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使用管理台账(模板)
支票管理制度模版(2篇)
![支票管理制度模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ede41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4.png)
支票管理制度模版一、现金支票管理1、现金支票一律由出纳员保管,不得转交他人。
2、现金支票使用时,需有《借款单》(如已有____,则直接填写《付款凭证》),经总经理批准签字后,将支票按批准金额封头、加盖印章、填写日期、用途、登记号码,领用人在《现金支票领用薄》上签字备查。
3、现金支票付款后凭____存根,____由经办人签字、会计核对(购置物品由保管员签字)、总经理审批。
填写金额要准确无误,完成后交出纳员。
出纳员统一编制凭证号,按规定登记日记账,原支票领用人在《现金支票领用单》及登记薄上注销。
4、采用现金支票结算方式时,对于收到的现金支票,应在收到当日填制《进账单》连同现金支票送存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和有关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
5、现金支票大小写金额必须填写齐全,不得涂改,如发生书写错误,应及时加盖“作废”戳记,另行签发正确的支票。
6、现金支票一律为记名式,不得用于转账使用。
7、收到客户交来的空额(空白)支票,收票人首先检查支票上有无交换号码和签发单位的印鉴,应当面填齐结算金额及用途,留下客户单位电话、经办人姓名和____号码。
对预留____的现金支票,应由客户将____填写清楚。
8、对于客户开好的现金支票,收票人要仔细____支票的内容,自签发之日起有效期为____天(到期日为节假日的顺延),业务项目与支票用途应一致,大小写金额应一致,数字无涂改,支票与____相符;上述内容若有不符与支票残破,不能收取。
9、准确无误的填写和保管收取的支票,不得遗失和毁损。
10、业务人员、技术人员收取的现金支票应及时送交财务部出纳员,出纳员则应根据规定及时将现金支票存入银行。
二、转账支票管理1、领用转账支票时,应填写《借款单》,注明用途、金额、依照有关审批权限履行审批手续。
2、凡签出的转账支票,一律填写收款单位名称、时间、用途、金额(或限额),不准签发空白支票或空额支票,对预留____的支票,出票同时填写____。
支票登记簿范本
![支票登记簿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18493ceaa00b52acfc7ca51.png)
支票登記簿範本
「支票登記簿」順序列出法團已簽發的支票,並按照其性質分類列示,以便審閱。個別法團可按需要在「支票登記簿」上增加其他付款類別。
支票編號 付款 日期 憑單 編號
收款人
清潔
(港元)
12345
101 31.12.XX 清潔承辦商
x,xxx
12346
102 31.12.XX 保險公司
12347
(姓名及簽署)
日期:
批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及簽署)
日期:
總計
x,xxx
保險
(港元) xxx
xxx
雜項支出
(港元)
補充零用 現金
(港元)
專業人士 費用
(港元)
維修及保養 保安(港元)来自(港元)公用事業
(港元)
x,xxx xxx
xxx
xxx
xxx
x,xxx
x,xxx
x,xxx
xxx xxx xxx
x,xxx
擬備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廢支票
12348
103 31.12.XX 會計公司
12349
104
31.12.XX
零用現金 持有人
12350
105 31.12.XX 保安承辦商
12351
106 31.12.XX 餐廳(款待)
自動轉賬 107 31.12.XX 水務署
自動轉賬 108 31.12.XX 電力公司
自動轉賬 109 31.12.XX 電話公司
支票編號付款憑單編號日期收款人清潔港元保險港元雜項支出港元補充零用現金港元專業人士費用港元維修及保養港元保安港元公用事業港元123451013112xx清潔承辦商xxxx123461023112xx保險公司xxx12347作廢支票123481033112xx會計公司xxxx123491043112xx零用現金持有人xxx123501053112xx保安承辦商xxxx123511063112xx餐廳款待xxx自動轉賬1073112xx水務署xxx自動轉賬1083112xx電力公司xxx自動轉賬1093112xx電話公司xxx總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擬備人
发票登记台账管理制度范本
![发票登记台账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70aa2b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7.png)
发票登记台账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原则为了加强发票管理,规范发票使用,确保公司财务健康运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合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发票的购买与领用1. 发票购买:财务部门负责发票的购买和保管,按照公司业务需求和税务机关的规定,购买适量的发票。
2. 发票领用:各部门根据业务需要,向财务部门申请领用发票,凭有效证件到财务部门领取。
