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挛缩与神经分布

合集下载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协同肌 原则: 首先考虑协同肌,其次考虑拮抗肌;
防止交叉 14
周围神经损伤后腕、手功能 重建原则
受功能重建的程序 拇指: 50%功能,对掌最重要,其次屈和伸,
手指需在掌指关节稳定的基础上作屈伸 动作 程序: 先骨性后动力;先伸肌后屈肌
15
高位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 腕关节融合术 桡侧伸腕长肌——中环小指指深屈肌
连,仍有活动 拇对掌功能障碍 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6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
低位损伤(腕平面)表现: 拇对掌障碍 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7
尺侧腕屈肌、环小指指深屈肌; 小鱼际: 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
掌肌 大鱼际: 拇收肌、拇短屈尺侧半 全部的骨间肌、3与4蚓状肌 感觉: 尺侧1个半手指
8
小指展肌(或环指屈指浅肌腱)——拇 对掌
(与前者比较省去旋前圆肌——桡侧腕长 短伸肌)
29
正中、尺、桡神经同时损伤
有部分功能恢复时: 有可利用的动力时, 根据情况作功能重建
30
原则 稳定腕关节:动力不足时,
行腕关节融合术 恢复伸指、伸拇 后恢复屈指、屈拇
31
正中、尺、桡神经同时损伤
前臂无有效动力肌 腕关节融合 第1.2掌骨骨桥,拇对掌 游离骨薄肌移植——伸拇、伸指 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屈拇、屈指
27
低位正中神经、高位桡神经 损伤
旋前圆肌——桡侧腕长短伸肌 桡侧屈腕肌——拇长展、示小指固有伸
肌腱 尺侧屈腕肌——指总伸、示小指固有伸
肌腱 小指展肌(或环指屈指浅肌腱)——拇
对掌
Hale Waihona Puke 28低位正中神经、背侧骨间神经 损伤
桡侧屈腕肌——拇长展、示小指固有伸 肌腱

大腿肌肉的分群及其神经分配

大腿肌肉的分群及其神经分配

大腿肌肉的分群及其神经分配
大腿肌肉可以分为前群、后群、内侧群和外侧群。

以下是这些肌肉群的神经支配:
1. 前群:主要包括缝匠肌和股四头肌,其神经支配为股神经。

2. 后群:主要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其神经支配为坐骨神经。

3. 内侧群:主要包括耻骨肌、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其神经支配为闭孔神经、股神经和坐骨神经。

4. 外侧群:主要包括髂胫束,其神经支配为臀大神经和臀中神经。

总之,大腿肌肉各群有不同的神经支配,这些支配对肌肉的协调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肌肉或神经支配的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理疗师。

肌肉起止点神经支配大全

肌肉起止点神经支配大全
胫、腓骨上端和骨间膜前面
内侧契骨,第一跖骨底
腓深神经
足背屈、内翻
拇长伸肌
指拇指远节趾骨底
伸拇指 、足背屈
趾长伸肌
第2~5趾中,远
伸趾足背屈
腓骨长肌
腓骨
第一跖骨底
腓浅神经
足跖屈、外翻
腓骨短肌
第五跖骨底
腓肠肌
外侧头:股骨外上髁
跟骨结节
胫神经
屈小腿、足跖屈
内侧头:股骨内上髁
比目鱼肌
胫腓骨上端后面
足跖屈
趾长屈肌
肩胛骨下角背面
肱骨小结节嵴
后伸,内收和内旋肩关节
肩胛下肌
肩胛下窝
肱骨小结节
内旋肩关节
肱二头肌
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肩胛骨喙突
桡骨粗隆
肌皮神经
曲肘关节,前臂旋后
喙肱肌
肩胛骨喙突
肱骨内侧缘中部
前屈,内收肩关节
肱肌
肱骨体下半面
尺骨粗隆
屈肘关节
肱三头肌
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下方;内侧头,外侧头:肱骨背面
尺骨鹰嘴
肌肉起止点神经支配大全
(2014-12-08 08:53:42)
名称
起点
止点
神经支配
功能
三角肌
锁骨外侧1/3,
肩峰、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腋神经
外展,前屈或后伸肩关节
冈上肌
肩胛骨冈上窝
肱骨大结节上分
臂丛神经的短支
外展肩关节
冈下肌
肩胛骨冈下窝
肱骨大结节中分
外旋肩关节
小圆肌
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肱骨大结节下分
大圆肌
股四头肌
股直肌:髂前下棘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第一部分头颈背部肌群第一节浅层肌:起自枕外隆凸、上项线内侧,颈一至胸十二棘突,项韧带;止于锁骨外三分之斜方肌:1.一,肩峰、肩胛岗上缘;功能:璇颈(对侧),旋肩,转肩胛骨,肩胛内收。

