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福州大学,刘秀玲)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讲解
(2)在工业化方式上,实行了三种工业化方式:
一是由进口替代转向外向型的工业化方式。以巴西、智 力为代表,国内制造业的投资由私人和政府共同负担,国家 实施一套刺激机制,把企业的投资引向所期望的方向,以进 口替代作为工业化的开始。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质量, 增强国际竞争力,再转向出口,实行外向型的工业化。80年 代以来,这些国家都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国家化” 为中心对外向型战略进行了补充和深化,政府放松对经济的 控制,重视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国家对工业化 的直接干预。放松贸易保护,扩大进口,鼓励出口,并实行 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
4、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1999年版。
5、刘 伟:《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5年版
6、[日]大塚启二郎,等:《中国的工业改革》,上海三 联出版社,2000年版。
思考的问题
1、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制度基础
2、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评价
(3)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
第一,在工业化的次序上,遵循轻纺工业—重化工业—深加 工工业的发展顺序。以轻工业的发展为积累资金,来支持重 化工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向重化工业领域发展。20世纪60 年代,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以后,首先选择了纺织业、成衣 业、食品业等劳动密集型的生活资料产业,以解决发展中国 家当时所面对的失业和对消费品的依赖。70年代在制造业和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积极 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家用电器、化学仪器、炼油、电力和煤炭 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80年代以来,针对新科技革命的 挑战,工业化的重点开始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造 船、化工和电子工业。
(2)早期发展经济学家支持工业化的理论 一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按照二元经济结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学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并在城市中进行居住、工作和生活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
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是城市经济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一、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城市化带动了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的集中。
随着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劳动力的储备增加,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其次,城市化提高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
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增加了城市市场的规模,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者,推动了市场经济的繁荣。
此外,城市化还促进了信息流动和科技创新。
高度密集的人口和资源集中在城市中,为知识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二、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反哺效应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化也具有反哺效应。
首先,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涌入城市。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和求职者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其次,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了城市生活质量和吸引力。
这也成为农民工和其他人口迁往城市的动力。
此外,城市经济的繁荣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三、经济学理论对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解释经济学理论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释。
其中,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强调了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
它认为城市化将导致人口和资源的集聚,形成经济的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进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口集聚和资源集中可以通过创新、分工和合作来实现经济规模的增长和成本的降低。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强调了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22134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简介:《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3]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的概念界定、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关系描述。
教学目标:重点掌握城市经济、城市开发的概念;熟悉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学的含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学涵盖内容与考察对象、城市经济的地位。
(完整word版)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带动经济的前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亦或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都会引起城乡结构的失调,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
[1]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现状关系,找出阻碍两者协调发展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根源性的制度问题,制定合理、相关的政策。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一般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似同胞兄弟,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其中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
二者相依相偎的紧密关系在漫长的经济发展史中得到了充分证明。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不管在经济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存在的。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与动力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在工业化的动力支持下向前发展的。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工业化导致产业结构高度化、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动会引起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2],进而引导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之间人口的流动,最终推动了城市化。
第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刺激并产生了服务经济的需求,从而使城市化水平得以丰富和提升。
第三产业布局深受工业化的影响,工业化推进下的产业的兴起和壮大能促进企业的聚集,企业集聚越多,生活服务需求越多,城市化进程就越快。
2.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工业化对城市化具有推动作用,反过来,城市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工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第一,城市化促进企业集聚,拉动工业化发展。
企业的集聚需要低成本,拥有良好基础设施条件,配套设施齐全和充足劳动力资源的城市为此创造了条件。
第二,城市化通过消费集聚促进工业化的广度发展。
不同的企业集聚在城市,创造了庞大的生产消费市场;大量的人口集聚在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生活消费市场。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经济学
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经济学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现象越来越普遍。
城市成为了吸引人们前往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而城市化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
本文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经济学。
第一,城市化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城市化会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城市化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创新的结合。
城市也能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就业机会,从而带动了人们的生产力。
此外,城市化还会带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为人们可以更便捷地互相交流和学习。
这都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是,城市化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是积极的。
城市化也有可能造成城市内部的不平等和地区之间的分化。
城市化过程中的高度竞争有可能造成有限的资源聚集在一部分人身上,导致中小企业的减少和劳动力的浪费。
