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范本】漏磁检测校准试块校准规范
【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范本】磨具制造过程温度测量装置校准规范
1.指出该计量技术规范项目编制的目的、意义,描述涉及安全、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解决行业、产业的问题和必要性、迫切性;
在固结磨具、涂附磨具、超硬材料制品等磨具制造过程中,成型、固化工序的热油压机、烧结压机、固化炉等生产设备都有温度测量控制要求,温度测量的热电偶、热电阻及温度控制仪表都有计量溯源需求,目前需要将热电偶、热电阻、温控仪表分别拆下校准。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校准过程、校准时间、仪表拆卸都会对生产设备和工序产生极为不便。通过使用智能干体炉开展温度比对,在使用现场直接进行校准,可达到校准的目的,通过调研可符合用户的校准需求和认可。磨料磨具行业产品生产主要原材料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原材料和产成品生产过程需要高能耗的电力资源。校准测量仪器设备,保障准确的测量结果,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对节约原材料资源、电力资源,有着节能环保的重要作用。
4主要计量项目的技术原理:将热油压机、烧结压机、固化炉的热电偶、热电阻直接从设备中取出,插入智能干体炉炉腔中,设定干体炉炉温,在温度恒定后读取被校准设备温控仪表显示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作为被校准设备的示值误差。
水平
□国际先进█国内先进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1.与国内相关技术规范之间的关系;本规范是用来校准固结磨具、涂附磨具、超硬材料制品等磨具制造过程温度测量装置的校准规范,与其他温度计量技术规范是更为符合本行业实际需求的校准方法。
2.先进性和亮点、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针对行业专用设备制定校准规范,使其具有量值溯源性,并为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和统一提供保证,具有无形的社会效益,也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3.查新结果(国家、本行业或其他行业是否有相关技术规范);
经检索和查询,目前国内外都尚未制定适用的国家、本行业或其他行业相关技术规范。
漏磁检测实施细则
漏磁检测实施细则1总则1.1目的为使漏磁检测工作规范化,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结合本公司检验管理体系,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外径不小于38mm,壁厚不大于20mm的在用磁性无缝钢管、容器壳体母材等从外部进行的漏磁检测,也适用于容器从内部进行的漏磁检测。
2制订依据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2部分:漏磁检测》NB/T47013.12-20152.2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2.3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 D7005-2018 2.4 《无损检测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JB/T10765-2007 3基本要求3.1检验人员资格凡从事漏磁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的要求进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具备电磁学的基础知识,方可从事在允许范围内相应项目的检测工作。
3.2设备和器材3.2.1检测设备检测设备至少包括电源、磁化装置、探头、扫查装置、信号处理单元和记录单元等组成。
3.2.2磁化装置和探头按不同的被检工作的曲率选用合适的磁化装置和探头。
3.2.3通道仪器应具有足够的通道数且应给出每个通道的覆盖范围。
3.2.4扫查装置扫查装置应与被检工作曲率相匹配,采用手动或电动的方式进行扫查,最大扫查速度不应低于0.3m/s。
3.2.5灵敏度对于小于等于8mm的壁厚,当涂层厚度小于6mm时,可探测到被检对象表面20%深度的人工缺陷;壁厚大于8mm 或涂层厚度大于6mm时,其检测灵敏度由用户与检测单位协商确定。
3.2.6信号显示采用屏幕方式显示缺陷的位置、深度当量或其他信息。
3.2.7系统校准每年应至少一次采用校准进行系统校准。
校准通过将检测系统在校准试件上检测人工缺陷来进行。
3.2.8系统功能核查应在检测实施前后,采用校准试件对设备进行系统功能核查。
在系统遇到故障或者修理后,需进行系统功能核查。
机械工程中的机械测量与校准规范要求
机械工程中的机械测量与校准规范要求机械工程中的机械测量与校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准确的测量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并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为了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机械测量与校准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中的机械测量与校准的规范要求,并探讨其应用。
1. 测量与校准的目的测量与校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测量和校准,可以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指标,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测量与校准也是为了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求,确保产品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测量的规范要求在机械工程中,测量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量规范要求:2.1 准确度要求: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非常重要。
测量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准确度,以满足测量要求。
同时,测量应使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校准要求: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度始终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校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遵循相关的校准程序和标准。
2.3 测量范围要求:测量范围应满足实际需求,并能够覆盖所需测量的参数范围。
测量设备的测量范围应与被测对象相匹配,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 测量方法要求:测量应使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
