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邵华+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校(导学案)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苏教版) 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课时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积累莎士比亚及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
2、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
3、理清文本脉络情节。
【学习重难点】重点:1、积累莎士比亚及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
2、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
难点:理清文本脉络情节。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走进作者1)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2)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地位: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2、戏剧的基本要素:①剧冲突②戏剧语言人物语言(台词)舞台说明3、故事概括意大利维洛那城,有两个家族世代为敌:蒙太古和凯普莱特。
有一次,凯普莱特家举办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独生儿子戴着假面具去跳舞。
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
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去凯家的花园看朱丽叶,向她表达爱恋之情。
后来,他们在劳伦斯神父的帮助下,秘密结婚。
当天中午,罗和朋友与朱丽叶的表兄发生冲突,朋友被刺死,罗也拔剑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兄,并因此被赶出城。
凯家逼迫朱丽叶嫁给帕里斯伯爵,朱丽叶便喝下神父给的假死的药,并派人送信给罗,送信的人没有及时送到,罗密欧听到死讯后立即来到朱丽叶的墓地,喝下毒药。
朱丽叶醒来后,看到身边已死的罗密欧,便拔出匕首自刺而死,双方父母赶来,终于和解了。
4、创痕chuāng 妒忌dù jì 黯然àn 灵柩jiù 殉情xùn 怂恿sǒng yǒng 墙垣yuán 乳媪ǎo 倔强juã jiàng 红晕yùn矜持jīn 蓓蕾bâi 嘶哑sī yǎ 恬静tián 浩淼miǎo二、探究未知1、课文节选部分是原作第二幕第二场,为节选的部分设计小标题2、这场戏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概括。
苏教版-语文-高二必修五学案 第2专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问题导学1.怎样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2.怎样理解该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3.该剧刻画了朱丽叶、罗密欧怎样的形象?请分析。
自主探究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说“我就好比一个淘气的女孩子,像放松一个囚犯似的让她心爱的鸟儿暂时跳出她的掌心,又用一根丝线把它拉了回来,爱的私心使她不愿意给它自由”,而罗密欧却说“我但愿我是你的鸟儿”。
朱丽叶不想让罗密欧自由,罗密欧也心甘情愿地不要自由,难道为了爱情就可以牺牲自己的自由吗?你怎么看待他们之间的这种对话?文法导析诗化的语言《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诗剧。
节选部分较为具体地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诗化、散文化的语言特点。
剧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明、形象、生动,是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太阳”“大海”“鲜花”等比喻朱丽叶,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来说,既显得生动,又富有意蕴。
再如文中朱丽叶与罗密欧的爱情表白,热情洋溢,音韵和谐,犹如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技法导练导练目标自选某一景物进行描写,力求使语言优美生动,音韵和谐,具有诗化特征,题目自拟。
素材积淀话题集锦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但家族世仇使得他们的恋爱受到阻力。
经劳伦斯神甫帮助,两人秘密举行婚礼。
后罗密欧刺死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逼婚的窘境。
神甫给朱丽叶吃安眠药让她装死,让罗密欧立即返回。
不明真相的罗密欧在朱丽叶身边自杀殉情。
朱丽叶苏醒后,见爱人已死,于是用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两人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庭最终和解。
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幸福,罗密欧与朱丽叶用自己的生命唱出了一曲渴望自由人生的恋歌,他们坚韧、执着的精神,誓死捍卫爱情、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必将永远鼓舞着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们。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托尔斯泰有言:“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那美丽、那魅力是绽放在光明与阴影之间的。
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邵华+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校(课件)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 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 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 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 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 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 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 《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 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 神。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 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 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 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 纪。”
5、本文的夜晚相会,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不渝的 爱情。那罗密欧与朱丽叶究竟是怎样的青年呢? 参考意见: 罗密欧是典型的具有 反封建势力的 青年,他 ,对朱丽叶的爱情坚定不移, 最后果决地以死来告诉人们:青年追求幸福生活的 理想是腐朽的封建势力所无法阻挡的。
朱丽叶 ,但是骨子里她又是一 个 的女性。她不顾与蒙太古家的世仇,依然与 罗密欧两心相悦,面对家庭的逼婚,她积极地为自 己的幸福想办法,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她又是一 个果敢的女子,心爱人的死去,她毫不犹豫地将匕 首刺进了自己的心脏,与心爱的人长眠在一起,
2、课后阅读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及喜剧。
பைடு நூலகம்
2、在该剧的结尾处,罗密欧说愿意做 朱丽叶用丝线牵拉的鸟儿。该怎样理解?
