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长城教学案例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长城教学案例9篇长城教学案例 1教学背景:《长城》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并用朗读来表达这一情感.四年纪的孩子较小,再加上现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比较困难,于是,我在课前布置孩子们搜集了有关长城的各种资料,这为学生在本节课中对万里长城的认知和进入相应的情境,体会民族自豪感打下了基础.教学片段:片段一:图文结合,全班交流.1,cai:长城的录象(近景,远景)师:长城是我国世界遗产的一扇窗口,它以雄伟壮观的气势,高大坚固的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城,了解长城.看了录象后,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长城很长.从远处看,它就像一条长龙.生:长城不但长,它还非常的高大坚固.2,能不能结合你找到的资料,来介绍长城的特点生:我了解到长城共经过了16个省市自治区,如果步行要60多天才能走到头.(自己带了一幅地图,指出长城所经历的省市自治区.) 生:我知道如果把修筑长城的条石用来修筑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长墙,它可以环绕地球一圈多呢!片段二:以疑促读,读中悟情:1,作者站在长城上,思绪万千.让我们接着往下读,看作者有何感受cai: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点名读.2,为什么说"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谁能联系课文谈谈生:我从"数不清"这个词语感受到了条石非常的多.生:条石不但多,而且非常重,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劳动人民要把这么多,这么重的条石搬上那陡峭的山岭肯定是相当的辛苦.生:"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说明当时设备的简陋.劳动人民不但耗费了许多的血汗,而且肯定想了许多的方法,可以看出他们的智慧.生:我想要在平地搬运那么重的条石肯定都相当的困难,更何况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呢,修筑长城肯定是相当艰难.3,cai: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师:是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凭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岭.让我们一齐读读这段吧!片段三:发挥想象,情境再现.cai:录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场面.)师:在遥远的古代,要把重2000多斤的巨石搬上陡峭的山岭是何等的困难!想象一下,当时劳动的情形是怎样的劳动人民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配音乐,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生:我仿佛看到在在寒风中他们一刻不停地干活.只要他们一停下来,马上就会遭到旁边那些可恶的官兵的毒打.无情的鞭子一下一下地抽打在他们身上,惨叫声声,鲜血直流,有的人被活活打死了.生:我眼前仿佛浮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人吃力地抬着这些巨大的条石,其中有一个身材单薄的人就快要摔倒了.生:我仿佛看到他们的手上,身上,脚上全部都是鲜血,一群人正在抬一块条石上陡峭的山岭的时候,前面的一个人突然摔倒了,条石滚下来,把人砸伤了,砸死了!师:孩子们,你们说得太棒了!长城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高大坚固,绵延万里,更重要的是它是在那样艰苦原始的条件下修建起来的,它凝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让我们一齐读课文的第三段,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由衷的赞叹.生齐读.片段四:领悟感情,表达感受.师:此时,如果你也登上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目睹这壮观的景象,你会有何感受把你的感受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生:此时,我仿佛登上了长城,我看到许许多多的游客都在登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我想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筑而成的,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长城.生:如果我登上了长城,看到那绵延万里的长城,我一定会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因为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生:我仿佛看到了万里长城,我不仅感受到了长城壮观的景象,也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这样长的长城人们都能筑成,那还有什么我们华夏儿女会办不到呢!教学反思:1,由认知到了解.只有一部分孩子去过长城,所以一上课首先放映了一段长城的录象,让他们对于长城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再加上学生课前搜集了许多长城的资料,为学生了解长城的长和高大坚固这两个特点奠定了基础.如果有更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长城的图片拿出来互相分享,也许效果会更好.2,以读促疑.通过读,让孩子们了解长城,感受情感.从读中,他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感受.教师随机提出疑问:为什么说"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学生通过读,自己在文中找到答案,更好的理解情感.3,创设情境.在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时,四年纪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关系要理解作者那份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比较困难,而又不能通过老师的讲授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我就感到了学生理解的困难.这次上课时我就想到了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一边播放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面,一边配上忧伤的歌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劳动人民劳动的情景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此时,孩子们的情绪被感染了,在加上那真实的画面,他们都仿佛看到了当时劳动的场面,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在学生再读第三段时,学生的感情已经是水到渠成,得到激发和升华.4,结合文本表达感受.根据教学重点,我选择课文的第三,四段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在学生已经领悟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并激发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后,我让他们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边想象,边体味那份骄傲,自豪之情,让他们达到情感上的真正高潮.长城教学案例 2《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后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秦兵马佣》,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
17.《长城》教学设计
17.《长城》教学设计五峰实验小学李俊辉教学背景: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征调大量的民夫,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国为了抵御北方匈奴入侵修建的的城墙,修建了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秦灭亡后,后续国家陆续补修,特别是在明朝时期,为了抵御清军入侵,补修和延伸了长城,终形成了今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
教材说明: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幅图片是从远处看到的长城,画面展示了长城随着起伏的山势蜿蜒盘旋的雄伟其实,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长而壮观。
第二幅图片是从近处拍摄的长城。
图片清楚地显示了长城的结构:城墙外延有垛子,垛子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有方形的城台。
一眼望去,就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课文一、二自然段描写的是两幅彩图的内容,突出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抒发作者由看长城而展开的联想。
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2.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难点}教具准备:长城近景图、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读中感悟,图文结合。
教学资源:长城的远景图和近景图。
教学过程:一、画面激趣,引发探索求知欲,导入新课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已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我国的“世界遗产”。
大家刚刚欣赏过的自然和文化景观里面有你们熟悉的吗?(颐和园长城)那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着重介绍一下长城。
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板书:长城齐读课题。
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封面范本)设计主题:《长城》教学设计学科:学校:授课教师:日期:二〇年月日(内容范本)《长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十七课的内容,这篇课文的后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秦兵马佣》,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知识目标:识记生字词不难解决。
但技能目标: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情感目标: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教学法,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导读--初识长城1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
