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保险业评等展望
从台湾看大陆
台湾地区是亚洲金融保险中介市场最为成熟发达的地区之一,与大陆目前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现状相比,其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管理经验、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优势。
为了探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生效后“两岸保险经代行业未来十年”前景,7月16日至19日,大陆最大的专业保险中介公司华康保险代理高管团队一行12人,赴台湾与当地名列前茅的著名保险经代机构永达、磐石、台新公司以及台湾寿险经纪同业公会组织的领导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同业交流。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让台湾的顶尖同行全面了解了大陆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华康作为大陆专业保险中介的代表也通过此次考察对台湾的保险中介业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台湾经代市场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并迅速成为重要的保险销售渠道,同时台湾经代企业在市场定位、客户服务模式、行销精细化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总结考察经验供国内同行学习借鉴,本报编发了华康保险的考察报告《从台湾经代行业看中国专业保险中介的未来十年》,从这份报告中可以预见到大陆经代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我们有理由相信台湾保险中介业的今天,就是大陆专业保险中介行业的明天。
台湾保险业十分发达成为社会保障的重大支柱2008 年台湾地区总保费收入金额在全球排名第13 名(市场占有率1.5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排名全球第9名(市场占有率2.12%) 、产险保费收入排名全球第18 名(市场占有率0.65%)。
从中还可以看出,台湾人的人身保障观念不断增强。
(表二)说明,台湾人人均年保费支出达到了2万元人民币以上,2008年台湾地区的保险渗透度已经名列全球第一。
从(表三)中看,台湾人的人均投保率达到203%,即人均拥有保单2份,台湾人保险意识已经达到了相高的程度。
台湾地区的保险业是全球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保险企业多,寿险企业30家、产险企业23家;保险经代企业多,目前已达700余家专业经代企业;保险从业人员多,产寿险、经代从业人员达50万人之多,台湾2200万人中每44人就有一名保险服务人员。
今年两岸关系新进展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精)
今年两岸关系新进展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精)今年两岸关系新进展:相向而行,良性互动8月中旬,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接连审议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及相关配套规定修订案,修正通过“陆生三法”,将承认大陆部分顶尖高校学历,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学。
这为今年前8个月的“两岸关系进行曲”画上一个美丽的休止符,也为两岸关系谱写更加辉煌的乐章奠定了更加厚实的基础。
回顾今年以来两岸关系的进展,可以用“相向而行、良性互动”来概括。
但与经济合作和人员往来的突飞猛进相比,两岸政治、军事、文教、新闻领域互动相对滞后的“短板”日益彰显,两岸双方如何巩固互信、累积共识、创造条件、破解难题,已经越来越迫切。
(《半月谈内部版》2010年第9期)政治关系:两岸政党交流再扮舵手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60年来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达成并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揭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的大幕。
今年以来,两岸主要政党特别是国共两党之间的高层沟通与对话,继续在两岸关系中发挥着舵手领航的作用,确保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
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西郊宾馆会见了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应邀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台湾各界人士。
在谈到今后两岸关系发展时,胡锦涛强调,要继续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力;要继续扩大两岸各界交流,不断激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命力;要继续深化经济合作,不断提高两岸经济的竞争力;要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后,7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
这是两党高层交往在加强两岸双方沟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的再次体现。
作为两岸双方授权的协商团体,海协会与海基会6月29日在重庆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谈,并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我国台湾地区保险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谢 伟 任 职 于 中 国 人 民银 行 济 南 分 行
。
,
郑 境 辉任 职 于 中 国 人 民银 行 福 州 中 心 支行
。
,
岩 坎 糯任 职 于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西双 版 纳 中 心 支
行
本 文 仅 代 表 作 者 个 人 观点 ①
,
不 代 表所 在 机构
G DP
保 险 深度
保 费 收人 占
亿 元新 台 币 增 至
。
2
年的
1 1
2
.
4
8
万 亿 元新 台 币
?
,
年 均增长
0
.
