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求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以下是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些实施细则:
1. 建立规范的作息时间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上学、做作业、休息等时间节点,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2. 培养独立自理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整理书包、收拾房间、自己洗漱等,提高他们的独立自理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
4.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推荐优秀的图书和读物,组织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培养阅读兴趣。
5.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
6. 培养社交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7. 学习艺术和音乐:开展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能力。
8.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9.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康的心理教育体系,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0.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定期沟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阶段制定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实施方案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我校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目标,围绕学生研究生活的全过程,以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为内容,激发研究兴趣,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研究,提高研究效率,开发学生的研究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1、全员性原则。
研究习惯培养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习惯培养的计划、实施、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全体学生习惯水平的提高为基本立足点。
其次,研究习惯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全员参与,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课外活动上、教育环境上。
2、阶段性原则。
学生研究习惯的培养要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
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征,有计划地分阶段一步一步地实施,有侧重地进行习惯培养。
3.巩固的原则。
习惯的培养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巩固下来,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反复练习和巩固学生的行为,直到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成为永久的习惯。
下来吧。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来来回回,要有心和耐心,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良好习惯形成的环境。
要分阶段开展相关活动,重点巩固其他习惯,让学生在反复的巩固训练中,把自己的行为巩固为自觉,直至成为自己的需要。
三。
基本内容(1)制定计划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周、月、学期研究目标、研究计划以及生活、读书、实践活动的计划。
计划应简明扼要,内容明确,并按计划认真实施。
(2)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三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预习;在中年级,学生要掌握预习和主动预习的方法;高年级学生要学会设定目标,养成自我预习的习惯,了解课本内容与之前所学知识的联系,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自己不了解的重点和问题画出或写下预习笔记,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完成相应的预习和学导作业,为课堂研究做准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5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给予积极的评价。
(4)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5)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能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1)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2)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3)不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5)早到后能设法早读。
(6)常写读书笔记,注重知识的积累。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能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鼓励自己与他人。
8.收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收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2)对收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实践的习惯(1)能积极、主动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
(2)工具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在校时能完成作业再去玩,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
(2)尽早完成家庭作业,睡前交家长检查。
(3)睡觉前对当天学习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回忆。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评价细则(201302)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评价细则一、学习习惯1、准备学具,按时上学(1)上学前要认真检查书包,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带齐。
背书包时,书包带要正,长短适宜。
(2)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1)学会课前预习,自学,不懂可以查资料,或者不耻下问。
(2)课后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知识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3、课堂专心,积极思考(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读课文背法则,或一诗一歌,等待老师上课。
(2)上课专心听讲,不说悄悄话,不做小动作;多动脑,敢发言,会思考,不做与课堂无关事。
(3)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善于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冷静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
(4)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认真自习。
4、完成作业,及时订正(1)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回家后先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不边做边玩。
(2)爱护作业本,不乱撕作业本,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格式正确,书写姿势正确。
