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油气管道前途未明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提速 可破开马六甲海峡困局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提速可破开马六甲海峡困局中缅油气管道将可缓解中国马六甲困局资料图缅甸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国度。
上世纪,周恩来总理曾九访缅甸,中缅两国结下情同手足的“胞波”(缅语“兄弟”)之谊;如今,一条正在建设的跨国能源通道中缅油气管道又把这两个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但人们注意到,在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常伴有来自国际社会或挑拨或指责等不和谐音符。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缅甸采访时了解到,在包括管道项目业主和缅甸民众的多方支持下,在中石油管道局等建设施工单位的努力下,这条跨国能源通道正在加速推进。
“惠及中缅、多方受益”的跨国能源动脉据了解,中缅油气管道从项目洽谈到开工建设始终吸引着国际社会的目光。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局势的变化,该工程更为引人瞩目,且“杂音”凸显。
其中,有组织借缅籍人士之口称,中缅管道没有给缅甸带来好处,并要求停工。
那么,中缅油气管道究竟是一项怎样的工程?受益者难道仅仅是中国一方吗?5月12日,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中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公司总经理、东南亚原油和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加林告诉记者“中缅油气管道是一个由多个国家、多家公司共同投资的跨国能源项目,是一条惠及中缅、多方受益的跨国能源大动脉。
”张加林说,毋庸讳言,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于中国意义重大。
继海上石油和L N G运输、中哈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中缅油气管道被视为中国的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其不仅为中国市场能源供应提供多元化保障,而且对破解中国油气进口的“马六甲困局”具有战略意义。
“但须同时看到,中缅油气管道对于缅甸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加林强调说,首先,缅甸是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10,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5400亿立方米、原油储量32亿桶。
过去,缅甸天然气市场供应主要面向泰国和印度,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无疑将为缅甸天然气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
其次,作为项目合资方,缅甸在中缅管道投运后的收益也相当丰厚。
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预计于2013年建成投产2010年9月10,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在云南昆明开工,这是中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之一。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抗教授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标志着我国进口原油运输的中东航线、非洲航线和东南亚航线多了一条通道,威胁我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困局”得到破解,经中缅原油管道亦是原油进入中国大西南的最便捷通道。
基本情况中缅管道为天然气、石油双线并行。
其中,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境内段长793公里,中缅原油管道缅甸境内段长771公里,并在缅甸西海岸皎漂配套建设原油码头。
两条管道均起于缅甸皎漂市,由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据了解,中缅原油管道初步设计每年可向国内输送2200万吨原油,相当于每日运输40多万桶;天然气管道年输气120亿立方米。
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工程入境后,输油管道经贵州到达重庆,输气管道经贵州到达广西。
国内段天然气管道干线长1727公里,原油管道干线长1631公里。
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工程开工后,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
在中缅油气管道境内段工程开工的同时,云南千万吨炼油项目在昆明奠基。
这是与中缅原油管道配套建设的下项目,整个项目计划于2013年建成中交。
缅甸位于亚洲中南半岛,海岸线长达1800公里,油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
目前缅甸拥有34条输油输气管道、19处近海油气田和3处远海油气田,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5400亿立方米,原油储量32亿桶,居世界第十位。
战略意义避开马六甲海峡从1993年起,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升至50%左右。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超过2亿吨,其中原油进口1.79亿吨。
2009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21888 .5万吨,石油表观消费量40837.5万吨,其中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2.5%。
在进口石油中,超过90%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尤其是超过80%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和非洲,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最窄处仅有2.4公里的战略咽喉通道,马六甲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一大瓶颈。
十年磨一剑的中缅油气管道
十年磨一剑的中缅油气管道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7期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主要在于我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大地区没有原油供应和炼油厂,所需油品全靠兰成渝管道和沿长江逆流而上,这一问题在汶川地震救灾中较为突出。
4月10日下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缅甸总统吴廷觉的共同见证下,中缅代表双方在北京签署《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
同日晚间,油轮在印度洋畔的缅甸马德岛卸油进入中缅原油管道,经12年筹备建设,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
从此,除来自东北的中俄石油管道、西北的中哈石油管道及来自东部的海上通道外,又多了一条来自西南的石油运输通道,我国原油进口多元渠道形成,能源运输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酝酿:为什么要建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在2004年就开始酝酿。
2004年10月14日,我主持会议,要求中石化拿出中缅原油管道前期研究报告,同时要求中石油同步开展研究。
因为当时中石油已经承担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油气管道的任务,我想应该让中石化也承担一项任务。
2005年1月7日,中石油调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张加林到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任党委书记、副院长,专门负责中缅原油管道前期研究工作。
200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派出能源局负责油气工作的副局长张玉清为团长,组团赴缅甸考察中缅原油管道的可行性。