神经支配:副神经(传出支),颈三至四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单,旋颈胸骨内侧部,至于颞骨乳突。

功能:屈颈(双侧)2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侧),神经支配点:副神经,颈二至三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颈前外侧肌第二节(对,转颈起自颈三至六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

功能:颈部侧曲(同侧)1 .前斜角肌:侧),屈颈(双侧)。

神经支配:颈五至七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甲状腺下动脉。

:起自颈二至六横突,至于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之后)。

功能:同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2 .神经支配点:颈二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中斜角肌。

神经支配:同前、后斜角肌:起自颈五至七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

功能:3 .颈五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枕下肌第三节:起自寰椎横突,至于枕骨粗隆下的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头向头上斜肌1 .对侧屈(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头向后侧旋转。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头下斜肌2 .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仰(双侧)头向同侧旋转3 .头后大直肌(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向后仰(两侧)。

神经支配:4 .头后小直肌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深层肌第四节:起自项韧带下份颈三至胸四棘突,止于下项线、乳突。

功能:头部后仰(两侧).头夹肌1同侧转颈(单侧)。

神经支配:相应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头向后仰(单侧),:起自颈三至胸六棘突,止于颈二至四横突后结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A.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 也称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 1868年首先由Ducheme等人详细描述,它在肌营养
不良中患者最多,发病率为10万人中有3-5个患者 , 北京1961-1973年出生的男孩3379人中有一人 患病。 ➢ 主要影响男性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目前已明确DMD 基因位点在Xp21染色体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处女步行晚,通常在1岁半左右,之后行走正常。3~4岁起走路时 双下肢距幅宽、左右摇摆、腹部前凸、趾尖用力,称Waddling gait。到4~5 岁时逐渐明显,腰腹部前凸,踮脚和鸭步,Gower征(+)(骨盆带肌受 累),翼状肩甲(肩胛带肌受累)
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分类
➢从临床来看,至少有9种类型:Duchenne型假肥大型肌营养 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Becker型 假 肥 大 型 肌 营 养 不 良 症 (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 BMD ) 、 面 肩 肱 型 肌 营 养 不 良 症 ( 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也称Landouzy-Dejerine型肌营 养 不 良症 ) 、 肢带型 肌 营养不 良 症 ( limb-gridle muscular dystrophy , LGMD ) 、 Emery-Dreifuss 型 肌 营 养 不 良 症 (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EDMD)、先天性肌 营养不良症(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CMD)、眼咽 型肌营养不良症(oculopharyngeal muscular dystrophy)、 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distal muscular dystrophy)和强直性 肌营养不良症(myotonic muscular dystrophy)。

肌肉的神经支配

肌肉的神经支配
肩胛冈、肩峰、锁骨外侧1/3
内收、旋转、上抬和降低肩胛
大菱形肌
肩胛背神经

肩胛骨内缘中点,在肩胛冈与下面的斜方肌下角之间中点
T2-5棘突
肩胛骨内缘
内收肩胛
小菱形肌

肩胛冈内侧胛
肩胛提肌
C3

肩胛后内侧缘,肩胛上角和肩胛冈之间斜方肌下方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后内侧缘、肩胛上角和肩胛冈之间
耻骨体部及下支
胫骨上1/4内侧面
大腿内收、屈曲,大腿屈曲和内旋
大收肌
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
前股



大腿上1/3,紧贴大腿内侧缘后部
坐骨的耻骨支;坐骨粗隆
股骨嵴;内髁上线,收肌结节
大腿内收、屈曲和伸展
臀中肌
臀上神经
后股



髂嵴中点的远端2.5cm处
髂骨上外侧面
大转子
大腿外展和协助内旋
臀小肌
后股



在髂嵴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


随前臂旋后,在前臂掌面,沿着腕部肌腱直线方向近端7~9cm
肱骨内上髁
第二掌骨掌面基底部
在腕部屈曲手(掌屈);协助受桡侧外展
掌长肌
外、内侧束
前股
中下干



