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期末复习题范文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1、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__________________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2、课程与教学目标是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

3、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4、20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5、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利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6、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

7、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融合课程和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8、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未分化的课程。

9、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第一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是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__________________。

10、广义的课程管理,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2017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3.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

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

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C)。

A、观察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练习法2、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A、时代性B、基础性C、创造性D、综合性3、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典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学者是( D)A、斯腾豪斯B、泰勒C、施瓦布D、利维4、根据博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就是( D)A、教学目标B、培养目标C、教学目的D、课程目标5、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

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B)A、社会问题为中心B、经验为核心C、“文化要素”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6、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不包括( D)A、行为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习惯性目标7、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D)A、现场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8、“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A )组织课程内容。

A、横向B、水平C、直线D、序列9、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提出者是( A)A、斯克里文B、泰勒C、布卢姆D、艾斯纳10、20 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

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B )A、《教育过程》B、《课程论》C、《儿童与课程》D、《教学与发展》1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 )A、现象·问题和规律B、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C、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D、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12、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D)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康德D、赫尔巴特13、( B)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期末复习提纲一、解释概念课程、课程内容、课程计划、隐性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教育方针、课程目标、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发现学习、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开放教学、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表现性测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管理二、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潜在课程功能的是()。

A. 激励功能B. 情感愉悦功能C. 个体素质发展功能D.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功能2. “指向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这是指()A.课程与教学目标B.教育目标C.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3.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A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B .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C .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D ?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4.以下不属于一般教学目标编写的表达方式的是()。

A.行为目标B.发展目标C.表现目标D.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5.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

A.普遍性B.精确性C.规范性D.模糊性6.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A. 复习B. 实践C.方法D.拓展7.“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学设计的这种特征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A.忠实取向B .相互适应取向C.课程创生取向D .实践取向8.()是一种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价值在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A. 演示法B. 研究法C. 谈话法D. 练习法9.尝试教学法是我国()提出的教学方法改革。

A.卢仲衡B.魏书生C.黎世法D.邱学华1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题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题语文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期末考试,下面将提供一些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复习题。

一、论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是人类对生活的艺术性再现,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请你谈谈你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理解,并结合你所读过的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论述。

二、解读诗歌的艺术特点诗歌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艺术特点吸引着读者。

请你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歌,解读其艺术特点,并谈谈你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三、讨论影视作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随着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请你谈谈你对影视作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四、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记叙文是语文课程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它通过叙述事件和故事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请你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并选择一篇你喜欢的记叙文进行赏析。

五、探讨语文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学习文字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请你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六、评价古代诗词的艺术价值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着世人。

请你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代诗词,评价其艺术价值,并谈谈你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七、探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方法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

请你探讨一种你认为有效的语文教学创新方法,并说明其优势和实施方式。

八、分析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影响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它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客观真实的事实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

请你分析新闻报道的特点和影响,并谈谈你对新闻报道的看法。

以上是一些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复习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论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电大【幼儿园课程论】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电大【幼儿园课程论】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作业(一)1 .张宗麟认为,“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

”他对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从课程即经验的维度来下的。

2.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3.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这4 个方面组成。

4.在蒙台梭利课程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5.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课程的教育理念。

6.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7 .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8.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反映了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价值取向。

9.“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 ——如果用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大系统在发挥作用。

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1.“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

”这个课程目标是行为目标、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目标。

12.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13.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有:是由关联的课程,能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联系;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14.一般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心理学、哲学与社会学。

15.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逻辑顺序与心理10 .光谱方案的理论依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作业(一)顺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16.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发射理论(或行为主义理论)。

17.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常见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总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总复习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总复习第一章绪论一、课程与教学论的涵义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理论。

课程、教学的涵义。

二、研究内容、任务与宗旨三、发展历史四、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内容课程论: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开发。

教学论: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与功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学设计;教学专业化。

五、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意义和方法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一、课程的涵义二、课程的发展历史各种课程形态三、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一、课程目标(一)涵义(二)取向价值取向;形式取向(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二、课程内容(一)涵义(二)取向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注重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一)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二)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三)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四)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五、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一、课程实施(一)涵义(二)取向(三)途径——教学(四)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二、课程评价(一)含义(二)课程评价的功能(三)课程评价的类型(四)课程评价的过程和阶段(了解)(五)课程评价的对象第五章校本课程开发一、涵义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三、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四、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四个经典问题或四个步骤。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六、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第六章教学基本理论一、教学的涵义二、教学的类型三、教学形式的发展历史四、教学追求的发展历史第七章教学目标和教学功能一、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对照)(一)涵义(二)教学目标的功能(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加涅。

