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探究

合集下载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指为了避免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和有效应对灾害事件而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口的增加,自然灾害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社会抗灾能力,已成为各国重要的任务。

第一部分:防灾减灾1.1灾害类型根据灾害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

其中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风暴、干旱、滑坡等,而人为灾害包括交通事故、工业事故、恐怖袭击等。

防灾减灾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规范的管理,减少各类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1.2预防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比如在地震多发地区,可以采取加固建筑、建设避难场所、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来提高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在洪水易发地区,可以采取修建防洪堤坝、疏浚河道、加强预警和转移等措施来减少洪灾损失。

1.3社会参与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当承担起防灾减灾的责任。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增加投入,完善预警机制;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学校应加强灾害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积极参与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第二部分:应急管理2.1应急预案应急管理是指在灾害发生后,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

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机构设置、任务分工、预警、资源调配、救援和救护等内容,是在灾害发生后的行动指南。

2.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的方式。

通过模拟真实灾害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效果,让相关部门和人员熟悉应急工作流程,提高抗灾能力。

2.3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共享平台,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灾害信息,指挥调度救援力量,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

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

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

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这些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本文将探讨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随着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火灾、地震、洪水等,各类机构和组织需要做好档案管理的应急准备工作。

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挑战。

二、建立档案应急预案的目的1.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时,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保证档案的安全,防止损毁和遗失。

2.确保档案的及时可用:应急预案应包括档案恢复的快速方法和措施,以保证档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和使用。

3.降低经济损失: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帮助机构和组织减少档案损失带来的经济损失。

4.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概述和应对方法,以提高机构和组织的灾害应对能力。

三、制定档案应急预案的步骤1.调研和分析: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充分了解潜在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了解灾害的可能性和影响,可以制定相应的预案。

2.制定应急预案: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一份详细的档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灾害的发生条件和对应的预警措施,档案保存和保护的紧急应对措施等。

3.组织宣传和培训: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依赖于组织内部成员的认知和响应能力。

因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组织相关的宣传和培训活动,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熟悉和执行应急预案。

4.定期演练和完善: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定期演练和完善来提高。

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演练,评估演练结果,及时完善应急预案,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防灾减灾体系与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体系与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体系与应急管理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经常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了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阐述各种措施。

防灾减灾体系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对减轻或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防灾减灾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预警系统、防灾设施、紧急联络和社会救护。

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前置监测系统、地质数据和气象数据等信息获取方式,将预测出的可能灾害形成信息发送到群众,用以预警的一种系统。

例如,日本经常处于地震带中,为了避免地震带来的损失,日本采用了高度智能化的地震预警系统。

在机构监测到地震前兆时,系统会预测8-10秒后地震发生的概率,并通过电视台、电台等多渠道介质进行警报。

这样的系统规划,能有效提高地震灾害的生存率。

防灾设施则是在自然灾害过程中提供生命保障的措施,包括建筑结构的改进,逃生路线的策划,防火通道的建立等。

例如,我国建造了许多地下室,我们会划分出逃命路线,这些路线通常是比楼房更加安全的地方,人们在保守常识的情况下能发现并使用这些路线。

紧急联络是在灾害发生时,能及时、精确、有效地协调救灾资源和救灾力量的措施。

在震后救援过程中,紧急联络可以迅速传达指挥调配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等信息。

此时,对于中央和地方灾害救援机构的人员应尽早行使彼此连系,分享资源,交流信息和疏导人员,即便无意外也能建立一个更好的联合体。

社会救护则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提供帮助的措施。

例如,志愿者会积极策划捐款、赈济资金、物品,以协助受害群众渡过难关。

应急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应急管理是一种政府、企业、个人协作行动体系,旨在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问题。