随手臂旋后,沿腕部肌腱到内上髁的直线方面,在前臂前面远端6~8cm
肱骨内上髁
屈肌韧带、掌腱膜
在腕部屈曲手
指浅屈肌
外、内侧束
前股
中下干



随手臂旋后,在前臂前面,肱二头肌腱远端7~9cm和腹中线内侧2~3cm
肱骨外上踝下1/3

手部神经支配图

手部神经支配图

手部神经支配图手部神经支配图是指手部的神经支配分布图,它标示了手部不同部位的神经支配情况,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手部的神经构造和功能。

手部的神经支配是极为复杂的,包括了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通过神经传导,使手部的肌肉、关节和皮肤得到控制和运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手部神经支配图。

手部神经支配图主要分为上肢神经和手部神经两个部分。

上肢神经主要包括腕部以上的神经,手部神经则是指掌部和指端的神经。

上肢神经主要分为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尺神经是上肢神经中最大的一条,它负责手部大部分肌肉的运动,包括手背肌群和掌指伸肌群。

桡神经主要支配掌背侧肌肉的运动,如手腕伸肌和掌背侧指伸肌群。

正中神经是上肢神经中最早脱出的一条神经,主要支配手部的皮肤。

手部神经主要包括尺侧正中神经和桡侧正中神经。

尺侧正中神经主要支配手掌和手指的内侧,包括掌侧指屈肌群和掌侧指外展肌群。

桡侧正中神经主要支配手背和手指的背侧,包括背侧指伸肌群和背侧指展肌群。

此外,手部还有一些分支神经,如背正中神经、正中神经掌侧支、桡侧正中神经指侧支和尺侧正中神经指侧支等。

这些分支神经主要负责手部细节的运动和感觉。

手部神经支配图对于手部的神经功能评估和神经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手部神经支配图,医生可以判断手部神经病变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手部神经支配图也对手部的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

总之,手部神经支配图是了解手部神经支配情况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手部的神经构造和功能。

通过手部神经支配图,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手部的运动和感觉,为手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肌肉起止点作用神经支配说明大全

肌肉起止点作用神经支配说明大全
冈下窝下部【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下部
腋神经(C5)
5.大圆肌
肩胛骨下角背面
肱骨小结节嵴
上臂内收、旋内、后伸【近固定时,使肩关节旋内、内收和伸。在无阻力的运动中,不表现出电的活动,但在做抗阻力动作时,该肌是原动肌。】
肩胛下神经(C5-7)
6.肩胛下肌
肩胛下窝
肱骨小结节
上臂内收、旋内和伸
二.臂肌
(一)前群
颈神经前支(C5-7)
中斜角肌
颈神经前支(C2-8)
后斜角肌
第2肋
颈神经前支(C5-6)
(二)内侧群(椎前肌)
椎前肌能使头前俯、颈前屈。
颈神经前支(C1-8)
肌肉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躯干肌
一.背肌
(一)斜方肌
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近固定时,上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该肌瘫痪时,产生“塌肩”。在儿童少年时期发展该肌,可预防和矫正驼背。
膈神经(C3~5)
肋部
下6对肋骨和肋软骨
腰部(左、右膈脚)
上2~3个腰椎
四.腹肌
(一)前外侧群
1.腹直肌
耻骨联合上缘和耻骨嵴
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
(1)共同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的固定。(2)腹肌收缩可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功能。(3)降肋助呼气并能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臀下神经(L4~S5)
中层
1.臀中肌

挛缩的康复电子教材

挛缩的康复电子教材

挛缩的康复电子教材【学习目标】1.掌握:挛缩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2.熟悉:挛缩的分类、病因。

3.了解:挛缩的手术治疗。

一、概述(一)基本概念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等失去原有弹性,引起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受限。

