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蹇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②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A.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B.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C.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D.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答案】C【解析】C.第二处的“守仁”属于后句的主语整体为“守仁因俗化导” 排除A、B 是“伐木为屋”的状语意思为“纷纷伐木造屋” 句子翻译为王守仁刚正地上奏章营救戴铣在朝廷上杖责王守仁四十杖龙场万山丛生草木苗夷人欢喜让王守仁居住【答案】B【解析】B.“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错文中指征调福建【答案】C【解析】C.“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错误尽出金宝犒士”指王守仁拿出全部金宝犒劳将士正确表述应为“趁宁王正在晨朝他的群臣时【答案】①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②朱宸濠的船搁浅仓促换船逃跑参考译文王守仁余姚人因而取名云有个不寻常的人抚摩他于是他就能说话了王守仁访游山海关二十岁乡试中举更加喜好谈论军事考中弘治十二年进士王守仁条列八件事奏上刘瑾逮捕给事中御史戴铣刘瑾发怒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苗、僚杂居王守仁根据习俗加以引导纷纷伐木造屋正德十一年前巡抚托病避去知道左右多有贼寇的耳目仆隶不敢隐瞒令他暗中侦察贼寇于是传檄令福建讨伐贼寇假装退兵俘虏斩获七千多人平定为患数十年的大寇贼正德十四年王守仁急往吉安传诏书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再次战斗王守仁斩杀先退却的人叛贼又大败拿出全部金银珠宝犒劳将士朱宸濠正在晨朝他的群臣王守仁用小舟装载柴薪焚毁朱宸濠的副船仓促换船逃跑叛贼被平定众大臣震惊担心被王守仁知道强迫王守仁射箭三发三中张忠在皇帝面前扬言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日晏时坐在僧寺说“王守仁是学道之人?”王守仁后来病得很重走到南安就去世了灵柩经过江西王守仁天资十分聪明在阳明洞中建筑房屋应当自己求之于心专以培养良知为主世上于是有“阳明学”的说法率领众书生扫除多年的贼寇文臣用兵【解析】①佯假装捣进攻句子翻译为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出其不意发起进攻②胶浅搁浅仓卒仓促句子翻译为朱宸濠的船搁浅王冕手下的士兵追赶捉住朱宸濠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2)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评论这首词“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作简要分析A. 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内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B. 词中的“唤”字奇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多情寒冬腊月太孤单而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C. 下阙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 皆因词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情相互交融D. 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用笔轻灵奇思妙趣最后浅浅着笔卒章显其志【答案】A【解析】(1)A项“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词人内心的孤寂”错误词人并非真的怨山只是从侧面表现出自己孤寂的情怀【答案】(2)①运用拟人(衬托、用典)手法描绘了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和谐画面此情此景词人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②词人夜不能寐只能独自诵读《离骚》此时孤独的月亮静挂高天似乎只有她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氛围显得温婉柔和③词人借用《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情感变得悲凉与伤感【解析】(2)辛弃疾的这篇词作感情充沛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最后两句中“入”“听读”赋予青山、明月人的情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相陪听词人默默诵读《离骚》的画面在这幽静、和谐的情境中词人的内心无比平和似乎敛去了昔日的雄心豪情正所谓“敛雄心” 作者诵读《离骚》寂静的夜晚似乎只有月亮懂得词人的高洁与孤独默默陪伴他画面温婉柔和正是“变温婉” 宋孝宗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被诬陷罢官此后他长期闲居在信州上饶城北带湖边上西岩是上饶城南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首词作便是辛弃疾闲居西岩时的纪游之作词人巧用屈原被放逐写成《离骚》的典故以屈原自况蕴含着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与无奈所以“成悲凉”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在访谈中舒晋瑜是如何逐步深入地对叶永烈进行采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关于小时候读什么书及读书对创作的影响的问题叶永烈表示他中学时代爱读科普书籍所读的这些科普书籍对大学时代的创作有益处B. 被问到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时叶永烈大致按照时间线索梳理了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脉络并指出其两个高峰都与社会背景有关C. 面对中国科幻小说影响巨大的问题叶永烈主要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民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等外部因素给出了答案D. 关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问题叶永烈表示非常支持但他特别强调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但一定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答案】D【解析】(1)D项“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无中生有叶永烈只是强调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并没有说科普读物内容可以虚构编造【答案】C【解析】(2)C项叶永烈反感被称为“科幻作家” 并不是因为他谦逊而是因为他已经彻底离开科幻小说【答案】(3)①舒晋瑜首先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而引出科幻小说的话题②接着回顾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③然后引出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影响力的话题④最后引出了在教科书中选入科普作品的话题所提问题是步步深入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领域【解析】(3)在访谈中舒晋瑜的提问步步深入刚开始是一个宽泛的问题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从这个简单问题引入到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的回顾接着舒晋瑜聚焦中国当今科幻小说影响力的提高引出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从而联系到科普作品引入教科书的问题舒晋瑜的采访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的话题到专业的领域体现了一位优秀记者的提问技巧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今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而需要机械技术工匠和智能技术工匠了B. 工匠精神包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等多个内涵其中创新精神是其核心C. 庖丁精神蕴藏着对道的追求和把握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D. 只要通过刻苦训练和反复实践就能深刻把握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之道【答案】B【解析】(1)A项“传统手工工匠不重要了” 把原文中不确定的内容理解成确定的原文为“传统手工工匠似乎远离了人们的生活”C项“使其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有误应是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机理纯熟于心并化为精神生命之道D项表述绝对化故选B【答案】A【解析】(2)A项“先阐述新工匠的种类”分析不正确应是先阐述形势的发展需要工匠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第一段的重点是第二句【答案】C【解析】(3)C项原因分析不合文意原文是“在苏格拉底看来工艺制作是指向善的活动一个人熟练地掌握了他所从事的技艺也就能够把这类事情做好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5.(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第一空“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而“仰望”指抬头向上看或敬仰而有所期望应选“凝望”第二空“吊”有悬挂之意“挂”指借助于绳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即将脱离枝条飘落到地上的形态第三空“兴高采烈”是指兴致高情绪热烈“兴高采烈”更能写出春天万木争相吐绿第四空“转化”“变化”都有“改变”之意但“转化”只能作动词可作名词故选B【答案】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解析】先看改写后的句子是直接描写了幼芽也没有在词语上有突出的特点使用比喻的修辞、晶莹从而写出了饱含雨水的幼芽既多、密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答案】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解析】本题中能作为基准句的句子是第一句“寒风猛吹然后分析另外两个句子可知“地冻三尺” 则是地冻三尺大雪纷纷因此可得答案答案(1)B(2)①原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幼芽比作珍珠、晶莹“缀满”更能突出幼芽之多(3)寒风猛吹吹不散你对春天的思念尘封不了你对春天的记忆冻结不了你对春天的热情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下面这份邀请函的正文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对应语句序号并给出修改意见亲爱的校友你好!