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
杨振宁先生在谈到物理教学时指出:”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种印象,以为物理学就是一些演算。
演算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的。
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
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
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在成长中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
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
伽利略由于观察研究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那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呢?1.激发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但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客观事物并不都产生知觉,而只是对其中少数客观事物发生兴趣,然后做出观察行为,产生知觉。
所以,若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对该事物产生兴趣。
激发兴趣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引入竞争、趣化知识等方法去实施。
2.学会观察方法,注意观察顺序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系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拟定观察顺序,告诉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
2.1 全面观察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观察时,往往需要学生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不要只局限于某一个点上看问题,而应该全面地进行考虑,这是观察事物重要的环节。
有关现象可按如下步骤进行观察:(1)观察分析结果出现的若干场合,以获得结果变化的有关情况。
(2)观察分析这些场合中的先行情况,以获得其中变化因素和不变因素。
2.2 重点观察既要全面观察,又要抓住重点。
观察的片面性必然导致思维的局限性,必须防止“挂一漏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
观察时,尽量调动多种器官参加活动,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形成完整概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 引言1.1 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深入的物理教学,学生才能全面发展自己的学科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提问、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之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脱颖而出。
1.2 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索。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解决,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或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知识点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不断提升。
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第一篇: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观察能力是初中学生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从观察的重要作用、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途径等方面简单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观察能力作用问题途径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过程,实质上就是观察的过程,它是认识学习物理现象的源泉,在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教材引言中,谈到怎样学习物理时,明确指出首先要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因此,作为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并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
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简单谈一点看法。
一、观察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结论,更不可能从实验中发现问题。
在物理学史上,通过细心观察并积极思考而获得重要发现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年奥斯特正是由于没有放过小磁针不再指南北方向这一异常现象,经过反复实验研究最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实验时发现,由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而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 kg/m3,正是因为他没有忽略这微小的差异,最终导致氩的发现,也因此荣获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去观察、去发现。
此外在观察中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若发现“异常”现象和数据,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也许这些“异常”就是我们探究真知的开始。
我们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将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够对事物进行判断和推理,最终将通过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们也正是在观察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形成了科学的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细致而敏锐的观察能力,不仅仅是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步骤,更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学生在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1、观察的目的不明确。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观察能力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呢?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法和技巧。
学好重要性观察能力是物理学中的基础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具有良好观察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问题,更加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物理学习中,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应用等。
这些学习内容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学习注意事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细心观察:学生需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注意细节,发现问题的本质。
2.主动思考:学生需要主动思考问题,提出假设,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
3.持续练习:观察能力需要通过持续的练习来提高,学生需要多做实验,多观察实物,多进行思考和总结。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实验法:通过实验来观察物理现象,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直观地了解物理规律。
