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现实基础与对策研究
新时期苏州智能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及实践经验
新时期苏州智能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及实践经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与发展,苏州已成为全国工业大市、全球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新时期苏州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苏州各级政府部门及智能制造企业以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推进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为主攻方向,对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hard work and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Suzhou has become a major industrial city and a global manufacturing base.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made in China 2025” by the state and Jiangsu pro vince,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uzhou industrial economy in the new period,and buil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base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Suzhou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ak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economy as the topic,focus on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take promot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Internet +” as the the main direction of attack,carry out a series of practical explor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new industries,new formats and new models.标签:智能制造;互联网企业;转型1 基本现状近年来,苏州基本形成了集智能设计、智能生产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智能工业体系。
产业转型背景下苏州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路径研究
产业转型背景下苏州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在产业发展的新时期,制造业智能化已经成为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苏州市作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典范,也在迎接新的挑战,怎样更好地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成为其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首先,苏州市应在制定发展目标上做出调整,以及相关的综合政策安排。
以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更高效的视角,落实制定发展目标和政策,建立一整套政策结构,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入,可以提升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水平。
其次,苏州要抓住重大机遇,及时布局,以技术创新激发产业发展。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及时利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进行改造,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改进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效率、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此外,苏州应深入拓展未来市场,建立行业驱动的产业布局,加快建立跨部门协同的智能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深入应用。
苏州还要把握触及技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现代运营管理,实现制造业信息化、电子化和全方位智能化这关键技术,以促进产业间协同整合。
综上所述,苏州要把握当前区域产业转型机遇,以技术发展和新业态布局为主,制定一整套有力的政策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动员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促使企业加快参与,让智能制造更好地落地,以保驾护航全市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的发展。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1. 引言1.1 介绍“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该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包括加强基础研究、重点领域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质量品牌建设等。
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该计划也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技术水平和品牌价值,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制造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实现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目标,推动中国制造业全面升级,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1.2 当前“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性“中国制造2025”计划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发展。
当前“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可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可以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与研究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与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致力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本文将分析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对中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框架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国家战略性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由数量向质量、效率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其总体框架主要包括:1.产业基础的加强: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创新等途径,提升产业基础和支撑体系的竞争力;2.智能制造的推进: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3.品牌建设的加强:通过提升品牌形象、产品质量、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4.绿色制造的发展: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提升中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中国制造2025实施情况分析截至目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已经进入第五年,实施情况如何呢?1.技术推广的成效明显。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2.自主创新的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技术企业大力投入研发和创新实践,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方向表现突出。
3.制造业结构的优化不断加快。
中国制造业正在从传统的低端的制造业转型为高端的智能制造业,从而提高了制造业竞争力,具有更强的全球竞争力。
4.品牌建设与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
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中国制造2025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制造2025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为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加速行业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普及,中国制造业将加快向高端、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
2015年苏州市软科学研究指令性计划拟立项项目名单
张丽岩、程成、何承韡
15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现实基础与推进战略研究——基于“智能制造”发展背景下制造业升级视角
史嵘
王琳
16
苏州科技学院
“新常态”下苏州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现状与支持政策研究
朱天一
李晓峰、徐天舒、李雪冬
17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发展“银发旅游”、促进“银发经济”研究
苏州市工业类小微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陆萍
朱峰、李良、周莉
63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姑苏区城中村治理研究
顾秀梅、胡金华
陆婧、钟铃、杨柳
64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市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研究
冯琳、陈志峰
沈春晓、孔婷婷、周燕
65
苏州上理精密制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相城区精密制造产业现状与智能化技术升级对策研究
林献坤、尤泉元
2015年苏州市软科学研究指令性计划拟立项项目名单
序号
申报单位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成员
1
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相关问题研究
方伟
徐春宏、接晔
2
苏州大学
苏州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现实基础与推进战略研究
沈能
赵增耀、王群伟、周晶晶
3
苏州大学
苏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苏州与上海杭州平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刘慧娟
唐凯、刘淑萍、刘春才
53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与杭州依托移动互联网发展平台经济集聚区的比较研究
凌守兴
王利锋、徐金龙、谢冬
54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解读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ppt课件
16
11、节能环保装备
发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环保型锅炉、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低品位余热利用 装备、富营养化污染防治、高负荷生物脱氮除磷、高效厌氧好氧生物处理、高盐度 重金属及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处理等技术装备,高可靠性、低消耗、副产品可资源 化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气体净化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及装备, 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处理等 成套设备,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设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 设备、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3
目录
1个总目标 15个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 8个主要任务 8个重大工程
4
一、总目标
总目标:到2020年,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有国 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
预期目标(到2020年) 创新创造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00家。 两化融合水平提升。建成1000个智能工厂(车间)。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33%。生产性服务增加值占比58%。 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制造业增加值率达22.5%。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国内领先水 平。
5
二、15个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
