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和概念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以下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1. 加法和减法计算:
-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 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三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2. 乘法和除法计算:
-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 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运用
- 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计算
3. 分数:
- 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相等判断
- 分数的化简和约分
-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分数和整数的转换
4.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 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5. 时、分和秒的换算:
- 时、分和秒的概念和符号
- 时、分和秒之间的换算
- 时钟和日历的使用和解读
6. 金钱和货币兑换:
- 金钱和货币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 金钱的加减法计算
- 金钱的比较和换算
7. 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 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及公式大全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

三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数学

三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数学

以下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1. 分数
- 识别分数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简化和扩展
- 分数与整数的转换
-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小数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小数的大小比较
-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计数与运算
- 计算加减法算式
- 计算乘法算式
- 计算除法算式
- 运用竖式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数据的分类和排序
- 制作简单的图表(例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5. 几何图形
- 识别并绘制不同的几何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 认识图形的性质(例如边长、角度等)
- 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例如平移、旋转、对称等)
6. 时间与日历
- 计算时间的过去与未来
- 识别并使用日历
7. 金钱与购物
- 识别并计算金额的加减法
- 进行简单的购物运算
这只是一部分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实际课程可能会根据教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参考相关教材和课程大纲,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知识点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必背公式+概念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一共有8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

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2、验算除法:(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行数、列数。

(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4、填写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三年级下册数学排列组合公式(一)

三年级下册数学排列组合公式(一)

三年级下册数学排列组合公式(一)三年级下册数学排列组合公式1. 排列公式排列是从若干个元素中选取一部分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

下面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常见的排列公式:无重复元素的排列公式对于无重复元素的排列,我们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排列总数:无重复元素的排列公式(其中,P表示排列,n表示元素的个数,n!表示n的阶乘。

例子:假设有5个不同的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从中选出3个水果进行排列。

根据公式,我们有:[计算无重复元素的排列总数](因此,从5个不同的水果中选出3个水果进行排列的方法数为6种。

有重复元素的排列公式对于有重复元素的排列,我们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排列总数:有重复元素的排列公式(其中,n表示总元素的个数,n1、n2、…、nk分别表示重复元素1、2、…、k 的个数。

例子:假设有5个水果(苹果、苹果、橙子、草莓、草莓),从中选出3个水果进行排列。

根据公式,我们有:[计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总数](因此,从5个水果中选出3个水果进行排列的方法数为15种。

2. 组合公式组合是从若干个元素中选取一部分元素的方法,和排列不同的是,组合不考虑元素的顺序。

下面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常见的组合公式:无重复元素的组合公式对于无重复元素的组合,我们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组合总数:无重复元素的组合公式(其中,C表示组合,n表示元素的个数,k表示选取的元素个数。

例子:假设有5个不同的颜色(红、黄、蓝、绿、紫),从中选出2个颜色进行组合。

根据公式,我们有:[计算无重复元素的组合总数](因此,从5个不同的颜色中选出2个颜色进行组合的方法数为10种。

有重复元素的组合公式对于有重复元素的组合,我们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组合总数:有重复元素的组合公式(其中,n表示不同元素的个数,k表示选取的元素个数。

例子:假设有3种不同的水果(苹果、橙子、草莓),从中选取2个水果进行组合。

根据公式,我们有:[计算有重复元素的组合总数](因此,从3种不同的水果中选出2个水果进行组合的方法数为8种。

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必背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必背的

以下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 乘法交换律:a×b=b×a。

3. 乘法结合律:a×(b×c)=(a×b)×c。

除法公式:
1. 除法定义式:a÷b=c,即b×c=a。

2. 除法乘法法则:a÷b=(a×c)÷(b×c)。

周长公式:
1.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

面积公式:
1.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4.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²。

5.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6.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

体积公式:
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4.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

以下是对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总结:一、整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整数的加减法:学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整数的乘法:掌握乘法口诀表,能够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运算。

