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密训-考前30天】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密训-考前30天】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记事简括,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思想主张。
★★★★ 3. 《春秋》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
4. 名词解释:《国语》《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主要记载周、鲁等诸侯国的史实,以
记言为主。其整体风貌是质朴平实。 《左传》的
5. 《左传》的辞令艺术:(1)《左传》的外交辞令理富文美;(2)能够深入对方内心,把握其心理; 叙事、写人
驳的机会。
《庄子》、 《孟子》等 诸子散文
★★★
(2)善于以典型事例、引喻譬义和寓言说理。 13. 《庄子》的寓言的文学色彩:
(1)故事:异彩纷呈的故事,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螳臂当车,西施病心,蛮触之争。 (2)想象:奇幻谲诡的想象,如鲲鹏的变化以及形体的巨大。 (3)文风:空灵飘忽的文风,寓言多奇幻飘逸,而不按常理连缀。“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忽
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3)成就:被称为“亚圣”,
与孔子并称“孔孟”。
12. 《孟子》的文学特点:
(1)雄辩色彩较强,而且不是简单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而是具有独到特点。
1)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善于设置圈套,使对方心悦诚服;
2)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进入圈套,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
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使对方不能不折服;(3)能够引经据典,言辞 和辞令艺术
婉转伶俐。 ★★★★
6. 《左传》的写人艺术。(1)人物形象性格鲜明。(2)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3)把人
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4)不仅能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
1 / 12
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写出性格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导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

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爱情。

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

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

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友情。

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

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

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

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

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作品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风格,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为自考课程,主要涉及到了古代文学史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文学史的基本概念1.文学史的定义:文学史研究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文学作品的产生、流派的形成、作者的传世与影响等。

2.文学史的分类方法:按时间分期、按流派分类、按地域分区等。

二、古代文学的三纵三横1.三纵:时间纵,即古代文学历史沿袭的时间轴;主题纵,即古代文学作品所追求的主题内容;情感纵,即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

三、古代文学的流派与代表作品1.古文流派代表作:《左传》、《国语》、《史记》2.诗歌流派代表作:《诗经》、《楚辞》、《陆机集》3.散文流派代表作:《庄子》、《文心雕龙》、《傅雷家书》4.戏剧流派代表作:《诸子百家戏》、《汉赋》、《元杂剧》5.文言小说流派代表作:《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6.白话小说流派代表作:《红岩》、《家》、《孽子》四、古代文学史的发展阶段1.原始阶段:包括《诗经》等早期文献的创作和保存。

2.古代文学的萌芽阶段:以《楚辞》和《古文观止》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散文和乐府诗。

3.古代文学的兴盛阶段:以唐代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4.古代文学的衰退与复兴阶段:由于社会政治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断绝,古代文学走向了衰落,但在近现代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流派,如白话小说。

五、古代文学史的评价与思考1.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价值观念不符的内容,这需要我们进行审视和思考。

3.古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古代文学作品以婉约、豪放、诗性等特点为主,反映出古代人们不同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

4.古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一、先秦时期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来自不同国家的305篇诗歌,以叙述周朝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为主题。

2.楚辞:楚辞是先秦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表达了爱国之情和个人感情。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离骚》和《九章》。

3.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史书和编年体的文章。

二、汉代文学1.《汉乐府》:乐府是指汉代时期的各院的乐章,包括了歌谣、民歌、舞曲等多种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2.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汉初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的作品《长门赋》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辞章之一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曹操集》: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观沧海》等被收录在《曹操集》中。

四、唐代文学1.《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收录了唐代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

2.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为特点,被誉为“诗史”。

五、宋代文学1.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诗歌形式,其风华绝代,以唯美、细腻、婉约的风格著称。

2.苏轼: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被誉为“文学宗师”。

六、元明清文学1.《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描写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

2.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四部长篇小说。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一部分知识点整理,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非常复杂和庞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对于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诗、词、曲、小说等文体为主,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片广阔而悠久的文学土地上,不仅孕育出了无数经典之作,更呈现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风貌和文化精神。

本文将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流派进行一些知识点整理,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历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不仅蕴含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也呈现出了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特点。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1、古代先秦时期的文学:从《诗经》、《楚辞》到《左传》、《史记》,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为主,以及历史记载、典籍等文体。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以歌颂爱情、祭祀等日常生活及其向往为主。

2、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以《红楼梦》为代表,以小说为主,兼有诗歌、散文等文体。

其特点是注重形象和意境的表现,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3、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流,有诗歌辞、歌、赋等文体,以及散文。