(3)答题细心、准确、养成先审题再解答后检查的习惯。
(4)作业的错题,要在完成下次作业前认真订正。
二、行为习惯1、举止文明,注意安全(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会说普通话。
(2)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要敬礼问好,课间遇到老师说“老师好”,放学见到老师说“老师再见”,在校内遇到来宾说“叔叔好或阿姨好”,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或来宾要让行。
(3)不准在校园里追逐打闹,课间不在教室和楼道内喧哗、打闹。
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楼梯扶手上滑,不准攀爬栏杆和围墙,不准带鞭炮、小刀等危险品进校园。
(4)不能散布谣言,影响安全或造成不良影响。
(5)不进入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不吸烟,不喝酒,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不参加迷信活动。
(6)不说谎话、粗话、脏话;不以强欺弱,不骂人,不打架;不起叫绰号,不起哄,不嘲笑。
2、尊老爱幼,乐于助人(1)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出门告知父母,回家见到长辈要打招呼。
小学学生培养规章制度

小学学生培养规章制度
一、学习规章制度
1.学生要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学生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发言。
3.学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提交。
4.学生要爱惜教室和学习用具,不在桌子上乱写乱画。
5.学生要遵守考试规则,不作弊。
二、卫生规章制度
1.学生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
2.学生要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
3.学生要保持饮食健康,不吃垃圾食品。
4.学生要爱惜公共设施,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三、纪律规章制度
1.学生要有礼貌待人,不凶恶欺凌同学。
2.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不违反校纪校规。
3.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乱跑。
4.学生要守时守约,不拖延或违背诺言。
四、安全规章制度
1.学生要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在走廊上奔跑。
2.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财物,不随便向他人借钱或东西。
3.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在车辆过马路时横冲直撞。
4.学生要尊重师长,不擅自离校或参加不良活动。
以上是学校制定的小学学生培养规章制度,学生要遵守这些规定,努力做到遵规守纪,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学生开学学习习惯养成指导方案

学生开学学习习惯养成指导方案第一部分:建立规律的学习生活开学后,学生要养成规律的学习生活。
这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时间和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部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生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和学习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减少拖延行为。
第三部分: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任务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部分: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应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要持有积极的心态。
他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学习,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取得好成绩。
第五部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要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们可以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问,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第六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上课、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时完成作业等。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第七部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学生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他们可以采取番茄钟或者25分钟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方法,以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学习。
第八部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阅读各类书籍。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九部分: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圈子。
课外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个人潜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第十部分:与同学互助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互助学习,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学生开学后,应该建立规律的学习生活,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培养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培养阅读习惯,参与课外活动,与同学互助学习。
小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求细则

小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求细则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会倾听、会思考、会发言、会表达----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求细则(讨论稿)低年级1.学会倾听的习惯上课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小动作,用心听老师讲课,学着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2.善于思考的习惯想想老师提出的问题,会的举手回答,不会的问同桌、老师;学着发现课堂中的问题,敢发表不同的看法,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向老师请教;学习预习方法,试着自己预习或请老师辅导预习。
3.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遇事要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与人谈话时要有礼貌,要大胆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不要怕说错;发言时,身子要站直,要尽量说普通话,要大声说,能让别人听清楚。
4.与人合作的习惯学着跟同学、老师合作,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老师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要学着尊重别人,和同学交流时要用心听,等别人说完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
5.自主读书的习惯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要边读边想,学着把书中的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愿意和书交朋友;要爱护自己的书,不能在书上乱写乱画,不读不健康的书,不看不健康的光盘。
