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主要侵蚀规律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流失基本变迁
土保持的理论 研究 和实 践开始于 2 0世 纪 3 o年 代 , 中国 土 壤
科 学 工 作 者 结 合 土 壤 调 查 , 全 国 各 地 的 土 壤 侵蚀 现 象 和 防 对
内 蒙古 地 区 地 域 辽 阔 , 地 类 型 多 样 , 土 山地 , 凌 及 高 原 丘
治方 法进 行 了研 究 1 4 90年 黄 河 水 利 委 员 舍 针 对 治 理黄 河工
作 的 需 要 t 出 了防 治 泥 沙 问 题 . 成 立 了 林 垦 设 计 委 员 会 , 提 并
推 动 了水 土 保 持 工 作 的 开 展 , 年 8月 林 垦 设 计 委 员 会 改 名 同 为 水 土 保 持 委 员 会 。 14 9 1年 以后 , 甘 肃 天 水 、 西 长 安 、 在 陕 福
演 变 文 章 缩 号 :0 9 0 8 (02 0 0 4 10 0 82 0 )1 0 一0 2
在古 代 , 娄 结 台农 业 生 产 对 水 土保 持 就 有 所 认 识 . 元 ^ 公 前 5 0年 , 国语 》 就 有 涉 及 水 土 保 持 理 论 的 记 载 。《 刑 》 5 《 中 吕 ( 元 前 9 6年 ) 也有 “ 水 土” “ 治 水 土 的记 述 我 国 水 公 5 中 平 、平
视 。1 5 9 2年 政 务 院发 出《 于 发 动 群 众 继 续 开 展 防 旱 、 旱 运 关 抗
力侵蚀 明显受降雨和地貌的影 响, 降水 成 为 水土 流 失 的 主要 外 营力 。水力 侵 蚀 区侵 蚀 模 数 多 在 20 0 1 0 / mz , 0 380tk ・a 最 高 达 4 0 / m。 a 0O 0rk ・ 。
航拍中国内蒙古地理知识点笔记
航拍中国内蒙古地理知识点笔记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陲,是中国最大的行政区域,也是国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它境内地势起伏,山脉河流众多,适宜发展旅游业,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内的重要资源产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内蒙古的地理知识。
一、地理位置内蒙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地处中国的北部边疆,东临东北地区,南靠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西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俄罗斯和蒙古国。
它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东北亚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重要枢纽地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位置。
二、地形地势内蒙古地形地势起伏,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原、丘陵、盆地、山地等地貌形式分布广泛。
首先是高原,占地面积的1/3以上,是阿尔泰山、达尔哈湖等高山的分布区,其次是低山地区,占整个地理面积的1/4以上,山脉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
而内蒙古还有大量盆地地形,例如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谷和达尔滨盆地等。
同时,内蒙古也是中国的重要河流发源地之一,河流众多,如黑龙江、松花江等。
三、气候环境内蒙古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在东南部地区有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部干旱气候与半干旱气候交替分布。
这使得内蒙古干旱少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是国内著名的气候宜居地区之一。
四、自然资源内蒙古是中国的重要资源基地之一,森林、矿产、水资源等资源十分丰富。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基地,森林覆盖率达32.3%,木材生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是国内的重要木材生产地。
内蒙古也是中国的重要煤炭、稀土、铁矿等矿产资源基地,其水资源也很丰富,有许多河流、湖泊等。
五、生态环境内蒙古生态环境优美,草原、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非常美丽。
内蒙古拥有中国最大的草原,有着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兴安岭草原、乌兰布统草原等。
同时,内蒙古的湖泊众多,如呼伦湖、贝加尔湖、乌苏里江等,都是美丽的自然风光。
六、旅游资源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草原风光、游牧文化、套娃艺术、乌兰布统风光等。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为广阔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包括沙漠化、草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1、草地退化内蒙古有大片的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
然而,近些年来,草原的退化问题越来越明显。
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草地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变化、沙漠化等自然原因。
这导致草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化加剧,动物资源减少,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也受到了威胁。
2、沙漠化内蒙古是我国沙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内蒙古的沙漠化程度和速度正在逐年加剧。
沙漠化会侵蚀水土资源,引发风沙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据统计,内蒙古的沙漠化区面积已经超过7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3、水资源短缺内蒙古的水资源短缺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内蒙古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上干旱气候,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另外,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是问题之一。
水资源短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同时也加剧了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
4、大气污染内蒙古的大气污染也比较严重。
主要原因是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产生的大量废气排放,以及污染治理技术不完善。
大气污染带来的影响包括空气质量恶化,健康问题增加,甚至引发雾霾。
