,据新闻报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山东聊城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的婴幼儿奶粉事件是我们永远的痛,现在消费者纷纷直购、代购、网购进口奶粉,这是中国奶业人的耻辱.【展示】关于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新闻及图片,提出三聚氰胺事件.【提疑】奶粉中为什么要加三聚氰胺呢?三聚氰胺、奶粉、蛋白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袋小小的奶粉会引起部长的重视?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会对此找到答案.一、蛋白质思路一【引言】(针对导入一)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展示】列举常见的食物.【讨论问题】同学们根据生物课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图片中的食物含有哪些基本营养素吗?【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学生之间相互纠错.【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食物中重要的六大类营养素.【讨论】1.蛋白质对人体有着怎样重要的功能?2.蛋白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由什么构成的?3.蛋白质在人体中发生哪些变化?【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0~91页.【交流展示】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在动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肌肉、皮肤、毛发、蹄、角中;植物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种子中(如大豆、花生的种子).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人体中重要的蛋白质有血红蛋白和酶,组成元素有C、H、O、N等.3.在人体内,蛋白质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另一部分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并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释放【展示】血红素结构图和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交流】学生代表说明煤气中毒的原理.【教师总结】血红蛋白还能和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是氧气的200~300倍.这样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就不会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讲述】从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中注意到血红蛋白中含有亚铁离子,通过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我们可以知道血红蛋白分子中有几个铁原子.【指导计算】教材第91页的【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解析和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以铁原子的个数是227.8÷56=4.【展示】图片.【交流总结】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1.把鸡蛋清倒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鸡蛋清凝固.2.将一直活的昆虫放入盛满香烟烟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昆虫死亡.【教师总结】以上说明蛋白质遇到加热、CO、浓酸、浓碱、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都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故重金属盐、甲醛、CO等可使人畜中毒.【讨论问题】1.为什么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来浸制动物标本?2.用甲醛水溶液来浸泡水产品出售,这样做有什么危害?【交流归纳】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拓展延伸】教你一招:辨别甲醛银鱼不妨从以下三点入手.一看:甲醛浸泡过的银鱼体表特别光亮,身体呈直线状;二嗅:甲醛浸泡过的银鱼带有刺激性气味;三摸:甲醛浸泡过的银鱼身体会变硬,轻轻挤压时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稍加用力,鱼体易发生断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提出问题,激发兴趣】你知道常用的饭菜中,哪些食物含蛋白质?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哪些食物含维生素?学完本课题后回答.【展示】鸡蛋、牛奶、鱼等常见的含蛋白质的食物.【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鸡蛋、牛奶、鱼和各种豆制品,你知道它们中都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提示】这些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90~91页相关内容,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悉、记忆有关知识点,带着如下问题思考,同组的同学相互讨论,并总结涉及问题的有关知识.【提出自学问题】1.蛋白质究竟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2.蛋白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在人体内究竟有什么功能?3.血红蛋白和酶各有什么功能?酶是如何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淀粉类食物的?学生带着上述问题探究学习.【交流】在回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简单讨论后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本知识点内容采取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的方法.【展示】丙氨酸的结构组成简图.【交流】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展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转化示意图.【归纳和展示】蛋白质的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2.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3.蛋白质在肠胃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部分被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重新组成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展示】血红素结构图和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讨论问题】同学们知道血红蛋白在人体血液中有什么功能吗?【指导阅读】学生看教材91页,理解并记忆有关问题.【教师特别提示】除此之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也是一种蛋白质,它具有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帮助人体完成呼吸作用的功能.其过程可表示为:血红蛋白(蛋白质)+氧气→氧合血红蛋白(指导学生记忆公式)【练一练】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多少?【板演】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所以铁原子的个数是227.8÷56=4.甲醛可以与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因此,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拓展】新装修的房屋中,甲醛的含量往往较高,有的甚至会引起中毒.【指导计算】教材.【板演】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元素的总质量为68000×0.335%=227.8,铁原子个227.8÷56=4.思路一【引言】每天上午上到第四节课时,我们就会感到肚子饿,严重的还会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同学们知道这是缺少哪种营养素所引起的吗?【教师活动】人感到饥饿时,首先想到吃饭,但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却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补充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葡萄糖在体内可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供人体需要.