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2 、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引读课文)3 、交流阅读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 结合课前的预习,学生反馈)二、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教师指导观察图,让学生感受画面。
1 、看第一幅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观察图时,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体进行重点观察。
)2 、看第二幅图,说出你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大屏幕展示长城远景图,配上音乐《长城长》。
2、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3、师谈话导课:大屏幕上展示的是——?歌曲中唱的是哪里?通过课前交流资料,同学们对长城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检查生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①指名读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2、检查词语情况(课件出示词语)①开火车读。
②小组读。
③齐读。
3、检查通读课文情况①同桌互读课文。
②指名四人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③指名评议谁读得最好。
三、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朗读和倾听,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长;高大坚固。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2、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你觉得应该选哪一句?3、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三、细读品味道,积累语言。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谁先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1、交流第一段。
理解长城的“长”和“蜿蜒盘旋”的特点。
师: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2、交流第二段。
①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篇一:《长城》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整体阅读本单元:1、这一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2、交流:主题是《我国的世界历史遗产》3、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世界历史遗产有哪些?4、走进《长城》课后的阅读资料袋。
5、这一单元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三个世界历史遗产,分别是: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节课让我们先走进伟大的长城。
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说说你对长城的了解: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物保护遗产之列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长城,对长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温馨提醒:这课书的生字挺难的,同学们一定要想办法读准2、交流、反馈出示词语:/蜿蜒盘旋、崇山峻岭(读准音、看课文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垛子、瞭望口、城堡、射口(看图指导他们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屯兵、嘉峪关(简单的介绍一下)气魄雄伟(放在阅读教学是理解)3、指名分读课文,读完一段,简单的说说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使学生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学了些什么?)三、书写生字,1、同桌检查,互帮互助2、重点指导:旋、隔、嘉四、课堂练习:作业本:1、2、3题第二课时一、导入: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国世界遗产的第一扇窗口:长城吧。
二、细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1、自由读全文,画出最能高度概括长城的一句话。
2、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长城【教案背景】1.面向全体学生四年级2.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17课第二课时3.教师准备:A:多媒体教室及投影设备。
C:教学的PPT课件。
D:利用百度引擎查阅相关阅读资料,备好课。
4.学生课前准备:A: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预习课文的生字词语。
B:利用百度查阅有关长城的资料。
C:看视频:八达岭长城视频链接:/v_show/id_XMjY0NTY4MjIw.html【教材分析】《长城》所在单元主题为“我国的世界遗产”,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本文不但表现了长城高大坚固,还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条理清楚地写出了长城长,高大坚固的特点,从生动具体的描写中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雄伟气势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最后点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是一篇充满丰富感情的文章。
【学情分析】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能力。
初步掌握由远及近和从整体到部分的表达方法;在生活经验的储备上,有的学生自己去过长城,对长城的长和高大雄伟已有了感受。
这都为学习这篇文章奠定了生活基础。
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进一步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表达方法,掌握不同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策略】根据文章呈现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主要过程采用读中感悟的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图:抒情导入,揭示问题探究汇报,相机指导总结全文,提炼写法1. 以“伟大的奇迹”为核心问题,从文本中画出相关语句,通过理解、多种方法的读的方式来把握奇迹,并深层次地感受到劳动者的智慧、血汗铸就奇迹。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了解长城的特点,感悟长城在建筑、军事、人文上的奇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感悟长城在建筑、军事、人文上的奇迹,并深层次地感受到劳动者的血汗、智慧铸就奇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长城》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简案
执教:王克团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二、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三、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观看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质疑。
二、认读生字新词。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提示容易写错的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大意。
四、品读感悟。
把握情感主线,图文对照,逐段学习,疏通全文。
五、总结全文。
六、板书设计:
17 长城
远看形如巨龙
气魄雄伟近看高大坚固伟大奇迹
联想血汗智慧。
《长城》说课稿15篇
《长城》说课稿15篇《长城》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标《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该单元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在阅读中理解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__表达方法。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数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2、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这是根据长城气势雄伟的远景和高大坚固的近景来确定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的赞叹,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关键。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
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
因此,本课拟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创设情景。
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第二次,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和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
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2、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侧重指导“预习”和“观察自悟”的方法。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长城教学设计1《长城》是教科版语文四年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不妨看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登长城,一起去看长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赞美长城!(二)、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读准词语出示: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屯兵、堡垒、凝结、气魄雄伟、瞭望、血汗等。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段落。
3.提问: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者段落。