提示:罗密欧敢于冒着极大的危险去见朱丽叶,足见 他对朱丽叶的爱慕之切和思念之深。处于情感高峰上 的恋人都心甘情愿地失去自我,罗密欧愿意做朱丽叶 “丝线”牵拉的“鸟儿”,此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表达 了罗密欧对朱丽叶感情的真挚与浓厚,也表达了两人 依依惜别之情。这种“牵拉”不是自由的丧失,而且获得 最大的自由。
课堂总结 1、 这场戏通过抒情诗一般的独白和对白,把 爱情圣洁化和诗化,表现了热恋中男女纯洁美好的 感情,赞扬了他们超越世俗仇恨之上的对幸福美好 爱情生活的追求,歌颂了追求中所显示的勇敢、忘 我、忠诚、高尚等品质,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 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幸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 神。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苏教版) 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课时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课时)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2、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3、体会东西方文化表情达意的差异。
【学习重难点】
重点: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难点: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导学流程】
基础感知
1、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1)、用人性反神权,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2、博喻一种用若干喻体强化同一本体的修辞方式。
二、探究文本
1、分析人物形象。
2、试分析这两段话。
1)“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
2)“我真想遵守礼法,否认已经说过的言语,可是这些虚文俗礼,现在只好置之不顾了!”
3、试分析莎士比亚的语言特点(修辞)。
学年苏教版语文教案:必修五第2专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剧本,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仔细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认识剧作的矛盾冲突及其实质,理解作品的主题。
●重点、难点重点:品味诗化的人物语言,重点体会罗密欧的内心情感。
难点:品味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设计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原作第二幕第二场,这一场简称“阳台会”。
它描写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花园里与朱丽叶幽会的情景。
这场戏历来被公认为描写少男少女爱情的经典,广为传诵,以至后世人们习惯地将最美好的爱情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
前后两篇都是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以戏剧形式表现了爱情悲欢离合的情感过程,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两部戏一中一外,一悲一喜,形成互补关系,应该抓住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段,鉴赏作品语言的诗意美。
课时安排为1课时,课前预习准备:观看影片,熟读课文,布置学生理清思路,归纳情节。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亨利四世》(历史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创作于1594到1597年。
剧本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故事讲的是意大利维洛那城的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门第相当的世家,结怨多年,互相争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莎士比亚及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
2.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3.体会东西方文化表情达意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欣赏戏剧语言,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一.教学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莎士比亚,走进他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
说到莎士比亚,我们初中时学过他的作品——《在法庭上》,作品中那个可笑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至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典型。
1.作家作品莎士比亚(1564一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附: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文学作品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
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
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
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他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也是他能在艺术天地里自由飞翔,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秘密。
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他赢得了很高声誉,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
1595年,莎士比亚写了一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上演后,莎士比亚名霸伦敦,观众像潮水一般涌向剧场去看这出戏,并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高中语文 2-2 第2课时 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学案
第2课时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画语导入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爱倾倒,不知有多少痴男怨女用炽热的情感唱出一曲曲爱的悲歌——《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与刘兰芝、化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莎翁笔下的经典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受这朵在中世纪的黑暗中嫣然盛放而又凄然凋零的玫瑰的芬芳。
【字词梳理】1.正音创.痕()妒.忌()怂恿..()()纤.手()倔强.()蓓蕾.()浩淼.()乳媪.()撮.合()答案:chuānɡ,dù,sǒnɡ,yǒnɡ,xiān,jiànɡ,lěi,miǎo,ǎo,cuō2.辨音创.痕()纤.手()丧.事()降.落()创.造()纤.夫()丧.失()投降.()头晕.()蒙.蔽()晕.车()蒙.古()蒙.人()答案:chuānɡ,chuànɡ;xiān,qiàn;sānɡ,sànɡ;jiànɡ,xiánɡ;yūn,yùn;ménɡ,měnɡ,mēnɡ3.辨形通达旦(xiāo)墙(yuán)树(shāo)气冲云(xiāo)心(hénɡ)口(shào)仰(zhān)丧(ào)召(huàn)养(shàn)洲(ào)散(huàn)答案:宵,霄;垣,恒;梢,哨;瞻,赡;懊,澳;唤,涣【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乳媪:奶妈。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大为逊色。