3. 整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整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比较不同整数的大小,理解数位和数值的关系。

二、分数的初步认识1. 分数的意义:了解分数是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读写: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如1/4读作“四分之一”。

3. 分数的比较: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小数的初步认识1. 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2. 小数的读写: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如0.25读作“零点二五”。

3. 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点对齐进行加减运算的方法。

四、面积和周长的计算1. 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是平面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

3. 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边界的长度。

4. 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掌握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的周长。

五、时间的计算1. 时、分、秒的认识: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小时=60分钟。

2. 时间的加减法:学习如何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六、简单的几何知识1. 平面图形:认识并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2. 立体图形: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

七、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整理。

2. 简单的图表:了解条形图、饼图等图表的绘制方法。

3. 概率的初步认识: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八、实际应用题1. 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购物计算、时间安排等。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数的认识和运算1.序数的认识:认识第几,比大小。

2.三位数的认识:百位、十位、个位的概念和读法。

3.加减法运算:计算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借位。

4.运算法则:算术法则,混合计算法则。

二、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相等的份数:认识相等的分数,简单的分数合并和简化。

2.单位分数:认识单位分数,相互比较大小。

3.分数的加减法:当分数不同分母时,通分之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4.分数的乘除法:认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

三、公制长度、质量和容积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如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转换。

2.质量和容积单位换算:如千克、克与吨之间的转换,升、毫升之间的转换。

四、几何1.观察物体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立方体、棱柱、棱锥、圆柱的形状和特征。

2.几何转换:如平移、翻折、旋转和对称等几何转换。

五、时间1.认识钟表:读懂和书写常见时间,对小时、分钟的表达和换算。

2.计算时间的长短: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时间的长短,如日、周、月、季、年等的概念和认识。

六、数据统计1.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能够从生活中搜集到一定的数据,并进行整理。

2.分类、排序、统计:根据一定的需求,调查收集的数据并进行分类、排序、统计。

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课堂讨论、作业和自学等方式来掌握和巩固这些知识点。

这些数学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而且对于理解和解决生活中有关计量、计算、统计等实际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年级下半年 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下半年 数学知识点

三年级下半年数学知识点
以下是三年级下半年的一些数学知识点:
1. 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学习如何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分数:介绍分数的概念,学习如何读写常见的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和运算。

3. 长度单位换算:学习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厘米与米、千米与米的换算。

4. 时钟和时间:学习如何读取时钟并判断时间,包括整点、半点以及其他分钟的表示方法。

5. 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学习不同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和三维图形(如立方体、球体等)的特征和性质。

6. 数据收集和统计: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包括绘制简单的条形图和折线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7. 金钱概念:学习如何认识和计算人民币的面值,进行简单的货币加减法运算。

8. 运算符号: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符号及其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这些知识点只是三年级下半年数学学习的一部分,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学校而有所差异。

建议你参考教材或与老师进一步了解具体的课程安排。

1。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各类图形计算公式汇总

三年级下册数学各类图形计算公式汇总

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 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 b+a h+b h)(2)体积=长×宽×高V=a b 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 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 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附常用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8 月小月(30天)的有:49 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1、0乘任何数都等于0。

2、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3、任何数除以0都“无意义”。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5、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克和吨来做物体质量的单位。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8、用字母表示,千克记作kg,克记作g,吨记作t。

9、 1千克=1000克1kg=1000g10、1吨=1000千克1t=1000kg11、一个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2、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18、要想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必须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边长。

19、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可能是二位数。

21、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末尾不一定有0。

22、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商中间不一定有0。

2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8、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就扩大几倍。

例: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扩大2倍。

49、一个乘数扩大几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两个扩大倍数的积。

例:一个乘数扩大2倍,另一个乘数扩大3倍,积就扩大2×3=6倍。

5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51、在乘法里,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就有几个0。

