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日间)临床路径及表单
儿童肱骨髁上骨诊疗指南
儿童肱骨髁上骨诊疗指南【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
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 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
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
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
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
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
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
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
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
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
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1、I型骨折无移位;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
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
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
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
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
可试行轻柔手法复位,以解除对动脉的压迫。
儿童肱骨髁上骨诊疗指南
康复效果评估
骨折愈合情况: 观察骨折线是 否消失,骨折 断端是否对位 良好
关节活动度:评 估肘关节活动度 是否恢复正常, 有无疼痛、僵硬 等症状
肌肉力量:评估 肘关节周围肌肉 力量是否恢复正 常,有无肌肉萎 缩等症状
功能恢复:评估 患者是否能恢复 正常生活、学习 和运动能力,有 无后遗症等
01
02
轻度骨折
石膏固定:使用石膏将 骨折部位固定,适用于
轻度骨折
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 置将骨折部位复位,适
用于轻度骨折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缓 解疼痛、消肿、促进骨 折愈合,适用于轻度骨
折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恢复肱骨髁上骨 折的稳定性和功能
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
手术步骤:切开皮肤、肌肉、 骨膜,复位骨折,固定钢板 或螺钉
血管神经损伤
症状:疼痛、肿胀、麻木、 无力等
原因:骨折断端移位、手 术操作不当等
处理方法:及时复位、固 定、拉等
PART 05
儿童肱骨髁上骨 折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 素质
注意饮食营养,补充钙质 和维生素D
诊断标准
症状:疼痛、 肿胀、畸形、
功能障碍
体征:局部压 痛、骨擦音、 关节活动受限
影像学检查:X 线片、CT、MRI
诊断依据:临 床表现、影像 学检查结果、 排除其他疾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PART 03
儿童肱骨髁上骨 折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通过手法将 骨折部位复位,适用于
肘内翻畸形
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 髁上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骨一科---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湖南省直中医院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一、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髁骨折(ICD-10:S72.401)行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5/79.15/79.3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髁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401股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髁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输血前四项,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硫脒。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髁骨折(ICD-10:S72.401)。
行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5/79.35/79.15)。
(二)诊断依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髁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年龄在14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401股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髁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身麻醉。
【临床路径】肱骨髁上骨折诊疗常规
025肱骨髁上骨折诊疗常规【概述】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3cm处的骨折。
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尤多见于5-8岁,成年和老年亦可发生,但较少见。
男多于女,左侧多于右侧。
临床常用AO分型,分为A、B、C 三折型:A关节外骨折,B部分关节内骨折,C完全关节内骨折。
治疗上应根据骨类型、移位程度等诸多因素决定最佳治疗方案。
对保守治疗无法达到或维持功能复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诊断标准】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檫音和异常活动。
2、X线片示存在骨折征象和移位。
【纳入标准】简单骨折(AO分型中A型骨折)。
【排除标准】1、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
2、伴有内科疾病或严重骨质疏松。
3、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挫伤严重。
4、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其它外伤。
5、术区有明显感染灶者。
6、肿胀严重,张力性水疱出现,或伴有骨筋膜室综合症。
【治疗常规】1、手术(1)手术指征: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简单骨折(AO分型中A型骨折)。
(2)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3)术后换药拆线:术后第一天拍(DR)X线片,术后第1、3、5、10天各换一次药,术后第10-14天拆线,更换石膏。
2、药物(1)术前:术前0.5-2小时至术后3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应用活血化淤及促进骨折愈合药物。
3、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四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全导心电图、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胸部正位及骨折部位正、侧位(DR)X线片。
(2)术中:C臂X光机透视。
(3)术后:血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骨折部位正、侧位(DR)X 线片。
【出院标准】1、切口Ⅰ/甲愈合。
2、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牢靠。
3、体温正常、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9%,病死率<1%。
3、切口感染率<0.5%。
骨伤科-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的住院患者。
一、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ICD-10编码:S42.4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3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疾病分型(1)伸直型(2)屈曲型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早期:血瘀气滞证。
中期:营血不调证。
