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不通判断法
中医养生小窍门-保持经络通畅的方法
中医养生小窍门:保持经络通畅的方法一旦某处经络不通,就会如交通拥堵、水管堵塞一样,招致诸多麻烦。
判断经络是否畅通有捏肉法和过血法。
如何才能使经络通畅呢?
一是要经常运动。
只有经常运动,气血才能周流全身,经络也才能通畅。
二是要多吃葱、蒜、海带、海藻、萝卜、山楂等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物。
三是要保持心情愉快。
因为人心情不好时气机就会郁结,气机郁结就会导致经络不通。
严重时还可通过刮痧、按摩、拔罐等方法来解决。
这些方法都能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不过,做这些都要到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第1 页。
经络堵塞的症状
经络堵塞引起的症状【1】一、潜伏在肺经上的疾病1)肺经有麻木、疼痛、发冷、酸胀等异常感觉。
2)胸闷、咳嗽、气喘、气短、心烦不安等;肺与鼻相通,所以也会出现鼻塞、易感冒、流涕、伤风、怕冷、痰饮、水肿等症、润泽毛发等症状。
3)肺在志主悲,故可以出现悲伤胡情绪异常。
同时肺经异常也会引起一些皮肤病,如长斑、长痘、过敏、(注:最佳按摩时间:9~11点。
)二、潜伏在大肠经上的疾病1)大肠经上的食指、手背、上肢、后肩等经络路线上的疼痛和酸、胀、麻等不舒服的感觉。
2)便秘、消化不良、腹胀、腹泻3)眼睛发黄、口干、牙痛、鼻出血(注:最佳按摩时间:5~9点)三、潜伏在胃经上的疾病足阳明胃经有毛病(气血运行出现异常),人经常会出现一下症状:发高烧、出汗、头痛、脖子肿、咽喉肿痛、牙齿痛,或口角外斜,流浊涕或流鼻血;精神方面容易受惊、狂躁;吃得多而且容易饿,胃胀、腹胀;膝盖肿痛,胸乳部、腹部、大腿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
(注:最佳按摩时间:7~9点)四、脾经上潜伏着那些疾病1)脾经上有发冷、酸、胀、麻、痛等现象。
2)脸色萎黄、口唇苍白、不自主的流口水。
3)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大便稀、心烦、心思重、下肢易肿沉重或冰凉、月经提前或量多色淡、手心湿。
消瘦以及痰饮、水肿、带下等症,脸部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萎黄,蜡黄,或面如土色,暗淡无光、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慢性出血症、肌肉消瘦、痿软,四肢倦怠乏力、唇色淡、白、萎黄色。
(注:最佳按摩时间:9~11点)五、潜伏在心经上的疾病心胸烦闷、睡眠差、心悸、心慌、神经衰弱、咽干、口渴、眼睛发黄、胁痛、手臂阴面靠小指侧那条线疼痛麻木、手心热、出汗多、面色苍白六、潜伏在小肠经上的疾病便秘、腹痛、腹泻、耳鸣、重听、肩胛痛手臂阳面靠小指侧那条线疼痛麻木七、潜伏在膀胱经上的疾病潜身体80%的疼痛与膀胱经有关,如肩背、腰腿疼痛、下肢易水肿,人会疲惫,知道却无力行动。
八、潜伏在肾经上的疾病耳鸣、耳聋、听力下降、易疲劳气短、腰膝酸软、压力大、性冷淡、月经失调、夜尿多、水肿、下肢无力、健忘、面色发黑、儿童发育不良,矮小,智力发育不全,成人则出现头发早白、脱发、早衰和生殖机能、眼睑浮肿、松弛、雀斑、黄褐斑、头晕、健忘等症、呼吸表浅、全身腰酸背疼、无力、萎靡不振。
经络堵塞的症状有哪些 这6个现象都说明你的“经络”堵了
经络堵塞的症状有哪些这6个现象都说明你的“经络”堵了中医上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其实是讲,在经络不通时,人体会出现一些症状,正所谓经络不通百病生,那么经络堵塞的症状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经络堵塞的症状有哪些1. 冷——四肢寒冷、手脚冰凉如果经络不通第一个表现就是“冷”,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手脚冰凉、四肢寒冷”。
这是因为中医上讲人体的体温是靠气血输送决定,只有我们气血充足,体温才会正常,而如果我们出现发冷的情况,则说明我们可能经络不通。
2.热——干燥燥热、出汗异常除了冷,不正常的发热也有可能是经络不通的表现,如果我们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低热,干燥或者出汗异常,那么很有可能是经络不通导致,因为热气不能输送,积聚在一起所导致。
3.酸——发酸无力,浑身酸痛有些时候人们在剧烈运动之后我们身体会出现发酸无力,这是因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很多气血供应,超过正常供应限度,导致气血供应不足所导致。
4.疼痛——疼和痛概念不同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5.麻木——麻为气虚,木为血虚麻木和疼痛差不多,经常在一起出现,但是却有一定的差别,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盘腿坐一段时间,经络不通,气血不通,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只要适当的改变坐姿,气血通畅了,才会恢复。
6.肿胀——气滞肿胀、血瘀难消有些时候经络不通我们也能够看到,那就是肿,一般肿都是由于血瘀所引起,如果想要消肿,就需要活血化瘀,可以选择刮痧拔罐或者穴位按摩的方法来进行调理。
二、经络堵了怎么通1.梳头——促进血循环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中医经典——辨经络病证方法
中医经典——辨经络病证方法所谓经络辨证方法是指根据经络循行部位,以及经络络属脏腑的相关生理病理为理论依据,对肢体病证以及内脏病证进行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
经络辨证方法是对脏腑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辨证方法的必要补充。
这种辨证方法和气血津液辨证方法是脏腑辨证这一主体思维方法的两翼,使腑腑辨证得以更加充实、完善和广泛应用。
经络辨证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熟悉每一经脉的主要循行部位,以及所联络的相关器官;二是掌握每一经脉与内脏的络属关系;三是对各条经脉所络属内脏的生理和病理特征能熟练地掌握。
一、辨手太阴肺经病证手太阴肺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太阴肺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手太阴肺经病证以肺经所过之处经气不利症状及肺卫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浙寒热,自汗出,以及脯、臂前廉痛。
[机制分析]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膈属肺。
