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 少年旅行队教材分析:《少年旅行队》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标本》和《旅行者之歌》五首诗组成。
这五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
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理,把纷繁的事物经过高度浓缩,使之呈现出简洁美,给人以启迪,令人从中品味出诗意。
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孩子的口吻,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想象生活,感怀生活,拉近了沟通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
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抒情色彩极为浓重,容易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读后能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学情分析:“散文诗是永不褪色的艺术,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幸福感,道出儿童纯净的感情和多彩的内心世界。
”《少年旅行队》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为数不多的散文诗之一,关于这种文体极其特点,教师不必做过多解释,应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去体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涵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散文诗一般都有内容跳跃的特点,从而给读者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本文亦是如此。
本文为散文组诗,篇幅较长,每首诗结构相似,中心主题相同,因而教学指导应详略得当,有所侧重,可运用学法迁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2个生字,注意“簿”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题的含义,体会少年旅行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和知识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揣摩课文每部分加小标题的好处,体会总分关系问句的妙处并仿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11囚蚁鄂教版
4.写作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实践。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作品。
5.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
1.悬念导入: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吗?它们在面对困境时会怎么做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囚蚁》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3.写作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短文,是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进行拓展性思考;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着重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逐步提高。
6.课后拓展: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推荐、写作练习等,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写作与表达: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4伟大的出征优质课教案
板书设计: 4 伟大的出征等待送行庄严出征站满从容稳健的步伐激动洪亮的报告声(果断、从容、)渴望标准的军礼爱国的情怀一、介绍扬利伟: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经过5年多训练,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并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
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人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二、请看2003年“感动中国”评选组委会授予获奖人物杨利伟的颁奖辞: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三、附:1.世界航天史上的大事件:第一颗人造卫星: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卫星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
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的“东方红”宇宙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
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1969年7月20日,美“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在月球上着陆的载人飞船。
鄂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5篇
鄂教版六班级上学期语文教案5篇鄂教版六班级上学期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生疏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引导同学通过概括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黄山松的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4.学习本文观看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引导同学通过概括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步感知黄山松,引导同学抓住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自己对黄山、黄山松的生疏和了解。
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介绍对黄山松的生疏和了解。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利用词典把握要求把握的生字。
2.重点指导易错字音和易错字形,理解词语。
3.小组学习、汇报。
三、朗读课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多种形式组织朗读练习。
3.指明读文。
其次课时一、深化读文了解课文叙述的挨次和特点1.读课文,思考:黄山松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留意结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谈自己的感受。
2.文中具体写了黄山松的哪三个特点?举出文中概括这三个特点的句子。
二、结合具体的语句了解黄山松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一)了解黄山松的特点。
1.结合具体语句感受黄山松的特点。
2.默读、思考;小组争辩、沟通。
(二)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1.作者对黄山松是怎样一种感情,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这种感情的?(1)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
)(2)同学自评、互评2.同学读课文,结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谈自己的感受。
(生疏到文章总的挨次是按着总述—分述的挨次来讲的。
)第三课时一、回读课文,整体感受文章。
说一说:你认为作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哪些地方精彩?(引导同学从内容、表达方式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进一步生疏作者写作文章的特点)二、练习巩固。
1.巩固基础学问。
2.口头表达文章的写作挨次以及黄山松的三个特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4《在柏林》教学设计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作者通过课文传达的情感态度。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讨论如何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在柏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概括各段落的大意。
2.通过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2. 分段学习,深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至“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
学生朗读,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这部分内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
班级分享: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部分(“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至结尾)
学生自读,勾画关键信息。
分段讨论:
第一段(至“一个还病着”):老头夫妇的对话揭示了什么信息?
《在柏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1 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识记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文章通过人物对话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写法。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二段(至“走出车厢的那个人刚伸了一半手臂”):这一情节对主题有何作用?
第三段(至结尾):结尾处的“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有何含义?
小组内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巡回指导。
3. 段落大意概括
引导学生根据讨论内容,概括各段落的大意。
班级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总结拓展
提问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对战争有何新的认识?
