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合集下载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文章在梳理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有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设想:一是要拓宽课程内容,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二是要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实践环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

能不能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①;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与中央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教学实效性还有待提高。

2007年“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调查”显示,有6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脱离实际。

有不少参与座谈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矛盾、情感冲突的关注不够。

如何走出这一困境?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改,而在于怎样改,怎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所提出的改革措施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设想。

一、现有改革措施梳理与分析为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不少高校已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人士也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进教学方式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是以“大课”(即集中上课)的方式来实施,所以教学形式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师生互动,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难以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

同时,理论的呈现模式也过于单一,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思想的进步和以后自身的成长可能带来的帮助。

不少学者指出,要扭转这种状况,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教学方式的改革,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改原来的单一讲授模式为互动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就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并在讨论和争辩中达到对理论更深层次的理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果不能真正从学生的思 想深处去触 动、 感染 、 教化 他们 , 难言及 影响 颇 他们处于飘移不 定( 待塑造) 的人生观 、 价值观。其实 , 我们 可以尝试延 说: , 哎 我多么想念你呀 j 舜也装 作若无其 事 , : 你来得正好 , 说 “ 我的 事情多 , 正需要你 帮助我来料理呢。 后来 , 舜还是像过去一样 和和气气
迫切需要寻求探索能够更加适应新 时期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的新 娥皇 、 女英嫁给舜 , 还替舜筑了粮 仓 , 分给很多牛羊。继母和弟弟 见了 , 的模式 , 使该课程的设立获得预期的社会效能。 非常妒忌, 和舜的父亲一起用 计 , 几次 三番想暗 害舜。有一 回 , 舜的父


教 学 设想
伸课堂a 间 , 寸 拓展教学 内容 , 大胆实践它 山之石可 以攻玉 的借鉴 教学 , 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 , 父母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尧经过 考察 , 为 认 比如 : 定期向学生推荐有益人格塑造、 助道 德建设的古今 中外权 威之 舜 确 实 是一 个 宽 厚 、 容 之 人 , 有 包 便将 首 领 的位 子让 给 了舜 。 作, 包括宗教、 名人传记 、 时事美文、 哲学艺术 、 统经典等报刊书籍 , 传 通 如上述 两则故事 , 教师指导学 生通过 自己阅读 , 真体 会、 认 思悟 写 过阅读、 理解 、 消化 、 自悟 , 形成思想沉淀 。教 师定期审查他们的读 后心 下心得体会 , 并有的放矢地对其心得提出建设 性意见 , 帮助他们结合 自 得, 就能真正检阅出他们当前的道德修养 、 想境界的真实状况 。而学 我加深理解 。通过这样的潜移默 化 , 思 在培 养他们宽 厚待人 、 包容忍 耐、 生们通过自己的咀嚼消化 , 冷静 思悟 , 这样 汲取的 知识营养 , 才能够 真 与人 为善的品格建设方面 , 起到巨大裨 益。 正收获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的濡染效 果 , 进而刷新 他们的行 为 , 三 、 学 评 估 与 心 得 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