领用发票时,需填写《发票领用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三、发票的使用与管理1. 发票使用:领用发票的部门在使用发票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确保发票的真实、合法、完整。
2. 发票保管: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发票的保管,确保发票不被损毁、丢失或被盗用。
发票应存放在安全、保密的地方,防止未授权人员接触。
3. 发票核销:各部门在核销发票时,应确保发票与实际业务相符,发票金额与财务账目一致。
核销发票后,应在发票上注明“已核销”字样,并由核销人签字确认。
4. 发票作废:如遇发票丢失、损毁或错误,需作废发票时,应填写《发票作废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报财务部门备案。
作废发票应加盖“作废”戳记,并妥善保管。
四、发票的检查与审计1.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的发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发票使用的合规性、合法性。
2. 公司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发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发票管理的规范运行。
五、违规处理1. 违反本制度的,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 涉及发票违法行为的,公司将积极配合税务机关进行查处,确保公司不受损失。
六、制度修订本制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和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如有变更,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七、实施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制度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发票管理,规范发票使用,确保公司财务健康运行,为国家税收和公司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支票管理制度范本(3篇)
![支票管理制度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77ca8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8.png)
支票管理制度范本一、支票的使用1.企业人员需用支票,领用时应事先将支票登记好,填写收款单位、支票用途、支票号码、预计用款金额等,由经手人在挂支单上签字或盖章。
其他人员因工作需要购买物品或支付有关费用需借用支票时,要逐项登记日期、支票号码、款项用途、用款限额,并由借用人签字。
财会人员在签发支票时,必须填写好日期、抬头、用途,金领大、小写,遇有特殊情况,也必须填写日期、抬头用途。
二、支票的管理1.空白支票和支票印鉴,必须设专人负责保管。
支票必须随签发、随盖章,不得事先盖章备用,严防支票遗失和被盗。
2.财会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支票管理制度。
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支票的购买及使用,并建立支票登记本,按照支票号码逐一进行登记。
对已签发出的支票,要及时催报注销,并定期核对,做到心中有数,发现丢失短少,必须及时查找,同时向领导汇报。
____支票管理人员或使用人员一旦发现支票丢失被盗,应立即查找,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向财会、保卫部门反映,迅速到银行办理挂失手续,向公安部门报案。
6.签发支票时,支票用途项内容要填写真实、齐全,字迹要清晰,不得更改大小写金额,为避免签发空头支票,财会人员应准确地控制银行存款余额,及时正确地记载账务,定期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严格结算办法,必须做到:(1)不准签发空头支票;(2)不准签发远期或空期支票;(3)不准将支票出租、出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4)不准将支票做抵押;(5)不准签发印鉴不全、印鉴不符的支票。
____支票使用要求(l)支票金额起点为____元。
(2)支票有效期____天;背书转让地区的转账支票付款期为____天(自签发的次日算起,到期日遇假日顺延)。
(3)签发支票应使用碳素墨水填写,没有按规定填写,被涂改冒领的,由签发人负责。
(4)不得更改支票大小写金额和收款人姓名,其他内容如有更改,必须签发人加盖预留银行印鉴。
(5)按银行的有关规定,因签发空头支票和支票印章与预留银行印鉴不符而造成的退票,银行处以____%但不低于____元罚款。
支票管理制度范本(2篇)
![支票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a00b4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5.png)
支票管理制度范本____支票由出纳员或总经理指定专人保管。
支票使用时须有"支票领用单",经总经理批准签字,然后将支票按批准金额封头,加盖印章、填写日期、用途、登记号码,领用人在支票领用簿上签字备查。
____支票付款后凭支票存根,发票由经手人签字、会计核对(购置物品由保管员签字)、总经理审批。
填写金额要无误,完成后交出纳人员。