应急管理的任务是预防、处置和恢复灾害损失,以减少因灾害而造成的经济和人口损失。

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组织体系、计划制度、人员培训和物资准备。

谈档案管理工作的应急机制

谈档案管理工作的应急机制

谈档案管理工作的应急机制一、建立档案工作应急管理机制的必要性1.建立档案工作应急管理机制是确保档案安全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导致档案安全问题的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大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海啸、台风、泥石流等;人为灾难则包括战争、恐怖活动、武装冲突、蓄意纵火、病毒破坏等。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它们的发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档案部门以及馆(室)藏档案造成损害,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馆(室)藏档案就很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更甚者部分历史也会随之“失忆二在当前各种突发事件接踵而至的情况下,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应急管理机制是确保档案安全的必要手段,是做好紧急状态下档案工作的关键。

通过档案工作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及运行,采取各种科学化、规范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能够尽最大可能地保证档案安全,从而保护国家财富、社会记忆的完整与安全。

2.建立档案工作应急管理机制是提升档案工作水平的内在需要。

为适应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加强自身应急素质的培养、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然而,大部分档案部门对紧急状态下档案工作的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人、财、物投入,这种相对“冷漠”的态度不应是档案部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现状该有的表现。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档案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应高度重视档案应急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内容,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3.建立档案工作应急管理机制是健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确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尤其是2007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一、引言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频发,各国对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本文从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综合介绍其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

二、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指在灾害发生前、发生时以及灾后对灾害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预防、减缓和应对的一系列综合性措施。

其中,防灾减灾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性以及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土地规划、灾害预警、建筑抗震等措施;应急管理则是指在灾害发生之后,对受灾区域和人员进行抢救、救援、紧急救治、恢复重建等紧急处置和管理措施。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三、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重要性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自然灾害面前,能否做好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幸福生活。

其次,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自然灾害对于经济社会的破坏和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只有做好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才能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再次,它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和不安定,因此做好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实践案例1.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次地震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经过这次地震,中国政府对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做出了深刻总结,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强化抗震建筑标准、加强灾害应对能力等。

汶川地震教训深刻,中国政府在地震预警、抗震建筑、地震物资储备等方面做了很多的改进,提高了国家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能力。

2.美国飓风卡特里娜2005年,美国南部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飓风卡特里娜,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一、引言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指利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进行预防和减轻损失的一系列措施。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防灾减灾的重要性1.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灾减灾可以减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防灾减灾可以保障城乡建设、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3.提高国家综合应对能力:防灾减灾可以提高国家综合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能力,提高国家的灾害防范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

三、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强调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2.综合施策:强调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组织各方力量,共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3.全民参与:强调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形成全民参与的格局。

4.突出重点:强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工作。

四、防灾减灾的主要内容1.灾害风险评估: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评估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2.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灾害预警体系,提前预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3.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加强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建设抗灾能力。

4.加强防灾减灾技术研究: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技术研究,提高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科学技术水平。

五、应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1.应急管理是指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组织和协调相关救援资源,有效应对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管理工作。

2.应急管理的作用是在发生灾害后,迅速组织和调度各种救援力量,有效开展灾害救援和恢复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员安全。

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探究

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探究

现实 ” 的重 要 作 用 , 维 护 党 和 国 家 历 史 真 是
实 面 貌 的崇 高事 业 。确保 档 案 的安 全是 档 案 工作 的永 恒 主题 , 是档 案 工作 者 的首 要 职 也 责。

任 务 、 急 处置 保 障措 施 、 急 响 应和 灾 后 应 应 救助 、附则 等 几部 分 ,具 体 内容 也 大 同小
故 , 会显 得 势单 力薄 、 不 从 心 , 旧会 产 仍 力 仍 生 巨 大损 失 。这就 暴 露 出在 档案 防 灾减 灾 和
安 全应 急 意识 , 高应 急 处置 管理 能 力 , 提 检 验应 急 预案 的科 学 有效 性 。但 应急 演 练 实 战 工 作 往 往 没 有 得 到档 案 部 门的 重 视 , 应 急预 案 往往 成 了纸 上 谈兵 , 有发 挥 出其 应 有 的作 用 。 没
案 安 全 问题 的 凸显 , 项 工作 逐 渐 受到 各 级 此