唐代文学的特点是兼容并蓄,兴于诗歌,以太宗李世民为主导,充分发挥了汉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4、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以《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为代表,同时也有散文、戏曲等文体。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艺术性为重,特别是在小说创作上,呈现出了丰富的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1、诗歌流派: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大代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诗人,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如唐代的“长安派”“洛阳派”“杨州派”等,它们各有其特点,如“长安派”注重气势磅礴,描写宏大的场景与壮美的事物;“杨州派”主张淡雅诗风,崇尚清新朴素的生活风貌。

2、文言文流派:文言文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语言,历史上也形成了不少流派,如汉代的“刘向流”“班固流”等官方历史记载的文言文流派;唐代的“碑帖派”“题跋派”等,这些文言文流派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注重辞章的理性与规范。

3、散文流派:散文是不限文体结构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有不同的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七章两汉辞赋第八章两汉诗歌第九章建安诗歌第十章正始诗歌第十一章两晋诗歌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的诗人们第十八章李白第十九章杜甫第二十章大历诗坛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的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3、或求雨,或祈年,是甲骨卜辞的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的心态和愿望。

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的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的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的存留。

例如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知识点一神话释义神话的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话”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章节/主题重点知识上 Nhomakorabea歌谣- 古籍中的原始歌舞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中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歌谣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甲骨卜辞中表现了初民的心态和愿望,可视为原始古歌的风貌。- 原始歌谣的存留,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上古神话传说
《诗经》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分类: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收集方式:采诗、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孔子删诗(司马迁提出)。- 流传:秦以前用于祭祀、宴享、外交辞令、教育;汉代四家诗(鲁、齐、韩、毛);东汉末年郑玄为毛诗作笺,毛诗独行于世。- 艺术特色: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鲜明,音律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 内容: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恋爱的曲折和苦恼、夫妇间深挚情爱、弃妇诗、揭露宫闱丑行、描写繁重劳役、颂美统治者、对分配不平等现象的不满等。- 史诗篇章:《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歌颂先祖功勋,提出治国思想。
- 神话的基本特性:想象或幻想;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反映征服自然的愿望;产生于史前时代。- 神话类型: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自然灾害神话(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围绕人的生存;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源泉。

《中国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客观题(选择部分:单项、多项):1、提出“孔子删诗说”的人是______。

(C)(A.孟子;B .荀子;C.司马迁;D.王逸;)★考核知识点:《诗经》的编订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

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但是众学者认为此说法不可信,其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参加了诗经的编订。

2、《尚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

()(A.《虞书》;B .《夏书》;C.《商书》;D.《周书》;E.《春秋》)★考核知识点: 《尚书》内容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所记乃誓、命、训、诰,也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3、____是一部国别史。

()(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春秋》;)★考核知识点: 《国语》特点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4、《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_________,基本与《春秋》重合。

()(A.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B.鲁哀公十七年(前476);C.鲁哀公十三年(前472);D.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考核知识点: 《左传》名称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后人对此颇多疑义。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基本与《春秋》重合。

5、_____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并定名。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出于想象和幻想,反映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的愿望,是时代的产物。

我国神话主要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创世神话(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自然灾害神话(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战争神话(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黄帝战蚩尤。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

运用的基本句式是四言。

政治讽喻诗——《小雅·十月之交》、《君子于役》、《邶风·击鼓》、《鄘风·相鼠》婚恋诗——[基本内容: 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3.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

4.表现弃妇的悲凄境遇。

]如《邶风·静女》、《国风·周南·关雎》、《周礼·媒氏》、《陈风·月出》、《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齐风·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弃妇诗:《邶风·谷风》、《卫风·氓》(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朱熹)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原始歌舞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神话:关于神的故事。

基本特征:想象或幻想。

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

反映远古人类解释征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是人类没有能力符合实际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神话产生比传说早,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万物有灵的观念。

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我国神话:女娲、羿、鲧、禹、黄帝我国神话的特征: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本领神异,有英雄气魄。

对人生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厚实。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3.包孕《国风》《小雅》《大雅》《颂》《诗经》的收集和编定:采诗、献诗、孔子删诗汉代学者的“采诗”说法: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班固《汉书食货志》)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国语周语上》)最早提出“孔子删诗”的说法是司马迁。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诗经》分类:风、雅、颂最早明确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汇总【完整版】第一章上古传奇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四章屈原与楚辞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七章两汉辞赋第八章两汉诗歌第九章建安诗歌第十章正始诗歌第十一章两晋诗歌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辞赋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讲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得诗人们第十八章李白第十九章杜甫第二十章大历诗坛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第二十四章唐传说与俗说、变文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第一章上古传奇文学第一节初民得歌谣☆☆☆☆☆☆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得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脚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算是一具诗得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得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唱歌与舞蹈便算是初民天然得表现与抒情方式.3、或求雨,或祈年,算是甲骨卜辞得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得心态与愿望。