出纳员统一编制凭证号,按规定登记银行帐号,原支票领用人在"支票领用单"及登记簿上注销。
3.财务人员月底清帐时凭"支票领用单"转应收款,发工资时从领用工资内扣还,当月工资扣还不足,逐月延扣以后的工资,领用人完善报帐手续后再作补发工资处理。
4.对于报销时短缺的金额,财务人员要及时催办,到月底按第二十一条规定处理。
____公司财务人员支付(包括公私借用)每一笔款项,不论金额大小均须总经理签字。
总经理外出应由财务人员设法通知,同意后可先付款后补签。
支票管理制度范本(2)支票管理制度1. 收支对象- 公司员工- 公司供应商2. 支票开具- 支票开具需经过授权的人员,通常是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
- 支票开具的金额必须在预算范围内,并且符合公司相关政策和规定。
- 支票必须填写完整的收款人信息,包括姓名、公司名称和银行账号等。
- 每张支票必须有合适的备考,说明支票用途和相关事由。
3. 支票领取与保管- 支票领取必须经过授权的人员,并在相关记录中留下领取人信息和时间等。
- 支票必须妥善保管,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 支票应定期盘点,确保数量和金额的准确性。
4. 支票使用- 支票只能用于正当和合规的商业活动。
- 使用支票前,必须经过授权的人员审批。
- 支票使用后,必须保留相关票据和记录,以备查验。
- 支票使用后必须在相应账户中做好账务记录,并确保账目准确无误。
5. 支票遗失和过期处理- 如发现支票遗失或被盗,必须立即向银行和财务部门报告。
支票管理制度样本(2篇)
![支票管理制度样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5ffe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6.png)
支票管理制度样本为了加强支票(现金、转帐支票)的使用和管理,明确支票的购买、保管、使用(领用、支付)、收取、进账等环节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领购出纳员根据业务需要,报经会计,按照银行规定到开户行购买,同时做好《支票购、用、存登记簿》登记工作,年终,做好作废支票及登记簿同银行账的归档工作;二、保管出纳员负责保管空白支票(做到“三防”,即防盗、防火、防潮)。
严禁空白支票和印鉴同时存放一处,避免被盗用;禁止空白支票加盖完整印鉴;三、银行预留印鉴保管使用出纳员保管、使用法人私章,会计保管、使用公司财务印鉴;严禁相互交接印鉴使用,代为盖章。
违规使用造成损失的双方负责;出纳、会计不在,印鉴交第三人保管使用,并做好使用记录;四、预领业务人员填写《支票预领单》,并按规定由主管审批,到财务办理支票借款业务;五、填开出纳员对公司规定权限内,并符合规定手续的《支票预领单》填写支票。
超出规定权限的,报总经理批准后填写支票。
开票前核对银行存款可用余额,禁止签发空头支票、远期支票;填写要素要齐全;金额事先难以确定时,予以限额,并填写日期、收款人(或单位)名称、用途;六、盖章会计对《支票预领单》及已开支票进行复核,对符合公司规定权限及手续、填写无误的加盖财务印鉴。
对超过权限的,非经常业务电话总经理确认后盖章。
严禁会计对不符合规定的支票盖章;七、领用业务员负责保管已领支票的安全使用,保管至收款方签收为止;八、挂失支票被盗或遗失,业务员、出纳员在第一时间到银行办理挂失止付,同时上报公司。
采取补救措施无效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责任人按损失金额100﹪赔偿并进行相应处罚;九、核销预领支票实行领取登记、用完核销制度。
以支票付款的,支票头要求收款人签名(盖章),取得发票后业务员按报销程序办理核销手续;十、收款屈臣氏付款,会计负责通知综合岗安排收款,并负责跟踪、填制《屈臣氏应收款回款进度表》;其他客户(非发票户)付款,出纳员开具一式三联收据,收款员凭单收款,未经公司批准原则上不收取远期支票。
公司支票、银行转账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公司支票、银行转账管理制度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7841b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1.png)
公司支票、银行转账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与有效运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支票、银行转账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支票和银行转账的事务,包括但不限于付款、收款、存款、汇款等。
第三条公司所有与支票、银行转账管理相关的职责划分、权限控制、审核流程、追溯与追责机制均按本管理制度执行。
第四条公司的财务部门是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负责管理、监督和执行支票、银行转账相关事务,并承担相应的追责和风险管理责任。
第二章支票管理第五条公司所有支票必须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未经财务部门授权,任何人均不得私自开立或使用支票。
第六条公司支票必须按照金额、用途、收款人等信息进行填写,并在金额数字前加上人民币符号“¥”。
第七条公司每张支票必须由开票人、核对人和财务部门主管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并抄送相关部门。
第八条公司支票必须保管妥善,未使用的支票必须存放在财务部门的专用保险柜内进行管理,保证安全。