【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常见糖类有哪些?糖类的组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师生归纳重点】1.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2.糖类的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C6H12O6+6O26CO2+6H2O【指导阅读】学生观察教材93页图12—6糖类食品.【讨论问题】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富含糖类吗?【交流展示】富含糖类的食物有玉米、面粉、蜂蜜等.【拓展】葡萄糖在糖尿病人体内不能正常代谢,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在病人的尿液中能查出葡萄糖.【教师活动】如何检验马铃薯中含有淀粉?【学生分组实验】把碘酒滴到切成片的马铃薯上.现象:变蓝色.结论:遇碘淀粉变蓝.【教师活动】展示优质大米和霉变大米.【学生活动】(学生代表)看、闻两种大米.【教师活动】在生活中能否用霉变的大米喂养家禽、家畜?【学生活动】不能,霉变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阅读资料】教材第94页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讨论问题】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在蒸煮后,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还有毒吗?应如何保存粮食?【小结】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豆类等物质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对学生进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育.【展示自学问题】1.糖类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稻、麦、马铃薯等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转化为葡萄糖储存在人体内的?淀粉类食物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葡萄糖是怎样氧化后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你能写出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吗?3.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糖类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4.霉变食物能否食用?原因是什么?【指导阅读】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分组讨论.【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分组活动、安排学生到黑板上演练.【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做知识小结和点评,有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书上做标记并简单记忆.【总结展示】1.糖类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糖类:淀粉、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2.淀粉、麦芽糖、蔗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葡萄糖是生物细胞进行呼吸的燃料,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保证人体各项活动时的能量需要.C6H12O6+6O26CO2+6H2O3.糖类的作用:提供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类.4.霉变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能损害肝脏,诱发肝癌.低温蒸煮不能损坏黄曲霉毒素.三、油脂思路一【交流与点拨】不科学,油脂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太少还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讨论问题】1.常见的油脂有哪些种类?2.油脂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指导阅读】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归纳总结】1.组成元素:C、H、O.2.存在:植物种子、动物肥肉.3.分类: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常温下为固态,称为脂肪.4.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5.与健康的关系:太多,导致消化不良、肥胖;太少,会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思路二【提疑】观察你周围的肥胖人群,你发现他们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其中吃的食物什么营养素较多?【学生活动】齐声答,贪吃,喜欢吃油腻食物.【教师活动】同学们说的有道理.【布置任务】阅读教材,讨论问题:什么是油脂?它有什么功能?【交流归纳要点】1.油脂的组成:与淀粉相同,含有C、H、O三种元素.2.油脂的分类及存在状态.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植物油脂: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动物油脂: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如牛油、猪油等.3.油脂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每克油脂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约比糖类多一倍,但太胖就对身体有害了.【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现在的肥胖儿童,告诫学生这样对身体很不利!【教师总结】我们不要总吃油炸食品,对健康不利!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偏食、挑食,健康饮食很重要![设计意图]这一小段不是重点,让学生了解即可,而且内容简单,学生自主探究就会明白.思路三【自学练习】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约放出39.3 kJ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 g~6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按每日摄入5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计算,通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能量?【学生】分组活动、安排学生上黑板演练该问题,然后教师点评.39.3 kJ×50=1965 kJ1965 kJ÷20%=9825 kJ【展示自学问题】1.我们说的油脂通常是指什么?生活中常见的油脂有哪些?列举几种.2.油脂对人体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什么?3.正常人一般每日摄入多少油脂?它日常供给人体多少能量?【学生活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做简单小结.【总结交流】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重要的供能物质,每日需摄入50~60 g,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3.常见的油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等.【拓展】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为人体供能多少的比较:糖类>油脂>蛋白质;单位质量供能多少:油脂>蛋白质>糖类.[设计意图]本内容采取“问题教学和先学后教”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维生素【讨论问题】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吃足量的蔬菜和水果呢?。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3课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发生的条件;2、能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及条件完成实际应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解决物质鉴别、推断、提纯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反应规律遵循实际情况,让学生懂得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与应用中的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寓教于乐法、快乐学习旅行学习方法:魔术激趣、合作讨论、开心竞猜、归纳对比。

