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4:实验设计与探究题教案

合集下载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压轴题型突破课件---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压轴题型突破课件---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体最适宜。
【答案】 SO2+Ca(OH)2
CaSO3↓+H2O
溶液变红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C
强化训练
1.(2021·桂林)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里把装置 B (填字母序号,下同)与 C 连接可制取并收集
CO2 或 O2。
(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收集CO2 的集气瓶瓶口,若出现
国首次火星探测器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运载“天问一号”探测器
的“长征五号遥四”常用氢氧燃料提供动力。结合以下装置探究氢气、氧
气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仪器甲的名称为 酒精灯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做原料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A (填标号),
选用装置 F 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 i (填“h”或“i”)通入。
(填序号)是正确
的。
【实验反思】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实验装置中存在不完善之处是 没有进
行尾气处理

【拓展应用】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玻璃管内壁附着的铜用水不易清洗
干净,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三种能清除铜的方案:
Ⅰ.加入浓硫酸并微热: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Ⅱ.加入浓硝酸与铜反应:
装置是 A (填字母);若用 F 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 b (填“a”或“b”)
口进入。
3.(2021·本溪)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
答:
(1)用 A 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明显错误,改正方法为 将试管口略向下倾

。写出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猜想③:既生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一 科学探究题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项一 科学探究题教学设计
2.危险: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气体。
预防措施:佩戴防护口罩,确保实验室通风,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3.危险:实验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烧伤或化学伤害。
预防措施: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等。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实验操作与实验安全》的教学中,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引入了多个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实验安全的意义。然而,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与实验操作和安全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测试家中的水质是否合格。
重点题型整理
本节课的重点题型主要涉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结论分析、实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对这些重点题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实验操作题:
题型说明:此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和试剂,并进行实验操作。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实验操作安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实验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有所欠缺。他们往往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但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却不能很好地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验结果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总结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初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初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太山庙乡第一初级中学初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化学组目录主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物质的多样性课题2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课题3 空气氧气水课题4 二氧化碳课题5 溶液课题6 金属与金属矿物课题7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主题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课题8 化学变化的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变化课题9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及计算主题四科学探究课题10 基本实验技能课题11 气体的制取干燥和净化课题12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课题13 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评讲主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课题14 燃烧与灭火课题15 化学与能源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课题16 化学与健康合成材料课题17 化学基础知识汇编主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物质的多样性知识网络(一)纯净物和混合物(三)氧化物(四)酸、碱、盐课题2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知识网络探究一、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点:①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的总称,只能论种类,不能讲个数。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说的“同一类原子”所指的可以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存在状态或化合价不同的同类而不同种的原子,如N2、NO、HNO3、NH3中的氮原子,总称为氮元素。

“同一类原子”所指也可以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简单离子,如Fe、Fe2+、Fe3+总称为铁元素。

“同一类原子”所指的还可以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原子,如C-12、C-13、C-14,其核内质子数均为6而核内中子数分别为6、7、8,它们是三种不同的原子,但属于同一类原子,即都是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

②元素划分种类的依据: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依据。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它的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如Ne 和H2O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

③元素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游离态存在于单质中,化合态存在于化合物中。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专题4实验设计与探究题教案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专题4实验设计与探究题教案

专题4 实验设计与探究题【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设计装置的理解,学会设计实验;2、理解探究的步骤、内容、解题思路,学会解决探究题。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通过实验设计装置的理解,学会设计实验;2、理解探究的步骤、内容、解题思路,学会解决探究题。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1.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2.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

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二)气体的发生装置1.固+固(加热)(图1):适用于制备气体:O2 (KClO3和MnO2共热、KMnO4加热)、NH32.固+液体(不加热)(图2、图3):适用于制CO2、H2、O2(用Na2O2 和H2O、H2O2和MnO2制取O2也用此装置)(三)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1、常见干燥剂及气体的干燥、2、常见净化(包括干燥气体)装置(图4)注意事项:⑴ A为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气体中杂质的装置。

如用灼热的铜丝除氧气。

⑵ B、C一般盛液体药品,用于洗液。

如用浓硫酸除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除酸性气体。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实验探究专题复习课件ppt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实验探究专题复习课件ppt

