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人教初中数学八上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与观察体会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来发现结论,经过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改变学习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和应用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和应用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轴对称?2.请大家谈谈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二、新知讲解:1.情景引入: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 A′、B B′、C 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解题方法:1)可以利用直尺、圆规度2)可以利用轴对称的定义解题............结论: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这条线段。
2.结论总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也叫这条的线段的中垂线.(课本32页)注:垂直平分线与线段有两种关系:位置关系——垂直,数量关系——平分3.性质探究:图形轴对称的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则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
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注:包含两层含义:已知一对对应点就能做出它们的对称轴,已知一点和对称轴就能做出该......................................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归纳: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直线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几何语言:∵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P在垂直平分线上,∴PA=PB。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内容。
学生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概念已经有所了解,本节课是以轴对称为知识的始发点,通过对性质的验证、论证,并引出逆定理。
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等腰三角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节课语言理解表达问题较多,对他们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他们已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但还不能规范地、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和推理。
因此,教学中我努力抓住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契机,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复习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适时的提问激起学生的思维涟漪,将学生带入深入探究的境界。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能力目标:能够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断定理;情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难点是通过动手操作、猜测得出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写出规范的推理证明过程。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新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的口、手、脑都动起来,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员,都积极行动起来。
六、教学过程设计本着动手操作——积极探究——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归纳总结的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激发探究欲望(通过动手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任取一点并连接点与线段的两端点,通过度量的方法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说课稿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前置知识有:线段、射线、直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角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一些基本的图形绘制和变换知识。他们可能存在的障碍有:对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理解不清,对于其性质的运用不够熟练,对于实际问题如何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来解决存在困惑。此外,他们在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不足,需要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例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五)作业布置
我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下:首先,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复习所学的知识。这些练习题将包括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以考察学生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的掌握情况。其次,我会布置一个小型的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来解决。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直观教学法通过图形和实例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实践操作法则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小组合作学习法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取逐步呈现知识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通过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然后,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应用。在讲授过程中,我会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和解答他们的疑问,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说课稿选题及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第13章几何图形的认识,第1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法;垂直平分线的特点和应用;垂直平分线的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判断是否为垂直平分线,并能够应用垂直平分线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法;–掌握垂直平分线的特点和应用;–能够应用垂直平分线解决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并提高对几何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法;3.垂直平分线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1.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问题:如何判断一个线段的中垂线和一条直线相垂直?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示意图,向学生解释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总结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并与其他类型的平分线进行对比。
探究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个线段,让小组成员观察线段上的点是否能构成垂直平分线。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讲解和展示。
3.引导学生总结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方法。
辅助讲解(10分钟)对学生总结出的判定方法进行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疑惑。