其临床表现为:肌张力高,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度差。

常见于骨骼、关节和肌肉系统损伤及疾病后,各种类型的神经瘫痪、烧伤、长期坐轮椅或卧床以及老年患者。

其发病机理为:限制关节活动导致肌纤维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增生;关节囊纤维化,疏松结缔组织变为致密结缔组织,使关节周围软组织短缩,活动范围减少;关节变得僵硬,甚至强直畸形,严重者关节可能完全不能活动。

其临床疗效不十分理想,常常后遗关节活动功能降低或消失,不仅影响疾病的康复,还可造成患者日常生活的严重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挛缩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挛缩对机体的主要危害为影响机体的运动功能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降低。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关节处于限制性体位状态,达不到正常关节活动范围,使关节的活动能力下降,功能减退;②肌力下降: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和肌力下降,肌肉能量代谢障碍;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因运动功能下降,导致完成日常生活自理、处理家务、户外活动的能力减退,使患者的社会参与程度降低。

(三)病因与分类1.病因关节挛缩的形成不仅与肢体瘫痪及限制活动有关,也与痉挛及重力的影响使四肢处于不适当的强制肢位有关。

(1)关节病损:骨、关节、软组织创伤或手术后,早期为减轻损伤局部的出血、水肿、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进一步损伤或再发损伤,常要求以石膏或夹板固定病变部位,关节被迫长期维持于一个位置。

特别是不适当的外固定或超时间的外固定,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受不到牵拉而自动缩短、失去弹性,疏松结缔组织会出现增生性变化,胶原成分增多,密度增大而变成较致密结缔组织,逐渐丧失活动性,造成挛缩。

常见疾病有骨折、关节病变及损伤、滑膜及腱鞘疾病、骨性关节病等。

肌肉收缩原理

肌肉收缩原理

肌肉收缩原理肌肉收缩是指肌肉在受到刺激后发生缩短的一种生理现象。

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系统的调控和肌肉内部细胞的变化共同完成的。

本文将从神经-肌肉连接、肌肉细胞结构以及肌纤维收缩过程三个方面来解析肌肉收缩的原理。

1. 神经-肌肉连接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的联系来实现的。

神经元将由大脑或脊髓传来的信号传递到肌肉细胞,使肌肉细胞得以收缩。

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连接称为神经-肌肉接头。

当神经元传递到肌肉细胞的信号到达接头时,它会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

乙酰胆碱会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电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最终导致肌肉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

2.肌肉细胞结构肌肉细胞是由多个肌节组成的。

每个肌节包含许多肌纤维,而每个肌纤维又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细胞中的基本单位,长度约为2-4微米。

肌原纤维主要由肌纤维蛋白组成,其中包括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肌原纤维中的肌纤维蛋白具有特定的排列方式,形成了重复的结构单元称为肌节。

肌节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交叠的结构。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肌节中的肌原纤维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肌纤维的缩短。

3. 肌纤维收缩过程肌纤维收缩是肌肉收缩的关键过程。

在无刺激状态下,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呈松弛状态,交叠的程度较低。

当肌肉受到神经刺激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会触发肌纤维中的一系列反应。

乙酰胆碱结合到肌球蛋白上,使其发生构象变化,从而使肌原纤维中的位于肌球蛋白上的活性位点暴露出来。

接着,肌动蛋白分子会与这些暴露的位点结合,形成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化学键。

这个过程称为交联。

当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交联后,肌原纤维中的肌纤维蛋白会发生收缩,导致肌节缩短。

肌节的收缩将使整个肌纤维和肌肉细胞收缩。

如果刺激持续存在,肌纤维会一直保持收缩的状态,直到刺激消失。

总结:肌肉收缩是通过神经-肌肉连接、肌肉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肌纤维收缩过程来实现的。