躲躲闪闪:状态词。
指有意掩饰或避开事实真相。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虚文:没有意义的礼节。
浩淼:也作“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寒盟背信:背弃誓约。
蓓蕾:没开的花;花骨朵。
懊丧: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2.词义辨析迟疑犹豫踌躇“迟疑”从时间角度说,在应该拿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
如:略一迟疑以后,冯云卿就给了一百块。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苏教版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①“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
明确:突出地表现了爱人的死亡给他带来的巨大的悲痛和由此而引起的激动、暴怒的心理。
②“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恶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
明确:表明他的痛苦的心情。
③“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再会,好朋友。”
反对超越世俗的仇恨
两人分别-→惆怅不已
一次备课
三次备课
4.体味作者的语言
学生出声地字读课文,准备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特定氛围中人物语气和感情
1.重点研习男主人的内心独白,体味莎士比亚语言:在这里作者用了哪些修辞?太阳、妒忌的月亮分别象征着什么?比喻,拟人,夸张。分别找出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把十四行诗与剧情揉为一体,营造出诗意的氛围:美丽的花园、皎洁的月亮、朦胧的夜色、温暖的晨曦……散发出春天一样芬芳的气息;多处运用具有象征含义的“莎士比亚式”比喻以及排比对比等手法,赞美讴歌爱情;语句直白大胆,句式长短变化,构成莎氏特有的气势。
一次备课
三次备课
二、体会人物语言中包含的情感。
一次备课
三次备课
三、分析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1、问: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结合这一论述,体会罗、朱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作品闪耀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
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人,一朵绽苞初放的爱情之花,就这样凋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悲剧呢?(与焦仲卿、李甲比较)
明确:平和的语言表明他是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
④“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得红润的美艳”。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讲学案苏教版必修5
罗密欧与朱丽叶学习设想:本文选自于苏教版“此情可待成追忆?执子之手”板块,属于专题“情感篇”中的“爱情篇”。
该板块有两个文本,一篇是元代杂剧,一篇本文为外国话剧,都属于文本研习的要求。
学习本文,主要是进一步学会对戏剧的赏析,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代表作。
2、体会东西方文化表情达意的差异。
3、进一步欣赏戏剧语言。
学习重难点:1、体会东西方文化表情达意的差异。
2、进一步欣赏戏剧语言。
学习方法:以讨论赏析为主。
课时设置: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莎士比亚及代表作,朗读,初步赏析。
学习过程:一、导入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爱情又是文学作品永远的题材。
同样是爱情的题材,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表达方式上却不一样,我们刚刚学过《长亭送别》,再来学《罗密欧与朱丽叶》,看看在中西文学的戏剧中,双方表达爱情的方式有什么同与不同。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西方,是一部在家喻户晓的爱情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成了浪漫爱情的代名词。
二、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
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他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斯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创作方法上要“莎士比亚化”,称赞莎士比亚剧作情节丰富,浑然一体,赞许他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莎士比亚的剧作有《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悲剧)等。
他同时也是公认的欧洲三大诗人(莎士比亚、歌德、但丁)之一,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诗化的语言。
高中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学案
某某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1.积累莎士比亚及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
2.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3.体会东西方文化表情达意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欣赏戏剧语言,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读自赏讨论法【知识】1.作家作品莎士比亚(1564一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2.《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
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
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
朱丽叶此时正好站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
罗密欧十分激动,也向他倾吐衷肠。
直到天亮,俩人才依依惜别。
(课文节选的就是这部分)经劳伦斯神甫帮助,两人秘密举行婚礼。
后罗密欧刺死朱丽叶的表哥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被逼婚的窘境。
神甫给朱丽叶吃安眠药让她装死,不明真相的罗密欧赶到朱丽叶身边后自杀殉情。
朱丽叶苏醒后,发现爱人已死,于是用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两人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学习指导】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案苏教版必修5
课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剧本,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2.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认识剧作的矛盾冲突及其实质,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⒈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5、为什么朱丽叶两次拒绝罗密欧,而提醒他可以对自己起誓?