制 定应 急 预 案 的 目的 ,是 灾害 发 生 时 能够 最 大 限度 地确 保 档 案 的安 全 ,实 战演
练 对于 应 急预 案 的 实施 效 果起 着至 关重 要 的作 用 。 急预 案 制定 后 , 案 部 门应 经 常 应 档 开展 应 急预 案 演 练 ,增 强档 案 工作 人 员 的
档 案部 门的高 度 重视 。各级 各类 档 案部 门基
本都 能按 照 档 案设 施 、 备 的相 关要 求 进 行 设 管理 , 制定 相 应 的应 急预 案 。但 即便灾 难 来 袭 ,尤其 是面 对 重 特 大 灾难 事
肖 鹏
张 栋
应 急 管理 中 存在 的诸 多 问题 。
( ) 想认 知 不够 , 乏防范 应 急 意识 一 思 缺

浅论档案防灾工作应对措施

浅论档案防灾工作应对措施

290百家论坛浅论档案防灾工作应对措施孙晓莉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摘要:防灾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记录真实历史、反映历史原始面貌的原始文献,档案在再现历史真实面目方面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查考价值。

针对各种灾难的突发性、无常性,档案工作者做好档案防灾减灾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档案;防灾减灾;档案管理1引言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的真实面貌的崇高事业。

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档案工作者的首要责任。

根据档案价值的大小,需要长期或者永久保存,首要考虑的就是一个怎么保存的问题。

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针对性地采取科学预防和救治措施,将对档案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更好的保护档案,是一项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工作,也是档案馆安全工作的首要职责。

2档案防灾工作的重要性2.1保护原始历史记录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和客观记录。

有些文件是原始的,不可再生,不可再生。

一旦破坏被破坏,将很难或不可能恢复。

基于档案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档案的保护尤为重要。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灾害对安全和安全档案的致命威胁。

丢失的文件,也丢失了原始记录,具有参考价值。

2.2做好档案防灾实际上就是减少经济损失自然灾害给我国档案界带来巨大损失。

据统计,四川地震发生后,全省已有43915平方米档案楼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灾后重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因此,应以档案防灾工作为重中之重,以减少经济损失,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3 档案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3.1意识层面:认识程度不深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影响在灾难档案的程度,但提高防灾能力,还将鼓励档案工作者思想麻痹大意,疏忽工作,措手不及当灾难来临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保证灾害中人的生命安全,档案的安全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档案损害的风险。

3.2操作层面:预防范围不足许多档案部门和急救反应机制,防止灾害范围不全面考虑,防止和应对往往只注重火灾、洪水、病虫害和一些常见的人为灾害、突发事件和灾害往往很少考虑,一次特殊的灾难的发生,没有任何参考的理论参考值的制定,并会延迟档案馆档案安全隐患的救援时间。

档案馆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

档案馆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

档案馆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机制摘要:档案作为一种记录社会活动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方式。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社会各产业领域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档案信息不断诞生和保存,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下,海量的数字档案资源和纸质档案需要进行专业的长久保存处理。

而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泄漏、自然灾害等人力非人力因素的增加,为档案的安全和长久保存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加强档案馆灾害预防以及应急管理,对提升档案馆档案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针对现阶段档案馆所存在的灾害种类及问题,从档案优化管理、应急管理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档案馆、灾害预防;应急管理一、前言档案作为人们在进行各项社会活动时所形成的记载的能以各种形式进行保存具有价值性的原始记录。

档案的本质特性就在于其原始记录性。

档案具有服务现实、传承文明、记录历史的作用。

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海量的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需要进行专业的保存管理,所以档案馆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和应急管理机制,实现档案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二、档案灾害的概述(一)档案灾害的定义档案灾害是档案事业管理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它是指由于人为原因或自然原因而造成的,会给档案信息内容和档案载体造成实际性破坏的事物总称[1]。

档案长久保存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人为灾害、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的威胁,这些存在的安全隐患威胁会对档案资源的安全性构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档案馆必须要重视档案的防灾减灾以及应急管理。

(二)档案灾害的种类根据档案馆灾害来源特点,档案灾害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灾害。

一是档案馆外部灾害,自然灾害属于非人为灾害,它主要表现为各种灾害性的天气所造成的数字档案灾害,如泥石流、滑坡、台风、地震、洪水、海啸、沙层暴、雷灾等可能影响到档案长期保存的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不受人力因素控制影响,我们只能通过预测和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来降低或避免数字档案资源可能面临的损失。