- 第二部分:老头夫妇的对话,揭示战争残酷
(语文教案)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语段,品味语言之美,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
一起看看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送查阅!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2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体会在景物描写中融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的表达方法。
2、在读文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一切事物在早晨充满着希望与欣喜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2、唤起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重难点分析: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语段,品味语言之美,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
2、理解“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去看一天是怎样诞生的!〞启迪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一)教师就早晨的景色和学生开始谈话。
例如:我们每天都会沐浴着晨光走向。
早晨那行色匆匆的路人,路边布满露珠的花花草草,以及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万物,我们都是那样熟悉。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早晨带给你的感受。
出示交流话题(二)同样的早晨,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感受。
下面我们就随苏联作家高尔基走进他为我们描述的又一个“早晨〞。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早晨的美好。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关注生字新词,将每句话读通顺,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读了课文,说说“早晨〞留给你怎样的感受(二)交流预设:1.学生应该都能读准生字,但“惺忪〞、“惬意〞、“醇厚〞等词语理解起来比拟困难,可以在之后的品析语段时加以理解。
2.学生对早晨的感受只会停留在浅薄的外表。
如早晨是美好的,不会从情感上有深刻体会。
教师不必深究,在下面的学习中自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伟大的出征 鄂教版
4.伟大的出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阁、综、瞩、蕴、涵、瞬、摩”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扣住关键词句,理解“伟大的出征”的含义;4.学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体会文章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朗读,理解文章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伟大的出征”的含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从人物的神情和语言去了解人物的内心,从弄清事件内容去了解事件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1.视频导入: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
“神舟”五号一飞冲天,这一震惊世界的壮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宇航大国了!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伟大的出征!2.读题质疑。
板书课题(伟大的出征)(1)齐读课题。
(2)质疑:读后题目后,你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①“出征”是什么意思?②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是伟大的出征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出示生字,检查预习的情况。
重点指导下列生字:①“瞬”是翘舌音。
②“综合”的“综”与“踪迹”的“踪”区分开。
③“瞩”的最后三笔依次是竖、提、点,不要写成竖折、点。
“涵”字右半部分里面不要写成“水”。
2.学习新词。
(1)认读:问天阁综合世界瞩目蕴涵瞬间摩托车从容稳健指示(2)释义。
重点理解下列词语:执行——实施;实行。
寒意袭人——寒气侵袭人的肌体。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世界瞩目——全世界都关注。
稳健蕴涵指示稳健——稳而有力。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案一般都是老师打算的,便利于课堂教学的东西。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来看看。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关键语段。
3、在阅读中留意品尝词语的感情色调,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尝词语的感情色调,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总结,回来整体,拓展延长,升华情感。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尝词语的感情色调,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单元课时支配1、《花脸》1课时2、《我爱篮球》2课时3、《自行车》2课时古诗诵读《题临安邸》1课时语文乐园(一)3课时1、花脸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词语积累2、你知道关羽这个人吗?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关羽的英雄故事。
(二)课堂教学1、导入1)同学们,今日让我们来学习一什么是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
花脸是俗称。
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3)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压岁钱之外还有更吸引他们的缘由。
比如小闺女要装扮自己,男孩子喜爱鞭炮,而我在过年的时间里却最喜爱买个花脸戴。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5篇
鄂教版六班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5篇鄂教版六班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1《青山不老》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制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预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分散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生疏他吗?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同学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老师出示重点词,同学进行练习。
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
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
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出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呀?引导同学想象,然后齐读。
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找出来进行沟通。
(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这一奇迹到底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制造出来的?同学读课文,概括。
预设:(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学习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老人制造的奇迹,再说说自己对老人的看法。
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一”教学设计泸西舞街铺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写建议书的格式、方法和步骤。
2.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能结合生活实际和掌握的资料写出一份科学、合理的建议书。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建议书的格式。
2.能结合生活实际和掌握的资料写出一份科学、合理的建议书。
三.教具准备:待修改的建议书一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查找资料、调查,了解了周围人们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如果人类的这些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打算怎样做,才能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呢?(学生自由发言)还是写一份建议书吧。
2.探讨写作方法。
(1)出示待修改的建议书。
体性、建议是否合理方面引导),并给以修改。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读一读,使之获得成功感。
3.小结。
(建议书的写作步骤和格式)4.作业布置。
我们周围也存在许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
请结合生活实际和你掌握的资料写一份环保建议书,写完后利用所学的知识互相评议,写得好的,我们将把你的建议书寄给上级有关部门,让你的建议书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环保出一份力。
然后,让学生想好后写。
(时间不够,可留作课外作业)五、板书设计:习作内容:环保建议书格式:1.标题。
(根据建议书的内容而定)2.称呼。
