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打样的原理及其特点简述

数码打样的原理及其特点简述
数码打样的原理及其特点简述

数码打样的原理及其特点简述

今天的出版印刷领域,以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标志,生产技术与工艺已开始全面从传统的模拟或模数混合工艺向全新数字化生产工艺变革,并逐步向高品质、高效率、高动态、实时化与个性化生产工艺的方向发展。

因此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最优化的方法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印刷方式、印刷条件、印刷产品对彩色样张的要求,成为当今出版印刷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的瓶颈与研究热点。

一、打样及其作用打样是印刷生产流程中联系印前与印刷的关键环节,是印刷

生产流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控制印刷质量、减少印刷风险与成本极其重要。打样既能作为印前的后工序来对印前制版的效果进行检验,又能作为印刷的前工序来模拟印刷进行试生产,为印刷寻求最佳匹配条件和提供墨色的标准。因此打样不仅可以检查设计、制作、出片、晒版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而且能为印刷提供生产依据,成为用户的验收标准。

在实际印刷生产中,在印刷前与客户达成印刷成品最终效果的验收标准,对避免内容的印刷错误,减小印刷的风险与成本,保证印刷质量意义重大。因此打样的作用是:

(1)为客户提供标准的审批样张:样张是一个专业制版公司的成品,客户签样才

标志着整个制版环节的完成。

(2)为印刷提供基本的控制数据和标准的彩色样张:“只有客户签样后才可以上机

印刷”是印刷行业确保印刷内容和质量的准确,区分双方责任的原则,也是印刷工人根据样张需要对印刷环境进行调整的依据。

(3)错误的检查:通过样张能够全面检查印前从原稿到胶片各工艺环节的质量,

发现已存在或可能在印刷中出现的错误,以便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校正,降低生产的风险。因此打样具有为用户和承印单位发现印前作业中的错误、为印刷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样张、作为印刷前同客户达成合约的依据等功能。总之打样的关键是模拟印刷效果,发现印前工作中的错误,为印刷提供相关的标准。

二、数码打样及其特点

在DRUPA2000上推出了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众多出版印刷生产解决方案,标志着传统的出版印刷行业开始全面进入数字化生产时代。数码打样是指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为基础,在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好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彩色样稿的新型打样技术。目前数码打样的处理一般流程如下图所示:

(数码打样流程图)

从上面的流程图中可知,数码打样是出版印刷流程数字化的关键性工艺环节,直接制约着出版印刷的生产流程与产品的质量。

1、数码打样的原理数码打样的工作原理与传统打样和印刷的工作原理不同。数码打样是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CIP3/CIP4)为基础,利用同一页面图文信息(RIP 数据)由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与软件来再现彩色图文信息,并控制印刷生产过程的质量。目前数码打样系统由数码打样输出设备和数码打样控制软件两个部分构成。其中数码打样输出设备是指任何能以数字方式输出的彩色打印机,如彩色喷墨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热升华打印机、彩色热蜡打印机等,但目前能满足出版印刷要求的打印速度、幅面、加网方式和产品质量的多为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如HP5000/120,EPSON7600/9600,ROLAND,ENCAD,NOVAJET等。

数码打样软件则包括RIP、彩色管理软件、拼大版、控制数据管理和输入输出接口等几部分,主要完成图文的数字加网、页面拼合与拆分、油墨色域与打印墨水色域的匹配、不同印刷方式与工艺的数据保存、各种设备间数据的交换等。数码打样软件是系统的核心与关键,直接决定了数码打样取代传统打样的进程。由于数码打样采用数字控制,设备体积小、价钱低廉,因此对打样人员知识及经验的要求比传统打样工艺低,易于普及和推广。

2、数码打样的流程与特点数码打样的流程是:制作页面电子文件——RIP——数码打样。作业程序是:系统设定电子文件的验收——拼大版选择打样材料——数码打样。数码打样打一套对开四色版仅需15—30分钟一套数码打样软件可以控制多台数码打样机生产率很高。数码打样的特点是既不同于传统打样机平压圆的印刷方式,又不同于印刷机圆压圆的印刷方式,而是以印刷品颜色的呈色范围和与印刷内容相同的RIP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码打样大色域空间匹配印刷小色域空间的方式来再现印刷色彩,不需任何转换就能满足平、凸、凹、柔、网等各种印刷方式的要求,能根据用户的实际印刷状况来制作样张,彻底解决了不能结合后续实际印刷工艺从而给印刷带来困难等问题。