52、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

53、用4个数字组合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其中积最大的算式组合方法是:把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中间的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

这样的算式是“积最大的”。

54、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相等时,周长不一定相等。

55、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面积。

56、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57、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
下列是三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公式:
1.加法公式:a + b = c。

其中,a和b是加数,c是和。

2.减法公式:a - b = c。

其中,a是被减数,b是减数,c是差。

3.乘法公式:a × b = c。

其中,a和b是乘数,c是积。

4.除法公式:a ÷ b = c。

其中,a是被除数,b是除数,c是商。

5.平均值公式:(a + b + c + ... + n) ÷ m =平均值。

其中,a、
b、c、...、n是一组数,m是数的个数。

6.面积公式:面积=长×宽。

适用于矩形、正方形等具有确定边长
的形状。

7.周长公式:周长= 2 × (长+宽)。

适用于矩形、正方形等具有
确定边长的形状。

8.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适用于长方体等具有确定边长的
立体形状。

除了以上公式,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题目情况使用其他公式,例如:身高体重指数计算公式、温度转换公式等等。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公
式的运用是解题的基础,同时也需注重理解公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已整理)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3、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商×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余数的(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5、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写商。

)6、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精编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定义大全

精编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定义大全

精编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定义大全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举例:12+16=16+12=28。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举例:(10+15)+30=10+(15+30)=55。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举例:2×9=9×2=18。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举例:(3×5)×10=3×(5×10)=150。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3)×5=2×5+3×5 =2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举例:(1)6686202338320⨯⨯===⨯⨯; (2) 007=。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举例:3×20=60;50×4=200。

7、什么叫等式?答: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举例:(1)6×3=18,那么:6×3×25=18×25;(2)5×9=45,那么:593453⨯÷=÷。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举例: x+3=17。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x 的算式并计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2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3(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

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必背公式

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必背公式

三年级上下册数学必背公式第一单元时、分、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时间单位: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时间=开始时刻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 )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 )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一圈是(12时),走两圈是(24时),正好是(一日)。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小时)。

4、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是(1分钟)。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笔算多位数减法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加法的验算方法:加数+加数=和(1)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减法的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1)差+减数=被减数(2)被减数-差=减数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

第三单元测量(一)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作单位。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一拃(zha)长大约是1分米,一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一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

(二)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2、比较大小的方法:(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4、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5、在身份证编码中,第十七位代码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

6、 A项 B项只会A C项只会B即会A又会B(1)求总人数: A + B - C(2)求会A或会B的一共有多少人:A + B – C – C 或 ( A – C ) + ( B – C )长方形和正方形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6是4的几倍? 36÷4=9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和概念
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都是数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读数方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画二看三说四读”.
“一画”是指按四位一级画虚线;“二看”是指这个数包含哪几级;
“三说”是指说出最高位上是几;“四读“是指读出这个数.
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最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占位.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第二单元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4个小月.一个特殊月二月;其中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二月是特殊月.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
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一年有4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记忆大、小月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在一日(一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把普通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如果是钟表走第一圈的时间就直接去掉“限制语”.如果是
中表走第二圈的时间.去掉“限制语”还要加12小时.
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时间如果超过12时.就要减去12再加上“限制语”.如果没
有超过12就直接加上“限制语”每个时刻的大概时间段:
钟表走第一圈时:0——5时称为凌晨.6——8时称为早晨.9——11时称为上午.12时称为中午.
钟表走第二圈时:1——5时称为下午.6——7时称为傍晚.8——12时称为晚上.
第三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在小数里.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积也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第七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的变化规律:
当除数不变时.被除数乘以或除以几.商也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0除以不为0的数都得0. 0乘以任何数都得0.
两个相同的数相除(0除外)都得1.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带括号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算
计算应用题时用到的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第八单元平行与相交
(1)平行: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
行线. 例1:始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做(垂足). 注:作图题中.作完垂直一定要画上表示垂直的符号.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