(根据收建议书的人而定)3.建议内容。
(首先,写清存在的问题;次其,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4.建议人的姓名和日期。
六、附:待修改的建议书一篇。
亲爱的同学们: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范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一”教学设计泸西舞街铺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写建议书的格式、方法和步骤。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精选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篇1知识与技能1、根据给出的情境找出编故事的关键词,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2、学习构建故事框架以及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将想象延伸。
3、学习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想象编故事,并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塑造人物。
重点创编出合理、有新意、有波折的故事情节,并能将故事写具体、写精彩。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会讲故事吗?很多精彩的故事都是人们精心编造、虚构出来的,大人们能编,小朋友也可以编,你们想编故事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创编简单的故事吧!(板书课题)二、设置情景,展开思路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精彩的故事。
我们还一起给这些故事定了这样一个标准:要素齐全、故事完整、情节曲折、人物鲜明。
(学生齐读)要素齐全就是说故事中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除了这几条,你觉得好的故事还要具备什么?(出人意料? 合情合理。
)这节课,就让我们对照这个标准一起来编一个故事。
2、(课件出示)早晨起来,丁丁向窗外一看,发现屋外神奇地出现了一座城堡。
他跑到城堡前,听到里面传出了奇怪的声音。
里面是谁?这时,城堡的门吱吱呀呀地开了,丁丁走了进去……(1)对照好故事的标准,看看这段话已经有了些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
)接下来思考:①这段话里已经有了一个人物——丁丁,那故事中除了丁丁还有谁吗?从哪里知道的?(奇怪的声音。
)②好,那我们往下想想!我们要想象眼前真的出现了一座城堡。
突然听到里面传出了奇怪的声音(播放三种奇怪的声音),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你觉得这种声音奇怪吗?过渡:同学们,城堡里奇怪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奇怪的事情也有一大堆!丁丁进去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畅想吧!③丁丁听到了什么声音?他进去后循着声音看见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用三四句话简要地在小组内说一说。
(2)同学们都是想象的高手,编故事就像我们向着不同的方向走能看到不同的美景一样,那我们向着不同的思路就能编出各不相同的故事。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全集(Word版)第四单元( 教案)12童年的发现
12.童年的发现 认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1.学会 12 个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代 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2. 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
学
过
程
第1页
共3页
第 学习 目标
二
课
时
1. 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 学 预 设 一、回忆导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以作者是怎样发 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 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 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 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 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便激发了 “我” 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 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 “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 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 密的,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 事。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 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 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3.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 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 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 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 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教学生成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教案优质范文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教案优质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在柏林》,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及主题思想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一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表达技巧,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感受课文所传递的和平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拓展。
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阅读理解、分析课文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战争与和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和平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表达技巧,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4. 随堂练习:针对生字词、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所传递的和平理念,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在柏林》2. 主要内容:生字词课文结构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并造句。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3)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和平的短文。
2. 答案:(1)略。
(2)战争带来破坏,和平促进发展。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但在主题探讨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和平主题的文章和书籍,提高文学素养,深化对和平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结构分析。
2. 教学目标中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拓展。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四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程简介本教案是针对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内容的教案,主要包括第四单元“语文乐园四”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四川方言韵腔语音拓展阅读2.学习感受语篇表达的美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四川方言的语音韵腔2.能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色彩教学准备1.教材: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辅助教材:课文相关阅读材料3.课堂工具:黑板、粉笔、课件教学过程导入1.预热:播放四川方言歌曲《茉莉花开》。
2.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听到了什么方言?方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第四单元“语文乐园四”。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词典查阅生字生词。
合作探究1.学生小组讨论:请你们找出教材中的四川方言,尝试用普通话来朗读,并讨论方言的韵腔特点。
2.学生合作完成相关阅读材料:从阅读材料中找出和方言有关的内容,并进行朗读。
拓展延伸1.教师展示其他方言的特点,让学生进行听辨,拓宽学生对方言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小组讨论:方言和普通话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用法有哪些异同之处?总结归纳1.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对方言的了解有哪些增加?你们对方言的态度有什么变化?2.教师总结课堂内容: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韵腔语音、阅读相关材料,拓宽了对方言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语篇表达的美。