结合《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大重点领域和我省实际,把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网络通信设备、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 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15个产业作为实施突破的重点领域,相比中国制造 2025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方向更具体、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
未来1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总价值可达709.8亿美元,全球无人机销售额将飙升至391亿美元。
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与策略1.简介“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新的制造业战略,旨在使中国在2035年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等手段,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而不强”向“大而强”转变。
2.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实现“中国制造2025”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正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等一系列挑战。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
3.推进智能制造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智能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一种模式,它将机器、设备、传感器等信息化技术,与生产流程无缝衔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
智能制造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它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智能制造需要提高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水平,推广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技术,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
4.推动“双创”创新,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双创”既是中国制造业的新机遇,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新路径。
推动“双创”创新,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途径。
政府要加大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打造创新型企业,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不断迈进。
5.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制造业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石。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
要加快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6.提高品牌形象和质量标准,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苏州智能制造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苏州智能制造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张军来源:《市场周刊》2019年第02期摘要:苏州民营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度高,具有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光电缆、机械装备等特色鲜明的制造产业。
文章旨在发现苏州智能制造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中寻找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提出推进苏州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制造;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2-0001-02近年来,苏州在推进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效果,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苏州工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快速发展、带动生产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
一、苏州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为全面掌握全市智能制造各环节的分布情况,对全市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课题组选取了苏州各市(区)的900家制造企业,涵盖了智能制造的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智能管理,根据调研结果,总结苏州智能制造现状如下所示。
(一)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苏州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苏州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度高,具有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光电缆、机械装备等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
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2万亿元,增长10.4%。
苏州推进智能工业的起步比较早,2014年就提出了以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性电商六大关键环节为抓手的“智能工业”体系概念,于2015年吹响了发展智能工业的号角,三年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创新战略定位苏州市政府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示范试点企业的申报工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创新战略定位。
苏州正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要把苏州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名城。
苏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着重围绕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培育智能制造支撑主体、构建智能制造创新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打造智能制造生态环境等方面出台重要措施,以此助推我市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名城。
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探究
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探究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定的一个全面提升制造业水平的战略规划,旨在加强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相应的实现路径探究。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装备制造、标准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路径。
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路径之一。
传统制造业占据我国制造业的比重较大,而现代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却相对薄弱。
因此,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推动制造业升级。
应当注重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比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同时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促使其向高端方向发展。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另一个重要路径。
目前,我国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需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除了大力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外,还应加强对企业的支持,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三、装备制造我国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制造业中的重要部分,扮演着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角色。
因此,需要加大装备制造业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与先进制造业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
四、标准化标准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途径。
标准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质量管理。
因此,需要在标准制定和实施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同时,各地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协调与合作,推动标准化与检测认证、质量管理、产业发展等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
五、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途径之一。
制造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制造业的实现也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资源和合作机会。
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与策略研究
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与策略研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竞争已经不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最直接而且最关键的表现形式就是制造业的竞争。
于是,制造业向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呈现出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创新型的趋势,这也是制造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赢得优势和主动权的关键。
而“中国制造2025”就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制造2025的产生背景“中国制造2025”的提法于2015年首次提出来。
当时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烈的反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技术创新不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
显然,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未来的发展重心就要放在制造业上。
而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式下,崛起一种“新型制造业”就是一件极为必要的事情。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就是为了推进我国制造业的进步和优化。
通过培育新一代的互联网企业,打造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所以,“中国制造2025”不仅是一个引领中国制造业迈向新时代的实践纲领,同时也是一项带有长远性和不可逆转性的重要战略。
二、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其中直接目标是实现制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创新型转型和升级。
为实现这些目标,将重点从制造产品没有朝着绿色方向发展、制造产品缺乏高科技元素、制造产品缺乏服务的元素、制造业创新的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入手。
三、中国制造2025的方式与策略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必须从制造业的各个方面着手。
下面我们将针对制造业的四个内核要素—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创新型,分别阐述其中的主要策略和推进方向。
1. 智能化面对目前制造业中人口成本的上涨、安全生产的压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发新技术的高昂成本等问题,提高技术含量和智能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新趋势研究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路径与新趋势研究自199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以来,中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中国制造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将中国制造业转变为高质量、高效率、高技术的现代化产业。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路径以及当前的新趋势。