(四)教学目标的编写二、教学功能个人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第八章教学模式一、涵义二、结构与特点三、常用的教学模式四、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第九章教学方法一、涵义二、分类三、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优缺点四、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第十章教学手段一、涵义二、教学手段的功能三、常用的教学手段四、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第十一章教学组织形式一、涵义二、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优缺点及各自补救措施。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名词解释5题+辨析题5题+问题阐述题4题+案例分析题1题)一、名词解释题参考选题☐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是一个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文文化的多元体系。

☐课程性质是指一门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性特点。

☐文化是各个民族(或群体)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其适应成果的总和。

☐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之前预期达到的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附学习指的是伴随主学习而获得的观念、态度、行为习惯等。

☐拼音就是按照普通话的语音规律,把声母和韵母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音节。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

☐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

☐文本解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等)的内容和意义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

☐人文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和结果,它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称,既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也包括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

二、辨析题参考选题☐语言即言语。

答:错误。

1)语言是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的概念。

言语是心理学的概念。

不同的学科下使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2)语言是一个结果,言语是一个过程。

语言侧重于结果,类似于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这样一种结果的表达呈现的。

言语是掌握语言的过程。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系统,言语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

语言是一个名词,言语是一个动词。

3)如果说语言是一般的,指的是交际的工具或手段,那么言语是个别的,指交际过程本身。

如果说言语好比数学中演算的过程和结果,那么语言则类似演算所遵守的法则和所用的数字。

我们学习语言,是掌握其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知识及其运用规律。

我们练习言语,则是提高自己运用某种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书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课程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小学课程数学:文化课——基础课——工具课一、数学的产生:1、以实际问题为起点 2、以理论问题为起点二、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

”“数量关系”是算术、代数等领域研究的内容,用来表现现实世界各种数量及其关系。

“空间形式”是几何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关系。

三、数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除此之外,数学还具有形式化、简单化和符号化等特征。

四、数学科学:是以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规律为目的,具有严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的系统方法。

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是以培养学生,使学生了解数学,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六、数学素养的两个内涵:一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能够满足个人每天生活中实际数学需要,二是能正确理解含有数学术语的信息,如阅读图表和表格等,这表示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应该能正确理解一些数学的沟通方式。

七、数学素养的基本内容:1、懂得数学的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八、数学素养的基本特征:发展性、过程性、实践性九、思维与数学思维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活动。

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一种思维。

十、数学思维的分类●按思维活动的形式来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按思维的指向来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按智力品质可以分成: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十一、课程目标的特点的具体表现1、注重问题解决;2、注重数学应用;3、注重数学交流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5、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十二、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P29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一、传统的课程内容结构与呈现方式的特征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2、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 3、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二、小学数学教材教材的基本构成1、教材:是根据一定的学科任务而编选和组织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含有一定能力要求的内容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第一章1、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P20简)答:①掌握学科的基础结构②联系实际,学思结合③注意扩展学习第二章1、什么是课程?(P31名)答: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就是在不同语言中“课程”一词的基本含义。

2、课程的表现形式(P37填)答:①文本形式,由宏观到微观,依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②实践方式,由抽象到具体,包括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第三章1、课程目标的涵义(P61名)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目的的反映。

2、课程目标的取向(p62选)答:①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社会本位…②形式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3、如何理解课程内容?(P69三个要点,填)答:①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②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③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4、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72填)答:注重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5、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P78一,选)答:①原则:基础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特色表现: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②基本内容: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和生活、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性实践活动、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