二、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草地保护内蒙古在草地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草原移民搬迁工程、推广增殖放牧技术、增加草地禁牧区等等。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草地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保护草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化,增加牲畜数量和提高质量。
2、沙漠化治理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也在得到有效的治理。
其中包括荒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工程、沙石植被保护等措施,旨在提高沙漠环境的生态稳定性、泥沙旋流度和生物多样性,减轻沙尘暴的影响。
风蚀地貌总结报告范文
一、报告背景风蚀地貌是指由于风力作用,地表物质受到侵蚀、搬运和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
在我国,风蚀地貌分布广泛,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
为了深入研究风蚀地貌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风蚀地貌调查研究工作。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二、调查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查阅国内外有关风蚀地貌的研究文献,了解风蚀地貌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分布规律等。
2. 实地考察:选择典型风蚀地貌区域,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照片、采集样本,并记录相关数据。
3. 实验分析: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测定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风蚀作用的影响。
4. 数据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风蚀地貌类型根据调查结果,我国风蚀地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风蚀柱:由风力侵蚀形成的孤立石柱,高度可达数米至数十米。
(2)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形成的顶部平坦、底部狭窄的岩石,形似蘑菇。
(3)风蚀洼地:由风力侵蚀形成的低洼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4)风蚀丘:由风力侵蚀形成的连绵起伏的小丘,高度较低。
2. 风蚀地貌分布规律(1)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
(2)风蚀地貌分布与风向、地形、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风向与地形一致的地区风蚀地貌较为严重。
3. 风蚀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风蚀地貌破坏地表植被,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土地退化。
(2)风蚀地貌影响地表水分分布,加剧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3)风蚀地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我国风蚀地貌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风蚀地貌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貌类型,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2. 建议(1)加强风蚀地貌的研究,揭示其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发育特征
坡 的岩体结构条件 。
在鄂尔多斯 高原及阴山 山地局部地段 的碎屑岩 区 ,其砂砾 岩 中含有薄层状砂页 岩 、泥岩夹煤层 ,具有 软硬相间 的岩性结 构, 其中的软弱夹层降低 了岩土体稳定性 , 某些地段也会发育滑坡 。 就岩土体条件而论 , 内的阴山山地 、 境 大兴安岭 山地及鄂尔多斯 高原具 有崩塌及 滑坡 等不 良地质 现象发 生 的岩 性条 件 , 但
边 省 份 的 山 地 、 陵 区 。这 些 地 区人 口稠 密 、 丘
备充足 的水动力条件 , 才能携卷泥沙 、 碎石汇
聚 成 泥 石 流 。 内西 南 地 区大 型 、 大 型 泥石 国 特
降 雨量 仍 然 是一 个 低 值 ,平 均 仅 为 1( 5卜 10 m。降雨形 式无论小 雨 、 8m 中雨 、 大雨或暴
生于这些地 区,在影视纪录片 中看到的典型
滑坡 、 泥石 流场景多数取 自云 、 、 贵 川及 陕南
等地 区。那么相 比较而言 , 内蒙古地 区山地 、
本文所 述的地质环境是指非人类 活动影 响的 、 天然状态下 的地质环境 。 21 .地貌条件
丘 陵及荒漠广布 、气候半干旱 、矿产资源丰 富、 地广人稀 , 其地质灾害 的类型 、 规模 、 形成
所周 知 ,中国地质灾害严重发育的地区是 西 流 频发 地带 的年 降雨量 一般 在 7 o 15 0 雨 , o 一 ,0 均具有历时短的特点 , 大部分地 区连绵 不 mm。内蒙古 自治 区多数为半干旱气候 区, 年 散 的阴雨天较 为少见 ,且 降雨频次也较 国 内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黄 土 高 原 区
长西 西
江南 南
上诸 游地 及区
岩 溶 区
南 方 红 壤 区
区
Ⅲ1
Ⅲ2
Ⅲ3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页,共五十页。
Ⅲ4
Ⅲ5
Ⅲ6
Ⅱ Ⅰ
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Ⅰ
包括: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 以及宁夏、陕北、内蒙古、东北西部等地的风 沙区,面积达187.6万km2。
荒漠化治理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八页,共五十页。
风力侵蚀区>>目前研究重点
(1)侵蚀产沙机理与运移规律;风沙草原区土地
退化机理与利用模式、承载力其及预警体系; (2)保护性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体系;荒漠及绿
洲植被生态演变及恢复技术;
(3)草原鼠害综合防治、草库仑建设与防风固沙型牧业制度改革途径
与技术;沙地表土固结技术等
Ⅲ3 ---北方山地丘陵区
(北方土石山区)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五页,共五十页。
北方土石山区>>基本情况
本区是指东北漫岗丘陵以南,黄土高原以东,淮河以北 ,包括东北南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等 省(自治区)范围内有土壤侵蚀现象的山地、丘陵。 涉及海河、淮河两个流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的太行山 、沂蒙山、桐柏山、大别山、伏牛山等地。
2、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条 件基本一致。
3、同一区内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 似。