沿上肢内侧前缘上行,过肘、腕关节,沿前臂桡骨外沿,人大鱼际,出于大指之端,其经气不利,肺失宣降而见肺胀,咳喘之症。
经气不利,故有上肢内侧前缘疼痛各症。
本法常用于对肩背痛、感冒、肺胀、咳嗽、喘病等病的辨证。
二、辨手阳明大肠经病证手阳明大肠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阳明大肠经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以大肠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和所合之肺脏津液不足及大肠传导失职症状为特征,多为热证。
[临床表现]齿痛,颈肿,喉痹,目黄,鼻出血,口干,便秘或泄泻,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机制分析]手阳明大肠之脉,起于示指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过腕、肘,上肩人缺盆,其一支入胸腔下膈,抵下腹部,络肺而属大肠。
直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在人中交叉后,止于鼻旁迎香穴。
此经有病、经气不利、故有经脉所过的肩前,大指次指痛,齿痛、鼻出血之症。
其经络肺属大肠,故有喉痹、便秘、泄泻之症。
三、辨足阳明胃经病证足阳明胃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阳明胃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简述经络诊察的方法
简述经络诊察的方法摘要:1.经络诊察的概述2.经络诊察的方法3.经络诊察的临床应用4.经络诊察的注意事项正文:经络诊察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它通过检查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了解脏腑功能和身体状况,为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经络诊察的方法、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阐述。
一、经络诊察的概述经络诊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等古籍。
经络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复杂网络,它贯穿全身,连接脏腑、器官和四肢百骸。
经络诊察认为,人体经络的运行与脏腑功能、气血阴阳密切相关,通过诊察经络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二、经络诊察的方法1.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了解经络气血状况。
2.闻诊:闻诊患者的体味、口味等,判断经络病变。
3.问诊: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分析经络病变的原因。
4.切诊:主要包括脉诊和按诊。
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经络气血运行情况;按诊是通过对患者特定部位的按摩、敲击等,观察患者的反应,判断经络病变。
三、经络诊察的临床应用经络诊察在临床诊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对感冒、咳嗽、腹痛、失眠、便秘等疾病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通过对经络的诊察,可以为中医药治疗提供准确的辨证依据,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法。
四、经络诊察的注意事项1.患者在就诊时,要尽量详细地陈述病情和病史,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经络状况。
2.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要全面、细致地检查患者的经络,避免遗漏。
3.经络诊察需结合其他中医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等,进行全面辨证。
4.患者在接受经络诊察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
总之,经络诊察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诊断方法,它有助于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为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
在进行经络诊察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认真、细致,以达到准确的诊断效果。
通经络时出现的各种感觉的好转反应:
通经络时出现的各种感觉的好转反应:1.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
在顶的过程中,由于风邪重或血燥热,人体的经络不是很畅通,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会痒。
需要拍打,加速排风邪,一般2一天就会消失。
2.酸——是身体血液中乳酸堆积不易代谢的结果,酸其实和痒一样,也是一种身体的临界状态,往好的方向,就是健康;往坏的方面,可能就是疼痛了。
说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虚,加量用,一般一天会消失。
3.胀——是指肌肉组织不正常的扩大,气很足,其实大都是由于管道受阻,造成身体的代谢出了问题所致,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疏通经络,就解决淤堵。
4.疼——代表患处过寒了,要用热的方式来解决。
5.痛——说明这部位经络严重淤堵,气滞血瘀,经血下行不畅,喷精油后会有更痛感觉,这是精油在打通经络的过程,用拍打,按摩,热敷,贴保鲜膜,加大喷的量和次数,一般一天可消失。
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疲乏——本身缺少气血。
疲是外在表现,乏是内在感受,解决的方法需要综合调理。
7.麻——肝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不正常汇聚引起的,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比较严重长期淤堵,说明细小的经络通,但大经络不通,等通的面积大了,麻就会消失。
8.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就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9.出淤青——说明身体结节太多,疏通了就好。