第四章1、什么是校本课程(p101名)答: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习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2、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P88填)答: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学校自主机制3、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P113填)答:课程引入、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第五章1、优化教学的含义(P144名)答: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孙凤华版)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孙凤华版)
24文纳特卡制:1912年,美国的教育学家华虚明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文纳特卡镇的小学创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后称文纳特卡制。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根据学生最低限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个别教学;二是根据音乐、体育、美术以及学生自治等团体活动,采用集体教学方式。其特点是按照单元进行学习、测验、诊断和个别指导。文纳特卡制后来兼有设计教学和道尔顿制的思想。
4.形成教育:现代课程确立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论。从18世纪开始,形成教育与实质教育便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持续了18、19两个世纪。形成教育学派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实质教育与之相反。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儿童中心课程论与教材中心课程论的之间的对立。时至今日,课程已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领域,课程改革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
2.学科的基本结构:指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价值观、他们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是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目标,这需要在概念、原理、方法、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形成整体联系,把握其内在精神和基本特征。
3.课程:据资料记课程”。在英语世界,“课程”一词,意思是“跑道”,西方最为常见的“课程”的定义是指学习的进程。与课程相关的概念由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科目、知识、经验、活动、计划或方案。
9.校本课程:指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在我国它特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预留出来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10%—25%的课程。
10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课程领域的一个常用的重要概念,出自美国学者卡斯威尔和坎贝尔合著的《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它主要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可见课程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正如泰勒斯所言,课程开发是“一种实践性的工作,而不是一种理论性的研究”。所以,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实践性的工作,需要了解其具体的运行机制。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一)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一)

期末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提高国民素质B、贯彻教育方针C、培养四有新人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2.( )是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由教师、学生、文本、环境相互“对话”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A、预设性课程B、文本课程C、生成性课程D、选修课程3.下列不属于过程评价的是()。

A、任务表现评价B、观察评价C、交流评价D、纸笔测验4.根据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性质、作用等某方面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特点,进行联想,引发出某种新思考、新设想叫()A、相似联想B、再造想象C、原创想象D、对比联想5.()是不以现成的描述为依据,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塑造出全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A、相似联想B、原创想象C、再创想象D、连锁想象6.()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考察事物运动的特点和它的本质的一种思维特征。

A、思维B、多向思维C、纵向思维D、横向思维7.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则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内核。

A、创造性思维B、发散思维C、集中思维D、逆向思维8.课程资源是()。

A、课本B、课件C、对教学有用的物质资源D、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9.()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

A、教师的创新意识B、学生的创新意识C、创新精神D、创新能力10.一个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人,他就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我们称这种执着追求而成真的现象为()A、认同效应B、皮格马利翁效应C、心理认同D、需要效应11.()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以掌握该知识的整个体系。

A、直接式学习法B、模仿式学习法C、探源索隐学习法D、创新性阅读法12.下列不属于课程领导显著特征的是()。

A、领导主体一元化B、决策民主化C、沟通模式网络化D、重引导非控制13.教学创新评估的焦点应放在()上,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

《课程与教学概论》期末考试答案5篇

《课程与教学概论》期末考试答案5篇

《课程与教学概论》期末考试答案5篇第一篇:《课程与教学概论》期末考试答案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概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不同,所以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

答:对。

因为课程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在不同的课程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

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不同,所设计的课程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

2、生成性目标由于是在教育情景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所以它不需要在教育行为之前有一个意向性的提示。

答:对。

因为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s)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象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持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人更强调“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过程,而且它是渐进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又指向未来,是一个有机的过程。

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来源可以上溯到杜威,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生成性目标依赖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

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区别的。

据此,通常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进入课程计划,使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是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

(2)以知识的性质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

知识的存在有分化与综合两种形态,由此形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强调各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课程目标:在博比特看来,课程目标指的是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

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展开的,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成的内在要求。

4、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

它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怎么样、个性展示得怎么样是相一致的。

5、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学习理论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教学经验、个性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与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和组织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为达到预期的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系列的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

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7、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的产物,它主张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教学现象与教学活动看做由各因子、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大系统,教师水平、学生状况、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都处在系统联系之中,并与外部的教学情境发生关系。

8、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形式,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简答题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依据答:社会发展对人的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人的自身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这两个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发展与要求的内在一致性。

同时,由于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成分是学科知识。

因此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必须对学生、社会及学科进行研究,并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2)2011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2)2011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库(二)一、填空:1.课程开发机制,就是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动力体系。

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

2.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 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3.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又称圆周式,是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门课程内容的某些和基本原理,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基本概念、重复出现)4.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对应,是关注过程的一种评价方法。

它常用的方法有、、。

(观察、表现性测验评价、成长记录袋)5.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也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经验背景、合作性)6.在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有业务关系、、和等不同层面。

(经验背景、合作性)7.教学手段所传递的信息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信息。

8.程序教学是将教材分成一个个小的部分,按照严格的逻辑编成程序,由学生自己按照程序学习的一种个别教学方法。

代表人物斯金纳。

9.在宏观上,与课程目标相对应,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有三种表达方式,即行为目标,,表现目标。