4、侵蚀分区以自然界线为主,适当照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地域 的连续性。
当前您正浏览第七页,共五十页。
五、土壤侵蚀分区
我国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特点,构成了各种类 型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条件。且由于各地自然 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特 点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分布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分布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分布规律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其地下水分布受气候的影响,明显有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减少的分带性。
同时因地下水储存地质条件与岩性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性。
内蒙古自治区多年降水量从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一带486毫米向西至额济纳旗减至37毫米,蒸发量相应由1000毫米增至3000毫米以上。
从东到西跨越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三个气候带。
在自然景观上从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
地下水沿此方向逐渐减少,含水层逐渐变薄,地下水资源逐渐贫乏。
干旱、半干旱地下水水质特征逐渐明显,如大陆盐化逐渐加重,地下水中Cl、SO4、Na离子与F、NO3含量逐渐增加,水质逐渐变坏等。
地下水储存条件,因含水层岩性不同可分为以松散岩类为主的孔隙水、以碎屑岩类为主的裂隙孔隙水、以碳酸岩类为主的裂隙溶洞水、以基岩为主的裂隙水。
它又可根据储水构造与地貌的不同,划分不同的类型。
初步可划为十种类型。
第一类为第四系断陷盆地地下水。
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西辽河平原与乌兰布和沙漠。
其特点是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开发最有远景地区。
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系冲洪积与冲湖积砂砾石与砂。
地下水水量、水质、水位埋藏有由山前向平原中部变小、变差、变浅的规律。
第二类为第四系断拗陷盆地地下水。
主要分布在自治区境内几大沙漠区。
如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浑善达克沙漠。
其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湖积砂,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受气候影响,地下水补给能力由东向西减弱,地下水富水性也由东向西变差。
因湖积砂透水性好,降水易补给,使各沙漠下部都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尚有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部含水层变厚、水量变富的规律,水质一般都较好,矿化度小于1.0克/升。
局部洼地,水质较差,有的形成盐碱湖。
各沙漠区是自治区富水地段之一。
第三类是第四系河谷冲积平原地下水。
主要分布在额济纳河谷平原与大兴安岭东麓地段。
《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范文
《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和变化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内蒙古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其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研究区域为内蒙古草原,包括多个旗县,具有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
2.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与采样:在内蒙古草原不同地区进行野外调查,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
(2)数据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分析,探讨其空间变化特征。
同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气候、植被、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关系。
三、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特征1. 空间分布特征通过GIS技术对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总体上,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草原的中部和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
此外,不同旗县之间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2. 空间变化趋势通过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在近几十年内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总体上,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内存在差异。
其中,一些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四、驱动因子分析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降水量和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影响。
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从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
而温度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强度,进而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中国北部,辖区面积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由于长期的人为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现状、成因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内蒙古地处中国腹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生态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面临了严重的破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沙漠化加剧:内蒙古地处中国沙漠化带,沙漠化加剧严重影响着内蒙古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内蒙古自治区约有60%的土地受到沙漠化威胁,沙漠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平衡和农牧业生产。