10.喷上没感觉、不热、好凉——表层有风寒湿邪可以按摩,拍打贴保鲜膜。
11.出水气,出现小疞瘩——说明湿气很重,体内湿毒太重。
12.一块一块红——说明体表有些部位通,有些不通,慢慢会消失。
13.整片红——排除酒精过敏,说明体表通畅。
14.用到中途不热——是在排深层的风寒湿到体表,所以表层感觉不到热,需加量,加速运行。
细胞修复需要一定时间,尤其是关节部位,伤筋动骨需100天。
后背经络不通有什么症状【医学养生常识】
后背经络不通有什么症状
文章导读
如果后背经络不通,常常会表现出多种症状表现,比较常见的有腰膝酸痛,后背疼痛等症状表现,引起后背经络不通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肾脏功能下降,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因,这时候患者容易出现尿频尿急,身体盗汗。
男性还会出现性功能障碍,对于女性来说,有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
后背经络不通症状
中医学认为,经络就如同人体内的交通网络,它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四肢、官窍等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经络起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等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古方中医养生专业人士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因此,“睡不够的冬三月”就教您用捏肉法来判断您的经络是否通畅。
方法:用手捏自己身上的肉,尤其是腿上胃经、胆经、肝经、肾经及上臂的三焦经、心经、小肠经等经脉循行的部位,如果捏着非常痛,那么说明可能是经络不通了,而且疼的越厉害说明经络堵塞的越厉害。
后背经络不通治疗
1、捶背治疗。
瘀阻脉络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瘀阻脉络证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瘀阻脉络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指的是气血瘀滞在脉络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表现。
其辨病辩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瘀阻脉络证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疼痛、瘀斑、瘀点、瘀血或紫斑等。
疼痛可以表现为固定性疼痛,如经络沿脉路分布的疼痛;也可以表现为痛经、痛肿等。
瘀斑、瘀点、瘀血或紫斑则是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的局部瘀血现象。
2. 舌诊: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体胖大、色紫或青紫,舌脉紫暗或紫细弱。
3. 脉诊:脉象濡缓或结代,脉涩或紊乱,脉细弱或沉细。
4. 病因:瘀阻脉络证的发病原因多与外伤、手术、瘀血凝聚、气血运行不畅等有关。
常见的病因包括跌打损伤、手术后淤血、血栓形成等。
5. 辨证要点:辨证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舌诊、脉诊等,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定是否存在气血瘀阻脉络的证候,进而进行辨证论治。
瘀阻脉络证的中医辨病辩证依据主要包括病人的临床表现、舌诊、脉诊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证候来确定病人是否存在瘀阻脉络
的证候,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十二经络39个易堵点
十二经络39个易堵点1:膀胱经“委中穴。
正坐位,用同侧拇指放在膝盖后方中点处,手腕放松,轻轻按揉探查腘窝中点的“委中穴”。
“腰背委中求”,腰部疾患者,此处拇指点揉一会,不仅疼痛明显,严重者会出现突出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物。
每日坚持探查、疏理“委中穴”可起到强腰健骨的作用。
膀胱经“承山穴探查“承山穴”时可在小腿后侧的腓肠肌中点处寻找。
很多人年龄大了走路时腿脚发沉或睡觉时易抽筋,通过调理此穴可以缓解,自我疏理时,正坐位,双腿自然下垂,用同侧的拇指或食指点揉此穴,如痛不可摸,要坚持疏通。
2:小肠经“天宗穴”“肩贞穴”“后溪穴”正坐位,上身坐直,术者用掌根按揉肩胛骨岗下窝中央的天宗穴。
小肠经堵塞或有肩颈疾患者,此处痛感强烈,并向四周放散。
坚持疏理数日,气脉畅通痛感会消失。
天宗穴拔罐如颜色黑紫说明小肠有寒,若排寒可拔两天歇一天。
小肠经“肩贞穴。
术者用对侧的手(左手置于右肩、右手置于左肩),四指置于肩关节用拇指点按在腋后皱襞上1寸的“肩贞穴”,多数人此处有结节,忍住疼痛,坚持按揉5分钟,3—5日后结节消散。
颈椎病、高血压的病人此处多有结节,要下功夫把它揉开。
小肠经“后溪穴”握拳在第五手掌与手指间关节后,用另一手食指点揉。
如果有颈椎、肩胛疾患或小肠受寒严重者,按揉此穴1—3分钟有明显痛感。
当次按揉痛感就会减轻。
“后溪穴”与督脉相通,所以经常刺激此穴还可以保护阳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如不痛,先疏理天宗穴、肩贞穴。
肾经“水泉穴“水泉穴”是肾经的易堵点,用对侧手的拇指点揉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如果肾气弱,有尿频、尿急、脚凉的人,此处会酸、胀痛,初次按揉后可能有红肿甚至破溃,勿惊慌。
点揉此穴治疗女性尿路感染效果不错!肾经“大钟穴用对侧手的拇指或食指置于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向下轻推,遇骨头则停住不动,“太溪穴”下半寸,这是肾经的大钟穴,为常见堵塞点。
轻揉1分钟后有刺痛的感觉,说明肾经堵塞,可能会有腰酸、咽痛等症状,持续按揉五分钟,疼痛可减轻。
头部经络不通的表现
头部经络不通的表现1、头部经络不通会感觉冷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
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
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2、头部经络不通会感觉热其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