全身主要四肢肌的名称-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

全身主要四肢肌的名称-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
腰丛分支
腰大肌
腰椎体侧面横突
阔筋膜张肌
髂前上棘
经髂胫束至胫骨外侧髁
紧张阔筋膜并屈大腿
臀上神经
臀大肌
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臀肌粗隆及髂胫束
大腿后伸,旋外
臀下神经
臀中肌
髂骨翼外面
股骨大转子
大腿外展、旋内、旋外
臀上神经
梨状肌
骶骨前面
大腿旋外、外展
骶丛分支
闭孔内肌
闭孔膜外面及周围骨面
股骨转子窝
大腿外旋
股方肌
伸腕,使腕外展
桡神经
桡侧腕短伸肌
第3掌骨底
指伸肌
第2~5指的指中节和远节指骨底
伸腕,伸指
小指伸肌
小指指中节和远节指骨底
伸小指
尺侧腕伸肌
第5掌骨底
伸腕,使腕内收
旋后肌
尺骨近侧外面
桡骨近端1/3处前面
使前臂旋后
拇长展肌
桡骨、尺骨和前臂骨间膜
第1掌骨底和大多角骨
外展拇指
拇短伸肌
拇指近节指骨底
伸拇指、助手外展
肩胛下肌
肩胛下窝
肱骨小结节
上臂内收,旋内
喙肱肌
喙突尖
肱骨中部内侧面
曲肩及上臂内收
肌皮神经
肱二头肌
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
短头:喙突肩
桡骨粗隆
屈肘协助曲臂,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
肱肌
肱骨下半前面
尺骨粗隆
屈肘
肱三头肌
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
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上方
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骨面
尺骨鹰嘴
伸肘,协助肩后伸及内收
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
背屈,足内翻
腓深神经

肌肉的神经控制是哪些神经,能详细说下么

肌肉的神经控制是哪些神经,能详细说下么

肌肉的神经控制是哪些神经,能详细说下么肌肉的神经控制主要涉及躯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它们负责接收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号,并产生相应的运动指令,以控制肌肉的活动。

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将运动指令传达到肌肉,并控制肌肉的运动。

具体的神经控制包括以下部分:
1.躯体神经系统的感觉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负责接收来自肌肉、关节和皮肤的感觉信
号,并将这些信号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

2.躯体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将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指令传达到肌
肉,并控制肌肉的运动。

3.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它们主要调节内脏和血管的活
动,但也会影响肌肉的活动。

总的来说,肌肉的神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才能使肌肉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活动。

上肢肌肉分布神经支配

上肢肌肉分布神经支配

深头:腕横 两侧仔骨
韧带、小多
角骨
拇对掌肌 腕横韧带、 第 一 掌 骨 拇 指 对 掌 正中神经(C6~7)
大多角骨 桡粗隆 ( 屈 、 旋
前)
拇收肌
斜 头 : 头 状 拇 指 近 节 拇指内收、 尺神经(C8)
骨、腕横韧 指骨底 屈曲

横头:第三
掌骨前面
蚓状肌
示、中指指 第 2~5 指 屈 掌 指 关 正中神经(C6、7)
掌指关节 半


尺神经(C6~T1)-内侧半
拇 长 屈 桡骨中 1 拇 指 远 节 屈拇指
正中神经(C6~T1)

∕3、骨间 指骨底
膜前面
第 旋 前 方 尺骨远侧 桡 骨 远 侧 前臂旋前
正中神经(C6~T1)
三肌
1 ∕ 4 前 1∕4 前面


外 桡 侧 腕 肱骨外上 第 2 掌骨 伸、外展桡腕关 桡神经(C6~8)
深屈肌腱桡 近 节 指 骨 节、伸指关


背面及指 节

4、5 指指深 背腱膜
尺神经深支(C8)
Hale Waihona Puke 群屈肌腱相对缘
骨间掌侧肌 第二掌骨尺 经 示 指 尺 第 2、4、5 尺神经深支(C8)
侧缘
侧 缘 止 于 指内收,屈
指背腱膜 掌指关节、
第 4、5 掌骨 经 4、5 指 伸指关节
桡侧缘
桡侧止于
指背腱膜
骨间背侧肌 第 1~5 掌骨 经 2、3 指 2 、 4 指 外 尺神经深支(C8)
内旋
肩胛下肌 肩 胛 骨 前 肱 骨 小 结 肩 关 节 内 肩 胛 下 神 经


收、后伸、 (C5~6)