6、此时已是深夜,奶妈三次呼唤朱丽叶,她两次去而复返,并喊回罗密欧。这些反映朱丽叶怎样的心情?
7、文中哪些地方还表现分离的矛盾心理?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
重点体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点体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情,讨论本文的主题 。
1.教师引导:在刚才的那段对白中,我们感受到了男女主人公那刻骨铭心的爱,听到了他们热烈挚诚的心声——为了纯洁的爱,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姓氏,抛弃那种狭隘的家族荣誉观念。
⒉把握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参考
必修五教学参考书、网络教案
授课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收音机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据说18、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存放着一部1623年版的著作,而书是用铁链拴在一张高高的桌子上的,人们只能站着阅读,尽管如此,这本书仍被人们翻烂了。这翻烂了的书便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确,这是一部在全世界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一位评论家称之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典型的爱情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出经典悲剧的选段吧!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语文《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教学目标:1.理解剧本的主题.2.品味作品的语言。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主题和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研习,讨论点拨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每个国家都在会议间隙播放一部影片作为文化交流,周总理带出的影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随行的工作人员对如何介绍这部中国色彩十分浓郁的影片感到为难,在放映前周总理亲自作了解说,他说:“今天,我给诸位带来的是一部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映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位评论家称之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典型的爱情悲剧”,那么《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戏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简介作者和剧情解文题:了解一下故事的大概经过,请同学读注释①。
知背景作者1、作者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
他的戏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的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享利四世》《亨利五世》《仲夏三夜》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期(1601—1607)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时期。
《哈姆霍特》、《奥赛罗》、《李尔亡》、《麦克白》。
后期(1608-1612)被称为传奇剧时期。
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虽然作品内容仍然是抗露黑暗现实,但态度却截然不同,是一种宽容的态度,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2、文艺复兴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类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主要内容:人性−−→−反对神权主义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样的反封建意识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部爱情悲剧,这是一部五幕剧,本文是第二幕第二场。
三、鉴赏课文:(一)生字词骄横(hènɡ)窥伺(sì)吞噬(shì)沸沸扬扬(fèi)侍婢(bì)藏匿(nì)阻挠(náo)惊心动魄(pò)卓越(zhuó)憔悴(qiáo)惩罚(chénɡ)风烛残年(zhú)感慨(kǎi)妨碍(fánɡ)恐吓(hè)神色慌张(huānɡ)(二)节选部分可分为哪几个层次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驾着白云缓缓地罗密欧的爱情独白驰过了天空一样”第二部分(到“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朱丽叶的爱情独白第三部分(到“这样美满的事不会是真实的”)有情人互诉衷情第四部分(到结尾)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三)鉴赏课文1、品艺术如何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特点?提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诗剧.节选部分较好地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诗化、散文化的语言特点。
高中语文2.4《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获奖学案苏教必修5
高中语文2。
4《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获奖学案苏教必修5高中语文2.4《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获奖学案苏教必修5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点拨:恋人之间出现了阻隔,或者说出现了危机。
这阻隔或危机纯然来自客观。
主观上是坚定执著的,大有百折不挠的势头。
压制和反压制,阻隔和反阻隔,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念核心。
在表达技巧上,融情入景是它的最大特色。
“东风无力百花残〞,表现客观阻力的强大,同时展示令人黯然神伤的暮春景色。
其他像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心的剖白,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誓言,都与具体景物联系在一起.景物在发生变化,于是幻出情节,幻出思想,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这首诗的大意是:正因为相见难得,所以相别就格外难受,东风已衰微无力,百花都已凋残.春蚕直到身死,才能把蚕丝吐尽,蜡烛烧成灰烬,蜡泪才滴干.晨起照镜,才发现浓软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晚上吟诗,会因心情凄苦而觉得月光清寒。
这里距海上仙山不算太远,但愿有传递信息的青鸟常去把你探看。
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像风中的烛光一样,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死于非命:指非正常死亡.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伯爵:封建国家的官位。
索性:干脆,直截了当地。
窥伺:暗中察看。
咆哮:怒吼。
唿哨〔hū_shào〕:用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的声音。
悲恸:极度悲伤。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沸沸扬扬:人声如沸腾的水一样喧闹。
回光返照:比喻人临死之前精神忽然兴奋的现象。