①2020年是母校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年②在这一年我们将迎来母校三十诞辰③为了弘扬××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总结办学经验分享成功喜悦④学校决定于2020年12月26日(周六)上午10点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建校三十年校庆庆典活动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昔日你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你为傲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届时莅临⑥你将荣幸地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学校2020年9月6日【答案】②修改将“诞辰”改为“华诞”④修改删去“请你务必准时参加”⑤修改将“莅临”改为“光临”⑥修改删去“荣幸地”【解析】②诞辰一般用于所尊敬的人这里指学校应用“华诞”④这是邀请函不能说“请你务必准时参加” 并且与后面的“邀请你届时莅临”的语意重复所以删除⑤莅临一般用于长辈、上级的光临这里是回母校用“莅临”不恰当应用“光临”⑥荣幸谦辞用于自己表示谦虚不能用于他人所以删除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②用自己独特又有创意的方式守护着历经时光沉淀的人类精神财富③是当下很多青年人热衷的事④然而当下市场提供的传统电视剧或网播剧精品内容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⑤同时经典电视剧故事、人物有重新激励大家共鸣的特质⑥网友有发言欲望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剧⑧具备故事性和文学性⑨观众看后能留下思考和启发⑩能提升自己的生活与文学审美【答案】④将“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在“文学审美”后加上“能力”【解析】④“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为目标”句式杂糅应修改为“还满足不了网友庞大的需求”⑤“激励”与“共鸣”搭配不当将“激励”修改为“激发”⑥偷换主语在“网友”前加上“让”或“使”⑩成分残缺在“文学审美”后加上宾语“能力”。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5)皇帝让王骥去处理边境事务时允许他“便宜行事” 这说明了什么?A.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B.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C.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D.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答案】C【解析】(1)“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中的“帝怒”意为“皇帝大怒” 语意完整应在“怒”后断开如果不断句的话就成了“皇帝愤怒地捉拿王骥和侍郎邝埜把他们关进监狱” 这显然不符合情理据此可排除B、D两项“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中“甘”“凉”为甘州与凉州二者共同作“寇”的宾语“边将”则为后句主语指的是甘州与凉州这两地的边将故应在“凉”后断开可排除A项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生前”错误“赠”是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答案】C【解析】(3)C项“任礼率领大军殿后”错误根据原文“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 可知是王骥自己和任礼一起率领大军殿后【答案】(4)①(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②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解析】(4)①逋课拖欠的赋税寻不久为兵科给事中被动句②渔樵捕鱼砍柴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答案】(5)①皇帝信任王骥②王骥有能力③事情复杂难办【解析】(5)“便宜行事”是指皇帝允许王骥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根据前文“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与王骥处理山西拖欠的赋税一事可知王骥有胆识与能力根据“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务未能制”可知边境的问题复杂难办从“骥先承密旨戮敬”也可以看出皇帝非常信任王骥所以才赋予他这样大的权力据此分析即可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2.(2)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较大一位文学理论家对二人作如下评论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妙足见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也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或其他陶诗说说这段诗论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A. 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生活B. “独无”二句细致描绘出诗人幽居的情态透露出无外物牵绊的喜悦C. 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追求D. 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E. 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意自在【答案】B, D【解析】B项中“细致描绘”不正确 D项中“看破红尘”“思乡情怀”于文无据.【答案】陶诗、韦诗中皆先有“真趣”.《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笔平淡自然但一个“悠然”掩抑不住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幽居》中“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写眼前景自然朴质但饱含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些“浅显”“平淡”的笔墨中饱含了作者独具慧心的情趣意趣使他们的作品在浅淡中见真趣.译文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赏析“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是由“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 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夜来过“ 著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夜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写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解析】这一题主要从作者的情感方面来答题一首诗歌中饱含情感也就不会显得“平淡”了所以主要诗歌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词语即可.这首诗歌中的三四两句都还有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可见作者的“悠闲自得”的美好情绪.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选文开头说中华诗词中的意象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 为什么?3.(2)鉴赏传统诗词为什么能够实现“不自由心境”的超越?3.(3)作者说“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也正是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怎样理解这句话?请举例说明【答案】(1)生命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可视可听的中华诗词意象丰满情感浓烈正是我们民族生命状态的铺展和呈现【解析】(1)题干要求找出“中华诗词中的意象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的原因完成此题要抓住“意象”和“生命的感性存在”进行思考主要抓住“生命不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存在而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可视可听具有可欣赏性的无限的美感”和“中华诗词浓烈的情感、丰满形象的意象、吟诵时带来的愉悦、审美中精神的自由与超越都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铺展与呈现”进行概括【答案】(2)鉴赏传统诗词对意象进行解读能由此引发情感转移心中只有诗人创设的意象本身而别无他物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并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解析】(2)“不自由心境”是在文章第一段提出的可以结合此段中“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于是我也俨然成了那轮明月”“在此过程中心中除了那轮明月外别无他物”“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并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进行分析【答案】(3)阅读中华诗词一旦理解了其中的意象它就会成为我们生命的标杆和参照物我们就会自觉地用它来对照自己读《爱莲说》我们了解到“莲”这个意象的意义后就会以它为参照反观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解析】(3)这句话在文章第一段理解时要抓住“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和“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进行分析句意强调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作答时要围绕这个核心内涵分层次表述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4.(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 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B. 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C. 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D. 