一、实施路径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九个关键领域,包括信息技术、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和航海装备、新能源和节能汽车、新材料、医疗设备、军工、农机装备以及环保技术。
其中,信息技术是关键领域之一,目标是建设一批世界级的高端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
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也是焦点领域,计划在2020年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中国制造2025战略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企业并购重组、鼓励技术创新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二、新趋势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中国制造业是面临一些新趋势的。
首先,智能制造成为了其中的热点。
智能制造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制造过程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并计划到2025年实现智能制造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应用。
其次,绿色制造也成为了新的趋势。
绿色制造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以鼓励企业采取绿色制造的生产方式。
一些企业也开始自主采取环保措施,例如减少废弃物产生、节能降耗等。
最后,全球化发展也是一个新趋势。
中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很多企业的生产基地。
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制造业也需要更加开放和国际化。
因此,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外商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中国制造2025实施路径研究
中国制造2025实施路径研究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崛起,拥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推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应运而生,旨在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本文将对中国制造2025实施路径进行探析,为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制定发展策略制定发展策略是中国制造2025行动的第一步。
在制定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关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同时,需要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调,以协同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二、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加强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制造业需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快研发和创新速度。
此外,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合法合规的技术引进,避免技术倒逼现象的出现。
三、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实现现代化生产和管理。
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能源等途径,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四、加强产业协同产业协同是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在加强产业协同方面,需要实现相互补充和协同合作,在产业链的不同阶段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
同时,还需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推动科学研究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
五、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产业联盟和商务往来等方式,引入更多的国际优质资源和技术,提升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是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方面,需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建立环保和能耗标准。
同时,还需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总之,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路径探析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路径探析中国制造2025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加速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加工能力和科技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
实施这一战略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着手,下面对实施路径进行探析。
一、优化基础制造能力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优化基础制造能力。
这里指生产设备、制造工艺、质量保证等基础制造能力。
对于设备和工艺等方面,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应用范围,提升自主制造能力。
同时,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等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产品质量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对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和改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用户需求。
二、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里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流程、资源等的智能化管理和协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要实现智能制造,需要通过提升IT竞争能力和数据化管理,促进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
同时,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培养具有工业4.0经验和技能的技术人员,推动新型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速智能化转型。
三、推进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制造方式,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里指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环境保护等措施,提高制造业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在绿色制造方面,需要加强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治和减排措施,推行能源节约型和资源循环型等新型制造模式。
同时,需要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环境保护的诸多技术、信息化和体制能力,确保绿色制造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效益。
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协同是制造业范畴内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里指以产业链为基础,实现产、供、销等各环节的紧密协同与衔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并稳步提高产业增值。
要实现产业协同,需要完善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等方面,推进生态共建和共享,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协同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实施“中国制造2025”?1000字
如何实施“中国制造2025”?1000字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打造全球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计划,旨在构建一个以现代化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实现数字和物联化、产品质量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精益劳动力消耗和经济效益高、工业网络安全性水平高和可持续管理工作的制造业领域。
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政府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从网络化投资方面着手,实现“自主发展、合作创新、开放共赢”的投资理念,营造“自主、平等、共享、共赢”的投资环境,加强投资和融资支持。
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协同的作用,支持大型企业、小微企业的建设。
二是从促进新技术的研发方面着手,督促制造业科研投入增加。
加强与创新驱动发展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自主研发,鼓励学术研究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源于研发的先进技术。
三是从全球竞争力加强方面着手。
充分发挥国家目标管理和应用型技术支持机制的职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改善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国家的全球竞争力的提高。
四是从全面实施产业4.0计划方面着手,致力于推动企业现代化智能制造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
这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实现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
五是重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支持的作用,加强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以满足国内和外部市场的需求,形成良好的技术竞争环境。
总之,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创新升级,通过技术进步、科技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资源配置优化等举措,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从规模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实现智能制造发展突破,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苏州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The Industrial Study | 产业研究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28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苏州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李耀华1 赵 成21.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2.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一、背景分析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纲领。
要求全社会抓住当前重要的历史机遇,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战略任务和重点里面提到,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方面,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云计算、3D打印等成为当今时代的热点技术,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正在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我国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创新升级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国家通过出台、制定相关政策,发挥全社会力量,利用制度优势等,努力加快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二、苏州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的政策为响应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2016年1月苏州市政府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实施制造强市策略,主攻智能制造,努力将苏州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随后,2017年1月3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创新发展十项重点工程的通知》,指出在智能制造发展工程方面,苏州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十百千万”工程;2017年7月3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的意见》;2018年5月10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中提到: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
如何打牢基础,从实现端推进“中国制造2025”?
