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精编)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简答题
小学简答题第一章1.简述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2)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变化而变化,在不同历史阶段.教育都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为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a教育具有历史性b教育会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简述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
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
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离文盲的运动。
这一运动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
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解析:答案B,班级管理的计划是导向作用,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后续工作,总结是反思,为今后做准备。
2.我国古代教育家中,提出“仁有四心”,主张教育目的为“明人论”的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解析:答案B,孟子提出了“仁有四心”,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3.学校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S小学成立了十几个学生社团,开设了30多门兴趣活动课。
这一做法依据的是:()。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解析:答案C,十几个不同的社团,20多门兴趣活动课,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遵循了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顺序性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教师不能“一刀切”;不平衡性要求抓住“关键期”。
4.学校教育作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个体成长起着()。
A.主导作用B.保障作用C.决定作用D.基础作用解析: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
5.“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陶行知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解析:答案B,处处是楷模,体现了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6.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反应离散趋势的统计量是()。
A.中数B.标准差C.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解析:答案B,在教育统计中,用于反应数据的离散趋势的量数包括标准差和方差。
小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一、什么是教育目的?请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确定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来说,它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体力、智力、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二、什么是德育?请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思想教育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关于社会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关于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于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的教育。
三、请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这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首要因素。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再次,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奖励等手段,激发学习动机。
引导正确归因,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果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不是外部因素。
四、请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采取多种策略。
家长和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需要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例如,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好习惯。
还可以通过制定规矩和计划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规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等。
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一、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适应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4.适应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二、古代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活动。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
3.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4.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
三、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全民化。
2.教育的民主化。
3.教育的多元化4.教育的现代化5.教育的终身化四、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五、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活化文化。
(2教育的文化改造功能。
包括选择、整理、提升作用。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七、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1、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教育对象主要是6至12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活泼好动等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小学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育内容的启蒙性:小学教育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小学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游戏互动等,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2、简述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小学生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感知能力的发展:小学生逐渐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外界事物,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特征更加敏感。
(2)记忆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分类、比较、联想等方法进行记忆。
(3)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生逐渐学会分析和综合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和概括,但抽象思维能力仍然有限。
(4)想象力的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能够通过模仿、创造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情绪情感的丰富性:小学生逐渐学会表达各种情绪情感,如喜、怒、哀、乐等,情感表达逐渐丰富。
(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逐渐稳定,对挫折和失败的耐受力增强。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性:小学生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如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缓解情绪。
4、简述小学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小学教师职业具有以下特点和要求:(1)工作任务繁重:小学教师需要承担多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工作任务较为繁重。
(2)需要具备多项技能:小学教师需要具备多项技能,包括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沟通技巧等,需要具备综合素质。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50题(梳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50题(梳理)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素质教育观的内涵)1.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2.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基本理念和“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1.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研究.2.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裕调动和施展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研究、健康快乐成长!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终身研究基本理念如何理解?1.终身研究的基本理念:研究先进小学教育理论,相识国内外小学教育革新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研究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研究的典范。
2.终身研究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研究过程,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特点。
教师应当在形成全民研究、构建研究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终身研究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发2独)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doc
第一章1、新课程规定,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要注意学生发展已有的水平,更要考虑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采取合理教学手段和措施。
%1学生是独特的人。
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有差异性,要求教师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学生,因材施教。
%1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生兴趣出发,创造情境,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 充分发展。
2、新课程要求的教师观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观:%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1教学与研究关系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1教学与课程关系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1学校与社区关系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1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1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1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简述理解?%1自主学习,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的自觉自愿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不情愿的学习。
%1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地互助性学习。
%1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 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1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1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1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简答题汇总1.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①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③文字的创造和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④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知识分子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直接和最终决定性因素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③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④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④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③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6.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①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7.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二必背简答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科目二必背简答题❖20世纪之后教育特点?P2521.教育终生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当代化❖小学教育特点?P2521.特殊性2.基础性3.义务性4.全方面性❖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制约作用?P258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标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利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学校文化功效?P2591.导向功效2.约束作用3.凝聚作用4.激励作用❖影响教育制度原因(确定学制依据)?P264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影响❖注意品质?P2685.注意范围6.注意稳定性7.注意分配8.注意转移❖遗忘曲线规律?P275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刻发生,而且遗忘进程是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特点,而且达成一定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怎样培养孩子创造性?P278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适宜环境2.重视创造性个性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课程。
