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及全域旅游对策研究范本【最新版】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南宁市的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探讨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期推动南宁市旅游业与文化事业共同发展,促进南宁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南宁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南宁市境内有许多风景名胜,如青山绿水的南湖公园、古色古香的青秀山、壮乡风情的大明宫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文化资源丰富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壮族、汉族、苗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景观。
南宁市以壮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3.旅游与文化发展不平衡南宁市的旅游业和文化事业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旅游业发展相对较快,但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旅游景点多,但局部地带有文化味道不浓烈;文化传统深厚,但在当今社会里已显得有些过时。
这种不平衡发展现象,不利于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二、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1.加大对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为推动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
一方面,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增加旅游业的吸引力。
应加大对南宁市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深化对南宁市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丰富城市文化内容,使之更贴近游客的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的目的。
积极推广南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南宁市的文化软实力。
2.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事业的互动交流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事业的互动交流是推动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思路和对策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思路和对策1. 引言说到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大家可能会想起那种热闹非凡的庙会,或是文艺气息浓厚的小镇。
其实,这两者的融合就像是咱们的老北京炸酱面,面和酱得搭配得当,才能做出那种让人吃一口就流口水的味道!近年来,文化旅游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大家都想在旅行中“长见识”,同时又能“享美食”,真是一举两得。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把文化和旅游这两根主线织成一幅美丽的图景,让人们在旅游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2. 文化旅游的现状2.1. 文化旅游的热潮现在,文化旅游可谓是大热潮,大家纷纷想要寻找那种“别有洞天”的旅行体验。
比如,去历史悠久的古城,欣赏古建筑的美,了解背后的故事。
再比如,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体验一把“土得掉渣”的生活方式。
真心说,这种体验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2.2. 存在的问题不过,文化旅游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
现在有些地方,景点人满为患,反而让人感到有些心烦。
再加上有些景点的文化内涵薄弱,根本就没啥“看头”,让人感觉就像是在看个空架子,没什么意思。
再加上过度商业化,文化变得越来越“水”,人们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却失去了对文化的真正理解。
哎,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3. 发展思路3.1. 深挖文化内涵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深挖文化内涵。
就像在吃一碗面的时候,面条要劲道,酱要浓郁,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也得有。
可以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比如说,开展非遗展示、传统工艺体验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仅仅是来“打卡”,而是能真正体验到那份独特的文化气息。
3.2. 提升旅游服务再者,咱们得提升旅游服务,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宾至如归”的舒适。
可以通过培训导游,提高他们的讲解水平,让他们不仅会讲故事,还能把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游客。
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游客参与到当地的生活中去,比如说,和当地人一起包饺子、做手工,这样才能让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在当今社会,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传承和弘扬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然而,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许多地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古城古镇游、民俗文化游等。
同时,一些旅游景区也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示,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场馆等方式,提升了游客的体验。
然而,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存在简单化、表面化的现象,导致文化的魅力未能充分展现。
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缺乏创新和个性化,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顺畅,影响了融合的效果。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1、促进经济增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2、丰富游客体验通过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中,游客不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是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风俗、艺术等,获得更加丰富、深刻的体验,提高旅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传承和弘扬文化旅游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
当游客亲身感受和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时,能够增强对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所在。
通过故事、传说、纪录片等形式,将这些文化内涵生动地呈现给游客,让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宁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如青山绿水、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这些资源为南宁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
南宁市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城市,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和谐相处,这为南宁市的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南宁市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良好的融合模式,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传承保护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城市文化软实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有效地吸引游客和提升旅游品质。
为了推动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对策和措施。
南宁市需要深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承保护的融合。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传承保护的因素,避免因为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破坏和人为痕迹。
需要注重挖掘和利用文化底蕴,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建设中,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南宁的文化魅力。
南宁市需要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力度。
南宁市可以将本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去,开发出更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于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的需求。
南宁市还需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参与到旅游产品开发中来,使旅游产品更加具有南宁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魅力。
南宁市需要加强旅游管理与文化保护的融合。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避免因为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破坏和破坏。