后期: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肱骨髁上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肱骨髁上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症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X线片检查;(2)血常规、血型;(3)尿常规;(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血糖;(6)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骨折部位CT、MRI等。
(八)治疗方法1.手法整复和固定2.中药外用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骨折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肱骨髁骨折(ICD-10:S42.401)
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2/79.11/79.3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6 天
□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
据病情需要)
要时)
需要)
□ 换药
□ 换药,拔引流管
□ 补液
□ 镇痛等对症处理
□ 止痛等对症处理
□ 胃粘膜保护剂(酌情)
□ 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
□ 急查血常规
□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 □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告医师
等相关记录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同前
□ 骨科常规护理
□ 骨科护理常规
临时医嘱:
□ 二级护理
□ 二级护理
□ 术前医嘱
□ 饮食
□ 饮食
□ 明日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
□ 患肢牵引、制动
□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
麻下行肱骨髁骨折内固定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
□ 凝血功能 □ 电解质、肝肾功能 □ 传染性疾病筛查
住院第 4-5 天
住院第 6 天
住院第 7 天
(手术日)
(术后第 1 日)
(术后第 2 日)
□ 手术
□ 上级医师查房
□ 上级医师查房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日间)临床路径及表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日间)一、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肱骨外髁骨折(ICD10-S42.401)行肱骨骨折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术(ICD10-CM-79.1100x002)+石膏托固定术(ICD10-CM-93.5402)(二)诊断依据。
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第5版,王亦璁、姜保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致肘关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至我院骨科就诊住院手术治疗。
2.体格检查:患侧肘关节肿胀畸形伴活动受限,可及反常活动和骨擦感,患肢末梢血循、感觉、活动可。
3.辅助检查:X线/CT检查提示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移位明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第5版,王亦璁、姜保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非手术治疗: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多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
2.手术治疗:对于石膏外固定无法维持复位的病例,多为儿童病例,予以麻醉下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即适用于该日间手术的病例)3.手术治疗:对于闭合复位无法获得满意复位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这类多为成年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髁上骨折(ICD10-S42.401)手术编码。
2.根据骨折特点需行肱骨骨折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石膏固定术。
3.年龄在18周岁以下,多为骨骺未闭者。
4.除外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及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除外合并患肢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神经损伤等骨折相关并发症的患者。
6.全身状况允许手术,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7.经济水平可耐受手术。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CRP、电解质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七项、凝血象、输血系列、血型;(3)心电图、胸部CT、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4)患肢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
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路径
□血、尿常规□心电图
□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复位后复查X线片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项目: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对异常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必要时复查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二级或三级护理
□普外固定
□更换中药制剂(必要时)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及病程记录
□观察舌脉象、肿胀、疼痛情况,及时调整外固定
□更换中药制剂(必要时)
□完成出院记录
□开具出院诊断书
□开具出院带药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
□普食(或臂麻后6小时普食)□中药辨证施治(内服、外用)
编号: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
日期
月日至月日
月日至月日
月日至月日
月日至月日
月日
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脉象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确定诊断
□做好麻醉准备,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复查X线片(必要时)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三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调整夹板外固定
□复查X线片(必要时)
长期医嘱: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变异记录
□无□有,具体原因:
肱骨骨折临床路径
肱骨骨折临床路径一、肱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肱骨骨折(ICD-10:S42.301)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1004/79.31005/79.31006/79.31007/79.3100 8/79.310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上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等。
3.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肱骨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骨折AO骨折分型有手术指针。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5.除外病理性骨折。
(四)标准住院日≤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肱骨骨折(ICD-10:S42.301)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肱骨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肱骨正侧位X线片、肱骨CT;(6)胸片、心电图。