另外,在城市化过程中也会带来更高的生活成本和住房成本,对世界上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第二,城市化如何影响经济结构?城市化会改变经济结构的原因是,城市集中了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从而带动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
同样的,城市也会带来更多的服务业就业机会。
这些变化将对经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城市集中的园区和各种产业园区会继续增多,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需求。
这种变化同样会导致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对于具体哪个行业更有优势,这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可以做到的。
但是,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侵蚀性的负面影响。
为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大规模的投资可能会对基础设施、社区环境等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有些城市或地区的竞争过于激烈,有可能造成无效的“粗放型增长”,也有可能对其它地区造成不公平的竞争。
第三,城市化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对于许多人来说,城市化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生活。
城市中的资源和机会会吸引人们前来就业、生活和学习。
与此同时,城市化还会带来更多的文化多元化,特别是在城市中,人们可以更周到地保护和分享文化遗产。
但是,城市化也会带来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交通。
经济学中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中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经济学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工业化是指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和制造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城市化则是指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
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过程和对经济的影响。
一、工业化的经济学分析工业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
从生产方式上来看,资本主义是一种基于资本的生产方式。
资本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它的增长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资本的积累和流通是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工业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产业结构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国家产业结构不断改变。
生产和制造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农业和传统手工业逐渐式微。
工业化对生产和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和支持,从而提高了国家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2. 人力资本的增加。
工业化的推进吸引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涌入到生产和制造业中,带动了劳动力的技能提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技术进步的加速。
工业化对技术进步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装备和制度。
这样一来,就催生了科技创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使得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4. 资本的集中和控制。
工业化的推进让资本日益集中,资本家日益垄断,这对经济的发展来说既有利又不利。
一方面,大量的资本积累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源支持,另一方面,资本的集中和控制也让国家经济容易产生危机和风险。
二、城镇化的经济学分析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城镇化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力资本的流动。
城镇化的推进,让农村的人口向城市流动,大量的新人口涌入到城市,这样一来,劳动力的集中度和市场规模都会不断扩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产业升级和转型。
城市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会带来新的市场和机遇。
城市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2)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3)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4)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0)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16)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18)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9)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0)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 (21)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21)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22)第十三章——城市问题 (22)第一章——绪论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5.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6.你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地理学?如何才能学好城市地理学?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城镇及城镇人口的标准?定义城镇:产业结构(非农产业为主);城镇人口集聚规模;城镇特征如:①职能(政治、经济、文化职能)、②物质形态(电灯、广场、街道、电话、影剧院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③文化价值观念等;行政地域划分(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定义城镇人口:从事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并且居住在城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2.简述城市地域的概念。
①城市地域是城市或城镇作为大型的居民点和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聚集区,从不同角度认识城市地域可以得到不同的城市地域概念。
②城市地域包括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
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不同国家在空间尺度上标准不一。
实体地域:是城市功能的物质环境、设施等,是人口和各种非农活动高度密集的情况地域,即城市建成区。
功能地域:是城市或城镇组合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实施所波及的地域范围。
主要有: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等。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教案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2.了解城市化的意义和影响。
3.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城市化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城市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2.探讨大城市的问题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1.引入从身边的现象入手,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结合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城市化对于国家、社会、个人带来的影响。
2.讲授2.1.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
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的中心,是各种资源、信息汇聚和流通的中心,也是人才、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2.2.城市化的意义和影响城市化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1)城市化是现代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但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2)城市化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职位,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利用人才资源,促进人才的流动和成长;(3)城市化可以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和改善,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4)城市化可以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2.3.探讨大城市的问题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启示针对大城市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并思考如何解决。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围绕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展开讨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3.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国内外城市化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广州、深圳等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纽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和现状等。
分析这些城市化案例,了解其发展模式和成就,同时也了解其问题和挑战。
4.小结教师可以做一个简短的回顾和总结,并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表个人意见,加深学生对城市化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思考题评分2.课堂讨论与互动评分3.专业术语的掌握情况评分。
发展经济学课件(福州大学)
人口增长率高.