(2)为验证猜想一,小组同学取反应后烧 杯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 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他判断反应 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是氯化钠,你认为该判
断是否正确不正确 ,原因是HCl也能和 硝酸银同样出现白色沉淀 。
(3)小组同学另取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你认为此时 溶液中溶质可能是NaCl(或NaCl和HCl)。
挑战自己:
同学们同桌分组讨论,选用试剂分别 验证猜想二,猜想三成立的实验操作 和实验现象。看谁想的方法比较多。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二(NaCl和HCl)
被检验物 所加入试剂 质及离子
实验现象
盐酸 H+
①紫色石蕊 ②PH试纸 ③活泼金属 ④碳酸盐
①变红色
②pH<7
③有气泡产生
④产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
中考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
——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实验探究的一般环节: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设计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拓展与反思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
2、能根据猜想选择恰当的方法设计实验 验证猜想,并能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和 得出结论。
问题1:有关酸、碱中和反应后溶质成分确定
例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做 酸碱中和实验。将盐酸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钠 溶液中,反应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提出问题】该无色溶液中 有哪些物质(水除外)?
NaOH+HCl =NaCl + H2O
【做出猜想】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提Cl 出、猜HC想l 的方向:
猜想三: NaC1l、.只N含aO生H成物;
猜想四: N2a.含Cl、生N成a物OH和、其H中C一l 种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的化学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复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2. 常见化学实验:包括气体的制备、物质的鉴别、溶液的浓度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等。

3.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现象。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巧。

3. 实验操作: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检查实验报告,进行实验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化学实验教材。

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试剂。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学案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学案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学案一、精典例析1: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

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

解析:【做出猜想】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比银和铜活泼,锌没有铝活泼,所以滤渣乙还可能是银、铜、锌;【交流讨论】锌的活动性比铝弱,锌不会与硝酸铝发生反应,所以小华的猜想错误;【实验探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碱会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答案如下。

【反思交流】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认为在滤液甲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无明显现象,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答案:[作出猜想]银、铜和锌 [交流讨论] 锌不和硝酸铝溶液反应[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可溶液性碱即可) 结论:滤渣乙可能是:银或银和铜;滤渣乙一定是:银和铜 [反思交流] 无变化、无明显现象或无白色沉淀2: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它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

该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④。

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⑤。

【解析】:【实验、记录与分析】(1)因为含有铵根离子,所以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实验现象是:产生刺激性气味;(2)因为向溶液中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不是碳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产生的硫酸钡沉淀,因而也可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3)检验氯离子可以向(2)所得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实验结论】因为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即铵根离子,阴离子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所以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铵和氯化铵。

初中化学实践探究题教案

初中化学实践探究题教案

初中化学实践探究题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2. 掌握金属和非金属的识别方法;
3. 观察金属和非金属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区别。

二、实验材料:
1. 金属样品:铁钉、铜片、铝箔;
2. 非金属样品:木炭、硫粉、碳酸钙;
3.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钳子、铁镊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金属样品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
2. 将非金属样品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
3. 观察金属和非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变化;
4. 将金属和非金属与酸反应,观察化学性质变化;
5. 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
1. 金属在加热过程中通常会发光、发热,并发生形状变化;
2. 非金属在加热过程中通常不会发光、发热,并有可能变成气体或产生焦炭;
3. 金属与酸反应会发生气体产生、放热的化学反应;
4. 非金属与酸反应会放热、产生气体,并有可能溶解或变色的化学反应。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金属和非金属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区别,同时也学习了识别金属与非金属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性质特征来判断材料的成分,并更好地理解化学科学原理。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4.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如 图是小亮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小亮邀请小静同学一起参与对滤液成分进行探究的实验: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三:_氯__化__钠__和__氯__化__铁___
气体燃烧, 听到轻微的 “噗”声
小彬的猜 想正确
【教师释疑】图1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 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 【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 __锌___(选填“锌”或“铜”)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
【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__没__有___(选
【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 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 小彬猜想是氢气。 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_质__量__守__恒__定__律__(或__反__应__前__后__元__素__种__类__ _不__变__等__)__。
(1)先将乙醇放入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容器中燃烧,然后将燃烧产 物通入上述装置,通入装置的顺序是__B_D__E_A__C_D___(装置可以重 复选用,也可以不选)。其中选用E装置的目的是_吸__收__并__完__全__除_ _去__剩__余__气__体__中__的__C_O__2,__防__止__对__C__O_的__检__验__产__生__干__扰____。
5. (2021云南)小英设计了探究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验。将 SO2通入质量分数为1.7%的AgNO3溶液中,反应后过滤,得到 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知沉淀 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Ag2SO3为白色固 体,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优选)2020(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

