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题 名】: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副 题 名】: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起草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主编 【标 准 号】: SL 207-98 【代替标准】:【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发布日期】:1998-04-04发布【实施日期】:1998-05-01实施【标准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批准文号】:水科技[1998]127号 【批准文件】: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利 部 关于批准发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的通知 水科技[1998]127号 根据部1997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农村水利司主持,以农村水 利司、农田灌溉研究所为主编单位制定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 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本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 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九九八年四月四日【全 文】: 前 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 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的雏 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 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 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 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 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条和2个附 录。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 用水管理的节水以及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方面
灌溉回归水 在农田灌溉中 流经渠系和田间的地表水流和地下水渗流回流到下游沟渠
或河道中的灌溉余水
薄 浅 湿 晒 灌溉 一种水稻节水灌溉模式 其技术要点是 薄水插秧 浅水返青 薄湿
分蘖 晒田蹲苗 回水攻胎 浅薄扬花 湿润灌浆 落干黄熟
控制灌溉 在水稻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 田面不再建立水层 根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
田间水利用系数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测量计算 计算法
式中
田间水利用系数
设计灌水定额
末级固定渠道控制的实灌面积
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 实测法 在灌区中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 通过实测灌水前后 化 计算净灌水定额 算出田间水利用系数
内 土壤含水量的变
式中
分别为灌水前后计划湿润层的土壤含水率 以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
局 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 讨论 形成规范的雏形
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年初 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 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 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
年
月底完成初稿 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 于 年 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 月底完成送审
稿 并于 年 月召开审查会议 通过了专家审查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分总则 工程规划 灌溉水源 灌溉用水量 灌溉水的利用系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灌溉用水量
节水灌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 正常水文年份单位面积用水量应较建成前节约 以上 水稻灌溉用水量应根据 薄 浅 湿 晒 灌溉等控制灌溉模式确定 旱作物 果树 蔬菜等灌溉用水量应按产量高 水分生产率高的节水灌溉制度确定 水资源紧缺地区 灌溉用水量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的敏感性 采用灌关键水 非充 分灌溉等方式确定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与节水灌溉措施面积不得重复统计 在同一灌溉面积上 采用多种节水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是为了减少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具体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包括以下方面:
1. 灌溉制度优化: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周期,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
2. 土壤水分管理:通过定期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及时调整水分供给,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提高灌水利用效率。
3. 灌溉设备改进:采用节水灌溉设备,如滴灌、喷灌、微灌等,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灌水利用率。
4. 水源利用合理化:优化水源的配置和调配,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水危机。
5. 水肥一体化管理:合理调整灌溉水中的肥料含量,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施肥效果和作物产量。
6. 灌溉管理:建立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加强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灌溉技术水平,确保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的实施和效果。
