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反思与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反思与应对

作者:徐明

来源:《大学教育》2013年第12期

[摘要]近年来,安徽高校学生中宗教信徒群体人数增长迅速,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呈年轻化、高学历化的趋势,本文以某高职院校X同学为典型案例,分析大学生信教群体的三点状貌特征:第一,遭遇危机困顿的弱势群体易成为教会吸纳的对象;第二,大学生接触基督教的主要介质为家庭熏陶和朋友影响;第三,校园传教方式有假借心理讲座为名的新动向。高校应正视宗教信仰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在校园中存在的事实。可从四点引导与应对:一是强化大学的教化功能,用科学的宗教文化比较与观照来引领盲目崇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替代信仰真空;二是重新建立新的集体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对遭遇心理危机、经济危机、学业危机的困难学生群体对应帮扶;三是强化青年学生感恩社会情怀培养,用励志的正能量抵制宗教渗透;四是防止传教人员假借心理咨询之名行宗教渗透之实,警惕宗教渗透对校园稳定和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可能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宗教信仰高校大学生状貌特征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136-03

一、特殊身影引发问题的提出

在历年新生报到的人群中,总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身影。2010年9月酒店管理专业新生X就是其中很特殊的一位,在一群群由家长前呼后拥、衣着光鲜、神采飞扬的报到新生中,他显得很特别,引起迎新老师的注意。X同学没有亲人陪送,身材矮小,戴副近视眼镜,灰黄的脸色略显营养不良,随身带来的行李仅是一只半旧的大蛇皮编织袋,内装简单衣物。老师询问他为何没有家人相送,他只淡淡一笑: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文化,没出过门,没法送他。他向老师询问如何办理助学贷款。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通过绿色通道帮他办理了入学手续,并成功申请每年六千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其后第一学年他在学校食堂勤工俭学,周末在外兼职,学习生活基本正常。

再次引起关注是在一年七个月之后,他作为一起未遂的传教集会的联系人,由公安部门掌握线索,通知学校,系里老师找他谈话。他表现出的思想状态和执着崇信的程度令老师难以置信。他始终不认为自己联系教会人员到学校“办讲座”是传教性质的活动,反复强调是想和更多同学分享这两个境外归来教友的磨砺经历,增强抗压心理应激水平,帮助大家更好地成长。他慢条斯理,不愠不火,目光温和而透射出坚毅。近三个小时深度交谈后,他对事件性质有所认识,表示不再参与校园传教行动。离开时,他依旧单薄的身影、依旧对前途担忧的眼神,既令人同情又让人担忧。

X同学作为大学生中的宗教信仰团体中的一员,窥斑见豹,引发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群体的关注与研究。下面,我们以X同学为典型案例,分析大学生信教群体的发生背景、状貌特征,探讨高校应该采取的积极应对策略。

二、典型案例背景及基本描述

(一)案例发生背景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基督教信徒数量快速增长、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呈年轻化、高学历化的趋势,辐射在高校学生人群中,表现为大学生中出现了有宗教信仰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大学生中虽还是小众人群,但他们的观念信仰、成长环境、职业发展趋向却需要得到足够地关注和适当地引导,以利于这个特殊群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健康成长。从高校管理者角度看,关注信教学生特殊群体,有效地实施干预疏导、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有利于高校整体稳定,有利于社会和谐安定,有利于全社会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二)案例基本描述

学生X基本情况:性别男,身高160厘米。1991年出生于安徽省,2010年7月高中毕业,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进入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习。

家庭背景:父亲农民,于2006年病逝;母亲文盲、农民;弟弟在合肥另一高职院校读书;姐姐出嫁,家庭经济困难。

该学生信教的直接缘起诱因是其父在他读初二那年因病去世,家庭突然发生巨大变故,母亲没有文化,无从疏导两个年幼的孩子度过心理危机。在读高一时,受家族姑姥的影响,接触教会,定期参加礼拜,开始信奉基督。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常与另一高校一位教友联系,按基督教会规范,每周一同前往合肥市某地区教会聚会。在学校期间,学业成绩良好,遵守校纪校规。因家庭贫困,入学两年来,每年均享受3000元国家助学金和学院助学金300元,同时申领了6000元助学贷款。现已完成校内两年学习,在位于合肥市某酒店顶岗实习。

