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倾角调节设备的制作方法
座椅角度调节原理
座椅角度调节原理
座椅角度调节原理是通过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使乘坐者在舒适的姿势下享受驾驶或乘坐的过程。
座椅角度调节通常由座椅后部的机械或电动装置控制。
机械方式调节座椅角度通常包括一个手柄或旋钮,通过操作手柄或旋钮,可以使座椅前后倾斜。
这种机械装置通常使用齿轮、滑块或叉齿轮机构,将操纵力转化为倾斜力,从而实现座椅角度的调节。
电动方式调节座椅角度则通过电动马达来实现。
电动马达通过接收驾驶员或乘客操作的信号,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倾斜力。
电动马达通常与座椅底部的齿轮装置或线性推进器相连,通过改变齿轮或线性推进器的位置,调整座椅的倾斜角度。
无论是机械方式还是电动方式,座椅角度调节的原理都是通过改变座椅座面和靠背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达到合适的角度,提供最佳的支撑和舒适性。
这样可以减少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时的不适感,保护脊椎和肌肉,提高乘坐体验。
坐姿纠正器——科技手工小制作
坐姿纠正器——科技手工小制作——动手制作一个能纠正坐姿的小徽章腰椎疼痛、腰骨酸痛、腰椎间盘突出、臀部及肩部的肌肉酸痛已成为坐着办公一族的常见疾病,腰部疼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这一现象的元凶则为我们已沿袭几千年的不良坐姿。
因此,如何纠正坐姿问题一直是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吧!【学习目标】了解倾斜开关,动手制作一个能纠正坐姿的小徽章。
【必备工具】剪刀、针线、铅笔。
【材料清单(见右表及图3.1)】图3.1 材料准备一、了解倾斜开关在我们生活中开关随处可见,根据不同需求,我们把开关设计成了各种样式,有按压式开关、滑动式开关、磁感开关、光感开关等。
今天,我们来了解另一种独具特色的开关——倾斜开关。
我们用到的倾斜开关中有一个小管,管内有一个金属小球。
当开关倾斜到一定角度时,小球滑到小管的一端,同时触碰到两个触点,将电路连通;反向倾斜时,小球与触点断开,电路也就断开了,以此实现开和关的目的,如图3.2所示。
图3.2 倾斜开关示意图二、连接模块电路连接如图3.3所示。
图3.3 电路连接示意图1.连接倾斜开关和Logic DC电源模块使用Grove连接线连接倾斜开关和Logic DC电源模块,如图3.4所示。
需要注意连接的接口方向。
图3.42.连接Logic DC电源模块和蜂鸣器使用Grove连接线连接蜂鸣器和Logic DC电源模块的右端,如图3.5所示,注意接口的方向。
图3.53.连接电源把9V电池用电源连接线连接到Logic DC电源模块上,打开电源开关,再把倾斜开关倾斜,蜂鸣器就会响了,如果倾斜开关启动,蜂鸣器能发出声音(见图3.6),就说明我们的电路连接没有问题。
图3.6电路部分完成了,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下一项啦!三、制作坐姿纠正器(1)拿出橙色的不织布,先用铅笔在上边画上两个圆形,并用剪刀沿着画好的形状剪下,见图3.7。
图3.7(2)剪下后的形状如图3.8所示。
图3.8(3)取出白色的不织布,用铅笔画出一个圆形,用剪刀将其剪下,如图3.9所示。
汽车后排座椅调节机构设计
汽车后排座椅调节机构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渐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汽车座椅是影响舒适性和美观性以及汽车NVH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座椅的设计要求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汽车后排座椅的调节较为单一化,后排座椅调节机构没能普及的原因可能在于缺乏架构合理、便于调节的座椅调节机构。
本文首先查找并总结了汽车座椅调节机构的发展研究现状,了解重要部件的设计要求,对后排座椅的调节机构进行设计和改进,完成了后排座椅靠背调节和座椅前后及上下四个方向的调节机构的设计,本文设计的汽车后排座椅调节机构易于实现和操作,结构和尺寸在确定后使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完成整体的部件装配。
书本知识活学活用,将汽车后排座椅的调节实现了靠背的角度稳定、流畅的调节以及前后、上下四个方向的调节,在没有采用复杂的无极调节机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汽车后排座椅不同方向上的流畅性调节,能够满足不同百分位乘员身体的舒适性,提高了操作舒适性,与此同时本文设计的后排座椅调节机构所采用的材料和零件尺寸都遵循轻量化的原则,尽可能的将后排乘员空间利用率提升至最大。
查阅了机械设计手册,学习和掌握了三维建模软件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绘图水平。
关键词:汽车,后排座椅,舒适性,靠背调节,四方向调节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Car seats are comfortable and beautiful sex and harshness (NVH)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quality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car seat continuousl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especially the car rear seat is simplified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e rear seat regulator