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答案】D【解析】(1)D项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 而不是‘我’” 可见“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 而不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答案】C【解析】(2)C项于文无据作者并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看法而是通过对穿山甲身上丰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的论述文中从未提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答案】A【解析】(3)B项“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可知“我们死亡后” 微生物并不会立即消亡而是会消化我们C项“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 可见遵循相同规律的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微生物D项“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并无“损害人体的健康”的说法故选A【答案】B【解析】(4)根据“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可知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与微生物关系十分密切A项“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认为细菌是生命的本体是主导不符合该观点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体现了微生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的特点符合该观点C项“‘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强调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该观点D项“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强调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内部的有益作用被人们忽视不符合该观点故选B5.(1)吕思勉(1884﹣1957)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为近代史学四大家他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5.(2)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无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 1926年进入光华大学不久即受聘为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前后凡30余年﹣﹣王家范《吕思勉与“新史学”》5.(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5)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故选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故选B.【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 B项“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错误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D项“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错误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故选CE.【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 B项“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错误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D项“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错误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故选CE.【答案】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可以看出其从小受父母、专家指导从“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可以看出吕思勉先生治学态度勤奋执着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可以看出吕思勉治学方法科学严谨的态度.答案【答案】B【解析】B【答案】CE(1)①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②治学态度勤奋执着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③治学方法科学严谨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④治学领域广泛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⑤甘于平凡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解析】CE(1)①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②治学态度勤奋执着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③治学方法科学严谨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④治学领域广泛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⑤甘于平凡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6.(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6.(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容置喙当务之急不孚众望知过必改B. 无可争辩当务之急不负众望亡羊补牢C. 无可争辩燃眉之急不孚众望亡羊补牢D. 不容置喙燃眉之急不负众望知过必改【答案】B【解析】(1)①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无可争辩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表示确实无疑从语境来看此处应是“确定无疑”的意思应用“无可争辩”②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语境强调的是汽车行业当前紧急应办的事应用“当务之急”③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不负众望”④知过必改知道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改正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语境中说的是世界各国的做法应用“亡羊补牢”故选B【答案】D【解析】(2)画线句存在两处语序问题第一处是“自行”的位置不当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是目的+原因+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中心语所以应是“因高温高压”(原因)+“在火焰到达前”(时间)+“自行”(情态)+“燃烧”(动词中心语)第二处是“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和“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顺序不当与“主火焰”相冲撞的是之前产生的“逆火” 在这一过程中爆出了金属敲击声所以两句应互换位置综上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故选D【答案】C【解析】(3)括号前提到“消除‘爆震’” 那么括号内所填的内容用“‘爆震’的消除”领起句子比用“消除‘爆震’”领起句子衔接性更好据此排除A、D两项括号后“当铅进入人的体内后便会……”说的是铅是怎样危害人类的那么此处以“铅”为分句主语更合适据此排除B项故选C7.(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7.(2)请用三个句子解说造礁珊瑚呈现黄褐色的原因三个句子要构成递进关系总共不超过70个字【答案】(1)①那里的珊瑚多为黄褐色, ②是其体内虫黄藻的功劳, ③也供给珊瑚虫生长使用【解析】(1)①处依据后文“因为近海是造礁珊瑚的地盘黄褐色套装是造礁珊瑚的标配”可知所填内容应与珊瑚的颜色有关结合“黄褐色套装是造礁珊瑚的标配”分析近海珊瑚的颜色应为黄褐色因此横线处可填“那里的珊瑚多为黄褐色”之类的句子②处依据前文“造礁珊瑚的珊瑚虫本身近乎透明之所以呈现黄褐色” 后文“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可知横线处应引出“虫黄藻” 因此可填写“是其体内虫黄藻的功劳”之类的句子③处依据前文“而它生产的有机物和氧气” 后文“权当交了‘房租’”可知语境是说虫黄藻生产有机物和氧气给珊瑚因此横线处可填“也供给珊瑚虫生长使用”之类的句子【答案】(2)①造礁珊瑚呈黄褐色是因为珊瑚虫呈黄褐色②珊瑚虫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的虫黄藻呈黄褐色③虫黄藻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光合色素的颜色是黄褐色【解析】(2)结合“严格说来造礁珊瑚的珊瑚虫本身近乎透明之所以呈现黄褐色”分析可知珊瑚的颜色取决于珊瑚虫的颜色据此可概括为造礁珊瑚呈黄褐色是因为珊瑚虫呈黄褐色结合“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直径只有微米级别它体内配备‘光合色素’ 有光就能通过光合作用过‘自养’生活这种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就是黄褐色”“虫黄藻是能独立生活的但它更愿意做珊瑚的‘房客’”分析可知黄褐色的虫黄藻住在珊瑚虫体内使得珊瑚虫呈现黄褐色据此可概括为珊瑚虫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的虫黄藻呈黄褐色结合“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直径只有微米级别它体内配备‘光合色素’ 有光就能通过光合作用过‘自养’生活这种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就是黄褐色”分析可知黄褐色是虫黄藻体内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据此可概括为虫黄藻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光合色素的颜色是黄褐色注意要按照逻辑递进的顺序组织注意字数的限制。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假期练习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假期练习卷一语文试题 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假期练习卷(一)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