在与该生的深度访谈中了解到,他参加教会活动主要是寻求安全感和满足心理慰藉。父亲去世后,他和弟弟感觉天都塌下来了,看不到方向,对未来更加迷茫。那段压抑的日子让他对人生感到绝望,甚至想到自杀。高中时偶然接触教会,基督教群体团结友爱的关系与氛围带给他以慰藉,用他自己的话,就像给了他一根精神上的救命稻草。从此,开始对基督教产生心理依赖。

进入大学后,由于家境贫困、身高外貌等客观条件局限,他总感觉各方面不如别人,产生了较强的自卑心理。平时除宿舍同学外,与其他同学鲜有交往,性格内向,很少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再加上远离家乡,缘于地域的归属感开始缺失,又未能建立起新的交际共同圈。故将教会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每周他都会和邻近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的同学一起转两三次公交车,到包河区一教堂做礼拜。

三、案例深度分析

(一)遭遇危机困顿的弱势群体易成为教会吸纳的对象

中西部地区高校学生信教人群仍以弱势群体为主。弱势群体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应对风险能力低下,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会选择对超自然力量的信奉,同时在宗教供给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这些人会选择信教。传统的宗教心理学强调“心理紧张”与宗教信仰的关联性。例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nes)认为皈依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剧烈痛苦、混乱、绝望、冲突、罪恶感和其他类似的心理困扰而引起的。该案例符合这一解释。

该案例中的X同学少年丧父,家庭困顿,又无人倾诉,对前途迷茫的危机状态正是他接触教会之前的心理基础,这时有家族成员姑姥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基督教,正好弥补其信仰缺失。皖北地区农村很多信众即在这样背景下成为信徒,他的姑姥、弟弟均是在生活困顿、限于文化程度较低、视野狭窄、又无力改变现状的背景下成为基督教信徒的。

在与该同学深入交谈中,他还诉说了一个直到现在还不能解开的情结,并以此一直坚信自己笃信基督是正确的选择。X同学初二那年父亲去世的前几天,父亲突然说看见一个本村早已去世的人从田埂上走来,活灵活现描绘出那人的衣着神情,还说曾与其交谈。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亲戚乡邻就说:那个已去世的村民是专程来带他父亲走的。其实,稍有常识或阅历的人很容易解释他父亲临终出现的幻听幻觉现象:晚期肿瘤患者会因转移到脑部的肿瘤或继发性脑积水压迫视神经和周围组织,引起幻视幻听,这是病程中表现出的症状。可惜不仅X同学本人没有这样的常识,他的族亲长辈也不具备科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二)大学生接触基督教的主要介质为家庭熏陶和朋友影响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把大学生接触基督教的途径概括为三条:人际网络、家庭影响和书籍阅读。回顾该案例中学生X接触基督教的过程,少年阶段传播源来自于家族亲属,但姑姥信教只是使他被动接触,他并未真正信奉。至中学家庭发生变故之后转而信奉,大学阶段基于弥合地域共同体解体带来的归属感缺失,开始笃信基督教。

如果说身在故乡时X主要是受家族成员影响的话,那么X同学2010年到合肥某高职院校求学之后,原有地域共同体解体后,原先稳定的心理归属感缺失,这时恰好在邻近民办本科院校求学的同乡、中学同学、同为教徒的王某,恰好弥合他尚未建立起来的新地缘归属感的缺失。于是,王某成为大学阶段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每周两人都相约去教堂礼拜,平时电话短信常保持联系,王某也同样试图联系境外传教人员做校园宣讲,被公安机关及时掌控化解。

(三)校园传教方式有假借心理讲座为名的新动向

除传统的教堂布道讲经、教徒之间相互传播外,传单、书刊、影视、网络已成为比较常见的传播渠道。近年来,又出现了境外人员以分享国外经历的报告会、为大学生做步入职场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