例如,在做光的折射实验时,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在进入不同介质时的偏折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折射定律。
2.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物理现象的异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
例如,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时,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从而更好地理解运动规律。
3.归纳法:通过观察多个具体的物理现象,学生可以总结出一般的物理规律。
例如,在研究浮力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多个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总结出浮力与物体体积、密度的关系。
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教材: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教材中的物理知识,特别是与观察能力相关的内容。
2.做题巩固:学生需要多做题,特别是中考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做题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3.总结规律:学生需要总结物理规律,特别是与观察能力相关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浅议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议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作者:冒维华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10期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它包含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创新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对这些素养的形成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培养对知识探究的能力过程转化,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平时实验教学中一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相关的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并形成书面或口头表述的能力发现问题,不仅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开端和基础,也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驱源动力.作为教师平时应在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注意捕捉日常生活、自然界或实验中所发现的物理现象,并积极思考其所涉及的物理本质,进而把发现的现象演变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尝试着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述出来.例如: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比较“惹眼”的外观-金色“外衣”.不少同学看到后,都会觉得非常漂亮,但却不会产生任何疑问.这是因为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仅停留在表象这一层次,缺少对事物深层次探究的意识,也就不可能产生“为什么要用金色外衣或金色外衣的作用是什么?”这种有价值的疑问.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观看相关视频讲座,得出“惹眼”外观-金色“外衣”是为了防止卫星局部过冷或过热,并进一步引导生提出“过热或过冷会对卫星的材料产生怎样的影响”或“材料的保温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探究性问题.2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的能力我们在探究教学中强调对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是因为它不仅是制定实验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的指南针,而且是发展学生简单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在学生猜想与假设时教师要让生明白猜想与假设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可以以生活经验、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或科学事实为基础提出猜想与假设,同时还应该注意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且提出的猜想必须能够用实验进行检验.例如:对“材料的保温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的猜想,可引导生根据自身衣着厚度随季节变化这一生活事实猜想材料的保温性能可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依据真空棉与普通棉保暖效果不一样猜想材料的保温性能可能与材料的种类有关.3培养学生制定实验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的能力制定缜密的实验计划与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是将猜想与假设程序化、具体化的过程,是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自己根据猜想与假设弄清探究目的以及已有条件,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及所需的器材,再按选择的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好实验操作步骤和记录数据的表格等.例如:关于探究“材料的保温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可以将学生分组,在组内讨论明确实验探究目的、利用什么原理、需要什么器材、选用什么研究方法、实验步骤怎样实施,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初步撰写.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与收集证据的能力实验操作与证据收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平时在实验中遇到未使用过的仪器,可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从使用的角度看懂说明书所表述的仪器的工作条件、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从而按要求正确地操作仪器.同时引导学生在操作前对实验中不安全因素应预先考虑,预测操作不当会给器材本身和实验操作人员带来哪些不良后果,进而制定安全措施,保证在实验中按要求谨慎操作.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验前评估实验中器材安全和操作人员安全的能力.另外实验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依据实验目的,自己找准实验中观察的对象和排除干扰因素准确地收集数据的能力,并简单明了地将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于表格之中.例如:对于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等这些测量工具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它们的使用说明书,找出关键字词,弄清操作流程和操作的要求.读完后,对其中不懂或不清楚的内容可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5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用文字表达或用数学方式表达实验结论的能力平时实验中应引导生对收集到的现象、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整理、列表、画图、数学建模等方法,判断推理物理量相互之间有何关系,尝试进行简单的成因分析,以训练学生以实验数据为依据运用一定数据处理方法归纳科学规律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例如:列表能使数据呈现简洁明了,便于对比、分析、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平时应引导生重视表格设计,告诉学生这些物理量的数据关系通过计算发现有可能是相等、之和、之差、乘积、比值等数学关系.