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

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

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

’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於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於吟咏。

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这里“速须相就饮一斗”和“急须相就饮一斗”,皆为“速宜相就饮一斗”之误。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

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

”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

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

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决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

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 十千沽一斗”。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八文言文阅读(一)(含解析)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八文言文阅读(一)(含解析)

考点规范练八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

夏原吉,字.维喆,其先德兴人。

原吉早孤,力学养母。

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

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

明年充采访使。

巡福建,所过郡邑,核吏治,咨.民隐。

人皆悦服。

久之.,移驻蕲州。

亡何,郁新卒,召还,理户部事。

凡中外户口、府库、田赋赢缩之数,各以小简书置怀中,时检阅之。

一日,帝问天下钱谷几何,对甚悉,以是益重之。

当是时,兵革初定,论靖难功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卫百司。

又发卒八十万问罪安南,中官造巨舰通海外诸国,大起北都宫阙,供亿转输以巨万万计,皆取给户曹。

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

永乐..八年,帝北征,辅太孙留守北京,总行在①九卿..事。

时诸司草创,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

朝退,诸曹郎御史环请事。

原吉口答手书,不动声色。

北达行在,南启监国,京师肃然。

帝还,赐钞币、鞍马、牢醴,慰劳有加。

寻从还南京,命侍太孙周行乡落,观民间疾苦。

原吉取齑黍以进,曰:“愿殿下食此,知民艰。

”九载满,与.蹇义皆宴便殿,帝指二人谓群臣曰:“高皇帝养贤以贻朕。

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

”自是屡侍太孙,往来两京,在道随事纳忠,多所裨益。

十八年,北京宫室成,使原吉南召太子、太孙。

既还,原吉言:“连岁营建,今告成。

宜抚流亡,蠲②逋负以宽民力。

”明年,三殿灾,原吉复申前请。

亟命所司行之。

初以殿灾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

帝怒,杀主事萧仪,曰:“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

”言者因.劾大臣。

帝命跪午门外质辨。

大臣争詈言者,原吉独奏曰:“彼应诏无罪。

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罪在臣等。

”帝意解,两宥之。

或尤.原吉背初议。

曰:“吾辈历事久,言虽失,幸上怜之。

若言官得罪,所损不细矣。

”众始叹服。

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

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

退则恂恂若.无预者。

交阯平,帝问迁官与赏孰便。

对曰:“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

2019高三语文寒假每日一题_第20题含解析20190219239

2019高三语文寒假每日一题_第20题含解析20190219239

高三语文寒假每日一题——第20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宗勉,字强父,富阳人。

开禧元年进士。

绍定元年,迁著作郎。

入对,言边事宜夙夜震惧,以消咎殃。

明年,兼权兵部郎官。

时李全叛谋已露,人莫敢言,宗勉独累疏及之。

又言:"欲人谋之合,莫若通下情。

人多好谄,揣所悦意则侈其言,度所恶闻则小其事。

上既壅塞,下亦欺诬,则成败得失之机、理乱安危之故,将孰从而上闻哉?不闻则不戒,待其事至乃骇而图之,抑已晚矣。

欲财计之丰,莫若节国用。

善为国者常使财胜事,不使事胜财。

欲邦本之固,莫若宽民力。

” 寻改兼侍右郎官。

明年入对,言天灾甚切。

拜监察御史。

时方谋出师汴、洛,宗勉言:"今朝廷安恬,无异于常时。

士卒未精锐,资粮未充衍,器械未犀利,城壁未缮修。

于斯时也,守御犹不可,而欲进取,可乎?”昭侍从、两省、台谏条陈边事,宗勉率合台奏:“蜀之四路,已失其二,成都隔绝,莫知存亡。

诸司退保夔门,未必能守。

襄汉昨失九郡,今郢破,荆门又破,江陵孤城,何以能立?两淮之地,人民奔迸,井邑丘墟,呜呼危哉!陛下诚能亟下哀痛之诏,以身率先,身自贬损,服御饮宴,一从简俭。

以公私之财分给四处,俾之招溃卒,募流民之强壮者,以冲游兵,以补军籍。

仍选沿流诸郡将士为捍御之图,犹可支吾。

不然将水陆俱下,大合荆楚之众,扰我上流,江以南震荡矣。

或谓其势强盛,宜于讲和,欲出金缯以奉之,是抱薪救火,空国与敌矣。

”进工部侍郎兼给事中,仍侍讲。

复上疏言:“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

不闻减退宫女,而嫔嫱已溢于昔时;不闻褒录功臣,而节钺先加于外戚;不闻出内贮以犒战士,而金帛多靡于浮费。

陛下之举动,人心所视以为卷舒者也。

陛下既不以为忧,则谁复为陛下忧。

”擢谏议大夫兼侍读。

首言边事当增兵防托上流。

又言:“求谏非难而受谏为难,受谏非难而从谏为难。

苟闻之不以为戒,玩之不以为信,卒使危言鲠论,无益于世用,无救于时危,其与拒谏者相去一间耳。

陕西省区域2023届高考语文专项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题(二模)含解析

陕西省区域2023届高考语文专项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题(二模)含解析

陕西省区域2023届高考语文专项分类整理—文言文阅读题(二模)上海市青浦区2023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①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

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自秦悼王葬汝①后,子孙从葬,皆出宦官典护。

岁时上冢者,往来呼索扰州县。

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

宦官过者衔.之,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

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

②元昊僣号②,议出兵讨之。

群臣曰:“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

”育独建言:“元昊虽称蕃臣,其尺赋斗租,不入县官,且服叛不常,请置之,示不足责。

宜援国初江南故事,稍易其名,可以顺拊而收之。

”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

③章献、章懿太后升祔③真宗庙,议者请覃.恩,且优赐军士。

育曰:“无事而启侥幸,谁为陛下建此议者,请治之。

”已而外人多怨执政者,帝以语辅臣。

育曰:“此必建议者欲动摇上听,臣以身许国,何惮此耶?”④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

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

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

”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⑤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

”因命知汝州。

会疾不已,又请居散地,以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外台旧不领民事民讼久不决多诣育诉育为辨曲直。

(选自《宋史·吴育传》,有删改。

)【注释】①汝:地名。

②僣号:指元昊越位称帝。

③升祔: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纵鹰犬暴.民田()(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16.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2分)(1)宦官过者衔.之()A.接受B.记恨C.拜访D.畏惧(2)议者请覃.恩()A.铭记B.讨论C.推广D.延伸17.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时方锐意讨之,既而诸将多覆军者,久之无功,卒封元昊为夏国主。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3古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1巩固文言基础第3课时了解词类活用提能训练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3古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1巩固文言基础第3课时了解词类活用提能训练

专题5 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1 巩固文言基础第3课时了解词类活用一、专项练习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并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节选自刘向《说苑·敬慎》)(1)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译文:_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拜访。

(关键词语:“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冠”,名词活用为动词,戴;“吊”,拜访。

)__(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译文:当了大官后对人骄傲的人,百姓就会离开他。

职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

(关键词语:“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人骄傲;“去”,离开;“擅权”,独揽大权;“恶”,厌恶。

)【参考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令尹,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

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拜访。

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而受官民们的责骂,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最后来拜访,莫非有什么要说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

当了大官后对人骄傲的人,百姓就会离开他。

职位高而大权独揽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

俸禄已经优厚却不满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他的意见。

”老人说:“地位越高,越要将自己看低;官职越大,处事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应谨慎不再索取分外的财物。

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了。

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第4章

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4)-第4章

第4章人生岂草木,寒暑易此心○人生何所贵。

所贵有终始。

《全唐诗》卢全《感古四首》○人生岂草木,寒暑易此心-唐-韦应物《韦苏州集-拟古诗十二首》○人生以精神贯注而立,大事以一线到底而成。

《黄兴集-复刘承烈书》○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明-吕坤《呻吟语-存心》○小者不审,不敢言大。

清-王聘珍《大戴札记解诂-曾子疾病》○万事从来贵有恒。

《谢觉哉杂文选-拂拭与蒸煮》引续范亭诗○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忧。

《列子-仲尼》○己能行而后言,是谓先行其言;己未能行而先言,则谓言不顾行。

明-李贽《焚书-寄答耿大中丞》○凡处难,能守正而不变者,鲜矣。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粹言-论学篇》○凡事皆当谨始虑终。

明-薛碹《读书录》卷四○凡事懈子垂成,忽于既定。

《清史稿》卷九《世宗本纪》○不以德厚而矜物,不以身尊而骄民。

北齐-刘昼《刘子-诫盈》○不因困顿移初志,肯为夤缘改寸丹-清-杨秀清《果然坚耐》C不主先入之言,不争无益之气。

明《海瑞集-令箴》○不知原始,不能反终。

《章太炎全集-菌说》○不洁其面,人皆耻之;不洁其心,人不肯愧:以面露外而心伏内。

北齐-刘昼《刘子-心隐》○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何及。

汉-刘向《说苑-建本》○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见子表者作于里,形子事者发于心。