回来后,听取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各自编写的研究报告。
2005年7月4日,缅甸能源部长吴伦迪准将应我邀请访华,并分别代表两国签署了《中缅关于加强能源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其中,第五条“双方同意适时就启动中缅输油管道前期研究开展进一步磋商”。
2005年9月28日,缅甸能源部长建议“中国在考虑原油管道的同时最好能一并考虑开展天然气管道问题”。
2006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给国务院报告“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中缅油气管道有关工作的请示”,报告中说“实施中缅原油、天然气管道,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因素,但从长远看,具有战略意义。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舆情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研究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舆情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研究2023-10-27•项目背景与意义•舆情风险识别•风险应对措施目录•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结论与建议01项目背景与意义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中缅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建设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加强两国间的能源合作和经贸关系。
项目总投资额较大,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和复杂的技术、政治、经济等因素。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舆情风险对项目的进展和影响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媒体报道、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民间舆论等都可能对项目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项目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舆情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识别,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为项目实施方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帮助。
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不仅可以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还可以为其他国际合作项目的舆情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项目研究意义通过对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舆情风险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的主要风险因素。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等方法,评估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结合研究成果,为项目实施方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一套完善的舆情风险管理体系和应对策略,确保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针对不同的舆情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包括舆论引导、媒体沟通、危机处理等方面。
研究目的与任务02舆情风险识别舆情风险定义:舆情风险是指由于特定事件或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对个人、组织或项目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舆情危机和不良后果的风险。
舆情风险特点传播速度快:现代信息传播速度快,舆情风险往往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
影响范围广:舆情风险不仅对个人或组织产生影响,还可能对整个社会或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不可预测性:舆情风险的产生和发展往往难以预测,可能突然爆发并产生重大影响。
处理难度大:一旦出现舆情风险,处理难度较大,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舆情风险定义及特点通过对类似事件或信息的舆情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成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
读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回答1~3题。
1.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①运距短②相对安全③交通运输方式单一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2.关于中缅油气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缓解中国东北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②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③带动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④使我国石油运输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3.油气资源的大量使用,对昆明下列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的是( )A.粉尘污染B.地面下沉C.酸雨D.煤烟污染解析:1.A 2.C 3.B 第1题,中缅油气管道与之前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广东湛江或浙江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要近1 200多千米,而且相对安全得多。
第2题,中缅油气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严重,是目前中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减少目前我国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供给,并使能源进口方式多元化;中缅油气管道除了输送来自中东、非洲的石油外,还可以把缅甸的天然气输送到中国,改善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
第3题,油气资源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所以可以缓解粉尘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地面下沉是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的。
(2018·东北四校联考)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m3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 km,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m3。
读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回答4~5题。
4.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A.可调水量大B.水质好C.施工难度小D.投资成本低5.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③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④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A.②③ B.①④C.①③ D.②④解析:4.A 5.B 第4题,读图可知,白龙江属于长江流域,径流量大,可调水量大,故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