CANGSANG
高 校思想政诌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祈
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慧 芳
摘 要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教材 改革 , 教学方法改革也迫在眉睫。针对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存 在 的问题 , 本文提 出从六个方面改进 思想政 治理论 课教学方法, 提高 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 学质量。 关 键 词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方 法 改革
从 20 0 6年 秋季 开始 , 国 高校 的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材 作 了 性。 全 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课堂教学是 中心环节 ,专题讲授” “ 就是打
较大 的调整 , 教材 提纲到教材编写 , 从 都是在 中央精神 的指导下 破原 有的教材章节 , 将教 材中的重点 内容抽取 出来 , 结合知识 的 完成 的 , 多次经过了权威专家 的审读 。 并 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 了 历 史 发展 轨 迹 和 当 前 国际 国 内 发展 的 实 际 , 以 综合 整 理 , 不 加 从 教材 的权威性 、 严肃性 和学术性 , 现了党和 国家对高校 思想政 同层 面 、 同角 度进行理论 分析 , 体 不 并进行 系统的 、 有针对 性的讲 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 。 解 _ 真 正做 到把 思想 政治理论课 的教学 与大学生 在一定 时期关 1 J 。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教 材改革 ,最受高校 思想政治 注的热点问题 、 重要政策 等相结合 , 帮助大学生解答和理解我 国 理论课教师关注也着力最多的 , 推教学方法 的改革 。 首 长期以来 发展 中出现的新 睛况 、 问题 。 新 同时 , 结合专题开展课堂讨论 , 充 我 国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的基本价值取 向是 “ 以知 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 作用 , 激发 学生的学 习意识 , 激活理论课课堂 识 为本 ” 它的弱 点十分 明显 , 调应试 教育 , , 强 分数 是学 生 的命 的沉 闷气 氛 , 营造 出人人动脑 、 同参 与 、 共 活泼热烈 、 轻松和谐的 根, 使人成为知识 的奴隶 , 成为被知识异化的人 。 在课堂上 , 教师 学 习氛围 , 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的魅力和实效性 。 作 为传授者讲得 口干舌燥 、 疲力尽 , 筋 而学生在课 堂上 听得头脑 3案 例 教 学 , 提 高 课 堂 趣 味 性 和 增 强 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吸 . 是 发胀 、 昏昏欲睡 , 教学效率很低 。 引力的必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课程 内容总体上理论性强 ,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存 在的突 出问题有 三个方 比较抽 象难懂 , 学生不太感兴 趣。案例教学具有 高度 的拟 真性 、 面: 一是教学方法单一 。 以单 向的传授 为主 , 以教师为 主体 唱“ 独 灵 活 的启 发性 、 鲜明 的针对性 等特征 , 以促 进学生 分析 问题 、 可 角戏” 缺乏一种宽松 、 , 民主 、 平等 、 热烈 的教学氛 围 , 乏师生之 解决 问题能力的升华与质变 。在 案例教学中 ,学生是课堂 的主 缺 间 的情感互动 , 缺乏激发学生 情绪 体验的有效手段 和方法 , 影响 体 , 是教学 的中心 ; 而教师是教学过程 的主导 , 发挥组织 、 引导作 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有偏差 。 迫 用 。教师 由传授者转化 为促进者 , 由管理者转 化为引导 者。学生 于就业的压力和市场经济的冲击 , 学生大多 比较 务实 , 他们 关注 也不再是 知识 被动的接受者 ,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 , 创造 的是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待遇丰厚 的工 作。思想政治理论 课的 性得 以开发 , 主体性地位得到 充分体现和尊重 。在案例教学实 教育功能不会立 竿见影 , 而是潜移默化 。 学生 便以为学习思想政 施 过 程 中应 注 意 两 点 : 是 注 意案 例 的 思 想 性 、 实 性 、 型性 ; 一 真 典 治理论课没用 , 把时 间都放在 了学 习专业课 、 英语及各种 资格考 二 是注意 营造 民主 、 活泼 、 宽松 的课 堂讨论氛 围 , 把学生 的 自由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构成内容的重要性出发,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忽视某些内容的传授,导致教育不全面的现象。