一般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的缘故。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3、头部经络不通会感觉疼和痛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4、头部经络不通其他症状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督脉不通的常见症状: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任脉不通的常见症状: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膀胱经不调的常见症状: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
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
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
1、海带豆腐汤:冻豆腐或北豆腐200克,海带结50克,蘑菇50克,姜2片。
冻豆腐块挤干水份,海带结洗净,蘑菇洗净撕成小片。
锅中油烧热后,放入冻豆腐,略煎一会。
煎至豆腐表面有些发黄后,倒入水、海带结、姜片。
煮至水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煮至一半时将蘑菇倒入一起煮。
出锅前撒盐即可。
2、海带排骨汤:排骨300克,海带200克,姜30克,盐1大匙。
十二经络在人体面部所反映病状
十二经络在人体面部所反映病状在面部发生改变时,其实都因为人体经络受阻,堵塞的部位,就会反射到面部,依其疾病的久暂,以及疾病种类不同而有许多差别。
就会在面部形成严重程度不同的痤疮、色斑、皱纹、以及面色的改变,青筋的形成。
面色: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有光泽。
(经络良好)面色苍白,无光泽,精神不足是气血亏虚的表现。
(经络运行缓慢,心经堵塞严重)面色黑暗,有光泽油亮是尘邪过多的表现。
(经络阻塞严重,体内毒素过多)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
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颜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若长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阻塞的经络: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五行属火-五色属红-相克水(黑)-相生木(青)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
若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说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或血液粘稠。
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
阻塞的经络:手少阳心经手少阳心经-五行属火-五色属红-相克水(黑)-相生木(青)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
阻塞的经络: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五行属火-五色属红-相克水(黑)-相生木(青)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 反射区域在两眉l/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
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明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若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
阻塞的经络: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五行属金-五色属白-相克火(青红)-相生土(黄)5、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
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
阻塞的经络: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五行属木—五色属青—相克金(白)-相生水(黑)6、肝: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即鼻梁最高处)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的话,证明此人肝火旺。
经络不通的6种反应和疼痛的区别您知道吗?
经络不通的6种反应和疼痛的区别您知道吗?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我们的经络不通,就会出现⼀系列的病痛表现。
经络不通有什么表现呢?肺经不通:容易出汗、怕风、咽⼲咳嗽,很容易过敏,⽐如过敏性⿐炎,⽪肤⼲燥没有光泽,动不动就⽓短;胃经不通:怕热、喉咙痛、⼝⼲⾆燥、胃痛、消化不良、便秘、膝关节酸痛、形体消瘦;脾经不通:脘腹胀⽓、吸收不良、头昏脑涨,容易怠倦,湿⽓重、虚胖;肾经不通:⼿脚怕冷、⼝⼲⾆燥、咽喉炎、腰膝酸痛、⽉经不调、性欲减退、尿频尿少尿黄;⼼经不通:容易失眠和早醒、多梦、⼼烦健忘、神经衰弱;胆经不通:⼝⼲⼝苦、容易惊悸、偏头痛、便溏便秘、⽪肤萎黄、消化不良、痰湿结节;肝经不通:冲动易怒、⼝⼲⼝苦、情志抑郁、⾎压不稳定、脸⾊萎黄、容易感到疲劳、⽉经不调、⼩便发黄,容易出现乳房疾病。
除了对照症状来知道⾃⼰是否经络不通外,还有什么⽅法可以判断经络是否畅通呢?三个⽅法教你判断经络是否通畅捏⾁感觉痛随⼿捏起⾝上的⾁,如果明显感到⾮常痛,那可能就是经络不通,这是由于⽓⾎流通不畅,降低了肌⾁的柔韧性,从⽽增加了肌⾁的敏感性。
过⾎不明显该⽅法可以通过上肢和下肢两个部位来检查:上肢检查⽅法:⽤⼀只⼿紧握另外⼀只⼿的⼿腕约⼀分钟,然后快速松开,如果能感觉到⼀股热流直冲指尖,那证明经络通畅,否则就是经络不通。
下肢检查⽅法:平躺,⽤⼿按压腹股沟处的动脉⼀分钟,突然松⼿,如果能感觉到⾎直冲脚趾尖,那证明经络通畅,否则就是经络⽓⾎流通不畅。
平躺时腹部凸出腹部有很多重要的经络,⾜三阴经、任脉和胃经等经络都经过腹部,因此腹部影响着经络⽓⾎的运⾏。
健康⼈在平躺时腹部应该是凹陷的,如果发现平躺时腹部凸出,可能是⽓⾎经络不通的表现,通常是肥胖的⼈⽐较常见。
经络不通,如何疏通经络呢?早敲胆经、晚推肝经早敲胆经⽣阳⽓位置:胆经在下肢外侧中线⼀直下⾏⾄⼩趾和次趾之间,也就是沿着⼤腿外侧的裤缝线⼀直到膝盖处。
⽅法:采取坐位,使⽤握拳或者⽤保健捶,从⼤腿外侧的根部开始⾃上⽽下轻轻敲打⾄膝关节,然后再反⽅向敲回⼤腿根部。
经络不通的表现、原因、以及疏通的方法!