2. 水资源匮乏:内蒙古地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困扰当地的重大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内蒙古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3. 物种丰富度下降: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然而由于持续的开发和过度利用,许多珍稀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4. 大气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交通业的飞速发展,内蒙古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城市周边的工业区和煤矿区大量的废气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现状堪忧,亟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改善。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 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内蒙古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型产业,长期以来,过度的资源开采和能源消耗导致了土地退化和水资源匮乏。
2. 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长期以来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城市化过程快速: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周边的工业和建设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和水资源短缺。
4.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沙漠化问题更加凸显。
以上因素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内蒙古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国牧区土壤风蚀、水蚀分析
2 . 草原开垦与土壤水蚀 的关 系 .2 4 旱田、 草地 、 林地 的 吸透水 能力分别 是 1 — 0 5 ~ 3 5 5 、0 10和 2 — 0 m h _ ; 0 7 0m / 2 有植被 的地 方 ,植物 的 叶子可 以阻挡 雨滴直 接撞 击表 土 ; 物 的躯 干可 以阻止水 的流 动 , 物 的根 系挡 住土 植 植
为沙漠化发生发展提供 了物质基础 。在这些潜在 因素基 础上 , 何人 为 的强度经 济活动 、 任 过度 放牧都 会加 大土 壤物理性状 的改变 , 导致草地风蚀 、 水蚀的发生发展。
中国草食 动物
2 1 在 01
专诒 与 综述
C T 因研究进展 A 基 S
左 北瑶 , 宏 光 钱
化
万 k2 m
的发 展和人 E的增 加 ,特别是不合 理的草地利用 活动 , l 长时 间 日益加 速 的草 地土壤 侵蚀 已成 为人类 目前 所面
表 1 中国土壤侵蚀面积基本情况
1 牧区土壤水蚀状况 . 2
广 大牧 区水力侵蚀较为 广泛 ,
节性 积雪后 , 春季积 融时产 生 的径 流及 其造成 的侵蚀也
区域的降水 主要 集 中在每年 的 7 9 , — 月 且多暴雨 , 不能 及 时渗透 到地下 的雨水 由高处 向低处流淌。当草原被开 垦后 , 表土松 散 , 淌 的地 表水会将 表 土及其 营养 成分 流
带走 , 并将地表切成沟壑状 , 由此造成土壤水蚀 。 草地土壤侵蚀方式 为 ,风力侵蚀多发生在梁峁顶和 红土泻 留面上 , 侵蚀 极其轻 微 ; 水力 侵蚀 形态 主要 有磷 片侵蚀 、 层状侵蚀 、 细沟侵蚀和浅沟侵蚀等。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省份之一,位于中国北方。
由于其广阔的土地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内蒙古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草原地区之一。
内蒙古的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大量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链,维持着内蒙古大草原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首先,内蒙古的干旱气候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
因为内蒙古缺乏充足的雨水和地下水,草地的生长和植被的覆盖度容易受到影响,进而使土地容易出现荒漠化现象。
此外,过度放牧也是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内蒙古的牧民们普遍依靠放牧来维持生计,牛羊数量增加导致过度放牧,这不仅影响了植被的生长,还导致草原植物品种丧失和生态系统失衡。
因此,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是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关键。
自然环境的影响只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方面,人类活动也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人类对于草原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带给草原生态系统更大的压力。
例如,在草原区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因此,保护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环境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控制过度放牧、保持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城市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控制环境污染。
当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内蒙古草原的保护,例如推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投入大量的治沙治理费用以及制定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等。
但是,对于内蒙古全省来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还是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和投入。
只有保护好内蒙古这片美丽的草原,才能让未来的世代继续享受草原的美好和繁荣。
在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中,科技和教育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鄂尔多斯市风蚀规律试验研究