failed to universal reason may lie in the lack of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easy to adjust the seat adjustment mechanism. At first, this paper finds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atus of automobile seat adjustment mechanism,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djusting mechanism of the rear seat design and improvement, completed the rear seat backrest and seat before and after the adjustment and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in the direction of up and down four design, this paper design the car rear seat regulating mechanism is easy to realize and operation, the structure and dimension after determine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CATIA to complete the whole assembly of parts. Book knowledge learning, to the rear seat of the car regulation can adjust the backrest Angle stability, fluent 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the four directions, up and down without using the non-polar adjusting mechanism on the basis of realizing the complex flow of different directions in car rear seat adjustment, able to meet the percentile occupant comfort of the body, improve the operating comfort,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design the rear seat used by regulating mechanism of materials and parts size is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ightweight, as far as possible to the rear occupant space utilization up to the maximum. The manual of mechanical design is reviewed, the knowledge of 3d modeling software is studied and mastered, and the drawing level is improved.Key words:Automobile, Rear seat, Comfort, Back Adjustment, Four Direction Adjustment目录前言 (5)第一章绪论 (6)1.1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和内容 (6)1.2汽车座椅的相关介绍 (6)1.2.1汽车座椅的作用 (6)1.2.2座椅的分类 (7)1.2.3汽车座椅的要求 (7)1.3座椅的调节 (8)1.4国内外研究现状 (9)1.4.1国内研究现状 (9)1.4.2国外研究现状 (10)1.4.3现代汽车座椅的发展趋势 (10)第二章汽车座椅调节机构的设计 (11)2.1座椅调节机构初步设计理念 (11)2.2后排座椅调节机构的设计基本原则 (11)2.3后排座椅调节结构的设计要求 (11)第三章后排座椅靠背调节机构的设计 (13)3.1靠背调节机构说明 (13)3.2靠背调节机构实现形式 (14)3.3设计的靠背调节机构的优点 (15)第四章后排座椅四方向调节机构 (16)4.1四方向后排座椅调节机构说明 (16)4.2后排座椅上下方向的调节机构说明 (17)4.3后排座椅上下调节机构的实施方式 (18)4.4后排座椅前后方向的调节机构说明 (19)4.5后排座椅前后方向的调节结构实施形式 (20)4.6四方向后排座椅调节机构总体设计 (21)4.7后排座椅调节机构的优点 (21)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23)5.1总结 (23)5.2展望 (24)致谢 (26)参考文献 (27)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渐成为我国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椅子靠背调节原理
椅子靠背调节原理
椅子靠背调节原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械结构和调节装置,使椅子的靠背角度和高度能够根据人体的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和支撑力。
一般来说,椅子靠背调节装置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靠背框架:靠背框架一般是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其作用是支持靠背的结构,使其能够承受人体的重量和压力。
2. 调节机构:调节机构是椅子靠背调节的核心部分,一般包括拉杆、齿轮、摆臂等机械结构,通过人体的力量或手动控制,使靠背框架能够上下、前后或倾斜调节。