7. 定期检测和评估:定期检测灌溉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灌溉效果,评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的实施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具体的规范内容还需根据灌溉区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不含条文说明)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不含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目次主页前言1 总则2 工程规划3 灌溉水源4 灌溉用水量5 灌溉水利用系数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7 效益8 节水灌溉面积附录A 名词解释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条文说明前言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 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条和2个附录。
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科学技术司黑龙江省水利厅广西自治区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厅河北省水利厅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1 总则1、0、1 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为了改善农业用水效益,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农田灌溉的科学性和节水性,制定以下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一、农田水分管理1. 设计合理的农田排水系统,确保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和排水的顺畅。
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应合理布局,灌溉水与排水水体应相隔一定距离,避免污染灌溉水。
2. 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
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应优先选择,避免采用泵送或开放式水渠灌溉,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
3.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特性和土壤湿度状况,科学确定灌溉时机和水量。
灌溉应在农作物生长需要水分的关键时期进行,灌溉量应适度,避免浸渍过度或缺水。
二、节水灌溉设备1. 水泵选型应合理,具备高效、省电的特点。
水泵的额定功率和流量应根据灌溉面积和灌溉需求量合理确定,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能源浪费或灌溉不足。
2. 灌溉管道和喷灌器具应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和无漏水情况。
检修和更换失效的喷灌器具,及时修补管道漏水点,减少水的浪费。
3. 滴灌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
滴灌管道和滴头应定期清洗,避免堵塞和漏水,保证灌溉均匀和节水效果。
三、土壤水分监测和管理1. 对农田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并进行土壤质地和水分含量分析。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水特性,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和灌溉时间。
2. 安装土壤水分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含量。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及时控制灌溉水量,确保有效利用水资源。
3. 种植适应节水灌溉的作物品种。
选择抗旱性强、耐缺水的作物品种,降低灌溉水需求,提高灌溉效益。
四、水肥一体化1.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
根据作物生长期、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施肥方式、时间和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水污染和浪费。
2. 灌溉水与肥料的配合应合理。
在灌溉过程中,适量加入有机或无机肥料,利用灌溉水进行配合施肥,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浪费。
五、水资源管理1.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制定农田用水计划和灌溉制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SL207—98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04-04发布 1998-05-01实施前言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条和2个附录。
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科学技术司黑龙江省水利厅1 总则1.0.1 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doc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SL207—98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目次主页前言1 总则2 工程规划3 灌溉水源4 灌溉用水量5 灌溉水利用系数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7 效益8 节水灌溉面积附录A 名词解释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条文说明前言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条和2个附录。
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科学技术司黑龙江省水利厅广西自治区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厅河北省水利厅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1 总则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一、总则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了加强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确保节水灌溉的高效运行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制定的技术标准。
该规范适用于各类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
二、设计要求1. 根据地理条件、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合理确定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方案;2. 设计方案应考虑降低灌溉系统的能耗,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并保障农作物的需水量;3. 严格控制设计出的灌溉设备的流量范围,确保设备能适应不同的作物需水量;4. 设计方案应合理分配水源,保障不同用水区域的需水量;5. 为减少漏水损失,设计应采用合理的管道布置和管线连通方式。