【分析研究】鄂尔多斯市风蚀规律试验研究杨晓东1,盛 明1,乔旺林1,杨 波2(1.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2.鄂尔多斯市项目水办公室,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摘 要〕 风力侵蚀是鄂尔多斯市地区主要的土壤侵蚀形式之一。
通过对达拉特旗耳子壕乡如意渠小流域的野外试验分析该地区的时空变化规律、风蚀泥沙中的流、跃沙含量及流域不同地貌部位的风蚀厚度的时空变化。
〔关键词〕 风力侵蚀;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88(2010)01-0009-02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风蚀的危害相当严重。
从1977~1957年的航片图比较可以发现,在1957年到1977年的20年间仅流沙面积从16446.5k m2扩大到27660km2,扩大了68.2%,平均年扩大560.7k m2。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人类活动的频繁,土地沙化面积在加速增长。
鄂尔多斯地区年平均风速一般都在3~4m/s,春季(3~4月)风力最强,最大风速达28m/s,多是西北风或偏西风。
风是地表起沙的动力,是产生风成沙、形成各种风积沙形态并使其移动、埋压土地的必要条件。
由大风而引起的沙尘暴(因被风吹起沙尘影响能见度小于1的恶劣天气)对农牧业的生产和人民生活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7~1980年间东胜区年平均大风(风速≥17m/s)34.4次,沙尘暴(能见度≤1km)19.3次,大风及沙尘暴主要发生在3-6月起大风次数占全年大风总次数的57.2%,沙尘暴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66.5%。
为研究风蚀规律,我们在达拉特旗耳子壕乡的如意渠小流域布设了野外风蚀观测研究站进行风蚀规律的观测研究。
1 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东胜区以北约30k m的如意渠小流域(东经110°00′08″~110°01′10″,北纬40°04′22″~40°05′23″)。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特征:
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该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除此之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和河流、湖泊等地貌类型。
气候。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该地区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往过早来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全年降水量在100-5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80-150天之间,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时以上。
土壤。
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
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植被。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草原牧区,拥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被誉为“牧草王国、歌的海洋、酒的故乡”。
自然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以及稀土金属储量,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之一。
内蒙古草原的地形变化过程和原因
一、内蒙古草原的地形特点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地域辽阔,境内有大片的草原地形。
内蒙古草原地形起伏变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景观特色。
锡林郭勒草原的起伏辽阔,山丘起伏连绵,而达里诺尔草原则有着广袤的平坦草地。
这些不同的地形特点与内蒙古草原的地质构造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二、内蒙古草原地形的变化过程1. 自然环境变化内蒙古草原地形的变化过程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
内蒙古地处亚洲大陆内部,受季风影响较大,季节变化显著。
在长期的自然侵蚀作用下,内蒙古草原地形经历了多次变化。
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坡面侵蚀等现象,导致地表起伏变化。
2. 人类活动影响除了自然环境因素,人类的活动也是内蒙古草原地形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草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活动导致了草原地形的破坏和变化。
采矿、基础建设等人类活动也对地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内蒙古草原地形变化的原因1. 地质因素内蒙古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质因素是内蒙古草原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质构造对草原地形的形成和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地震活动会导致地壳变形,地形起伏发生变化。
2. 气候因素内蒙古草原地形的变化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季风气候的影响使得内蒙古地区季节波动显著,降水、温度等气候要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草原地形的形态和特征。
3. 生物侵蚀草原植被覆盖度对地形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草原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减少会导致土壤流失和侵蚀,从而影响地形的稳定性。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内蒙古草原地形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开发利用和环境破坏方面。
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加剧了草原地形的变化和破坏。
四、对内蒙古草原地形变化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 加强生态建设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工作,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减少草原退化现象,以增强草原地形的稳定性。
2. 合理开发利用在进行草原资源开发利用时,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地形特征和生态环境,减少对草原地形的破坏。
内蒙古中部区地台区和地槽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尝 月 目,
垂
.