宋《杨万里选集-庸言》○为山不能山,还在一箦止。

宋-黄庭坚《山谷集-次韵答邢悼夫》○为善不直,必终其曲;为丑不释,必终其恶。

汉-刘向《说苑-说丛》○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清-金缨《格言联璧》○勿云混茫,跻登有岸;百里为程,九十犹半。

《清诗铎》朱经《立身》○天地万物之理,皆始子从容,而卒子急促。

明-吕坤《呻吟语-存心》○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

《庄子-徐无鬼》○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明史·蹇义传.doc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明史·蹇义传.doc

2019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明史·蹇义传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

洪武十八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

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

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

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

”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

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

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

帝与太子俱爱重之。

七年,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仁宗即位,义、原吉皆以元老为中外所信。

帝又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

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

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

”帝两是之。

杨荣尝毁义。

帝不直荣。

义顿首言:“荣无他。

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

”帝笑曰:“吾固弗信也。

”宣宗即位,委寄益重。

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遗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

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

”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

遣医往视,问所欲言。

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

”遂卒,年七十三。

赠太师,谥忠定。

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

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荣尝毁义毁:诋毁B.其后诸帝因以为制因:因此C.傅尧俞之遇人以诚遇:对待D.陛下初嗣大宝嗣:继承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蹇义受到几代皇帝“倚重”的一组是①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②小心敬慎,未尝忤色③宣宗即位,委寄益重④超擢吏部右侍郎⑤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⑥军国事皆倚办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蹇义谙熟朝廷典章制度,通达礼仪,军国要务处置皆称上意,故国家军政大事均倚办于他,与户部尚书夏原吉齐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文阅读梯级训练 第二编专题一考向四(2)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文阅读梯级训练 第二编专题一考向四(2)

(见学生用书第76页)【考点对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风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又言:“近奉诏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准民田起科无人种昆山诸县民以死徙从军除籍者减税其他官田没海者赋额犹存宜皆如诏书从事臣所领七县粮税轻重不均乞敕所司处置帝悉报许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钟之后李从智朱胜相继知苏州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选自《明史》第一六一卷·况钟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况钟年轻时得到尚书吕震的赏识被推荐授于官职后因尚书蹇义胡等推荐做了苏州知府况钟刚到苏州的时候装着办事无主意的样子僚属都认为他容易对付他摸清严厉惩治了那些贪虐庸懦的官员况钟做了苏州知府时为民“兴利除害”上疏为160人免去了平民改为军籍之事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他锄豪强植良善做了很多对民有利之事况钟任满时当地百姓都跑到巡按御史张文昌那里请求让况钟再任去世时官员百姓都为他哭泣并为他立祠【解析】 “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的说法不当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意思是说这1240人服军役只役及自身不再让他们的子女因他而服军役【答案】 C【参考译文】况钟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为尚书吕震属吏吕震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异推荐授予他仪制司主事之官后又升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称职又正逢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于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荐属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补各府之缺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升任苏州知府宣宗特赐诰苏州地区赋役繁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之地况钟乘驿站车马来到苏州府他刚到任时群吏围立在四周请他写下判牒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办群吏大喜说知府昏昧好欺骗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他们道:“前某件事应该办你们阻止我;某件事不该办你们强让我去作你们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该处死当即下令打死几人将属僚中贪赃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罢黜全府上下大为全都奉法行事况钟于是免除繁多苛刻的捐税定立教民条文事情有不便于民的即上书朝廷讲明清军御史李立在增补军户时为政暴虐知府张徽秉承李立的心思动辄用酷刑压制平民改配军籍况钟上疏奏免一百六十人只役及本人的一千二百四十人苏州府属县拖欠的赋税共四年未收齐总计七百六十余万石况钟请求适当改为征钞被户部部议时否决但从此后颇有所蠲免和减征况钟又曾上言:“近来奉诏召募百姓租种官民荒田官田按照民田科征没有人种的田地昆山等县百姓因为死亡迁徙从军而除掉户籍的减去赋税其他官田被海水淹没的赋税额却依然存在应当都按照诏书的规定办理臣所管辖的七县粮税轻重不均请求敕令有关机构处理宣宗都予以批准当时多次下诏减轻苏州松江的重赋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所积累的济农仓存粟每年有几十万石用来赈济灾荒之外还用来代交民间杂办赋役和拖欠的租赋纤悉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劝善惩恶;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出纳时行奸作伪;设立纲运簿防止运夫偷盗侵没;设立馆夫簿防止无理的需求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况钟虽然出身于刀笔吏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有个名叫邹亮的人献诗给况钟况钟想要推荐他有人写了匿名书信诋毁邹亮况钟说道:“这是想让我更快地帮邹亮成名当即奏明朝廷朝廷召授邹亮吏刑二部司务后升任御史况钟曾遭母丧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请求他留任朝廷为此下诏命他戴孝起复留任正统六年况钟任期已满应当升迁府中百姓二万余人前往巡按御史张文昌投诉请求让况钟继续任职皇上下诏进况钟食正三品俸禄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况钟死于任上苏州府吏民众相聚哭悼为他立祠致祭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样况钟死后李从智朱胜相继为苏也都是奉敕书行事但是敕书中信用依靠的程度都赶不上况钟了【举一反三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罢教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召为吏部尚书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存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庆历中或指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党赖仁宗圣明不为所惑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存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就辞别亲人前往外地求学他写的文章得到当地学术界前辈的高度肯定显示了出众的才华王存不因私人关系和官位而影响对政事的看法王安石执政时多次邀请他去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京城沿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河堤来扩大住地侵占官道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堤原貌撤离官道受到百姓的欢迎面对朝廷愈演愈烈的朋党之论王存进谏时引用历史事实希望皇帝明察进言不要冤枉好人却因此得罪了当时掌权的人【解析】 请求朝廷责令修复河堤的不是王存原文的意思是王存为民请命解除了百姓的差役【答案】 C【参考译文】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去江西跟从老师学习五年才回来当时的学他独自做了几十篇古文乡老先生看了自以为不如他庆历六年考中进士调任嘉兴主簿擢升上虞县令豪族杀人很久没有人敢过问这件事王存来到后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治平年间进入国子监担任直讲王存原先与王安石关系很好王安石执政时多次请王存来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元丰元年宋神宗通过观察觉得王存忠直诚实不参与让他担任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当时修起居注的官员虽然每日陪侍在皇帝的左右如要上奏事宜必须禀报中书等候皇帝旨意王存请求恢复唐贞观时左右史执笔跟随宰相进殿的旧例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允许直接在殿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元丰五年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京城沿汴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汴河大堤来扩大住地有人请求命令他们修筑大堤恢复原貌又按照民房侵占官道的规定让他们撤离这两个计谋出自宦官已有诏令王存说:“这是我入朝上奏这件事即日解除了劳役京城的人欢呼庆贺有人建议废除对京城内保甲的训练王存说:“如今京师士兵逐渐减少再废除保甲不加训练不是国家的根本久长之计而且先帝不怕艰难做这件事既已就绪无故废除不可黄河决口而北流几十年水官议论还归故道王存争辩说:“故道地势已经很高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改回故道白白浪费财力恐怕无法成功最终停止了这件事蔡确写诗发牢骚表示不满王存与范纯仁想减轻他的罪过蔡确王存也被罢免以端明殿学士的职衔任蔡州知府一年多后任资政殿学士扬州知府扬州和润州一水之隔采用以前宰相的旧例能够过年时回家上坟王存拿出赏钱发给邻里乡亲又准备酒食召会父老亲自和他们敬酒应酬乡党传为美谈征召为吏部尚书当时朝廷朋党之论逐渐激烈王存对哲宗说:“人臣朋比为党确实不可助长然而有时不加细察就会滥及好人庆历年间有人指责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结为朋党仰赖仁宗的圣没有被迷惑现在有进言这种说法的希望陛下审察因此又与当时掌权的人相违背被任为大名府知府改任杭州知府王存生性宽厚日常生活恭敬谨慎不做欺诈过分的事对于他的职守坚持职守不可改变司马光曾说:“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滚动提升练】三(2012·韶关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注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选自《魏书》有删节)【注】 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就业:求学则亩益三斗 益:增加为首为讳乎 首:头领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 宠:受宠【解析】 首:主动坦白【答案】 C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 世与论刑政复何忧哉 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悉以授民 黑子以览等为亲己黑子请计于允曰 遂绝于允【解析】 B.均为代词什么动词给;介词跟同介词把动词认为介词向;介词同【答案】 B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解析】 ①非有远见只是很合世祖的心意;②为世祖所做的事并非高允;③④为预测翟黑子之结果说明其有远见;⑤为高祖的做法;⑥为有远见【答案】 D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解析】 “被皇上杀了”错原文为“竟为世祖所疏”【答案】 C断句和翻译(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2)①(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有些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是趁着农闲时候是不建造的【参考译文】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有些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还俗了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魏世祖召高允谈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高允:“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一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种一亩地就多收三斗不辛勤耕种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二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呢?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于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被发觉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办法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高允说:“你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这又能表明自己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严重的应该隐瞒这些事黑子认为崔览等人和自己亲近反而对高允怨怒说:“按你是诱骗我去死你多么不正派啊!”于是和高允断绝了关系黑子因为不老实回答皇上被世祖疏远了后来终于获罪被杀给事中郭善明性情奸诈想表现自己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高允劝谏说:“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是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温室完全可以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远近之风景奇观的壮丽殿堂应该慢慢来完成它不可一时实现计算一下砍运土石及各种杂工要二万人又有人充当工匠老人孩子送饭总计要四万人半年才能完成古人有句话:一个男人不种田就有人因此而受饥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因此而受寒冷况且几万人那荒废损耗的数量也就很多了用古人的道理来推论有今人的事实来证明都是这种结果这的确是圣明的君主应该考虑的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高考史传类文言文阅读之《明史》四篇