三、施工要求1. 施工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2.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灌溉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3.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水源的污染和河道的淤积,保持水道的畅通;4. 施工后应进行水利设施的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四、运维要求1. 建立定期的巡查制度,检查灌溉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管道的漏损情况;2. 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维修灌溉系统;3. 定期对灌溉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4.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水源的污染;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6. 运行过程中要注重能源的节约,减少能耗。
五、监督检查1. 地方水务部门应定期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对于严重违反规范要求的工程,应及时停工整改或责令停工;3. 监督部门要对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4. 倡导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六、法律责任1. 违反规范要求的,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2. 恶意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3. 造成重大水资源和经济损失的,要根据责任大小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对过去已建设的节水灌溉工程也适用。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1. 引言节水灌溉技术是在保证农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和损失的一种技术措施。
本文档旨在规范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本文档适用于农田灌溉、园林景观灌溉、草地、果园、蔬菜大棚等各类水域灌溉。
2. 灌溉计划制定在进行节水灌溉前,首先需要做好灌溉计划。
灌溉计划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确定灌溉时间、灌溉量和灌溉频率。
同时,还应考虑天气情况、土壤水分状态、作物生长阶段等因素,并合理调整灌溉计划。
3. 灌溉技术选用3.1 集雨与蓄水技术采用集雨与蓄水技术可以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减少由于地表径流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
常见的集雨与蓄水技术包括建设水窖、水塘、水库等。
3.2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管道系统将水滴滴灌到植物根部的灌溉技术。
滴灌技术具有节水、经济、高效的特点,适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灌溉。
3.3 喷灌技术喷灌技术通过喷头将水雾状喷洒到植物上,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水分均匀地分布在植物叶片上。
喷灌技术适用于大面积的草坪、园林景观等场合。
3.4 覆盖技术覆盖技术是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草木屑、膜材料等,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速率,降低灌溉量。
覆盖技术适用于果园、大田作物等。
4. 土壤水分管理4.1 土壤水分检测在进行灌溉前,需要对土壤水分进行检测,以确定灌溉的时机和量。
常用的土壤水分检测方法包括土壤湿度计、水分传感器等。
4.2 灌溉量控制根据土壤水分检测结果,调整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
同时,还应结合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类型和降雨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量。
4.3 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等方法,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灌溉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添加腐殖质、覆盖表层土壤等。
5. 管道系统设计与管理5.1 管道系统设计灌溉管道的设计应考虑输水效率和流量要求。
合理选择管道材料、管道直径,减少水流摩擦损失。
5.2 管道系统管理定期对灌溉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管道内的杂物和沉淀物,以保证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概述节水灌溉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和管理措施,实现农业灌溉的高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和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一种技术方法。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以指导农业生产中的灌溉工作。
灌溉需求分析在开始灌溉之前,需要进行灌溉需求的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植物类型:不同植物对水分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生长阶段来确定灌溉量和频率。
2.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的持水能力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土壤类型来确定灌溉的量和时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灌溉。
3.气候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水分蒸发量不同,需要根据气候条件调整灌溉的量和频率。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雨水收集与利用1.雨水收集系统: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屋顶的排水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可以为农业灌溉提供一定的水源。
2.雨水储存设施:建设雨水储存设施,如水塘、水库等,将收集到的雨水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3.雨水利用:将储存的雨水用于灌溉作物,尽量减少对地下水和表面水的依赖。