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课外读物,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特点。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方言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听歌预热和阅读教材,激发学生对方言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方言的特点和用法。
同时,通过学习韵腔语音和感受语篇表达的美,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节奏的控制,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堂任务。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围绕“葵花”讲述的事情,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
过程与方法:搜集相关资料;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升华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葵花生命之坚强,体悟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悟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聊天引入。
1、同学们,你们爱嗑瓜子吗?平常大家见过的葵花大都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谈)今年,我们就来认识一株有着特殊经历的葵花子。
学习第七课:葵花之最(教师板书课题,强调葵的写法)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你了解她吗?教师随机补充。
毕淑敏亲眼目睹了一个个战士为了祖国的和平,为了人民的安宁,他们抛开个人的安逸生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这荒芜人烟的高原深山,守卫着祖国的千里防线,他们默默承受着恶劣环境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3、那毕淑敏笔下的葵花之最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文中的中心句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普通的葵花引入,衬托出文中葵花生长环境之特殊;结合课后“我的资料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中葵花生长环境之恶劣,为理解“这是世界上的葵花”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勾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2、检查生字词结实纤巧山路迢迢稀罕烙关山重重泯灭强调“纤”的读音,并说出另外的读音,再组词。
强调“罕”的本音。
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勾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设计意图: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熟悉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理清*脉络。
)三、研读课文1、齐读中心句: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她是世界上的葵花。
【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鄂教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识别本组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课内容。
3.关键词和句子的含义及写作方法4、培养主动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享受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收获,提炼出好的阅读方法。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学会本组课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通过元素串联、问题概括、标题溯源、内容辅助等方式总结主要内容。
单元课时安排:1个初级旅游团队2个课时2跟祖父学诗2课时3个夏夜2个课时诗词诵读舟过安仁1课时语言公园(一)3学时1少年旅行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并能在这节课上写五个新单词,注意“书”和“毛”的写作方法。
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3.情感阅读课将初步感受到散文诗的韵律美、韵律美和强烈的抒情色彩。
4、背诵课最后一部分。
过程和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全面阅读和不同形式的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节奏美、节奏美和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理解课和阅读课,体验旅行团队成员在旅途中愉悦、兴奋、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生命的海洋中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结合关键词和句子理解课程内容,体验旅行团队成员在旅途中愉悦、兴奋、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生命的海洋中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受。
教学准备1.我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请参考作者柯兰的资料。
2、制作,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言——调动学习积极性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有一支和你一样喜欢旅行的青年旅游团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新奇的发现”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海的颜色》通过对四处海洋不同颜色的描写,说明了海的颜色其实也富有变化,并告诉我们:对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命题,也可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囚蚁》记述了作者儿时与妹妹突发奇想饲养蚂蚁最终失败的“笨”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天真与自由的可贵。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在九岁时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暮江吟》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文乐园”的第一题,让学生熟读成语,积累成语,引导学生们发现6
个成语的共同点;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领悟想象在表达感受中的妙用;第三题积累名言警句,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四题在学习成语过程中,了解成语的来历和意思,进而积累成语。
本次“习作”通过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扣重点词语,体会事物特点或人物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及质疑问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形象和蕴涵的情感。
4、感情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总结,回归整体,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2、感受童年时代的纯真美好。
3、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充分读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扣重点词语,体会事物特点或者人物思想感情。
3、揣摩文章表达方法,领悟语文文字的精妙。
单元课时安排:
10 海的颜色 2课时
11 囚蚁 2课时
12 童年的发现 2课时
诗词诵读暮江吟 1课时
语文乐园(四) 4课时
10 海的颜色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
通过对四处海洋不同颜色的描写,说明了海的颜色其实也
富有变化,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对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命题,也可
以通过实际观察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全文以“海洋的颜色”为题,并以此为线,布局谋篇。
全文结构严谨,首尾照应,条例清晰,真实可信。
11 囚蚁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二次饲养以蚂蚁的全部逃走而告终,从而促使作者明白了“自由可贵”的道理。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流露出兄妹俩浓厚的好奇心,使我们感受到童年时代的纯真和感悟生命真谛的美好。
12 童年的发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
第二部分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
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获得感悟。
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内心世界。
诗词诵读
暮江吟
【参考资料】
(1)《暮江吟》是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
界。
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
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