3、数码打样的质量控制数码打样的质量控制采用控制标版(如IT8)和密度计(分光光度仪)的数据测量方式,重点控制高达928个色彩区域的还原,远远优于传统打样重点控制的实地密度、1%、2%、15%、50%、75%、98%、99%网点还原等。还极大地方便了在国内尤其是彩色胶印的印前和印刷中习惯于用放大镜观看网点的形态来判断或控制打样或印刷品质量的操作工人,降低了对人员素质与经验的要求,提高了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4、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的比较数码打样由于集成了出版印刷领域最新的理论与技术,因此与传统打样相比具有:

(1)工艺先进,适应性强;

(2)速度快,成本低;

(3)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4)作业方便、可靠性高;

(5)适应新技术发展、开放性好;

(6)符合CIP3/CIP4的发展方向等技术优势。

总之,数码打样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是现代印刷数字化生产流程的关键环节。数码打样技术将被用户不断理解与接受,并在广大用户的使用中不断完善。可以预见数码打样将在一定时期内淘汰传统打样,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和效益,引领用户从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迈进。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抛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3、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研究方法。 三、德育目标: 通过平抛的理论推证和实验证明,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和借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推理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平抛运动演示仪、自制投影片、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用枪水平地射出一颗子弹,子弹将做什么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知道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3、能运用平抛运动的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平抛物体的运动 (1)简介平抛运动: a: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b:举例:用力打一下桌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就是平抛运动,并且我们看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c:分析说明平抛运动为什么是曲线运动?(因为物体受到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的重力作用) (2)巩固训练 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b:举几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实例 (3)a:分析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0,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实验验证: 1.用CAI课件模拟平抛运动,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2)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人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在体格方面,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最快,半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增快。?生长发育中,各功能的发育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整个身体的运动功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脑子的生长发育先快后慢,7~8岁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而生殖器发育先慢后快,幼儿时期发育并不明显,青春期时发育明显增快。皮下脂肪在婴儿时期增加比较快,以后减慢,青春期又稍微快些,这在女孩表现更为明显。?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发育比例标准不是绝对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可以了。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在不断地完善,形成了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根据小儿年龄阶段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可将小儿时期划分成七个阶段:?胎儿期,指受孕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共280天;?新生儿期,指出生到1个月;?婴儿期,出生1个月到1周岁;?幼儿期,指1~3岁;?学龄前期,指3~6岁;?学龄期,指6岁到青春期;?青春期,约从十三四岁开始到十八九岁。? 体重增长规律及测量方法判断一个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体重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同时根据体重还可推测出小儿的营养状态。?正常小儿出生的时候平均体重为3.1~3.3千克,男孩比女孩稍重一点。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小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300克,生后3~4天体重就不断增加。体重增加的速度和年龄有关,生后3个月之内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加25~30克,4~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周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1岁以内每个月的体重可按下列公式推算:?1~6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1岁以后平均每年大约增加2千克,2~10岁小儿的体重(千克)=年龄?×?2+8(千克)。例如,1个4岁小儿,他的体重为4×2+8=16(千克)。?一般在10岁以前男孩比女孩重,10~16岁女孩较男孩重,以后男孩又较女孩重。增长速度也不一定很均匀,受多方因素影响。? 身高增长的因素及测量方法身高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正常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身高增长的规律和体重一样,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后6个月以内,平均每月长2.5厘米左右。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2厘米左右。1周岁以后的平均身高可依以下公式计算:?身高(厘米)=年龄×5+80(厘米)。例如,4岁小儿的大概身高(厘米)=4×5+80=100(厘米)。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加快,12岁以后,就不能按以 上公式推算了。?

大脑的活动特点及规律

大脑的活动特点及规律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大脑的活动特点及规律和对教学活动的要求 大脑皮层是人体机能活动的高极中枢,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皮层对来自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加以分析和综合,产生感觉、思维,并建立语言和支配行动,以保证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与适应能力。大脑皮层功能活动与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生物规律,大脑皮层生理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是: (1)始动调节: 人们在从事学习、研究等脑力活动时,通常在开始时工作效率较低,经过一个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称之为始动调节,这种始动调节是因为神经细胞也和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具有“惰性”,需要通过一定时间来克服大脑本身的这一弱点,并加以调整,而且神经系统对其他器官、系统的调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中均可见到。根据大脑皮层始动调节这一特点,在教学安排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甚至可以充分运用大脑皮层活动的始动规律,将难度大的课程安排在每周二、三、四神经兴奋活动的高涨期。 (2)动力定型: 当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为条件刺激,重复多次刺激大脑皮层,并不断强化,使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序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因而,条件反射的出现愈来愈恒定和精确,即形成动