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案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轴对称图形.(3)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轴对称性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美,在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感受逻辑推理的严谨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轴对称图形.(3)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教学难点: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探索.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欣赏图片,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归纳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活动1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一边播放图片一边叙述).无论是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还是中外各式风格的典型建筑;无论是艺术家的创造,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图案的设计,甚至是照镜子,都和对称密不可分.问题: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大家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先出示建筑物、柳叶、蝴蝶、窗花等图片,然后出示投影片).(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吗?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图形,讨论其具有的共同特征,可以发现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互相重合,比如在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有:飞机、风筝、汽车等.教师活动设计:经过学生讨论,找到特征后,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归纳: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活动2问题出示图片(教材图13.1-3)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概括这些特点吗?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图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归纳.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进行讨论交流,加深理解: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二、主体探究、合作交流,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活动3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和直线MN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自行分析操作过程,从操作过程中发现数量关系,点A和A′是对称点,可以设AA′与对称轴的交点为P,将△ABC沿MN对折后A与A′重合,于是有AP=P A′、∠MP A=∠MP A′=90°,对于其他的点也有类似的情况,于是可以发现,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教师活动设计:鼓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发现数量关系并进行交流,同时给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的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活动4问题:如图,木条l与AB钉在一起,l垂直平分AB,点P是l上的点,当点P在l上移动时,分别量出点P到A.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可以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根据条件OA=OB.∠AOP=∠BOP、OP=OP由SAS可以得出△AOP≌△BOP,于是得出AP=BP.教师活动设计: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测,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学习是“猜测-验证”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活动5问题类比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自行探究“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引导学生归纳: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中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因此只要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对于轴对称图形也是类似.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问题如图,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对称轴吗?A B(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然后由学生进行证明.)问题电信部门要修建一个电视信号发射塔.如图所示,按照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导入一: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意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请思考:如图1,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P1,P2,P3,…是l上的点,请猜想点P1,P2,P3,…到点A与点B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图1图2导入二:在106国道某段的同侧,有两个工厂A,B,为了便于两厂的工人看病,市政府计划在公路边上修建一所医院,使得两个工厂到医院的距离相等,问医院的院址应选在何处.探究新知问题1:如图3,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点P与线段AB 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吗?你能给出证明吗?怎么使用你发现的规律?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对发现的规律进行合理的证明,然后学生分组交流,最后教师总结并强调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并进行证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统一答案: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新知应用如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AB的垂线?师生活动学生利用直尺和圆规练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教师巡回指导,统一演示.如图5所示:图5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点K和点C在AB的两旁.(2)以点C为圆心,CK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F.(3)分别以点D和点E为圆心,大于12(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作的垂线.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是如何得到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3)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布置作业教材第65~66页习题13.1第6,9题.板书设计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3.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解,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使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新知为主,应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讲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巩固和提升.教师可针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设计对应的例题.对尺规作图的应用,教师可设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确定点或直线的位置.。
13.1.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方法;•技能目标:能够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入:大家在画图时是否有遇到如何将一个线段平分的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特殊的线段,即线段垂直平分线,并且学习如何判定它的性质。
2. 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提问:如何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学生回答:线段垂直平分线是将一条线段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并且与线段垂直相交。
•教师补充:线段垂直平分线除了将线段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外,还具有以下性质:–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将一个线段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性质2:线段垂直平分线与线段垂直相交;–性质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 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方法1:使用尺规作图法–步骤1:在线段的一侧随意取一点作为圆心,以线段长度的一半作为半径画圆;–步骤2:分别以圆心为中心,取两个交点,连结两个交点与线段两个端点,所得线段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方法2:使用数学方法–利用线段的斜率相乘为负一来判定线段是否垂直平分线。