7 9
%
,
年均 增 速 基本 保 持 在 世 界 前 十 名
截至
2
0
年
,
寿 险 业投 保 率
达
① 的
2 0
1 1 1 1
2 0
1
1
年 大 陆 的 保 险深 度 仅 为
,
3
%
, ,
保险 密 度 仅为
;
1
6 3
美元
。
台湾 保 险 密 度 由
2
。
至 今 还 没 有 大 陆 保 险 公 司 在 台 设立 机构
表
1
台 湾 保 险 公 司 在大 陆 以 持 股 方 式设 立 保 险 公 司 情 况 设立 地 点 上海 上海 厦门 北京 厦门 上海
2
保险 公司 名 称
国 泰 人寿 国
成立时间
2
台 方 股 东 及 所 持 股份
国 泰 人寿
(
0 0 4
1
4
9
金 融 发 展
后ECFA时代两岸银行业合作思路及前景展望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 C F A) 签署生效, 在两岸经贸 步提 升 。 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同时基于 “ 大经贸往来、小银行合 ( 一) 建立通汇或代理关系。借鉴人 民币在港澳的清算机制, 通 作”的不对称局面和两岸银行业具有较强的互补陛, 两岸银行业合作 过两岸金融机构协商选定一家台湾地区银行, 作为人民币清算行 , 其 条件 日 渐成熟, 并逐步向纵深方向推进。因此, 两岸银行业应牢牢把握 他 台湾地 区银行可以通过清算行开办相应的人民币业务。在海峡 机遇 , 积极布局, 顺势而为。 两岸的共同努力下, 银行合作 已取得显著成效 , 目前各方均已确定双 方的清算银行 , 且2 0 1 3 年1 月2 5 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  ̄- C F A 时代加强银行业合作是两岸良性互动的必然趋势 签订的 关于人 民币业务 的清算协议 规定, 海峡两岸的金融机构 从1 9 7 9 年两岸恢复经贸关系几十年来看 , 双 方的经贸往来 , 由 除可通过代理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外 , 也可通过 暗到明 , 由小到大, 由单一到多元, 开始形成互补互益、互惠互益、 清算行渠道直接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两岸货 币清算 日益紧密 的合作格局。伴随着经贸往来的发展 , 两岸银行业合作形 机制终于敲定 , 台湾银行2 0 1 3 年春节前 已可办理人民币汇兑业务 。 式也不断拓展。近年来, 台湾与大陆先后签署 了 ( ( 两岸金融合作协 这 可以说是继两岸开放通 邮、通航 、通商之后的 “ 第 四通”—— 议)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海峡两岸货 币清算合 “ 通汇”。下一阶段 , 两岸要着力扩大直接通汇的范围, 并按照审 作备忘录》等 , 开创了两岸经济互动的新格局 , 消除了两岸银行业合 慎监管原则达成非商品与劳务汇款的 自由通汇。当然, 海峡两岸直 作的制度障碍 , 为两岸银行业正常化和规范化合作铺平了道路。 接、双向与全面通汇机制的构建, 还有赖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 进, 即积极在两岸经贸往来中推动人民币和新台币结算, 实现货币资 二 、两岸银行业合作业 已取得积极 进展 源的市场化配置。 两岸银行业合作的第一阶段是 台湾银行率先在香港设立分支 ( 2 . 1 建立常态合作机 制。两 岸金融业互补性强 , 合作空间广 机构, 间接争取两岸相关金融业务 。第二阶段是变相的台资银行在 阔。一方面 , 由于台湾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 , 其发展历 9 0 年代后期开始进人大陆 ,  ̄ I 1 9 9 7 年6 月 台湾宝成工业公司投资的 程中有许多经验可资大陆借鉴参考 , 许多先进技术和产品可供学 习 香港莲花 国际有限公司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资成立上海华一银 吸收。另一方面, 大陆正在福建平潭建设 “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 行。第三阶段是海峡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后, 台资银行正式登陆。为 行区”, 出台了大量对 台合作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 在为台资企业 适应人世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 的新形势 , 台湾 当局被迫加快了海峡 在大陆创业提供优 良环境的同时, 也为台湾金融机构来大陆开展交 两岸金融业务往来政策的调整与开放, 继2 0 0 0 年底开放保险业与证 流合作提供 了 “ 大舞台” , 两岸银行业在财富管理的产品研发、营 券业赴大 陆设立办事处后 , 于2 0 0 1 年6 月2 6日修正公布 台湾地 区 销管理 、小企业拓展与风险控制、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大有可 与大陆地区金融业务往来许可办法 , 正式开放台湾银行赴大陆设 为 。双方银行业应 当通过协议 、备忘录等形式探讨建设常态化的 立办事处 。前期台湾银行在大陆布局除锁定 台商作为其主要服务 合作平台, 逐步推进银行机构间的互信与信息共享 , 实现客户资源和 对象外, 拓展的业务主要为信息收集、与大陆当地银行进行策略联 管理优势的有效对接。 盟或为台湾总行开拓潜在客户等, 并建立更便捷的通汇管道服务台 ( 三) 实现两岸货 币自由兑换。第一 , 大陆率先在上海 、福建等 商。后期, 台湾银行目标是设立分行与经营人民币业务, 争取大陆金 部分地区开放两岸货币 自由兑换的基础上 , 进一步开放人民币与新 融市场的份额, 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深入。 台币的自由兑换区域 , 并在开放 区域内迅速铺开人 民币和新台币兑 当前 , 金融开放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 C F A) 中的应有之 争取将新台币兑换点拓展至众多商业银行及其基层 网点, 义, 根据有关协议的安排, 一方银行可以申请在对岸设立代表处和分 换的网点, 让两岸经贸往来更加顺畅。第二 , 既要考虑在两岸直航客运码头 、 行, 也可以通过参股对方银行的方式进入当地金融市场。应当说 , 银 两岸直航 的机场和两岸直航货运停靠点 、对台小额贸易点设立新 行业合作是两岸金融业合作的基础 , 但实际上与证券、保险两个行 台币兑换点 , 也应该在 台商投资区和大陆游客相对密集的区域铺开 业相比, 其开放的时间和程度相对迟缓, 愈发凸显加强两岸银行业合 兑换网络, 并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活络人民币和新台币的流通市 作的现实重要 『 生 和紧迫洼。 场 。第三,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两岸银行业来说 , 要共 同搭建 两岸信息交流平台, 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 才能更好地 三、后E C F A 时代两岸银行合作的基本思路
没干货不废话 台湾保险业深度如何成为全球第一 台湾 7%的经济产生了36%的保费台湾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大陆的