南宁市可以建立相关的文化保护机构,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动南宁市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确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传承。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制定更为完善的对策和措施,推动南宁市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为南宁市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汇报例文稿
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汇报例文稿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案头,笔尖轻触着纸张,方案的轮廓在脑海中逐渐清晰。
十年的磨砺,让我对待每一份方案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这次,面对文化旅游双融合发展的主题,我决定以意识流的方式,让文字随着思路流转,自然而成。
一、背景分析文化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方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体验;另一方面,旅游的兴起,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搭建了平台。
然而,如何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总体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文化旅游的双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体验,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具体措施1.挖掘文化资源我们需要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
这包括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
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对这些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文化资源库,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依据。
2.创新旅游产品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创新旅游产品。
这不仅仅是传统的观光游览,更要有深度的文化体验。
比如,可以开发以某个历史事件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或者以某种民间艺术为特色的体验活动。
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3.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需要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这包括改善交通条件、提升住宿环境、优化导游服务等方面。
同时,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水平。
4.加强宣传推广5.构建合作机制四、预期成果1.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2.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体验价值;3.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4.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
文化旅游的双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持续推进。
我们要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推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文化旅游是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旅游成为了人们选择的热门旅游方式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和侵蚀的问题日益突出;文化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竞争力,有必要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思考和全方位的观察,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文化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研究将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对文化旅游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为促进文化旅游的繁荣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全域旅游视角,深入探讨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提出有效的政府支持与引导措施,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探讨社会参与与推动的重要性,鼓励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全域旅游及文化旅游发展的认识和分析,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业的整体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建议,达到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共赢局面。
1.3 研究意义文化旅游是一种结合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的形式,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文化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深入研究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旅游作为传播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于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具有积极意义。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研究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研究报告第一章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3)1.1 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3)1.2 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3)1.2.1 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3)1.2.2 文化旅游资源特点 (3)1.3 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与评价 (3)1.3.1 文化旅游资源分布 (3)1.3.2 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4)第二章文化旅游市场研究 (4)2.1 文化旅游市场现状 (4)2.1.1 市场规模 (4)2.1.2 市场结构 (4)2.1.3 市场竞争格局 (4)2.2 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4)2.2.1 需求特点 (4)2.2.2 需求影响因素 (5)2.3 文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5)2.3.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5)2.3.2 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升级 (5)2.3.3 市场竞争加剧 (5)2.3.4 跨界融合发展趋势 (5)第三章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5)3.1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5)3.1.1 资源整合与优势发挥 (5)3.1.2 市场细分与定位 (6)3.1.3 文化内涵挖掘与传承 (6)3.2 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6)3.2.1 设计理念的创新 (6)3.2.2 产品形式的创新 (6)3.2.3 文化元素的创新 (6)3.3 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建设 (7)3.3.1 品牌定位与规划 (7)3.3.2 品牌形象塑造 (7)3.3.3 品牌营销策略 (7)第四章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7)4.1 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 (7)4.2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8)4.3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8)第五章文化旅游产业政策与环境 (8)5.1 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分析 (8)5.2 文化旅游产业环境评价 (9)5.3 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建议 (9)第六章文化旅游产业创新 (10)6.1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动力 (10)6.1.1 政策支持动力 (10)6.1.2 市场需求动力 (10)6.1.3 技术创新动力 (10)6.2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模式 (10)6.2.1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 (10)6.2.2 文化旅游产业技术创新 (10)6.2.3 文化旅游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11)6.3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成果 (11)6.3.1 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成果 (11)6.3.2 文化旅游服务创新成果 (11)6.3.3 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新成果 (11)第七章文化旅游产业投资与融资 (11)7.1 文化旅游产业投资现状 (11)7.2 文化旅游产业融资模式 (12)7.3 文化旅游产业投资与融资政策 (12)第八章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与就业 (13)8.1 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13)8.2 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13)8.3 文化旅游产业就业前景 (13)第九章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 (14)9.1 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现状 (14)9.2 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战略 (14)9.3 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路径 (15)第十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与建议 (15)10.1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 (15)10.1.