4. 实例练习•练习1:已知线段AB的中点为M,且AM=MB,求证AM垂直于MB。
•练习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 -2)、B(5, -2),求AM的斜率和MB的斜率,并判断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5. 拓展应用•应用1: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折纸问题、建筑工程问题等。
•应用2:在几何证明中,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推导出其他结论。
五、课堂小结•总结学习到的内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导出规律和方法:通过尺规作图法和数学方法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解决问题的思路:观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3.1.2 第2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1.2 第2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几何基础第1节直线与角的有关概念中的第2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也是学习几何知识的关键。
二、说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1.能够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特点;2.能够灵活运用直尺和圆规进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
教学要求如下:1.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3.能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
教学难点:1.在作图过程中的准确使用直尺和圆规;2.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识首先,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我会问学生是否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是什么,并请他们描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特点。
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了解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理论讲解接下来,我会进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理论讲解。
我会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我会告诉学生,线段垂直平分线是指可以将一个线段垂直平分成两个相等的线段的直线。
同时,我会强调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特点,比如与线段垂直相交,将线段平分成两个相等的线段等。
3. 作图练习接着,我会进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练习。
我会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线段,要求他们使用直尺和圆规完成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过程。
我会逐步指导学生,提醒他们在作图过程中准确使用直尺和圆规。
同时,我会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鼓励他们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实际问题应用最后,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进行解答。
我会设计一些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2.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3.会用尺规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了解作图的道理.4.能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进一步了解作图的一般步骤和作图语言,了解作图的依据.6.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作图问题.教学重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P1,P2,P3,…是l上的点,猜想一下P1,P2,P3,…到点A 与点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教师:你能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这一结论吗?二、课本精讲请在图中的直线l上任取一点,那么这一点与线段AB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吗?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已知:如图:直线l⊥AB,垂足为C,AC=CB,点P在l上.求证:PA=PB.用符号语言表示为:∵CA=CB,l⊥AB,∴PA=PB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教师:反过来,如果PA=PB,那么点P是否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呢?已知:如图:PA=PB.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用数学符号表示为:∵PA=PB,∴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教师:你能再找一些到线段AB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能找到多少个到线段AB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些点能组成什么几何图形?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上的点与A,B的距离都相等;反过来,与A,B的距离相等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直线l可以看成与两点A、B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例1.如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师:请同学们参照教材中的作法动手尝试一下.(教师巡视,给予同学指导)教师:大家都完成得很好,那么利用尺规还能解决什么作图问题呢?例2.如图,点A 和点B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教师:怎样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呢?作法:如图:(1)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21AB 的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 ,D 两点;(2)作直线CD .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教师:这种作法的依据是什么?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教师:这种作图方法还有哪些作用?确定线段的中点.教师: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怎样作出图形的对称轴?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作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如图中的五角星,请作出它的一条对称轴.你能作出这个五角星的其他对称轴吗?它共有几条对称轴?三、巩固提高教科书62页练习1、2题,64页练习1、2、3题.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是如何得到的?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3)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依据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作法有哪些运用?(5)如何用尺规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五、课后作业教科书习题13.1第6、9、10、12题.。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教案)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长沙市统一备课用纸科 目 数学年 级八年级班 级授课时间 2020 年 月 日课 题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能灵活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通过折叠、观察,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规律,并用所学理论证明规律。