呼吁改革教育观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部分在个人和谐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改革模式,建立全面性、立体化、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个人和谐社会和谐一般意义上,大家习惯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既由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它是不同社会制度相互区别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保证、育人、协调、激励等社会功能。

固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也的确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由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内容的全面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够全面、系统、立体、深刻。

一、改革观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出发明确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1]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西方国家的宗教教育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统治阶级领导下进行社会主导思想意思(或称“主流文化”)的灌输和规范行为的训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个是促进个人的发展,另一个是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各内容强调促进个体发展,构建和谐个体1.政治教育为个人和谐发展提供根基政治教育是国家、社会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

从政治教育的定义中我们更多的看到它的社会价值,似乎对个人自身的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其实不然。

从广义政治的角度看“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这一论断是有其科学性的,毛泽东也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具 有 重要 的 作 用 , 着现 代 社 会 经 济与 科 学技 术 的快 速 发 展 , 们 的 价 值 观 念 、 维方 式和 行 为 方 式发 生 了剧 烈 随 人 思
变 化 , 统 的 道 德 规 范 受到 了强 烈 冲 击 , 致 社会 道德 出现 了某 种 混 乱 与 无序 。 因此 , 强和 改进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传 导 加
高职 院校要鼓励 和要求 学生参 加各 类学科 竞赛 和
职业技能大赛 , 多参 与创造 性的文化活动 。要充分 发挥 大学生社 团在创新文化建设 中的重要作用 , 力扶持 理 大
山水构成 、 道路组合 、 房屋建 筑 、 园林绿化 、 仪器摆设 、 教 室装修 等硬件设 施 , 都有 一定 的讲究 , 给学 生 以创 新 能 的诱导 和启示 。 如校 园建筑 、 校园雕塑等物质景 观。 清净 幽雅 的校 园环境 往往让 人心情愉 悦 、 心悦 目, 高学 赏 提 习效率 。 学校 自然 环境的建设 , 要凸显文化 品位 、 性特 个 色, 使校 园的山 、 、 、 、 、 筑等达到使用功 能 、 水 同 林 路 建 审 美功能 和教育 功能的和谐 统一 。
学生 自主管理 的公 司 、 书亭 、 超市等 , 推动学校与企业进
的基本保障 , 是创新文化实 现持续发展和延续传承 的物 质载体 。
调查表 明 , 许多创新人 才的创造性灵感就是漫 步在 优美 的大学校 园里 , 大 自然幽静的环境熏 陶下进 发出 在 来 的。校 园的各种设施对 师生起着潜移默化 的影 响 , 是 教师成长 、 学生成才 的重要 环境 因素 。 高校 的校 园布局 、
( ) 五 组织开展创 新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 富 多 彩 的 文 化 活 动 是 高 职 院 校 创 新 文 化 建 设 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开 阔眼 界 、 长知 识 、 定 信 念 。 增 坚
关键词 : 高校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实践教 学 ; 改革 我 国高校普遍 开设 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 以下 简称“ 思政 二、 思想政治理论 课实践教学的思路与对策
课 ”是引导 大学生树立 科学 的世界 观 、 生观 和价值 观 的 ) 人 主渠道 . 因此 , 好思政课教学对培 养合格 的社会 主义事业 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参 与面广 的实践教学 内容 , 学生 自主参 与 。 样 , 让 这 教师通 过 创新实践 教学 内容 和形式 。 以不 断提高 思政课 的趣 味 可 性 和 吸引力 。河南 财经政 法 大学成 功 学院 在全 国文 明 乡 镇 、 国精神 文明先进 镇— — 巩义市竹林镇和全 国文明村 、 全 新 农村 建设 典范— —新 乡 市刘庄 村建 立 了两个 思政课 实
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 重要 意义。实践教学是课 堂教 学的延
1 . 教学是 提高思 政课教 学效 果 的重要 手段 。 为 实践 作 学 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教 学是深化课堂教 学 的重要 环节 , 是学生 获取 、 掌握 知识 的重要途径 。关 于进 一 《
伸 。是 以理论联 系实际为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 的 重要环节 , 培养 学生的社会 岗位能力具 有重要作 用。 对 思政
效果 。
和大学生政治学 习积极性 的下 降 ,高校需 要完善思政课 的
实践教学 内容 , 并不 断创新 实践教学形式 。
3 政课 实践教学投入较 少。 思 与专业 课实践 教学相 比 ,
思政课实践教学 的经费投入 明显 不足 。 对来说 . 相 公办 院校
当然 , 教师 也可 以把 课堂放在 爱 国主义 教育基地 或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浅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浅论
长远 大计 。
次分析,缺乏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介绍及批判剖析, 因而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国内外社会思
潮 ,从根 本上 解 决思 想 困惑 。 ( )教 育发展 与 教育 需求 存在 差距 。国家对 思想 二
2 我 校 思 想政 治 理论 教 学 面 临 的 困 . 难 与挑 战
而 且也挫 伤 了学 生学 习的积 极性 ,致使 正 面引导难 以产 生共 鸣 ,很 难达 到教学 日标 。
第2 卷 l
第7 期
武 . 汉


学 院
学 报
V 1 1No 7 b . . 2 J 12 0 u. 0 8
20 0 8年 7月
J OURNAL OF W UHAN UNI VERS TY CI NCE AND I OF S E ENGI NEE NG RI
我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桉 照 中 宣 部 和 教 育 部20 年 发布 的课 程设 置 新方案 ,在 内容 设置上 突 05
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要求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 “ 对于 提高大学生的思 、“ 想 政 治素 质 ,维护 高 校 稳 定发 挥 很好 的作 用 ” 。众
所周 知 ,进入 全 面建 设小 康社 会 的新 时期 ,我 国社 会仍 处 于从传 统 社会 向现 代社 会转 型 、从计划 经济
出了实效性,即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重大
社会 问题进 行专 题 性设 置 :将 思想 政治 理论 与 实践
体制 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特殊阶段,由于社会经
济 成分 、组 织 形式 、就业 方 式 、利 益 关系和 分 配方 式 日益 多样化 ,导 致不 同 思想观 念 、意识形 态 之 问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2001年4月第2期 广西高教研究G uangX i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Apr.2001.N o.2收稿日期:2000-05-09・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窦 凌(广西师范学院 政治经济系,广西 南宁 530001)摘 要:以教师的“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要改变这一状况,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针对学生的思想疑虑“对症下药”。

彻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求教学体制的其他环节尤其是教学质量考评方式的配套改革。

关键词:教学方法;政治理论课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811(2001)02-0003-04 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开这一门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的责任感。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