(7)炎症性指标筛查(ESR、CRP、IL-6、PCT等)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上肢CTA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常规预防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骨一科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湖南省直中医院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一、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髁骨折(ICD-10:S72.401)行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5/79.15/79.3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髁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401股骨髁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髁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输血前四项,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硫脒。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
内侧移位;易损伤桡N ;外侧移位易损伤肱A和正中N
• X线摄片 • 必要时CT
诊断
治疗
• GartlandⅠ度 石膏外固定;中立位、屈肘90°长臂石膏固定3-4周 拆除石膏后肘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长斜骨折;不稳定骨折:牵引治疗;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0-1/12& • 常用牵引方式: • ①悬吊式牵引:2周去牵引改石膏托固定& • ②伸直位牵引:6-10天后改石膏托固定&
后侧入路
肘后侧入路能较好地保护尺神经;显露视野清晰;且易使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操作 方便;因而在早期手术入路中被公认为金标准& 但此入路需切开肱三头肌肌腱才能显露骨折端;对肱三头肌损伤较大;且术后易发生 肌肉粘连、挛缩导致关节活动障碍&
外侧入路
优点为切口浅;经肌肉间隙;组织损伤少;神经损伤几率相对低;可以防止关节周围组织黏 连;降低肘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率& 外侧入路不能有效暴露骨折端内侧;复位后往往遗留部分旋转移位;这也是外侧入路在 治疗尺偏型骨折出现较高肘内翻的原因之一&
外侧交叉克氏针
• 外侧交叉克氏针可以在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同时达到交叉固定的
目的;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 王强等、Shannon等、Queally等国内外学者报道闭合复位经皮桡侧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创伤小、恢复快、获得较好疗效 &此方法不用内侧穿针;可以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同时达到交叉固 定的目的&但外侧交叉穿针有一定桡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国外研究报 道外侧交叉克氏针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3%明显低于内外 交叉克氏针的发生率3.4%&
并发症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
理
□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 定手术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 向患者和(或)家属交代围术
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 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 (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 用品协议书 □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和(或) 家属交代麻醉注意事项,签署 麻醉知情同意书 □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长期医嘱:同前 临时医嘱: □ 术前医嘱:明日在椎管内麻醉 或全身麻醉下行股骨髁骨折内 固定术 □ 术前禁食、禁水 □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 术前留置导尿管 □ 术区备皮 □ 配血 □ 其他特殊医嘱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 43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1~7 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股骨髁骨折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钉(开放骨折可 考虑选择外固定架)。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 6~9 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 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 号)执行,并根据患 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疗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情
工 □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
□ 请相关科室会诊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骨科)肱骨踝骨折临床护理路径表单(内容可编辑)
住院第 1 天住院第2~术前1天手术日术后第1天~出院 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 年 月 日1.□建立住院病历1.围手术期护理: 1.围手术期护理: 1.围手术期护理:2.完成入院评估:1.1级别护理: 1.1级别护理: 1.1级别护理:□基本情况□压疮□跌倒□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管道□疼痛□二级护理□三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生活自理能力1.2基础护理: 1.2基础护理: 1.2基础护理:3.身份识别:□晨间午间、晚间护理□晨间、午间、晚间护理□晨间、午间、晚间护理□戴腕带□床头卡1.3 皮试:1.3术前护理: 1.3 饮食:4.入院宣教:□阴性□阳性□无手术禁忌□普通饮食□治疗饮食□人员□环境□安全1.4.饮食:□女性患者未在月经期□试验饮食□其他:□管理制度□普通饮食□治疗饮食□生命体征监测 1.4术后护理:5.级别护理:□试验饮食□其他:□术前用药□生命体征监测□特级护理□一级护理1.5辅助检查:□必要时置管(胃管.导尿□静脉输液□氧疗□二级护理□三级护理□骨科X线片□磁共振□胸片□核对腕带;检查手术野皮肤及手术标识;禁饮、禁食情况;患者去除首饰、义齿、内衣等。
嘱患者勿化妆,排空膀胱□心电监护□防褥疮护理6.□基础护理□心电图□CT□心功能□患者交接(遵照手术患者交接单进行)□切□敷料□管道护理7.饮食:□肺功能其他:□准备麻醉床□疼痛护理□微量泵护理□普通饮食□治疗饮食1.6术前护理: 1.4术后护理:□协助生活护理□试验饮食□其他:□标本采集□卧位、活动指导□心理护理8.标本采集:□活动、卧位指导□生命体征监测 2.专科观察与护理:□血标本□大小便标本□预防压疮护理□静脉输液氧疗 2.1患肢功能位:9.辅助检查:□营养状况评估□心电监护□微量泵护理□制动□抬高□骨科X线片□磁共振□胸□手术耐受性评估□切□敷料□管道护理□石膏固定□夹板固定□心电图□CT□心功能□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术后评估 2.2患肢肢端观察:□肺功能□其他:□呼吸道准备 2.专科观察与护理:□疼痛□肿胀皮温10.专科观察与护理:□胃肠道准备 2.1 患肢功能位:□动脉搏动□末梢血运10.1患肢功能位:□手术区皮肤的准备□制动□抬高□肢端感觉□肢端运动□制动□抬高□配血准备□石膏固定□夹板固定 2.3□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石膏固定□夹板固定□术前禁食、禁饮 2.2 患肢肢端观察: 3.出院指导:10.2患肢肢端观察:□心理护理□疼痛□肿胀□皮温□用药指导□疼痛□肿胀□皮温□其他:□动脉搏动□末梢血运□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宣□动脉搏动□末梢血运2.专科观察与护理:□肢端感觉□肢端运动□嘱患者按时换药、拆线□肢端感觉□肢端运动2.1 术前适应性训练:3. □健康教育指导□嘱患者定期复查11.□健康教育指导□训练床上大小便 4.有无变异:□有□无□告知电话回访12.有无变异:□有□无2.2患肢功能位: 5. □其他:□协助办理出院13□其他;□制动□抬高 4.□其他:□石膏固定□夹板固定2.3患肢肢端观察:□疼痛□肿胀□皮温□动脉搏动□末梢血运□肢端感觉□肢端运动3.□健康教育指导(骨科)肱骨踝骨折临床护理路径表单(内容可编辑)患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住院号:4.有无变异:□有□无5.□其他:评价: □完成评价: □完成评价:□完成评价:□完成□部分完成 □未完成□部分完成 □未完成□部分完成 □未完成□部分完成 □未完成签名:签名:签名:签名:。