经络不通的表现、原因、以及疏通的方法!一、身体内管道不通畅的表现。
1、“痛则不通”,只要身体出现疼痛症状,不论是什么部位,都代表着此部位的道路不通畅了。
2、皮肤上长疖子、长痘痘、长斑。
3、身体内长囊肿、肿块。
4、鼻塞、耳鸣、见风流泪、口臭、胃胀、腹胀、胸闷。
5、眼睛不清澈了,有血丝了,眼白开始变浑浊、发黄了。
6、手上、腿上、脚上的青筋凸起比较明显了。
7、浮肿、关节积液。
8、身体内反复不愈的各类炎症,如胃炎、肠炎、妇科疾病等,除了与身体内气血不足有关以外,经络不通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二、身体出现管道不通畅的原因。
1、“热胀冷缩”,所有管道遇冷都会收缩。
2、管道内污物太多,有废物、有身体没有利用的能源。
3、血管内血流太少,造成血管因缺血而变窄、变瘪。
4、周围组织的挤压、压迫。
三、纠正这些原因,身体内管道自然通畅。
1、“热胀冷缩”,所有管道遇冷都会收缩。
大自然中的所有管道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人体内的通道也不例外,人处在寒冷的环境下,不注意保暖,会被冻死的。
因为寒冷让身体内的管道冻住,血液不再流动,人只能面临死亡,所以随时注意对身体的保暖是非常重要的。
身体的保暖不只局限在外部,内部同样重要,也就是不吃冰镇、寒凉的食物。
以前的医学不太关注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以前只有冬天才有冰,人人都知道大冷天不能吃冰。
而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冰镇的食物了,人们以为市面上卖什么就该吃什么,也就一年四季跟着吃起了“冰”,导致现代人的身体内部一场接着一场的寒流,结果就是身体内各种管道遇冷而收缩。
身体内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交通堵塞事件经常发生,堵在哪里,哪里的“生活”就会因此而变糟。
身体也是一样,各种与瘀堵有关的疾病不断高发。
现在能做到每天身体轻松,没有这疼那痛的人已经很少了,皮肤上不长痘痘、身体内不长囊肿和肿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各种与瘀堵有关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治理身体内因冷而收缩的管道是很容易的,只要注意对身体的保暖,注意不再吃寒凉的食物,同时多吃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就能让身体内部温暖起来;常到室外运动,让身体在活动中产生的热量化掉体内的冰块,自然很多因“冷”而患上的病症也就不存在了。
经络不通的表现及疏通方法
经络不通的表现及疏通方法
一、身体内管道不通畅的表现
1.“痛则不通”,只要身体疼痛症状,都代表着此部位的道路不通畅了。
2.皮肤上长疖子,长痘痘,长斑。
3.身体内长囊肿和肿块
4.眼睛不清澈,有血丝,眼白开始变浑浊,发黄。
5.鼻塞、耳鸣、见风流泪,口臭,胃胀,腹胀,胸闷。
6.手上、腿上、脚上的青筋突起比较明显了。
7.浮肿、关节积液。
8.身体内反复不愈的各类炎症,如胃炎、肠炎、妇科疾病等,除了与身体内气血不足有关以外,经络不通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二、疏通经络的方法
1.注意对身体的保暖,少吃寒凉食物,多吃温热食物,进行室外运动。
2.尽量不吃各种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和饮料。
3.调理好肠胃,增加每日进食量,让血液总量增加。
4.任脉督脉走在人体正中线上,是身体最重要的经络,任督二脉通畅,百病不生。
任脉疏通:坚持揉腹、擦胸,或者选用刮痧、拔罐。
督脉的疏通:1-2个月做一次后背正中线的走罐。
用手摸一摸,就知道胆经通不通
用手摸一摸,就知道胆经通不通展开全文说起胆经,大家都不陌生,这些年敲胆经瘦大腿、敲胆经排毒、敲胆经解压等等,很是流行,但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胆经通不通,是否需要敲胆经呢?现在正是春分节气,告诉大家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能知道你的胆经是否通畅:用手摸一摸你的后背和腹部的温度,健康的人春天应该是后背偏热而腹部偏凉。
中医专家徐文兵老师在《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中说,我们的身体分阴阳,腹部为阴,背部为阳,冬天的时候,阴盛阳衰,人体后背的温度就偏低,腹部的温度也偏寒;当春天到来以后,人的后背就逐渐开始变热,这时候,阳气会向腹部蔓延。
在春分这一天正好是阴阳各半,当我们用手去触摸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在分界线、身体的两侧,胆经循行的这个位置,正好阴阳一分为二,后背偏热而腹部偏凉,这是健康的人。
不健康的人,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春天后背摸上去依然是寒冷的,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还有一种阳气生发太过,腹部没有低温的地方,全身出现燥热。
这种阴阳不平的情况,是因为胆经循行在它的交叉点和结点出现了问题。
方法很简单吧,自己都能摸得出来,我的体质一向来就是阳虚质,还真的后背比腹部凉;而青葱一向是湿热质,她就是腹部比后背热。
虽然我们两在这方面不一样,但有时候也会出现相同的症状,比如:早晨起来口苦、中年油腻(皮肤油腻、头发油腻)、两肋隐隐作痛、偏头痛等,其实这都是胆经不通的表现。