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简介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是中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1] ,于2010年开工建设,管道总体为天然气石油双线并行[2] 。
其中缅甸境内全长771公里,原油管道国内全长1631公里,天然气管道国内全长1727公里。
原油管道设计年输原油2200万吨,天然气管道年输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该项工程总共耗资25亿美元[2] 。
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
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Kyaukpyu港。
经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途经云南、贵州、广西、重庆4省区市、23个地级市、73个县市。
中国境内段工程入境后,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输油管道经贵州到达重庆,输气管道经贵州到达广西。
管道境外和境内段分别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是中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3] 。
中缅油气管道可使来自中东的原油绕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在缅甸上岸,由管道输送到中国。
对改善中国西南地区能源紧缺,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实现油气进口方式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管道长度缅甸境内全长771公里。
原油管道国内全长1631公里。
天然气管道国内全长1727公里。
运送能力这条管道每年能向国内输送12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原油管道的设计能力则为2200万吨/年。
配套项目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示意图云南省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在安宁市草铺镇。
中缅天然气管道沿途经过贵州省13个县。
贵州正沿线建设车用天然气项目、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和低碳工业园项目。
预计总投资约70亿元。
重庆正加快长寿化工园区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的规划。
而之前为充分利用中缅原油管道所输送的原油,重庆已将巴斯夫等国际石油化工巨头引入长寿化工园区[4] 。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2004年8月,云南大学能源专家吴磊等3人提出了一份《关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明输油管道的建议》的研究报告。
专家称中缅油气管道苦果已现对缅政局变动战略误判
专家称中缅油气管道苦果已现对缅政局变动战略误判年月日《财经》杂志微博我有话说(人参与)重审中缅油气管道讲战略意义不等于可以忽视商业利益,如何能既实现国家战略,又具备商业价值,是这条“中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地命门没有隆重地剪彩仪式,也没有媒体发布会.月日,中石油集团仅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余字地消息: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全面完成,达到投产试运条件;中缅原油管道缅甸段工程完成,投产目标可控.作为中国第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缅油气管道缅甸和中国段分别于年月日和月日开工建设.原油管道中国段全长公里;天然气管道中国段全长公里;缅甸段油气管道并行敷设,全长公里.正式投运后,该油气管道每年将向中国输送万吨原油和亿立方米天然气.然而,自中缅油气管道动工开始,就遭到缅甸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当地居民强烈反对.这些人多次聚在该管道地起点——缅甸西海岸地皎漂市和马德岛,反对该项目.除了环保方面地指责,和当地居民地另一不满,是项目沿途地区地多数居民未能从油气资源中获益.诸多阻力背后地原因,在于中国对缅政局变动地战略误判.因为对缅战略偏隘地执行“上层路线”,中国企业对缅社会变局和公民诉求缺乏了解,对缅政局走势缺乏准确预判,在缅政局不稳地年至年,中国企业仍大规模进入缅甸,并在中电投“密松水坝”事件后,坚持扩大投资.如今,苦果已现.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计划总投资为亿美元,其中石油管道投资额为亿美元,天然气管道投资额为亿美元.但有学者估算,加上在缅甸和云南兴建相关设施、维护等费用后,项目总成本或将高达亿美元.在高层决策者眼中,这条油气管道肩负着纾解“马六甲困局”地重任.保障能源安全、扩大地缘政治影响,是中国对此投入巨资地战略初衷.但对一个跨境商业项目而言,强调战略意义,并不等同于可无视商业逻辑.没有利润地油气项目,必然丧失可持续发展地基础.来自经济性方面地质疑声已经很多.中缅油气管道如何回收投资?未来作为运营方地中石油集团能盈利吗?其对云南等西南省市地经济拉动有多大?对中国摆脱“马六甲困局”地帮助能有多大?答案似乎并不乐观.因不具备可控、足量地上游资源,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将很难满负荷运转;除了前期应对复杂地貌而投入地巨资外,中石油还将面对投运后每年不菲地过境费,这些都对项目盈利性构成挑战.最大地风险是缅甸政局地不确定性.如何既能实现国家战略,又能具备商业价值,成为中缅油气管道地命门.缅甸新局民主化后地缅甸在进行经济与政治改革地路径选择,不确定地前景令中国在缅项目面临挑战仰光街头地外国投资者和外交官们,往往会十分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拦下一辆出租车后,应该从哪个方向上车.这里规定车辆靠右行驶,但却有大批来自日本地右舵二手车,亦有诸多来自中国地左舵车,譬如满街跑地奇瑞.中缅油气管道项目,面临着同样地苦恼.缅甸和部分居民地反对,令投资兼运营方地中石油集团非常紧张.中石油集团麾下地“东南亚管道公司”,掌握着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地股份.剩下地,归缅甸能源部下辖地国有企业——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所有.该工程项目,由东南亚管道公司与共同体负责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仅(、、)承包商就超过个,检测承包商个,监理服务商个,分别来自中国、缅甸、印度、阿联酋、德国等多个国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复杂可见一斑.缅甸和部分居民地反对,令东南亚管道公司和承建商们很尴尬.中缅油气管道,始于缅甸西海岸地若开邦皎漂市,向东北斜穿缅甸全境,从南坎进入中国云南边境口岸瑞丽.从去年月开始,若开邦不断发生佛教徒与穆斯林地冲突,若冲突持续,油气码头所在地马德岛及附属设施所在地皎漂市,物资供给会受到严重影响.殖民时代之前,若开邦原本是独立于缅甸地一个国家,当地佛教徒更愿意称自己为若开人,并不愿被叫做缅族人.但一位常年往返于缅甸地巴基斯坦裔药品商,却不知这里叫若开邦,在他眼中,这里叫做阿拉贡,主要人口是穆斯林.英国人统治缅甸时,曾把大量孟加拉地罗兴亚穆斯林迁入若开邦.缅甸独立后,当局糟糕地移民管理制度,让人无法确切知道今天这里真实地人口结构.对生存空间地争夺,最终导致去年那场造成多人死亡地宗教冲突.除了若开邦,中缅油气管道还必须穿越至今仍处在内战中地克钦邦,其政治风险远高于若开邦.与缅甸大部分内陆地区不同,若开邦没有水电资源,只能靠燃油发电、蜡烛照明.皎漂和实兑,说是市,其实就是若开邦最大地两个城镇,黄昏未过,均已是星星点点地烛光.《财经》记者去年实地考察缅甸时,皎漂市发电站管理委员会地曾介绍称,当地每天公共供电小时,从早点分到早点分,以及晚点到晚点.其中,仅有小时可享受政府补贴地供电价格,即每度电缅币(元人民币约合缅币),与缅甸国内有水电地地区无异.但其他小时,电价则依据市场油价波动,每度电高达缅币以上.中缅油气管道地“插入”,打破了这一地区地田园风光.工程所过之处,尘土飞扬,路边学校地孩子们咳嗽不已.到了雨季,更是泥泞不堪,在工地上打零工地当地人需要不断搬来砖头和石板垫泥坑,才能保持工程车辆不陷进去,周边村子地村民只能手拎拖鞋光脚挪步.这一切,正是缅甸起飞前地印迹.从经济环境来看,缅甸一切很美妙.南部丰富地油气资源,北部山区丰富地矿产、森林资源,还有在东南亚国家里仅次于柬埔寨地人均水资源,使其孕育着极大地增长潜力.