3.经历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教学难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推理及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和手一、情境导入1、某公司要在A 、B 、C 三个小区附近建一个超市,要求三个小区到超市的距离相等,这个超市应该建在哪个位置呢?2.知识点回顾: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 二、自主探究(一)线段垂直平分线 1、问题:如图, 直线l 垂直平分线段AB ,P 1, P 2, P 3, ……是l 上的点,请你猜想点P 1,P 2, P 3, …到点A 与点B 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2、验证猜想:如图,直线l ⊥AB ,垂足为C ,AC=BC,点P 在l 上.求证:PA=PB.归纳:见垂直平分线,得线段相等3、现学现用如图所示,直线C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点P 为直线CD 上的一点,且P A =5,则线段PB 的长为( )A. 6B. 5C. 4D. 3变式1:如图所示,△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 若△ABC 的周长为10,BC=4,则△ACE 的周长是____.变式2:如图,在△ABC 中,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 于点D ,交边AC 于点E ,若△ABC 与△EBC 的周长分别是40cm ,24cm ,则AB= .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1、逆向再探:反过来,如果P A=PB,那么点P 是否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呢? 猜想: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P A =PB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问:你能用几种方法证明?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分别作AB 边、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两线相交于点P ,分A B l P1P 2P3别交AB 边、BC 边于点E, F.求证: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结论: 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问题回归1、某公司要在A 、B 、C 三个小区附近建一个超市,要求三个小区到超市的距离相等,这个超市应该建在哪个位置呢?思考:(1)如图,AB =AC ,直线AD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吗? (2)如果AB=AC ,AD 上有一点M 满足MB=MC ,那么直线AD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吗?结论:确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只需要找到两个到 线段AB 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小试牛刀1.如图所示,AC=AD,BC=B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垂直平分CD ; B .CD 垂直平分AB ; C .AB 与CD 互相垂直平分; D .CD 平分∠ACB .2: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在AD 上, 求证:BE=CE.变式1(课本P66 T9):如图,AD 与BC 相交于点O ,OA=OC , ∠A=∠C ,BE=DE ,求证:OE 垂直平分BD.例2 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已知:直线AB 和AB 外一点C .求作:AB 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 . 阅读教材P62例1思考:为什么直线CF 就是所求作的垂线? 拓展提升如图,已知在△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与∠BAC 的平分线 交于点E,EF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EG ⊥AC 交AC 于点G. 求证: (1)BF=CG ; )(21)2(AC AB AF +=四、课堂小结作 业 布 置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说课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说课人:杜爱敏一、说教材:本节课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第一课时,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和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在课程整体安排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1.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
2.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进行推理论证此性质和其逆命题。
3会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知道作图的理论根据。
三、说重点与难点:重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引入证明及运用。
因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逆用,对学生来说易出错,所以我把它定为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我采用探究发现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教学中先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线段垂直平分线上找一些点,把这些点分别与线段的两个端点连起来,进行、猜测、测量、验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参与者。
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愉快学习,也符合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
让学生尝试对性质进行论证,性质的获得过程,我只作引导和点拨。
但性质的逆命题的推理对学生来讲有点难度,一定引导学生弄清题设和结论,用集合的思想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这些无数点中找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行说明就行了。
学法: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由学生自己发现感受“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两个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看、想、议、练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不需要老师灌输,这样做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探本求源,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观。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本课时练习。
总结点评 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都非常棒。 在以后的学习中,请相信你们是存在着巨 大的潜力的,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的生活更 精彩吧。
于
1 2
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
C,D两点.
A
(2)作直线CD. CD即为所求.
C B
特别说明:这个作法实际上就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
D
尺规作图,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确定线段的中点.
探究新知
如图,A,B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要在公路边增设一
个公共汽车站.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长,该公共汽
车站应建在什么地方?
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 上册
13.1 轴对称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导入新知
如图,A,B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要在公路边增设一 个公共汽车站,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长,该公共 汽车站应建在什么地方?
B A
公路
素养目标
3. 能够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作 图问题.
2. 进一步了解尺规作图的一般步骤和作图语 言,理解作图的依据.
课堂小结
尺规 作图
属于基本作图之一,必须熟熟练掌握.
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的 有关作图
作对称轴的 常见方法
(1)将图形对折; (2)用尺规作图; (3)用刻度尺先取一对对称点连线的 中点,然后作垂线.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小 结 与 思 考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 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M A
O N
B
初中数学八年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初中数学八年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二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一课时。
在研究了轴对称内容之后,本节教材进一步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研究其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这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也是圆的有关计算和证明的重要工具。
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是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尺规过直线外的一点作该直线的垂线,能灵活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题。