测量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且能够满足测量的要求。
3. 校准的规范要求校准是为了确认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校准规范要求:3.1 校准程序要求:校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校准程序应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过程及记录、校准后的确认和评估等步骤。
3.2 校准标准要求:校准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校准标准应具备准确可靠的特性,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校准设备要求:进行校准的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校准的正确性。
校准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并进行维护和检修。
3.4 校准结果记录要求:校准结果应进行记录,并按要求进行保存和管理。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计量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检定要求,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计量设备的检定工作。
第三条本操作规程所称计量设备指的是各类用于计量的仪器、仪表和设备等。
第四条检定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和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
第二章检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五条检定工作由计量设备检定实验室负责组织和管理。
第六条计量设备检定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场地、设备和人员。
第七条计量设备检定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职责和要求。
第八条计量设备的检定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定进行。
第九条检定工作应根据需要进行计划和安排,确保按时完成。
第十条计量设备检定实验室要定期进行自检和互检,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检定工作的流程第十一条检定工作的流程包括设备准备、检定方法选择、检定过程、结果判定和报告编制等环节。
第十二条设备准备包括设备的清洁、校准和标定等工作。
第十三条检定方法选择应根据待检设备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十四条检定过程应按照标准和规定的要求进行,确保操作正确、数据准确。
第十五条检定结果的判定应根据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判定准确。
第十六条检定结果要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保存,编制检定报告。
第四章检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第十七条检定工作应认真、细致地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八条在进行检定工作时,应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十九条在检定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
第二十条在检定结果的判定中,应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二十一条在编制检定报告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确保报告的准确和完整。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归计量设备检定实验室所有。
第二十三条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是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共500字。
计量检测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与校准规程
食品
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校准计划
和校准规程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发布日期:2015年8月24日实施日期:2015年8月24日
1.目的:定期对测量和监视装置进行检定和校准,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和测量准确度,保证罐头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2.围:适用于影响罐头卫生质量计量监控设备的检定、部校准。
3.职责:
3.1品管部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外部送校计量;
3.2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部校准和化验室有关装置的使用校准和检查;
3.3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校准和检查。
4 检定校准计划和部校准规程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 学习.资料.
5 相关记录
《校记录》
《计量检测设备校准(检查)状态记录》
检定证书
合格证
. 学习.资料.。
【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范本】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仪校准规范
附件3:机械汽车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范围和主要计量特性1.计量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仪2.以典型仪器或实验设备(注明仪器型号)为依据,提出计量特性的技术指标,包括其名称、测量范围和最大允许误差;加拿大pro公司((iXRD 300W))[1].对于无应力铁粉,使用CrKα辐射和(211)晶面,仪器连续测试不少于5遍,所得应力平均值应在±14MPa以内,其标准差宜不大于7MPa;如果标准差超过14MPa,则应调整仪器或测量参数。