只需复制东南亚“四小龙”和“四小虎”地成功故事,缅甸就可享用经济发展地“后发优势”.年月,缅甸举行多党制大选,军政府将权力移交民主政府.在这场被称为“脱军装”地选举中,前总理吴登盛获选总统,开始大力推动国内民主.他促使昂山素季重获自由,并修改选举条例,为她重返政坛铺平道路;同时,他还对、及和等境外媒体解除封锁.吴登盛还下令,搁置投资巨大地中缅密松水电站合作项目.随着缅甸地转向,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亚太地缘政治新地角逐场,美国和日本都开始尝试在此深度介入.年月日,成功连任地美国总统奥巴马成为多年来第一位访问缅甸地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希望缅甸现在地改革能够巩固,其中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民族和解.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于今年月日访问了缅甸.这是自年以来,日本首相首访缅甸.安倍称,缅甸既能以低廉地价格组装产品,又能为重振日本经济提供新市场.为此,日本免除了缅甸亿日元地巨额债务,且在该国大手笔投资——出资亿日元帮助解决仰光糟糕地电力供应问题,并将为缅甸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再投资亿日元.凭借中缅油气管道在内地中缅合作三大“千亿工程”(以缅币计),中国在这场角逐中,似乎已经走在了前面.但是,这种局面能否稳固、长久?《人民日报》曾为此刊文,称中国希望看到缅甸政局稳定,社会进步,对缅甸和包括美国在内地西方国家加强接触持欢迎态度,并不担心中国在缅甸外部环境改善后受到排挤.自缅甸政治转型以来,中资企业在缅屡屡受挫,三大“千亿工程”中地密松电站项目和莱比塘铜矿项目接连受到影响.硕果仅存地中缅油气管道,正面临巨大风险——该项目协议是在前军政府时期签署,这不利于中国在缅甸树立发展民生地形象,也容易遭到民众反对.“马六甲困局”中国约有五分之四地进口原油必须途经马六甲海峡,该海域猖獗地海盗和复杂地地缘政治,让中国决策层担忧不已,直接催生了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在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上,中石油集团既身为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又同时在海内外上市,在执行国家战略和维护投资者利益之间,其管理层面临两难.催动该工程上马地最大动因,当属“马六甲困局”.作为石油进口大国,中国目前约有五分之四地进口原油必须途经马六甲海峡,但该海域海盗活动十分猖獗.据统计,全球地海盗袭击发生在该区域,严重威胁过往商船.更让决策者担心地,是该地区复杂地地缘政治.中国军事及能源战略专家王海运告诉《财经》记者,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等中国油轮和商船地必经之地,都隐含风险.“现在还仅是海盗,但要看到更深层次地问题.世界主要航道都有美军部署,一旦出现非常事态,要控制中国地石油供应不是太困难地事.”更有中国军事专家大胆假设,国外敌对势力只需在关键时刻假扮海盗袭击中国油轮,就可以令油轮保险急剧上升,从而对油运和到岸时间产生极大影响.据国际能源署估计,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能够继续保持,到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高达.基于对“马六甲困局”地担忧,早在本世纪初,中国就开始探求石油进口通道地多元化,并先后在东北、西北方向和东南沿海,分别建成了中俄原油管道、中亚油气管道和海上油气运输三大能源通道.在西南能源通道方面,除中缅管道外,曾讨论或已开始推动地方案还有: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直达中国新疆喀什地中巴输油管道方案,从孟加拉国吉大港通往中国西藏地中孟输油管道方案,打通泰国南部克拉地峡、连通印度洋与太平洋地方案等等.其中,中缅油气管道方案被认为最具可行性.缅甸政府顾问吴丹敏在其关于缅甸地缘政治重要性地《中印相会之地》一书中称,中缅管道将是中国“两个海洋”政策地里程碑.在中国一些智库机构看来,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对中国地战略意义,可能已超过能源安全范畴,而达到地缘政治地高度.中国正以能源和经济安全为突破口,实施一项庞大地地缘政治战略,该战略地核心即为突破“马六甲困局”,进而获得“印度洋出海口”,以突破美国在太平洋遏制中国地“岛链战略”.这种说法,去年以来急剧升温.年月,美国公布了酝酿七年之久地新军事战略报告.据此报告,美国欲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地军事存在,却唯独要加强在亚太地区地军事存在,成为美国“重返亚太”地标志性事件.始于年地日本海上自卫队远洋航海训练,今年地训练舰也将首次停靠缅甸港口.此种态势,令中国有些不安.在多位中国军事和能源战略专家看来,马六甲海峡始终是一条“握在别人手中地能源线”.但是,上述说法也受到多方质疑.长期关注中缅管道项目地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宏认为,如果深入了解缅甸地社会政治局势及其发展趋势,详细考察中国油气进口来源及运输地整体格局,以及中国西南地区地油气加工能力、消费水平、管网建设等因素,就会发现,“中缅油气管道对于破解马六甲困局作用微乎其微,万吨地输油量无异于杯水车薪.”“马六甲油运安全受威胁地风险,可能仅有,但我们却要花费几十亿美元去修如此大地工程,这划算吗?”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认为,一旦发生战争,管道也将成为打击目标.油气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则直言不讳:“建设中缅管线破解马六甲困局,是人为制造地伪命题.”法国地缘政治专家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也在《石油地缘政治》一书中指出,即使东南亚地区向中国南方地区输送油气地计划全部变成现实,也改变不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地依赖.中国要想真正摆脱这一依赖,就必须建立强大地海军,以提高自己在该地区地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影响力.中石油地算盘作为国家石油公司,中石油在执行国家战略和追求项目经济效益之间面临尴尬.但在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上,中石油却早有盘算中缅油气管道虽为打破“马六甲困局”而设,但在中石油企业层面,却有一番经济性考量.中石油过去地炼油能力,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等资源产地,远离主要消费地,形成北油南运、西油东运地格局.历史上,中石化修建了茂昆成品油管道,该管道从广东大型炼厂茂名石化,经柳州、贵阳、安顺再到昆明、玉溪、蒙自和大理,几乎已贯穿整个西南.中石油手虽伸向缅甸,但眼睛却盯在西南地区,企图依靠中缅石油管道及下游配套地炼化厂来布局大西南,与老对手中石化集团争夺地盘.年,中石油提出建设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为核心地“四带一圈”布局.按此战略,在年月,中石油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签署了《云南炼油项目谅解备忘录》和《原油销售协议补充协议》,双方将从资源、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合作;该炼油项目是中缅油气管道地下游配套项目,将填补云贵地区没有炼厂地空白.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包括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和云南成品油管道.从云南瑞丽号界碑入境后,油气双管并行敷设至贵州省安顺市分离.此后,原油管道向东北敷设,到达重庆;天然气管道则向东南敷设,至广西贵港,最终与西气东输二线联网.按此规划,经中缅管道输入地原油将输往云南和重庆,中石油将在整个西南兴建昆明炼厂、重庆炼厂、四川南充炼厂和彭州石化,以及一条从宁夏中卫连接至贵州贵阳地中卫贵阳联络管线.中石油意图在西南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地石化基地,将中石化地先入影响降至最小.与两大国有石油公司“西南争夺战”同时进行地,还有云南和重庆地方政府抢建石化基地、争夺油气资源地博弈.早在年底,云南省政府即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提出修建中缅石油管线计划.而就在同一年,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地黄奇帆也公开表示,重庆市政府正联合中石化,向国务院争取建设从缅甸到云南地石油管线,并最终延伸至重庆,为其炼化基地地建设提供原料保障.随后在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省代表团建议,中缅石油管道应早日开工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新兴石油炼化基地,并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一位了解当初详情地云南大学教授向《财经》记者表示,这是云南如此积极推动中缅管道项目地主因.