6.认真书写的习惯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执笔姿势,并能按要求去做,注意书写要端正大方,尽量不用橡皮,要保持卷面整洁。
7.自评和互评的习惯学习基本的自评互评方法,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自评互评,基本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业进行正确判断和对言行进行是非判断。
8.搜集资料的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会观察,搜集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初步认识观察、搜集的好处;根据自己的喜爱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等,并试着记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9.动手操作的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边做边想怎样做得更好,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和准确性,如果有错误,要反思总结。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试着回想当天学了哪些知识,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作业量,作业要独立完成,不潦草,不抄袭。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三篇)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1. 细化行为习惯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每个年级的行为习惯目标。
例如,一年级可以注重礼貌和整洁,而四年级可以注重独立和自律。
2. 制定行为规范: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
例如,要求学生做到守时、守纪律、尊重他人、关注卫生等。
3. 设计行为习惯培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以组织礼仪培训、环保宣传、卫生检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良好行为的重要性。
4. 倡导示范引领:教育工作者应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榜样。
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行为。
5. 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不良行为,可以适度的惩罚措施,促使学生改正。
6. 设置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建立学校行为习惯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评等方式,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
7. 与家长合作: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行为表现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8. 持续监督和改进:通过定期评估和总结,持续监督和改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提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效果。
总之,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面规划和实施。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通过明确的目标、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以及相关的活动和监测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持续监督和改进,确保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实施。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二)1. 建立规范的行为习惯: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包括课堂纪律、礼貌待人、守时等方面的要求,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和习惯。
2. 培养良好的上课行为习惯:学生应准时到校、准时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随意离席、不说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求细则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细则(低年级)一、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升国旗、奏国歌要肃立;2.见到老师、同学、客人要问好;学会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3.在接受别人帮助后用“麻烦你了、谢谢你对我的帮助”致谢;4.向别人请教时,不能直呼其名,要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同学答错题时,不起哄,不嘲笑;7.集合时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或者演出时不大声喧哗,精彩处要鼓掌,不吹哨。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自己说的话就要尽量做到,答应别人的事情努力去做,实在完不成的就要向别人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不能说谎话,欺骗别人。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时归还,如果实在不能按时归还的,要向主人说明原因,经主人同意后再归还,并表示感谢。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1.学生在听他人说话时不要随便打断他人的话,有要说的话也要等他人讲完再说;2.学着用心听对方说话,要边听边想对方说的是什么,不要一边听一边想自己的事;3.当听到别人批评自己时先不要辩解,平心静气地听他把话说完,需要解释时不能激动,要慢慢说。
学着不打扰家长、老师、同学的学习、休息和生活。
若一旦打扰了他人,要用“对不起,不好意思”等及时道歉;4.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能乱动,若需要动时,要先告知对方,允许后再动;5.学着保护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要随便告诉他人。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1.在家长提醒、监督下,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一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
在家长的监督下,上放学路上不到处乱溜达、玩耍,要时时注意安全;2.在家长监督下做到先完成作业,再做其它的事情,当天的事要当天完成。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老师、父母的话,学着按老师、父母的教诲做,不顶撞父母、老师和他人,要有礼貌;2.学着了解祖父母的过去和父母的工作、学习情况,知道长辈、父母的艰辛,学着给长辈、父母拿衣服、洗菜等;3.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试着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听父母的话不要惹父母生气,在家不撒娇、不淘气。
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新调整)

小学生行为规范(2024年新调整)一、前言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2024年新调整。
二、小学生行为规范总则1. 爱国爱家: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的家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尊敬师长:尊敬教师,听从教导,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关心同学,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3. 勤奋学习: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提高综合素质。
4. 遵守纪律:严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保持校园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5. 健康生活:注重饮食卫生,规律作息,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6. 文明礼仪:礼貌待人,言行举止端庄,遵守社会公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 环保意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