在列表的基础上也可进一步用坐标图依据列表的数据描点连线形成图像,从而借助于直观、形象的图像思考其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的结论.6培养学生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的能力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比较各组探究过程的优缺点,思考各组在探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以及外部环境对探究结果所造成的具体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从评估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实验的器材和方法的能力.例如:测滑动摩擦力可以有如下两种方案.如图1所示,方案一和方案二从理论上讲,只要实验中保证匀速拉动都可以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比较两种方案,我们会发现按方案一实际操作时要保证匀速拉动是非常困难的,而方案二就巧妙地将木块固定,拉动木块下面的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能较准确地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回避了方案一中存在的问题.7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次探究实验,都尽可能要布置学生从探究的问题、探究的方法、探究过程和探究的结论等几个方面撰写实验报告,便于与他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在组内或跨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醒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时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又要认真思考别人的意见或见解,发现别人建议合理,就应尽可能地吸收采纳.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养成团队的合作意识,认识到团队在科学探究中的力量.总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培养必须是贯穿于平时所有的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实验探究中得出物理规律并在理解该规律的同时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作为教者应尽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以上七个方面创造条件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有计划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利 用单 摆 的 等时 性 原 理 制 造 了 很 多 医用 测 脉 器 。科 学 家 们
正是从 这些最简单的最微不足道的物理现象 的观察 中, 做
出 了震 撼 世 界 的 发 明 和 创 造 , 由此 大 大 激 发 学 生 的 观察 兴
( ) 师翼树立新的掌生“ = 教 全面发晨” 观
教师耍 充分 了解学生 的家庭 状况 、 习情况 、 学 兴趣特 涵
( 教师耍树立大课堂观 . 五】 让课堂教举承载更多的内
课堂教学决不仅 限那几 十个 平方 的空间 , 堂应 当是 课 社会 的微缩 . 古今 中外无所不包 。课堂不应 当仅仅 限于那 狭义 的教室 。 还可 以是操场上花 园内杜 区里 闹市中工厂农
义。
过 实 验 很 容 易 得 出物 体 的 重 心 位 置 与 形 状 有 关 、 心 不 一 重
定 在物 体 上 的结 论 。高 中物 理 中 的不 少 重 难 点 都 可 以 以 此
方 法 来 突 破 。平 时 还 可 以 多 鼓 励 学 生 自制 实 验 器 具 , 由于
( 责任编辑 : 汪志刚 )
二、 教给学生观察 的方法
在物理实验 中, 有很多 的因素都会影响最终 的实验结 果 。如何抓住j 物 的本质 , . ‘ 在这里有两种常用 的观察法应 使 学生掌掘 。 一是 系统观察法 。 它包括顺序 观察 法、 分步观
实验 为基础 的学科 , 过观察 现象和各 种实验 活动 。 激 通 对 发学生学 习兴趣 。 培养学生科举 的思维 方法和实事求 是的 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都具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探讨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探讨发布时间:2022-08-18T01:17:49.99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4月第7期作者:柏勤芳[导读]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每一个学习环节都需要涉及实验知识和实验实践柏勤芳江苏无锡市八士中学 214192摘要: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每一个学习环节都需要涉及实验知识和实验实践,在实验中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才能够及时把握知识重点,构建物理思维。
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开始,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科素养,能够在知识中提取知识、应用知识。
本文将对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索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引言:自主探究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索更多未知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初中物理作为一门极其重视实验的学科,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使其主动发现物理实验中的乐趣,获得良好的学科素养。
但是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应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验现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向,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性探究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物理教学中有许多实验环节,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探索知识,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目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阶段学习的物理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从源头发现问题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并获得一定成就感,展现自我价值,最终鼓励学生更好的探索知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模式。
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就在生活中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了一些探究,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关键词】物理现象;观察能力;引导;培养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并通过分析、思考和探究,将它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搞好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分析、思考。
结合教学实践,我就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的两个不同方面来谈谈认识与体会。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积极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更能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生活的本身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学生去观察的物理现象,每个学生都会接触到很多事物,只要能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认真地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都是观察,都能获得知识,增长才干。
比如:引导学生摸一摸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它是一面什么镜子?然后让学生把面积相同的平面镜和观后镜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看它们各自的成像情况,成像的大小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会发现观后镜的特点。