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的应用和研究

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的应用和研究

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的应用和研究随着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人们对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越来越关注。

国家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意识,促进了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研究和应用。

这篇文章将探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应用和研究。

一、应急管理的定义应急管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有序和计划的行动。

它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技术灾害、社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

应急管理通常包括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四个阶段。

应急管理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应急管理需要协调各种资源和部门,包括政府、企业、志愿者组织、救援队伍等。

二、防灾减灾的定义防灾减灾是指从源头上预防自然灾害或减少其影响。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土地管理、水力工程、农业措施等。

防灾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例如,可以采取排水措施减少水灾,建设抗震建筑物减少地震灾害等。

防灾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

三、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应用随着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加,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应用。

1. 预警:预警是一个重要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具。

它提供了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和建议,帮助人们采取必要的行动。

例如,可以使用气象雷达监测天气情况,提供风暴预警。

2. 救援:救援是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常包括医疗救援、物资运输、紧急疏散等。

例如,当地政府可以调派其救援队伍、而志愿者组织也可以参与救援行动。

3. 应急通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信设施通常会受到破坏,因此应急通信至关重要。

它能够传递关键信息和指令。

可采用卫星通信等通信模式。

4. 应急演练:进行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方面。

演习有助于评估准备工作的效果,并为注意事项和实践做出必要的调整。

5. 技术支持:技术支持也是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方面。

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

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

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一、概述灾害是自然界特有的现象,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不受人为意志的控制,却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档案管理作为灾害发生前、中、后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建立健全的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保障措施。

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1、预防灾害档案中有关灾害发生前的信息及历史档案,可以为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有助于预防灾害的发生。

2、抢险救灾档案中存放的灾害事故处理的相关信息,可以为抢险救灾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依据,能够提高抢险救灾的效率和质量。

3、灾后重建档案中有关灾害发生后的情况和救灾工作的资料可以为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恢复灾后秩序和社会重建。

三、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建立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中,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档案的分类与归档标准建立灾害档案的分类标准,明确不同类别的档案应该如何归档、保存和管理。

例如,可以根据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影响程度来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的档案制定相应的保存时间和管理措施。

2、档案的采集与整理明确灾害档案的采集渠道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整理标准和流程。

要建立健全的档案采集体系,确保所有与灾害相关的信息都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采集。

3、档案的保存与管理建立合理的灾害档案保存制度,包括档案的保存时间、保存地点、保存条件等。

同时,要加强对灾害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可靠。

4、档案的利用与共享要鼓励和支持对灾害档案的利用和共享,使得这些宝贵的信息能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四、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了确保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管理规定,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为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和组织保障。

2、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按照制度的要求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对于各级政府和组织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进行探讨,介绍其重要性、制定原则以及应具备的内容和措施。

一、重要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可能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损失无法估计。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对于及时响应和处理这些事件至关重要。

以下是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 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通过建立一个健全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可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时,相关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保存和传递给需要的人员。

2. 保护历史遗产和重要档案:许多历史遗产和重要档案可能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中受到破坏。

一个有效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可以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料,减少损失。

3. 为灾后重建提供支持:在灾后重建和恢复过程中,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有助于重新评估和规划。

二、制定原则制定档案管理应急预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制定原则:1. 多学科合作: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涉及各个领域和专业,因此在制定档案管理应急预案时,应该进行多学科合作,利用不同专业知识和经验。

2. 参考现有标准和法规:在制定档案管理应急预案时,应参考已有的标准和法规,如档案管理法规、国家安全标准等,以确保制定的预案符合一定的规范。

3. 风险评估和灾害预测:在制定档案管理应急预案之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和灾害预测,以准确了解可能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预案内容和措施。

三、应具备的内容和措施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应急预案应该具备以下内容和措施:1. 预案概述:简要介绍该预案的目的、背景和适用范围。

2. 预案组织和责任:明确预案制定和执行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预案执行的协调和高效。

3. 信息采集与传输:规定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时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档案管理中的危机应对与应急机制