定量灌溉技术1.土壤水分监测:使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定期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掌握植物根系所需要的水分量。
2.定量浇水: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调整灌溉的量和时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灌溉。
3.分区灌溉: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将田地划分为不同的灌溉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分区灌溉。
高效灌溉设备1.滴灌技术: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通过管道和滴头将水滴量控制在植物根系所需的范围内,减少水分的浪费。
2.喷灌技术:采用喷灌技术进行灌溉,通过喷头将水雾化喷洒在植物周围,避免水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
3.循环灌溉系统:建立循环灌溉系统,将用于灌溉的水循环利用,减少水的浪费。
灌溉管理措施1.灌溉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根据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来安排灌溉频率和量。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灌溉设备的工作情况,如滴头是否堵塞、管道是否漏水等,及时修复和更换。
农业及农村生活用水定额标准(年值)
表4.3.4 云南省中稻灌溉用水定额成果表行业代码011 单位:m3/亩i~~1、表中定额为充分灌溉卜用水定额;出间灌溉方式为格出灌溉,并米用浅灌深蓄方式。
2、表中均为田间净灌溉定额,除以灌溉水利用系数为毛灌溉定额。
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按《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 207 — 98)要求,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大于20000公顷)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667公顷〜20000公顷)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小于667公顷)不应低于0.7。
我省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参照规范的井灌区执行,不应低于0.80。
渠系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大于20000公顷)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667公顷〜20000公顷)不应低于0.65,小型灌区(小于667公顷)不应低于0.75。
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得低于0.95。
4、滇中I -1区:五华、盘龙、呈贡、晋宁、官渡、嵩明、西山、富民、禄劝、武定、安宁、永胜、马龙、寻旬、鹤庆;滇中I -2区:澄江、宜良、石林、姚安、大姚、易门、禄丰、大理、洱源、红塔、江川;滇中I -3区:T旧、开远、蒙自、建水、石屏(除元江河谷区域)、弥勒、泸西、祥云、弥渡、南涧、巍山;滇中区I -4区:通,每、华宁、楚雄、牟定、南华、麒麟、陆良、沾益、漾潺。
5、滇东南口-1区:屏边、河口、麻栗坡、马关、西畴、广南、富宁、文山;滇东南口-2区:丘北、砚山、师宗、罗平、富源。
6、滇西南W -1区:金平、绿春、江城、孟连、西盟、龙陵;滇西南W -2区:陇川、瑞丽、潞西、澜沧、勖海、励腊、永德(除怒江河谷区域)、镇康(除怒江河谷区域)、双江、耿马、沧源、临翔、凤庆、云县、腾冲、梁河、窑江;滇西南皿-3区:隆阳、昌宁、永平、翠云、普洱、景谷、元阳、墨江、景东、镇沅、景洪、施甸(除怒江河谷区域)、双柏、峨山、新平(除元江河谷区域)。
7、滇东北IV -1区:大关、彝良、威信、盐津、永善、镇雄、绥江、水富;滇东北IV -2区:宣威、会泽、鲁甸、招阳。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条文说明目次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树立节水意识进入年代地都在发展节水灌溉技术要求等有章可循为此施工单位应有水利工程安装许可证工程是基础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工程规划节水灌溉工程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的技术措施之一因此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总体规在确定采用何种节水灌溉形式时不能盲参照灌溉水源节水灌溉应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利用是指采污废水净化参照甘肃省地方标准作出的规灌溉用水量平水年比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之前可节水水稻采用这种措施投资作物灌溉制度试验研究表明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并不呈线性关系因此不能单纯强实践证明灌溉水利用系数程质量及管理水平有较大差异分别规定了不同规模灌区的和的取值范围给出了不是针对风速小于录全面达到这一个水平可使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大体由现在的提高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根据对部分灌区和的规定参照的规定等技术要求参考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参照甘肃省地方标准地面移动软管灌溉俗称小白龙当前主要问题是水源无保证效益水分生产率是集中反映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耕作栽培等农业措施粮食我国平均不足由于水分生产率不宜在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和单产悬殊的情况下进行比较根据农田灌溉研究所对我国主要农作物需水量资料整编成果的分析和参考已建节水灌溉工程有关产量资没有效益的事业是没有生命力的效益费用比的极限值为节水灌溉面积为便于国家有关部门宏观把握全国节水灌溉事业的现状两个层次对节水灌溉进行统计。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规 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SL207—98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目次主页前言1 总则2 工程规划3 灌溉水源4 灌溉用水量5 灌溉水利用系数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7 效益8 节水灌溉面积附录A 名词解释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条文说明前言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条和2个附录。