神经肌病概述

神经肌病概述

运动神经元病--SMA
脊肌萎缩症(SMA)
• 一组遗传性的神经性肌肉疾病,I-IV型呈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肯尼迪综合症呈X性连锁遗传 • 均以进行性身体肌肉无力萎缩为主要表现
–Ⅰ型SMA也被称作沃德尼格· 霍夫曼病(WerdnigHoffmann Disease),通常在半岁前诊断 –Ⅱ型SMA多在2岁前被诊断 –Ⅲ型SMA也称作少年型脊髓肌肉萎缩症 –Ⅳ型SMA的患者通常在35岁后发病 –肯尼迪综合症似乎是一种只侵害男性的罕见疾病。患 者于成年期发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
--ALS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 病因不清,为变性疾病,少数家族性ALS病 人可发现SOD1基因的错义突变 • 起病以中年或中年以后多见,男性多于女 性 • 全身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同时出现腱 反射亢进、病理征、下肢肌肉痉挛、肌张 力增高等 • 平均生存3年左右,严重者多因延髓麻痹或 呼吸麻痹而死亡
肌病----肌营养不良症
眼咽肌型肌营养不良症
•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 14q11.2-13上编码多聚腺 苷结合蛋白2(PAB2)基 因的GCG过度重复有关 • 30岁左右起病 • 首先影响眼睑和喉部的肌 肉,虽然进展慢,但是喉 部肌肉渐渐无力,最后会 导致吞咽困难
肌病----肌营养不良症
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
肌病----代谢性肌病
线粒体肌病
• 可因线粒体基因变异方式(点突变、缺失、 重复、丢失)和临床表现分为许多临床类 型 • 可于任何年龄起病,青少年起病者相对居 多 • 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易疲劳,例如行走数百 米或上楼时感到极度困难,必须休息片刻 才能继续活动,但无晨轻暮重现象
肌病----先天性肌病
肌病----肌营养不良症
Duchenne型营养不良症

肌肉收缩的分子机理和调控机制

肌肉收缩的分子机理和调控机制

肌肉收缩的分子机理和调控机制肌肉收缩一直是人们深入研究过的话题,肌肉收缩的能力使得我们能够进行运动,行走,呼吸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因此,了解肌肉收缩的分子机理和调控机制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肌肉收缩的分子机理以及肌肉收缩的调控机制这三个方面论述。

一、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肌肉收缩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在肌肉内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ACh与肌肉肌纤维上的神经肌接头(NMJ,neuromuscular junction)结合,引起肌肉膜上蛋白质的复杂反应,造成电信号的释放。

这个信号放大了,进入肌肉肌纤维肌小管(T管),并绕过细胞膜,对细胞内肌浆网(SR,sarcoplasmic reticulum)内的离子通道产生影响,导致钙离子(Ca2+)排放到细胞质中。

这种范围的钙离子释放通过启动肌肉细胞内线粒体内的ATP生产,从而导致肌肉收缩。

二、肌肉收缩的分子机理肌肉收缩的分子机理是由精细的肌肉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决定。

肌肉蛋白由三种成分组成: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和腺苷酸三磷酸(ATP)。

肌动蛋白形成肌原纤维的细线,肌球蛋白则是粗线。

Myosin分子的头部由ATP酶、ATP结合位点和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的M线组成。

当钙离子浓度增加时,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引发conformational change(构象变化),致使M线振动,导致ATP附加于肌球蛋白头部释放,该过程释放了一些能量用于运动。

然后,肌动蛋白头部与肌球蛋白相互作用,这会将肌动蛋白向粗线移动,并延长Actin的基辅线。

接着,ATP加速与肌肉角蛋白头的连接并导致肌球蛋白的头部解离。

这个过程被称为“横桥周期”,它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G-actin在钙离子存在情形下结合到TnI-TnT-TnC复合物中以形成激活的肌动蛋白,这是肌肉收缩的机制。

三、肌肉收缩的调控机制肌肉收缩的调控受神经和荷尔蒙系统的影响。

软组织挛缩名词解释

软组织挛缩名词解释

软组织挛缩名词解释软组织挛缩是指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在运动或受力时过度收缩或痉挛的现象。

它通常是由于肌肉疲劳、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急剧活动或受伤引起的。

软组织挛缩会导致局部肌肉或肌群的运动受限,造成疼痛、不适甚至功能障碍。

因此,及时了解软组织挛缩的原因和相关治疗方法对于防止和缓解该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软组织挛缩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筋膜挛缩:筋膜是包裹肌肉和肌腱的结缔组织薄膜,当肌肉过度收缩时,筋膜也会紧张。