如果你对温度的感觉不太敏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症状来判断。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可想而知胆经有多重要。
胆经,分布在我们头、身侧面,如同掌管门户开合的转轴,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能够调节各脏腑功能,当胆经不通畅时,我们经络的气机就会出问题,进一步影响脏腑正常的功能。
胆经不通的表现口苦:是胆气上逆了,往上顶,使胆汁反流上来,而胆汁是苦的。
油腻:皮肤油性大、头发油,严重的脂溢性脱发、高血脂,肥胖等,这都跟胆汁密切相关。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而中医里认为肝胆互为表里,肝胆两条经络是否通畅,对胆汁的分泌和排出都有很大的影响。
经络诊察的方法
经络诊察的方法
经络诊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观察经穴局部的皮肤、脉络等有无异常变化,如色泽、温度、质地等。
2. 触摸:用拇指指腹,沿经络路线轻轻滑动,或用拇指食指轻轻捏按,以探求浅层的异常反应。
或稍重按压揉动的方法,以探索较深层的异常反应。
检查要细致,按压要均匀,并注意左右对比。
3. 感觉: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麻木、酸胀等感觉,了解经穴部位的感觉变化。
4. 听诊: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听诊经穴部位的声音变化,如血管杂音等。
5. 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经穴部位进行测量,如测量穴位皮肤电位、电阻等。
在进行经络诊察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诊断的经络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经络诊断原则与基本方法
经络诊断原则与基本方法经络诊断不是单一的方法,要求医者具备扎实的中医针灸理论知识,熟悉经络辨证以及其他中医辨证思维的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经络诊察手法和经络仪器探测方法。
本节主要讲述经络诊断的原则、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经络诊断原则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疾病表现千变万化,因此诊断疾病也不能简单行事,需诊法合参,才能明辨病机。
就经络诊断而言,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诊法合参,望诊触诊为先经络诊断是中医诊断的一部分,亦讲究诊法合参。
从不同的角度搜集临床资料、诊察病情。
早在《周礼·天官》中就有。
“以五气(闻诊)、五声(闻诊)、五色(望诊)视其生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切诊)”。
(难经·六十一难》指出:“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他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经络诊断同样强调“审、切、循、扪、按”。
诸法合用。
由于经络诊断重在对经络循行路线和腧穴部位的诊察,因此,四诊之中闻诊不属于距络诊察,而望诊、触诊尤为重要,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言“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
问诊同样不可偏废,《素问·徵四失论》言:“诊病不问其时,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指出对疾病诊断不能轻视问诊,经络诊察要和问诊、切脉、望舌等结合起来。
(二)察辨结合,经络脏腑井重察,指经络诊察;辨,指分经辨证。
经络沟通人体上下、脏腑内外,入内达表。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经络气血变化一定会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探査体表的变化可以辅助诊断内脏疾病。
另外,当外邪侵人人体,经气失常,不能发挥卫外作用时,病邪也会通过经络传入脏腑。
经脉、经别、经筋、络脉均有特定的循行,除经别外还有特定的病候。
在临床上既要通过认真诊察经络穴位的异常变化判断疾病所在,又要结合经络循行分布、联系脏腑、特点病候分经辨证。
如《素闻·厥论》:“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
12条经络口诀
1、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2、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3、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
4、肝经对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6、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7、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8、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9、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10、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11、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心事过多压力重。