在微观上,则呈现为教学目标。

(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内容点)10.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致是在17-19世纪之间。

学术界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enius)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11.泰勒总结了美国“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在现代课程论的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2.一般认为,分门别类地设置的课程,就叫;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就叫。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13.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abert)的观点,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普遍性目标、、和。

临沂大学《课程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临沂大学《课程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 ABCD
6、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 )(2.0)
A、 精深的专业知识 B、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C、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D、 丰富的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 ABD
7、语文课程能全面发展学生的( )(2.0)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想象力 D、 思考力
正确答案: ABCD
8、教学方法包括( )等(2.0)
正确答案: D
12、教师的能力素养不包括()(2.0)
A、 人际交往能力 B、 科研能力 C、 学科知识水平 D、 课堂教学能力
正确答案: C
13、( )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决定因素(2.0)
A、 语文知识 B、 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和正确态度 C、 较高的文学审美趣味 D、 较强的语文能力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正确
3、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师生应用计 算机的水平和能力(2.0)
正确答案: 正确
4、综合性学习,是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思想(2.0)
正确答案: 正确
5、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2.0)
正确答案: 正确
6、“评课”是参加听课的教师对执教者的讲课进行客观的评价(2.0)
10、语文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准备和前提(2.0)
正确答案: 正确 解析:
课程论 年春季学期课程期末考试(2)
一、 单选题 (共 30 题,60 分)
1、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2.0)
A、 模式化的学习 B、 标准化的学习 C、 结论式的知识 D、 掌握学生全员参与与全程体验
正确答案: D
A、 阅读法 B、 讲授法 C、 对话法 D、 实践法
正确答案: ABCD

课程论试卷

课程论试卷

课程论试卷《课程论》2021~2021年度上半学期期末考试一、术语解释(6*5')1、课程目标: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一系列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

3.教学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课程材料的组织框架。

4、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5、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它不是由外部实现指定了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结果。

它关注学习活动的过程。

6、课程目标: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如不同学科的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

二、简答题(4*10’)1.学习课程和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答:(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2.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1.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课程和教学理念;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专业技能2。

与实践相结合3。

注意拓展学习2、《课程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所谓课程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

调查基础学科,了解这些基础学科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系统地思考课程问题。

3、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的特点通用目标特征:一般教育目的或原则=课程目标行为目标特征:准确性、特异性和可操作性生成性目标特点:生成性目标最根本的特点是过程性。

表达目标的特征:表达目标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和解放。

4、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A:1。

三维目标相互促进,有机统一(1)“过程与方法”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生成的导控保障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作为“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动力支持系统而体现其价值,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高效和优质;(2)“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也可以作为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和途径,作为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和手段;(3)“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方法的习得与训练2.“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的主线“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三维目标的逻辑结构寓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之中,三维目标教学的特点也蕴涵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特点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为什么要学习课程与教学论(26)(简)答;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价值和策略,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要求。

2、怎样学习课程与教学论(26)(简)答:学好这一门科目,需要掌握好学科基本结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能。

第二章1、什么是课程(56)(名)答:课程就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2、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6)(简或填)答:社会,儿童和知识是影响课程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和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是直接制约课程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了解我国和西方古代学校课程(41)(选)答:我国:“四书五经”和“三,百,千,千”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书》西方:“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音乐,几何,天文。

第三章1、课程目标的涵义(61)(名)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2、课程目标的取向(62)(填)答:价值取向: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形式取向:1普遍性目标2行为性目标3生成性目标4表现型目标。

3、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67)(填)答: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3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4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4、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72)(填)答:1注重基础性2贴近社会生活3尊重学生经验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5、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一)、(二)(78)(选、简)答:(一)选择小学内容的基本原则1基础性原则2时代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二)小学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和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

第四章1、什么是校本课程(101) (名)答: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2、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103名)答: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则特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的开发。

3、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环节(112)(简)答: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机构,确定负责人2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制度,保证教师有时间和兴趣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3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或是把专家请来,或是把教师送出去,提高教师的素质4建立课程决策的集体审议制定,吸纳各方人士献计献策5定期组织研讨,形成良好的校本培训机制。

第五章1、教学的定义(123或125)(名)答: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教学的基本要素(125)(填)答:教学内容、学生、教师3、古、现代教学及其特征(135)(填)答:古代特征:1.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