力定型。实际生活中,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过程都是大脑皮层活动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所谓“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就是形成了动力定型的结果。遵循这一特点,动力定型的建立需要训练、强化,因此我们要掌握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勤学苦练,积极的强化,则有利于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建立和巩固。(3)优势法则: 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应激后会产生一个兴奋灶,导致其他周围皮层产生抑制效应,从而形成优势兴奋灶,同时会将大脑皮层其他兴奋点的兴奋性吸引过来以加强本身的兴奋性,这为适应新的环境、专心致志地搞好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条件。优势兴奋灶形成后机体反应处于最佳时机,可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镶嵌式活动: 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当从事某一活动时,只有相应部分处于工作状态,其他部分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即形成了兴奋区与抑制区一工作与休息互相镶嵌的复杂方式。根据这一生理特点,我们应利用兴奋区与抑制区的交叉,利用脑力与体力活动的交替,将不同的教学科目、不同性质的课程予以交叉更换安排,来减少大脑的疲劳,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5)保护性抑制: 当大脑皮层细胞工作超负荷时,其功能活动降低,处于抑制状态,以防止进一步的损耗,称为“超限抑制”,这是大脑皮层的自我保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1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规律

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有普遍的规律,需要经历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阶段(0——1.5岁) 前语言发展是语音的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幼儿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交际能力。 语音包括音素、音节、(音节:zhao;可以分解成因素:zh和ao)说话的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 (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辨音、辨调、辨义三种水平。 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2、辨调水平(4——10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辨调阶段幼儿开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并感知语调所蕴涵的情绪。 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起来,对“灯”作出正确反应。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 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 (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1、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服了。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调运用来表达情感。 3、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言发展(1.5——) 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形式的获得(语音发展、语法的获得) 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发展 幼儿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出错误。 2-6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发音能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 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岁。 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番茄花园12>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 语音意识产生对教学的启示: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可以使我们在开展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习修补谈话,在讲述活动中,指出别人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发音。 2、语法的获得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获得指幼儿对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对幼儿句子评定一是看句子长度,二是看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从幼儿所讲语句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来看,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单句和复合句三阶段,三阶段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1)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电报句) 单词句(1——1.5岁):爸爸、妈妈、球(表示:我要球。或者,这是球球) 单词句的特点:与动作紧密结合;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词性不明确(饭:名词饭,动词吃饭)。电报句(1.5——2岁):娃娃排排(坐) 电报句的特点:语句简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略去连词、介词。 (2)完整句阶段(无修饰简单句——有修饰简单句——复杂句) 无修饰简单句(2岁):娃娃睡觉。——主谓结构;坐车车——谓宾结构。 简单修饰句(2—2.5岁):两个娃娃玩积木。——主谓宾结构 复杂修饰句(3岁):阿姨给宁宁糖。——主谓双宾结构。 (3)复合句阶段 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构成的句子。 幼儿2岁开始发展复合句,4—5岁发展较快。 复合句类型:并列复句:红红饭饭。 因果复句:这本书坏了,不好玩。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1.广义的学习 (1)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或内隐或外显);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 (4)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会环境的适应现象。 2.狭义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指的即是学生的学习。是在各类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经验,以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 在小学的学习活动中,儿童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 (1)对教师的态度 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由于自己尚不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因而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 中年级儿童逐渐对教师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只有那些思

想作风好、教学好,对儿童有耐心、公正的教师,才能赢得儿童的信任,对儿童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2)对集体的态度 初入学儿童还没有形成班集体,同学之间彼此很少互相关心,在教师的组织和教学的影响下,儿童开始互相关心,互相交往,互相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形成班集体。从中年级开始,儿童开始具有了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活动,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行为品质。 (3)对作业的态度 初入学儿童还未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经常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作业。在教师的正确的教育下,儿童逐步形成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表现在:能按一定时间来准备功课、完成作业,主动安排学习时间,并排除外在诱因的干扰;能按一定顺序来完成作业;能集中地、细心地完成作业。 (4)对评分的态度 从小学开始,儿童开始认识到评分的意义,并对其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正确教育影响下,低年级儿童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并树立对分数的正确态度,从中年级起儿童开始了解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因而把优良的分数看作高质量地完成这一社会任务的客观表现。