(三)、分析课文1、学生交流体现“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句子或者段落。
2.分析第一段。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这句体现了长城的长。
学生通过朗读反复体会长城的长。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
”用以激发学生朗读激情。
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之外,长城还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到?理解体会长城的“蜿蜒盘旋”。
理解“蜿蜒盘旋”的词意“弯弯曲曲的延伸”。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感受“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分析第二段。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
....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长城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从长城巧妙的设计,以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构造,进而体会“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分析第三段。
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怎能不睹物思人?怎能不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呢?了解修筑长城所处的年代。
体会“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
17、《长城》说课稿一、说教材《长城》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领略祖国风光的秀丽与壮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风光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本着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知道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1、信息技术整合法学生基本上没机会亲眼见过长城,教学之前,我将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长城的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以读促讲,读中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一共设计四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始,我展示世界各国元首献给长城的题词,并有感情地朗读,如: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游览长城之后,留下了这样的题词“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听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设疑:长城究竟是一处什么样的建筑,让那么多伟人都来赞美呢?借机出示长城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长城的特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长城文化的兴趣。
为本节课打下情感和价值取向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后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想用哪个词来形容长城。
《长城》教学设计1
《长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
⑴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
因此可以说长城。
人教版四年级《长城》教案
《长城》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刚才读这句子的时候比较关注哪个词语?(2 )理解什么叫奇迹吗?再读过渡:同学们,那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
(1)品“长”,感悟气势。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游览长城,去解开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奇迹吧!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
板书:远看谁来读这段话?(出示第一段)◆长(第二句话)提问:长城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儿?(山海关嘉峪关)你想在地图上认识山海关和嘉峪关吗?出示课件。
(地图上指出长城经过哪些地方?)在这里你体会到什么?(长城的长)板书:长追问:(有多长?)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你知道多长吗?举例理解一万三千里的长度。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带着这份理解,能不能读好(读)。
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
齐读。
◆气势(第一句话)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
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
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它就俯冲直下。
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这样的姿态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蜿蜒盘旋)一个蜿蜒盘旋就写出了长城的形态。
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句?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齐读。
再齐读。
(评价:不错,美中有气势。
)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品“高大坚固”,感受巧妙。
(课件出示第二段)近看长城,你看到的又是怎样的长城?能用这个段落中的一个词来说吗?自由读。
高大坚固 板书课件出示:(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那你们读读这一句话,哪里看出了它的高大坚固?(让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同桌合作) 看文中具体介绍了长城的哪些设置?你能在图中找到他们吗?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以此来感受长城设计之巧妙。
虽然我们没去过长城,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坚固,构思巧妙,不由对他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长城》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科:语文2、课时:2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基本理解词语意思。
(3)标出自然段。
二、教学课题、教学目的及重难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长城》(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年级关于《长城》语文教案范文
在四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到中国的一段历史——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是古代中国人民为了抵御外敌侵略而修建的一道巨大的军事防线。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和讨论话题来深入了解长城。
一、自我介绍我会向学生们介绍自己,告诉他们我的姓名、职业和教龄等方面的信息,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也会借此机会让学生们互相介绍自己,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交流打下基础。
二、观看视频在观看视频之前,我会先向学生们简要地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建设意义和重要性等方面的内容,让他们有所了解。
我们会共同观看一段长城的视频,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长城的宏伟和历史意义。
三、阅读资料接着,我会向学生们发放与长城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让他们自主阅读、观察和讨论。
我会在旁边引导和帮助他们理解和领悟学习内容,让孩子们能够自主发现和总结困扰他们的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我会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结构、功能和现状等方面的话题。
我会让每组都选择一位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各自小组的讨论结果,以此促进互相的学习和交流。
五、知识扩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深入了解长城,我会特别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如长城参观、长城图书馆阅读、长城影视欣赏等等,让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了解长城的美丽和宏伟。
六、课堂总结在课堂的尾声,我会对此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回顾,向学生们强调长城的重要性,并对今后的学习和探究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和建议,让孩子们能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探究长城的美丽和历史意义。
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引领作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长城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们热爱学习,养成勤奋努力的好习惯。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实例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17、《长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宏伟。
进程与方式:一、培育学生自主探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感受长城的宏伟气势和高大牢固,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二、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一、会利用网络搜索、挑选、处置和加工资源。