劳动力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需要.
失业率居高不下.
9/12/2013 17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
二、发展中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
4.分配不公。
• 分配制度大多严 重失衡,收入分 配向两极分化, 富者愈加富裕、 穷者愈加贫穷。
9/12/2013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
3.失业率高,就业率低。
• 劳动力利用 不充分有两 种表现形式。
• 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 们得不到工作机会 。 • 低度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然就业, 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的时 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 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 率却非常低,甚至接近于0。
(4)落后的农业国,如朝鲜,蒙古,越南等。
9/12/2013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
22
二、发展中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
3.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
7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拉 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普遍陷入停滞状 态。 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债务危机、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人口增长速度快。
9/12/2013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
9
二、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的产生
9/12/2013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
10
二、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的产生
1.发展中国家的独立
二战以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 附属国纷纷独立,并选择不同道路谋求经济的 快速发展,这些国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 (Developing Countries),或者欠发达国家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或 者第三世界国家Third World。 全球发展中国家共有100多个,占世界人口约 3/4以上。
福州大学考研复试科目
环境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毕振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安全科学技术导论》沈斐敏编,气象出版社
085229
环境工程
(专业学位)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毕振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离散数学》,耿素云,屈婉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周根林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离散数学》,耿素云,屈婉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宣、王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离散数学》,耿素云,屈婉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20202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020203
财政学
《财政学》(第二版),邓子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020204
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姜波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金融市场学》,张亦春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融市场学》,张亦春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20201
会计学
《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注会考试当年最新版;《财务成本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注会考试当年最新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胡汉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080503
工业化与城市化
经济增长
工业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 和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了 经济增长,从而推动了城 市化进程。
人口聚集
工业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 聚集于城市,寻求更好的 就业和生活机会,进一步 推动了城市化。
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 施的建设和完善,如交通 、能源、通信等,为城市 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 验,同时也要结合本国国情和发展阶 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和 政策措施。同时,发展中国家还需要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城市 的承载能力和居住环境,推动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05
工业化与城市化面临的挑 战与对策
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问题
农村工业化与就地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往往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就地城市化,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 地转移。
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资源 。
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往往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引导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发展。同时,市场力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市场扩大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聚集和消费 需求增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
的市场空间。
劳动力供给
城市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满足了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
。
技术创新
城市作为知识和信息的聚集地, 为工业化提供了技术创新和智力
支持。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
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地理教案:城市化与工业化
地理教案: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城市化与工业化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城市化的定义与原因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乡村,并以农业为主要职业。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大量人口逐渐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城市化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经济发展带来了工作岗位增加,吸引了农民工等人群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其次,教育资源、医疗条件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通常更加完善于城市地区。
此外,政府还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人口向城市迁移,以推动经济发展。
二、工业化的意义与影响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工业化。
工业化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工业化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传统农业生产依赖于人力劳动,而现代工业则利用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工业化还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并改善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其次,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全球格局。
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分配系统,各地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并加强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
此外,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完善以及科技进步推陈出新,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教育和公共服务等福利。
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时,我们也要面对工业化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城市化与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首先,大规模的城市人口增长导致了土地利用和资源消耗的加剧。