8. 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共同进步,维护集体荣誉。
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 早晨到校:按时到校,穿着整洁,主动与同学、老师问好。
2. 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积极发言,尊重教师。
3. 课间活动: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保护公共设施。
4. 作业完成: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认真检查,主动请教。
5. 课外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社团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6. 放学离校:按时离校,礼貌道别,不在校园逗留,注意安全。
7.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不闯红灯,不在车流中奔跑。
8. 礼貌用语:日常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展现良好的教养。
四、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实施与评价1. 家校合作: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学生行为规范,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 教育引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3. 表扬与激励:对遵守行为规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积极性。
实验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实验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学校决定继续在全校学生中深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起床1、歌谣:起床:起床铃声一打响,轻身快捷穿衣裳。
整理内务静悄悄,铺面齐整被见角。
洗刷间内要节约,废纸杂物不乱抛。
2、解读:养成按时起床的好习惯,整理自己的房间,认真刷牙洗脸。
二、进校1、歌谣:进校:轻松愉快进学校,服装整洁领巾飘。
列队入校走通道,挺胸抬头面带笑。
见了老师有礼貌,清晨问早午问好。
2、解读:全校学生不分年级,不分高矮,均从校门两侧的指定地点进入学生通道列队入校,禁止打闹,禁止说笑;请同学们告之家长,禁止家长送学生到校门口,家长送到校门口的学生,发现一例,扣班级量化分1分。
落实好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发现未到校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
严把校门出入关,尤其是学生入校后,严格控制出校。
在校内要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要诚实,不说谎话;能知错就改;要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
(习惯养成责任督查:德育处、值班人员、校级值勤员)三、集合1、歌谣:集合:集合活动要守纪,队伍排列要整齐,不说话来不非礼,不乱走动有秩序。
鼓掌热情懂礼仪,人人心中有集体。
2、解读:升旗、做操等集合时,各级部、各班级按照学校规定的路线,规定的时间有秩序列队集合,下楼时班主任在队伍前方带队并控制下楼速度。
队伍上下楼时要注意安全,行进中自行调整队型,队伍要做到“走直线拐直角,队列整齐,横竖成行,呼号响亮”,无打闹、说话现象。
听报告有精彩处要热情鼓掌,以彰显我校师生礼仪风貌。
集会结束后,各班级要按学校规定路线有秩序地撤离。
(习惯养成责任督查:少先大队部、德育处、体育组、级部主任、班主任)四、升旗1、歌谣:升旗:立正肃立升国旗,仰望国旗徐徐起。
小学生“三习”养成教育细则

小学生“三习”养成教育细则小学生“三习”养成教育基本上概括了养成教育的全部,即文明行为习惯,健康生活习惯,良好学习习惯。
具体要求如下:一、文明行为习惯1、热爱祖国。
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有爱国意识,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文明礼貌。
微笑待人,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礼貌用语。
3、学会尊重。
耐心听别人说话,在倾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别人讲话时,不要急于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话,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少数服从多数,善于与人合作。
能认识到家庭、学校都是集体,懂得人人要服务于集体,少数要服从多数,懂得做事情要与别人合作,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见,善于向他人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5、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未经允许,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进入他人房间、办公室先轻敲门,别人同意后才可以进入,不乱拿、私拆别人的信件。
6、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与人交往重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做到,说做一致,不说谎话,不骗人,有错就改。
7、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有秩序地上下楼梯或电梯,不拥挤,不在楼梯上或电梯内打闹,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上下车要排队,购物、食堂打饭自觉排队不拥挤。
8、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不随便说话,站队快、静、齐,散开、集合不说话,不打闹。
9、上课时不随便下位,不随便推桌椅发出声响,课间做有益活动,不在教室敲桌椅,不骂人,不随便外出,不随便进花园、草坪。
10、见到师长主动问好,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不讥笑别人的生理缺陷,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乘车、坐船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
11、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乱放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环境卫生。
12、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敢于、善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13、拾金不昧,拾到东西要主动归还失主或交公,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小学教学管理细则范文(二篇)

小学教学管理细则范文一、课堂纪律管理1. 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准备好学习所需物品。
2. 学生应在课堂期间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走动、说话,以免干扰教学秩序。
3. 学生应专心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得玩手机或进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行为。
4. 学生应遵守师生之间的尊重,不得互相侮辱、恶作剧或进行其他不良行为。
二、作业管理1.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并保持书写整洁、规范。
2. 作业应交给班主任或相关老师,并在缺席时请同学代交。
3. 作业未完成或未按时交的学生应写明原因,并将遗留的作业尽快完成,并向相应负责教师说明情况。
三、考试管理1. 学生应按时参加考试,并符合考试规定的要求。
2. 学生应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不得作弊或干扰他人。
3. 考试成绩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定,并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反馈。
四、器材管理1. 学生应妥善使用学校提供的教学器材,不得损坏或滥用。
2. 学生应保持教室和周边环境整洁,不得乱扔垃圾或毁坏公共设施。
五、课外活动管理1. 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如实参与活动,不得请假或逃避。