没干货不废话台湾保险业深度如何成为全球第一?台湾7%的经济产生了36%的保费。
台湾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大陆的7%,年保费收入却超过大陆的三分之一。
台湾地区2010...台湾7%的经济产生了36%的保费。
台湾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大陆的7%,年保费收入却超过大陆的三分之一。
台湾地区2010 年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12 位(764 亿美元),在亚洲地区排名第5,仅次于日本(5574 亿美元,世界第2)、中国大陆(2146 亿美元,世界第6)、韩国(1144 亿美元,世界第9)和印度(784 亿美元,世界第11 位)。
台湾保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居世界第一。
根据2010 年的统计数据,台湾是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保险深度位列第一位的地区,保险深度达到18.4%;同时远超位居第二三名的荷兰和英国(保险深度均为12.4%)。
亚洲发达地区在全球的保险深度中排名居前,香港(11.4%)和韩国(11.2%)排名第五六,日本排名第七(10.1%)。
将新兴市场地区统计在内,台湾仍然超过排名第二的南非(约14.8%)。
大陆同期的保险深度仅为3.8%,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9%。
人均保费世界第17 位。
台湾地区2010 年保险密度为3296 美元,位居世界第17 位,亚洲地区排名第三,仅落后于世界第6 的日本(人均4390 美元)和世界第14 的香港(人均3636 美元)。
大陆地区保险密度排名世界第60 位,人均158 美元,尚不及台湾人均保费的5%。
保险机构众多,从业人员占比高。
台湾保险企业总数少于内地,但相对地域和市场而言数量也较多,现有寿险企业30 家(其中本地企业24 家,外资6 家),产险企业23 家(本地和外资);另有800 多家专业经纪公司或者代理公司。
现有保险从业人员51 万人,相当于每46 人里就有一名保险业者。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台湾保险市场格局2010 年以来,台湾地区总保费保持十年连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3%。
四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
《商场现代化》2012年12月(中旬刊)总第704期四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蒋耀平商务部副部长2008年以来,大陆方面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与台湾方面共同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突破。
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两岸经济合作由“间接、单向”发展为“直接、双向”,开启了两岸全面“三通”的新时期。
1979年元旦,大陆方面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三通”。
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与直接通邮启动。
2009年,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间接中转”变“直接通航”,两岸往来更加便利。
直接通航的实现大大降低了相关成本,使两岸同胞切实享受了方便和实惠。
目前,海运方面,大陆和台湾分别开放了72个和13个港口。
据大陆方面统计,2009年至今,海上直航货运量达2.06亿万吨,客运量达526万人次。
空运方面,大陆和台湾分别开放了41个和9个直航航点,空运航班已达每周558班。
二是通邮种类日益增多,两岸联络更加便利。
2008年以来,两岸开办了直接平常和挂号函件、小包、包裹、特快专递、邮政汇兑等业务,为两岸同胞互通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是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单向”通商变为“双向”。
据大陆方面统计,2009年6月至今,已有126家大陆企业赴台设立了公司或代表机构,投资金额达3.16亿美元,涵盖批发零售、物流、通讯、餐饮、塑胶制品、旅游、金融等多个行业。
其中如中远集团、中钢集团、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全聚德等大陆知名大企业都已入岛,这些企业不仅带进了资金,还促进了岛内就业,据台方统计,赴台投资的大陆企业雇佣岛内员工已达5000多人。
四是赴台旅游逐年增长,台湾民众享受实惠。
大陆与台湾保险理赔之比较
大陆与台湾保险理赔之比较保险理赔是指在保险合同规定的保险期限内,出现保险事故,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的约定,对被保险人或其指定受益人进行赔偿的活动。
在大陆和台湾,保险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对于保险理赔也有着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流程。
接下来,本文将对大陆和台湾的保险理赔进行比较。
一、基本概述1. 大陆保险理赔我国保险市场起步较早,保险业机构数量大、种类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在大陆,保险公司应当设立保险诉讼调解委员会,建立保险理赔协调机构,制定明确的理赔流程,确保赔款及时足额支付。
同时,大陆还设立了行业性的保险公司监管机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保险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2. 台湾保险理赔台湾地区的保险业发展也非常成熟,拥有良好的保险理赔制度和流程。
根据台湾保险法的规定,被保人或其指定受益人发生保险事故后,应当提交保险公司所规定的资料及证明文件,并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索赔。
同时,台湾还设立了保险业监管机构——中华民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保险市场进行监管。
二、赔付过程1. 大陆保险理赔在大陆,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中一般会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的理赔处理流程。
被保险人或其指定受益人发生保险事故后,应当尽快向保险公司申报索赔,并提交与赔案有关的资料及证明文件。
保险公司收到索赔申请以后,会组织专业人员对赔案进行核定,确定赔款数额。
如果涉及到争议,保险公司会在规定时间内与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进行调解或者开展仲裁。