一、生字巉〔chán〕:形容山势高而险。
茔〔yíng〕:坟墓.噬〔shì〕:吞吃.唿〔hū〕:唿哨。
二、词语殉情:因恋爱受阻而自杀.凭吊:对着坟墓或遗迹怀念。
昭示:明显的表示或宣布。
骄横:傲慢专横.冗烦:烦琐累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密欧与朱丽叶》导学案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 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对话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使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知识,通过本剧,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幸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习难点】通过本剧,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幸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神。
【自主先学】一、读:1. 莎士比亚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一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
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
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
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
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
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2.莎士比亚戏剧: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
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
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
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
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3.《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代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
当时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世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
《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4.《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
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
但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
第二天,罗密欧把二人的感情告诉了修道院的劳伦斯长老。
长老表示支持,并暗中主持婚礼,希望借此结束两家的宿怨。
结婚的当天中午,罗密欧和朋友班伏里奥.茂丘西奥在大街上与提伯尔特相遇,发生冲突,茂丘西奥被刺死。
罗密欧忍无可忍,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
这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欧也因此遭放逐。
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爵结婚。
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
长老急中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
朱丽叶依计行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
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悲痛欲绝,匆匆回到维洛那城,来到朱丽叶的墓地。
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
朱丽叶醒来后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
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
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从此,两家消除积怨。
二、赏:推荐阅读: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
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0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性主张。
三、记:戏剧常识:1.戏剧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2、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
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
幕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四、测:阅读课文节选部分:1.给字注音创痕()妒忌()惨白()瞻望()玫瑰()墙垣()矜持()仓促()浩淼()乳媪()2.把握结构脉络,并概括大意。
3.莎士比亚将十四行诗与剧情充分揉和,且在这首美丽的抒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例子(修辞),并说说这样的用法对表达情感有什么样的好处。
【艺术再现】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感情变化情况。
3、欣赏学生表演的话剧片段,思考男女主人公是怎样的爱情追求。
【合作探究】课本所入选的这一场简称“阳台会”,主要描写了罗密欧在凯普莱特花园里与朱丽叶幽会的情景,这场戏历来被公认为描写爱情的经典,广为传诵,以至后世人们习惯地将最美好的爱情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
1、“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我真想遵守礼法,否认已经说过的言语,可是这些虚文俗礼,现在只好置之不顾了!”试分析这两段话。
2、“我必须承认,倘不是你乘我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白,我一定会更加矜持一点的;所以原谅我吧,是黑夜泄露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耻的轻狂。
”这段话如何理解?3、在该剧的结尾处,罗密欧说愿意做朱丽叶用丝线牵拉的鸟儿。
该怎样理解?4、如何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5、本文中朱丽叶在阳台上的喃喃自语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6、本文的夜晚相会,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不渝的爱情。
那么,罗密欧与朱丽叶究竟是怎样的青年呢?请结合故事背景简要分析。
【质疑探究】这部剧作虽然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倾心相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终未成眷属,双双殉情,你是如何看这个结果的?【拓展深化】《西厢记》中张生高中状元,最终与莺莺成为眷属。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相爱,双双以死告白天下,一个以美满收场,一个却以悲怆结局。
在反封建的题材上,《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异曲同工,可结局却迥然不同,你怎样理解这种现象?【布置作业】怎样理解该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