如何打牢基础,从实现端推进“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智能装备和产品是智能制造的实现端,而智能装备和产品中较为重要的体现则是工业机器人。
行稳致远,如何打牢基础,从实现端推进“中国制造2025”?
在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主旨报告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执行副会长朱森第就推进智能制造的关键、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以及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的有益经验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未来机器人的发展非常诱人,预计到2020年机器人的密度会达到150,保守估计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元!”朱森第说,现在有两个热,一个是智能制造热,一个是机器人热。
针对工业机器人,他提醒大家面对“热”更要冷静思考。
朱森第说:“推进智能制造,要从国家制造业当中最突出的问题,即要从效率、效益、质量入手。
”当前的智能制造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第一、顺应技术发展趋势,融入新的技术,最关键的是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第二、推进智能制造要通过试点示范,多层次,多维度。
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1.17
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一)为深入贯彻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践行落实“中国制造2025”部署,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筑牢“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根基,特制定本纲要。
一、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平稳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战场,是实施创新驱动的主要领域。
开放以来,我省坚持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制造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支撑全省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省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是增创竞争新优势,抢占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是明确发展新定位,融入制造强国大的客观要求;是履行历史新使命,推动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现实需要;是凝聚升级新动能,促进稳增长、调结构的有效途径。
必须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省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加快提升江苏制造整体水平。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布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着力点,以推进智能制造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立足市场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工业基础,推进集成应用,提升制造水平,促进提质增效升级,推动江苏制造业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生产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新跨越。
(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企业主体。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汇聚新的动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引导,营造宽松环境,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
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联合攻关,协同创新。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高端创新、经营管理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制造强省人力资源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深 入研 究农民学习需求 , 提 高培 训质量。 一是改革学习内容。 根
据 农 民 的 知 识 文化 水平 , 设 计 符 合 其需 要 的 教 学 内容 。 学 习 内容 力求 通 俗 易懂 、 简洁实用、 便于 掌 握 , 力 求 避 免 高 深 的 理 论 分析 和 专业 研 究 , 以 能 理