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5)10.1.2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15)10.1.3 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15)10.2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挑战 (15)10.2.1 产品同质化严重 (15)10.2.2 市场竞争加剧 (16)10.2.3 环境保护压力 (16)10.3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16)10.3.1 深化产业融合 (16)10.3.2 加强品牌建设 (16)10.3.3 提升服务质量 (16)10.3.4 优化产业布局 (16)10.3.5 强化政策支持 (16)第一章文化旅游资源分析1.1 文化旅游资源概述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策略研究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策略研究第一章绪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旅游业的热门话题。
旅游是以人为核心的活动,提供旅游产品需要通过文化符号的导引,而文化也需要通过旅游获得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文化和旅游良性互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围绕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第二章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现状与问题2.1 文化与旅游的区别与联系文化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反映出人类文明方面的成果;旅游是一种在空间、时间、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多重感官体验活动。
文化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互相促进,互相交织。
2.2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现状文化旅游产业是目前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旅游业开始注重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强调文化旅游产品的创造与研发,鼓励旅游企业与文化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示例:一些旅游景区,如大理、丽江、婺源等,已经成为了旅游文化的代表地区。
2.3 问题与挑战虽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和布局,但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和开发不够,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文化旅游市场定位不清等等。
第三章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策略3.1 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文化旅游产品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
应从提高产品质量、充实文化内涵、多样化产品供给、建立产品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面进行改进。
3.2 持续创新产品形态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形态。
应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关于旅游与文化融合的经验,开发与文化现象直接相关的特色旅游产品,创新文化旅游主题、方式、手段与营销形态,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3.3 加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利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首先在于整合和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将旅游产品与文化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2. 组织开展跨界交流活动,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共赢。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
1. 加大对旅游与文化融合领域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跨界能力。
2.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专业机构和大学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推动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国际化发展。
3.3 对策的实施意义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可以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增强南宁市在国际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对策的实施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保护和弘扬当地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加强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最终,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对策的实施意义在于推动南宁市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助力南宁市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强市。对策的实施意义远远超出了单一领域,具有全方位的推动作用。
2. 正文
2.1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的现状分析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此旅游观光。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的现状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南宁市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壮族文化、岭南文化等特色,包括青秀山、南湖公园、壮族风情园等知名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通过对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该城市在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文化旅游产品的丰富多样,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保护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文化资源整合不够,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等。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资源也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关注和利用。
旅游业与文化资源产业的融合,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成为世界各地发展的新型产业。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地都在关注和推动的一个方向,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带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可以成为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持,进而提升经济收入。
而文化产业则可以为旅游业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景观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当地。
2.促进文化传承: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当地文化传承和创新。
各地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等都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宣传和传播而得以传承和发扬。
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则可以通过吸纳更多的人才和专业技能,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3.文化交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加强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
旅游业是人类最广泛、最直接、最丰富的文化交流方式之一,各地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都可以成为沟通不同文化和记载历史的桥梁。
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则可以增加各地的文化互通和交流。
二、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了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这一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引导和推动。