筋膜挛缩可导致局部肌肉僵硬、疼痛和肌肉活动受限。

2. 肌肉挛缩:肌肉挛缩指肌肉的过度收缩,使得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这可能是由于肌肉疲劳、受伤或神经兴奋性异常引起的。

肌肉挛缩可导致肌肉疼痛、肌肉受力受限以及肌肉的不适当使用。

3. 肌腱挛缩:肌腱是将肌肉与骨头相连接的结缔组织,当肌肉过度收缩时,肌腱也会受到影响。

肌腱挛缩可导致肌腱疼痛、肌腱损伤和功能障碍。

针对软组织挛缩,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1.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理疗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冷敷则能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理疗如按摩、牵拉等可以改善软组织挛缩。

2. 药物治疗: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和疼痛,肌肉松弛剂可减轻肌肉紧张。

3. 休息和保护:适当休息能够减少肌肉疲劳和挛缩,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受影响的肌肉,以免加重症状。

4. 矫正姿势和运动:改善不良姿势和运动习惯,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肌肉平衡,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软组织挛缩。

5. 康复运动:进行适度的伸展运动和肌肉加强训练,帮助恢复受影响的软组织的功能和灵活性。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个体差异、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等因素也会影响软组织挛缩的治疗效果。

因此,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挛缩常见的原因及分类

挛缩常见的原因及分类

挛缩常见的原因及分类挛缩是肌肉无意识地、突然地收缩的现象,常见于手指、腿部、脚趾等部位。

它可能是短暂的、轻微的,也可能是持续的、严重的。

挛缩常见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肌肉疲劳:当肌肉长时间、过度地使用,或者运动过度,就会导致肌肉疲劳。

肌肉疲劳时,肌肉内的神经传递受到干扰,从而引起挛缩。

2. 缺乏电解质:缺乏电解质如钙、钾、镁等,会导致神经系统发生异常,引起肌肉挛缩。

3. 神经系统障碍:神经系统障碍包括神经性肌肉病变、神经炎、帕金森病等,它们会干扰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引起肌肉挛缩。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抗生素等,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肌肉挛缩。

5. 酸中毒:酸中毒会导致血液酸碱平衡出现紊乱,进而影响神经传递方法,引起肌肉挛缩。

6. 身体循环障碍:身体循环障碍如血液供应不足、血液循环不畅等,会导致肌肉缺氧,引发肌肉挛缩。

7. 压缩神经:当神经被周围组织压迫时,会干扰神经传递,导致肌肉挛缩。

此外,肌肉挛缩还可以根据持续时间和症状分为短暂性、阵发性和持续性的挛缩。

1. 短期性挛缩:这种挛缩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可以是瞬间的、暂时的肌肉痉挛。

常见于肌肉疲劳、运动过度、药物副作用等。

2. 阵发性挛缩:这种挛缩以阵发性的方式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常见于神经系统障碍,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3. 持续性挛缩:这种挛缩指持续时间较长,常常由神经系统的结构性异常引起,如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

为了减少挛缩的发生,人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适度休息:定期休息,减少肌肉的疲劳。

2. 平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电解质和营养物质,以维护神经和肌肉的健康。

3. 动态伸展:定期做适量的运动和伸展动作,保持肌肉的灵活性和柔软性。

4.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肌肉的疲劳。

5. 合理用药: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副作用引起的挛缩。

总之,在面对挛缩时,及早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减少挛缩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上肢肌肉的神经支配

上肢肌肉的神经支配

上肢肌肉的神经支配1) 胸长神经(C5、7)于锁骨上方发于臂丛,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此肌。

此神经损伤,前锯肌麻痹,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

(2) 胸背神经(C6、8)起自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分布于背阔肌。

(3) 肌皮神经(h.musculocutaneus)(C5、7)(图10—85、86)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

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4)正中神经(n.medianus)(C5、7)(图10—85、86)由来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个根合成,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继在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沿前臂正中下行。

经腕至手掌,发出正中神经掌支(返支),进入鱼际,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1~4指相对缘。

(图10-87)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

在肘部和前臂发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

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一、二蚓状肌。

发皮支:支配手掌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皮肤,以及其背面中节和远节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可致:①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做对掌动作。