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能够见出原始古歌得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得原始歌谣,惟独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得存留.例如相传为黄帝时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二节上古神话传奇☆☆☆☆☆知识点一神话释义神话得基本特性:(1)神话都算是想象或幻想得(2)神话算是远古人类对所观看或记忆得自然界或社会现象得解释与讲明,只算是它通过了“幻想”得加工,成为了想象中得“神话"了得现实日子(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制服自然(或社会)得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得远古时代,它算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得解释之时代得产物。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1.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2.《周易·贲卦》六四爻辞、《中孚》九二爻辞、《弹歌》、伊耆氏《蜡辞》3.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4.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5.神话的基本特性6.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7.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8.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9.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第二章《诗经》10.《诗经》11.《诗经》的收集来源12.今人对《诗经》编订的一般看法13.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含义14.《诗经》的流传15.班固、何休对《诗经》评述17.婚恋类诗歌的代表作品18.弃妇诗19.《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20.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类诗歌的代表作品21.简单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类诗歌的基本内容22.政治讽喻诗类诗歌代表作品23.简要说明政治讽喻诗类诗歌的基本内容24.《大雅》中周人的五篇史诗25.农事诗的代表作品26.《豳bīn风·七月》的内容梗概27.《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共同的艺术特点28.周人五篇史诗的基本内容29.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特点30.“六诗”、“六义”31.孔颖达的三体三用说32.朱熹、李仲蒙释赋、比、兴的异同33.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及其文学表现功能34.《诗经》是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的特点35.《诗经》的音韵特点36.《诗经》语言质朴又丰富的特点37.《诗经》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及其文学表现意义38.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第三章先秦散文39.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40.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41.《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42.《逸周书》43.铜器铭文44.《春秋》45.春秋的微言大义46.《春秋》三传47.《左传》及其作者48.《国语》概况49.《左传》的叙事艺术50.《左传》的写人艺术51.《左传》的辞令艺术52.综论《左传》的文学成就54.《战国策》概况55.《战国策》文学特色56.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57.《论语》概况58.老子及《老子》概况59.墨子及《墨子》概况60.《论语》的文学价值61.《老子》的文学特点62.《墨子》的文章特点63.孟子及《孟子》概况64.《孟子》文章主要特点65.庄子及《庄子》概况66.简说《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特色67.综论《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68.荀子及《荀子》概况69.韩非子及《韩非子》概况70.《荀子》说理文的文学特征71.《韩非子》寓言特点第四章屈原和楚辞72.屈原的生平际遇73.屈原作品及其真伪考订74.“楚辞”名称源流75.楚辞与赋的区别76.楚辞文体的一般特点77.与楚辞相关的楚文化要素78.《离骚》题义辨析79.《离骚》创作时间辨析80.《离骚》的思想内容81.《离骚》的艺术成就82.《九歌》的篇目83.《九歌》的内容84.《九歌》的艺术表现风格85.《九章》的篇目及其创作时间86.《九章》的艺术表现风格87.《天问》概况88.《招魂》的艺术特色89.宋玉及其创作90.《九辩》题义91.《九辩》的思想、艺术特色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92.两汉散文发展演变大势93.《吕氏春秋》概况94.《吕氏春秋》文学特征95.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96.秦刻石文的特点97.《谏逐客书》创作特点98.贾谊生平99.晁错生平100.西汉初期散文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101.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点102.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点103.西汉初期政论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104.董仲舒生平105.刘向生平106.桓宽《盐铁论》107.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108.董仲舒与西汉中后期散文文风的变化109.刘向《战国策叙录》的特点110.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特点111.杨恽yùn《报孙会宗书》的特点112.《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113.东汉散文发展大势114.桓谭文章的特点115.王符文章的特点116.冯衍文章的特点117.王允散文的创作特点118.仲长统散文的创作特点119.朱穆散文的创作特点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120.《史记》的编撰体例121.司马迁的生平际遇与《史记》创作122.《史记》人物传记的剪裁和安排123.《史记》“互见法”的文学表现功能124.《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125.《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常用手法126.班固的生平127.《汉书》概况128..汉书的文学价值129.《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130.赵晔《吴越春秋》、袁康《越绝书》131.《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异同132.《吴越春秋》内容及其文学特征第三章两汉辞赋133.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134.汉赋文体渊源135.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概况136.“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的创作特点137.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138.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开创大赋体式的贡献139.比较贾谊、枚乘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140.司马相如的生平及其辞赋篇目141.扬雄的生平及其赋作142.