高考史传类文言文阅读之《明史》四篇

高考必考之“史传类文言文”《明史》四篇阅读萧近高、袁忠彻、彭时、张罗彦(一)萧近高,字抑之,庐陵人。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

擢礼科给事中。

甫拜官,即上疏言罢矿税、释系囚、起废弃三事,明诏已颁,不可中止。

帝怒,夺俸一年。

顷之,论江西税使潘相擅刑宗人罪,不报。

既而停矿分税之诏下,相失利,擅移驻景德镇,请专理窑务。

帝即可之,近高复力争。

后江西抚按并劾相,相以为近高主之,疏诋甚力。

近高疏辨,复劾相。

疏虽不行,相不久自引去。

屡迁刑科都给事中。

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皆忤中使,系狱三年。

近高请释之,不报。

辽东税使高淮激民变,近高劾其罪,请撤还,帝不纳。

又以淮诬奏逮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近高复论救。

会廷臣多劾淮者,帝不得已征还,而邦才等系如故。

无何,极陈言路不通、耳目壅蔽之患。

未几,又言王锡爵密揭行私,宜止勿召;朱赓被弹六十余疏,不当更留。

皆不报。

故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递转。

人情轻外,率规避,近高自请外补。

吏部侍郎杨时乔请亟许以成其美。

乃用为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

以病归。

起浙江左布政使。

所至以清操闻。

泰昌元年召为太仆卿。

廷议"红丸"之案,近高言崔文升、李可灼当斩,方从哲当勒还故里,张差谋逆有据,不可蔽以疯癫。

历工部左、右侍郎。

天启二年冬,引疾去。

御史黄尊素因言近高暨侍郎余懋衡、曹于汴、饶伸,太仆少卿刘弘谟、刘宗周并辞荣养志,清风袭人,亟宜褒崇,风励有位。

诏许召还。

五年冬,起南京兵部,添注左侍郎。

力辞,不允。

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遂落职。

崇祯初,乃复。

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三十卷》,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遂落职/B.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遂落职/C.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遂落职/D.时魏忠贤势/张诸正人屏斥已尽/近高不欲出/迁延/久之/给事中薛国观劾/其玩命/ 遂落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B.中书舍人,舍人始于先秦,南朝梁时称中书舍人,明清时内阁中的中书科亦设有中书舍人,掌称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为七品官。

《明史》四篇阅读答案

《明史》四篇阅读答案

(一)萧近高传10B11A12B13.(1)皇帝不高兴,剥夺他俸禄一年。

不久,他上疏陈述江西税使潘相擅自处罚皇室宗族人的罪行,(皇帝)没有回音。

(2)当时魏忠贤势力嚣张,正人君子已被排斥一空。

萧近高不想出来做官,拖延了很长一段时间。

【参考译文】萧近高,字抑之,江西庐陵人。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职中书舍人,提拔礼科给事中。