2. 台湾保险理赔在台湾,被保人或其指定受益人发生保险事故后,应当提交保险公司所规定的资料及证明文件,并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索赔。
保险公司在接到索赔申请后,会派出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核定,最终确定赔款数额。
如果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对赔款数额不满意,可以向保险业监管机构进行申诉。
三、理赔效率1. 大陆保险理赔在大陆,保险公司一般会在接到索赔申请后的3-4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定,然后在7-10个工作日内完成赔款支付。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台海两岸经济发展前景
台海两岸经济发展前景摘要:台湾与大陆两岸有着深厚的血缘、亲缘、地缘、商缘、文缘关系,资源察赋和产业结构互补性强,经济发展呈现差距明显缩小、融合加速的趋势,并具有背靠祖国大陆腹地、海岸线长、深水良港众多等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经济纽带作用不断增强,海峡两岸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这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字:海峡经济区域一体化“三通”产业结构升级台海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往频繁。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
我们中国的区域经济整合需要的最佳条件是紧密的地理联系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资源状况和产业的互补性,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然转移,开放的政策环境和类似的经济运行机制。
海峡经济区的形成属于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还存在着政治因素的限制,但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决定了形成的必然性。
如果忽视了海峡经济区的存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将形不成整体优势,全国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在东部地区将出现一个薄弱环节。
所以两岸经济合作是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
合作以两岸双赢为基本原则,以两岸毗邻的闽台两省为主体,以浙南和粤东为两翼,以赣南纵深拓展为腹地,形成海峡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
海峡西岸客观上连接着东岸,它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间地带,是连接“两岸三地”的咽喉,尤其是“闽南金三角”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两岸两洲中形成了特殊的“黄金三角”,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在经济上对两岸两洲形成了优势互补,它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
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全方位重构我国区域发展体系,重组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优势,促进形成海峡经济区发展活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台湾经济转型已经完成,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徘徊期;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重要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两岸经济发展均处在战略的新起点上,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海峡西岸更应主动出击,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台湾保险代理人简介
台湾保险代理人简介摘要:1.台湾保险业发展概述2.台湾保险代理人的角色和职责3.台湾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前景4.成为台湾保险代理人的建议和技巧正文:台湾保险业发展概述台湾的保险业始于19世纪末,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变革。
在英国利物浦保险公司在台湾设立代表处后,台湾的保险业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保险商也开始在台湾设立保险机构,使得台湾的保险市场日益繁荣。
如今,台湾的保险业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台湾保险代理人的角色和职责台湾保险代理人是在台湾保险市场上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的中间人。
他们负责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方案,并协助客户办理保险理赔手续。
台湾保险代理人还需定期与客户保持联系,提供专业的保险咨询和建议,以确保客户的保险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台湾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前景随着台湾保险市场的不断扩大,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前景十分广阔。
据调查,台湾的保险代理人数量逐年增长,且薪资水平也相对较高。
对于有志于从事保险行业的人来说,成为台湾保险代理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成为台湾保险代理人的建议和技巧1.提升专业知识:台湾保险代理人需要具备扎实的保险知识,以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建议。
参加保险培训课程、阅读保险相关书籍和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险代理人需要广泛的人脉,因此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社交活动、网络平台等途径,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子。