1.政府引导: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供支持。
例如,加强文化产业的立法、鼓励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扶持旅游业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等。
2.加强集体作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需要依赖于多个部门的协作和支持。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要齐心协力,加强集体作用。
3.强化交流合作: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需要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的会议和活动,支持不同地域和领域之间的政策交流和技术合作。
4.鼓励市场化:市场化是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也需要市场化的推动。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化旅游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全域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文化旅游定义、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梳理,本文将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讨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文化旅游是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逐渐普及和推广,文化旅游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从而促进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文化旅游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精神财富,通过文化旅游的推广和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传统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旅游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许多地方依靠文化旅游业实现了经济转型和发展,文化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还可以促进当地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研究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促进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全域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理念,旨在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体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当今社会,全域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主流趋势。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全域旅游的发展为文化旅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通过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文化旅游得以融入全域旅游的体系中,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全域旅游的推动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提质升级。
由于全域旅游注重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文化旅游业也开始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文化旅游往往只局限于少数知名景点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导致资源利用不均衡,文化传承不够完整。
急需运用全域旅游的理念,整合各地文化资源,打破地域壁垒,让更多的游客有机会领略到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探讨如何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深入理解文化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通过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揭示当前文化旅游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支持。
探讨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明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瓶颈,为制定有效对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实际操作指导,促进全域旅游的推广和落地。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为文化旅游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发展对于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加强文化旅游的发展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旅游体验,还能够增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还能够为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深入探讨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意义重大,对于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不再是一种奢侈的行为,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休闲方式。
旅游的兴旺发展带动了旅游产业的繁荣,同时也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话题,探究如何让文化与旅游真正实现双赢,成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
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旅游是以人为中心的活动,旅游产品的开发要考虑到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体验。
而文化则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文化代表了一种深厚的、不断变革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
旅游融合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传承和融合,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
同时,旅游不仅能够带动文化的发展,也可以借助文化来提高旅游的品质和特色。
许多旅游项目都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例如祭祀活动、婚礼之旅、美食之旅等,这些项目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也提高了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促进了旅游行业的繁荣发展。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性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文化传承,更在于加强旅游的品质和特色,提高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此外,文化与旅游融合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升级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影响力,为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雅安市的“熊猫文化旅游节”,充分挖掘和整合了熊猫文化资源,结合当地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以“熊猫”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使得旅游者不仅可以欣赏可爱的熊猫们,还可以了解到熊猫生态、保护知识和熊猫文化的深厚历史。
这种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不仅推广了当地的旅游业,还打造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成为当地经济的新亮点。
三、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难点和对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需要政府、地方和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
其次,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对旅游产品进行精细分析和设计,需要市场和产品研发方面的人才和经验,还需要对游客需求进行细致调研和分析,以确保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品质。
传统文化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一、引言随着人们文化旅游观念的升级和多元化要求,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传统旅游模式,而是特别注重经典的传统文化氛围、独特的旅游产品,尤其是亲身的体验和舒适度。
这就要求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传统的封闭性旅游自循环发展模式,开始逐步向开放性的“旅游+”方式转变,旨在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集约化、现代化、品质化、国际化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
旅游是保护、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传统文化的生态、绿色理念,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目标的引导,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二、传统文化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现状(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夷文化、宗教文化、书画文化、花卉文化、民俗文化、长寿文化等均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