刚上任,就上疏议论罢免矿税、释放囚犯、起用旧臣三件事,声明诏书已颁布,不可以中途停止。

皇帝不高兴,剥夺俸禄一年。

不久,疏论江西税使潘相擅自处罚皇室宗族人的罪行,没有回音。

不久停止征收矿税的诏书下达,潘相无利可图,擅自移驻景德镇,请求专门管理窑务。

皇帝就同意他的请求,萧近高又极力争论。

后来江西巡抚、巡按一起弹劾潘相,潘相以为是近高主使的,上疏极力诋毁他。

萧近高上疏辩解,又弹劾潘相。

没有按奏疏实行,潘相不久自己引咎辞职了。

提升为刑科都给事中,知县满朝荐、诸生王大义等人都由于冒犯太监关进监狱三年了。

萧近高请求释放他们,没有回音。

辽东税使高淮激起人民造反,萧近高弹劾他的罪状,请求撤回税使,皇帝不接受。

又因为高淮诬告逮捕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萧近高又一次营救他们。

正好有很多廷臣弹劾高淮,皇帝不得已把他召回了,而王邦才等人照样关押着。

不久,极力陈述言路不开通,耳目堵塞看不见的害处。

没多久,又说王锡爵营公行私,应停止征召。

朱赓被六十多道奏疏弹劾,不应当还留用他。

都没有批复。

按过去的惯例,六科都给事中内外轮流任职,人们轻视外任,都回避,萧近高自动请求到外地任职。

吏部侍郎杨时乔请求皇帝尽快同意以实现他的愿望。

于是任命他为浙江右参政,提升按察使。

因病回家,起用为浙江左布政使。

所到之处以清廉有操守而闻名。

泰昌元年征召为太仆卿。

廷议“红丸案”,萧近高说崔文升、李可灼应当斩首,方从哲应当勒令他回归故里,张差谋反有真凭实据,不能够拿疯癫做掩护。

历任工部左、右侍郎。

天启二年冬天,称病离职。

御史黄尊素于是说萧近高有志向、不爱虚荣、清风袭人,应立即表彰以示尊重,劝勉在位的官员。

《明史·蹇义传》原文及翻译,蹇义生平简介

《明史·蹇义传》原文及翻译,蹇义生平简介

《明史·蹇义传》原文及翻译,蹇义生平简介本文导读:原文: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

洪武十八年进士。

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

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

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

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

”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

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

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

帝与太子俱爱重之。

七年,帝巡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称曰“蹇、夏”。

仁宗即位,义、原吉皆以元老为中外所信。

帝又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

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

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

”帝两是之。

杨荣尝毁义。

帝不直荣。

义顿首言:“荣无他。

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

”帝笑曰:“吾固弗信也。

”宣宗即位,委寄益重。

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遗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

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于至孝,万世之利也。

”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

遣医往视,问所欲言。

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

”遂卒,年七十三。

赠太师,谥忠定。

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

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 (《明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节)译文:蹇义,字宜之,巴人,起初名叫蹇瑢。

洪武十八年考中进士。

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上奏论事合乎皇帝的意旨。

皇帝问他:“你是蹇叔的后代吗?”蹇瑢叩头不敢回答。

皇帝赞赏他的诚实厚道,替他改名叫“义”,亲手书写赐给他。

任满三年应当提升,皇帝特地命他任满九年,说:“我将要用蹇义。

”于是早晚服侍在皇上的左右,小心谨慎,从没有忤逆触犯过龙颜。

惠帝即位后,推想太祖的意思,越级提拔蹇义为吏部右侍郎。

《明史_蹇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_蹇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各题。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选士。

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

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满三载当迁特令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当心敬慎何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迁左侍郎。

数月,进尚书。

时方务反建文之政,所更易者悉罢之。

..义冷静言曰:“损益贲合时宜,前改者固不妥,今必欲尽复者,亦未悉当也。

”因举数事陈说本末。

帝称善,从其言。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

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屈导意,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满三考..,帝亲宴便殿,表扬甚至,十七年以父丧归,帝及太子皆遣官赐祭,诏起复。

...十九年,三殿灾,敕廷臣二十六人巡行天下。

义及給事中马俊分巡应天诸府,问军民疾苦,黜文武长吏扰民者数人,条兴革数十事奏行之。

.帝北征还,以太子曲宥主事张鹤朝参失礼,罪义不匡正,逮义系锦衣卫狱,明年春得释。

仁宗即位,义、原吉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

杨荣尝毀义。

帝不直荣。

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

”帝笑曰:“吾固弗信也,”宣宗即位,委寄益重。

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遣诏从节俭,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

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此后诸帝因认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

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一直不渝耳。

”遂卒,年七十三,赠.太师,谥忠定。

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何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 选自《明史·蹇义传》,有修改 ) 110.以下对文中画波涛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满三载当迁特 / 命满九载 / 曰/ 朕且用义 / 由是朝夕侍左右 / 当心敬慎/ 何尝忤色 / 惠帝既即位 / 推太祖意 / 超擢吏部右侍郎。

B.满三载当迁 / 特命满九载 / 曰/ 朕且用义 / 由是朝夕侍左右 / 当心敬慎/ 何尝忤色 / 惠帝既即位 / 推太祖意 / 超擢吏部右侍郎。

2020年韶关市第十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韶关市第十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韶关市第十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言官,是指拥有上疏言事和弹劾官员权力的官员,包括监官和谏官,合称台谏。

监官就是职司监察的官员,主要秉承皇帝旨意监察各级官吏;谏官则是负责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谏、促其改正的官员。

随着皇帝集权的强化,谏官制度自元朝以后便遭到虚置甚至废止。

不过,监官却承继言官的传统,兼负谏官的职责。

在明代,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明代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

明代言官制度既具有专业性督察和通盘性监督并举的特点,又具有“位卑权重”的特点。

一般而言,六科给事中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督,属于专业性督察;都察院御史则对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进行监察,属于通盘性监督。

这是大面上的专与通的结合。

实际上,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

六科给事中虽然针对六部事务进行专门性监察,但也对其他事务进行通盘性的监督。

如洪武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称:如果大臣犯了重罪,虽蒙皇帝恩宥,上朝时不宜仍列本班,必须稍加降抑,以示劝惩。

显然这不是对工部事务作监察,而是对刑部和礼部事务进行督察。

因此,明代言官既有专业分工,又不受分工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纠弹和监察功能。

而且,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

明代言官的两大主体——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均只是正七品官员,但却拥有对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吏进行弹劾和纠察的权力。

特别是六科,虽然官员品级很低,但却是个独立的机构,无上级机关掣肘,可以有效实行监察。

明代言官之所以设计成位卑权重的模式,与传统言官制度一样,主要是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如果言官地位很高,他就会“爱惜羽毛”和“明哲保身”,不愿冒政治风险去监察他人,以免受到还击。