2. 学生应遵守活动安全规定,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得进行违规行为。
六、学生考勤管理1. 学生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早操和上课,不得迟到。
2. 学生请假需提前向班主任或相关老师请假,并说明请假原因。
七、家校联系1. 学生家长应定期关注学校通知,参加家长会及家长学习交流活动。
2. 学生家长应定期与班主任或相关老师沟通学生的学习状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八、奖惩制度1.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奖励,如荣誉称号、奖状等。
2. 对于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如批评、警告等。
九、安全管理1. 学生应遵守校园安全规定,不得进行危险行为,如攀爬高处、玩火等。
2. 学生应知晓校内紧急避险路线,并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按照老师的指示行动。
十、公共秩序管理1. 学生应遵守公共秩序,不得进行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等违法行为。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引言养成教育是指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培养非常规、自主性品质和能力,使个体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教育。
小学学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对象,因其处于敏感的成长期,对于养成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细则,以期提供一套可行的指导方案。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心,并倡导同学之间的友好交往。
同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环境和道德榜样,使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
2. 设置情感沟通通道:为学生提供诉求的渠道,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困扰,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同时,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桥梁,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1. 规律的学习时间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鼓励他们养成按时作息、定时学习的良好习惯。
同时,通过家校共同努力,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明净舒适。
2. 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巧。
3. 坚持品德教育:通过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品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1. 开展体育活动:学校要注重体育锻炼的开展,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各类体育比赛和运动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提供多元化的艺术课程:学校要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表演和比赛,展示个人才艺。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好的准备。
五、建立家校合作机制1.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邀请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评分细则

学校生习惯养成教育评分细则山学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评分细则一、礼貌习惯:养成目标:尊敬国旗,会唱国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实在要求:1、个人礼貌:衣着不乾净,穿奇装异服;男生留长发,女生烫发,染发,戴首饰,一人次扣2分。
2、升国旗:升国旗时不唱国歌,队形不整齐、不安静,升国旗时未穿校服,酌情扣分。
3、红领巾:不珍惜红领巾,每天上学未戴好红领巾,用红领巾做游戏,一人次扣0.5分。
4、文明用语:未使用礼貌用语,说脏话,骂人。
不尊敬师长,一人次扣1分。
二、讲普通话习惯:养成目标:能用普通话进行沟通。
1、进入学校后,提倡讲普通话。
2、在上课期间必需使用普通话。
3、在会议、宣传等*活动中应坚持使用普通话。
三、听课习惯:养成目标:上课注意力集中,坐姿端正,乐观思考,大胆提问,敬重他人发言。
实在要求:1、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放在课桌的左上角。
老师授课期间不拉抽屉,不削铅笔,不借学习用品。
2、上课准备铃向后,应立刻进教室,静待老师来上课。
3、听课要做到思想集中,认真听讲,乐观思考,大胆提问。
发言前应先举手,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便打断他人发言。
4、上课坐要正,立要正。
读书、写字保持正确的姿势,即做到“三个一”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
5、上课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作业;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离开座位或走出教室。
6、上课迟到要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经老师许可后轻声进教室,课后要如实向老师说明迟到原因。
四、写字习惯:1、把字写得准确工整、乾净、美观,每天定时练字40分钟。
2、字帖只选一本字帖来练习,做到“三道”,即眼到、心到、手到,“三多”,即多看贴、多思考、多比较。
3、定量,学生每天练字一张,交小组长检查,并做好记载。
4、写字时间发现班级学生吵闹,扣2分五、读记习惯:1、坚持每天读课外读物20分钟。
2、坚持每天读诗诵经,每天一、二、四、五节课前,第三、六节课时颂记一条名言或一首诗歌。
小学学生校内常规要求细则模版

小学学生校内常规要求细则模版一、上学准备1.准时到校,不迟到早退。
2.佩戴整齐干净的校服,保持个人仪表整洁。
3.携带必需的学习用品,如书包、课本、文具等。
二、课堂规范1.入教室时保持安静,不打闹、不抢座位。
2.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不扰乱其他同学的学习秩序。
4.禁止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三、自习时光1.静默自习,不交谈,不嬉戏。
2.专心完成作业,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学习材料。
3.不乱丢废纸,保持教室整洁。
4.不吃零食或喝饮料。
四、食堂规定1.排队打饭,井井有条,不插队。
2.用餐时注意饭菜卫生,不乱扔餐具和食物残渣。
3.与餐友友好交谈,不争吵、打架。
五、课间休息1.保持整洁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课间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追逐嬉戏。
3.有序排队,礼貌进出教室。
六、户外活动1.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规则。
2.不随意离队,注意听从老师的指挥。
3.文明游玩,不乱扔废弃物,保护环境。
4.遵守比赛规则,互相尊重,不作弊行为。
七、校园安全1.遵守校规校纪,不参与欺凌行为。
2.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财物,不偷盗、不损坏。
3.配合学校进行各类安全演习和防灾工作。
4.如发现校园不安全现象,及时向老师或校领导反映。
八、文明礼仪1.尊敬师长、团结友好相处,与同学和睦相处。
2.礼貌用语,文明待人,不使用粗口或谩骂语言。
3.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乱扔废弃物。
4.保持良好的队列纪律,守时、守秩序。
九、课余活动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2.遵守活动规则,不参与恶作剧或伤害他人行为。
3.珍惜活动资源,不损坏设施设备。
4.遵守活动安排,不擅自离场或擅自离队。
以上是小学学生校内常规要求的细则模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遵守,并积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篇一: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方案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评估细则表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评估得分表篇二: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