《天子游猎赋》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143.《长门赋》艺术特点144.《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145.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146.纪行赋147.咏物赋148.汉武帝《李夫人赋》的艺术特点149.班婕妤《自悼赋》的艺术特点150.东方朔《答客难》《非有先生论》151.司马迁《悲士不遇赋》152.孔臧《杨柳赋》、《蓼虫赋》153.刘歆《遂初赋》的艺术特点及贡献154.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155.京都赋156.抒情小赋157.东汉辞赋创作大势158.班彪《北征赋》159.冯衍《显志赋》160.蔡邕《述行赋》161.班固《两都赋》162.赵壹赋的创作特点163.祢衡《鹦鹉赋》的艺术特点164.张衡的赋创作及其在赋史上的地位第四章两汉诗歌165.班固《咏史》166.应亨《赠四王冠诗》167.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168.《古诗十九首》释名及其作者169.旧题“苏李诗”及其他五言古诗170.《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的情思内涵171.《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72.“乐府”名义173.汉代乐府机关的职能174.乐府诗歌的分类175.汉代乐府诗歌的保存176.汉代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177.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78.与《诗经》民歌相比,汉乐府民歌在情思内涵和艺术表现上的继承和新变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诗歌179.建安诗坛的时间断限180.“建安风骨”形成的主要原因181.曹操生平思想性格与其诗歌创作182.曹操的诗歌创作成就183.曹植的生平及性格184.曹植诗歌创作分期185.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186.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187.建安七子188.王粲生平189.蔡琰yǎn的生平及其作品190.曹丕生平及其情感特点191.曹丕对七言诗的贡献192.七子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创作分期193.七子不同的文学成就194.王粲诗歌的内容及其艺术特点195.刘祯及其《赠从弟》(其二)196.陈琳及其《饮白马长城窟行》197.阮瑀及《驾出北郭门行》《咏史》198.徐干及其《室思》199.曹丕诗歌的艺术特点200.蔡琰五言《悲愤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第二章正始诗歌201.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202.政治时局对正始诗歌创作的影响203.玄学思潮对正始诗歌创作的影响204.阮籍的生平与思想性格205.嵇jī康的生平与思想性格206.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207.嵇康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两晋诗歌208.陆机生平209.潘岳生平210.潘岳《悼亡诗》的特点211.太康诗风的形成212.太康诗歌内容的特点213.太康诗歌艺术形式特点214.陆机诗歌的代表作及其特点215.左思的生平和思想性格216.左思《咏史》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217.刘琨经历及其思想的转变218.刘琨诗歌的特色219.郭璞生平220.孙绰《答许询》221.游仙诗222.玄言诗223.游仙诗溯源及其两种创作倾向224.郭璞《游仙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225.玄言诗产生的原因及发生发展过程226.玄言诗内容与形式特点及文学贡献第四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227.陶渊明的生平经历228.陶渊明的思想、性格极其人生境界229.陶渊明田园诗的情思内涵230.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231.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232.陶渊明的散文作品233.陶渊明的辞赋234.《桃花源记》的思想艺术特点235.《归去来兮辞》的思想魅力236.《闲情赋》艺术特点第五章南北朝诗歌237.南北朝诗歌创作大势238.元嘉诗歌的时间断限239.鲍照生平240.山水诗241.谢灵运生平际遇与其山水诗创作242.元嘉诗风新变及其原因243.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244.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245.鲍照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246.永明文学的时间断限247.谢朓生平248.永明体249.永明诗歌的发展创作及其原因250.永明声律说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251.永明诗歌的创作方向及其背景252.谢朓诗歌的艺术成就253.宫体诗254.梁陈诗歌创作的三种类型255.宫体诗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256.宫体诗的创作特点257.“北地三才258.庾信生平259.“徐庾体”260.北朝思想文化、地理环境与其诗歌特色261.王褒诗歌262.由“北地三才“的诗歌创作看南方诗风对北朝诗人的影响263.庾信入北前后的诗风变化264.南朝民歌及其保存265.吴歌266.西曲267.北朝乐府民歌及其保存268.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原因269.北朝民歌风格及其产生原因270.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271.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272.《西洲曲》艺术特点273.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274.《木兰诗》艺术特点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275.魏晋南北朝文创作大势276.魏晋南北朝赋创作大势277.建安赋作繁荣的原因278.建安散文创作新变及其创作特点279.曹操散文的特点280.曹丕、曹植散文的特点281.《登楼赋》艺术特点282.《洛神赋》艺术特点283.建安辞赋的创作特点284.阮籍《大人先生传》的艺术特点28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特286.正始时期辞赋创作风貌的新变及其成因287.两晋大赋的主要作家作品288.山水赋289.两晋散文创作大势290.潘岳《哀永逝文》291.陆机《演连珠》、《豪士赋序》292.两晋赋坛大势293.两晋赋作题材的开拓及其背景294.左思《三都赋》的特点295.潘岳《悼亡赋》的特点296.陆机抒情小赋的创作成就297.晋代愤世嫉俗赋作的特点298.两晋赋作的艺术成就299.南朝骈文的代表作家作品300.南朝骈赋的代表作家作品301.骈文302.骈赋303.鲍照《芜城赋》的特点304.江淹《恨赋》、《别赋》的特点305.骈文的文体特征306.南朝骈赋的形式特征及内容特点307.南朝骈文的发展、成熟历程308.《水经注》概况309.《洛阳伽蓝记》概况310.北朝赋的一般特色311.《水经注》山水散文的特点312.《洛阳伽蓝记》散文的特点313.庾信赋的特点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314.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315.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316.《博物志》317.《异苑》318.《幽明录》319.《续齐谐记》320.《拾遗记》321.干宝的生平322.《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323.《笑林》324.《郭子》325.《西京杂记》326.刘义庆的生平327.《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328.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北齐、北周旧臣和由梁、陈入隋的文人329.卢思道《从军行》330.薛道衡《昔昔盐》331.隋炀帝《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332.