再比如,学习浮力之前,让学生在家观察:泡茶时,茶叶所处的位置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大部分学生平时并没有想到这和物理有什么联系,有的甚至天天见到家人泡茶,却很少仔细观察过。
他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观察,发现:泡茶开始时,茶叶浮在水面上,过一会儿,开始下沉,再过一会儿,又上浮,不一会儿又下沉,这样经几次后,茶叶最后沉在杯底,这是为什么呢?学过浮力之后,学生再结合物体的浮沉条件就很容易解释了。
在自然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中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_张军鹏
观察是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外界现象或信息的感知活动,它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中学物理教学中观察的内容有:(1)实验现象。
这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观察对象。
(2)直观形象。
如实物、模型、图形、图表、图像、录像等,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来源。
(3)自然现象。
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生产等,这是物理联系实际的必然要求。
观察能力是观察者在科学观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能力。
观察能力的强弱决定其感性知识广度、深度和对观察对象认识的准确程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
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而且对于学生深刻领会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仅就中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提高学生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活动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有目的的观察。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发现客观规律的实例。
伽里略由于观察比萨教堂里的吊灯摆动而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规律;奥期特因细心反复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等。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观察和实验是学习、认识物理现象与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是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也是学习物理的手段和方法。
作为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选用典型实例,讲述认真细致观察在科学发明和发现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懂得只有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而激励他们进行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实验及其现象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兴趣。
但要保持和发展这种兴趣,并使之内化为对观察起作用的有效动力,需要教师的引导。
自然界中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玩具、生活用品、生产器械中也有许多物理原理的巧妙运用,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它们,既可以使学生从观察、思考中学习物理知识,学会观察方法,又可以使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兴趣。
物理学科的能力培养
物理学科的能力培养第一节培养物理观察能力物理观察包括对实验的观察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观察是研究物理世界的入门向导,抓不住现象,就不可能深入了解物理规律。
可见,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现象,取得资料,提出问题。
能否达到观察的目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水平,具体说来,可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观察要有目的性,并能细心持久地观察并养成观察习惯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为对物理实验的浓厚兴趣,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到对实验的观察上来培养他们自觉地有目的、持久、细心地观察。
并形成习惯。
中学物理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课堂的演示实验,观察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培养观察能力,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观察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观察习惯的基础,将课堂的实验观察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有意识地经常地结合起来,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主要有整体观察法——即抓住物理现象的全过程,能从整体上把握所观察的物理现象。
第二是多维度观察法——即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第三是分析观察法——即结合物理现象分析其原因,并变化条件继续观察其结果。
例如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首先使学生观察沸腾的全过程及沸腾本身的温度变化的特点,其次观察液面压强的变化对沸腾的影响,进而深入观察和分析沸腾的全过程和沸腾过程中水汽泡形成、膨胀,消失以及破裂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取得沸腾现象的全部数据和资料,以供分析沸腾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三、能用口语或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观察到的结果,必须通过文字或口语来描述,描述的水平能反映观察能力的水平。
因此,能用口语或文字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该属于观察能力的一部分。
例如,观察布朗运动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说法不一,有的说看到分子在运动,有的说看到小虫子在活动等等,这说明学生看到了一些现象并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但很少有学生能描述看到的小颗粒和大颗粒运动激烈程度不同,也没有描述颗粒运动的路径的无规则性。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摘要: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
对初中物理教师而言也是如此。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观察能力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在观察活动中大都表现得积极、活跃、态度比较认真。
这一特点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条件。
但同时也要看到,初中生的观察能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初中学生观察能力存在的不足1.观察的目的性不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观察不是出于明确的目的,而是出于兴趣。
在观察中由于把注意力集中于感官刺激强烈或个人较关心的现象上,因而忽视或忘记了观察的目的。
如当教师演示白光经过棱镜时色散现象时,不少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白光色散后所形成的美丽的彩带所吸引,而当老师问及颜色的排列顺序却回答不上来;在对水的沸腾过程进行观察时,有的学生出于担心温度计是否会由于水温的升高而爆炸,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温度计上而忘记了对水的观察……它不仅直接降低了观察的质量,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2.观察的敏锐性不高初中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于较明显的现象观察得比较仔细,而对不甚明显的现象则不予关注,因而缺乏对现象观察的敏感性。