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
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禁带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5、认真完成老师布臵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快、静、齐”。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
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挤时间以各种方式锻炼,坚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保持个人卫生。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读书,并且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二十分钟,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2、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4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和品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学生。
第三条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
第四条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人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培养、学习方法指导等。
第五条养成教育应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家校合作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并逐步完善和改进。
第二章个人习惯养成第七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定期洗澡、坚持刷牙等。
第八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吃饭、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糖果零食等。
第九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包括按时睡觉、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第十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第十一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完成作业、提前预习复习,按照学校规定参加考试等。
第三章道德品质培养第十二条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第十三条学校应开展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守纪律的品质。
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学习方法指导第十七条学校应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十八条学校应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十九条学校应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学习工具,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十条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积极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班级管理第二十二条班主任应负责班级学生的养成教育,并定期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第二十三条班主任应制定班级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第二十四条班级应开展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本(2篇)

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引言本教育实施细则旨在帮助学校和家长对小学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细则包括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习习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社交能力培养和公民责任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自律能力:1. 以身作则:学校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展现出自律的榜样,引导学生模仿。
2. 奖惩分明:学校和家长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并及时给予奖励和惩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律意识。
3. 给予责任:学校和家长应逐步给予学生一些责任,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个人物品,培养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第三章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绩进步的关键。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制定学习计划:学校和家长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他们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
2. 培养集中注意力:学校和家长应指导学生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通过合理的休息和注意力训练等方式。
3.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校和家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四章健康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1. 定期锻炼:学校和家长要鼓励学生每天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晨跑、课间活动等。
2. 规律作息:学校和家长要培养学生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3. 合理饮食:学校和家长要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他们选择均衡的营养餐。
第五章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学校和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培养社交能力:1. 互助合作:学校和家长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沟通:学校和家长指导学生学会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倾听、会思考、会发言、会表达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求细则(讨论稿)
低年级
1.学会倾听的习惯
上课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小动作,用心听老师讲课,学着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2.善于思考的习惯
想想老师提出的问题,会的举手回答,不会的问同桌、老师;学着发现课堂中的问题,敢发表不同的看法,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向老师请教;学习预习方法,试着自己预习或请老师辅导预习。
3.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遇事要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与人谈话时要有礼貌,要大胆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不要怕说错;发言时,身子要站直,要尽量说普通话,要大声说,能让别人听清楚。
4.与人合作的习惯
学着跟同学、老师合作,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老师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要学着尊重别人,和同学交流时要用心听,等别人说完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