教学课时:一课时(第3课时)教学准备:1、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2、实验用品:试管4支、试管架、胶头滴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3、学生学案:快乐化学学习之旅“旅行单”快乐之旅第一站:魅力魔术我揭秘:1、“花开花落知多少”:2、“清水变汽水”:3、“巧制果冻”:4、“清水变牛奶”:快乐之旅第二站:“结缘”反应复分解送你“法宝一”: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碱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于水,氢氧化钙于水,其余氢氧化物都于水。

盐中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部于水;硫酸盐除不溶,还有和微溶于水,其余全溶;氯化物中只有难溶于水。

送你“法宝二”:常用离子对气体水快乐之旅第三站:判断反应有新招反应条件:生成物中要有 或 或 生成快乐之旅第四站:小试牛刀我能行H 2SO 4+Ba(NO 3)2== K 2CO 3+NaOH== H 2SO 4+NaOH == Ba(NO 3)2+K 2CO 3 == Ba(NO 3)2+NaOH == K 2CO 3 +H 2SO 4 ==快乐之旅第五站:灵活运用我自信1、(2008’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Ca 2+、CO 32-、OH -B 、Na +、SO 42-、Cl -、OH -C 、OH -、Ba 2—、Cl - 、H +D 、OH -、Ag +、NH 4+、NO 3-2、(2007’广元)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BaCl 2、CuSO 4 B 、KCl 、NaOH C 、Ca(OH)2、Na 2CO 3 D 、CaCO3、KNO 33、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能将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食盐水三种溶液区分开的试剂为( ) A 、CO 2 B 、无色酚酞试液 C 、BaCl 2 D 、Na 2CO 34、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 、CuSO 4、HCl 、KNO 3 B.HCl 、KOH 、NaCl 、Na 2SO 4 C.Ca(OH)2、Na 2CO 3、NaCl 、HCl D.NaNO 3、MgCl 2、KCl 、Ba(OH)2教学流程:教学流程 活动内容用顺口溜激情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及条件的探究欲望快乐学习之旅第二站: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特点和通式,并学会判断 快乐学习之旅第一站: 回顾旧知,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四种类型引入新课观看魔术,表演魔术,书写化学原理;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四种类型(酸与碱、盐与碱、盐与酸、盐与盐)“问题式”讨论,学生得定义、找特点、写通式,并进行复分解反应的“智力大闯关”,判断正误,巩固提高教学过程:【板书】酸+碱盐+水盐+酸新盐+新酸盐+碱新盐+新碱盐+盐两种新盐观察思考并回答,自己得结论。

2022化学第四单元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案

2022化学第四单元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案

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2。

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碳元素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进行环境保护,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赞赏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考点一硅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硅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用途材料2.硅单质的化学性质硅单质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O2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2)与氢氟酸反应:;(3)与NaOH溶液反应:。

3.硅的制备(1)原料:二氧化硅、焦炭。

(2)原理:。

(3)提纯:,.4。

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比较于水于水续表CO2+H2O H2CO3自我诊断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碳、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2)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3)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4)SiO2具有导电性,故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5)Na2CO3溶液可贮存在带有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两者物理性质相似B.因为CaCO3+SiO2Ca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CO2和SiO2都能与碳反应,且都是氧化剂D。

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向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典例】(2020重庆一中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可导电,在一定条件下可与SiO2反应B。

二氧化硅是硅酸的酸酐,但不能用二氧化硅和水直接反应来制取硅酸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常温下也可和某些物质反应D.碳、硅的氧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对点演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主题: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年级:初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和解释这些应用的原理。

教学内容:
1. 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 化学在日常清洁用品中的应用
3. 化学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4. 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学习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原理
2. 学习化学在清洁用品、药物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原理
教学难点:
1. 理解化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析不同化学应用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哪些化学应用他们知道,并讨论这些应用的原理。