3.观察缺乏持久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初中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很容易转移注意方向。
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实验,学生往往最初表现得注意力较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感到乏味而分散了注意力,使观察不能善始善终地进行。
以上学生在观察中所表现出来的在观察品质方面的欠缺,表明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艰巨性和迫切性。
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这一能力,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
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途径1.强调观察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结合物理学家勤于观察,发现真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观察在物理学发展进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的教育。
浅谈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作者:张继涵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12期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物理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也受到关注。
目前物理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物理,对于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怎样培养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并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目标作为重要课程之一的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思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阶段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还未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中学物理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新型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一、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1.培养学生掌握整体观察法观察能力指的就是对一项事物或者活动进行观察,从而丰富知识,增长见识。
整体观察法就是对整体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先明白实验的目的和基本步骤,只有了解了实验的整体流程,才能自己动手做实验。
2.培养学生掌握具体观察法具体观察法也叫重点观察法,具体观察法不同于整体观察法,需要找出实验的重点,分析其难点,对比重点实验和其他实验的不同,从而明确其本质特征。
如做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时候,重点内容就是了解平面镜成像现象,找出成像规律,掌握像的位置、大小和物体的位置、大小之间的关系,这些需要学生着重观察,以便解决问题。
二、培养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中学物理实验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操作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实验能否成功。
操作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操作过程逐渐锻炼而成,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一是掌握物理仪器的使用,了解各种仪器的适应方式和用途,合理安装仪器,按实验顺序依次排列。
二是掌握各种仪器之间的使用关系,调节好仪器之间的调节方法。
在做实验之前还要遵守实验的规则进行实验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规范。
然后要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如在电流实验中,电池的正负极安装错误会导致电流不流通,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时,教师一定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仪器,找出故障所在,保障实验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理论知识每次都位居世界前列,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却低于西方国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近代物理学家西方国家较多多的原因,这也与我国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有一定关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重要的自然规律都是从实验中得出或通过实验验证的,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曾对演示实验的作用论述: 演示实验是一项具有教学功能的创造性活动;教师的演示实验既强调了学科的重要性,又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示范了科学态度、思维活动及仪器的操作规范。
现代心理学将观察视为人们发现获取知识的重要一环(始端),是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
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将“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他的座右铭,观察实为现代科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学生的观察能力直接影响实验能力和知识的获得,进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让学生观察前有明确的目的,还必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一定的训练而获得的,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有计划的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
做好演示实验,在演示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是学生观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例如,在做导体的电阻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时,首先要明确目的:导体的电阻大小和导体的制成材料、导体的长度、导体的粗细(横截面积)、导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基本方法:判断一个物理量和多个因素的关系时,要先确定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观察这个物理量和这个因素的关系,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是物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其次,要操作规范,认真观察,正确记录结果:例如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记录如下:最后,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在结论的得出时,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变化,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首先 ,创 立宽 松的 学习环 境 ,激发 学生 对物 理 的学 习兴趣 。 以前 ,我们 的课堂 教学 形式 单调 ,内容 陈 旧 , 以激 起学 生 的求 难 知欲 和创造 欲 , 这就 需要 我们 运用一 定 的教 学方 法来 引起 学生 的 兴趣 。例 如 ,制作 更加 形象 明 了的幻 灯片 ,或者让 学 生先 预 习内
反复要正确对待 ,要有耐心 ,反复教育 , 要求他们逐步提高,一 步一个脚印,使他们看到希望 ,看到进步。
.
c I 8 n F 旧口 E h ee d o I d n a n
醚R s尊 。青年与社' 2 1:下 ee 每I o06
俘 5.