档案管理中的危机应对与应急机制

档案管理中的危机应对与应急机制档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重要的资产,记录了历史、文化和知识的珍贵信息。

然而,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危机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档案管理中的危机应对与应急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档案管理中的危机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常常给档案管理带来巨大的破坏。

档案馆和档案库房往往无法抵挡自然灾害的侵袭,导致档案文件的损失和毁坏。

2. 人为破坏:档案管理中的危机还包括人为破坏,如盗窃、纵火等恶意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会导致档案的丢失,还会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技术故障: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和网络。

然而,技术故障如电脑病毒、系统崩溃等问题经常发生,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危机应对的原则1. 预防为主:预防是最有效的危机应对方式。

档案管理者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如加强档案馆和档案库房的建设,提高档案文件的保存环境,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等,以减少危机的发生。

2. 快速反应:一旦危机发生,档案管理者应该迅速做出反应,采取紧急措施,如紧急转移档案文件、启动备份系统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 合作共享:危机应对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共享资源。

档案管理者应该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危机应对方案,并在危机发生时互相支持和帮助。

三、危机应对的具体措施1.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档案管理者应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包括档案的分类、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和流程。

这样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危机的发生。

2. 加强档案保护意识:档案管理者应该加强档案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通过培训和教育,使档案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档案文件的保护和管理能力。

3. 建设安全的档案库房:档案库房是档案管理的核心环节,应该建设安全、稳定的档案库房,配备先进的防火、防水、防盗等设备。

档案管理灾害应急预案

档案管理灾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灾害事件,提高应对各种灾害险情的应急救援能力,达到快速有效救援,减少损失,确保档案资源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 《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3. 《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灾害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1. 档案优先原则:在灾害事件发生时,将档案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档案资源不受损失。

2. 预防为主原则: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档案抗灾能力。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工作,明确责任,形成合力。

4. 及时反应、果断决策原则:灾害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档案管理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档案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六、应急处置程序1. 灾害预警:密切关注灾害信息,做好灾害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部门做好应对准备。

2. 灾害发生:灾害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人员开展档案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排除;(2)加强档案库房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安全;(3)组织人员进行档案转移、抢救、修复等工作;(4)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5)及时统计受灾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

3. 灾害善后处理:灾害事件结束后,开展以下工作:(1)对受灾档案进行评估,确定修复方案;(2)组织人员进行档案修复、整理工作;(3)总结灾害事件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七、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完善档案库房设施,提高档案抗灾能力;2. 定期开展档案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3.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设备,如灭火器、防潮防霉设备等;5. 建立档案安全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档案灾害应急预案

档案灾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档案灾害,保障档案资源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档案条例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 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3. 相关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级档案馆、档案室及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和人为灾害(如火灾、盗窃、档案丢失等)。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灾害防范意识,预防灾害发生。

2. 快速反应: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档案资源安全。

3. 科学处置:根据灾害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4. 协同作战: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档案灾害。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档案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档案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指导档案灾害应急工作。

2. 档案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档案灾害应急工作,确保档案资源安全。

3. 档案灾害应急工作组负责档案灾害应急的具体实施,包括:现场勘查、灾害评估、档案抢救、修复、档案安全转移等。

六、应急预案启动1. 预警:当接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灾情报告:灾害发生后,立即向档案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3. 紧急处置:根据灾害情况,迅速组织应急工作组开展现场勘查、灾害评估、档案抢救、修复等工作。

七、档案灾害应急措施1. 灾害预防:加强档案库房安全管理,提高档案抗灾能力。

2. 灾害评估:对受灾档案进行评估,确定受灾程度。

3. 档案抢救:对受灾档案进行抢救,确保档案安全。

4. 档案修复:对受损档案进行修复,恢复档案原貌。

5. 档案安全转移:将受灾档案转移到安全地点,确保档案资源安全。

八、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组织应急队伍,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2. 资金保障:确保档案灾害应急工作所需资金。