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水利部科学技术司黑龙江省水利厅广西自治区水利厅甘肃省水利厅河北省水利厅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1 总则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4)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是为了减少输水渠道渠床的透水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面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根据所使用的防渗材料,可分为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膜料防渗、沥青混凝土防渗等。渠道防渗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减少渠水渗漏,节约大量灌溉用水,而且可以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道输水技术: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以管道输水代替明渠的一种地面灌溉工程新技术。它是通过一定的压力将灌溉水由分水设施直接输送到田间沟畦灌溉作物,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管道输水灌溉具有省水、节能、少占耕地、管理方便、省工省时等优点,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95%。由于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一次性投资较低,要求设备简单,管理也很方便,农民易于掌握,故特别适合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状况和土地经营管理模式。
渠道防渗渠道防渗渠道防渗主要有优化畦灌技术包括小畦灌长畦分段灌宽主要有优化畦灌技术包括小畦灌长畦分段灌宽主要有优化畦灌技术包括小畦灌长畦分段灌宽浅式畦沟结合灌等节水型沟灌技术包括封闭式直行沟灌方形沟灌细流浅式畦沟结合灌等节水型沟灌技术包括封闭式直行沟灌方形沟灌细流浅式畦沟结合灌等节水型沟灌技术包括封闭式直行沟灌方形沟灌细流沟灌等地膜覆盖灌水技术膜上灌等田间管理技术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沟灌等地膜覆盖灌水技术膜上灌等田间管理技术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沟灌等地膜覆盖灌水技术膜上灌等田间管理技术激光控制平地技术
渠道防渗
(5)地面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优化畦灌技术(包括小畦灌、长畦分段灌、宽浅式畦沟结合灌等)、节水型沟灌技术(包括封闭式直行沟灌、方形沟灌、细流沟灌等)、地膜覆盖灌水技术(膜上灌等)、田间管理技术(激光控制平地技术等)。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2.0.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概算书及工程布置图。灌溉面积在333hm2(含)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的宜绘制在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与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的比值。
6、关键水
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最敏感时期的灌水。
7、非充分灌溉
在作物全生育期内不能全部满足需水要求、旨在获得总体最佳效益的灌溉模式。
8、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入田间的水量(或流量)与渠道引入总水量(或流量)的比值。
9、渠系水利用系数
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14、大型灌区
控制面积在20000 hm2以上的灌区。
15、中型灌区
控制面积为667~20000 hm2的灌区。
16、小型灌区
控制面积在667hm2以下的灌区。
17、井灌区
以井水作为灌溉水源的灌区。
18、井渠结合灌区
灌溉水源既有井水,又有地表水的灌区。
附录B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
B.0.1渠系水利用系数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测定。
1、畦田规格应符合本规范6.0.5的规定。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6092891635.doc
1 总则1.0.1 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 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
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 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规划2.0.1 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 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2.0.3 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
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2.0.4 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hm2、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 50hm2的节水灌溉工程,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面积小的工程可合为一个(设计)阶段进行。
2.0.5 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概算书及工程布置图。
灌溉面积在333hm2(含)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的宜绘制在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国家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宣贯
2
术语(附录A 名词解释)
设计灌溉面积在20000hm2及以上的灌区。
2.0.11 大型灌区(large-sized irrigation scheme) 2.0.12 中型灌区(middle-sized irrigation scheme) 设计灌溉面积为667~20000hm2的灌区。 2.0.13 小型灌区(small-sized irrigation scheme) 设计灌溉面积在667hm2以下的灌区。 2.0.14 井灌区(groundwater irrigation region) 以井水作为灌溉水源的灌区。 2.0.15 井渠结合灌区(irrigation district with conjunctive use of
1
总则
料及设备。
1.0.5 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 1.0.6 节水灌溉工程应明晰产权并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 制度。 1.0.7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附录A 名词解释)