[2].LQ应力参考样品,测试应力应满足(GB/T 7704-2017附录C):2σσσ-≤ref determinedr(C-3)τ2ττ-≤ref determinedr(C-4)L2-≤ref determinedrL L(C-5)公式(C-3),(C-4),(C-5)中σref——LQ试样的正应力值;σdetermined——测定的应力参考样品正应力值;τref——LQ试样的切应力值;[3].ILQ应力参考样品(GB/T 7704-2017附录C):——选择检定时进行重复测量的次数n(n>4);——计算正应力和切应力的临界差异值 CD:22σ11CD2σσ-⎛⎫=- ⎪⎝⎭nR rn以及22112τττ-⎛⎫=- ⎪⎝⎭nCD R rn(C-6)——计算出ILQ样本n次测量和(i=1~n),并求出其平均值:11σσ==∑n iin以及11ττ==∑n iin.................——如果正应力和切应力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设备检定通过:σσσ-≤refCD以及τCDττ-≤ref.............公式(C-6)、(C-7)和(C-8)中σCD——正应力的临界偏差τCD ——切应力的临界偏差σR ,τR ——可再现性数值σr ,τr ——可重复性值σ——n 次测量所得的平均正应力 σi——第i 次测量所得的正应力 τ——n 次测量所得的平均切应力 τi ——第i 次测量所得的切应力σref ——ILQ 样本的正应力值τref——ILQ 样本的切应力值 4. 主要测量标准的技术指标;[1]. X 射线管高压系统,管压≥30kV ,管流≥10mA 。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第1章引言 (3)1.1 校准方案目的 (4)1.2 校准依据 (4)第2章校准范围与对象 (4)2.1 校准范围 (4)2.2 校准对象 (4)第3章校准方法与程序 (5)3.1 校准方法 (5)3.1.1 直接比较法 (5)3.1.2 间接比较法 (5)3.1.3 互换法 (5)3.1.4 自校准法 (5)3.2 校准程序 (5)3.2.1 校准前准备 (5)3.2.2 校准过程 (6)3.2.3 校准后处理 (6)3.3 校准周期 (6)3.3.1 固定校准周期 (6)3.3.2 动态校准周期 (6)3.3.3 紧急校准 (6)第4章校准设备与标准 (6)4.1 校准设备 (6)4.1.1 校准设备的选择 (6)4.1.2 校准设备的配置 (7)4.2 校准标准 (7)4.2.1 校准标准的制定 (7)4.2.2 校准标准的实施 (7)4.2.3 校准标准的追溯与传递 (7)第5章校准人员与职责 (7)5.1 校准人员资质 (7)5.1.1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背景和资质证书,以保证其具备进行设备校准工作的能力。
(7)5.1.2 校准人员需持有国家或地方计量管理部门颁发的计量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8)5.1.3 校准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
(8)5.1.4 校准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校准实践经验,具备高级工程师或相应职称。
(8)5.2 职责分配 (8)5.2.1 校准负责人 (8)5.2.2 校准人员 (8)5.2.3 质量管理人员 (8)5.2.4 设备使用人员 (8)第6章校准环境与设施 (9)6.1 校准环境要求 (9)6.1.1 温度与湿度 (9)6.1.2 空气清洁度 (9)6.1.3 噪音与振动 (9)6.2 校准设施配置 (9)6.2.1 校准设备 (9)6.2.2 环境监测设备 (9)6.2.3 防护设施 (10)6.2.4 安全设施 (10)第7章校准数据与记录 (10)7.1 校准数据收集 (10)7.1.1 校准数据收集前的准备 (10)7.1.2 校准数据收集方法 (10)7.1.3 校准数据收集要求 (10)7.2 校准记录填写 (10)7.2.1 校准记录表格设计 (10)7.2.2 校准记录填写要求 (11)7.3 校准数据分析与处理 (11)7.3.1 校准数据分析 (11)7.3.2 校准数据处理 (11)第8章校准结果与评价 (11)8.1 校准结果判定 (11)8.1.1 校准完成后,根据检测设备行业相关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对校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判定校准结果的合格性。
【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范本】前向驾驶辅助系统检测设备校准规范
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前向驾驶辅助系统检测设备校准规范
制定或修订
█制定 □修订
被修订计量 技术规范号 /
计量技术规范 性质
□检定规程 █校准规范
计量技术规 范类别
□重点 基础
主要起草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任务年限
申请经费
参加单位
具备的特点 █ █安全 节能 □环保 □自主创新 □其他___
水平
□国际先进
█国内先进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目前国内尚无前向驾驶辅助系统检测设备的校准规范;用户的设 备交付验收、周期维护保养验收依据主要为供应商提供的原厂资料。 对设备的具体校准方法往往存在分歧。因而本项目对于规范统一我国 机动车前向驾驶辅助系统检测设备的校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
技术
(签字、盖公章)
目的、意义和 动车前端的各种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组合实现。随着机动车市场
必要性
的不断扩大,驾驶辅助系统已逐渐走向普及。 3. 车辆下线前,需通过专用驾驶辅助系统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
结果成为车辆安全性能的评价指标之一。因此,这些检测设备也逐渐
称为各大整车企业生产线上的标配。
4. 本校准规范的制定能够满足现阶段行业内前前向驾驶辅助系统检
1. 随着机动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日趋完
善。驾驶辅助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类传感器实现周围静态、动
态环境的感知和数据收集,并进行运算与分析,从而向驾驶者提供实
时有效的提醒,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2. 驾驶辅助系统构建了与车辆行驶相关的主动安全体系,其中车辆
前向与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移报警、车道保持相关的功能主要利用机
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江苏豪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计量器具校准规范文件号:版本号: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2014年02月28日发布 2014年02月28日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和能源计量控制及产品质量检测的仪器、仪表、衡器、量器。
对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千分尺、钢卷尺、电子衡器。
2.目的确保计量器具能够满足检测任务要求。
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本厂用于生产过程控制、能源计量及产品质量检测的仪器、仪表、量器、衡器等的工作状态完好可靠;以及由上述仪器、仪表、量器、衡器等所提供的测量数据、控制参数准确无误。
3.定义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生产工艺、质量检测以及与生产质量密切相关的测量设备。
如衡器、压力表、卷尺、钢板尺、千分尺等。
4.职责与权限4.1设备动力部负责计量器具的送检、内部检验、检验夹具的检定等工作。
建立计量器具台帐。
业务上接受省、市、县技术监督局的监督和指导。