无名氏《送别》333.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334.李世民《辽东山夜临秋》335.虞世南《蝉》336.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337.王绩《野望》338.“初唐四杰”及其代表诗作339.上官体340.王绩的诗境341.上官体的创新和局限342.“初唐四杰”诗歌创作的不同个性特点343.“文章四友”344.杜审言《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345.宋之问《度大庾岭》346.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347.“沈宋”的诗歌创作与五言律定型348.陈子昂的生平349.“吴中四士”350.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和《登幽州台歌》351.刘希夷《代悲白头翁》352.陈子昂诗歌的特点35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第二章盛唐的诗人354.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355.王维的生平356.孟浩然的生平357.山水田园诗派358.“王孟”359.王维《山居秋暝》、《辛夷坞》360.孟浩然《过故人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夏日南亭怀辛大》、《宿建德江》361.裴迪《华子岗》362.储光羲《钓鱼湾》363.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364.张子容《泛水嘉江日暮回舟》36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66.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表现特征367.禅宗影响与王维诗歌的空静之美368.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表现特征369.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不同艺术特征370.王昌龄的生平思想371.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372.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出塞二首》其一、《长信秋词五首》其三373.崔颢《黄鹤楼》374.李颀《听董大弹胡茄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别梁锽》375.祖咏《望蓟门》376.王昌龄七绝边塞诗的特点377.“高岑”378.高适的生平经历与诗歌创作379.高适《燕歌行》、《塞下曲》、《塞上听吹笛》380.岑参的生平经历与诗歌创作381.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逢入京使》382.高适边塞诗的表现特点383.岑参边塞诗的表现特点384.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艺术特征第三章李白385.李白的生平际遇、思想性格与其诗歌创作386.李白乐府诗的创新意识体现387.李白歌行体诗的独特艺术个性388.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389.李白乐府、歌行的艺术特征及其对唐代歌行的贡献390.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391.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第四章杜甫392.杜甫的生平际遇、思想性格与其诗歌创作393.杜甫的新题乐府394.杜诗的写实手法395.杜诗的诗史性质396.“拗体”律诗397.杜甫绝句的艺术特点398.杜甫律诗创作成就399.沉郁顿挫400.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401.杜诗集大成的体现402.杜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坛403.大历诗风的过渡性质404.大历诗歌共同的艺术面貌405.韦应物诗歌创作分前后期406.刘长卿的心态与其诗歌创作407.韦应物后期诗歌的艺术特色408.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409.“大历十才子”410.“大历十才子”齐名的原因411.“大历十才子”诗歌的艺术特色412.顾况诗歌的主要体裁和风格413.李益的七绝边塞诗最著名414.顾况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元白、韩孟诗派的影响415.李益诗风的两重性第六章中唐诗歌416.诗到元和体变新417.白居易生平418.白居易诗歌分类419.元稹生平420.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421.“元和体”422.张籍、王建的乐府诗歌423.白居易讽喻诗与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的不同特点424.元稹讽喻诗与艳情诗、悼亡诗的不同特点425.韩愈生平426.孟郊生平427.李贺生平428.韩孟派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429.“苦吟”430.“长吉体”431.韩愈诗歌的艺术特征432.孟郊诗歌的艺术特征433..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434.刘禹锡生平435.柳宗元生平436.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成就437.柳宗元诗歌的独到特色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438.晚唐诗歌的艺术特征439.李商隐生平440.李商隐的政治诗441.李商隐的无题诗442.李商隐无题诗朦胧美的主要体现443.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444.杜牧生平445.“小李杜”446.“二十八字史论”447.许浑《金陵怀古》448.杜牧怀古咏史诗的特点449.贾岛、姚合是晚唐著名“苦吟”诗人450.“武功体”451.贾岛诗歌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点452.姚合诗歌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点453.皮日休诗歌创作概况454.晚唐其他写实诗人聂夷中、杜荀鹤、罗隐及其代表作455.陆龟蒙及司空图诗歌创作概况第八章唐代散文456.唐代散文发展大势457.唐代古文运动的起因458.韩、柳的古文理论主张459.韩愈各体古文的创作成就460.柳宗元文学散文的艺术风格461.古文运动的衰落462.晚唐讽刺小品文的主要作家作品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463.唐传奇464.唐传奇与六朝志怪的区别465.唐传奇的发轫期及其代表作家作品466.唐传奇的繁盛期及其代表作家作品467.唐传奇的衰落期及代表作家作品468.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469.俗讲470.变文471.俗讲的内容及其特点472.变文的题材内容及其特征第十章唐五代词473.“曲子词”474.词与近体诗在体制上的明显区别475.“诗余”476.关于词的起源477.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478.敦煌曲子词479.早期文人词480.敦煌曲子词与早期文人词不同特色481.温庭筠生平482.韦庄生平483.“温韦”484.《花间集》485.花间词派486.“词为艳科”487.温庭筠词作的艺术特点488.韦庄词作的艺术特点489.温、韦词艺术表现的异同490.花间派词风及其对后世词的影响491.冯延巳生平492.李煜生平493.李璟词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点494.南唐词与西蜀词的主要区别495.冯延巳词作的艺术特点496.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不同的艺术风格。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知识点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知识点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知识点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知识点如下:
1. 先秦时期:《诗经》是最早的中国文学集合之一,记录了早期的诗歌创作和社会风貌;《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哲理和激情澎湃的情感而著称。