重大自然灾害中档案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重大自然灾害中档案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重大自然灾害中档案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作者:李忠伟袁素娟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4年第3期文/李忠伟袁素娟档案是不可再生的文献资源,频发的重大自然灾害对档案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引起了全球相关组织和国家档案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建立档案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档案容灾及备灾能力,逐步实现重大自然灾害中档案的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危害(一)重大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在相对广泛的范围内,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物质或环境超出社会自身资源应付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并由此导致社会功能严重毁坏的事件。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海啸、泥石流、火灾、台风、洪水等。

“重大自然灾害”是指满足以下至少一种条件的自然灾害:(1)至少10人死亡;(2)造成100人以上受灾;(3)启动国家应急响应;(4)呼吁国际援助。

(二)重大自然灾害对档案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等级决定着对档案的危害程度,一般而言,火灾对档案的破坏性最强,其危害往往是毁灭性的;水灾主要包括洪涝灾害和潮灾,档案载体长期受水浸泡或处于高湿环境,容易浸湿、受潮而粘连、发霉,其字迹、寿命都将受损,甚或失去保存利用价值;地震则会埋压、机械性损伤档案,还可能引发火灾或水灾等次生灾害,导致已损毁档案受到二次伤害。

此外,发生于我国北部干早地区的沙尘暴灾害、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以及山区的滑坡泥石流等继发性地质灾害都会对档案造成严重破坏。

二、档案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基本都能按照档案设施、设备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但频发的各种重大自然灾害暴露出我国档案部门在实际开展档案应急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应急预案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

档案部门应根据自然灾害的灾种和等级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分级机制,以便在档案保护和抢救时有所侧重、主次分明。

然而,目前档案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流于形式,实际存放档案时未将重要、珍贵档案集中存放,安全分级与风险等级评估机制不健全,重原则性陈述、轻操作性细则,脱离本单位实际,内容空洞,相互抄袭,而应急预案分级机制是否完备直接影响着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

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对于人类来说,应对灾难和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灾害,我们需要前所未有地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能力。

一、防灾减灾的意义防灾减灾是指预先采取措施,减少、避免自然和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系列综合行动。

防灾减灾是预防灾害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保障。

它对于保障社会安定、维持发展和促进人类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社会安定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福祉的最基本要素就是“食品、住房和衣物”。

而这些都是人类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的因素。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防灾减灾工作的加强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灾害带来的威胁,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2. 维持发展防灾减灾的工作不仅对于社会安定有广泛的影响,同样也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灾害可能会对产业、交通和市场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运作。

而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下,我们可以对产业链和供应链展开深入地研究,以便更好地减轻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3. 促进人类福祉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工作能够减少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从而保障了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增进人类的福祉,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安全、美好的生活。

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随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频繁发生,强调应急管理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应急管理是防灾减灾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作,它通过建立一套有机的救援、储备、调度和指挥系统,以确保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进行快速响应,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1. 快速响应应急管理是在灾难发生后的即时行动,它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灾区的救助和抢险。

这能够极大地提高灾区人民的生存机会,帮助灾区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范文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巨大损失不可估量。

为了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国都加强了防灾减灾工作。

而档案管理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1. 档案是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档案是记录和存储灾害发生、发展和应对各个阶段的重要信息的载体。

灾害应急管理需要准确的、及时的信息,而档案提供了这些信息。

2. 档案是灾害教训总结和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灾害事件的调查研究,通过对灾害事件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得到宝贵的教训和经验。

这些教训和经验需要通过档案进行记录和传承,以便在下一次灾害中能够更好地应对。

3. 档案是灾害评估和预测的依据通过对历史灾害档案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

这对于制定防灾减灾策略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档案管理的内容1. 灾害档案的建立灾害档案的建立是指对灾害发生和灾害应对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归档和记录。

这些信息包括灾害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灾害应对的过程和措施等。

2. 灾害档案的分类与整理灾害档案需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以便于日后的检索和利用。

常见的分类标准包括灾害类型、地理位置、时间等。

3. 灾害档案的存储和保护灾害档案的存储和保护非常重要。

灾害档案需要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存储,以防止其被损坏或丢失。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备份、防潮、防火等。