第九条出纳人员必须仔细核对每张支票的内容和金额,确保符合公司支出政策,并盖章确认。
第十条公司对所有支票的使用情况,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和备份,以便今后的追溯和审计。
第三章银行转账管理第十一条公司的银行转账必须由财务部门授权的人员进行操作,未授权人员不得擅自进行银行转账。
第十二条每次银行转账必须按照公司的授权范围和内部审核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准确性。
第十三条银行转账操作必须在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和内部控制后方可进行,审核人员必须进行签字确认。
第十四条公司的财务部门必须及时更新银行转账的记录,确保能够随时查阅和追溯。
第十五条公司对银行转账的收款方信息必须进行严格的核对和验证,确保转账的安全和准确性。
第十六条随时监控银行账户的资金情况,及时核对银行余额和银行流水对账单,确保账户的正常运作。
第四章附则第十七条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和监督财务部门的日常运作,确保支票、银行转账管理制度的实施。
支票管理制度模板
![支票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50c5aa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e.png)
支票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规范公司支票使用流程,确保资金安全,防止财务风险,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支票购买、保管、使用、登记及销毁等环节的部门和个人。
三、职责分工1. 财务部门负责支票的购买、保管、登记和销毁。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本部门支票使用申请。
3. 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负责支票的签发。
四、支票购买与保管1. 财务部门应根据公司业务需要,合理购买支票,并妥善保管。
2. 支票应存放于保险柜或其他安全设施中,非授权人员不得接触。
五、支票使用流程1. 支票使用人需填写《支票使用申请表》,明确用途、金额等信息。
2. 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提交财务部门。
3. 财务部门审核无误后,由出纳员填写支票,并由授权人签字。
4. 支票使用人领取支票时,需在《支票领用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六、支票登记1. 财务部门应建立《支票使用登记簿》,详细记录每张支票的领用、使用和结清情况。
2. 所有支票使用情况必须及时登记,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支票遗失与挂失1. 如发生支票遗失,使用人应立即通知财务部门,并按法定程序办理挂失手续。
2. 财务部门应在获悉支票遗失后,立即向银行申请挂失,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损失。
八、支票结清与销毁1. 支票使用后,财务部门应及时跟踪支票的结清情况。
2. 对于已结清的支票,财务部门应在《支票使用登记簿》中标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
九、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2. 造成公司损失的,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由财务部门提出,经公司法定代表人批准后执行。
十一、附件1. 《支票使用申请表》2. 《支票领用登记表》3. 《支票使用登记簿》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确保其符合公司的具体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支票管理规范[模板]
![支票管理规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44371dfb90d6c85ed3ac644.png)
1. 概述
本规范描述了支票收支、开立、作废、保管等内容。
2. 目的
为了规范管理公司支票,制定本规范。
3. 术语
4. 内容
4.1收受支票
经收款单位转来之支票,即登录于「应收票据明细表」,到期之日送银行托收,未到期票据由财务部出纳保管。
4.2空白支票之领取
空白支票若将用完时,财务课将“支票领取证”撕下,依「印章管理办法」申请用印,送银行领取空白支票。
4.3开立支票
4.3.1财务部依据已核准之「支付凭单」相关单据开立支票,支票抬头为厂商名称,不得为其他名义。
4.3.2 财务部将支票受款人、支票到期日、发票日及金额填入支票存根联及“应付票据厂商签收回条”,并将支票存根联妥为保存以供备查。
4.4支票作废
已开立支票若经作废,如财务科开错作废的支票由出纳保管退回银行做作废处理动作,如供应商退票作废把作废支票附在新开的支票后面做附件。
4.5支票保管:财务部于每日下班前应将支票分别如下述送交保管。
4.5.1收受之支票未及送银行托收者交由财务部出纳保管。
4.5.2将空白支票及已开立未领取之应付厂商支票由出纳保管。
5. 支持文件
6. 相关文件
7. 记录的保存
8. 文件拟制/修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