城市扩张导致农田和森林面积减少,这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其次,工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气、水域和土壤等自然资源。
工业化与城市化PPT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正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发展
中国政府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新型城镇化
中国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城市群和中小城市的发展, 提高城市化质量。
工业化与城市化
目 录
• 工业化概述 • 城市化概述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与挑战 •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工业化概述
工业化的定义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生 产方式、生产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无序扩张
城市不断扩大,但缺乏科学规划, 导致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足等 问题。
城市更新滞后
老城区和旧工业区改造困难,城市 更新进程缓慢,影响城市形象和发 展。
城市管理不善
城市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城市管 理效率低下,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人口导致资源紧张、环境压力 增大。
城市化优化资源配置
城市具有更高的信息传播效率和更完善的资源配置机制,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获取资源、信息和人才,提升企业的竞 争力和创新能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影响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发展,两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工业化与城市化需协调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过度城市化或工 业化不足的现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展望及对策
作者: 刘萍[1]
作者机构: [1]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
出版物刊名: 技术经济
页码: 1-4页
主题词: 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
摘要: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车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到达现代化发展的彼岸。
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市化作为一项国策,对于扩大需求、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相协调的方面,也决定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
发展经济学阅读材料
发展经济学阅读材料第一篇:发展经济学阅读材料《发展经济学》课程考试阅读材料2014年春季1)斯图亚特.R.林恩, 《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3)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4)爱蒙德.菲尔普斯,《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中信出版社5)吉拉德.M.米耶,《经济发展理论的十位大师》,中国经济出版社6)迈克尔.斯宾塞,《下一次大趋同:多速世界经济增长的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7)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9)罗纳德.芬德利,《强权与富足》,中信出版社10)科斯,《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信出版社11)周其仁,《改革的逻辑》,中信出版社12)路易吉.帕加内托,爱蒙德.菲尔普斯,《金融、研究、教育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14)G.M.格罗斯曼,E.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5)阿比吉特•班纳吉,《贫穷的本质》,中信出版社第二篇:发展经济学1.比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增加投资而增加了产量,同时还包括更高的生产效率。
经济发展,除去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也包括人口增长、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增长是反战的必要条件,没有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发展,但有了增长不一定就有发展。
2.改造传统农业有哪些基本途径?(1)制度创新(土地占有方式的改革)。
比如大规模现代耕作或养殖,种植园农业。
(2)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
比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其他形式的机器替代劳动,新型稻种改良作物品种而提高产量。
3.教育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哪些?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
浅谈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
刘羡农
【期刊名称】《求实》
【年(卷),期】2009(000)0z2
【摘要】@@ 在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工业的迅速发展.翻开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几乎都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发展工业上,如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市民革命胜利后,紧接着就是开始发展工业.
【总页数】1页(P109)
【作者】刘羡农
【作者单位】中共邵武市委党校,福建,邵武,3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相关文献】
1.推进连云港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2.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表现
3.兵团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4.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5.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革命是以手工技 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 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生 产的机器大工业,它 既是生产力的一次革 命,又是生产关系的 一次巨大变革。 产业革命的开始,是 工业化过程的起点。 产业革命并不等于工 业化。
技术革命,指的是世界 性的生产技术领域内的 重大变革或质的飞跃。 技术革命推动了工业化 的进程。 工业化促进了技术革命。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
所谓工业化模式,实际上就是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1.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市场竞争机制是要素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3.借助于奴隶贸易等形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4.工业化进程一般采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
(一)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主张对各工业部门同时、按照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此 克服经济中存在的不可分性,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增长, 达到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二)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主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 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率全面发展,实现工业化。 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大小作为确定 其投资比率的依据。 (三)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1、城市化
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 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成长为 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即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
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委内瑞拉和巴西 埃塞俄比亚、马拉维 、尼泊尔和布隆迪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3.过度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又称之为虚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 水平大大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 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 化。 在1800—1980年,工业就业率的增长极为缓慢, 仅仅上升了3个百分点,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越 来越快,攀升到原来的3.44倍。 当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21%时,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为340美元,而欧洲大陆城市化水平达 到21%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高达650美元。