计量管理员具体负责计量仪器具年检送检校验、维修、台帐建立、校验记录等工作。
建立受检计量器具台帐,编制计量器具检定周期(校验)计划表,并严格执行。
4.2全厂在用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编号、登记、造册、建立总台帐。
4.3供应部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收发、保管。
5.申购5.1质量检验部或其他使用部门负责编制计量器具或仪器仪表的采购资料,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供应部采购。
5.2采购资料应清楚说明对计量器具的要求,主要内容为:计量器具名称、型号、等级、测量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分度值、生产厂家。
5.3计量器具生产厂必须有生产许可证,且在计量器上有明确标记。
应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等。
6.入库验收6.1凡新购置的计量仪器具,必须经计量管理员检定或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定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及检定(校准)。
本厂无法检定者,送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由计量部门验收合格并提供验收检测记录。
6.2计量器到货后,供应部应通知计量管理员和使用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入库。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模版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计量设备的检定操作,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第三条检定操作应根据计量设备的具体类型和性能要求来确定,包括但不限于仪器设备的检查、校准和参数测试等。
第四条检定操作应满足国家相关计量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检定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检定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保证检定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第六条检定操作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检定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第七条检定操作应记录完整,包括但不限于检定计划、检定记录和检定结果等。
第二章检定操作流程第一节检定计划制定第八条检定计划是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方法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
第九条检定计划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原始记录的查阅和分析、检定项目的确定和具体安排、检定设备和标准器的准备等。
第十条检定计划应根据计量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环境的特点来确定,确保检定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十一条检定计划制定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经相关部门和人员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十二条检定计划应及时更新,确保检定工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和随时响应需求的能力。
第二节检定设备准备第十三条检定设备是指进行计量设备检定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标准器等。
第十四条检定设备应具备相关的检定范围和精度要求,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检定设备应经过检查和校准,确保其符合检定要求和标准的要求。
第十六条检定设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期可靠性。
第三节检定操作实施第十七条检定操作实施是指根据制定的检定计划和准备好的检定设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的具体操作。
第十八条检定操作实施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检定环境的准备、检定设备的放置和连接、检定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第十九条检定操作实施应进行标准比较和检定参数测试等过程,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量具校准报告模板
量具校准报告模板
校准项目和目的
1.校准项目:请列出校准的量具类型和型号,如:游标卡尺、外径卡尺、螺旋测微计等。
2.校准目的:请概述本次校准的目的,如保证量具的精度、判断量具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等。
校准时间和地点
1.校准时间:请记录校准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2.校准地点:请记录校准的地点,如标准间、生产现场等。
校准标准和仪器
1.校准标准:请说明使用的校准标准和其精度等级,如国家标准、公司内部标准等。
2.校准仪器:请说明使用的校准仪器和其准确度等级,如标准卡尺、干涉仪等。
校准方法和过程
1.校准方法:请概括本次校准所采用的方法,如参照标准比对法、平行线测量法等。
2.校准过程:请详细记录每个量值的测量结果和校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校准结果和结论
1.校准结果:请列出每个量具在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及其误差值,如“量具A校准前测量结果为11.00mm,校准后为10.98mm,误差值为-
0.02mm”。
2.结论:请根据本次校准结果,判断每个量具是否符合要求,如可以继续使用或需要修理或报废等。
校准人员和签名
1.校准人员:请列出参与本次校准的人员姓名,并说明其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和职位。
2.签名:请校准人员在报告最后留下签名和日期。
以上是量具校准报告模板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校准报告的编写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保证校准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本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保护消费者和国家利益,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计量设备的检定工作。