2.教师介绍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原理。

3.让学生分组讨论化学在清洁用品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并进行小结和汇报。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化学在清洁用品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观点。

2.教师介绍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原理。

3.让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制备中的化学应用,并进行总结和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对化学的兴趣和认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3.兴趣与动机: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现象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4.学习方法: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观察、实验、思考等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化学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下:
3.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课堂上学到的化学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腐蚀等,并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配以简要的实验报告,说明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4.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作一份手抄报,主题为“化学与生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对生活的影响等,要求图文并茂,富有创意。
3.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食品、药品、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培养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
2.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化学问题,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炼出化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想
1.采用生活情境导入法,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化学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分析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教案

初中化学分析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教案

初中化学分析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教案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物质组成及其性质的科学方法与技术。

分析化学不仅在实验室中有广泛应用,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教案旨在探讨初中化学分析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在我们周围的应用。

二、授课目标1. 了解分析化学的定义、基本方法及应用领域;2. 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3. 培养学生分析化学的实践操作能力;4.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分析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基本方法1.1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及其性质的科学方法与技术。

1.2 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重量法、体积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1.3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及其应用举例。

2. 常见的分析化学应用场景2.1 环境监测:水质分析、空气质量监测等。

2.2 食品安全:食品成分分析、添加剂检测等。

2.3 医学检测:尿液分析、血液分析等。

2.4 其他应用:矿产资源勘探、工业生产控制等。

3. 实验与操作3.1 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践分析化学方法。

3.2 分析结果处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分析结果,得出准确结论。

4. 案例分析讨论4.1 案例一: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分析与处理。

4.2 案例二: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4.3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案例,并给出相应的分析化学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2. 知识讲解:介绍分析化学的定义、基本方法及应用领域。

3. 实验操作: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实践,同时学习实验结果的处理。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分析化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5.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案例,并给出相应的分析化学解决方案。

《化学与生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化学与生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人教版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学案北京二十一中化学组编写目录目录 ................................................................................................................................ - 1 -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 (2)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2)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4)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5)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7)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9)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9)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10)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11)第一节合金 (11)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2)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13)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15)第四章保护生成环境 (17)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17)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19)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20)附录:选修一《化学与生活》模块样题 (20)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食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2. 认识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几种常见的有机物。

3.知道人体必需的几种常见氨基酸;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

4.知道维生素C的组成、结构和重要性质。

5. 知道几种常见的微量元素。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阅读与思考]1、糖类是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的产物。

由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_______________(通式为___________),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_________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________,是一种___色晶体,有____味,___溶于水。

3、葡萄糖的还原性和银氨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掌握化学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介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1.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现象。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化学经验。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化学反应。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能量变化实例。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和合作能力。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1 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学习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介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图片展示法: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

练习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练习。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命名练习: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四章:化学实验技能4.1 教学目标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4.2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介绍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安全注意事项4.3 教学方法演示法:示范实验操作技能。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学案设计-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配人教新课标)

学案设计-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配人教新课标)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了解放热反应的自发性和某些吸热过程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引出熵的概念。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明确根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大小,只能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不能决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或反应速率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1.通过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式,构建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焓变和熵变的具体实例,明确化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熵判据。

难点:焓减与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能量判据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一定程度,就称为自发反应。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1.能量判据:自发过程的体系取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这一经验规律就是能量判据。

2.熵判据自发过程的体系取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熵增原理,也就是反应方向判断的熵判据。

(1)自发过程取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即能量判据;自发过程也有取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即熵判据。

(2)对于密闭体系,在恒压和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发生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体系的焓的变化。

很多放热反应是自发反应,如甲烷的燃烧、氢气的燃烧、铁的生锈等等。

(3)在密闭条件下,体系由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倾向,这种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称作熵。