3. 调节手柄:调节手柄是调节机构的操作部分,一般安装在椅子侧面或底部,通过拨动或旋转手柄,控制靠背的倾斜角度和高度。
4. 调节限制器:调节限制器是为了防止椅子靠背调节过度或失控而设置的安全装置,一般设置在调节机构或手柄上,能够限制靠背的最大角度和高度,保证椅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椅子靠背调节原理是通过机械结构和调节装置的协同作用,使椅子能够根据人体的需求进行调整,提供最佳的支撑和舒适度,是现代办公家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 1 -。
座椅调角器的工作原理
座椅调角器的工作原理
座椅调角器是一种用于调整座椅角度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增加或减小座椅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来改变座椅的角度。
座椅调角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调节杆组成,调节杆连接在座椅的底部和座椅支架之间。
当用户需要调整座椅的角度时,他们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地操作调节杆。
当调节杆被操作时,它们会使座椅支架上的机械装置转动,从而改变座椅前后的倾斜角度。
通过增加或减小座椅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座椅的角度可以得到相应的调整。
座椅调角器通常具有多个不同的角度选择,用户可以根据其个人需求和舒适度选择最合适的座椅角度。
一些高级的座椅调角器还可以通过内置的传感器来自动调整座椅角度,以提供更好的坐姿支持和舒适度。
座椅调角器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来调整座椅的角度,从而提供更好的坐姿支持和舒适度。
这在长时间坐着工作或驾驶的情况下特别重要,可以帮助减少疲劳和不适感,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座舱舒适度。
汽车座椅调角器工作原理
汽车座椅调角器工作原理
调角器是汽车座椅上的承力装置,用于实现座椅靠背倾角度和折叠运动,以适应不同人体姿态需求。
其主要由上、下连接板(AB板)、核心件、连接杆、手轮或调节手柄、回复弹簧等部分组成。
座椅靠背倾角度的调节是通过调角器盘来实现的,而调角器盘主要由两个齿轮盘和曲柄组成。
偏心凸轮带动外齿轮盘在内齿轮盘间旋转运动,外齿轮盘与内齿轮盘的齿数相差一齿,形成一齿差行星轮齿副运动,从而实现座椅靠背的角度调节。
汽车电动座椅核心件(调角器)
汽车电动座椅核心件(调角器)
“汽车电动座椅核心件(调角器),主要是匹配汽车座椅调角电机,用于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是汽车电动座椅部件中的关键核心件之一,所以习惯性大家叫核心件。
”
调角电机与核心件配套使用
核心件简介
核心件组成零件
固定齿板1、偏心块2、偏心挡圈3、衬套4、内齿圈5、卡簧6、
活动板7、闭合环8
组合后的成品核心件成品核心件技术参数:
1.1. 驱动旋转钮力:≤ 1.2N.m;1.
2.驱动旋转速度1rad/S,内外传动比1∶33(转一圈调角器转动10.909度);1.
3.单只调角器向后静强度≥1800N.m,向前静强度≥1800N.m ;1.
4.耐久测试:≥20000次;
1.5.调角器前后间隙≤3.5mm,力矩中心500mm处以垂直方向前后施加200N拉力测试;1.6.调角器侧向间隙≤1.5mm,力矩中心150mm 处以垂直方向左右施加100N拉力测试.
核心件外形尺寸
核心件与电套配套使用注意事项
核心件应用
核心件主要连接靠背和底座
核心件与骨架焊接注意事项: 1.上下连接板开孔尺寸直径10.6-11mm,为了消除焊接变形,避免角度不一致;2.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焊接电流100-120A,焊丝直径0.8-1.0mm;电压19-20V。
3.焊接点及位置(焊3点)
焊接示意图汽车座椅核心件,目前主流通用的是C83规格,但随着汽车轻量化要求,对核心件重量和体积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有C66规格应用于量产车型。
但在后装市场座椅改装行业,还是以C83规格为主。
高端的有佛吉亚、中航精机等,中低端的有忠明、力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定盘和动盘,定盘上具有第一内齿圈和第一装配孔,动盘上具有第二内齿圈和第二装配孔,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之间形成装配腔,装配腔内安装有驱动齿轮组,驱动齿轮组上设有第一定位环台、第一齿盘、第二齿盘和第二定位环台,第一定位环台偏心安装在第一装配孔内,第一齿盘的齿数少于第一内齿圈的齿数,第二齿盘的齿数少于第二内齿圈的齿数,第二定位环台偏心安装在第二装配孔内;驱动齿轮组内穿设有驱动轴,第一定位环台与第一装配孔之间、以及第二定位环台与第二装配孔之间均安装有间隙消除组件。
有益效果是:强度高、受力对称、结构紧凑,产品易于实现。
技术要求1.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定盘(1)和动盘(2),所述定盘(1)上具有第一内齿圈(1a)和第一装配孔(1b),动盘(2)上具有第二内齿圈(2a)和第二装配孔(2b),第一内齿圈(1a)、第一装配孔(1b)、第二内齿圈(2a)和第二装配孔(2b)的中心线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圈(1a)和第二内齿圈(2a)之间形成装配腔(s1),装配腔(s1)内安装有驱动齿轮组(3),驱动齿轮组(3)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定位环台(3a)、第一齿盘(3b)、第二齿盘(3c)和第二定位环台(3d),其中第一定位环台(3a)偏心安装在第一装配孔(1b)内,第一齿盘(3b)的齿数少于第一内齿圈(1a)