2.0.1 节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 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综 合措施。 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 种灌溉模式,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2.0.2 灌溉回归水(irrigation return flow) 由田间、渠道排出或渗入地下并汇集到沟、渠、河道和 地下含水层中的灌溉水,是一种可再利用的水源。 在农田灌溉中,流经渠系和田间的地表水流和地下水渗 流回流到下游沟渠或河道中的灌溉余水。
工作。上报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批准。
喷灌设计
半固定喷灌设计一、基础条件:以200亩为标准单位进行设计,地块500米×266米。
地形平坦,水源为井水,出水量大于40米3/小时。
项目区种植牧草。
二、设计依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三、系统的规划设计:1、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参数的确定:⑴灌溉水利用系数η=0.85;⑵灌水均匀度 Cu=85%;⑶设计耗水强度为4mm。
⑷干管采用PVC管,公称压力0.8Mpa;⑸支管采用PE管,公称压力0.4Mpa;2、灌水器的选择:考虑所种植的作物和经济因素及用户要求,决定采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喷头选用NAAN502-H喷头,喷嘴直径2.5mm,喷头布置间距10米×10米。
该喷头的特点:①喷洒水量分布均匀度超过90%;②所带快速接头,拆卸移动安装方便;③喷洒水滴小,防止形成径流及土壤板结;④抗腐蚀不锈钢弹簧及喷头轴杆;⑤耐冲击塑料材料抗化学腐蚀。
3、系统工程布置:系统组成:该喷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网、控制阀门、移动支管和灌水器组成。
水源为井水,采用离心加网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进入管网;输水管网由干管、分干管和移动支管组成;灌水器采用502-H喷头和快速接头等连接管件。
①用潜水泵从机井提水灌溉。
②首部枢纽安装在主管道入口处,对水源进行过滤等处理,过滤器选用离心+网式组合过滤器。
③主管道和分干管布置见系统布置图。
④根据井出水量和水泵情况,每次工作的支管数为10条,每条支管上安装13个喷头。
⑤喷头布置间距10米。
4、灌溉制度的确定:①设计灌水定额:m==0.1 (β2-β1) γHβ/η式中:γ-土壤容重γ= 1.4 g/cm3;h-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取30cm;β1、β2-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的重量百分比85%,65%;计算得m=25.8mm ②灌水延续时间:t=(m×Se ×Sl)/(η×q)计算得t=10.5小时。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卷),期】1998()6
【摘要】1总则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O.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O.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
【总页数】4页(P5-8)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工程规划;水源;用水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5
【相关文献】
1.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 [J],
2.《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J], 丁亚
3.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 [J],
4.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节水灌溉太阳能无线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J],
5.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节水灌溉太阳能无线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面积在20000 hm2以上的灌区。
15、中型灌区
控制面积为667~20000 hm2的灌区。
16、小型灌区
控制面积在667hm2以下的灌区。
17、井灌区
以井水作为灌溉水源的灌区。
18、井渠结合灌区
灌溉水源既有井水,又有地表水的灌区。
附录B有关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
B.0.1渠系水利用系数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测定。
6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6.0.1渠道防渗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渗渠道断面应通过水力汁算确定,地下水位较高和有防冻要求时,可采用宽浅式断面。
2、地下水位高于渠底时,应设置排水设施。
3、防渗材料及配合比应通过试验选定。
4、采用刚性材料防渗时,应设置伸缩缝。
5、标准冻深大于10cm的地区,应考虑采用防治冻胀的技术措施。
3、“薄、浅、湿、晒”灌溉
一种水稻节水灌溉模式,其技术要点是:薄水插秧、浅水返青、薄湿分蘖、晒田蹲苗、回水攻胎、浅薄扬花、湿润灌浆、落干黄熟。
4、控制灌溉
在水稻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再建立水层,根据水稻生理生态需水特点,以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的节水灌溉模式。
5、水分生产率
10、田间水利用系数
净灌水定额与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单位面积灌水量的比值。
11、渠道防渗率
灌区固定渠道最大过水表面积中防渗面积与总表面积比值,以百分数计。
12、膜上灌
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地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膜侧旁渗给作物供水的灌水方法。
13、注水灌(含坐水种)
利用专门设备将一定量的水注入土中,提高土壤墒情,满足种子发芽和保苗需水的一种局部灌水方法。
7.0.2节水灌溉应使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提高灌溉水的产出效益。
7.0.3实现节水灌溉后,粮、棉总产量应增加15%以上,水分生产率应提高20%以上,且不应低于1.2kg/m3。
7.0.4节水灌溉项目效益费用比应大于l.2。
8节水灌溉面积
8.0.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其他指标达到本规范规定,可认定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一种灌溉模式,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节水灌溉的内涵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用水管理的节水以及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方面。
2、灌溉回归水
在农田灌溉中,流经渠系和田间的地表水流和地下水渗流回流到下游沟渠或河道中的灌溉余水。