例如同一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或液体的蒸气,自发地通过扩散形成均匀混合物。

硝酸铵溶于水、碳铵分解、N2O5分解等等。

(4)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次之,固态时最小。

(三)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应用1.由能量判据知:放热过程常常是容易进行的。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沪教版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本章学习内容围绕“物质的化学变化”的主题。

“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变化的发生。

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步形成“物质可以变化”的观点。

本章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化学变化燃烧入手,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熄(扑)灭火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了解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燃烧特别是不完全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火灾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理解“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辩证观点。

人类在建立燃烧“氧化学说”的过程中,认识了质量守恒定律。

本章在学生对燃烧有定了解的基础上,安排学习化学变化中的物质质量关系,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评价反思、形成结论、理论解释”为线索安排了探究学习活动。

教材还让学生通过模仿、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进行有关计算。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燃烧的条件,学习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爆炸等有关知识;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质量守恒定律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基础。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难点: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计算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刘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学会从化学角度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能力目标: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高;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对安全用火意识和简单灭火技能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初中化学四单元全课时教案

初中化学四单元全课时教案

初中化学四单元全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征。

2.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2. 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3. 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4.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特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难点: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酸、碱、盐的概念及特征(1)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酸、碱、盐的概念。

(2)讲解酸、碱、盐的特征,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举例说明酸、碱、盐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分布和应用。

2. 第二课时: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1)讲解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酸碱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酸碱盐相互作用的现象。

(3)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表达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

3. 第三课时: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1)讲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如清洁剂、化肥、农药等。

(2)分析酸碱盐在应用中的作用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酸碱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 第四课时: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1)讲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如称量、溶解、过滤等。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与生活初中教案

化学与生活初中教案

化学与生活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碱和酸性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过程:
1.导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肚子会疼?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是
因为肚子里的酸性物质过多或者有碱性物质进入肚子。

2.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观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性质,并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

3.讲解:讲解酸和碱的性质,如颜色、是否有气体产生等,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肥皂的清洗作用、碱性溶液对铝的腐蚀等。

4.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酸和碱?它们有哪些性质?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6.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酸和碱的性质及应用,并做一篇相关的小论文。

扩展:可以请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酸碱反应的其他现象,并向全班汇报。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提问回答,评价学生对酸碱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 教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 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思路:一、课题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但教材却单单只从生成物的角度讲解了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从而给学生在判断该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上带来了不便。

故而在此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作进一步的讲解。

二、设计思路有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教学中首先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再由有关复分解反应的练习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展示推导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实质。

教学目标:1、从生成物的角度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基础要求)2、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角度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完整条件。

(提高要求)3、从离子的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

(最高要求)4、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实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近几年来,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很多有用的物质,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因此有人说“是化学创造了第二个物质世界”。

但是,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烦恼”。

例如,江河污染日趋严重。

而我们又能够采取怎样有效的措施去防范与治理江河污染呢?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对该问题有所了解。

[多媒体投影]简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提出课题]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一(提问)什么叫做复分解反应。

(学生回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讲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二大题。

其中,奇数题为基础题,偶数题为提高题,大家选择性完成。

课堂练习题:二、下列复分解反应都能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化学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化学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活方面的作用。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知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化学知识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关注化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化学与生活》面向初中九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应用、实验操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学情分析如下:
2.提问:“为什么这些现象会发生?它们背后的化学原理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由此导入新课《化学与生活》,强调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价值。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如食盐、醋、酱油等,以及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详细讲解化学原理,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变化过程,如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铁生锈等。
4.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化学原理的应用”,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化学与生活》小专题复习 学案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化学与生活》小专题复习  学案

《化学与生活》小专题复习【考点1】空气质量【目标要求】知道空气的污染物及来源和危害。

1. 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污染物是()A. 氮气B. 二氧化碳C. 稀有气体D. 可吸入颗粒物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液氮做增雨剂会污染大气,应严格控制使用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C.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考点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目标要求】知道水的组成,知道常用净化水的方法和效果。