2. 秦汉时期:以《史记》为代表的古代史书出现,文学逐渐与历史结合;汉赋兴盛,代表作品有《离骚》和《九歌》。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群体出现,他们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作品包括诗、赋、文等多种形式。

4.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白头吟》、《古风集》等;贞观文学是指贞观年间的文学创作,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文选》。

5. 宋代:宋词首先出现,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元曲在戏曲发展过程中崭露头角,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汴京图》和郑光祖的《窦娥冤》。

6. 明清时期:明代小说逐渐兴起,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和《水浒传》;清代古文运动兴盛,代表作品有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背的知识点,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风、雅、颂——《诗经》六义之三,《诗经》也就由风、雅、颂三部分组。

成。

其本质上⼀种⾳乐的分类,由⾳乐⽽得名。

“风”的意思是“乐调”,《诗经》中“风”包括⼗五“国风”。

即: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这⼗五个地⽅⾳乐演奏乐歌。

有诗⼀百六⼗篇;“雅”就是表现王朝正统内容的乐歌,分为“⼤雅”“⼩雅”。

⼤雅多颂美,⼩雅多怨刺。

有诗⼀百零五⾸;“颂”是⽤于宗庙祭祀得舞曲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篇。

2.《左传》——原名《左⽒春秋》,作者不详,司马迁认为是鲁⼈左丘明。

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是⼀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于鲁哀公⼆⼗七年(前468),记载了255年的历史。

此外还附录鲁悼公四年⾄⼗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的史实。

《左传》详细记载了这⼀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化、外交等诸⽅⾯的活动,真实描写了当时从天⼦衰微、诸侯争霸到诸侯衰落、⼤夫专权的重⼤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历史事件及有关的诸侯、卿⼤夫等各类⼈物的活动。

3.《战国策》——⼀部战国时期史料汇编,其作者并⾮⼀⼈。

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得⽂三⼗三篇,按国别分为⼗⼆国策,定其名为《战国策》。

记载了⾃战国初年⾄秦灭六国前⼆百四⼗年间的部分历史。

书中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谋⾂策⼠的⾔⾏,映现着当时政治,外交上重⼤事件和纷纭复杂的历史。

其思想内容主要是重⼠尚利,重权借。

此书在⽂学上有较⾼成就:善于运⽤寓⾔和⽐喻说理,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物形象,叙事说理⽓势奔放、语⾔流畅,对后世散⽂、辞赋的发展产⽣过重⼤影响。

前⼈称其为“辨丽横肆,亦⽂辞之最。

” 4.诸⼦散⽂——战国诸⼦百家的散⽂。

战国时期,由于周天⼦权威不复存在,多个政治中⼼并存使得不同学说得以⾃由发展。

于是,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说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诸⼦百家。

他们纷纷著书⽴说,⼤胆发表各⾃的观点,个性鲜明,针贬时弊,推动了各国政治⽂化的发展。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史以古代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为线索,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出了历史的总结和评价。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主要内容涵盖了上古文学、先秦文学、汉赋与骈文、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学等。

自考《古代文学史一》考试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如下:1.上古文学上古文学主要包括《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后世诗文创作的重要参照和借鉴对象。