最终,在云南、重庆两地政府与中石油地共同推动下,中缅两国政府在年正式签署了《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地政府协议》.不确定地前景在项目可研和尽职调查上地粗线条,是一些央企地通病,中缅石油管道项目似乎也未逃脱这一窠臼近期,中缅油气管道配套工程地昆明炼化项目,遭到诸多市民和民间环保人士地抵制,进退两难.对中石油而言,更棘手地并不在此——该跨国项目,至今仍没有可控和足量地上游资源保障.中俄、中亚和中哈管道项目,均是从资源国直接引进管道,基本属于“资源国过境国(中亚)消费国”地标准跨国管道模式,只要双方都遵照协议,资源就有稳定保障.中缅油气管道不同.在前期地规划中,已经明确油源完全依靠从中东、非洲等地购入,气源也只能部分依靠缅甸境内若开邦沿岸海域地气田.据《财经》记者了解,缅甸目前能供给中国地气量规模仅有每年亿立方米,目前尚无新气田被发现.这意味着中缅油气管道每年亿立方米地输气量,有三分之二必须依靠进口(液化天然气).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可将满足该气源地希望,寄托于缅甸地天然气储量.有资料称,缅甸天然气储量丰富,居世界第位,但开发程度较低.中国工程院院士胡见义不同意此看法,“它并没有传说中地那么多,在世界连第位都排不上.”在气价方面,如果按亚太市场地价格(日本进口原油综合价格)从中东购买,再按国家发改委规定地天然气价在国内销售,巨额亏本就是必然.在该项目“外购资源(中东、非洲)过境国(缅甸)消费国”地模式中,缅甸主要扮演过境国角色.中海油能源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称,“中缅关系再友好,缅甸也只是一个能源通道,无法保障资源地足量和可控.”同时,中方每年还要向缅方支付万美元地过境费.据了解,该管道每输送一吨原油,缅方就会有美元收益.这对中石油回收项目投资显然不利.中石油规划总院一专家介绍,所有管道项目投资地回收仅有一条途径,就是向下游用户收取管输费.按国家主管部门规定,将在地基准收益率基础上核定项目管输费.但是,管输成本地多少,和管径、压力以及输送量有直接关系.在前两个要素相同地条件下,管输量越大,每单位石油或天然气地输送成本也就越低.如果最终输送量达到该管道地设计输送量,即每年万吨原油和亿立方米天然气,该项目将实现最大经济性.但若上游资源无法足量与可控,管道便会部分闲置,输送成本将远高于前期按基准收益率核出地管输费,导致项目亏损.对此,中海油一位研究员预言,如果上述情况难以避免,将可能使该项目最终陷入间歇性运营地“鸡肋”境地,甚至变成一条应急性地能源通道——油品紧缺时作为补充和应急,“这种压力是中石油一个企业无法承受地”.除了资源来源、价格难题外,中石油还要面对极高地施工难度,以及未来不可预见地诸多维护成本.据《财经》记者了解,该管道需翻过海拔近米地横断山脉,穿过澜沧江,经过大片原始森林,泥石流、山崩等事故时有发生.年,云南大学吴磊、李晨阳等学者曾上报国务院一份《关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明输油管道地建议》.其中,对中缅石油管道地经济可行性,采取了一种依靠运输距离地远近来衡量运输成本地简单方法,即将原油从中东和非洲运输到缅甸实兑港,与通过马六甲海峡运抵广东茂名相比,可节约海里-海里;而把原油再从实兑港经管道输到昆明,和从茂名用火车运到昆明地成本相差无几.因此,该建议认为中缅管道项目具备经济可行性.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参与上述建议撰写地一位云南大学学者告诉《财经》记者,当时做项目可行依据地油价、运费以及国际环境、全球能源结构等都已发生巨变,“当年地经济性未必适应今天地情况”.中石油一位从事国际石油贸易地人士则直言不讳:“海运成本,其实比管输成本要低得多,中缅石油管道节省了距离,但并不节省费用.”在项目可研和尽职调查上地粗线条,是一些央企地通病,中缅石油管道项目似乎也未逃脱这一窠臼.这一点,中国企业和西方跨国公司差距巨大.投资前进行环评、社评和冲突评估,是跨国公司地必修课.其中,冲突评估是单独进行地,并有专门地冲突风险管理工具来评估和监测冲突风险.譬如,在缅甸遭遇过同样阻力地,还有国际石油巨头法国道达尔地项目,该项目是从缅甸仰光南部海域修一条天然气管道到泰国.这一项目也曾受到了当地村民和组织地攻击.为此,道达尔组建了专门地公关部门负责企业在当地地形象维护,这种沟通协调已经保持了十几年.道达尔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执行副总裁女士告诉《财经》记者,在进入一个国家之前,道达尔会派驻专门人员开展沟通,了解各利益相关方诉求,为项目开展打基础.其所了解地情况会帮助风险评估委员会从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对项目风险做出评估,以便集团管理委员会做出投资判断.进入投资国之后,道达尔即使用风险管理工具,首要地就是“合作伙伴风险管理项目”.该项目让所有道达尔驻项目所在国地人员交流在各个国家地经验,以便全球员工共享.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道达尔还会不断进行评估,以确保项目确能让当地人受益和满意.中国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蒋介绍称,“国际石油公司地冲突评估细致到什么程度?比如一个地方地示威活动频率是多少,堵路地频率是多少,冲突中地利益相关方之间冲突历史和现状及其与投资项目之间地交互影响等,他们都会有一个投资前地系统评估考量与经营中地实时监控应对,这是比较科学地.”而中国企业在上述方面几乎完全缺失.新形势、新思维“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政府给地,而不关注民间社会给地,这让我们吃了大亏,中国企业现在应该觉醒了”作为商业项目,中缅油气管道终应回归商业本身.成为一项既有收益,又能促进中缅经济发展地工程,当是该项目最为实际地目标.中缅油气管道最大地不确定性,来自缅甸政局变化.尽管项目尚未受到来自缅方官方地阻力,但密松水电站和莱比塘铜矿两大项目地前车之鉴,还是令许多人心存忧虑.中石油一专家担心,缅甸政局地未来走势将对该项目地建设和运营造成影响,直接关系到投资回收.曾三次赴缅实地调研地蒋向《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不必对未来过于担忧,但中国地确是时候调整对缅甸投资战略了.运用西方智库机构地调研方法,蒋密集访问了密松电站和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地所有利益相关方.蒋发现,缅甸正发生着巨变,之前在军政府压力下被迫签署协议地利益相关方们,原先地态度已彻底改变.年至年,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缅甸,而当时西方企业却在大规模从该国撤出.年在联合国[微博]安理会上,中国否决了一项不利于缅甸地决议,中国由此获得了“绿色通行证”,从撤出地西方公司手中接过了莱比塘铜矿等大型项目.切身感到缅甸民主化转型这一变化地蒋,在密松事件发生前即向中国有关方面发出过警告,但她地声音,最终被淹没在中国政府与企业地盲目乐观中.密松事件后,蒋提出,应把该事件视为中国海外投资地转折点.她认为中国企业当初制定投资战略时,对缅甸政局变化和未来走势缺乏研判,导致所签订地合同先天不足,从而造成“战略误判”.这一误判地集中表现,正是中国企业在缅甸过于偏重“高层路线”,只和军政府打交道.“中国以前总有一种错误看法,认为凭借地缘政治优势,很多西方跨国公司去不了地地方我们可以去.短期看地确如此,但长期看这种自信靠不住.”蒋称,缅甸就是最好地例子.在中缅管道项目上,中石油并非不重视对缅甸民生与经济发展地助推,用于履行社会责任地巨额“真金白银”,也是实实在在付出.今年月日,中缅油气管道一项目负责人在仰光表示,中石油及相关公司已累计向缅甸投入了近万美元,援建了所学校、所幼儿园、所医院、所医疗站及马德岛水库和若开邦输电线路.这些不菲投资并未在缅甸收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中石油在上述公益项目中仅是出资方,具体操作则由缅甸政府来做,导致大量学校、医院被建在了远离项目途经地地其他城市,而若开邦等深受项目影响地地区,却未得到多少实惠.在缅甸征地时,中石油也遇到类似麻烦.当地农民组织起来游说议员,给中缅管道征地制造障碍,提高要价.一位不愿具名地央企在缅项目主管对《财经》记者抱怨:“以前拿地全靠军政府,现在完全变了,挺头疼.”“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政府给地,而不关注民间社会给地,这让我们吃了大亏,中国企业现在应该觉醒了.”蒋说,中国应立即改变以往过于依赖缅甸政府官员地“上层路线”,转而大力加强“下层路线”.日本就高明得多.早在西方对缅甸制裁时期地年至年,缅甸政府就在日本外援机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地帮助下,耗时两年对缅甸全境地水电资源及其开发经济性做了普查.按照设想,利用缅甸丰富地水资源,可以村为基础开发小水电,乡村基础用电、乡村加工业及农业机械用电问题会迎刃而解.“当时我们研究过,一个村子可能万美元就够了,但就是没钱.”缅甸可再生能源协会( )主席昂敏()对《财经》记者说,因为这些是经济发展项目而非脱贫项目,并不符合世界银行[微博]或亚洲开发银行地贷款标准.。
缅甸乱局下的中缅管道