1.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2. 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B. 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C. 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D. 过量的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3. 下列方法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A.过滤B.静置沉淀C.活性炭吸附D.蒸馏【考点3】元素、物质与人体健康【目标要求】知道六大基本营养素,知道某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知道一些常见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马铃薯B.鲫鱼C.花生油D.西瓜2. 人处于紧张状态时,维生素的消耗会增加,因此考试期间应多补充的食物是()A.馒头B.蔬菜C.啤酒D.植物油3. 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可能多吃含 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B. 油脂危害人体健康,应尽量不吃C. 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D. 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保鲜的水产品有利健康 4. 在废旧的电池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是( )A. AlB. FeC. HgD. Zn【考点4】有机合成材料 【目标要求】知道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会分辨生活中 常见物品的材料。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教案新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复习课教案新版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主探索(2识应中的质量关系)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1)计算题格式规范化:设、写、找、列、求、答.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出行方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配套练习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列相应的答案栏内.)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腐烂 D.烟花爆炸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化学药品,可用手直接拿B.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C.加热后的试管,可立即用水冲洗D.集气瓶可用来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还可用于加热3.下列关于空气和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制取氧气必须使用催化剂D.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4.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A.洁净空气 B.化石燃料 C.果汁饮料 D.冰水混合物5.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N﹣﹣表示两个氮元素B.nP2O5﹣﹣表示n个五氧化二磷分子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SO﹣﹣表示硫酸根离子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的是()A.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的核内中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元素种类⑤物质种类.A.①③ 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8.“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毒D.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 B.石油 C.乙醇汽油 D.可燃冰10.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表面有银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A.R>Ag B.R>Fe C.Zn>R D.Al>R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经过过滤后一定变成软水B.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定在不停的运动C.化学反应中一定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生锈12.在由一氧化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A.1:1 B.2:1 C.7:8 D.7:11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3.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其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2)人们利用(填物质名称)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4)煤燃烧时排放出和NO2等,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14.根据下列题意,回答有关问题.(1)K2MnO4中Mn的化合价为;(2)有下列五种气体:a.N2 b.O2 c.H2 d.CO e.CO2,分别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有(填代号);(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等.用钛酸亚铁制得钛的化学方程式为:①2FeTiO3+6C+7Cl22X+TiCl4+6CO②2Mg+TiCl4Ti+MgCl2,则①中X的化学式为;(4)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的方法是(填一种).15.用适当的化学方程式说明或解释下列问题:(1)工业上用煅烧的方法制生石灰;(2)用天然气作燃料;(3)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和含氧化铁的赤铁矿来炼铁;(4)实验室里,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16.下列A、B分别为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m= ;(2)B中,当x=12时,该粒子对应的元素符号为;当y=8时,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粒子的化学符号为;(3)若B中,当x>(2+y)时,对应元素的化合价为﹢1,该元素与A对应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7.下列方框内的7种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也略去).已知: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C、D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E为黑色固体,F是一种紫红色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D在固态时的一种用途:;(2)写出反应①、⑤的化学方程式:①,⑤;(3)图中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A.1种B.2种C.3种D.4种.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8.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3)过滤操作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其理由是;(4)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19.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药品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用上述给定的药品来制取氧气,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3)若用上述药品中的稀硫酸来制取氢气,需要补充一种常用的药品是.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该样品与1gMnO2混合,其总质量为6g,将该混合物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08g.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g;(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列相应的答案栏内.)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腐烂 D.烟花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烟花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化学药品,可用手直接拿B.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C.加热后的试管,可立即用水冲洗D.集气瓶可用来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还可用于加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用于加热的仪器;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取用化学药品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加热后的试管不可立即用水冲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集气瓶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化学药品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以防腐蚀手和污染试剂,故实验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实验操作正确;C、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否则会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故实验操作错误;D、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但不可用于加热,故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空气和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制取氧气必须使用催化剂D.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制取氧气必须使用催化剂错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催化剂;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正确.【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制取氧气必须使用催化剂错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需要催化剂,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A.洁净空气 B.化石燃料 C.果汁饮料 D.冰水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洁净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化石燃料中含有石油、煤、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故B错;C、果汁饮料含有维生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5.