价 伪
.
.心
如
.
.
O,
巴 叮 幼 J
p N 小劲 劲
r门 口 口
OC C
甲
叫
七 弓
. .
;
尝 弓
扔
.O
,
t、 嘴 口
.
护 J 它,
.
弓口
.
穿 叫 , J
.
. .
O 的 川
, .
〕
卜
.
饥
.
吮 、
自
.
O
.
N
.
口 泊
门.
O 叫
仍
O
,
O a
, 护 , 喊
的
卜
月 .
.
O
.
吐 、
月 刃
口 闷 宁
叫
哈
留 月
,
闷 户
O a 尸峭 卜 甲
. 口
;
脚闷 忿 门
.
舀
. 闷
甲
.
尸司 O l
.
叫
r 矛
护 刁
`
O
.
tO 目 , 吸月
吸 月
二
口 咤 口
O 0 仇 t、
口
寸
. ,
川 ,
公
份 J
O 备
闭 岭 叫
. .
寸
.门 .`
;
哪 七 叮
, 州 . 川 叼勺 ` 弓
.
口 口
.
的 O
.
呻 妇 勺
咬,
O 穿
,
N O 哪 月 的 山 N
。
由1 9 8 % 上 升至 3 2 4 % 至古 生 代 又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
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2021-07-04 16:02根据我国的地形特点和自然界*一外营力在一较大的区域里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水利水电部颁发了"关于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和强度分级标准的规定",把全国区分为三大土壤侵蚀类型区。
(一)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这一类型区大体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包括西北黄土高原、东北的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地丘陵、南方山地丘陵、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云贵高原六个二级类型区。
1.西北黄土高原这一高原区主要是指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陕北长城以南,陕、甘岭以北的广区。
绝大局部属黄河中游,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
土壤条件:黄土在本区分布很广、厚度很大的第四纪粉沙物质。
分为新黄土和老黄土两种。
前者覆盖在后者之上,总厚度由几十米至100多米,最厚处达200多米。
黄土质地匀细,组织疏松,具有大孔隙构造,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和渗透性都较大。
颗粒粒径的占50%,渗透速度一般在。
黄土具有迅速分散的特性,在清水中1—4 min即可全局部散。
地貌条件:按形态、构造分,除大局部为丘陵沟壑、高原沟壑,还有风沙丘陵、涧地、河谷川地和土石山地。
总的来看,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沟深陡坡是黄土地貌的主要特征。
气候条件: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气温变化剧烈,年平均降雨量在300—600mm,分布集中,7、8、9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暴雨强度每分钟可达1mm,甚至2mm 以上,瞬时暴雨强度更大。
一次大暴雨产沙量可占全年总产沙量的40%-86%。
植被条件:黄土高原自东南向西北大致可分为:山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干旱草原四个带。
山地植被带的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为主,开垦指数低,一般在10%以下,土壤侵蚀轻微;森林草原带植被类型以夏绿阔叶林及禾本科、菊科植物群落为主,开垦指数一般在40%-50%,局部人多地少地区高达60—70%,土壤侵蚀严重;干旱草原带的植被以藜科及旱生多刺的植物群落为主,开垦指数为10%—20%,土壤侵蚀严重,同时有较强烈的风蚀发生。
内蒙古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类型及其生态地理规律
内蒙古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类型及其生态地理规律内蒙古位于我国中部,幅员广阔,地处欧亚大陆洲壳构造带的中部,形成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植被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内蒙古地带性植被。
内蒙古地带性植被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植被荒漠等四种基本类型。
针叶林特征的植物主要是松材质植物,其中包括蒙古栎、红松、萨日林等,可以形成针叶林植被带,在内蒙古北部及东南部有较好的发育。
落叶阔叶林植物以库尔勒栎、银杏、槐树、榆树等为主,可形成落叶阔叶林植被带,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
草原植被主要有草年生植物的草地植被,以芒草、矢车菊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和南部,山地也有分布。
植被荒漠植物大多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柯柳、塔蒿、鸡冠花等为主,分布在内蒙古北部和中部。
内蒙古地带性植被受到了气候变化、土壤侵蚀、火干扰、人类活动等影响,并发生了一定的转换,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植被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内蒙古地带性植被的生态地理规律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内蒙古地带性植被与气候具有密切联系,从气候季节性变化和气候因子转换的角度出发,可以推断出内蒙古地带性植被的分布律势。
其次,内蒙古地带性植被的分布与地形有密切关系,由于内蒙古地形特征的不同,对植被的形成也有不同的影响。
最后,地带性植被的生态地理规律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植被的变化也日益明显,一些植被带也发生了变化。
从上述讨论可知,内蒙古地带性植被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生态地理规律,为研究内蒙古地带性植被以及植被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也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植被维护和恢复措施,保护和改善内蒙古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内蒙古地带性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植被的研究,系统分析和解释内蒙古地带性植被的生态地理规律,以实现植被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内蒙古的自然环境。