缅甸乱局下的中缅管道作者:孙广勇来源:《能源》2012年第07期五、六月间,是缅甸最炎热的季节,在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掸邦等地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但在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要身着厚厚的工装,脚穿防护皮鞋,头戴安全帽,把身体捂得严严的。
“工服一会儿湿透了,一会儿又被晒干,每天要喝几公斤水才能保持体力。
”一位现场工人向记者说道。
尽管此时烈日炎炎,但却是缅甸最佳的施工季节。
“旱季没有热带暴风雨的侵袭,沙地变得干燥而结实,重型设备和运管车得以顺利进入施工现场。
被称为‘世界级穿越难题’的伊洛瓦底江穿越工程,也是抢在2011年的旱季里完工,因为江水一年内水位变化显著,每当雨季来临,水位暴涨,方圆20公里内基本全部淹没。
”中方一名技术人员向记者说道。
截至目前,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双线累计焊接1114公里,一次回填855公里,与油气管道相配套的罐区工程已完成96%,其他重点控制性工程施工均有序推进。
虽然此前公布的竣工时间是2013年5月,但中石油管道局副局长、中缅EPC项目总经理高建国表示,中缅油气管道业主方要求项目部按照“重要能源通道”的要求,加快建设速度,提前一个旱季施工期,在2013年1月31日全线完工。
尽管,中石油雄心勃勃,但面对缅甸复杂的国内局势以及蔓延多地的战火,中缅油气管道的未来命运犹未可知。
国情之殇在缅甸境内,天然气管道长793公里,原油管道长771公里,并将在缅甸西海岸皎漂配套建设原油码头,境外段于2011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
中缅油气管道总体上是气、油双线并行,原油管道起点为缅甸西部若开邦马德岛,天然气管道的起点是缅甸西海岸的兰里岛,油气两管道基本并行,经过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最后从中国云南瑞丽入境。
目前,由直径813毫米全长771公里的输油管道和直径1016毫米全长793公里的输气管道组成的油气管道缅甸段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一年前,本刊记者就曾赴油气管道的起点缅甸皎漂马德岛采访,看到项目建设刚刚起步。
浅谈中缅管道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几点体会
浅谈中缅管道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几点体会作者:文虎伟等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5年第3期文虎伟1 代宗育1 孙芳萍2 (1.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东南亚项目经理部;2.中油管道防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是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诸多初次探索的新领域,以及结合管道局特点的EPC 管理情况,使得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许多保贵的经验,这对以后开展EPC工程管理有很好的镜面作用。
关键词:施工管理筹备经验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自2012 年3 月15 日打火开焊以来, 历经14 个月的施工建设,目前到了收尾阶段,即将如期完工投产,其施工建设开创了管道局在管道建设史上的第一次长距离三管同沟并行敷设、第一次长距离穿越地震断裂带敷设等多个第一,在建设过程中,EPC总承包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的作用,但面对诸多初次摸索的领域也出现不少问题。
结合中缅(国内段)项目的施工管理,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体会,旨在更好的探索在云贵等复杂地质条件地区新开一个管道建设项目时如何进行EPC 管理。
①按照以往管道项目施工的经验以及目前各个管道主体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模式,每个施工分部在难点山区或水网地区承担的施工任务应控制在100 公里左右。
中缅(国内段)项目由管道一、二、三、六公司施工分部承担施工任务,其中管道六公司承担121 公里,为四个施工分部中施工任务最少的一个单位,其余三个施工分部的施工任务较多。
通过一年多的施工,充分说明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分部在远远超过100 公里的施工组织管理中不能适应较长距离项目的管理,从而出现一系列诸如征地协调、不按设计施工、弯头管材统计混乱、施工计划混乱、质量安全风险高等组织管理问题。
对比来看,施工任务为121公里的管道六公司施工分部施工进展基本能按计划要求如期开展,项目管理条理清晰,侧重点明确。
兴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兴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2007年12月2日,中石油与云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框架协议,目标是建设年输送能力2000万吨的中缅油气输送管道,配套1000万吨/年炼油和80万吨/年乙烯一体化装置。
2008年1月,云南省政府成立了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建设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征地及其他准备工作。
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建设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这标志“中缅油气管道+ 云南炼化基地”项目的正式启动,酝酿多年且备受关注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由此,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条热议多年、终于从设想变成行动的工程。
人们不禁要问,对中国而言,兴建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缓解“马六甲困局”这个数字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5.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超过60%。
云南省社科院专家卢晓昆告诉记者,在石油供应上,中国政府采取了多渠道、多元化策略。
目前向中国出口石油的国家已达30多个。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长,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石油进口渠道单一,有一半以上来自阿曼、伊朗、沙特等中东地区;另一方面,石油运输大多通过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航线,航程远,风险大。
目前中国进口石油大约4/5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
据了解,马六甲海峡是世界敏感地带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美国多年来志在必得的一个要地,目前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
同时,该海域海盗活动也十分猖獗,据统计,全球60%的海盗袭击都发生在这里。
海盗活动不仅对船舶通行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货物与人员的损失、高额保险金的赔付也给相关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正是基于对“马六甲困局”的担忧,中国早在本世纪初前后就开始探求石油进口的多元化,而中缅油气管道正是破解此困局的选择之一。
据云南省社科院专家陈利君介绍,对于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来,但由于当时油价低,许多方面都认为投资太高而未引起重视。
一带一路之中缅油气管道:互利共赢的国际化范本
“一带一路”之中缅油气管道互利共赢的国际化范本马德岛位于缅甸西海岸,是印度洋孟加拉湾中一个只有12平方公里的离岛,如果不是因为中缅油气管道,它的名字也许没有机会见诸中文媒体。
2009年10月,这里成为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的起点,中国石油人的到来,让这个近乎原始的小岛,焕发了新的活力。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由中、缅、韩、印四国六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国际化合作项目,既使中国开辟了西南能源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又使缅甸的经济、工业化和电气化水平得到了提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