3.注重客户服务:客户是保险代理人的核心资源,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吸引和留住客户的关键。
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用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
4.保持持续学习:保险行业法规和产品政策不断更新,台湾保险代理人需要随时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5.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保险代理人需要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建议和技巧,有志于成为台湾保险代理人的人士可以更好地进入这个行业,并在其中取得成功。
台湾地区保险行业组织发展概况及启示
中介 组 织 。在 市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量 涌现 和 飞速发 展 引起 了人们 的 制 方 面 的原 因 , 国 的 行 业 组 织 我 行业 组 织 制 约 国家 权 力 、 服 市 普 遍关 注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团 地 位不 独立 , 法不 健全 , 克 社 立 人事 制 场失 灵 和 国家 失 灵 的作 用 , 完 的发展 进 入 了一 个 新 阶段 , 在 出现 度 不完 善 , 政 色彩浓 郁 , 行 缺乏 服 善市 场运 作 机 制 、 范 市场 竞 争 了一 些具 有行 政 管理 职能 的行 业 务 意识 和 志 愿 意 识 , 法 发挥 出 规 无
除 14 99年 , 其前 身 为 台湾 省保 险业 相 当灵 活 , 了我 们 所 熟 悉 的行 业界 成立 了两个 较为 特殊 的行业 如产物 保 险同业公 会 、 人 组 织—— 保 险事业发 展 中心和保 联谊 会 , 立 宗 旨为培 植 台湾 保 业协 会 , 设
险公 司 营运 基 础 , 事 保 险业 务 寿保 险 同业 公会 和保 险代 理人 同 险犯 罪 防制 中心 。保 发 中心 由保 从 也有 保 险 多领 域 的学 险业 界 、 管部 门发起 ; 防 中心 监 犯 研究 开发 , 制定各 项规 章 , 发新 业公 会 等 , 研 如保 险学会 、 精算 除上 述部 门外 , 有 检 警 机 关 共 另 险种 , 并藉组 织力 量 , 为政 府与 术研 究性组 织 , 作 核保 学会 等 , 有各 专 门业 同参 与推 动成 立 。在 资金来 源方 还 同业 、 同业 与 同业 问 的桥梁 , 从事 学会 、 如 保 各 项 联 系 、 调 工 作 。 16 协 9 2年 , 务领 域研 究 和 推 进 组 织 , 工 程 面 , 发 中心 由保 险业 务 发 展 基 核 犯 台 湾 当局 准 许 民 营 保 险公 司 成 保 险协进会 、 能保 险联合会 等 。 金捐 助成 立 , 防 中心 则 由产 寿
台湾地区保险行业组织发展及启示
作者: 卢万美[1];徐彦雷[1]
作者机构: [1]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呼和浩特010040
出版物刊名: 北方金融
页码: 33-37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1期
主题词: 保险社团;保险行业协会;体制机制
摘要:台湾地区保险行业组织发达,拥有丰富的组织形式、广泛的功能作用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大陆保险行业组织起步较晚,需要充分学习借鉴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从思想认识、政府支持、体制机制、人才建设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保险行业发展。
海峡两岸保险中介市场比较研究
熟的过程。 目 , 前 台湾是亚洲保险中介市场上最为 成 熟发 达 的地 区之 一 , 台湾 保 险 中介 市 场正 进 入成 熟 的理性经营时期 , 积累了成熟 的运作模式和发展
经验 。其市场 特征 主要 表现在 以下方 面 : 1 台湾 中介 规模 强 大 , 险产 业 链完 善 。 台湾 . 保
场人 力 的 4 % 完成 了整个 寿险领 域 6 % 以上 的寿 0 5 险保 费收入 , 破 了 台 湾 寿 险 市 场 的 半 壁 江 山【 。 攻 l J
目前 , 台湾保险市场中介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 尤其是
一
批小型和新开设 的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放弃 自 建营
销 队伍 , 与专业 经代公 司 紧密 合作 的发展 之路 , 走 保
一
、
两岸 保 险 中介 市 场发 展 状 况 与主 要 特 征 分 析
l 年来 , j B 台湾保 险中介历经 了建立、 发展和成
( ) 一 台湾 保 险中介 市场发 展状况 与特征 分析
人形式和公司形式两大类 , 其寿险经代公司主要采 取三种业务模式 , 一是单一的保险经代 , 表现为要么
通过 上述 比较 , 以看 出 , 可 台湾保 险 中介市 场无 论在 资金技 术还是 管理 经验 、 人才 储备 、 专业 服 务等 方面都 存在 很大优 势 , 大陆保 险 中介在 市场 占有 率 、 专业化 水平 、 与保 险 公 司 战 略合 作 、 营 模 式 、 争 经 竞 模 式 等 方 面 与 台 湾 保 险 中 介 市 场 相 比存 在 较 大
的做专业 , 专业的做专一” 二是产寿 险并举 , ; 跨险 种交叉专业 , 他们的理念是“ 人无我有 , 人有我精” ;
台湾保险业发展历程
台湾保险业发展历程
以下是台湾保险业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 1836年,英商利物浦产物保险公司在台北设立代理处,台湾保险业诞生。
- 1918年,英商保险机构全部退出台湾。
当时,台湾仅有一家本地保险公司,其余都是日本保险公司在台设立的分公司。
- 1945年,中国收复台湾,10月台湾成立了保险业监理委员会,接管了日本经营的26家保险公司,随后将这些公司合并为台湾财产保险公司和台湾人寿保险公司。
- 1962年,台湾对岛内开放了保险市场,岛内企业可设立保险公司。
- 1968年10月,台湾中央再保险公司正式成立。
- 1972年,台湾从日本寿险公司引进多倍保障的寿险产品,险种设计开始重视保障功能。
- 1981年,台湾保险市场开始对外开放,准许美国保险公司在台设立分公司。
- 1994年,为配合亚太金融中心的发展,台湾当局开放保险市场。
- 2000年,允许岛内保险公司到大陆设立分支机构。
- 2010年3月,放开大陆保险公司到台设立办事处及参股投资。
截至2012年末,台湾共有保险公司57家,其中产险公司23家,寿险公司31家,再保险公司3家。
本地保险业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24家,海外保险公司在本地设有13家分支机构和12家联络处。
保险业总资产14.99万亿元新台币,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28.09%。
总保费收入2.6万亿元新台币,保险赔付及给付1.29万亿元新台币,保险深度18.51%,保险密度11.15万元新台币。