青州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由此出现记载“海岱惟青州”(出自《尚书·禹贡》),地理位置优越,是山东地区从两汉时期至今的文化和经济贸易中心。
青州的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融合性较强,主要包括东夷文化、古城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花卉文化、民俗文化等。
青州是山东最早的土著人文化———东夷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目前东夷文化广场向人们展示神话故事的浮雕、人物雕塑、官职图腾等。
青州古城历史发展悠久,出现过的古城池较多,其阜财门为北魏时期建立,魁星楼每到科考时学子都会来跪拜。
青州的宗教文化影响深远,龙兴寺传播佛教文化,青州城南的云门山、驼山上道教、佛教并存,昭德古街上有伊斯兰教寺、清真寺和真教寺。
青州融合了汉族、回族、满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比如古街———东关回民街生活着很多回族人。
青州的花卉文化不断发展,从两汉时期的桃花、北朝的荷花、隋唐的牡丹,到宋元明清的百花时代。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探讨了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首先介绍了文化旅游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了全域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然后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章重点讨论了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结合,以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最后强调了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推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文化旅游、发展对策、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结语1. 引言1.1 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全域旅游理念提出了整体旅游发展的观念,强调整合各方资源,提升旅游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也需要与时俱进,符合当下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文化旅游的定义和意义入手,探讨文化旅游在全域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分析全域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关系,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补性。
然后对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探讨如何促进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的发展。
最后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结合,探讨如何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域旅游视角下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 正文2.1 文化旅游的定义和意义文化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验和参与一定区域内特有的文化资源、文化景观或文化活动,从而增进对这一地域文化的了解、认识和体验的旅游活动。
文化旅游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以文化景观为主要旅游内容的形式。
文化旅游以传统民俗、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风情等作为核心内容,通过游览、参观、体验、学习等方式,向游客展现文化内涵,传播文化价值,唤起游客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南宁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南宁市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未来发展中,如何让南宁市的旅游和文化更好地融合,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针对南宁市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互动南宁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
如何将这些资源、底蕴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加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互动。
建立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联动机制,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南宁市全域旅游的竞争力。
在旅游景点、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注重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体现,打造具有南宁特色和文化特质的旅游产品。
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将旅游需求和市场需求考虑进去,推出更加受游客欢迎的文化产品。
二、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南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要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为旅游产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资源。
发挥南宁市的文化优势和特色,开展文化活动和展览等,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
加强文化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产品的推广,提高南宁市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在旅游创意设计和旅游营销上,要注重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三、加强旅游服务和管理旅游服务和管理是南宁市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
南宁市要加强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通过建立旅游服务标准和旅游品质评价机制,完善旅游服务网络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旅游管理,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建立旅游投诉和维权机制,保护游客合法权益,增强游客的消费信心和满意度。
四、加强区域协作南宁市周边地区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要加强区域协作,共同推动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和区域品牌建设等方面,要加强跨区域合作和交流,发挥优势互补效应,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旅游和文化品牌。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范本模板】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调研报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是与经济高度融合的新型现代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
文化既可以给旅游提供一种真实的体验,也能展示一个地方的独特所在,而旅游则可以将文化具象的传递,文化和旅游二者彼此约束彼此促进。
近几年,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由此我县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积极提升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也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纵观目前我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尤其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
本文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剖析,就如何打造文化旅游强县提出建议,以期对发展**县特色旅游业有所帮助。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及相互融合现状1。
文化旅游资源基本状况。
**县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关**通往西域古丝绸之道必经之地,人文古迹众多,有古人类遗址、古石窟石雕等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
关山40万亩原始森林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其中,著名的**景区距县城38公里,有观赏、保护价值区域约120平方公里,景区内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有大小景点100多处,是我国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存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有秦皇祭天第一坛之美誉,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避暑采风的理想之地。
在民间,马尾荷包、藤编、刺绣、剪纸、根雕、陶瓷等民俗艺术独具特色,洋芋搅团、罐罐茶、核桃饺子、玉米糁饭、凉粉鱼鱼等风味饮食远近闻名,贴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曲子戏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药王撒籽、双凤献宝等美丽传说增加了游客的趣味性、神秘性。
2.当前文旅深度融合情况。