《楚辞》是一部以楚国民族情感和抒发为主要内容的诗文集合,反映了楚国在历史上的兴衰荣辱。

2.先秦文学先秦文学主要包括《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这些作品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研究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汉赋与骈文汉赋是汉代兴起的一种具有散文结构的辞章,主要以抒发感情和描绘景物为主,写作技巧独特,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骈文是古代一种具有特殊句式和行文结构的文体,起初用于政治演讲和纪实性文字记述,后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4.汉乐府汉乐府是汉代乐府文学的总称,是一种与音乐结合的文学形式。

其中以《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作品最为著名,以其自由、真实、生动的描写方式而成为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

5.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代表了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

此时期以文人雅士的作品为主,表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其中以曹操、陶渊明、陶弘景等人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史一》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上古文学、先秦文学、汉赋与骈文、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学等。

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需要学生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熟悉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创作特点。

此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发展,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的阅读和学习,加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知识点,才能顺利通过《古代文学史一》的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化;
2、描绘人物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4、关于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国语:
1、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2、主要记录齐、鲁、晋、郑、楚、吴、越的历史;
3、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
战国策:
1、由西汉刘向修编成册;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生活艰难
2、讽刺达官显贵
3、厌倦战争;
4、抒写爱情婚姻;
简述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
1、受到汉末到六朝品评人物的影响;
2、士族子弟有意学习名士的言谈举止;
3、文人文士以熟悉故事为学问;
1、《诗经》诗的分类:
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及其它;
神话的性质:
1、都是产生于史前远古时代;
2、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3、表达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愿望;
4、都幻想和想象的产物;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1、春秋到战国初期:语录体、篇幅简短、辞约义丰;
2、战国中期:论辩体,长篇大论、说理畅达;
3、战国末期:专题论文,论题集中,说理透辟;
2、分类方法是根据音乐的不同,风土之音曰风(各地不同的音乐),朝廷之音曰雅(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分类的依据也是音乐的不同),颂是宗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的分类:
1、社会政治诗
2、情爱诗:
3、史诗及其它;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定实的统一;
3、在特定的环境下展现人物性格;
4、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5、以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

以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1.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包括甲骨文、金文、竹简等不同的文字形式。

2.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作品集合,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

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主要包括楚辞、《左传》等作品,以及孔子的《论语》。

4.先秦时期散文的兴起:例如《庄子》、《韩非子》等作品。

二、汉代文学1.古文运动:以史书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代表作品有《史记》、《汉书》等。

2.新文学的兴起:以五言绝句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代表作品有《楚辞》、《古诗十九首》等。

3.乐府民歌的出现:乐府民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

4.古琴文化的兴起:古琴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个别琴谱被后人列为古代文学作品,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乐府民歌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的发展呈现出洞庭诗派、东方朔诗派等不同的流派。

2.与佛教的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学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佛经和佛教诗歌。

3.世说新语的出现:《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著作之一,以记事故障的方式展现了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四、唐代文学1.诗歌的全盛时期: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最为繁荣的时期,杜甫、李白等被称为“诗仙”。

2.近体文学的发展:近体文学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包括了骈文、诗词等。

3.散文的独立地位:唐代的散文有独立的发展趋势,代表作品有韩愈的《韩文公集》等。

五、宋代文学1.诗词的发展:宋代诗词以古文为基础,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代表作家有苏轼、黄庭坚等。

2.元曲的创作: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了杂剧、散曲等。

3.散文的发展:宋代的散文创作有较大突破,代表作品有周敦颐的《爱莲说》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中国古典文学史可以追溯到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从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体系——魏晋南北朝文学。

这个新的文学体系被称为“经传体”,它以传统的四书五经、春秋、考试常识性文本为核心,以《楚辞》、《诗经》、《汉书》、《史记》、《儒林外史》、《论语》、《礼记》等考古文献、著作为基础,学术性的、礼仪性的和美学性的文学作品交相辉映,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文学理论与艺术格局。

古典文学的影响使古代文学体系有了明显的成长。

两晋文学的兴起,带来了古典期文学的巅峰发展,两晋文学体系以《韩荆州集》、《魏书》、《晋书》、《三国志》等史学体经典为基础,以著作如《乐府诗集》、《梦溪笔谈》、《柳毅传》等文学作品为知识载体和诠释文本,有了“礼仪体”之说,兴盛的“知识体”文学,以及施展的“抒情体”古典文学。

此外,在文学题材上,表现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情怀,而古典文学却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以元曲、秦腔抒情文学、明清小说等文学流派为代表。

在中国古代文化空间,具有独特文化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作品,受到了中外读者的广泛欢迎。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中国文学的演变可以分为古典文学时期、清代文学时期以及近现代文学时期。