地位低的言官,会在“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心理驱使下,孤注一掷地弹劾权臣,即使被贬也损失不大;若冒险成功,则一战成名,名利双收。

2020-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遵义县团溪镇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遵义县团溪镇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遵义县团溪镇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周飞亚《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

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

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

文言文《明史罗喻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甘孜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

文言文《明史罗喻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甘孜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

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三)文言文阅读(19分)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检讨。

请假归,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

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

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

忠贤党辑东林籍贯,湖广二十人,以喻义为首。

庄烈帝嗣位,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

寻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

喻义性严冷,闭户读书,不轻接一客。

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

帝为褒纳。

以时方用兵,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财用无所资,因言:“武有七德,丰财居其一。

正饷之外,宜别立军府,朝廷勿预知。

维士、赏功、购敌,皆取给于是。

”又极陈车战之利。

帝下军府议于所司,令喻义自制战车。

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不肯奉诏。

帝不悦,疏遂不行。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或进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

呈稿政府,温体仁不怪。

使正字官语喻义,令改。

喻义造阁中,隔扉请体仁。

体仁怒,上言:“故事,惟经筵进规,多于正讲,日讲则正多规少。

今喻义以日讲而用经筵之制,及令删改,反遭其侮,惟圣明裁察。

”遂下吏部议。

喻义奏辨曰:“讲官于正文外旁及时事,亦旧制也。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禅益。

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许辅臣。

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

喻义雅负时望,为体仁所倾,士论交惜。

濒行乞恩,请乘传,帝亦报可。

家居十年,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四》,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B.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C.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D.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子或庶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蹇材望伪态阅读理解及答案

蹇材望伪态阅读理解及答案

蹇材望伪态阅读理解及答案蹇材望伪态阅读理解及答案蹇材望伪态【原文】:蹇(jiǎn)材望,蜀人,为湖州倅。

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

”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

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

”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

人皆怜之。

丙子正月旦日,北军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

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

乡曲人皆能言之。

【译文】: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

元军快要来了,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

于是做了一块大锡牌,上面刻着:“大宋的忠臣蹇材望。

”而且用两片银片凿出小孔,在上面写到:“得到我尸体的.人,希望为我埋葬,还希望为我祭祀,题目为‘大宋忠臣蹇材望’。

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的。

”每天把锡牌和银子系在腰间。

只等待元军到达湖州城,则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每一个乡邻人以及平日往来的人,人人都同情他。

丙子年正月初一,元军入城,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

人们都说他被淹死了。

不久他穿着元军的服装骑马归来,才知道(他)早一天出城迎拜(元军)了,就做了本洲的知府。

乡里人都纷纷议论他。

【注释】①湖州:地名,今浙江境内。

②倅(cuì):副的,此处指副知州。

③北兵:指元军。

④笏(hù):愿意为板,这里作“片”解。

⑤仍:还希望。

⑥题云:墓碑上刻写。

⑦瘗(yì):埋葬。

⑧祝:告。

⑨旦日:初一。

⑩同知:职官名称,知府。

【文言知识】说“所以”。

“所以”在古今汉语中均可表示原因。

如“吾所以延医者,欲救友人也”,意为我所以要请医生的原因,是想救活朋友。

但在古汉语中,“所以”又指“用来……”,上文“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意为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

又,“兵者,所以杀伤也”,意为兵器是用来杀人、伤人的。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镌②窍③系④怜⑤既而2、翻译:①只伺北军临城②蹇已莫知所之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①仍见祀(上文);②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③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④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4、理解:蹇材望一再表示自己是“大宋忠臣”,这是真的吗?何以看出?答案: 1.①镌:刻②窍:孔,洞③系:挂④怜:同情⑤既而:不久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选士。

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

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满三载当迁特令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
右侍郎。

迁.左侍郎。

数月,进.尚书。

时方务反建文之政,所更易者悉罢之。

义从容言曰:“损益贲适时宜,前改者固不当,今必欲尽复者,亦未悉当也。

”因举数事陈说本末。

帝称善,从其言。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

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
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满三考
..,帝亲
宴便殿,褒扬甚至,十七年以父丧归
...,帝及太子皆遣官赐祭,诏起复。

十九年,三殿灾,敕廷臣二十六人巡行天下。

义及給事中马俊分巡应天诸府,问军民疾苦,黜.文武长吏扰民者数人,条兴革数十事奏行之。

帝北征还,以太子曲宥主事张鹤朝参失仪,罪义不匡正,逮义系锦衣卫狱,明年春得释。

仁宗即位,义、原吉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

杨荣尝毀义。

帝不直荣。

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

”帝笑曰:“吾固弗信也,”宣宗即位,委寄益重。

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遣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

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

对曰:“陛下初嗣
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

”遂卒,年七十三,赠.太师,谥忠定。

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咏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选自《明史·蹇义传》,有删改) 1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B.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C.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D.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111.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擢、迁、进、黯都是表示职务任免的词,除黯外,都是表示升职。

B.“三考”指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

三年一考,九年三考,按结果决定升降奖惩。

汉以后,各朝一般均采“三考”制。

C.丧归制是我国古代丧葬制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官员遇到自己的父母去世,要弃官居家守制丁忧,服满再行补职。


是为了应对各种时局,“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

D.“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官员对朝廷的贡献。

1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蹇义诚实厚道,受到朱元璋的赞赏。

朱元璋亲自替他改名,并且特意在同级的岗位上历练他。

他工作小心谨慎,后来得到了越级提拔。

B.蹇义关心民生疾苦,巡视应天府期间,罢黜了几个扰民的文武官员,并且分条陈述了几十件兴利革弊之事情,上奏皇帝请求实行。

C.蹇义襟怀坦荡,面对杨荣的诋毁,他仍替杨荣说好话,并希望皇帝慎重地考察身边的人对杨荣的中伤。

宣宗皇帝最后接纳了蹇义的意见。

D.蹇义为人朴实正直,善于与同僚朋友相处,从来没有一句话伤害别人,因此得到了杨士奇的高度评价,认为他同时具有张咏、傅尧俞、范量仁三人的优点。

1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损益贵适时宜,前改者固不当,今必欲尽复者,亦未悉当也。

(2)以太子曲宥主事张鹤朝参失仪,罪义不匡正,逮义系锦衣卫狱。

【答案】
110.B
111.D
112.C
113.(1)增补贵在适合时宜。

先前所改固然不适当,如今一定要全部改回,也未必全部合适。

(2)因为太子曲意宽宥(户部)主事张鹤参见失仪之过,便怪罪蹇义不进行匡正,将蹇义逮捕,关进锦衣卫监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