我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前景。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日益重视下,文化与旅游正日渐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域旅游背景下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措施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措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全域旅游是指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将城乡、自然、人文等多种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新格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域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挖掘和利用各地的丰富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当前旅游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文化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等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
而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能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挖掘文化资源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旅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一些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利用效率不高;文旅项目合作不够紧密,互补度不足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相关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多样化,传统的景点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旅行的需求,游客更加注重体验、参与和感知。
如何深度挖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魅力的文旅产品,已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文化资源在全域旅游中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多样化的人文景观,是各地区吸引游客的重要吸引点。
目前很多地方的文化资源仍未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导致资源闲置、浪费,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
如何通过有效措施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有效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为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做出探索和建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探讨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挖掘文化资源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背景下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措施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措施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全域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是指以地域全范围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多元文化、多元服务、多元体验为特色,以构建多元业态、多元产品、多元市场为手段,打造多元化旅游目的地,实现全域旅游全程全要素全时空的多元化旅游体验,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产业价值。
而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如何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文旅融合的意义和背景文化旅游融合,是指将传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多方合作与共赢,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发展方式。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消费升级、休闲度假、深度体验等新趋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也从单一的自然景观升级为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全域旅游。
在这种趋势下,挖掘和推广当地文化资源,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选择。
文旅融合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文化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而文化旅游融合则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通过文化内容的注入,旅游产品更具特色和吸引力,提升了旅游的品质,同时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2. 文化旅游融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过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不仅可以增加旅游业的收入,还可以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3. 文旅融合有助于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认同。
通过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将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变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4. 文旅融合有利于增强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已成为各国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可以增强当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及全域旅游对策研究范本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自然风光旅游和文化旅游相互交融,是迪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和守护香格里拉品牌的必然选择。
研究分析迪庆特色民族文化如何在全域旅游中发挥作用,实现文化旅游业有效融合,提高旅游品质,具有现实意义。
一、迪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与问题(一)迪庆文化旅游业的培育阶段(1995年--2001年)迪庆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自然观光为主,旅游项目少、基础设施差,虽然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丰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市场并未接轨。
在迪庆旅游业的发展中面临着游客以自然观光为主,旅游项目单调、游客滞留时间短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好迪庆的民族文化资源,解决旅游以自然观光为主,内容单调的问题,政府经过调研,开始思索实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市场接轨问题。
通过调研政府积极引导香格里拉城郊的藏民开发藏民家访项目,将游客带入普通的藏民家庭体验藏民的生活,了解藏族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藏民家访农民也增加了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扶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藏民家访开始作为文化旅游结合的旅游项目在的一些藏民家发展起来,这一项目成为迪庆文化旅游市场的最早的开拓者。
随着我州旅游支柱产业的进一步确立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旅游业逐渐成为迪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天然林禁伐后新的替代产业,促进了迪庆工商业、农牧业、文化娱乐业、电信通讯业、交通运输业、饭店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1996年-2001年5年间,迪庆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年均增长38.27%,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44.03%,对迪庆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
1999年,旅游业形成的增加值占了全州生产总值的11%,2001年到迪庆旅游的中外游客人数已接近百万人次,全州旅游总收入超过6亿元。
藏民家访随之在五年间发展到20家,藏民家访成为旅游业与迪庆藏民族文化结合的主要文化旅游模式。
同时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迪庆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如尼西土陶、木制品、手工纺织品等渐受游客的青睐,但未形成规模产业。
起步阶段迪庆文化旅游的发展特点是:以藏民家访为主要产业代表,旅游文化产业开始起步,经济效益明显。
文化旅游产品单一,相关企业少,经营方式粗放,对整个迪庆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影响不大。
(二)迪庆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2001年,迪庆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随着迪庆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推动,紧紧围绕迪庆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香格里拉品牌、三江并流等品牌优势,迪庆的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从1997年到2015年,迪庆州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从2.88万人次增加到突破1千万人次,与此同时,经过长期培育的迪庆文化旅游产业也步入了成长的阶段,文化旅游企业增加,文化旅游产品趋于多样化。