12、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
14、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经络诊察的操作方法
经络诊察的操作方法
经络诊察是中医传统技术的一部分,它通过观察人体的经络来判断体内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经络诊察的操作方法:
1. 观察舌苔:中医经络认为舌苔反映了内脏的功能状态。
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程度等,可以初步判断体内的病理变化。
2. 触摸脉搏:中医经络认为经络与脉搏有密切关系。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判断经络的状况。
常用的触诊脉搏的位置有手腕尺部、足踝部等,触摸时可以感受脉搏的搏动力度、速度、节律等。
3. 观察面部:中医认为面部表情、颜色等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
例如,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红润可能表示热盛等。
4. 触摸经络:中医经络认为经络在身体表面有特定的位置,通过触摸这些位置可以判断经络的通畅程度。
例如,经络出现硬结、疼痛等反应可能表示经络堵塞。
5. 询问症状: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了解他们的体感,可以对经络的状况作进一步的判断。
例如,询问是否有疼痛、酸胀、麻木等感觉。
要注意的是,经络诊察是一种综合判断的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脉搏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不仅仅依靠单一的观察或触摸。
同时,专业的经络诊
察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进行操作,以提高准确性和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不通判断法
一,看“健康本能”指标:血压,心率和心律。
1,生理血压—正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运动、激动等情况下导致血压升高,称为行为血压(属于正常)。
经络畅通的情况下,生理血压应该在正常范围波动。
生理血压如果出现异常,说明血液循环中有阻力,成为病理血压—血压高。
小孩正常生理血压是:低压40—60,高压70—90。
成人正常生理血压是:低压60—70,高压100—110。
血压高说明有瘀堵,血压低说明气血虚,详细介绍可参考《高血压(病)考》。
2,生理心率—心脏一分钟搏动的次数。
如果身体在正常状态下,心脏搏动应该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8岁以前小孩发育的快,身体需要营养多,心脏就会以加快运送的方式进行。
一岁以前是120—140,1岁120次/分,3岁110次/分,5岁100次/分,7岁90次/分,8岁后可减少到70次/分。
心率过快或过慢,说明身体经络出现瘀堵,只是瘀堵的部位不同,可参考《心脏(病)保养大纲》。
3,生理心律—心脏在一定时间内搏动的韵律。
用手按压手腕脉搏,清晰、欢快、均匀、有力,正常情况下,应该和心跳同步,不应该出现忽快、忽慢、间歇、乱跳。
二,看“健康要素”状态:头要凉、脚要热、气要足、血要畅、便要通。
1,头要凉,一是因为头脑处于人体最上端,“热上浮、冷下沉”,所以出汗、发烧首先是头脑。
头部先出汗,说明经络是畅通的,因为头部是人体暴露于环境中最多的部位,头部的血液循环比较快。
人体的能量消耗10%来自于头部,头部的热量消耗相当于40瓦的灯泡,所以头部应保持良好的散热。
二是头怕烧,一般感染病发烧,头部最热,而头部又怕“烧坏”。
头脑发烧久而不退,说明头部(经络)循环(散热)不好,所以疏通头上的循环是上策,是疏导之法—帮助身体导出;吃药打针是下策,是填埋之法—暂时压制,就会造成经常行感冒。
“感冒”是身体生病和自愈的两个过程:“风由头入”,是说风、寒、湿、署、燥、火等“邪气”由头部进入身体,造成经络不通感觉不适,这是“感”。
而出汗、发烧、流鼻涕、咳痰等症状是身体康复的“自救行为”,这是“冒”。
“冒”出而“感”愈,不让它们“冒”出来,身体就会积攒能量再次向外驱赶病邪,这就是经常性“感冒”的真实原因。
详细分析和自疗办法,可参考《感叹感冒》,《各种发烧怎么办?》。
2,脚要热,也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脚部处于血液输送的最远端,脚凉说明经络瘀、堵,能量补充不及时,按《傻瓜健康法》里面的办法用经络仪通脚,两三次就把脚“打”热,说明腿脚经络通了。
二是“寒由脚生”,传统中医认为,寒邪多是在脚部入侵的,因为脚凉防御能力薄弱,病邪“乘虚而入”。
所以脚要注意保暖,是“脚要热”的深一层含义,尽量不赤脚、睡觉穿袜子是不容忽视的健康环节。
3,气要足,血要畅。
应该表现在几个方面:反应机敏、动作麻利、精力充沛。
气最通俗的理解,应该是身体的能量运用,而气是由血转化而来,气是能量(打仗),血是储备(兵源)。
一是看爆发力,二是看耐力。
反应迟钝、动作迟缓,说明能量转化慢—血虚。
而血虚的实质:一是血液里缺乏营养物质,二是经络不畅通输送的慢。
所以,一想事情头就晕,工作不一会就无精打采,就是“底气不足”,经络不通(血不畅)。