然而,要让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真正“进学生头脑”,却是一道大难题。

许多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深感厌烦,“学生不愿学,教师害怕教”的现象绝非少数。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僵化的教学管理体制、陈旧的教学体系、淡漠的师生关系等等。

本文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已进行多年,然而十几年来,教学方法的改革收效甚微。

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填鸭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启发式教学也被大力倡导,也可时常见于课堂上,但这种“启发”也往往仅是教师全堂讲授中的一个小插曲,学生被动地听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

一、当代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态度的剖析 不同时代赋予人们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使当代青年更富有个性,更善于独立思考。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心地 位。


高 校 思 想 政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的 功 能
高校 思想 政治理 论课包括 马克思 主义 理论 课 和
思想 品德 教育课 。我 国高等 院校开设 的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 是对 大学 生进 行 系统 的 马克 思 主 义理 论 教 育
和思 想政 治教 育的 主渠 道 和主 阵地 , 中 国特 色 社 在
会主 义高等 教育 体系 中 占有十分重 要 的地位 ; 同时 , 它也 是高校 党 的思想 建 设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坚 持 是
和巩 固马克 思 主义在我 国意识形态 领域 指 导地位 的
社 会主义 建设事 பைடு நூலகம் 对人 才 的紧 迫需 求 , 求 我们 培 要 养 出的人才 必须 具备坚 定 的政治 信念 和热忱 的爱 国
渠道和 主 阵地 , 须遵循 “ 必 以人 为 本 ” 的教 学理 念 , 断 创新 教 学方 式 , 根 本上 增 强教 学的 实效 不 从
}、 生 针对 性和 时代感 。
关键 词 :高校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 学改革 ;教 学理 念 ; 学方式 教 教
义思 想 , 素 质 教 育 的灵 魂 ” … 由此 可 见 , 校 思 是 。 高 想政 治理论课 在 全面推进 素质 教育 的进程 中居 于核
变化 。这 种 变 化 对 思 政 课 教 学 也 必 然 提 出新 的 要
要 求 面对 现 实 , 反 对 放 弃 主 旋 律 ; 喜 欢 独 立 判 又 既 断 , 容易在 判 断上 出现偏 颇 等 。 又
有 鉴于此 , 高校思 想 政治 理论 课 教学过 程 中: 在
必须 正 视学生 的认 知 冲突 , 清 他们 思 想 困惑 的症 摸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教学方法的利弊分析及改革趋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教学方法的利弊分析及改革趋势

优势互补的效应。不 同方法的优化整合是 高校思政课教 学方法改革的主要趋 势。遵循 两法 和措 施 。
关键词 : 高校 思政课 ; 学方法改革; 教 两个原则 ; 五个结合
高 校 思 政 课 常 用 教 学 方 法 及 利 弊分 析 1课 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高 校思政课运 用最普遍 、 、 最 频繁的教 学方 法 , 在这种 教学方 法 中, 教师 通过运用 概念 、 判 断、 推理等逻辑形式 , 向学生系 统地传 授知识 , 练其思 维能 训 力 , 展学 生智 力。从 教 师 的角度看 , 发 这是一 种传 授性 的方 法 ; 学生的角度看 , 从 这是一种接受性 的方法 。在漫 长教育发 展史 中, 授法一直延续至今 的主 要原 因在于它 具有其 他教 讲 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 点 : 一是知识 容量 大。讲授法 能够 在较 短 的时间内, 有计划有 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 手段 , 传授 给学生 较多 的知识信息 , 学效率 相对较 高。二是成 本低 。讲 授法 教 就是靠教 师的口头语言 向学生 传授知识 , 以不 受条件 设备 可 的限制 。省时省力便捷 。三是 能充分 发挥 教师 的主 导作用 。 教学过程 中以教师 的讲授和指导为主 , 非常便 于教师组织 、 监 控整个教学活 动进程 。四是 系统性 、 用性强 。讲 授有 利于 通 系统地传授知识 , 学生也 能在 短时间 内接受 大量 的信息。一 堂讲授课 的内容也常常 是通用 的 , 可适 当增 加或删 减某些 内 容 以适应教材或学 习者 的变化 。但讲 授法也 有其重 大缺 陷 : 讲授法 主要是一种单 向的信息 传递方 式 , 容易形成 满堂 灌的 僵死 局面 , 不能充分发挥 学生 的主体作用 , 果过多 使用 , 如 必 然会 造成 学 生 思 维 和学 习 的 机 械 被 动 , 而 不 利 于 学 生 创 新 从 思维 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 。另外 , 讲授教学 面向全体 , 往不能 往 做到因材施教 , 不利于学生个性 的发展 和培养 。 2 分组讨论法 讨 论法是 教师 指导 学生 围绕某 一 中心 问 、 题 通 过 讨 论 或 辩 论 , 得 或 巩 固 知 识 的 一 种 教 学 方 法 。 高 校 获 思政课教 师的教学 实践表 明, 在思政课教学 中 , 对一些 重要的 难点 、 热点 问题 , 以小组 或全班 方式 开展讨论 , 够收到 比单 能 靠教师讲授更 好的教学效果 。讨论法 的优点是 : 针对性强 , 能 够引起学 生的浓厚兴趣 , 学习更加积极 主动 ; 有利于 培养 学生 的独 立思 考和创新思维 的能力 ; 有利 于培养 学生的竞争意识 、 合作精神 ; 有利于巩 固和加深所学 知识 , 并产生举一 反三的效 果。讨论 法也有 自身的局 限性 : 主要是教学 时间不经济 ; 不利 于获得系统的知识 ; 讨论 效果受学生既定水平 的限制等。 3 谈话教学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 , 、 是教 师根据学生 已有 的知识或经验 , 提问学生 , 引导 学生 经过思考 , 对所 提 问题得 出结论 , 从而获得知识 、 发展智力 的方法 。问答法也 是高校思 政课教学 的常用方法 , 这种方 法 的优点在 于师生之 间 的信 息 传送方式 为双 向交流 , 在交流过程 中 , 教师还可根据反馈 信息 及 时调整 和改善教学活动 ; 由于学 生回答教 师提问 的过程 , 就 是学 生 自己积极思考 , 并运用 已有 知识经验 , 通过判 断推理获 得新知识 的过程 , 这一 过程势 必会有 效地锻 炼学生 的思辨 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宁 德 师 专学报 ( 学 社 会科 学版 ) 哲
2 1年 第 1 01 期
( 第9 总 6期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教学改革思考
邹 小 燕
( 建 林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人 文 社 科 系 , 建 南平 福 福
33 0 50 0)