借助于旅游业的推动,迪庆民族歌舞演艺、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以藏餐为主的民族餐饮、民族节庆等作为新兴的文化业态发展起来。
如迪庆的传统的民族工艺品制造业也渐渐发展,其中木制品、陶制品、金属制品、毛织物品、棉织物品等初步形成产业化,尼西土陶、卡卓刀等藏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深受游客欢迎,逐步形成知名品牌,由家庭作坊生产的方式转向公司化经营,发展前景良好。
州委政府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建成了坛城文化广场、香格里拉文博中心、独克宗古城、霞给生态温泉村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藏民家访经过十几年市场的洗礼,成为香格里拉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品牌,在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城发展到了30家,但节目也日渐趋于娱乐化、庸俗化,有伪民俗的趋向,以民族歌舞演艺、图书、音像制品为主的文化产品初具规模,以藏族文化为特色的餐饮业已成为餐饮服务行业的翘楚,独克宗古城通过“修旧如旧”的原则整治后,重新焕发出了古老魅力,引来无数游客,发生火灾后接待力有所下降。
围绕打造香格里拉品牌,政府着重支持香格里拉演艺业,成立了香格里拉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迪庆州旅游投资公司控股,主要经营香格里拉文博中心,成立迪庆梦幻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创造了大型歌舞诗《梦幻香格里拉》,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但效益不佳。
(三)迪庆文化旅游业存在主要问题分析迪庆近二十年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企业与旅游业结合度较高的项目效益比较好,如藏民家访,还有卡卓刀、尼西土陶等。
政府介入的文化旅游企业效益不佳。
迪庆旅游业总体发展还处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度不高,旅游企业与文化企业各自为阵的状态。
特别是旅游项目和文化项目都由于体制问题各自规划,旅游规划缺文化项目,文化项目缺旅游市场平台的问题突出。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投资公司、旅行社没有理顺各自的职责,没有文化旅游业的项目合作的平台。
再者文化资源家底不清,虽然说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哪些产品适合走入市场,哪些适合保护起来,缺乏对其的研究和应用。
还有市场运作不力,产生不出效益。
旅游行为和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低,留不住游客,制约了旅游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据调研,我州主要旅游推介局限于一般团队游,线路目前还是以自然观光为主,内容单一,没有形成适应市场需要、参与性强、体验感强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在全州还没有一条旅游环线。
迪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它的发展主要依托的是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的文化以及与之和谐一体的自然风光,但文化旅游业发展不够恰恰就是迪庆旅游业的软肋,缺乏文化旅游与自然风光的有效结合,让来迪庆旅游的游客眼中只有风光没有体验而匆匆而去。
迪庆的全境属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境,全州的主要旅游风景区都处于文化生态区范围,有利于文化旅游开发与全域旅游的发展。
建构以旅游地主要景区景点为依托,以特色民族文化区域为节点、以交通干线为引导的空间架构体系,可以使迪庆旅游业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文化体验式旅游转变,构架迪庆全域旅游的模式。
这应该是迪庆下一步发展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的基本思路,笔者在迪庆普达措旅行社、维西县旅游管理部门、塔城镇的塔城村针对不同群体做了问卷调查,企业经营人员、政府管理部门、群众的愿望都希望开发全州的旅游环线,发展乡村文化生态旅游,丰富旅游项目,增加群众收入。
建议首先构建香格里拉至德钦、德钦至维西、维西至金上江旅游环线,在全州形成全域旅游的格局。
广告「宏天」整合国际先进的开源技术,打造专业易上手,可视化开发环境,丰富组件^^,强大的公司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流程化+移动化...二、迪庆发展文化旅游融合的全域旅游的条件(一)资源条件1、文化旅游资源品味高,开发潜力大。
迪庆是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包括傈僳、纳西、白、彝、普米、回、苗等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集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体的整体性多样文化生态保护区。
保护面积辖迪庆藏族自治州全境,世居于这里的藏、傈僳、纳西、白、彝民族团结和谐、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舞蹈、音乐、戏剧、石雕、木雕、造纸、制陶、节庆习俗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自然环境、古村镇、古建筑相依相存,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区域。
在迪庆境内,文化生态所具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独特,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品位高,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并且涵盖迪庆全境。
2、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浑然一体可以推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产品。
迪庆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复杂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藏、傈僳、纳西等民族不同的经济形态乃至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风情,构成了迪庆多样和丰富的民俗风情文化,可以推出融世界自然遗产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将以藏族为主的各民族民俗风情特别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长廊借助文化旅游业的深度开发展现在世人面前,提升香格里拉旅游业的整体品质。
以文化生态保护带动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回馈文化生态保护将是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品牌的效应度。
这一区域拥有香格里拉、茶马古道、三江并流等世界级品牌,品牌得到市场认可。
可以通过策划和创新促成围绕三大品牌旅游文化产品的系列开发,在大香格里拉旅游开发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地理位置条件迪庆发展文化旅游和全域旅游涵盖迪庆全境。
包括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县,位于迪庆旅游核心区域段,一是地域组合度好,特别是全州主要文化生态带都处于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的高山、盆地和峡谷,山水相连,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属于我州旅游核心区。
地域的关联度和组合型强。
而且属于统一行政区域,区域开发优势明显,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特色鲜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又具有差异性,可以在迪庆全景体验不同民族的自然生态文化。
(三)交通条件文化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区域主要分布在214国道、旅游东环线、德维二级公路、香德二级等公路沿线,处于旅游交通干线上,交通网络相互贯通,通达条件较好。
其中以建塘镇为中心的高原坝区藏文化带位于香格里拉旅游中心地带;以梅里雪山为中心的神山文化带主体位于梅里雪山的旅游片区;以塔城为中心的塔城文化带位于塔城旅游片区。
以叶枝为中心的傈僳文化带位于澜沧江旅游带德钦县城至维西县维登澜沧江沿线以及附近地区。
以金上江为中心的金沙江农耕文化带位于金江、上江区域,所有文化旅游带均处于我州交通状况较好的区域。
(此观点在《迪庆州构建民族文化带问题研究》一书中阐述,在此不赘述)(三)经济条件发展文化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区域处于我州经济发展较集中的地方,位于周边地区的物资、人流集散地和信息汇集地。
包括17个乡镇,民族以藏族为主,还有傈僳、纳西、汉、白等多种民族。
总人口26.5万,占总人口的66% 。
总之,这一区域是迪庆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富集地区,恰好位于香格里拉市至德钦、德钦至维西、维西至金上江的旅游环线上,文化内涵丰富,特色明显,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族文化发祥地,无数个文化生态村。
该区域全域旅游的构建可以依托这些地区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
可以首先实施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节点,补充自然观光旅游的不足,延长游客滞留时间。
(四)政策倾向度2010年11月15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迪庆旅游提出以一个中心(香格里拉县城为中心,建设好松赞林寺、独克宗古城、纳帕海、石卡雪山等景区景点)、五大精品(以国家公园的理念建设好普达措国家公园、虎跳峡--白水台--普达措--独克宗古城--梅里雪山--塔城景区--长江第一湾环线)、一线(围绕国道214线,搞好国道周边的景点景区建设)为重点,强化基础,提升品牌,打造精品,创新机制,提高效益,把和谐发展贯穿于产业建设的全过程,全面推进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将迪庆建设成为“生态最好、环境最优、和谐发展、永久品牌”的世界级精品生态旅游区和中国藏区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胜地,因此围绕“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品牌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品牌及茶马古道品牌,将文化注入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打造精品,实现文化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发展全域成为迪庆旅游业发展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