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第二齿盘(3c)的齿数少于第二内齿圈(2a)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第二定位环台(3d)偏心安装在第二装配孔(2b)内;所述驱动齿轮组(3)具有中心过孔(3e),中心过孔(3e)内穿设有驱动轴(4),用于带动驱动齿轮组(3)偏心转动,所述第一定位环台(3a)与第一装配孔(1b)之间、以及第二定位环台(3d)与第二装配孔(2b)之间均安装有间隙消除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环台(3a)与第一装配孔(1b)之间、以及第二定位环台(3d)与第二装配孔(2b)之间均形成有偏心环槽(s2),所述间隙消除组件(5)包括环形分布在偏心环槽(s2)内的解锁块(5a)和两组弧形块(5b),其中解锁块(5a)与驱动轴(4)固接,两组所述弧形块(5b)之间设有弹性元件(5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的端部固套有连接片(5d),所述解锁块(5a)一体成型在连接片(5d)上,并从连接片(5d)的边缘伸入所述偏心环槽(s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弧形块(5b)的宽度沿互相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弹性元件(5c)呈块状结构,其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并抵接在两组弧形块(5b)的大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块(5b)的大端端部设有弧形槽(5b1),弹性元件(5c)的端部设有与弧形槽(5b1)相适应的凸出部(5c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3b)上分布有定位孔(3b1),第二齿盘(3c)上分布有定位凸块(3c1),所述定位凸块(3c1)嵌入定位孔(3b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3b)比第一内齿圈(1a)少一齿,第二齿盘(3c)比第二内齿圈(2a)少一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的两端分别伸出定盘(1)和动盘(2),并在端部固定套装有锁盖(6),锁盖(6)的周向边缘具有翻边(6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4)的两端端部均设有卡槽(4a),并卡接有抵在锁盖(6)外侧的限位卡片(7)。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在定盘(1)和动盘(2)周向外侧的装配环(8),其中定盘(1)与装配环(8)固定连接,动盘(2)与装配环(8)转动配合。
技术说明书靠背倾角调节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型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座椅调角器作为汽车座椅的功能性部件,开发、投产速度也相应加快。
在现有技术中,调角器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一类是采用棘轮棘爪机构原理的锁止调节机构,二类是采用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齿轮式调节机构,三类是采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偏心调节机构。
上述三类调角器在性能上各有利弊,其中棘轮棘爪机构存在调节范围有限、强度有限、间隙大、调节精度有限等缺点;行星齿轮传动调节机构存在强度有限、间隙大、体积大等缺点;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偏心调节机构传动存在传动不同心,运行不平顺以及不能用于单调等缺点。
基于上述各类调角器的缺点,虽然市面上推出了采用少齿差传动的同心调角器,但是目前的同心调角器仍存在一些待优化设计的技术缺陷,如:零部件设计复杂、不便于产品装配、调角器受力分布不均匀以及支撑强度不高等。
技术内容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角器支撑强度不高、受力不对称、产品结构复杂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定盘和动盘,所述定盘上具有第一内齿圈和第一装配孔,动盘上具有第二内齿圈和第二装配孔,第一内齿圈、第一装配孔、第二内齿圈和第二装配孔的中心线共线,其关键在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之间形成装配腔,装配腔内安装有驱动齿轮组,驱动齿轮组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定位环台、第一齿盘、第二齿盘和第二定位环台,其中第一定位环台偏心安装在第一装配孔内,第一齿盘的齿数少于第一内齿圈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第二齿盘的齿数少于第二内齿圈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第二定位环台偏心安装在第二装配孔内;所述驱动齿轮组具有中心过孔,中心过孔内穿设有驱动轴,用于带动驱动齿轮组偏心转动,所述第一定位环台与第一装配孔之间、以及第二定位环台与第二装配孔之间均安装有间隙消除组件。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第一齿盘的齿数少于第一内齿圈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第二齿盘的齿数少于第二内齿圈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所以驱动齿轮组的偏心转动就能够使动盘相对于定盘同心转动。