动、 参 观 启 发 引 导等 灵 活 多样 的 学 习方 法 , 增 强学 习的 针 对性 和 实效 性 。 三 是创新 学习方式 。 要通过各种 有效途 径, 了解 农 民 的 学 习动 机 , 对 不 同对 象 的 学 习动 机 作 全 面 分析 , 改 目前 普 遍 存 在 的 被 动 学 习为主 动 学 习 。
训的近期 、 中期和远期规 划。 建 立部 门 联 席 会 制 度 , 定 期 专 题 研 究 型 职 业 农 民培 训 工作 的 重 大 问题 , 实行统一安排培训 计划, 统 一 编 制 和 审 查 培 训 教材, 统一审定培训学校, 统一核拨和审计培训经费, 统一聘请教员 , 统一
进行监督检查 , 统 一 实 施 考 核 发证 , 使培 训 工 作 科 学 化 、 制 度化 、规 范化 。
新型农业 社会化 服务体系建设 , 加快新产 品、 新 技 术 引 进 和 推 广, 指导新
2 . 抓 好 新 型职 业 农 民培 育基 地 建 设 , 完善教 学培 训 条件 。 新 型职
5 . 加 大扶持 力度 , 健 全政 策体 系。目 前, 新型职业农 民的培育工作 才
刚剐起步 , 迫切 需要加大政 策扶持力度 , 逐 步 形 成 较 为 系统 完 善 的 政 策 扶
持体系 。 在财政 扶持上 , 要 设 立 培 育 新 型 职 业 农 民专 项 扶 持 资 金 , 主 要 用
系统 性 工程 , 要按 照 “ 科教 兴 农 、 人才强农、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固农 ”的战 略 要 求, 积极探索有效培育路径和方法 , 着力 培 养 一支 有 文化 、 懂技术 、 会 经 营
的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队伍 , 为现 代 农 业 发 展提 供 强 有 力的 人 才 支 撑 。
持, 而 是 为 了找 准 对 象 , 为他们提 供更好的 服务。 三 是 广 泛 宣 传 实 施 新 型
训 质 量 及培 训 效 果 。
职 业 农 民培 育 工 程 的 成 功 经 验 , 宣传 通 过 培 训 而 创 业 致 富 的 新 型 职 业 农
民先进典型 , 调 动 广大 农 民参 与 培 训 的 积极 性 。
解、 会使 用为前提 。 二 是 改 进 学 习 方 法 。除了 比较 常 见 的 课 堂 讲 授 方 法 以 外, 还 可 以 采 取 巡 回辅 导 讲 座 讨 论 交 流 心 得 、 结对帮扶学习、 典 型 示 范 带
三、 加快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培 育 工作 的对 策 建 议
培 育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是一 项 关 系 “ 三农 ” 工作 基 础 性 、 创新性、 长期性、
同时, 建 立考评机 制。 政 府要制定新型职 业农民培训考核办 法, 对各相关
部 门、 镇街在新 型职业农 民培训中的规划实施 、 责 任 到位 、 培 训 质 量 和 经 费 落 实 等 情况 , 开展 经常 性 督查
土地经营权等 抵押贷款 。 在 技 术 指 导上 , 要深化农技 推广体制改革 , 强化
C o mp l e x综合
5 . 学习培训与农 民实际脱节, 注重形式忽视培训效果 。 一是学习内
容 与 农 村 发 展实 际 有 所 脱 节 , 集 中的 培 训 学 习难 以有 效 满 足 农 民 多元 化 的 义 。二 是 通 过 广泛 宣传 , 解决部分干 部群众认识上的误 区。 认定新 型职业 农民 , 不 是 要 对 农 民 设 置 门槛 , 而 是 要 引 导 和 支 持 优 秀 人才 从 事 农 业 , 培
于 扶 持 各 类 培 训 机 构 和 通 过 认 定 的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从 事 生 产 的 经 营补 助 等 方面, 现 有 的 特 别 是 新增 的 强农 惠 农 资 金 和 涉农 项 目要 向新 型 职 业 农 民 倾 斜。 在 土地 流 转 上 ,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 健 全流转服务体系, 鼓 励
采 取委托 流转、 股份合作 等方式 , 推 进 整 村 整 组 连 片 集 中长 期 流 转 , 引 导
农 村 承 包 土地 向 新 型 职 业 农 民流 转 在 金 融 服 务上 , 要创新信贷品 种, 简 化信 贷手 续 , 并给予利率优惠 , 允许新型职 业农 民以大型农用设施 、 流 转
4 . 农民的整体素质偏差, 难以达到培训目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
年 龄 偏 大 、文 化 水 平 低 、 培训意愿 不强烈 。 未能 升学的 农村初 、 高 中毕 业 生, 受 家长 、 自身 和 社 会择 业 观 念 的影 响 , 对职业培训不够积极主动。 所 以
培养有知识、 懂技术、 会 经 营 的 新 型 农 民难 度 大 。
1 . 整合 培 训 资源 , 健 全 长效 的工作 机制 。 要进一 步完善健全 新型职
业农民培训领导小组 , 组长由县 ( 区 )领 导 担任 , 县 相 关部 门 为成 员单 位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要 负 责 新 型职 业 农 民 培 训 的 整 体 规 划 、 部 门工 作 协 , 特 别 是 要 科 学 制 定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培
学 习需 求 。二 是 培 养 方 式 与 农 民学 习特 性 结 合不 紧 ,难 以 激 发 他 们 学 习的
兴趣 。 三是培训 与农民创业需要脱节 , 注 重形式上 的数量培训 , 忽 视 了 培
养 和 稳 定 现 代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者 队伍 ; 不是 为了给 予 部 分农 民 资金 和 物 质 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