(优选)2020(通用版)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含解析)

专题突破实验基本操作与科学探究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②节约原则;③处理原则。

药品种类仪器方法固体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定量量筒按规定量用量筒取不定量无较多量:直接倾倒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粉末状固体的取用液体的倾倒用滴管滴加液体注意问题(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

(防止试管炸裂)(2)给试管加热应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防止受热不均而使试管破裂)(3)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4)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跟桌面大约成45°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31,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5)加热后的试管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

(6)加热时不要使试管接触灯芯,要用外焰加热。

3. 玻璃仪器的洗涤(1)洗涤的顺序:倒弃废物→水洗→刷洗→水洗(2)洗净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4. 仪器的连接:方法: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湿润,再旋转着与其它仪器连接。

5.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实验探究举例探究步骤现象和结论点燃前白色圆柱状固体、较软(用小刀可切)、不溶于水(将蜡放入水中),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

燃着时(1)点燃时产生淡黄色火焰,并伴随黑烟产生;(2)火焰分焰心(温度最低)、内焰、外焰(温度最高);(3)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说明有水生成;罩在火焰上方的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内壁有白色浑浊现象,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的瞬间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火柴点燃白烟,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操作步骤现象结论(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立即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溶液的配制、气体的制取等。

2. 化学实验观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

3. 化学实验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4. 化学实验分析: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5. 化学实验安全: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能够遵守实验安全规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学生回忆起实验的知识和技能。

2. 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一些化学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3. 实验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题目,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 实验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5. 实验安全:讲解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让学生遵守实验安全规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实验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论文,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

2. 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重复原则等。

3. 实验结果的分析:数据处理、图表绘制、结论提出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3. 示范:以一个具体的实验为例,展示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数据,提出结论。

6. 总结:总结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样本。

3. 教学课件:用于讲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4. 参考书籍:提供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详细指导。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实验:教师提出一个探究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步骤等。

2. 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 交流分享:学生将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交流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七、教学策略1. 问题导向: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具体的实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

2020-2021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与训练学案

2020-2021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与训练学案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设计专题复习与训练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O 2 、CO 2实验室制法,了解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确定方案。

2、C 、CO 还原CuO 的原理、装置、步骤、现象。

3、会用实验验证O 2 、CO 2、CO 32-等。

4、会用实验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5、了解一些除杂装置和综合实验中部分装置的作用 一、复习要点:1、杂质为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时,必须先除 ,后除 。

2、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时,若采用洗气瓶,进出导管的顺序是 。

3、除去水蒸气常采用通过盛有 的洗气瓶或通过盛有 的干燥管。

4、除去CO 2常用 ,验证CO 2常用 。

5、HCl 气体常用 吸收。

常用____________ 检验。

6、有害气体要设吸收装置或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环境。

如:SO 2气体用 吸收,CO 气 体需要 处理。

7、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气体发生装置取决于 , 气体收集方法取决于 。

8、如图所示,该装置有洗气、检验、储气等多种用途 (1)、若用此装置来除去H 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时, 在洗气瓶中应该盛装的物质是 ,作用是 。

(2)、若要验证H 2中是否混有CO 2气体洗气瓶中应装的试剂是 ,气体应从 管进, 管出。

(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当气体从a 端通入时,能够收集到的气体是 。

若从b 端通入时,能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气体从 端通入。

9、现有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物质,欲通过实验确定Fe 、Cu 、H 、Hg 的活动性顺序,现有如下方案 ①②③试评价这三种方案中:(1)、最好的方案是 ,理由是 小结: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复习学案