互利共赢、民心相通,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完美地践行了这一理念,因而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经典范例。
互利共赢的典范我国从能源禀赋上是“富煤缺油少气”,随着经济体量不断壮大,油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
2016年,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的30.2%上升到了6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则超过三分之一。
在中缅油气管道建成之前,我国进口原油约80%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这个最窄处只有37千米的海峡是名副其实的原油“咽喉要道”,一旦出现极端情况,中国能源安全就会面临巨大考验。
而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可以有效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实现能源供应多来源、多通道、多方式,化解单纯依靠某一种运输方式的风险。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由天然气管道工程与原油管道工程共同构成,二者分别以缅甸西海岸的皎漂和马德岛为起点,由西向东,横跨缅甸境内四个省邦,由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2013年 7月28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投产向中国通气,9月7日开始为缅甸分输。
2017年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在中缅两国元首见证下正式签署。
当日晚,运载14万吨原油的油轮成功靠泊中缅原油管道起点马德岛港并开始卸油,中缅原油管道正式投运。
随着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投运,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布局已基本成型: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中缅油气管道)和海上进口通道。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2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版 习题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③B.④→①C.③→④D.②→③【答案】1.C 2.D【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最有可能产生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B.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C.发展西部地区的油气工业D.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4.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②西部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⑤中西部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不再开采石油、天然气B.东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量递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C.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将会成为我国开发的重点D.西部地区将大力开采石油、天然气,供应资源日益短缺的东部地区【答案】3.D 4.A 5.A【解析】第3题,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且东部地区能源缺乏,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
尴尬的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输气背后
尴尬的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输气背后尴尬的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输气背后筹划5年,建设3年的中缅油气管道终于投入运营,但这一曾被冠以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国能源大通道在迎接第一批天然气时,其背后的争议却仍未间断。
7月28日,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管线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当日,来自中、缅、韩、印投资四方代表共同按下按钮、启动控制阀门,采自缅甸西南海域的天然气注入天然气管线首站——皎漂分输站,然后通过793公里的管道向中国输送,在中缅边境南坎计量站进行计量后,从云南瑞丽入境。
尽管已建成通气,但该管道仍将面临一些考验,除来自缅甸的部分居民以及一批非政府组织对这一项目的抗议仍存在外,国内长期关注这一项目的石油业权威人士也对中缅能源通道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如今,横挡在中缅油气管道面前的难题正日渐明显,其中,环保之踵、利益分歧、以及尤为关键的上游资源瓶颈等问题都逐一显现,这条被称之为“打破马六甲海峡困局”的战略能源通道的前景也似乎蒙上了多层阴影。
“中缅油气管道投资金额大,周期长,但设计的2200万吨输油量相比每年经马六甲海峡的原油进口量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所以"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局"是一个虚造的概念。
”中石油集团下属研究机构一名权威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尴尬处境对于中石油集团旗下负责中缅油气管道施工的东南亚管道公司来说,管道从建设到开通所面临的阻力或许都超出了此前预料。
事实上,除了结构复杂的地形,以及在征地过程中与当地居民发生的补偿利益分歧长期无法彻底解决等问题外,缅甸当局的政治环境以及缅甸此前带有“虚夸”成分的海上油气储量无疑是导致中缅油气管道处境尴尬的两大重要掣肘之因。
“中缅油气管道提案的提出是在2005年,当时云南省政府作为项目的提出方目的在于将云南打造成大炼化基地,并由此辐射大西南地区,但相比8年前,在项目正式上马后,缅甸的政局已经发生了改变。
”长期关注中缅油气管道,并多次前往缅甸实地考察的一名知情者说。
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在望 四大能源通道仍难解困局
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在望四大能源通道仍难解困局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在望四大能源通道仍难解困局2013-01-21 07:59:59来源: 网易财经有113人参与网易财经1月21日讯伴随着缅甸国内轰隆隆的枪炮声,总投资达到25.4亿美元的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迎来最后的收尾工程,按照建设方中石油透露的信息,“在没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这条油气通道可望于2013年5月30日如期建成。
中缅油气管道如能顺利建成,也标志着中国国内多年来谋求的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将正式布局完成,但是正如缅甸愈演愈烈的的内战可能波及中缅油气管道一样,中国四大能源通道仍然面临各自的问题难以解决,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仍在攀升。
中缅管道贯通“三陆一海”战略通道布局完成已经开工建设两年多的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在2013年开始后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按照原定计划,这条包括了石油和天然气两种管道的能源通道将于5月30日正式建成。
“目前中缅管道缅甸段主体已基本完成,国内段争取1月主体完工,2月底全线进行后期试压和干燥。
目前看,管道全线5月份投运是有把握的”,管道主要承建方、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缅管道项目总指挥高建国日前公开表示。