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问题处理影响原因?P2791.问题情境 4.原型启发2.定势与功效固着 5.情绪与动机3.已经有知识经验❖意志四个品质?P283-P2841.意志自觉性2.意志果断性3.意志坚持性4.意志自制性❖影响能力发展原因?P2871、先天原因2、早期经验3、教育与教学4、社会实践5、主观努力(内在原因)❖影响人格形成原因?P2881、生物遗传原因2、社会文化原因3、家庭教养原因4、学校教育原因5、个人主观原因❖课程标准概念及其组成?P296课程标准是国家依照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关于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指导性文件。
新课程标准基本框架:序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提议、附录。
(其关键部分是课程目标)❖影响课程开发主要原因?P297儿童、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三大原因。
1.学生年纪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收性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影响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编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P2991.实现课程功效性改变2.表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亲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联络4.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评价与考试制度5.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内容?P3061.专业理念2.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3.专业能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方法?P3071.观摩和分析优异教师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教学反思❖《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为先基本内容P308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推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DOC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DOC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单元一:教育基础古代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意义占主导地位教育的个体功能1.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2。
教育对个人生计和享受的作用3。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面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1.提高人口素质和国民素质的作用2。
促进文化的延伸和发展3。
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4。
促进经济发展5。
对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所处的社会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大型机械的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
4.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基本精神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2、坚持政治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3、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脑力和体力和谐发展4、适应时代,个性发展,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5、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立学校制度的基础是什么?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3.人口发展4、民族文化传统5、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新学校制度的特点1、民族、男女平等2、面向农工3.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4。
重视职工和干部的再教育。
政策与任务的统一我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平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时代的联系。
4.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5、建立月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6、实现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立足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2.改革课程单一化,建立多样化的课程类型。
3.改革内容复杂、困难、陈旧4、改革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5、改革课程管理方式,实现三级管理6.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综合性评价行动性研究的特点1.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行动的质量。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这向话出自()。
A. 《论语》B. 《学记》C. 《孟子》D. 《大学》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记》。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学记》,意思是古代的君王,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方面,总会将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有学者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老师和教材的史实,认为数有起源与儿童观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称为()。
A. 生物起源论B. 神话起源论C. 劳动起源论全人D. 心理起源论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
3.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A. 洛克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果斯基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教育观点。
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他提出的主要观点有:①“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②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③学校即社会;④从做中学;⑤五步教学法。
4.某地大力扶持薄弱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 促进教育均衡B. 促进教育民主C. 维护教育尊严D. 提高教育效率法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相关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在“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中指出“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
”“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流动。
”题干中,某地大力扶持薄弱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促进教育均衡。
(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及表现形式(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本质属性表现形式: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2.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全民化;(2)教育的民主化;(3)教育的多元化;(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教育的终身化。
3.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生产力制约教育的速度和规模;②生产力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③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与组织形式的变革。
(2)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经济功能)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管理的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措施(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地发展过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也体现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体现在群体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个体之间,要做到因材施教。
6.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生理前提、物质基础。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1.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3.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现代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与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制约作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7.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8.教育目的的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
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各种研究方式方法的实施步骤(1)查找文献资料;(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
2、简述行动研究的特征(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教学与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环性。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4、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
(2)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6、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1)德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8、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经济)(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政治)(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人口)(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小学教学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学资格证简答题整理一、教育原理和教学理论1.1. 请简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
因材施教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原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研究能力,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需要提供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因材施教,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高研究效果。
1.2. 请简述“启发式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索的教学理论,核心思想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过程,通过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结构。
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和批判思维能力。
1.3. 请简述“终身研究”理论的意义。
终身研究理论认为研究是一个终身过程,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强调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人们需要不断研究和适应变化。
终身研究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学科教育原则2.1. 请简述“结构性教学”原则。
结构性教学是一种组织和布置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包括将学科知识组织为系统结构,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通过结构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2.2. 请简述“探究性教学”原则。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原则,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研究。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起到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小学教育和评价3.1. 请简述小学阶段的学科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科特点主要包括针对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探究和合作精神,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
3.2. 请简述小学教育中的评价原则。
小学教育中的评价原则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以及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评价应该促使学生发展潜力,激发研究动机,鼓励积极参与研究。
小学教师证简答题
一、识字教学中“复现”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
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复现。
途径及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的复现机会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二、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英语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三、编写课时计划的步骤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2、确定本科时的教学目的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5、写出课时计划四、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的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五、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科学接线,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六、美育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七、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经达到的水平。