2011年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十一位。
人均拥有寿险保单2件以上,产寿险、保险经纪和代理人员达51万人.。
台湾金融:体制、运行、风险及启示
台湾金融:体制、运行、风险及启示【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台湾金融体制、运行、风险及启示。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了台湾金融体制概述、运行情况、风险分析和启示。
台湾金融体制相对完善,运行稳定,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金融市场波动等。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内容,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台湾金融领域的现状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台湾金融、金融体制、金融运行、金融风险、启示、结论、未来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台湾金融体制概述:台湾金融体制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机构。
台湾银行业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制定和监管,商业银行则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证券业主要包括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咨询和证券发行等业务。
保险业则提供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覆盖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不同领域。
在台湾金融体制中,金融监管机构分别是“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央银行”,分别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和管理。
台湾还设有金融审计委员会、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机构,协助监管金融市场。
台湾金融体制完善,监管机构齐全,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字数:239)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台湾金融体制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分析台湾金融面临的风险,并总结对台湾金融的启示。
通过研究台湾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旨在提供对台湾金融发展的深刻理解,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台湾金融体制的组成结构及特点,揭示其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2. 探讨台湾金融机构的运营状况和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3. 分析台湾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建议;4. 总结台湾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对未来金融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林裕盛是台湾的保险大师
林裕盛是台湾的保险大师,做了23年的保险。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广州公公司在2005-6-13邀请他来广州分享,使我有机会接触了保险前辈的创业之路。
今天在整理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听他演讲时的笔记,现在摘录在这里,供业内同行学习参考。
他开始演讲的时候,说了十六字体会:“开始读书、认真学习、拼命工作、努力存钱。
”成功的技巧在于书本之间。
这是林裕盛强调的一句话。
他每周要求自己读两本书。
而且他还亲自写书。
目前他是作家协会的会员。
当时,他正读的是钱钟书的书。
《我的山》、《往事并不如烟》、《往事难以如烟》(当时只是音译)。
他要求每一个人,每周最低要读一本书。
他讲了一个因为读书而成交的案例。
当时,他与一位大学教授讲保险。
这时,大学教授的太太出来了。
也是一位研究中文的教授。
先生向太太介绍说,这是一位作家形的保险代理人。
那位太太随便地问了一句:“最近在看什么书啊?”林裕盛便把当时正在看的一本书的书名告诉了这位太太。
这位太太对自己的先生说:“这位年青人不错的”,便离开了。
于是,林裕盛便很顺利地签到了一张大保单。
做为保险代理人,你要一直去找你的客户,求他。
这样,保单很容易成交。
他讲了他自己的一个故事:当时,为了冲一个业绩,他找到了他的一位客户。
这位客户已经在他这里买了很多保险。
“这么点钱的保险也来找我!真是没脸皮!”当时这位客户说。
林裕盛往那一坐,不出声,就是不走。
那位客户没有办法,只好签了那张防癌险,几千元的保费。
保额有几十万。
然后说:“拿去死吧!”林裕盛高高兴兴地拿着投保单,边走边唱着说:“去死喽,去死喽!”当时,他已经是世界上比较知名的保险代理大师了,但是为了一张保费只有几千元的保单,让客户骂。
后来,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位客户因为癌症去逝了。
林裕盛给客户的太太和孩子送去了几十万元的钱。
说到这里,林裕盛告诉我们:“客户得到的利益永远比我们多得多!我林裕盛的一张面皮为客户的家人老小换来了几十万元的现金,这难道不值吗?”找客户,要脸皮城墙化,名片成堆化。
引进台湾地区保险资金参与新福建建设的思考
保 险 资金具 仃体 夫 、 坶 j 限K、 来 源稳 定 等特 点. 经 济礼 会领 域 部 分项 ¨资愈 需 求具 有 较 高
合 、 近{ } 术, 多 数 家 干 ¨ 地 积极 引进 保险 资 金米 支持 小地经 济礼 会 发展 刈 ‘ r保 险 业而 , 境 外投 资成 为发 达 , 家和地 J ) ‘ = 保 险业 拓 展 同 际 市
、
台湾地 区保 险资 金运 用现 状
资 保险 相关事 业 : 从事 衍牛性 商 品交 易 : 其 他经 管 机 关核 准之 资金运 川 f 在 其 “ 险法” 的第 1 4 6 一
l 条至第 l 4 6 — 9 条中 , 对各 类 投 资 类 别 的 条件 、 配
过近l 8 0 q 的发 腱 , 台 湾地 保 险市场 已经 发 腱 成个球 最 成 熟 的保 险 l H场 之 一 俄 至2 0 1 5 年 术, 俞湾地 仃r f 保公 司5 l 家、 再保 公 司3 家, 保
思
该 条规定 : 除银 行存 款外 , 保 险资金 叮川 于投 资有
价 证券 ; 小动 产 ; 放款 : 办 理 绎 管 机 父 卡 炙 准 之 项
闷运 、 公 共 及 礼 会福 利 事 、 投 资 : 岛外投资; 投
j 火系 币 ¨ 稳 定 发展创造 有 利 条件 . .