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N﹣﹣表示两个氮元素B.nP2O5﹣﹣表示n个五氧化二磷分子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SO﹣﹣表示硫酸根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2N﹣﹣表示两个氮原子,错误;B、nP2O5﹣﹣表示n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正确;C、Ca2+﹣﹣表示钙离子,错误;D、SO﹣﹣表示硫酸根离子,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的是()A.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的核内中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电子数少于四个的一般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电子数少于八个而多于或等于四个的一般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电子数为八个的化学性质一般稳定,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解答】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与电子层数、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与化学性质的关系.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元素种类⑤物质种类.A.①③ 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就可以正确求解.【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几个不变,其中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原子质量也不变,而化学变化中元素的化合价也有可能变,也有可能不变,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生成,所以物质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也有可能变,也有可能不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化.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会运用化学中的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8.“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毒D.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碳单质的结构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 B.石油 C.乙醇汽油 D.可燃冰【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氢气、石油、乙醇汽油、可燃冰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B、石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C、乙醇汽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0.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表面有银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A.R>Ag B.R>Fe C.Zn>R D.Al>R【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解答】解: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R;R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表面有银析出,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H>R>Ag.由此而可知,R>Fe不正确,故B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经过过滤后一定变成软水B.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定在不停的运动C.化学反应中一定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D.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生锈【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生锈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矿物质,因此硬水经过过滤后不能变成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定在不停的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例如缓慢氧化也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制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才会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与原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在由一氧化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A.1:1 B.2:1 C.7:8 D.7:11【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由题意,由一氧化碳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一氧化碳含有碳元素,氧气中不含碳元素,设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分别为x、y,由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混合气体中CO质量为x,O2的质量为y,则 x:y=7:8.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3.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其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2)人们利用活性炭(填物质名称)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4)煤燃烧时排放出SO2和NO2等,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考点】水的净化;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分析回答;(2)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回答;(3)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4)根据煤燃烧产生的能形成酸雨的气体分析回答.【解答】解:(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和蒸馏等,其中沉淀、吸附、过滤单一操作得到的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是相对净化程度较高净化方法;(2)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人们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4)煤燃烧时排放出SO2和NO2等,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故答为:(1)蒸馏;(2)活性炭;(3)隔绝氧气;(4)SO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根据下列题意,回答有关问题.(1)K2MnO4中Mn的化合价为+6价;(2)有下列五种气体:a.N2 b.O2 c.H2 d.CO e.CO2,分别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有cd (填代号);(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等.用钛酸亚铁制得钛的化学方程式为:①2FeTiO3+6C+7Cl22X+TiCl4+6CO②2Mg+TiCl4Ti+MgCl2,则①中X的化学式为FeCl3;(4)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的方法是把磁铁靠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并且充分吸引(填一种).【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元素的化合价.(2)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4)磁铁能够吸引铁,不能吸引铜;铁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而铜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解答】解:(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锰酸钾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1)×2+x+(﹣2)×4=0,则x=+6,故填:+6价.(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不属于可燃物,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氢气、一氧化碳属于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填:cd;(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TiO3+6C+7Cl22X+TiCl4+6CO,反应前铁、钛、氧、碳、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6、6、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钛、氧、碳、氯原子个数分别为0、2、6、6、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6个氯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Cl3.故填:FeCl3.(4)①用磁铁将铁粉吸出,具体方法是:把磁铁靠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并且充分吸引.②向混合粉末中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铜粉.故填:把磁铁靠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并且充分吸引或向混合粉末中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铜粉(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爆炸的原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除杂的原理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15.用适当的化学方程式说明或解释下列问题:(1)工业上用煅烧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CO2↑;(2)用天然气作燃料CH4+2O2CO2+2H2O ;(3)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和含氧化铁的赤铁矿来炼铁2Fe2O3+3C4Fe+3CO2↑;(4)实验室里,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碳酸钙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3)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和含氧化铁的赤铁矿来炼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4Fe+3CO2↑.(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化学与生活 第四章学案(任淑悦董素英)