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八、直观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的选择直观的手段2、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小学教资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教资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A.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C.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答案:B2. 根据《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 五年B. 六年C. 九年D. 十二年答案:C3.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包括()。
A.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B. 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则C.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D.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答案:A、B、C2. 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 教学目标B. 学生特点C. 教学内容D. 教学资源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小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答案:正确2. 小学教师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不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描述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答案: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班级岗位、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某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在课堂上讲话或做小动作。
作为教师,你将如何改善这一情况?答案:作为教师,首先需要分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或学生个人问题等。
然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加生动有趣;2) 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 对于个别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4) 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新课程规定,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要注意学生发展已有的水平,更要考虑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采取合理教学手段和措施。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有差异性,要求教师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学生,因材施教。
③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生兴趣出发,创造情境,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充分发展。
2、新课程要求的教师观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观: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学与研究关系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教学与课程关系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学校与社区关系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①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②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③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④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简述理解?①自主学习,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的自觉自愿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不情愿的学习。
②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地互助性学习。
③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①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②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③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6、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者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7、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变化。
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①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③学校文化。
Ⅰ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Ⅱ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Ⅲ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
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优秀教师在授课方式和对学生问题的处理方法上都值得老师去学习的地方。
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向优秀教师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使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②反思教学经验。
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为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有效的途径。
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剖析自己在课堂教育中的优缺点,细致冷静的总结,对后续教学产生积极地影响。
③进行专门训练。
不断学习更多专业知识。
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也要积累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实践性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
④开展微格教学。
9、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
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的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对问题给出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
3、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研究课题。
②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③提出研究假设。
④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⑤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⑥做出结论。
⑦撰写成文。
10、简述杜威的教育观点?①新三中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②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及社会;③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是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④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⑤提出教育无目的论。
第二章1、简述皮亚杰理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是智力与思维的萌芽阶段,具有客体永久性,感觉和动作分化。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了语词或其它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没有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合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不守恒);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具有可逆性;思维运算中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去自我中心。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从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分为四个阶段: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也叫无律期,这个时期儿童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分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做是他自身的延伸。
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
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②权威阶段(5-8岁),也叫他律期,这时期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把人们的规则看做固定不变的,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③可逆性阶段(8-10岁),也叫自律期,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把它看做同伴间共同的约定。
④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
开始支持公正公平。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①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②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
③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④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步降低;⑤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⑥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
(①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②兴趣的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③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发展。
)3、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的习惯?/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①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课堂中正确的引导;③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⑤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⑥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⑦建立小学生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4、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与学习活动和学校活动相关的事物内容构成了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
②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在集体生活和独立学习生活的影响下,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提高。
③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
5、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因素,分别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其中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①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段的、分散的,他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照既定的方向持续、系统产生影响。
②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影响。
③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积极、能动的过程。
6、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①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②早起教育的影响;③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④个人勤奋的影响。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启示?①顺序性,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有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
③不平衡性,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④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⑤个别差异性,要注意对个体实施因材施教。
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9、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途径:①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②课外、校外活动;③劳动;④少年队活动;⑤班会、校会、周会、晨会;⑥班主任工作。
10、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①说服教育法,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的方法。
②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等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要求:a 选好学习的榜样;b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c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③陶冶教育法,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收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的方法。
要求:a 创设良好的情景;b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 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