不等式的特点与规律

不等式的特点与规律 孔凡哲 李寒月 数量关系是数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数量关系既包括等量关系,也包括不等量关系,与刻画等量关系的等式、方程、函数等模型不同,不等式则是刻画普通存在的不等关系的典型模型。理解进而掌握不等式模型,不仅可以深化对等式、方程等模型的理解,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重要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解不等关系 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既是矛盾对立的,也是相互统一的。 事实上,对于两个量a 、b 之间的不等关系a>b ,如果我们引入一个实数δ,使得b a -=δ,那么,0b a >-=δ,即δ是一个正数,从而不等关系a>b 可以等价地转化为相等关系 δ+=b a (其中δ是一个正数) 。 二、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类比等式性质理解和掌握不等式性质 等式有很多基本的性质,不等式也是如此。在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以借助类比的思想,对照等式相应的性质,感受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但是,对于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我们要知道这时不等号的类别不变,但方向改为原来的相反方向,即<、>、≤、≥依次改为≤≥<>、、、。这是等式里所没有的,解不等式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2、能够初步证明不等式的有关性质。 利用“δ+=?>b a b a (其中δ是一个正数)”,我们可以很简捷地证明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 例如,对于性质1“若a>b ,则c b c a ±>±”,因“δ+=?>b a b a (其中δ是一个正数)”,于是,由等式性质,得c b c a ±δ+=±,即δ+±=±)c b (c a ,从而必有c b c a ±>±。同样地,对于性质2和性质3,利用“δ+=?>b a b a (其中δ是一个正数)”也能很容易地证明。 3、能够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解不等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相关的法则将不等式变形的过程。我们可以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当然,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不等号的变化,解方程(组)时不会涉及这一点。 三、理解与不等式有关的建模思想 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如果用函数模型刻画运动变化的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那么,方程模型刻画的是x 、y 变化过程中某一瞬间的情况,而不等式模型刻画的是变化过程中x 、y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更普遍存在的状态。建立不等式模型,需要我们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即根据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进而解不等式,最后还要将结果“翻译”到现实问题中,检验其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大脑的活动特点及规律.doc

大脑的活动特点及规律和对教学活动的要求 大脑皮层是人体机能活动的高极中枢,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皮层对来自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加以分析和综合,产生感觉、思维,并建立语言和支配行动,以保证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与适应能力。大脑皮层功能活动与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生物规律,大脑皮层生理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是: (1)始动调节: 人们在从事学习、研究等脑力活动时,通常在开始时工作效率较低,经过一个适应过程中逐渐提高,称之为始动调节,这种始动调节是因为神经细胞也和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具有“惰性”,需要通过一定时间来克服大脑本身的这一弱点,并加以调整,而且神经系统对其他器官、系统的调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中均可见到。根据大脑皮层始动调节这一特点,在教学安排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甚至可以充分运用大脑皮层活动的始动规律,将难度大的课程安排在每周二、三、四神经兴奋活动的高涨期。 (2)动力定型: 当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为条件刺激,重复多次刺激大脑皮层,并不断强化,使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序上的关系

就固定下来,因而,条件反射的出现愈来愈恒定和精确,即形成动力定型。实际生活中,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过程都是大脑皮层活动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所谓“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就是形成了动力定型的结果。遵循这一特点,动力定型的建立需要训练、强化,因此我们要掌握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勤学苦练,积极的强化,则有利于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建立和巩固。 (3)优势法则: 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应激后会产生一个兴奋灶,导致其他周围皮层产生抑制效应,从而形成优势兴奋灶,同时会将大脑皮层其他兴奋点的兴奋性吸引过来以加强本身的兴奋性,这为适应新的环境、专心致志地搞好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条件。优势兴奋灶形成后机体反应处于最佳时机,可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镶嵌式活动: 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当从事某一活动时,只有相应部分处于工作状态,其他部分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皮层即形成了兴奋区与抑制区一工作与休息互相镶嵌的复杂方式。根据这一生理特点,我们应利用兴奋区与抑制区的交叉,利用脑力与体力活动的交替,将不同的教学科目、不同性质的课程予以交叉更换安排,来减少大脑的疲劳,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物理规律的特点

、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 例: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大量实验为基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经过推理想象(不受外力的作用(条件))得到的规律,是实验、推理、想象相结合的产物。 (二)、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它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对应。 规律是表示有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用逻辑语言(数学)将此关系表示出来。 例: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 (三)、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建立规律时通常都要采用理想化处理方法:把研究对象理想化、把物体所处条件理想化、把物理过程理想化,忽略次要因素;同时测量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这都使得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的特点。 例: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质点、平动、惯性参照系。 三、初中物理规律的分类 根据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将物理规律分为:实验规律、理想规律、理论规律。 实验规律:如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等,是从对事物、现象的多次观察、实验出发,在取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到的。 理想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理论规律:以己知的事实或物理理论为根据,进行演绎、推理,得到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的论断。例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 初中物理的规律分为三类,在这三类中学生最难理解的是理论规律和理想规律,因为这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