所以,气血不在补而在养(疏),可参考《怎样正确补气血》。
4,便要通,主要是指大小便能及时、通畅、排空。
有便感就要排,一排就透彻,淋漓畅快。
尤其是小便的“晨尿”,要黄要有沫有味,说明身体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排毒功能正常。
“便不通”说明自然本能下降,根源还在于“气不足、血不畅”,像尿频、尿不尽,都是气虚的典型表现。
“便不通”,身体垃圾毒素无法及时排出,造成“二次吸收”甚至“重复吸收”,又是诱发其它病变的“罪魁祸首”。
便不通的调理办法,参考《轻松告别亚健康》。
三,看自己的感觉和知觉:各项功能发挥正常,没有明显不舒服的感觉和知觉。
不舒服的感觉和知觉,通常有冷、热、疼、痛、酸、麻(木)、肿、胀等。
1,局部发冷(凉),或者局部不出汗,以及手摸“某个区域”体温明显有差别(一边凉一边正常)。
人的体温是糖燃烧而来,而糖的输送是靠血液循环。
哪个地方冷(凉),说明哪个地方“送血慢”。
除上面提到的“脚凉”的原因外,通常还有皮肤毛孔粗大,说明血液垃圾把毛细血管塞住了。
像血糖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某个区域(主要是腿部)经络瘀塞,糖无法顺利送达(代谢),只有在血管里转悠。
那么,查找发冷(凉)所处的经和络,就会发现“不通”,疏通了以后,问题也就消除了。
2,局部发热(燥),或者局部出汗,以及手摸局部发烫(高于正常体温)。
这种情况,说明其它经络有瘀堵,特别是相关联的经络,比方表里关系的、子母关系的。
体内温度升高时为了向外散热,就会出汗排热降温,其它经络不通,身体自己会寻找突破口。
3,疼和痛是两个不“通”的概念:疼,急(一般是一次性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
疼字是病首下面一个“冬”字,意思是多由“寒、冷”侵袭经络所致,是初病,这时候经络只是受到干扰,“不通畅”的局面还没形成。
身体为了自愈,发出“疼”的信号报警,提醒我们采取保护措施。
这种情况,我们防护得当,比方加衣保暖、不吃(喝)寒冷、不开空调等,一般能够自愈。
痛,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阵发性、反复性或规律性发作,呈现局部(面装)区域,说明在“经的某一段”或者“络的某一片”形成不通畅。
痛字是病首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字有“通道”的含义,“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意思。
可以理解为,疼是疾病的初期,痛是疾病的演变(恶化或者叫加重)。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也说明这一点。
初病只是“经”有问题,再发展“经和络”都有问题了。
那么,“痛阶段”的解决办法就是以按摩“通络”为重点了。
络的不通叫“瘀”,就是垃圾把小循环中某一局部瘀住了。
4,麻(木),就是疼痛的进一步加重(或叫恶化)。
在疼和痛期间,说明还没有彻底堵死。
到了麻(木)时期,就是彻底堵死了,比方我们(盘腿)坐久了,整个腿就会麻木,不能动,等血脉通了神经活了才能从新活动。
“麻在经,木在络”,就是说经(主线)堵死了,知觉是麻;而络(分网)瘀死了,知觉是木。
经是堵,络是瘀,概念要分清楚。
一般是先瘀后堵,先络后经,所以疏通的时候,也是先活络后通经,络不活经是不会通的。
5,酸—说明营养供应减慢,经络不通,补充不及时。
我们剧烈活动(急跑步)以后,局部(肌肉)发酸或者全身酸软无力,这是因为肌肉组织储存的能量消耗过快,而血脉补充不及时。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如果感觉发酸,说明经络不畅通,补充减慢了。
那么,查找所在的经络,就会发现痛、肿、胀等不通的症状。
6,肿、胀,肿主要是血瘀,胀主要是气滞。
肿多是在某条经络内的“络”部位形成瘀血,用刮痧或者拔罐“活血化瘀”,络活囊肿就会消除。
辅助疏通,在膝盖内侧血海穴按摩
有疼痛感,经常按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就会减少(消除)血瘀的形成。
胀多是在某条经上形成“涡气”,一是在所处经络上循经按摩,查找疼痛点进行疏通;二是在三焦经查找有痛点,“三焦主气”,凡是“气病”,三焦经会有堵点,特别是脖子到上臂部位。
四,看身体的变异现象:“司外揣内”,凡是疾病,在身体外部都会有“变异”表现。
1,体重:不在标准体重之内,身高减100乘以90,过胖或过瘦都和经络瘀堵有关系。
过瘦多是消化吸收功能差,多是肠胃寒湿,重点调理大肠经、胆经、胃经;过胖多是心脏功能差,循环慢(有瘀堵),重点调理心包经、心经、三焦经。
2,体型:体型匀称,不能有局部肥胖。
局部肥胖说明局部经络瘀堵,是不能正常代谢掉的垃圾沉淀。
同样,采用刮痧、拔罐、敲打等进行疏通清理,就会得到改善。
3,刮痧:痧,就是血液里的垃圾。
刮痧、揪痧、拍痧等排痧疗法,只要出痧,说明毛细血管有“瘀”,痧越多说明“瘀”得越严重,哪里痧多说明哪里瘀的严重。
4,拔罐:排痧以后没有痧了,再拔罐的话,“罐斑”发黑、紫等,说明“深部”还有瘀堵。
多次拔罐以后,没有罐斑了,说明局部血液净化了。
5,按摩:通过按摩,除疼、痛、酸、麻等症状以外,还有僵硬、肿胀(肥大)、结节(条索、块状等)、增生(颗粒)、脂肪瘤等。
凡是和按摩正常组织不一样的“异常”感觉,都说明身体出现了“异常”,这些异常都是经络瘀堵的“外在”表现。
6,观察:观察皮肤,也会发现很多“异常”:痘(粉刺)、疮、斑、痣、癣、疹、瘊等。
这些外在异常,是“内毒外排”,说明内部经络有瘀堵。
一般是两个思路:一是直接处理病点部位(阿是疗法),二是在相处经络(脏腑)查找“病根”(标本兼治)。
同时“司外揣内”,顺藤摸瓜,利用这些外在“异常”做向导,查找疾病的真相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