通过经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证明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通过认识上的升华,使学生加深对命题证明的认识。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较强,但语言理解表达问题较多的情况,教学中要加强推理证明步骤的规范化,提高语言表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发现法、类比法、对比法,以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让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便于激发学生研究热情,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研究为积极主动愉快研究。
重点是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难点是灵活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题。
教学设计包括问题导入、动手操作、大胆猜测、积极探究、小心求证、归纳总结、巩固练等环节。
问题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题,让学生积极思考。
动手操作、大胆猜测、积极探究、小心求证、归纳总结等环节则让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研究惯,提高研究能力。
巩固练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探索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教材第61页的探究中,学生需要测量点P1、P2、P3.到点A和点B的距离,并猜测结论。
通过观察和猜测,学生发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为了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示问题,并分析证明思路。
13.1.2第1课时垂直平分线性质与判定教案
三、自学自测如图所示,直线CD是线段PB的垂直平分线,点P为直线CD上的一点,且PA=5,则线段PB的长为()A. 6B. 5C. 4D. 3四、要点探究探究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一证: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直线MN⊥AB,垂足为C,AC =CB,点P 在MN上.求证:PA =PB.典例精析例1:如图,在△ABC中,AB=AC=20cm,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E,交AC于D,若△DBC的周长为35cm,则BC的长为( )A.5cm B.10cm C.15cm D.17.5cm方法总结: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的性质,实现线段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求出未知线段的长。
例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D.方法总结: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一般有:1.由全等得对应线段相等;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到线段相等。
针对训练1.如图,△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A=50°,则∠BDC=()2.如图,△ABC中,AB=AC=18cm,BC=10cm,AB的垂直平分线ED 交AC于D点,则△BCD的周长为_________.3.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交AC于E,DE 垂直平分AB,交AB于D,求证:BE+DE=AC.探究点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1.做一做: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匀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的弓,箭通过木棒中央的孔射出去.(1)如图①要使CO垂直于AB,需要添加什么条件?为什么?点C在_____________上.(2)如图②,拉动C,到达D的位置,若AD=DB,那么点D在__________上.(3)由(1),(2),你得到什么猜想?要点归纳: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________的点在这条线段的______________上.2.证一证:已知:如图,PA =PB.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典例精析例3.已知:如图,点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分别为C,D,连接CD.求证: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例3图)(第2题)针对训练1.三角形纸片上有一点P,量得PA=3cm,PB=3cm,则点P一定()A.是边AB的中点 B.在边AB的中线上C.在边AB的高上 D.在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上2.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其中EH=FH,ED=FD,小明说不用测量就知道DH是EF的垂直平分线.其中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在△ABC中,AD是高,在线段DC上取一点E,使BD=DE,已知AB+BD=DC,求证:E点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二、课堂小结当堂测验1.在锐角三角形ABC内一点P,,满足PA=PB=PC,则点P是△ABC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2.已知线段AB,在平面上找到三个点D、E、F,使DA=DB,EA=EB,FA=FB,这样的点的组合共有_________种.3.下列说法:①若点P、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则EA=EB,PA=PB;②若PA=PB,EA=EB,则直线PE垂直平分线段AB;③若PA=PB,则点P必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④若EA=EB,则经过点E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序号).4.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连接BE,AB+BC=16cm,则△BCE的周长是_________cm.(第4题)(第5题)5.如图所示,在△ABC中,AD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试说明AD与EF的位置关系.拓展训练6.如图,在四边形ADBC中,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垂足为点O.(1)找出图中相等的线段;(2)OE,OF分别是点O到∠CAD两边的垂线段,试说明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作业设计教科书第62页练习第1,2题;65页习题13.1第6,9,10题板书设计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13.1.2第一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例题:学生操作区:练习课堂总结教学反思。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说课稿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 1. 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及性质; 2. 能够判断一个线段是否有垂直平分线,并给出相应的证明; 3. 能够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2.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3.能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能够给出线段是否有垂直平分线的证明,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感知通过引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思考。
例如:给定一个线段AB,如何找到它的垂直平分线?2. 概念解释讲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和定义。
垂直平分线定义为垂直于线段并将线段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线。
3. 性质讲解引导学生想一想,线段垂直平分线有哪些性质?解释以下性质: - 垂直平分线被线段平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 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线段上的任意一点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相应点的距离相等。
4. 性质验证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进行性质的验证。
例如:已知线段AB上的一点C,如何判断线段AC和线段BC是否相等?如何判断线段AC和线段BC是否与线段AB垂直?5. 性质证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线段上的任意一点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相应点的距离相等。
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给出证明过程,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6. 应用实例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答。
例如: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对角线与长方形的一边垂直相交,求证该对角线是该长方形的垂直平分线。
7. 拓展练习布置一些拓展练习题,要求学生结合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推理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证明能力,并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了实际问题。
