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土地养育着我们》课
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 (1)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1、人们在土地上耕耘第一课时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
课前准备: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教学过程:1、导入。
人们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
3、阅读课文,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4、讨论: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5、总结。
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概括出农民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
家庭作业:种植蔬菜。
第二课时从种植到收获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违农时”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气节。
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课前准备:准备日历。
教学过程:(一)1、导入。
为什么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2、解决问题讨论。
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教师讲解:24气节。
4、总结。
朗读并学习背诵24气节。
家庭作业:1、结合日历,熟悉24气节,了解24气节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了解一种农作物的来历。
(二)1、导入。
一个地方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生产的。
2、全班讨论。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社会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咱们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5课时)引导课餐桌上的发觉(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大体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大体需要。
态度:引发试探,产生了解事物来源的愿望。
能力:学会记录一周餐桌上的菜单。
教学预备:事前了解学生家庭的大体菜单,主食、副食及水果等,某一农作物的来源有一大致了解。
教学进程:一、导入。
咱们每一个人天天都要用饭,用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大体需求之一。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来探讨一下咱们天天的饮食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二、全班探讨活动。
让学生罗列落发里天天吃的主食有哪些?再让学生观看书本第二、3页的图画,以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全班交流,画面的餐桌上都有哪些食物?依照学生的说话展开,“那么咱们海盐那个地址出产哪些食物呢?”你平常喜爱吃什么?“3、小组讨论。
观看并阅读图画周围乐乐和小文的话,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实例说明咱们天天吃的事物都是从哪里来的?”然后交流汇报:“例如,玉米、大米等粮食都是在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萝卜等蔬菜也是在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海洋中捕捞上来的,鸡、鸭等禽类、肉、蛋、奶等食物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
4、阅读妞妞的话进行总结,食物的出处是什么地址。
五、课外延伸:了解一种食物的来历。
调查家里一周的菜单,并做好记录。
课题一、萝卜的故事(1课时)教学目标:态度: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能力:以萝卜的生长进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进程。
知识:了解农业的收成与农人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析:书中的五幅插图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萝卜从种植到收成的进程。
教学预备:课前调查萝卜的生长进程,萝卜成长的一系列图片。
教学活动及进程:一、导入。
同窗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常常吃的要紧食物,有的同窗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
此刻请几个同窗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教师把学生了解的情形简单记录在黑板上大伙儿了解得真详细,可是,人们是如何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成的呢?让咱们一路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如何种萝卜的吧。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四,土地养育着我们.doc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四,土地养育着我们教学H标:1、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一切都是源于土地,增强他们对土地的热爱。
2、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需要,人们的需要有哪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而。
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试过挨饿?饥饿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举手回答。
)我们饿一两顿就已经觉得很难受了,下而我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在饱受饥荒煎熬的人的故事。
(展示图片并讲述图片里的故事。
)二、讲述什么是需要。
在这些饥饿的人群了,你们说,他们半吋最想要的是什么呢?(粮食!)对,他们需要的是食物!他们不会在这样的吋刻里想要穿名牌、去旅游,对他们来说,任何可以维持生命的食物比什么都重要。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书本第3页豆博士的话,并把它读一读,然后告诉我,什么是需要。
(学生自行阅读,并举手回答。
)好了,看來同学们对这个定义的理解还是不错的。
我们接着要了解一•些关于需要的课外知识,这是关于需要的心理学知识。
(简单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例子,如,学生的成长过程屮,由baby到现在的需要的不同来解释不同的需要层次。
)三、探讨我们的食物来源和变化。
学生讨论:我们的食物有哪些呢?它们分别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它们來自哪里?从古到今人们都是吃这些食物吗?为什么?讨论以后口由发言,表达口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四、课后作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食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却有一些传统的耕作方法流传了下來。
你知道吗?回去问问长辈,或者自己亲自试试种一棵葱(蒜),感受一下传统的种植方法。
简单讲解种植的方法。
萝卜的故事教学冃标:1、了解种植的条件和过程。
2、感受传统的农业种植方法,学会和同学分亨、交流自己种植的经验,学会聆听别人的经验介绍。
教学活动与过程:一、导入。
(检查上一节课所布置得作业:种一棵蒜或葱。
)同学们,请把你们所种的蒜或者葱放到桌面上,我现在看看那个同学种得最好。
二、根据同学们种植的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种植的条件和过程。
四年级下册思品课件-1 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北师大版
我们作为普 费者,面对 残留的农产 什么办法呢
教师小结
我们应购买有绿色标志的,无公害的农 在农业生产中,既要保持增产,又要防 害,最好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天然的有机肥料 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谢谢观看!