4. 灾害档案的传播与利用灾害档案的传播和利用非常重要。

通过将灾害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方便地传播和利用。

通过对灾害档案的研究和利用,可以得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效果。

四、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1. 档案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需要明确档案管理的组织架构,包括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等。

档案防灾工作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

档案防灾工作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

摘要:自然灾害是一个不定向的因素,它总是悄无声息的以不同的形式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譬如:洪灾、地震、泥石流等。

而且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它的出现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档案作为我们历史文化的原始记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它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查考价值,它是我们当今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少的档案资料遭到严重的破坏,这就将档案的防灾工作提上了日程。

要在明确档案防灾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自然灾害给档案所带来的损害,减小破坏程度,保护我国的档案资源。

关键字:自然灾害汶川地震档案防灾工作策略近几十年来,地球板块运动活跃,地震、海啸、泥石流、洪灾……诸如种种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而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之一,地震发生频率较高。

仅1949年以来,我国记载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近四次,造成严重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15次,伤亡人数达4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0亿人民币,造成灾难性后果最为严重的是200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里氏8.0级的一次地震。

这是新中国迄今为止,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而在此次地震中,当地和周边地区的档案馆也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和破坏。

这就为我们档案的防灾工作敲响了警钟。

做好档案的防灾工作极其重要,我们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应对自然灾害对档案的破坏。

1.档案防灾工作的重要性1.1做好档案防灾工作保护原始历史记录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遗物,它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形成机关或人物特定活动的历史记录物,具有很强的记录性,所以档案具有很高的查考价值。

档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收集的材料,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档案注重原本原稿,而且往往只有孤本,所以档案的存在具有极大的意义和珍贵的存在价值,这就使得档案防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探究
作者:肖鹏张栋
来源:《北京档案》2011年第09期
摘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国内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维护和确保档案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对策。

关键词:档案防灾减灾应急管理
档案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实”的重要作用,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崇高事业。

确保档案的安全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档案工作者的首要职责。

一、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些年国内外灾难的频发以及档案安全问题的凸显,此项工作逐渐受到各级档案部门的高度重视。

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基本都能按照档案设施、设备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但即便这样,一旦灾难来袭,尤其是面对重特大灾难事故,仍会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仍旧会产生巨大损失。

这就暴露出在档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思想认知不够,缺乏防范应急意识
随着近些年档案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化档案馆竣工落成,档案科学保管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新建档案馆的防灾抗灾能力较强,档案保管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档案的安全有了更好地保障,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档案在灾难中的受灾程度,但防灾抗灾能力的增强,也会助长档案工作人员麻痹大意的思想,在工作中出现疏漏,在灾难来临时措手不及,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另一方面,灾难应急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在灾难中确保人的生命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档案的安全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档案受损的风险。

(二)预防范围狭窄,考虑不够全面
突发事件包括很多种类,有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也有战争、破坏等人为灾害。

很多档案部门的预防范围和应急机制的建立对于灾种考虑得不够全面,往往仅侧重于火灾、水灾、病虫害等一些常见灾害的防范和应对,人为突发事件和不常发生的灾害很少被考虑在内,一旦发生特殊灾害,制定的理论没有任何参考借鉴价值,并会延误档案抢救时机,为档案安全埋下隐患。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档案部门安全防范的主要内容不应只停留在库房
的“八防”管理(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和档案实物的安全管理上,电子档案、电子文件及载体的安全保管,档案数据库的维护等都应列入预防范围。

(三)应急预案空洞,缺乏可操作性
档案部门应根据其所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制定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工作。

但从目前各地、各级档案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内容来看,其结构大致相同,基本包括总则、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应急处置保障措施、应急响应和灾后救助、附则等几部分,具体内容也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一些原则性的陈述,没有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内容空洞,可操作性不强,对抵御灾害十分不利。

(四)制度执行力弱,缺少实战演练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灾害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档案的安全,实战演练对于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急预案制定后,档案部門应经常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急意识,提高应急处置管理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有效性。

但应急演练实战工作往往没有得到档案部门的重视,应急预案往往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档案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对策
(一)高度警惕,强化防灾应急的意识
现代化的档案库房建筑及新型的科学保管技术为档案的安全性增添了坚实的武装保障,但面对日益频繁而复杂的各种突发事件,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仍然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树立危机意识。