考 试而 不得 不学 习物理 ,物理 老师也 感 觉现在 学生 越来越 难教 ,
创新 能力 的培 养是 学生 学习 能力培 养 的重 中之 重。因为物 理
学是 一 门系统性 非 常强 的学科 ,它 是观 察 、实验 和思 维 的产物 。
培养 创新 能力不 仅有 利 于提高 学生 对物 理学 习 的积极性 , 而且 有
四 、 强学生对 于 学 习 目的 的理解 , 强学 生学 习的 自主性 。 加 增 现在 流行 这样 一句话 “ 考考 ,老师 的法宝 ;分分 分 ,学生 考 的命 根 ” ,通 过 这句话 我 们 也可 以看 出学 生对 于学 习 的被动 和无
奈 。 目前 ,我 国提 出 了素质教 育 ,反对 传统 的填 鸭式 教学 方法 。 这 就需 要 我们 教师 正确 的引导 学生 , 他们 对 于学习 的 目的有 明 让
能采 取正 确 的方法 , 针对性 地进 行教 育 , 有 收到 良好 的教育 效果 。
学 习困难学生的思想转化过程是新 旧矛盾更替的过程 , 也是一个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摘要:观察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信息和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观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物理教学观察能力培养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获得知识最基本的途径,是初中学生认识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个重要渠道。
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创造性研究必不可少的素养。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物理教学不可忽视的基本任务。
下面就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展开论述:一、观察要有目的性无明确的目的是观察的大忌。
有的学生在观察实验时,不知道往哪里看,不知道看什么,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除了凑热闹外,无任何有益收获。
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做一个实验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知道观察的对象是什么、观察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具体要求等等。
如演示“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个实验,观察的对象是钢球和木块,观察的内容有钢球的速度、质量、木块被推的距离等;具体要求是让同一个钢球从不同高度的斜面上滚下和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相同高度的斜面滚下,比较木块被钢球推开的距离有什么不同。
又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观察的对象是水,观察内容有实验器材、水的沸腾现象、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图表等内容,具体要求是观察水的沸腾有什么特征、沸点是多少、沸腾与蒸发有什么区别。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观察有的放矢。
二、观察要主次分明实验的教学目标有主有次,为突出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并相对减少观察时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观察时要分清主次,明确观察重点。
对使用器材较多、现象复杂的实验,显得更为重要。
教师指导常采用过程提示法和问题引导法。
中学生物理学习中观察力培养
浅谈中学生物理学习中观察力的培养【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活动的第一特点就是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就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做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中学物理观察能力观察方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知觉活动,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观察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发展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活动的第一特点就是要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获得对事物的感知。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广泛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
在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使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和重要性,激发观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即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观察的两个主要目的: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有的结论。
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科学思维活动的“加工”,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取新知识。
当然,也可以先理解科学的结论,然后通过观察来验证这些结论,来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
因此,观察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史上因细心观察和思考而发现客观规律的实例,如:伽利略由于观察比萨教堂的吊灯的摆动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奥斯特由于细心的观察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充分利用这些例子,发挥其激励作用,使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
同时还要让学生做有心人,激励他们观察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说明,不仅是物理学科,其他学科也离不开观察,自觉地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才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新知识才能得到掌握。
二、使学生懂得要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观察学生由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进行观察,但他们进行观察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因此应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在每次进行观察之前,应弄清观察的目的:为什么要观察?要观察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观察,增强观察的目的性。
中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要求及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
各种物理实验形象、具体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
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下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中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1.加强实验教学1.2 发挥指导作用,体现主导地位。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
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如,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烧坏仪表。
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
2.物理实验技能的基本要求2.1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
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打点计时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万用表欧姆档等。
新课标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
"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
2.2 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者:陈泽山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09期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倡实施研究性学习,科学、合理的观察是基础,善于捕捉闪光的现象是关键.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对事物和现象的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给学生灵活多样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下面就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几点浅见.1 让学生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是思维的知觉、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是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学习的物理现象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才有可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门捷列夫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的,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牛顿从观察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观察到单摆的等时性而发明了“摆钟”,奥斯特观察到通电导线能改变小磁针的指向,从而找到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电能生磁.所以观察是一切发明、发现、创造、创新的条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首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主动观察的良好习惯.2 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物理实验及其现象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积极引导、演示过程中规范的操作、生动的描述、激情的讲解也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适度把握、把兴趣与观察的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使观察成为学生入门的向导.