13.1.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导入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还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深入讲解。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在线段上取一点,将该点与线段的两个端点连线,如果这条连线与线段垂直且平分线段,那么我们就称这条连线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具有以下性质:1.垂直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垂直相交。
这意味着,垂直平分线所形成的两个角是直角。
2.平分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将线段分成两个相等的线段。
3.唯一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只有一条。
这意味着,对于任意一条线段,只有唯一一条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证明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几何证明来说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证明:设有线段AB,取C点在AB上。
连接AC和BC,且使∠ACB为直角。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CB为直角。
所以AC与CB垂直相交。
再证明平分性:我们需要证明AC与CB相等。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CB为直角三角形,所以AC与CB相等。
综上所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具有垂直性和平分性,且是唯一的。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应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个常见的应用情景。
1.垂直平分线的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在建筑设计中,经常需要垂直平分线来确保建筑物的对称性。
通过合理地使用垂直平分线,可以在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中达到更好的美学效果。
2.垂直平分线的应用于地图绘制中。
在地图绘制中,垂直平分线可以用来确定地图上的等距离标记。
通过在地图上使用垂直平分线,可以更准确地表示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关系。
总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具有垂直性、平分性和唯一性的性质。
在建筑设计和地图绘制等实际问题中,垂直平分线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其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具体生动,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清楚。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学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测量,猜想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丽.那么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是什么?2、活动探究,探索新知下面我们来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探究如下图.木条L与AB钉在一起,L垂直平分AB,P1,P2,P3,…是L上的点,•分别量一量点P1,P2,P3,…到A与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1.用平面图将上述问题进行转化,先作出线段AB,过AB中点作AB的垂直平分线L,在L上取P1、P2、P3…,连结AP1、AP2、BP1、BP2、CP1、CP2…2.作好图后,用直尺量出AP1、AP2、BP1、BP2、CP1、CP2…讨论发现什么样的规律.探究结果: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AP1=BP1,AP2=BP2,…你会证明这个性质吗?反过来,如果PA=PB,那么点P是否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后找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并总结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法: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二课的《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学生情况、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这5个方面把我的理解认识说明一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的.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它是在认识了轴对称性的础上进行的。
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几何应用美。
3.教学重难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难点:明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其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具体生动,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清楚。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学法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测量,猜想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从实际问题即巢湖市黄麓镇被评为合肥市首批特色小镇,人民的生活消费水
平随之日益增加,镇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计划在镇三个特色小区蓬勃中央花园、观湖苑、嘉鑫花园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在何处,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出发引出课题。
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价值观教育。
2.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下面我们来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探究
如下图.木条L 与AB 钉在一起,L 垂直平分AB ,P 1,P 2,
P 3,…是L 上的点,•分别量一量点P 1,P 2,P 3,…到A 与B 的
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1)用平面图将上述问题进行转化,先作出线段AB ,过AB
中点作AB 的垂直平分线L ,在L 上取P 1、P 2、P 3…,连结AP 1、
AP 2、BP 1、BP 2、CP 1、CP 2…
(2)作好图后,用直尺量出AP 1、AP 2、BP 1、BP 2、CP 1、CP 2…
讨论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探究结果: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AP 1=BP 1,
AP 2=BP 2,…
你会证明这个性质吗?
反过来,如果PA=PB ,那么点P 是否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后找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并总结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
法: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上述探究问题的结果就给出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它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是与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讲解课本上的例1
3.练习巩固,体验收获
课堂练习:通过习题的解答,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
且练习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练习源于例题,以本为本。
例题由老师书学,体现示范功能。
练习由学生板演,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提供反馈校正的素材。
拓广延伸通过讨论交流,实现生生师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索研究,你收获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回授到的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情况,还有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获得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情况。
将“教学反应”型评价和“让学生谈收获的教学反馈”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评价,努力推行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理念,把握评价的时机与尺度,实现评价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
5.布置作业: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分层思想。
通过作业,内化知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与不足。
同时,选做题具有前瞻性,可引导学生自学探究,为后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