要: 高校 思 想政 治 理 论课 是 系统 地 对 大 学 生进 行 理 想信 念 教 育的 公 共 必修 课 程 , 高 校德 育 工 作 是 的 主要 途 径 之 一 。本 文 通过 分析 当前 高校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存 在 的普 遍 性 问题 , 出了改 革 高校 提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教 育教 学 . 强 高校 思 想政 治 理论 课 的 实效性 的措 施 。 增
提 同时还 应 治教 育理 论 课 开设 不 足将 一 票否 决等 措 施 , 保 队伍 , 升整体 学术水 平 与教学水 平 。 证高校思 想政 治教育 理论课 的开设 。但 各高校 利 用学术 沙龙 、 学术 会议等形 式 , 请 国内外知 邀 仍 “ 有政 策 , 有 政 策” 各 显 神通 , 上 下 , 巧妙 应 付 名 学者到 学校进 行学术 交 流 。j是 以学科 平 台 提高思政 课教 师理论 水平 。 已有 的教 对 各类 检查 。 二是 经费难 以保 证 。 照相关 文件规 为 依托 , 按 定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理论 课还 应开设 实践课 师队伍进 行 分配与整 合 ,广泛开 展马克思 主义 程, 学校 每学期 应 以每生 l 0元 的标 准从 本校经 中困化研 究 、j个代 表 ” 要思想 研究 、 想政 “ 蓖 思 费 中拨 出专款供 学生开 展思 想政 治教育 理论课 治教育研 究和思 想政 治理论 课建设 研究 。依靠 的实践课 程。但 实际上 有按这 个标 准执 行的 院 学科 建设 . 加强科 研 成果 与教 学 内容的衔接 . 以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这个 方 面来 看 , 同 的课程 采 用 的教 学 方法 肯 不
感 官 系统集 中注意力
过 去 的思想 政 治理 论 课 , 四个一 ” “ 为整 个
定 是 有所差 异 的 , 知识 型课 程重在 传播 知识 , 掌 握 其理 论 体系 ; 思想 型课程 重在转 化思 想 , 培养 高 尚的情操 ; 实践 性课 程重在 实践 , 把理 论转 化 为操作 能力 。显 然 , 想 政 治理 论 课 理 应 属 于 思 思 想型课 程 。那么 , 清 了课 程性质 , 们可 以 弄 我
得 不到 充分 发挥 。 ( ) 三 教学手 段 的单 一 性 , 法 调动 学 生 的 无
识 型 、 想 型 和实 践 性课 程 三 大类 型 。政 治理 思 论课 属 思 想 型课 程 , 是 以塑 造 社会 主义 接班 它 人 为 目的 , 人 的世 界观 、 对 价值 观和人 生 观进行 塑造 或改 造 , 着 力点 是 人 的思 想 和 境 界 。从 其
课外教学途径的综合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 教 学 多是 采用 一 般讲 授 法 , 就是 教 师根 据 教 也 学 内容 , 按照讲义或教材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
论知识的方法 , 而忽略了教学过程 中的主体 : 学 生 。这种方 法存在 着一 定 的缺 陷。 ( 信息传递的单 向性 , 一) 师生间的双 向互
动难 以形成