2020-2021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复习学案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复习学案一、物质成份的探究例1、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①;②;……。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由(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

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分析:首先要知道在初中化学利用固体和液体接触来制取的气体主要有哪些,然后针对所猜想的气体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同样,对固体和液体反应不产生气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猜想的可能。

答案(1)①CO2;②H2[或O2…… ](2)如①是CO2[或H2;或O2……](4)猜想一: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猜想二: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猜想三:碱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猜想四:氧化物(如CaO )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五:可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例2、 “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⑴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我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新问题: 。

分析:首先是要清楚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化学原理,同时要分析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以及变化后的产物,针对产物的性质特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答案:(略)例3、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2020-2021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学案

2020-2021年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学案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常见实验探究题的解法。

2.锻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一、诊断复习有5种无色溶液,分别是Na2CO3、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贴上A、B、C、D、E标签,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A溶液,向其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溶液是;(2)取少量B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B溶液是;(3)取少量C溶液,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C 溶液是;(4)分别取少量的D、E溶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酚酞试液,观察到、________ ,则D溶液为NaOH溶液,E溶液为NaCl溶液。

二、合作探究【A组】(提供仪器和药品)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没有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各小组帮助对瓶中的药品是否变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过程】(1)小王设计了一个实验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小张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而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方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酚酞检验试剂瓶中的药品,若酚酞变红则药品部分变质,其中含有氢氧化钠;若酚酞不变红则药品完全变质,其中只含碳酸钠。

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实验反思】小方的设计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巩固训练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实验设计与探究题【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设计装置的理解,学会设计实验;2、理解探究的步骤、内容、解题思路,学会解决探究题。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通过实验设计装置的理解,学会设计实验;2、理解探究的步骤、内容、解题思路,学会解决探究题。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1.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2.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

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二)气体的发生装置1.固+固(加热)(图1):适用于制备气体:O2 (KClO3和MnO2共热、KMnO4加热)、NH32.固+液体(不加热)(图2、图3):适用于制CO2、H2、O2(用Na2O2 和H2O、H2O2和MnO2制取O2也用此装置)(三)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1、常见干燥剂及气体的干燥、2、常见净化(包括干燥气体)装置(图4)注意事项:⑴ A为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气体中杂质的装置。

如用灼热的铜丝除氧气。

⑵ B、C一般盛液体药品,用于洗液。

如用浓硫酸除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除酸性气体。

气体由a进b出。

⑶ D一般盛固体药品。

如用碱石灰吸收水或二氧化碳。

(四)气体的收集装置(图5)(一)排水法: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例如:H2、O2、CO、CH4等。

排水法的装置是a,注意导管只能伸入集气瓶内少许,便于导管的取出。

(二)排气法: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又可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

为了减少空气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如图b);试管口轻轻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如图d)⑴向上排空气法: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

如O2、CO2等,典型装置是b。

⑵向下排空气法: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

如H2、CH4、NH3等,典型装置是c。

(五)尾气处理装置(图7)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气必须适当处理。

常用仪器有:⑴ a用于NaOH吸收CO2(气体溶解或反应速度不很快,不易引起倒吸);⑵ b用于收集少量气体然后处理;如多余的CO的处理。

⑶ c收集极易溶且溶解很快的气体。

如NH3等,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体对气体的吸收。

由于漏斗容积较大,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⑷ d用于处理难以吸收(有毒)且可燃的气体。

如H2、CO等。

(六)一般实验步骤及气体的净化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是: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反应→收集气体(应等到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再收集)。

气体的净化原则:净化时所需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或因溶解而损失,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净化的顺序一般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干燥后的气体不能再通过水溶液。

二、题型、方法归纳:本单元复习本课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检验、净化,学生要掌握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检验的方法、净化的方法等内容,通过实验活动,探讨研究并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是化学学科永恒的主题。

在学习中,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

三、典例精讲:1.某工厂的废水只含硫酸镁和少量硫酸,课外活动小组以此作为课题,探讨如何从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