②感觉障碍:上述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食、中指远节关节最为明显。

③肌肉萎缩:鱼际肌萎缩,手常变平坦称为“猿手”。

(5)尺神经(n.ulnaris)(C7、T1)(图10-85、86)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随肱动脉下行,在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进入前臂。

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紧贴骨面,骨折时易受损伤。

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随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称尺神经掌支,经豌豆骨桡侧分浅、深支入手掌(图10—88.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头痛
前额: 上斜方肌 胸锁乳头肌 枕额肌 颞部: 颞肌 上斜方肌 顶部: 头夹肌 颈夹肌 枕部: 枕下部分的肌肉
11、突发的肿胀:淋巴平滑肌 12、膝下腱炎: 股四头肌 13、椎间盘(早期)(所有横越该椎节的 肌肉): 回旋肌 多裂肌 半棘肌
14、少年性脊椎后凸、侧凸: 脊椎两旁不平衡的肌肉 15、下背扭伤: 脊椎两旁的肌肉: 腰和胸髂肋肌 16、足底筋膜炎: 趾短屈肌、蚓状肌 17、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
L2 L3 L4 L4 L5 S1 L2 L3 L4 L5 L2 L3 L4 L5 L2 L3 L4 L2 L3 L4 L2 L3 L4 L5 L4 L5 S1 S2 S3 L4 L5 S1 S2 S3 L5 S1
11、股二头肌 12、臀中肌 13、股薄肌 14、臀小肌 15、股方肌 16、梨状肌 17、腓肠肌,比目鱼肌 18、拇长屈肌 19、趾长屈肌 20、腓骨长肌和短肌
18、回旋肌口症状: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19、胫骨痛:胫骨前肌 20、颞下颌关节:咬肌、颞肌、翼肌 21、网球肘: 肱桡肌 尺侧腕伸肌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短伸肌 伸指肌 肘肌
1、耻骨肌 2、阔筋膜张肌 3、短收肌 4、股四头肌 5、缝匠肌 6、长收肌 7、大收肌 8、臀大肌 9、半膜肌 10 、半腱肌
常见症状中缩短了的肌肉
1、跟腱炎:Βιβλιοθήκη 肠肌、比目鱼肌 2、肱二头肌肌腱炎: 肱二头肌 3、髌骨前液囊炎: 股四头肌 4、肩部僵硬(所有参与肩部活动有关的肌肉): 斜方肌 肩胛提肌 大小菱形肌 胸大肌 冈上下肌 大小圆肌 肩胛下肌 三角肌
5、颈纤维织炎:颈两侧的肌肉 6、膝软骨软化:股四头肌 7、腱鞘炎: 外展拇长肌、拇短伸肌 8、椎骨关节痛症(所有横越该关节的肌肉): 回旋肌 多裂肌 半棘肌 9、拇趾外翻 : 伸拇趾长肌、短肌
L4 L5 S1 S2 S3 L4 L5 S1 S2 L2 L3 L4 L5 L4 L5 S1 L4 L5 S1 S1 S2 S3 L4 L5 S1 S2 S3 L4 L5 S1 S2 S3 L4 L5 S1 S2 L4 L5 S1 S2
21、胫骨后肌 L4 L5 S1 S2 22、胫骨肌 L4 L5 S1 S2 23、趾长伸肌 L4 L5 S1 S2 24、拇长伸肌 L4 L5 S1 S2 25、拇短屈肌,趾短屈肌 L5 S1 26 、骨间足底肌和足背侧肌 S1 S2 27、趾短伸肌 L4 L5 S1 S2
肌肉挛缩与神经分布
陈一刀
在神经疾病中,肌肉会由于痉挛 和(或)挛缩而缩短。 由于压迫肌肉的损伤感受器可以 产生主要的肌肉疼痛,或者,由 于机械地忍受超负荷的肌腱、软 组织的附属物以及由他们掣动的 关节,能引起这些结构的次要疼 痛和退变。
可见肌肉和骨骼疼痛症状种类很多。 在神经根病中由于牵涉两个分支神经, 所以症状可以出现在病的周围,也可出 现在同一分节的脊椎旁肌肉。 因此,所有这些肌肉都应检查。 当脊椎旁的肌肉缩短时,他们会压迫神 经根,延长神经疾病的疼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