2021年十大孔兑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第21卷 第6期2023年11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JournalofChina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ResearchVol.21 No.6November,2023收稿日期:2023-07-31;网络首发时间:2023-11-01网络首发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10.1788.tv.20231031.1132.0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269);水利部水利技术示范项目(SF-202001)作者简介:于海云(1979-),副教授,主要从事水生态修复领域研究。
E-mail:76113937@qq.com通信作者:庞治国(1975-),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遥感技术应用研究。
E-mail:pangzg@iwhr.com文章编号:2097-096X(2023)-06-0546-112021年十大孔兑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于海云1,覃湘栋2,庞治国2,3,王志军4,付俊娥2,3(1.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3.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4.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摘要:土壤侵蚀是内蒙古自治区十大孔兑区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结合多种土壤侵蚀模型对2021年十大孔兑区域的土壤侵蚀做出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21年十大孔兑区域土壤侵蚀面积为4398.85km2,占区域总土地面积的40.86%,其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2614.38km2、1328.74km2、276.29km2、194.45km2和40.15km2,区域整体以中度和轻度侵蚀为主。
基于评估结果本研究总结了十大孔兑区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综合多因素对侵蚀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十大孔兑区域的水力侵蚀离散分布于孔兑上游,这是由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多个因素共合同作用导致的,其中地形地貌对侵蚀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大;(2)十大孔兑区域的风力侵蚀聚集分布于孔兑中下游,中游的库布齐沙漠是孔兑中风力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风力侵蚀的分布受到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的影响较大;(3)十大孔兑区域的土壤侵蚀集中在达拉特旗、东胜区和杭锦旗境内,但由于各县区部分覆盖的侵蚀地貌不同,各县区在水力和风力侵蚀面积占比上有很大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主要侵蚀规律
一、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是内蒙古地区最为常见的侵蚀类型,主要发生在降雨量较大、地形坡度较陡的地区。
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地表土壤和岩石被冲刷侵蚀,形成沟壑、河谷等地貌。
水力侵蚀对地表的破坏较大,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和肥力。
二、风力侵蚀
内蒙古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风力资源丰富,因此风力侵蚀也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侵蚀类型。
在干燥气候和强风条件下,地表土壤和岩石会被风吹走,形成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会导致土地贫瘠化和沙漠化。
三、冻融侵蚀
内蒙古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凉,因此冻融侵蚀也比较常见。
在冬季,土壤和岩石因冻结而产生裂隙,随着气温升高,裂隙扩大,导致岩石碎裂、剥落,形成石海、石河等地貌。
冻融侵蚀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水文循环。
四、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是指由于耕作、采矿、道路建设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壤流失。
内蒙古地区的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过度开垦、放牧和采矿等区域。
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地退化、肥力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
五、混合侵蚀
混合侵蚀是指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侵蚀类型,如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的组合、水力和冻融侵蚀的组合等。
混合侵蚀对地表的影响更大,会形成更加复杂的地貌类型。
总结:
内蒙古地区的主要侵蚀规律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土壤侵蚀和混合侵蚀。
这些侵蚀类型会对地表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导致土地退化、生态失衡和生产力的降低。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各种侵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