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办好人民满意 的教育 。 … 而 高校 的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正 是 以 ”
塑造 人 为 目的 , 力 于培 养 学生 的理想 信 念 和 着
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
津有 味 , 生在下 面 听得 昏昏欲 睡的现 象 ; 有 学 还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0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恢复建设阶段(1978~1984年)在1949年建国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马列主义理论课在长达数十年中曲折发展前行。

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马列主义理论课,更是一度停止。

直到1978年,在全面拨乱反正的背景下,高校教学秩序逐渐恢复,马列主义教育也开始有所起色。

与此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主要课程,首次确定了高校思政课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恢复正常秩序的标志。

课程内容改革方面课程内容方面。

在这一时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退,在课程内容方面还是以“56”方案为基础,仍以经典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史为主要思政理论课内容。

内容相对较为老旧,甚至一些还与中学内容相同,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要针对形势和任务教育进行学习,并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内容纳入到教育范畴。

同时,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教学大纲必须和实际结合,将党中央新的理论成果充分展现出来。

课程建设方面。

明确了高校各类专业中必须将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要求必须加大学生的学习力度。

此外,还根据高校现有条件,开设了多个课程,如中国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等,提出了开设“教学—科研—教改”一体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等项目。

教学方法研究方面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在教学当中,很多思政理论课教师很少谈及课本以外的知识,怕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好,被人恶意“扣帽子”,只能照本念经,生怕出错。

这种单向的“注入式”教学法,极大地拉低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决克服“注入式”教学方法,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加快改进阶段(1985~2015年)从1985年至2015年之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大课程方案体系逐步形成,“85方案”“98方案”“05方案”,每一个方案的形成,都代表一个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_以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_以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为例

2011年第4期总第106期No.4. 2011Sum 106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为例赵瑞雪 贺泉江(兰州城市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本文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瓶颈因素,寻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主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有效运用劝导性原则、借鉴思想考古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以期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劝导性原则;思想考古;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1)04-0036-02收稿日期:2011-06-12作者简介:赵瑞雪(1971-),女,甘肃平凉人,从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方向的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历史原因,加之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导致这些地区一部分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轻视甚至冷漠、排斥的态度,面对这一现状,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通过影响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一、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瓶颈分析在教学中我发现,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关心国内外发展形势,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们渴望成才,关注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们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

所有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思想理论教学的潜在优势。

然而,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大学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薄弱,学生因就业压力而转向对所学知识务实性或实用性的追求等方面的局限,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路初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路初探
是 , 织 课 堂 讨 论 并 不 是 一 项 随 意 的 工 作 , 是 一 门技 术 性 很 强 组 而

者 : 南对 外 经 济 贸 易职 业 学 院 ; 南 , 沙 , 10 5 湖 湖 长 4 0 0


我 校思 想政 治理 论教 学 内容 改革思 路初 探
思 想政 治理 论 教 学 改 革 包 括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方 法 两 个 方
准 备 工 作 , 了解 学 生 的情 况 , 好 重 点 发 言 的 同学 , 论 过 程 要 找 讨
系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实 际 , 系 当代 资 本 主 义 变 化 联 的 实 际 , 眼 于 对 实 际 问 题 的理 性 思 考 , 能 做 到 有 的放 矢 , 着 才 使 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 , 引起 共 鸣 和反 思 。 在课 程 内 容 的 改 革 上 , 增 添新 的 内 容 ,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要 将 党 和 国家 的 最 新 理 如 论 发 展 成 果 和 政 策 实 践 结 晶 融 汇 到 教 学 中 , 要讲 清 “ 国 特 色 既 中 的 社会 主 义 理论 体 系 ” 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共 同 思 想 基 础 , 是 讲
清 理论 的 历 史 必 然 性 和 时 代 必 然 性 , 又要 有 的 放 矢 , 眼 于 马 克 着 思 主 义 理 论 的 运 用 , 眼于 对 实 际 问题 的 理论 思 考 , 眼 于新 的 着 着
中 教 师 要 正 面 、 确 、 面 地 对 学 生 进 行 启 发 和 引 导 , 论 结 束 准 全 讨 后 教 师 要 对 讨 论 进 行 全 面 的分 析 、 结 。 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探析
用教 学 手段 而 进行 的教学 活 动方 式 ,是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重要 手 段 。原 有 的教 学方 法 由于受 传 统
应 试 教学 模式 和实用 主义 思想 的影 响 ,教师 在 整