第三条检定工作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检定结果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第四条检定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定机构或检定人员进行。
第五条所有参与检定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六条检定工作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保密的原则。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妨碍检定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检定工作的结果应及时向申请单位或者用户报告,并提供相应的检定证书。
第二章检定准备工作第九条检定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准备和文件准备。
第十条设备准备包括确认检定设备、校准设备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第十一条文件准备包括收集计量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检定要求、标准规范等。
第三章检定操作流程第十二条检定操作流程包括接受检定、准备检定、执行检定、检定结果处理和报告等步骤。
第十三条接受检定包括接受检定申请、确认检定范围和要求,并签订检定合同。
第十四条准备检定包括准备检定设备和相关文件,制定检定计划。
第十五条执行检定包括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操作,包括校准、调整、试验等。
第十六条检定结果处理包括评估检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确定是否合格。
第十七条报告包括编制检定报告和发放检定证书。
第四章检定操作细则第十八条检定操作细则包括检定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
第十九条检定设备使用方法应确保操作简便、可靠,避免对计量设备造成损坏。
第二十条检定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准确度、精度、分辨率、稳定性等,应根据具体计量设备的特点进行确定。
第二十一条检定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尘埃等。
第二十二条检定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第二十三条检定操作过程中应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五章检定结果处理和报告第二十四条检定结果处理包括分析检定数据和结果,判断是否合格。
【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范本】液压悬挂试验台校准规范
水平
□国际先进█国内先进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1、与国内相关技术规范之间的关系
国内目前无相应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只能借鉴相关参数检定规程,如《JJF(浙)1057-2010 数显倾角仪校准规范》、《JJF 1305-2011 线位移传感器校准规范》、《JJG 882-2004 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JJG 874-2007 温度指示控制仪检定规程》、《JJG 455-2000 工作测力仪检定规程》。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技术要求
用途
1
力标准装置:
标准测力仪或力标准机或标准测力砝码
测量范围需要涵盖被校提升力范围;
准确度等级:0.1级
用于提升力示值误差、重复性、回程误差的计量校准。
2
长度测量标准:如线位移传感器或游标卡尺或量块
测量范围:(0~1600)mm;
示值误差:±0.1%
用于高度示值误差、重复性的计量校准。
计量特性
1、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维修后液压悬挂试验台的校准。
2、主要计量特性的技术指标
设备参数
计量特性
测量范围
允许误差
提升力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0kN
±1%
高度
0~1600mm
±0.5%
压力
0~35MPa
±2%
角度
-20°~20°
±1%
温度
0~150℃
±0.5℃
3、主要测量标准的技术指标
计量检定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计量检定安全技术规程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检定工作的安全进行,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并规定计量检定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进行计量检定工作的各级检定实验室和相关人员。
二、安全责任1. 检定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并执行计量检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
2. 执行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接受相关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 在进行计量检定操作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确保使用的检定仪器设备符合安全检验标准,操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设立紧急救援预案等。
3. 执行计量检定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修改或更改操作步骤,确保操作安全。
四、现场安全管理1. 计量检定实验室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安全出口、危险区域等,保障人员在操作前能够清楚了解周围的安全环境。
2. 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堵塞通道。
3. 在进行计量检定操作时,应注意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如易燃易爆材料、电源线路等,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发现安全隐患或不安全行为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控制。
五、个人防护与安全培训1. 执行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2.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预案等,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进行操作,不得故意忽视或违反安全规定。
六、安全事件处理1. 出现安全事件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妥善处理,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安全事件应及时报告上级,并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关于计量检测行业的提案和建议_概述及解释说明