•
1.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
2.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分
布
图
小组讨论
1、为什么南方不生产小麦?水稻北方也有,但 少很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 2、我们这个地区适宜种植哪些农作物?我们每 物中,哪些是从本地生产的?哪些是从外地运来
土 富的食 存和繁 深深的 亲”来
我 蔬菜等 有的, 引进的
妞妞的困惑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每 生活都离不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 品。可是,由于这些年来,在农业生产中 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中都 留农药。对此,生活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 这也是妞妞的困惑。
•
3.人生的目标不应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
4.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
5.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
•
6.痛苦对每个人而言,只是一个过客,一种磨练,一番考验。
自然条件
光照 温度
一年四季中 都有什么特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 夏满芒夏暑相 秋处露秋寒霜 冬雪雪冬小大
中
国
主
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
要
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
农
。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
作
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
四年级第下册品德与社会土地养育着我们教案.doc
土地养育着我们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护生命的最基本需要。
2、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教师应对当地的饮食、菜肴和食物构成及特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并且知道这些食物、菜蔬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教学过程:1、导入。
引导学生:“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O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探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全班探究活动。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每天主要需要哪些食物。
”请学生观察教科书插图,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全班交流:画面的餐桌上都有哪些食物?3、教师可以将这一话题展开,然后进行讨论:“我们这里主要出产哪些食物?”“你平常喜欢吃什么?”这一讨论主要是指向带有地域性特点的食物和菜蔬。
讨论时,教师根据自己对当地饮食、菜肴、食物构成和特点的了解来把握。
让学生阅读豆博士的话,并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护生命的基本需求。
即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
3、小组讨论。
观察并阅读木页图画乐乐和小文的话,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实例说明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
”然后交流汇报:“例如,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是在土地上种出来的,白菜、萝卜等蔬菜也是在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是从河湖、海洋中捕捞或养殖的,禽、肉、蛋、奶等食物是通过养殖生产出来的O ”4:商读妞妞的话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明确: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
5、布置课下的调查和思考:“食物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课题1、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事物大多是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下《土地养育着我们》PPT课件1
二十四节气:
立春(2月3-5日) 春季 春分(3月20-22日) 夏季 立夏(5月5-7日) 夏至(6月21-22日) 立秋(8月7-9日) 雨水(2月18-20日) 清明(4月4-6日) 小满(5月20-22日) 小暑(7月6-8日) 处暑(8月22-24日) 惊蛰(3月5-7日) 谷雨(4月19-21日) 芒种(6月5-7日) 大暑(7月22-24日) 白露(9月7-9日)
秋季 冬季
秋分(9月22-24日) 立冬(11月7-8日)
寒露(10月8-9日)
霜降(10月23-24日)
大寒(1月20-21日)
小雪(11月22-23月5-7日)
向长辈调查了解适合本地区的每个季节的农作物: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第2课时: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山上的
田野里
河里的 大海里
课题1.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以萝卜的生长过程这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活动建议:
完成引导课的调查活动的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七幅图画并思考:人们怎 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 播种 间苗 除草 培土 灌溉 收获 收藏
阅读P6-8页的图,引导学生思考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要“不违农时”) 介绍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教材中P6-8页有一个表格, 课前要引导学生查阅每一个节气是几月几号,完成表格,
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土地养育着我们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干旱少雨,
天山上融化的雪水十分宝贵,如果 在地表流动,会很快地从干涸的土 地上渗漏掉,或被强烈的阳光蒸发 掉。所以,新疆古代的劳动人民创 造了在戈壁滩上运输和使用水源的 地下暗渠工程——坎儿井。首先他 们从坎儿井下游的出水口开始挖, 一般先挖一段地上的输水渠道(明 渠),再挖出水口(龙口),然后 向上游依次打若干土井(竖井), 再到井下将各井之间打通(暗渠), 这样一直挖到上游地下水埋藏的地 方。最靠上游端的竖井往往是全线 竖井中最深的一个,一直插入地下 水埋藏的潜水层,再从这里将暗渠 打通,这样地下水就会在重力作用 下,自然渗入暗渠里,一直流到坎 儿井下游的龙口处。有了水,人们 就在吐哈盆地中心土壤颗粒最细的 地方种植庄稼,在干旱的的戈壁滩 上,创造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四川成都)
社 稷 坛
•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地方。祭坛是 正方形三层平台。坛的最上层铺垫五色土:东为青色土, 南为红色土,西为白色土,北为黑色土,中间为黄色土, 寓含了全国的疆土。
天坛 日坛
先农坛
地坛
月坛
• 旧北京设坛专门进行供奉和祭祀,对农事的崇 拜足以证明我国的古代文明源于农业。
黄山毛峰
•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 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 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 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 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黄山名 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 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 特色,脍灸人口。
和其他农作物一 样,水对萝卜的 生长是最重要的。 没有可不行,但 多了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