“ 式教 学法 听”
个 教 学过 程 中 占据 主导 地位 ,教学 并 未 突破 简 单

教 学 改 革 ・
由上 我 们不 难看 出 , 实施 启 发 式教 学 , 仅 要 不 把 知识传 授 给 学生 ,更 重 要 的是 让 学 生 在 掌握 知
识 的过程 中增 强思 维 能力 与 分析 力 ,并使 学 生 有 所创 造 ,有 所 发展 。逐 步培 养其 形 成 正 确 的世 界 观 、 生观 和价值 现 。 人
系列 问题 的 出现 。
自主性 、 主动性和创造性。 也就是说 , 具有主体性的
人 能够 正确认 识客 观事 物 , 识 自己 , 认 掌握 规律 , 改 造 世 界 , 现 自己 的 目的 , 到 一 般被 动 的人 做 不 实 做 到 的事情 。培 养学 生 的主体性 , 才能 使他们 成为 教 育 认识 的主体 , 实现他 们 的社会 化 和个 性 化 , 能 才
二 、 说” 教 学法 “ 式
无 法 提 供生 动 直 观 的 图像 资料 ,教 学形 式 单 一 枯
燥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 , 大量的现代教 学 媒 体 催 生 了 电视 、 录像 、 灯 、 影 、 算 机 、 幻 投 计 多
媒体 、 多功 能 教学 基 地 等 。现 代化 的教 学 手段 , 具
观能 动性 , 得 思想 政 治 教育 处 于一 种被 动 状 态 ; 使
在教 学过 程 中学 生 的主体作 用 , 发挥 教师 和学 生 两 个方 面 的积极性 , 其是学 生 的积极性 。在 教学 过 尤 程 中教 师 角色 从 知识 的 传播 者转 为学 生学 习 的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探析
收 稿 日期 :0 7— 9—1 20 0 1
功能, 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 靠接班人的 目 标落到实处。
“ 现时 代 性 、 握 规 律 性 、 于 创 造 性 、 强 体 把 富 增
作者简介 : 周成仓 (9 4一) 男 , 16 , 青海大通人
副教授 。

9 ・ O
关键词 : 思想政治 ; 教学 ; 创新
中 图分 类 号 : 6 0 0 G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当前 , 高校思 想政 治 理论 课 改革 与建 设 面 临难 得的发 展机 遇 , 同 时也 面 对许 多 棘 手 的难 题 。认 但 真总结 高校 思想政 治理 论课 教育 教学 的成就 、 经验 , 研 究 面临 的新 问题 , 力 实现 高 校 思 想政 治 理论 课 努 改革 和创新 , 是一 项意 义重 大而 紧迫 的工作 。
二、 确立 研究 型教 学 理念
养 为 目标 的考 核模 式转 变 。 研究 型教 学 理 念 的核 心 及 实 质 , 现 在 学生 能 表
动性的发挥上 , 要通过学生 自身的思考来获取知识 , 提高能力。“ 参与度 ” “ 、 问题 意识” “ 、 实践 能力” 、 “ 创新精神 ” 应当成为衡量研究 型教学实施情 况的 重要 指 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 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 教学 的 要求 。 “ 体现 时代性 ” 就是 要从 时 代 的高 度 去 审视 和 , 思考 政 治教 育 的 理念 、 系 、 体 内容 、 式 、 法 , 其 形 方 使
与 时 代 J 化 , 有 时 代 气 息 、 代 箱 一步 具 时
维普资讯
周成仓 : 高校思想政 治理 论课 改革与建设探 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师生缺乏互动的现象等,同时提出其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改善对策,例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但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上述变化,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实践性、时代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教材的有些内容往往会落后于社会与时代的发展。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授课照本宣科,一些教师的课件几乎就是教材的缩写版,课堂上有的教师完全按照课件的内容念,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下来,时间久了,学生对思政课失去了兴趣。

学生普遍认为:听课与不听课一个样,期末考试按照老师辅导的重点背过就可以及格。

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使学生失去了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发挥。

2.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师生缺乏互动的现象。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传统的单向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广泛存在,师生之间没有任何交流与互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应该取决于教师,学生的任务就是无条件地接受现成的理论知识,不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讲解有任何质疑或不同的观点。