一
全壁日 U J F I N A N C E
纵 论 海峡金融
保 资 金
口 黄 志 强 陈 清 熊 志 刚 滕 忠 群
( 中国保 险监 督 管理委 员会福 建监 管局 ,福 建 福 州 3 5 0 O O 3 )
.
摘要 : 引入 台湾地 区保 险资金 参与 新福 建建设 具 有积 极意 义 . . 近年来。 为应对 岛 内经济增 长乏 力 、 保 险 市场饱 和 等 压 力. 台湾保 险业 积极拓 展 岛外保 险 市场 、 随 着 两岸 关 系的稳 定发 展 , 台湾 当局 逐 步放 宽 对两岸经 贸往 来的 限制 按 照现有政 策规 定 , 台湾地 区保 险资金 投 资祖 国大 陆主要 领域 包括 保险 相 关事 业、 大陆 不动 产 以及 有 价证 券等 福 建具 有 独特 的 对 台优 势 , 在 引进 台湾地 区保 险 资金 方 面取 得 一 定进 展, 但也 受到 一些 因素制约 , 为此 应统 筹推 动政 策突破 . 完善保 险 资金运 用 对接 机 制 , 推 进 两岸保 险 业全 . 《『 面 交流 合作 , 打造 有利 于 引进 台湾保 险资金 的政 策环 境
2022年台湾经济下行态势明显
FOCUS今日视点2022年台湾经济下行态势明显2022年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低于此前预期,呈现出较明显的走弱态势。
台湾经济在2023年继续走弱是普遍认识,“保三”比较困难。
文| 周小柯2022年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低于此前预期,呈现出较明显的走弱态势。
分季度看,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性特征,第一和第三季度的增长率相对高于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第四季度预测值仅1.52%,为全年各季度中最低;分部门看,工业且主要是制造业部门呈现出持续低迷态势。
2023年台湾地区经济将持续走弱,普遍预计将难以“保三”。
2022年台湾经济步入下行轨道台湾经济增长总体上低于预期。
2021年11月26日,台湾当局统计部门预测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用可比价格衡量的增长率为4.15%。
2022年5月、8月和11月,台当局统计部门先后3次将2022年GDP增长率预测值分别下修至3.91%、3.76%和3.06%。
分季度看,根据台当局统计部门11月29日公布的数据,第一、二、三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3.87%、2.95%和4.01%,预计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为1.52%,在波动中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态势。
显然,台湾实际的经济增长表现明显低于此前预期,因而不断据此下调后续季度及全年的增长预测值。
分部门看,2022年前三季度工业的同比增速逐季下降,服务业的同比增速则逐季有所增加,表明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下滑。
第一、二、三季度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28%、3.57%和2.99%,呈现出逐季明显下降基本态势。
前两个季度尚高于同期GDP的增速,第三季度则较同期GDP增速低1.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从第一季度的2.37个百分点到第三季度下降至1.18个百分点。
然而,工业下滑延续的同时,服务业的增长却不可持续,到第四季度,台湾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大概率呈双双下降态势。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2022年台湾经济呈现出由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的基本格局,净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展望負向!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9.
海外投資提升風險調整後投資報酬績效
• 國內投資無法滿足需求
– 低利率環境 – 投資工具有限
• 整體而言利多於弊
– 信用風險強化
資料來源: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國內債券 抵押貸款
國內股票 海外投資
不動產 其他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11.
海外投資提升風險調整後投資報酬績效
台灣壽險業者海外投資概況
政府公債 股票 2% 5% 其它 2%
公司債及資產 證券化商品 46% 房貸擔保證券 45%
澳洲 新加坡 紐西蘭 香港 日本 壽險業 強 允當至強 允當至強 允當至強 允當 產險業 強 允當至強 允當至強 允當至強 允當至強
–產險業:弱至允當。 –主要在巨災風險需仰賴再保業 者支持。
南韓
馬來西亞 台灣 泰國 中國大陸 印度 菲律賓
允當
允當至強 允當 弱至允當 弱 弱 弱
允當至強
弱至允當 弱至允當 弱至允當 弱 弱 弱
– 外資保險業者加入市場對整 體市場紀律有益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6.