在该套同心调节机构中,两块外齿盘分别与两个内齿圈啮合,这样的啮合方式能够保证每一组内外啮合的齿差数均是一齿,从而使得啮合间隙最小,可提升调节装置传动的平顺性。
同时,调节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整体受力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可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环台与第一装配孔之间、以及第二定位环台与第二装配孔之间均形成有偏心环槽,所述间隙消除组件包括环形分布在偏心环槽内的解锁块和两组弧形块,其中解锁块与驱动轴固接,两组所述弧形块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采用上述结构,驱动轴转动即可迫使解锁块和两组弧形块在偏心环槽内转动,从而使得驱动齿轮组在装配腔内偏心转动。
同时,弹性元件使两组弧形块与装配腔的孔壁紧贴,能够消除调节装置静止状态下的间隙,提高座椅乘坐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固套有连接片,所述解锁块一体成型在连接片上,并从连接片的边缘伸入所述偏心环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既保证了解锁块位于偏心环槽内,又保证了解锁块避开对应的定位环台与驱动轴固定连接,使得产品的装配更容易实现。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弧形块的宽度沿互相靠近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弹性元件呈块状结构,其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并抵接在两组弧形块的大端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减少弧形块与偏心环槽槽壁的接触面积,确保机构运动的平稳性。
弹性元件采用弹性橡胶并抵接在两组弧形块之间,这样可以避免采用传统弹簧安装,不仅有利于装配,而且还具有更优的间隙消除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块的大端端部设有弧形槽,弹性元件的端部设有与弧形槽相适应的凸出部。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弹性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盘上分布有定位孔,第二齿盘上分布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嵌入定位孔中。
采用上述结构,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可独立加工制造,然后再装配为一体,这样可降低驱动齿轮组的生产制造难度,缩小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盘比第一内齿圈少一齿,第二齿盘比第二内齿圈少一齿。
采用上述结构,一齿的齿差能够使内外啮合具有更好啮合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定盘和动盘,并在端部固定套装有锁盖,锁盖的周向边缘具有向内延伸的翻边。
采用上述结构,锁盖能够将暴露的部件以及凸出在外部的连接片遮盖住,保证产品结构的紧凑性和装配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的两端端部均设有卡槽,并卡接有抵在锁盖外侧的限位卡片。
作为优选:还包括套装在定盘和动盘周向外侧的装配环,其中定盘与装配环固定连接,动盘与装配环转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两块外齿盘分别与两个内齿圈啮合,这样的啮合方式能够保证每一组内外啮合的齿差数均是一齿,有利于齿盘和齿圈上齿数、齿形的设计,齿盘和齿圈的加工制造难度较低,内外齿的啮合具有更好的啮合强度。
2、调节装置的周向由装配环保持,轴向由限位卡片和锁盖保持,整体的结构设计合理,受力分布均匀,可显著地提升调节装置的支撑强度,使用寿命长。
3、弹性元件采用弹性橡胶抵接在两组弧形块之间,避免了采用传统的弹簧安装,不仅有利于装配,而且还具有更优的间隙消除效果。
4、零部件结构简单、整体设计紧凑、装配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图1为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调节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反应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之间形成装配腔的剖视图;图5为反应第一定位环台与第一装配孔之间形成偏心环槽的剖视图;图6为间隙消除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驱动齿轮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靠背倾角调节装置,涉及的零部件有:定盘1、动盘2、驱动齿轮组3、驱动轴4、间隙消除组件5、锁盖6、限位卡片7和装配环8,定盘1上具有第一内齿圈1a和第一装配孔1b,动盘2上具有第二内齿圈2a和第二装配孔2b,第一内齿圈1a、第一装配孔1b、第二内齿圈2a和第二装配孔2b的中心线共线,装配环8套装在定盘1与动盘2周向外侧,其中定盘1与装配环8固定连接,动盘2与装配环8转动配合,调节装置工作时,动盘2相对于定盘1同心转动。
再如图3、4和7所示,第一内齿圈1a和第二内齿圈2a之间形成装配腔s1,驱动齿轮组3安装在装配腔s1内,驱动齿轮组3具有中心过孔3e,驱动轴4穿过该中心过孔3e,驱动齿轮组3由第一齿盘3b和第二齿盘3c沿轴向组合形成,第一齿盘3b的齿数少于第一内齿圈1a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第二齿盘3c的齿数少于第二内齿圈2a的齿数,且两者互相啮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