关于计量检测行业的提案和建议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计量检测行业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于精确测量和可靠检测的需求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计量检测行业在监管力度、技术水平和合作交流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就计量检测行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提案与建议。
首先,我们将介绍计量检测行业背景和发展现状,并分析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我们将提出加强监管与规范、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经验等三个方面的具体提案与建议。
最后,我们将总结提案与建议,并展望未来该行业可能取得的进一步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计量检测行业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从事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该行业现状、认识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指导。
通过加强监管与规范、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经验等方面的努力,促进计量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2. 计量检测行业的现状2.1 行业背景计量检测行业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测量和校准方法,对产品、工艺过程、环境等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估的行业。
它在各个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质量控制、安全保障、产品合规性验证等方面。
计量检测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制造业、化工业、医药卫生等紧密相关。
2.2 发展现状目前,计量检测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计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正在积极应用于计量检测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同时,全球贸易的扩大和国际标准体系的建立加速了国际间计量检测合作和交流的步伐。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2.3 问题和挑战首先,监管不力是当前计量检测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JJF (国检) 1-2016 机械物理性能类检具校准规范
JJF (国检) 1-2016机械物理性能类检具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深圳国检计量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范围 (1)2. 引用文献 (1)3. 概述 (1)4. 校准条件 (2)4.1. 环境条件 (2)4.2. 校准用设备 (2)5.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2)5.1. 长度 (2)5.2. 角度 (3)5.3. 重量 (3)5.4. 力值 (3)5.5. 时间 (3)5.6. 硬度 (3)5.7. 转速 (3)6. 校准结果表达 (4)7. 复校时间间隔 (4)机械物理性能类检具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机械物理性能类检测用量具和检测类仪器的长度、角度、重量、力值、时间、硬度、转速参数的校准。
2.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以下文献: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GB 209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GB 4074-1999 绕组试验GB 4943-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GB 6675-2014 玩具安全GB 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T 1483-2008 灯头、灯座检验量规GB/T 7000.1-2002 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3.概述机械物理性能类检测用量具和检测类仪器覆盖于全国各个检测机构和工厂实验室,用于检验产品商品物理方面的安全性能,其制造方法来源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其直接能影响检测结果的技术指标主要包含长度、角度、重量、力值、时间、硬度、转速等参数。
验证这些参数的准确性能有效降低检测结果的差错率,保障检测结果公正,提高商品质量。
4校准条件4.1环境条件校准室温度:(20±10)℃。
对于长度、重量有精密要求的可提高温度精度要求。
校准室相对湿度:不大于80%。
计量校准规范
目录目录1第一章总则21.目的22.范围23.职责24.定义2第二章操作规程31.移液器校准规程32.温度计校准规程43.量筒校准规程4计校准规程 5第三章相关文件和记录6第一章总则目的制定计量仪器内部校准规程,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范围本公司研发、生产、质量部门使用的直接关系产品质量的计量仪器.职责各部门内校员负责对自己部门计量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并记录.定义无校准规程参见各章节.第二章规程1.可调移液器校准规程校准的环境条件:校准应在无通风的房间,移液枪和空气湿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在55%以上.校准用的基准设备:电子天平.移液枪校准程序用0.0001g或0.001g的电子天平,按如下比例校对正:1000ul纯净水=1000mg 校准通过枪后面的一个旋钮,每套枪都配有专门的调节该旋钮的小扳手.在电子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用待标定的移液枪吸取去离子水加入小三角烧瓶内底部,每次称量后记重.新换的吸嘴预湿3-5次,然后对两个选定容量进行各5次移液测试,当分析天平显示的测定值在选择一移液容量允许值之外就需继续进行调整.如果计算结果再限定范围内,移液器的校准即为正确.移液枪标定后,将校准记录填写在测量校准记录里.一定量程的枪,其每个刻度均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范围.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如下表一.表一校准周期:每年校准一次.2.