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与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的比值。
6、关键水
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最敏感时期的灌水。
7、非充分灌溉
在作物全生育期内不能全部满足需水要求、旨在获得总体最佳效益的灌溉模式。
8、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入田间的水量(或流量)与渠道引入总水量(或流量)的比值。
9、渠系水利用系数
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3.0.3用微咸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应采用咸、淡水混灌或轮灌;用工业或生活污废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灌溉水质标准,方可用于灌溉。
3.0.4在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50mm的旱地农业区,采取措施集蓄雨水作为灌溉水源时,水源工程规模必须经过论证,满足雨季能集蓄灌溉要求的水量。
4灌溉用水量
4.0.1节水灌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正常水文年份单位面积用水量应较建成前节约20%以上。
3、灌水沟长不宜超过100m。
6.0.6注水灌(含坐水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有可靠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注水灌设备和供水量应满足作物在最佳时期内播种和苗期灌水的要求,且灌水均匀。
2、水源的控制面积应按每次用水量不少于75m3/hm2(5m3/亩)计算。
3、水源至田间的运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不宜大于200m,采用机械运水,不宜大于500m。
1、动水测定法
根据渠道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渠段,中间无支流,观测上、下游两个断面同一时段的流量其差值即为损失水量。在选择典型渠段时,其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流量小于lm3/s时,渠道长不小于1km;
2)流量为1~10m3/s时,渠道长不小于3km;
3)流量为10~30m3/s时,渠道长不小于5km;
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章40条和2个附录。
1、渠道输水灌溉工程,渠道符合本规范5.0.l或6.0.l的规定,田间符合本规范5.0.2或6.0.5的规定。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管道符合本规范5.0.l或6.0.2的规定,田间符合本规范5.0.2或6.0.5的规定。
3、喷灌工程符合本规范5.0.3或6.0.3的规定。
4、微灌工程符合本规范5.0.3或6.0.4的规定。
5.0.2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稻灌区不宜低于0.95;旱作物灌区不宜低于0.90。
5.0.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5.0.4井渠结合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根据井、渠用水量加权平均按附录B公式(B4)计算确定。
1、畦田规格应符合本规范6.0.5的规定。
2、灌溉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7。
3、对废弃塑膜应有收集处理措施。
6.0.9地面移动软管灌溉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有可靠水源,机、泵、管配套合理。
2、软管长度不宜大于200m。
3、田间工程应符合本规范6.0.5的规定。
7效益
7.0.1节水灌溉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6.0.7雨水集蓄工程用于灌溉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包括集流、输水、沉淀、蓄存、节水灌溉等设施,且配套合理。
2、专用集流面应采用集流效率高的防渗材料铺设,蓄水窖(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3、采用滴灌或膜上灌时工程规模宜按每次灌水量不少于150m3/hm2(10m3/亩)确定。
6.0.8膜上灌应符合下列规定:
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1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2.0.4平原区灌溉面积大于100hm2、山丘区灌溉面积大于50hm2的节水灌溉工程,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设计两个阶段进行。面积小的工程可合为一个(设计)阶段进行。
2.0.5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报告、概算书及工程布置图。灌溉面积在333hm2(含)以上的工程布置宜绘制在不小于1/5000的地形图上,面积小于333hm2的宜绘制在1/2000~1/5000的地形图上。
2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2.0.3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8.0.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认定为节水灌溉措施面积:
1、渠道防渗工程符合本规范5.0.l或6.0.1的规定。
2、低压管道输水工程符合本规范5.0.l或6.0.2的规定。
3、田间工程符合本规范6.0.5的规定。
4、水稻采用“薄、浅、湿、晒”控制灌溉模式。
5、注水灌(含坐水种)符合本规范6.0.6的规定。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SL207—98)
前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
3、出水口(给水栓)间距不应大于100 m,宜用软管与之连接进行灌溉。
4、应设有安全保护装置。严寒地区应布设排水、泄空及防冻害装置。
5、对规划中将要实施喷灌的输水管道系统,应按照喷灌工程的技术要求。
6.0.3喷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喷灌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漏喷,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2、喷灌雾化指标应满足作物要求。
3、应安装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4、条播作物移动式滴灌系统灌水毛管用量不应少于900m/hm2。
6.0.5地面灌溉的田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稻灌区应格田化,不得串灌。格田规格平原区以长60~120m、宽20~40m为宜,山丘区可根据地形作适当调整。
2、旱作物灌区应平整土地,其畦田长度不宜超过75m;畦宽不宜大于3m,并应与农机具作业要求相适应。
6、渠道防渗率,大型灌区不应低于4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5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70%;井灌区如采用固定渠道输水,应全部防渗。
7、大、中型灌区宜优先对骨干渠道进行防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