化学与生活 第四章学案(任淑悦董素英)

第四章保护生成环境[学习目标]1.知道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原理;2.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影响;知道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甲醛、一氧化碳、氡等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4.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阅读与思考]1、大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混合物。

2、大气污染物根据组成成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常用作________,商品名________)。

4、自然界中臭氧有90%集中在距离地面15—50 km的________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________,虽然其中臭氧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________,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

5、正常雨水偏____性,pH约为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酸雨是指pH___________的降水,主要是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S→H2SO3 ,__________________ H2SO3→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NO2 ,NO2→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是世界上耗煤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目前主要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向煤种加入适量石灰石(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的气化(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快开发和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阅读与思考]
1、大气是由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混合物。

2、大气污染物根据组成成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常用作________,商品名________)。

4、自然界中臭氧有90%集中在距离地面15—50 km的________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________,虽然其中臭氧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________,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

5、正常雨水偏____性,pH约为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酸雨是指pH___________的降水,主要是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S→H2SO3 ,____________ _____ H2SO3→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NO2 ,NO2→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是世界上耗煤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目前主要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向煤种加入适量石灰石(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的气化(写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快开发和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环节,可采取:①_____________。

因为了减少汽油燃烧,减轻爆震现象,人们常向汽油中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最常用的抗爆剂,加有____________的汽油通常称为____________,它的广泛使用
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对人体的许多系统都有严重的损害,尤其是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举可有效控制废气向大气的排放,通常采用____等贵金属作催化剂。

在此装置前半部分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半部分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①厨房: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造成污染;厨房油烟;②装饰材料:主要来源_____、_______、黏合剂(如______)等;
③室内吸烟:____等。

[课堂练习]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当前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包含的物质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
3、为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
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A.碳水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氢气D.醇类
4、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
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

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
5、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臭氧与氧气是氧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其物理性质相同
B.打雷时、高压电机和复印机工作时均会产生臭氧
C.臭氧能与Ag、Hg等与氧气不易反应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臭氧的密度大于空气,故臭氧主要集中在地面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阅读与思考]
1、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①重金属污染: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它们能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体外,危害很大,水中的无机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机汞(方程式);
②植物营养物质污染:废水中经常包括含___、___的化合物,它们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养料,称为_______________。

含N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含P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蛋白质在水中的分解过程是:蛋白质→氨基酸→氨。

NH3最终变为硝酸盐的过程是(写方程式):、。

这种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继续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

2、污水处理的方法有_________,如明矾的净水(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Ca(OH)2中和酸性废水(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用H2SO4中和碱性废水(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Na2S 除去Hg2+(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都可用于天然水的净化,从提高水的净化效果和净化水的质量两个方面考虑最好的是()
A.Cl2B.Ca(ClO)2C.KAl(SO4)2·12H2O D.Na2FeO4
2、下列所述情况中,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农业生产中
农药、化肥使用不当③海上油轮石油泄漏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排放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④D.①②③④
3、关于赤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量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4、下列有关金属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锌和镉都显+2价,所以同属ⅡA族B.人体中摄入镉会使人体中的钙元素大量流失C.镉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D.镍镉电池等用完后不能随便扔弃
5、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自来水厂常同时使用氯气和绿矾(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阅读与思考]
1、处理垃圾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我国处理垃圾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白色污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污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危害:
①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焚烧废弃塑料产生____________,对大气产生污染;③制备发泡塑料时,常加入____________作发泡剂;④废弃塑料会危害_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垃圾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B.对垃圾进行分类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标准C.填埋垃圾不需要处理,深埋即可D.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污染空气的物质,故不宜采用此法
2、下列处理垃圾的方法中有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的是:①卫生填埋②堆肥③焚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3、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4、下列垃圾中,不适合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处理方法处理的是()
A.农用塑料薄膜B.电池C.卫生纸D.纯棉纺织品
5、有关垃圾资源综合运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碎玻璃生产啤酒瓶,利用废纸造纸B.将热固性塑料加热后重新制成塑料桶
C.将某些塑料催化裂解制得汽油D.可将废有机玻璃热解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再合成有机玻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