5.自主读书的习惯
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要边读边想,学着把书中的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愿意和书交朋友;要爱护自己的书,不能在书上乱写乱画,不读不健康的书,不看不健康的光盘。
6.认真书写的习惯
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执笔姿势,并能按要求去做,注意书写要端正大方,尽量不用橡皮,要保持卷面整洁。
7.自评和互评的习惯
学习基本的自评互评方法,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自评互评,基本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业进行正确判断和对言行进行是非判断。
8.搜集资料的习惯
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会观察,搜集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初步认识观察、搜集的好处;根据自己的喜爱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等,并试着记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9.动手操作的习惯
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边做边想怎样做得更好,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和准确性,如果有错误,要反思总结。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试着回想当天学了哪些知识,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作业量,作业要独立完成,不潦草,不抄袭。
中年级
1.学会倾听的习惯
上课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细心听老师讲课,能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习。
听其他同学发言时,要注意听发言是否正确、通顺、完整。
2.善于思考的习惯
上课要认真听讲,多动脑筋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努力发现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遇到不会的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按照自己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
要学会动脑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与人交流时要有礼貌,要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怕说错。
发言时身子要站直,眼看着对方,要说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
学会和同学、老师合作,能与同学、老师主动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解决问题;要学会尊重别人,交流时要有礼貌,等同学把话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
读书时要养成边读边想边圈点勾画的习惯,学会作批注,学着写读书笔记,愿意和书交朋友。
要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要多读好书,看健康的光盘。
6.认真书写的习惯
能保持读写姿势端正,学会正确执笔,逐步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书写端正大方,尽量保持卷面整洁,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正确。
7.自评互评的习惯
学会自评互评方法,基本能进行自评互评,不断积累自评互评经验,在做出是非、正误判断的基础上,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学着用积极向上的言语激励他人,用增强自信心的话语激励自己。
8.搜集资料的习惯
认识到搜集资料是丰富知识、积累知识的好方法,会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搜集资料,不断拓宽知识面;能坚持进行资料搜集的习惯,提高搜集资料的有效性,不断总结搜集方法。
9.动手操作的习惯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能按照教科书上的要求完成各类操作实验,操作规范,并能记住操作步骤和方法。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着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不断总结复习经验,按时、独立完成各科作业,并能认真检查,力求作业无误;试着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高年级
1.学会倾听的习惯
上课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对重点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要认真做好记录,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判断其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并能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多动脑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能发现问题,还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遇到不会的问题主动向老师请教。
并且要不断总结预习方法,介绍预习经验,取长补短,提高学习质量。
3、敢于提问的习惯
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要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要怕说错;提问和发表时要站直,要讲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
要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解决问题,能尊重别人,交流时要认真倾听,等同学把话讲清楚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5.自主读书的习惯
读书要边读边想,圈点勾画,把优美的词、句、段及读书心得,写在读书笔记里,注意知识积累,逐步养成习惯;乐于读书,能和书交朋友,多读健康有益的书,要看健康的光盘,能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上乱写乱画,养成文明读书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能保持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眼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书写要端正大方,要保持卷面整洁,不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正确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
能积极主动的进行自评、互评,认识到自评、互评是使自己和他人共同进步的地方,在积累自评、互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方法,新的措施;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既能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又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自我反思中进步。
8.搜集资料的习惯
根据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能积极主动地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整合或者深加工,提高资料的利用价值,不断
拓展搜集资料的空间和改进资料的方法,把搜集资料成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技能。
9.动手操作的习惯
主动独立地进行各类操作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巩固知识,学习新知识,不断反思操作方法和步骤,并从中有所改进或创新。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运用自己的复习方法,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能按时、独立完成各科作业,细心检查,确保无误;注重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