二是“大课堂”授课。

现在很多高校思政课依然是大班上课,一个课堂有3~5个自然班,学生多达120~200多人,甚至这几个自然班分属于不同专业,这么多人上课,而课时又不多,教师还没有熟悉学生,课程就结束了。

这不但限制了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严重影响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在不少高校,一些领导对思政课存在偏见,认为思政课与学生就业找工作无多大关系,不实用。

实际工作中,学校对思政课投入建设的经费欠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学术交流等的投入偏低,对思政课的总课时进行大量压缩,教育专家到学校检查工作,学校领导就提前做好准备,要求全体师生以大局为重,统一口径。

这种做法既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也影响到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态度。

4.教师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有的教师自己都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没有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把思政课教学看成是自己谋生的手段,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教好思政课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使思政课教学在相当程度上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大学生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思想准备不足。

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使大学生面临严峻的考验,部分大学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

例如在调研中,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

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的看法时,个别学生作出了肯定回答,而有些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持怀疑态度。

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学生存在着政治意识淡漠的倾向。

在西方多党制、多元化等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对于中国是否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有少数学生“说不清楚”。

2.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诚信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素质,它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表现在学业中弄虚作假。

部分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上课不听讲,平时连作业、实验也懒得做,等到交的时候,再拿别的同学的作业抄袭,考试的时候作弊。

近些年来,大学生作弊的方式和手段令人防不胜防,甚至有些同学毕业论文也一字不差地直接从网上下载。

大学生对舞弊行为的认同感强,他们并不认为作弊是件可耻的事。

3.大学生素质差。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家庭都对大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致使其心理压力过大。

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直苦苦挣扎在学业、两性关系、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前途命运等人生课题中,生活中充满困惑和烦恼,出现诸多不适应感、焦虑感、压抑感、紧张感等消极心理体验,而当代的大学生又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磨炼,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差,心理素质欠佳,如果这些心理体验长期积累得不到缓解,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轻则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导致心理疾病,影响今后的发展。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选集》等党的重要文献选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理论著作及成果。

思政课教师要用全面、发展、辩证的科学态度学习和领悟这些基础理论,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其科学性,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原著中的个别论断;既要学习这些理论,又要把这些理论贯彻运用到备课、授课过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其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对象,授课是为学生服务的。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备课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学生的整体特征。

当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赏识、优越的生活条件等养成了他们自主、自信、敢于表现自我的性格;社会的开放、媒体的传播,拉近了他们与社会的距离,拓展了他们的眼界,他们喜欢张扬个性、追求时尚,希望被人尊重,渴望师生平等。

二是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当今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9~24岁之间,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始思考、接触社会,接受新事物较快,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是把握学生的专业。

思政课是全校的公共基础课,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最大不同就是要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文化底蕴、知识积累不同,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适当调整。

再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学生政治上的启蒙者、思想上的引路人。

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思政课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要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倾注在所教育的学生身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要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行为符合师德标准,在校为学生楷模,在社会为遵纪守法的榜样。

2.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首先,吃透教材,增强教学针对性。

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深入地分析和掌握教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材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授课过程中联结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吃透教材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吃透教材,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上把握备课的方向和原则;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教材与课堂讲授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翔实,要在相对短的授课时间里,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学会在备课过程中去粗取精,根据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关键和重点难点问题,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授课体系。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

思政课要紧密结合时事政治,紧跟社会形势,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及社会走向,并将此渗透到备课及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既能增强思政课的现实感,又能引导学生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和现实问题,进而真心拥护党的领导,真心拥护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真正体现思政课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总之,在思政课教学中,要瞄准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学生关注度高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清国际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清醒的头脑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政课的学科魅力。

3.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现代化、多样化。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是单方面灌输式的,即教师照本宣科,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一些教师上课从不顾及下面学生的反应,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搞一言堂,这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授课的类型可以有讲授课、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由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从而营造出一个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和谐教学氛围。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思政课教学应更多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片、声音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时,课件中出现了有关三鹿幼儿奶粉致儿童死亡的图片以及一些漫画,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教育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4.建立多元考核制度。

在思政课考试的形式和评估手段上,以往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仅仅以最后一张考卷分数定论。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平时不学习,实践不参加,考试前突击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适应新形势,思政课的考试方式应有所调整,可以将最终的总成绩分解为几个部分,即考勤分、日常上课表现分、作业分和期末考试分。

期末考试可以采用闭卷或开卷形式;平时作业可以采取写读后感、观后感、写调查报告等形式;上课表现可以包括发言、讲演、辩论、讨论等形式。

通过多元考核方式,全面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新形势下面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1]赵志华.对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探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2]范秋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与创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3]王辉.让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3).[4]刘荣.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