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请你参加讨论:(1)方案一,选用镁粉为试剂。

①往废水中逐次加入镁粉,当观察到时,说明加入镁粉的量已经足够。

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接下来的操作方法依次是和;(2)方案二,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为试剂。

①向废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时,停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为了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溶液,接着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③……,得到硫酸镁固体。

(3)比较两个方案,假设实验中都没有损耗,那么,最后得到的硫酸镁固体的质量是否相同? ,原因是。

(4)请你继续探究,设计新的方案(使用的试剂必须是与镁粉和氢氧化钠属不同类别):你选用的一种试剂是(写化学式) ;该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此题较为综合,即考查了基本的化学反应,又考查了实验操作,还考查了新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此题能体现同学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同学们今后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基础。

请同学们对从硫酸镁和少量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回收纯净的硫酸镁固体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需要同学们熟悉有关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和相关的实验操作。

[答案](1)①镁粉有剩余,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 Mg+H2SO4==MgSO4+H2↑②过滤,蒸发 (2)①不再生成沉淀 H2SO4+2NaOH==Na2SO4+2H2O MgSO4+2NaOH==Mg(OH)2↓+Na2SO4②过滤,取出沉淀,加入稀硫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3)不同,方案一中加入镁粉,增加了硫酸镁的质量 (4)MgO,Mg0+H2SO4==MgSO4+H2O(还可能有其它合理答案)。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标号,下同)(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收集装置选:若要值得干燥的CO2,还应将气体通过装置.【解析】a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b是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反应容器中注入液体药品.故填:试管;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气体发生装置应选A装置.故填:A.(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答案】2H2O22H2O+O2↑;分解反应.(4)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若要制取干燥的CO2,还应将气体通过F装置.故填:D;F.3、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实验室需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你选择的干燥装置是(写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2)若实验室制取的X气体只适用B装置进行收集,请推测X气体一条可能的性质:;(3)D装置在装药品之前需检查气密性。

在不与其他装置连接时,请说明其检验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标志;【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的实验探究题。

若实验室需制取干燥的CO2气体,选择的干燥装置是A,不能用F,因为碱石灰会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制取的X气体只适用B装置进行收集,则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或能溶于水;D装置在装药品之前需检查气密性。

在不与其他装置连接时,其检验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标志用弹簧夹(或止水夹)夹紧胶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使长颈中形成一段水柱,若在一段时间内水柱液面不下降,则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答案】(1)A E (2) 密度比空气小或能溶于水(3)用弹簧夹(或止水夹)夹紧胶皮管,从长颈漏斗中加水至使长颈中形成一段水柱,若在一段时间内水柱液面不下降,则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4、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问题:如何鉴定孔雀石[Cu2(OH)2 CO3]加热分解的产物?假设:假设孔雀石加热分解的产物是H2O、CO2和CuO。

设计实验:实验①:按右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

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接;按此顺序连接的理由是:。

实验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孔雀石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固体是CuO(用图示或文字说明均可):。

现象和结论:实验①中: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有;证明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

实验②中(你设计的):因为有现象,所以黑色固体中有铜元素;因为有现象,所以黑色固体中有氧元素;由此可得到结论:产物中有CuO。

[分析]熟悉各套装置的功能、知道混合气体中各种成分检验的方法及实验的先后顺序、灵活运用有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此类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或能力。

要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验须遵循“先验水,后验其它”的原则,其中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答案]设计实验:①d e b (或e,d,b) 必须先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否则,因澄清石灰水中水的挥发或冷凝作用而干扰原产物中水蒸气的检出;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须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

②待反应后的试管冷却,拔下橡皮塞,用一根长导管向黑色固体通氢气,一会儿,加热试管,当看到黑色固体变红,试管口有水珠时,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氢气(本问题是开放的:用图示、或其他合理解答均可) 现象和结论:①H2O(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出现 (解答要与设计实验②相匹配)5.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H2C2O4CO↑+CO2+H2O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_____(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 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其方法是:。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_______ ;E装置的作用___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 _。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 g,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 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6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