2、会利用论坛与同窗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
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牢固与宏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
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熟悉都是停留在感性的熟悉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切发掘。
在教学的进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硕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冲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一、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通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有必然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必然的自学能力;(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搜集有效的资料帮忙学习;(4)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同窗进行交流。
2、学习者分组情况分组的原则: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分组依据。
学生按照自己能力、习惯和兴趣选择“稳健组”、“提高组”和“拓展组”。
《长城》说课稿_4
《长城》说课稿《长城》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花城版音乐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第2课《长城谣》第一课时。
这首歌曲是“七七”事变后所作,它以万里长城起兴,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控诉敌寇对中国国土的蹂躏,表达了全国人民同心协力结成抗日的新长城,打败侵略者,收复失地的决心。
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些乐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学习能力,有较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为此我制定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
本课教学重难点是能深情地演唱歌曲,体验、表现悲壮苍凉的感情。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针对重难点,以情感体验的层层深入为主线,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
首先我结合本单元课题《长城歌谣》,让学生说说长城,再让学生观看长城的图片,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长城的连绵、蜿蜒、壮观、雄伟,他们一下子融入到了自然景观中,发出阵阵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叹!由此,学生急切地想听听关于长城的故事、歌曲……二、激发兴趣,深入感受。
我播放了歌唱家佟铁鑫演唱的《长城谣》,学生在欣赏中初步感受到了歌曲苍凉悲壮的情绪。
听完歌曲后,他们疑惑了:这么好听的歌,为何让人揪心、让人愤慨,继而又让人坚强?这时候,我给学生呈现了抗战的图片和视频,画面描述了歌词所写的内容,体现了歌曲所表达的苍凉、悲壮的情绪,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通过教师的范唱和乐句练习,学生很快地模唱会了歌曲的旋律,为歌曲的演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歌曲的情感处理既是学习这首歌曲的重点也是难点。
之前的大量铺垫,学生已经触景生情,体验到了歌曲的情绪、情感。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并表达出歌曲苍凉、悲壮的情绪,我让学生分析歌词内容有感情朗诵歌词,学生投入着、感受着,他们将歌曲的感情化为自己的心声,迫不及待地想用歌声表达出来,课堂气氛由此推向了新的高潮!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回顾历史老歌,丰富了他们的音乐视野,激发了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看着祖国不断强大,繁荣富强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意义,《歌唱祖国》,雄壮的音乐将本课教学又一次推入高潮,使主题得以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思想: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精讲多练,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
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
设计本课时,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材分析:《长城》是小学四年级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第1课的第2课时的教学。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紧密配合,赞美了长城的雄伟气魄,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其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概括了全文内容,是全文的总结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任务分析:⒈、起点能力:学生在学习《长城》之前已经学过了《颐和园》、《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
三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点,因而具备了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⒉、终点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
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⒊、教学目标类型:目标1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目标2、3属于智能技能学习。
▲课前准备:师:课件。
生:让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图片和传说故事。
▲学习者特征分析:1、一般特征:本课教学对象是大通县元树尔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对于学习《长城》兴趣极浓。
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少课外读物,没有上网收集资料的条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2、学生的入门能力: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能通过朗读课文,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习风格: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
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
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目标实施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
(PPT)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一)齐读句子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2、交流汇报:(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
(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齐读)(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实践后的反思: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
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我是从长城的长和姿态两个部分入手,运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我设计了课件从长城条石的大,长城的宽,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气魄雄伟,在了解长城的构造特点的同时让学生画、说出来,加深了印象。
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学生的体会真实、深切。
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是重难点时,采用竞赛形式,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下页)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班别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评价项目评价标准等级(权重)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知识与技能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能准确体会白线,白色战马的含义以及所用的修辞手法。
26831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2683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背诵课文。
26831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01062 情感态度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201062通过观察和诵读帮助学生体会观潮的神奇有趣,将图文融为一体,在美的意境中启发想像,激发爱国情感201062课堂调查:口头说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121574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20分)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阅读完了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用于课堂中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课外作业量化评分表(40分)小组成员互评表编号题目成员1成员2成员3成员41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表现积极。
2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3他(她)经常鼓励/督促小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协作。
4他(她)能够按时完成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和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