日本、美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其档案部门有着很强的抗震防灾应急管理意识。

档案部门为员工举办不定期的抗震防灾知识培训,在宣传手册或相关网页上提供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提高用户的防灾应急意识。

“9·11”事件更让美国民众及档案部门懂得灾难的来临永远是猝不及防的,此后美国档案部门防灾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从“9·11”事件到汶川大地震,各种人为的、自然的灾难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保存人类历史记忆重任的档案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各级档案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严重性,加强防灾教育和指导,形成警醒的防灾意识,切实做好防灾及应急管理工作,使档案受损的风险降至最低,保证档案馆及馆藏档案的绝对安全。

(二)完善备份制度,做好防灾备份工作
做好档案、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数据的备份工作,是抵御突发事件破坏、确保档案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在建国初期用于战备的“后库制度”逐步弱化后,档案
的备份和异地保存问题也随之淡化,但是国内外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档案损失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管理的必要性。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档案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均建立了档案异地保存和备份制度,尤其对重要、敏感档案更是严格保证其安全无损。

如美国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都提出了“安全库房”概念,要求保护历史遗产尽可能万无一失。

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重视研究制定重要档案异地备份管理制度,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绝对安全。

省级以上档案馆应以选择相聚300公里以上,不属于同一江河流域、同一电网、同一地震带的地方建立异地备份为宜。

对所有已有各种形式复制件的档案原件要进行封存,定期检查安全,无特殊需要不再对外提供利用。

(三)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预防灾害发生的具体措施,或灾害发生时降低人员和档案遭受损害程度的防护措施。

档案部门的应急预案是处理灾害过程中的行动纲领,是加强人员安全和档案保护的有效工具。

国家档案局高度重视档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定了《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强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应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反应、果断决策、合作互助的原则”,“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档案馆、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部门,应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责任制,制定相关工作预案,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各级档案部门在应急预案制定之前应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工作,对本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灾害进行梳理,认真研究各种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造成的危害、发生的频率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等,明确需要构建应急预案的类型,结合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

同时,要分析本地区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制定不同的应急策略和应对措施,使应急预案真正转变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行为。

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科学、合理、全面、有效,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建立日常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组织,确保应急工作的组织保障;建立应急反应工作机制,确保应急工作的及时展开;制定各种应急措施,确保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制定善后处理机制,减少次生危害的发生。

(四)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档案防灾计划的价值在于长效,执行计划的能力在于常练。

实施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提高档案人员对灾害的熟知度,增强对灾害的警惕性;培养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和应对灾难的良好心理素质;降低灾害
处理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减少时间损耗;及时改进防灾应急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能够丰富实战经验,有效提高防灾应急管理技能。

档案部门应高度重视应急演练,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处置培训工作,把应急演练作为本部门一项日常性、经常性的工作,真正把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演练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五)明确重点,及时开展灾后的抢救恢复重建
灾情发生后,各种灾难对档案的影响仍然存在,极易发生次生危害,并可能进一步扩大受损程度,灾后的及时抢救恢复工作对确保档案的安全同样十分重要。

首先,应对档案各方面受损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包括实物档案、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档案馆库房建筑的受损程度、范围及潜在危险等情况,为下一步制定抢救方案及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其次,应确定重点保护抢救对象,将年代久远、内容独特、价值珍贵的档案列入优先和重点抢救的对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后抢救。

第三,根据档案受损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抢救方法进行抢救。

抢救方法应视现场具备的物资、设备等条件而定,抢救工作方案可以寻求相关技术专家论证帮助。

最后,对受损的档案建筑,根据专业机构的评估鉴定进行维修加固和恢复重建。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N].中国档案报,20081002第二版.
2.国家档案局.档案馆防止灾害工作指南[M].中国档案出版社.
3.杨安莲.国外档案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意义[J].档案学通讯, 2009(1).
4.杨丽娟,姜景波.档案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7(4).
5.常崴,鞠艳.档案应急抢救机制的建立[J].北京档案,2005(11).
作者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档案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