温度计校准规程校准的环境条件:室温.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温度计精度℃.温度计校准程序检查温度计刻度是否清晰无破损,否则更换.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把温度计探头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待读数变化稳定,再与对照温度计读数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探头,待读数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测量校准记录内,允许误差±1.0℃.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探头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外校合格温度计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外校合格温度计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外校合格温度计的温度读数.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读数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测量校准记录内,允许误差±1.0℃.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相关步骤.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若温度偏差大于±1℃的温度计定为不合格计量器具,需在校准标签上注明校准值,例如偏差大于+3℃,可在校准标签上标注实测值-3℃.校准周期:每年校准一次.3.量筒校准规程原理:采用衡量法.衡量法用天平称量量筒中纯化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量筒的容积.校准的环境条件:20±5℃,且要稳定.校准用设备:电子天平已校准的、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的温度计量筒校准程序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分度量筒,加入纯化水,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所标的刻度线上,使纯化水沿着已称重的称量杯壁流下.按规定时间等待后15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如此重复三次操作,取其平均值.记录:测量数据记录在测量校准记录中.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二之规定.表二校准周期:每年校准一次.计校准规程准备电极接到仪表的BNC插头,连接温度传感器到“ATC”.用变压器把仪表连接到电源.按PH/MV键设置PH模式.校准标准缓冲液的配制及其保存本pH计的标准物质为厂家已经配制完成的液态试剂,将其取出,倒入烧杯中即可使用.根据说明书,此标准试剂拆封后,在4℃可保存2个月,如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碱性标准溶液应装在聚乙烯瓶中密闭保存.防止二氧化碳进入标准溶液后形成碳酸,降低其pH值.校正操作按电源键on/off开机.本PH计采取的是三点校准,校准时的试剂温度为25℃;按校准按钮Cal,通过上下键,直至显示屏显示缓冲液组“,,,,”,按ENTER键确认.将复合电极用去离子水清洗,滤纸吸干后浸入第一种缓冲液,等到数值达到稳,.作为第一校准点数值被存储,显示“”.再按校准按钮Cal,用蒸馏水或脱离子水清洗电极,滤纸吸干后浸入第二种缓冲液,,.作为第一校准点数值被存储,显示“4.01”.重复以上操作,完成第三点校准.校准周期:每次使用前均需对仪器进行校准.第三章相关文件和记录1.相关文件及表格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测量校准记录内校合格证见附图1附图1-内校合格证。
【机械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范本】漏磁检测校准试块校准规范
[4]游标卡尺MPE:±(0.02~0.05)mm
[5]深度尺MPE:±(0.03)
4.简要描述主要计量项目的技术原理;
[1]坐标测量机:测量试块长度,厚度,槽、孔宽度及深度;
[2]影像测量仪:测量试块长度,槽、孔宽度;
[3]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试块长度,槽、孔宽度;
附件3:
机械汽车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漏磁检测校准试块校准规范
制定或修订
■制定□修订
被修订计量技术规范号
计量技术规范性质
□检定规程
■校准规范
计量技术规范类别
□重点
■基础
主要起草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任务年限
申请经费
参加单位
具备的特点
□安全□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其他___
目的、意义和
必要性
漏磁检测设备的灵敏度及检测准确度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现对漏磁检测设备进行校准的方式为指定规格尺寸的校准试块和对比试块,但在标准中只有制作尺寸和公差要求,但并未提出使用何种方法如何对试块进行校准,也未对试块提出一个校准周期,而周期性校准是保证试块精度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试块是否得到溯源,将决定漏磁检测设备能够达到检测要求,严重影响后期管道的寿命评估。
2.先进性和亮点、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在对不同通径、不同材质的压力管道进行漏磁检测时,均需使用校准试块完成各通道功能测试,调节检测灵敏度、调整检测参数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检测前也需使用对比试块确定信号当量和确定验收等级。对校准试块及对比试块进行校准将会保证整个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4]游标卡尺:测量试块长度,厚度,槽、孔宽度及深度;
JJF(机械)1027-2019 轴承残磁仪校准规范
机械汽车行业计量校准规范轴承残磁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earingResidual Magnetism Detector2019—xx—xx发布2020—01—01实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JJF(机械)1027—2019本规范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2019年xx月xx日批准,并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机械汽车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本规范委托全国机械汽车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傅明(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李悦仁(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秦敏华(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参加起草人:陈辉(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目录引言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概述 (1)4 计量特性 (2)5 校准项目和校准条件 (3)6 校准方法 (4)6.1 外观 (4)6.2 各部分相互作用 (4)6.3 零位漂移 (4)6.4 示值误差 (5)6.5 示值重复性 (4)6.6 标准小磁场示值误差 (4)7 校准结果的处理和校准周期 (6)附录A轴承残磁仪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附录B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内容 (7)引言本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的规定,以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为基础性法规,参考JJG242-1995 《特斯拉计》、JB/T6641-2017《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等进行制定。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轴承残磁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范围为10mT以下的霍尔效应法轴承残磁仪的校准。
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JJG242 《特斯拉计》JB/T6641《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查新结果(国家、本行业或其他行业是否有相关技术规范);
[1].NB/T47013.1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漏磁检测
1.指出该计量技术规范项目编制的目的、意义,描述涉及安全、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解决行业、产业的问题和必要性、迫切性;
压力管道作为我国特种设备之一,主要用于输送易燃,易爆等有毒介质;压力管道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人身和财产安全。压力管道具有长距离、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人文环境、天气环境,不利于现场检测的实施;近年来我国内检测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已开始应用于长输管线,海底管线。我国在2015年由国家能源局发布NB/T 47013.12-2015漏磁检测标准以及201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1336号文件规定,油气管道定期检验包括使用检测器进行内检测,而内检测技术主要检测方法为漏磁检测。
[4]游标卡尺:测量试块长度,厚度,槽、孔宽度及深度;
[5]深度尺:测量试块槽、孔深度。
水平
□国际先进■国内先进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1.与国内相关技术规范之间的关系;
[1].NB/T 47013.1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漏磁检测
[2].GB/T 27699-2011钢制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
[3].SY/T 6597-2014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
本规范是校准程序和方法,即检测被校试块是否满足上述标准所要求的技术参数。
2.指出是否发现有知识产权的问题,或涉及专利的情况;
目前国内外尚无漏磁校准试块的校准规范。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及专利。
主要
起草单位
(签字、盖公章)
月日
技术
委员会
(盖公章)
月日
部委托
支撑
单位
(盖公章)
月日
填写说明:1.表中第2,3,8行,请在选定的内容上填写“█”的符号。
漏磁检测设备的灵敏度及检测准确度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现对漏磁检测设备进行校准的方式为指定规格尺寸的校准试块和对比试块,但在标准中只有制作尺寸和公差要求,但并未提出使用何种方法如何对试块进行校准,也未对试块提出一个校准周期,而周期性校准是保证试块精度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试块是否得到溯源,将决定漏磁检测设备能够达到检测要求,严重影响后期管道的寿命评估。
[3]万能工具显微镜MPE:±(1μm+10×10-6L)
[4]游标卡尺MPE:±(0.02~0.05)mm
[5]深度尺MPE:±(0.03)
4.简要描述主要计量项目的技术原理;
[1]坐标测量机:测量试块长度,厚度,槽、孔宽度及深度;
[2具显微镜:测量试块长度,槽、孔宽度;
2.先进性和亮点、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在对不同通径、不同材质的压力管道进行漏磁检测时,均需使用校准试块完成各通道功能测试,调节检测灵敏度、调整检测参数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检测前也需使用对比试块确定信号当量和确定验收等级。对校准试块及对比试块进行校准将会保证整个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件3:
机械汽车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漏磁检测校准试块校准规范
制定或修订
■制定□修订
被修订计量技术规范号
计量技术规范性质
□检定规程
■校准规范
计量技术规范类别
□重点
■基础
主要起草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任务年限
申请经费
参加单位
具备的特点
□安全□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其他___
目的、意义和
必要性
2.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则必须填写被修订计量技术规范号。
校准设备:坐标测量机、影像测量仪、游标卡尺、深度尺、万能工具显微镜、深度尺
计量特性:
对于校准试块:
槽宽:±0.2mm
槽深:±0.2mm
长度偏差:±0.5mm
厚度偏差:±0.5mm
对于对比试块:
缺陷深度:±0.5mm
3.主要测量标准的技术指标;
[1]坐标测量机MPE:±(2μm+3×10-6L)
[2]影像测量仪MPE:±(1μm+5×10-6L)
[2].GB/T27699-2011钢制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
[3].SY/T 6597-2014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
范围和主要
计量特性
1.计量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校准规范适用于漏磁检测用校准试块及对比试块的校准。
2.以典型仪器或实验设备(注明仪器型号)为依据,提出计量特性的技术指标,包括其名称、测量范围和最大允许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