是指发展或现代化 。 就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 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 程,是指伴随着经济增 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 政治体制、法律文化甚 至观念习俗等方面的变 革,它涉及经济、政治 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3 工业化,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4.工业化与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的关系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工业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二、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
比较全面地衡量工业化程度,需要综合考察以下互相 联系的六个方面:
1 .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 .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 3 .工业自身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包括工业生产的机 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4 .农业的工业化水平。 5 .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6 .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交通运输和其他产业部门的顺序。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
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经济体制方面的特征:
(1)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私有制。 (2)排斥市场机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政治体制方 面的特征: (1)结构混同。 (2)过分集权。 (3)缺乏监督。 (4)没有法制。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
三、混合型工业化模式
采用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两种模式的 不同特色,混合而成,实际上是前两大对立模式相 结合而形成的各种中间发展形式,其中多数可称之 为某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其特点是几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基本是自由经济制 度,但受政府计划的调节,传统因素特别是军队在 稳定经济与社会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代表有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印度模式和埃及 模式等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起步晚、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 世界平均 发达国家
* 高收入国家 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化率40.53%。
1950 16.2 28.4 51.8
1980 30.6 40.0 75.0
1997 39.0 46.0 78.0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
东亚工业化模式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与亚洲 “四小龙” 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尤其指亚 洲“四小龙”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发展模式。 东亚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 方面: (1)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2)较强的政府干预。 (3)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 (4)重视科技和教育。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工业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工业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一、工业化的含义
1.狭义的工业化
2 .广义的工业化
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 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 占统治地位的过程。 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 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 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 转变,它使一个国家 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 现代的工业国。
2、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和特征: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
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 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并在总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3、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现代工业的兴起,为城市化提 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和各种社会 条件,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 城市化也反过来给工业化以极 大的刺激。 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出现城 市化;同样,如果没有城市化, 工业化也难以实现。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1.城市贫困化。
2.城市失业。
2004.10.6-.10.10雾 锁北京城,空气质量 甚至降为了五级重度 污染 不同日期同一时间同 一地点拍摄图片对照
3.城市环境污染。
4.城市的社会问题。
五个污染源对有害颗粒的贡献分别是:机动车40%以上, 扬尘占20%-30%,能源消耗占20%,工业污染占10%, 生活污染在10%以下。而在扬尘中由于机动车行驶引起的 扬尘污染又占了30%-40%。
领取一次,近10%的低保户未能足额领到低保金。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贫民阶层的形成与出路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主张依据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确定对各 产业部门不同的投资比率和增长比率,通过部门间不同比率 的增长,以克服瓶颈; 一旦经济发展中的瓶颈被消除,就应当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按 一定比例平衡增长。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 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最佳用途 上。 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希曼。 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 源优先发展一部分联系效应大的产业,用优先发展 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 全部产业的发展。 局限性:这种理论过于看重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 忽视了各部门之间的互补性,低估了产业或部门间 的不平衡增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 来考虑增长问题,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相 辅相成的。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宜于采取不平衡增长
战略 ;当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平衡增长
战略又势在必行。
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一、平衡增长理论
所谓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 部门中,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同时、全面地进行 大规模投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的全面发展,来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工 业化或经济发展。 平衡增长可分为三种类型: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和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2002 41.4 47.8 77.8*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2.发展不平衡。
国家或地区 拉丁美洲 亚洲 从 各 大 洲 看 从 国 别 看 东亚 南亚 中东 非洲 北非 南撒哈拉非洲 1980年 64.0% 25.2% 21% 22% 48% 23.5% 48% 23% 2002年 76 .2% ____ 40.2% 29.6% 62.8% ----------35% 82%一88% 分别为15.4%、15.9 %、14.6%、和9.6 %。
第十三章 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4.城市首位度畸高。
城市首位度,也称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个国家 (地 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间的比值, 它通常用来反映该国 (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 中程度。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 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城市大都是这些国家的首都或沿海 城市。第一大城市的人口往往比第二大城市的人口高 3倍~9倍,最高达到12倍一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