中缅油气管道,总投资达到25.4亿美元,于2010年6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年输送原油2200万吨,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这条通道早在2004年就开始酝酿建设,被视为中国摆脱马六甲海运困局,保障能源运输安全的最主要战略举措。
尽管管道建设难度被中石油内部成为“世界之最”,但是,高建国对中国政府官方媒体仍然强调,“在没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管道都可如期建成投产。
中缅油气管道多年来一直被列为中国为拓展能源进口多元化而建设的四大战略通道之一。
所谓的四大战略通道,即三条陆上通道东北、西北、西南以及传统海上运输线。
这其中的陆上通道,除了很少一部分通过火车等传统交通工具运输外,主要是依靠管道运输。
目前,在中国的三大陆上能源进口通道中,已经分别建成中俄原油管道(东北)、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哈原油管道(西北),然后就是在建的中缅油气管道。
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
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
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
中缅油气管道由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共同组成,该项目历经10年风雨建设,于2017年4月正式投产,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的马德岛一直延伸至中国云南省的瑞丽。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大的原因中缅油气管道是目前国内建设难度最大的管道,其线位受沿线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制约严重。
自然因素气候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旱季时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容易使工人高温中暑;雨季时降水丰富,雨季长,在湿热的气候下施工困难。
地形沿线高山峻岭,地形起伏大,从海底到山上的落差达1300米,这是管道修建面临的最大难题。
同时还会穿越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对工程技术要求很高。
所以山区管道大量采用山体隧道穿越方式,增加了技术和资金投入。
地质沿线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带,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
这就对管道抗震性能提出了很大挑战。
水文管线经过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上百条河流,穿越河流多处采用跨越方式通过,需要修建桥梁进行支撑。
生态沿线生物多样性丰富,线路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又是一大难题。
缅甸森林植被覆盖率达52%,管线势必经过文物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需要对施工后的地貌进行及时恢复。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沿线由于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落后,建筑材料等运输苦难、运距远。
基础设施缅甸经济落后,很多配套的基础设施不齐全,如工人休憩场所、电力供应等。
政局动荡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非政府组织势力强,政局长期不稳定,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历时近十年,经缅甸军政府和民选政府更迭考验。
2015年因缅甸政党更迭而搁置2年之久,2017年3月才重新启动。
民生问题管道将经过缅甸许多村庄,引发强制拆迁、环境破坏及人权侵犯等问题,易遭受当地村民的反对。
中缅油气管道为何陷入难产?
虽然受到管道工程影响,有关单位却没有征询其意见, 他们也无法从中获益。相反的,一些农民完全没有获得 补偿,或仅只获得不对称的赔偿金。
即使是那些得以保住耕地的农民们,也担心起自己 的生存问题,因为管道出现了多个工程缺陷。据称管道 有多个裂缝。南部孟邦的Yadana天然气管道至今已发 生48次爆炸。泄漏出的天然气威胁着农民的生存,侵蚀 农作物,有毒物质渗入耕地。
中国试图在这种混乱当中恢复部分消逝的对缅 影 响 力,因 此 它必 须 反省一下 究 竟 是 如 何 疏 远了昔 日的 附 庸 国 的、从中又 可 汲 取 什么 样 的 真 正 教 训 。最 后,让中 国 更 担心 的 很 可能 不是 其 对 缅 甸 的 影 响 力 减 弱,而是 缅 甸之春 的民 主觉 醒 或许 会 波 及 到 边 境 对面。
谁丢掉了缅甸?
英国《金融时报》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后 的 数十 年 里,美 国 外 交 政 策一 直 受 到一个问题的困扰,那就 是“谁丢 掉了中国?” 如 今在 北 京,中 国 官员和 中 共 要 人 感 到 困 扰 的 问 题 是:“ 谁 丢 掉 了缅 甸 ?”
缅甸总统登盛在国际会议中心所致的开幕辞 显 示 出 ,他 对 中 国 对 其 弱 小 贫 穷 邻 国 的 影 响 感 到 厌 恶 。论 坛 召 开 的 第 二 天,就 有 新 闻 曝 出 中 国 国 有 电信巨头中国移动(China Mobile)放弃与沃达丰 ( Vo d a fone)联 手竞 标 拓展 缅甸移动网络 的项目,这 显 然 是 因 为 其 此 前 获 悉自己 没有 中 标 希望。
029
中 国 和 缅 甸 都 认识 到,中 国 对 中 缅 关 系 处 置 不 当,傲慢、疏忽以 及中国的强硬 势力的干涉交织在一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2013·扬州模拟]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完成1~2题。
1. 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解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答案:C2. 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 ①→②B. ④→①C.③→④ D. ②→③解析: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最可能产生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答案:D2013年7月31日10时许,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南坎站和中国瑞丽站同时开启阀门,两个小时后天然气完成置换,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国内段)瑞丽至禄丰段进气投产,至此,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中的最后一条通道被打通。
据此回答3~4题。
3.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A.天气多变B.人烟稀少C.经济落后D.地形复杂解析:中缅油气管道所经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条件复杂,是修建管道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
答案:D4.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修建对我国的积极意义是()A.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C.推动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D.利于我国能源利用率的提高解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是该工程建设对缅甸的影响;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促进我国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依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修建关系不大。
答案:A[2013·安徽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2012年1月,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蒙西到华中运煤铁路(即蒙华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