肱骨髁上骨折实施方案
肱骨課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一、肱骨課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锲上骨折(TCD编码:BGG000)o四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锲上骨折(ICD-10编码:S42.4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OO 1.9-49)。
①有外伤史。
②多发生于儿童。
③肘部有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功能障碍,其则有张力性水泡,周后三角关系正常。
④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
@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悄况和类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①肘部有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功能障碍。
周后三角关系正常。
②注意有无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橈神经)、血管损伤(挠动脉)。
®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悄况和类型。
④应与肘后关节脱位和肱骨小头骨飾分离相鉴别。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3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3.疾病分型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肱骨踝上骨折的症候分类标准。
(1)、伸直型骨折:患肘肿胀或靴状畸形,踝上压痛,骨折远端向后上移位,功能障碍,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
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伸直型骨折根据来自侧方的偏重伤力的不同,可分为尺偏型和挠偏型骨折。
①尺偏型:骨折远端除有向后上方移位外,还有向尺侧移位。
此型容易发生周后的畸形。
②橈偏型:骨折远端去、除有向后上方移位外,还有向挠侧移位。
⑵、屈曲型骨折:较少见,伤肢肿胀,傑上压痛,功能受限,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
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很少发生神经血管损伤。
4.症候诊断⑴、血瘀气滞证:损伤早期,由于经脉受伤,气血受损,气血瘀滞,局部出现肿胀疼痛,胃纳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日间)
一、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肱骨外髁骨折(ICD10-S42.401)
行肱骨骨折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术(ICD10-CM-79.1100x002)+石膏托固定术(ICD10-CM-93.5402)(二)诊断依据。
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第5版,王亦璁、姜保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致肘关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至我院骨科就诊住院手术治疗。
2.体格检查:患侧肘关节肿胀畸形伴活动受限,可及反常活动和骨擦感,患肢末梢血循、感觉、活动可。
3.辅助检查:X线/CT检查提示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移位明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第5版,王亦璁、姜保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非手术治疗: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多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
2.手术治疗:对于石膏外固定无法维持复位的病例,多为儿童病例,予以麻醉下闭合复位钢
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即适用于该日间手术的病例)
3.手术治疗:对于闭合复位无法获得满意复位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特殊
情况的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这类多为成年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骨髁上骨折(ICD10-S4
2.401)手术编码。
2.根据骨折特点需行肱骨骨折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石膏固定术。
3.年龄在18周岁以下,多为骨骺未闭者。
4.除外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及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除外合并患肢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神经损伤等骨折相关并发症的患者。
6.全身状况允许手术,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7.经济水平可耐受手术。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CRP、电解质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七项、凝血象、输血系列、血型;
(3)心电图、胸部CT、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4)患肢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肘关节CT检查。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1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或/和全麻复合神经阻滞。
2.手术方式:肱骨骨折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石膏固定术。
3.手术植入的内固定物:克氏针。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生素。
5.抗生素预防使用:此手术为1类切口手术,术中需植入金属内植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推荐使用头孢唑啉钠或五水头孢唑林钠0.5g+100ml0.9%氯化钠,于术前2小时-0.5小时静脉滴注用于预防感染。
术前予以抗生素皮试,根据
皮试结果予以调整。
5.输血:一般不需输血。
(八)术后第2天观察患者病情平稳后予出院。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X光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CT。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推荐使用头孢唑啉钠或五水头孢唑林钠0.5g+100ml0.9%氯化钠,术后予以临时一次静脉滴注预防感染,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其他药物:消肿、促骨折愈合,营养神经等。
4.保护下功能锻炼。
(九)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检查无明显异常。
2. 术后复查X线片证实骨折复位后对位对线良好,钢针内固定位置良好。
3. 伤口愈合好: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本病可伴有其他损伤如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神经损伤,应当严格掌握入选标准,部分患儿在入院后或者术中、术后才能明确其他合并损伤,需要延长住院时间或改变治疗方案。
2.部分小儿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发生感冒、肺炎或其他不合预知的疾病,需要延长住院治疗时间。
二、内固定取出术(日间)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肱骨外髁骨折(ICD10-S42.401)
行肱骨骨折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术(ICD10-CM-79.1100x002)+石膏托固定术(ICD10-CM-93.54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天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