2.教学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

3.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等级性。

4.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现代特征:1.现代教学是由理论指导的教学。

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

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4、优化教学的含义(名)及其策略(144)(论)答:所谓优化教学,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策略:(1)尊遵循教学规律(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第六章1、教学目标定义(名)及其功能(153) (选或填)答: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功能:(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3)标准功能2、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165) (选或填)答:(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3、小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170)(简)答:(1)误把学习内容当作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含糊不清。

(3)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启发性。

(4)教学目标忽视差异性。

第七章1、教学模式的定义(176) (名)答: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2、自主探究教学模式(189) (名)答:自主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试探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经验与体验,发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

3、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途径(176) (选或填)答:结构:(1)理论基础(2)教学目标(3)教学程序(4)运用策略(5)评价体系特点:整体性、中介性、相对性、可操作性、效益型4、制约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因素(180) (简)答:(1)教学目标和任务(2)具体学科的性质(3)学生身心发展水平(4)学生学习的特点及风格。

(5)教师自身的优势。

(6)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5、了解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及国内教学模式发展现状(182)(选或填)答:近代几种教学模式:(1)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2)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3)杜威的教学模式国内发展现状:(1)学导类教学模式(2)目标类教学模式(3)创造类教学模式(4)情境类教学模式(5)技能类教学模式6、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85) (论)答:(1)由单一到多样(2)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3)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4)由刻板到灵活(5)由被动性到主体性(6)由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手段第八章1、什么是教学方法(196) (名)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99) (填或简)3、了解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207) (选或填)第九章1、教学手段的含义(215) (名)2、了解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220) (填)3、教学手段选择原则(227)(填)4、制约教学手段选择与使用的因素(228) (简)5、教学手段为什么要现代化(233) (论)6、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237)(填或简)第十章1、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243) (名)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248) (简)3、个别辅导应注意的问题(249) (简)第十一章1、教学评价的含义(269) (名)教学评价就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教学评价的阶段、功能(270) (填和选)教学评价经过了考试、测量评价三个阶段;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调节功能3、了解教学评价的类型(273) (填或选)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4、教学评价的改革(275) (论)重视发展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内容的全面性;强调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科学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5、教师自编测验题目类型(277) (填)主观试题、客观试题、准客观试题6、学绩测验编制的基本要求(283) (填)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7、学绩测验评分应注意几点(284) (简)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变式;评分标准要依据题目的难易及要点的主次配给分数;评分要注意分析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8、学生学业成就质性评价常用方法(285) (填)观察、评语、表现性测验评价、成长记录袋9、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内容与方法(289) (填)评价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组织、师生关系、教学效果方法:基于方式和手段区分的评价方法(量表评价法、综合分析法、调查法、随堂听课评价法);基于评价主体区分的评价方法(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十二章1、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298) (名)课堂教学管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2、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300) (填)目标导向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3、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301) (填)权威模式、教导模式、矫正模式、关系模式、放任模式4、制定课堂规则的依据(306) (简)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社会及家长的期望;学生对课堂规则的认识规律和态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绩水平;学科特点5、制定课堂规则的要求(307) (论)课堂规则的要求要科学合理;课堂规则的内容要规范明确;课堂规则的数量要少而精;课堂规则制定的过程要有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表述应以积极的语言为主;课堂规则的执行要公正公平6、教学时间的分类(310) (填或选)分配时间、教学时间、专注时间、学术学习时间7、课堂时间优化管理策略(311) (论)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损耗;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提高学生专注率,提高学术学习时间效率8、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316) (简)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的身心因素;环境的因素;9、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管理策略(319) (论)实施预防性管理,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积极开展行为矫正,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十三章1、教学设计的特征(329) (填)指导性、统整性、操作性、可控性、创造性2、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332) (填)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3、教学设计的模式(334) (填)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42) (填)备课(教学设计)、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备课:三项工作三种计划(342) (填)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6、上课:综合课结构;(343) (填)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7、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344) (简)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得好;教学效果好8、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344) (简)一:作业内容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二:选题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三: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但不应是教科书中例题或材料的照搬,作业要有典型性和举一反三的作用;四: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五:作业应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并作必要的讲评或个别指导9、成绩检查与评定的基本要求(346) (简)检查和评定要注意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检查课评定的内容应力求全面,有突出重点;检查和评定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对检查和评定的结果要作必要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