(1)古典文学时期是在汉朝以后,到清朝末期的最为活跃的文学时期,从学术的「经传体」文学到「礼仪体」两晋文学以及吴越文学,以及唐宋文学、宋元文学到明清诗词文学,以及小说、书信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清代文学时期,主要以诗词、小说、文言文、童话等艺术形式在流传。

其中,陈诚、蒋捷、李清照等提倡题材明志、意象柔弱、语言朗朗、旋律优美的诗歌;而郑成功、胡適、魏晋南北朝吴越文学文学魅力,而此前《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的影响也仍然很大;同时清代文艺科学的开展,也衍生出诸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两百首》《提字注》《金陵芳胜集》等著作,这些文学作品又成为文坛上精英文章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2.《墨子》:墨子及其弟子与后学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成书于战国中期。

语录体散文,但少数篇章初论说文的规模。

显示出由语录体象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3.墨家学派的主要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4.《孟子》:孟子晚年和弟子编纂的书,全书包括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1.仁政2.道德修养“尽心、养性、诚心、寡欲”“浩然之气”“舍生取义”3.文艺见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5.《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6.《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

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

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

清代卢文弓召《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7. 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8.《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

强调统一的思想。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1.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招魂》。

2.关于《离骚》的解释:司马迁“离忧”;班固“遭受忧愁”。

3.宋玉的作品有《招魂》、《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

其中《九辨》被后人推崇为“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

)第二编汉代文学第一章汉代辞赋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

赋者,铺也。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错误)。

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

”《汉书》:“不歌而诵谓之赋。

”(正确的观点)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

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

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

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

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

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

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

它的结构格局和铺排形式都为司马相如的大赋奠定了基础。

4.司马相如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

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

5. 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6.班固的代表作品散体赋《两都赋》。

7.张衡的作品有《两京赋》,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

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第二章汉代的论说文1. 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谏立淮南子诸子书》2. 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3. 枚乘的政论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4. 邹阳的政论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5. 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6. 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

其中《答客难》对后世影响很答。

模范它写作的有:扬雄《解嘲》、班固《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實《客讥》、曹植《客问》、韩愈《进学解》。

7. 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杂著三类。

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

清代刘熙载“刘向、匡衡之文皆本经术。

”8.扬雄的散文《解嘲》《法言》。

9. 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10. 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

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

王充《论衡》;冯衍的赋《显志赋》,文《显志赋序》;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缪袭称仲长统“才足继西京董、谊、刘、扬”。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1. 《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

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

“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

“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2. 《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汉书》及东汉其他叙事散文1. 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散文《答宾戏》;五言诗《咏史》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2.《汉书》作者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

《汉书》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蔡邕是写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

5. 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第五章汉代诗歌1. 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

其职能是:一、写词配曲,演习排练。

二、组织人到各地采集民歌。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3.汉代的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 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A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曹操诗文俱佳,为文大胆随便。

鲁迅:“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作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擅长于写四言诗,兼有五言、杂言。

全用乐府古题。

很多具有“诗史”性质。

钟嵘:“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敖陶孙:“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曹丕擅长于五、七言诗《杂诗》《燕歌行》,在七言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著有《典论》一书,其中《自叙》《论文》两篇文章保存比较完整。

C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他的散文和辞赋也很出色《洛神赋》。

钟嵘“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建安之杰”。

2.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A孔融的散文有《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诗《杂诗》。

B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名。

C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

D 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

E刘桢当时与曹植并称“曹刘”,他的《赠从弟》三首写得最好。

F徐干著有《中论》。

3. 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一篇长达540字的自传体叙事诗,骚体《悲愤诗》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第二章魏晋文学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竹林七贤”,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A阮籍的代表作品是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B嵇康的代表作品是《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和《幽愤诗》。

文章有《太师箴》、《与山巨源绝交书》,刘勰说嵇康之文“兴高而采烈”,“师心以遣论”。

其特点是立论大胆,思想新颖,论辨充分,说理透辟;使气骋辞,感情充沛,词采峻烈,锋芒毕露。

文风清峻通脱。

2.西晋初年的傅玄、张华和太康年间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名噪一时。

A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

潘岳与陆机齐名,并称“潘陆”。

潘岳“善为哀诔之文”。

代表作品:五言《悼亡诗》B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

陆机的文《吊魏武帝文》、《文赋》C左思《咏史八首》;辞赋有《三都赋》名扬天下,洛阳纸贵。

刘勰称“拔萃于《咏史》”钟嵘认为《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极力推崇“左思风力”3.刘琨代表作品《扶风歌》、四言诗《答卢谌》、《重赠卢谌》4.郭璞工诗善赋,十四首《游仙诗》。

钟嵘认为其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词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5.贾谧“二十四友”:潘岳,陆机,左思,刘琨6. 东晋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恒温、庾亮、支遁等,而以孙,许为代表。

7.王羲之的文以《兰亭集序》最为传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