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引导,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生活中的点滴有趣的现象,并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它们,如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让学生尝试解释家中电视机遥控器对电视机的控制.既可以使学生从观察、思考中学习物理知识、学会观察方法,又可以使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3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中学物理实验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思维知觉,一般需要重点地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实验的设备和装置,在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数据、图象、图表,以及教师的规范化操作等.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观察和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能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具体内容,学会捕捉观察的对象.如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观察的目标为:①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在同一深度改变橡皮膜方位,观察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的变化;②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观察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变化;③在同一深度,不同液体中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的变化.确定了观察的目标,有助于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观察的目标为:①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的变化,若吸引大头针增多,则表明磁性增强,反之磁性减弱;②在线圈匝数不变、铁芯不变时,改变电流的大小,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变化;③在电流与铁芯不变时,改变线圈匝数,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变化;④在电流与线圈匝数不变时,有无铁芯时,观察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变化.从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结论.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观察的目标是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偏转的方向、偏转的角度,再根据导体的运动情况和磁场方向归纳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磁生电的规律.4 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4.1 对比观察法4.1.1 在相同事物和现象中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如在引入电阻时,利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或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得出不同导体阻碍电流的作用大小不同;对比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方法;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的对比使用;在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或玻璃管内液面变化得到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等;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比较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与电阻的关系,通过比较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得出相应的结论.4.1.2 在不同事物或现象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如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天平的标尺、量筒的刻度、温度计的刻度即刻度尺的应用;发电机和电动机即电生磁与磁生电;汽油机和柴油机;管乐器与弦乐器的发声;带电体和磁体的性质(电现象和磁现象)等.4.1.3 对同一现象发生前后进行比较如观察水在沸腾前、后水中产生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相同型号的新旧灯泡亮度对比;灯丝升温前后的亮度对比、电阻对比;晶体与非晶体吸热熔化的温度对比、状态对比;物体形状变化、物体状态变化前后的质量对比;新旧干电池分别对同一电路供电对比;灯泡的灯丝断了重新搭接起来,与原来的亮度相比等.使用对比观察法,有利于掌握现象的特征以及它与其它类似现象的区别.4.2 归纳观察法在总结现象的一般规律和实质时,研究一些涉及变化因素较多的问题,通常采用归纳观察法.即通过对个别现象进行观察,得到一些个别结论,再分析、归纳,从而得到一般的规律.如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斜面小车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自由向下运动时,到达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不同,进一步归纳推理出小车不受力的运动情况,再通过伽利略和笛卡尔的结论归纳、推理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要改变不同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实验使杠杆平衡,并记录归纳总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要多次换用不同功率的灯泡重复实验,归纳总结得出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归纳观察法在实验教学、生活实践、独立探究或分组探究中使用最多.可见,使用归纳观察法,有利于掌握现象的实质以及规律的理解和应用.4.3 步骤观察法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现象,要遵循实验步骤,一步步地观察,即边实验、边观察.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要按步骤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首先用弹簧秤测出小石块的重量G物和小桶的重量G桶并记录;其次往溢水杯中加满水至溢口,将空桶置于溢口下接从溢水杯中排出的水.之后将小石块挂于弹簧秤下浸没在溢水杯中,直到杯中的水不溢出为止,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并记录;再次用弹簧秤测出小桶中水的重量G排,利用称量法测出浮力的大小F浮=G排-F;最后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总结出结论.4.4 重点观察法抓住事物的核心部分或现象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找重点,抓关键.如进行托里拆利实验时,观察托里拆利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玻璃管是否竖直、玻璃管的长度、粗细、管口浸入水银槽中的深度、水银槽中水银量的多少等是否有关时,最后得出结论.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观察浸入液体的体积(V排)、浸没的深度,比较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最后得到结论.4.5 点面结合的观察法如在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中,重点是观察两根玻璃管内煤油液面的高度,通过它来认识电流产生的热量,并找出煤油液面高度差变化的原因,得到电热与电阻、电流及通电时间的关系.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重点是观察电流表示数随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从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找到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对于小灯泡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还能找到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这样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挖掘现象的本质,分析并总结得出相应的物理规律.科学的观察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观察,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观察的目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既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又能让学生体验、感悟真理的发现过程.在观察中提高,在提高中观察.使学生养成“多看、善看、乐看,多思、善思、乐思”的习惯,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对物理现象及过程看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素养。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将深入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方法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通过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教师提供应对策略,并探讨如何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希望可以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2. 正文2.1 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
它包括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通过学习物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等。
而这些核心素养恰恰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必需的。
通过物理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事认真、有条理的态度;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些都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