過度競爭下市場紀律仍待提升 – 產險業
產險業直接簽單保費收入
火險直接簽單保費 (新台幣十億元, 左軸) 直接簽單總保費 (新台幣十億元, 左軸) 火險直接簽單保費收入年成長率 (右軸)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2007
• 新評等準則: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2.
台灣保險業評等展望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3.
台灣保險業評等展望
• 標準普爾/中華信評受評客戶占
A partner of Standard & Poor’s
台灣保險業評等展望
張書評 資深協理 中華信用評等金融服務評等部 2007年5月3日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簡報大綱
• 台灣保險業評等展望
– 主要評等因子
• 評等調升/調降敏感因子
– 過度競爭下市場紀律仍待提升 – 海外投資提升風險調整後投資報酬績效
– 市場風險偏好保守
– 外匯風險增加 – 風險調整投資報酬率提升 – 進一步開放上限至50%?
– 資本市場較為淺碟
– 政府開放海外投資比重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Leabharlann 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10.
海外投資提升風險調整後投資報酬績效
壽險業投資組合
銀行存款 保單借款 100% 80% 60% 40% 2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4.
落實企業風險管理為重要議題
• 何謂企業風險管理(ERM)
– 以全公司為基礎整合地了 解、溝通、並管理風險 – 管理階層高層的注意以及 將風險管理帶入策略考量 為新重點 – 在目前法規環境逐漸自由 化,新產品/新通路/新投 資所帶來風險的多樣性使 企業風險管理更為重要 – 最後一階段將由專家為您 闡述
– 2006年台灣壽險業總資產60%以上 – 2006年台灣產險業總自留保費80%以上
• 展望穩定,預期多數受評客戶評等維持
• 正向因子
– 產品多元化下產業仍具成長動能 – 資產品質及流動性允當
• 負向因子
– 產業競爭激烈下市場紀律鬆弛 – 獲利能力仍需提升 – 資產負債管理結構失衡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 如果…
– 未能有效控制海外投資衍生風險( 含外匯風險) – 風險偏好提高
– 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結構顯著改善
• 展望正向!
• 展望負向!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13.
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中華信評預估。基本假設:海外投資組合中主要包括固定收益證券(95%)與股票(5%);固定收益證券持有至到期;避險 比率為80%;且期間為一年。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12.
海外投資提升風險調整後投資報酬績效
• 如果…
– 海外投資風險管理更加精進 – 有能力的業者海外投資空間提升 – 風險調整後獲利進一步提升
Risk Management Culture 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15.
落實企業風險管理為重要議題
•台灣目前的企業風險管理現狀
–壽險業:允當。 –主要在風險控制較具經驗並開 始強調資產負債管理。
資料來源: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中華信評估計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7.
過度競爭下市場紀律仍待提升 – 壽險業
壽險初年度保費收入產品別
傳統壽險 100% 80% 60% 40% 2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Q2007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17.
資料來源:中華信評預估。註:資料時間截至2006年6月30日。
情境模擬分析:對獲利能力的影響
1. 新台幣兌美元升 2. 新台幣兌美元升值 值幅度: 5%,避險比率為: 5% 平均 ROAA (%) 0.4 10% 0.1 65% 0.3 50% 0.2 3. 海外股市跌幅: 4. 海外股市下跌10% ,對海外股市投資比 重為: 10% 20% 10% 15% 0.4 0.2 0.2 0.0
4.
評等敏感因子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5.
過度競爭下市場紀律仍待提升
• 市場競爭態勢激烈
– 股東追求市占率
– 滿足業務通路需求 – 退場機制仍未明確
• 市場紀律鬆弛
– 產品同質性高
– 強調價格或佣金
– 危險費率趨勢向下 – 對保戶告知義務
– 獲利壓力及不確定性提高
資料來源: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中華信評估計
健康/意外險
投資型保險
利變型保險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8.
過度競爭下市場紀律仍待提升
• 如果…
– 強調市場地位與獲利能力 – 提升產品區隔性與附加服務價值 – 退場機制落實
• 展望正向!
• 如果…
• Solvency II 可望帶來新的風險 管理模式
–整合保險風險與信用、市場、 作業風險 –反映在資本計提 –三大支柱
保密且專屬 本簡報資訊內容之轉載或散佈,必須取得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書面同意。
16.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提供的分析服務與產品,均經過獨立且客觀之分析過程。中華信用評等公司已訂定政策與程序,以保持分析過程中所獲得之非公開資訊的機密性。 保密且專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