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散文观及其艺术风格
贾平凹散文语言风格演变及其特征
收 稿 日期 :0 0 0 - 5 2 1 - 4 1
我不喜欢花哨的东西 ,不喜欢太轻太光滑 的东 西, 我在文章中追求憨 , 憨而不呆 。石头纯 以天 成, 极拙极拙 了, 拙到极处, 又有了大雅。无为而 为, 是无规律的大规律。” 抒情是散文 的一个标志性文体特征, 并不意 味着越是抒情的散文越成功。 抒情散文最容易流
力。 贾平凹认为这是一种 山石风格 :石头的质感 “ 好 , 子 憨 , 中蕴 玉 , 中有宝 , 表 又朴 朴 素 样 石 石 外
素 , 影响 到我 的 性格 , 这 为人 以及 写文 章 的追 求 。
读起来语言好, 就有兴趣读下去 。如果稿面乱七 八糟, 读上几段, 语言枯燥无味 , 就不想看 了。 贾平凹是个艺术上不断求新求变 、 超越 自我 的优秀作家 , 这种创作个性直接催 生了他散文语 言风格的演变轨迹 。 贾平凹散文语言是从摹仿上 路 的, 自己也 承认 这一 点 。他 说过 : 孙 犁 我学 他 “ 得早, 开始 语言主要 是 学孙 犁 。 馏他 早期 散文 语 言 中孙犁的痕迹很 明显 ,注重主观 与细致 的感 觉, 追求“ 阴柔” 意义上 唯美 ” 。其散文语言偏 重于诗情画意, 清纯流利, 朴素传神, 虽显得有些
关 键 词: 贾乎 凹; 文语 言 ; 格特征 散 风 .
中图分 类号 : 0 . I 67 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6 4 0 3 (0 00 — O 7 0 A 1 7 — o 32 115 0 0 — 4
贾平 凹是一 个复 杂 而独特 的存在 , 同文 体 不 经 他 灵 光照 射 便 能 异彩 顿 生 , 以一 人 “ 兼具 数
贾平凹新作《带灯》赏析
贾平凹新作《带灯》赏析贾平凹新作《带灯》赏析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贾平凹作品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贾平凹新作《带灯》赏析,希望大家喜欢!《带灯》是贾平凹现实主义小说的又一力作,集中表现乡土情怀。
《带灯》,贾平凹乡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乡镇女干部――“带灯”的视角与生活经历,为观众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农民对此的抵制与改变。
“带灯”,指萤火虫在黑暗中发出亮闪闪的光,以显示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和巨大影响。
贾平凹在此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以精准锐利的眼神直击农村现状,以敏锐准确的观察力映射农村社会管理的真实性,突出反映乡土中国向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历史剧变。
一、独特的女性角度贾平凹的乡土作品《带灯》采取文学史上极少应用的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写作方法,以女性角色――“带灯”作为主人公,从其视角出发,深入细致地观察她的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带灯”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贾平凹的思想和思考。
带灯,秦岭樱镇镇综合治理办主任,工作兢兢业业,身体力行,不仅为患肺病的农民讨取赔偿,而且为失业人员积极联系工作;不仅为农民解决鸡毛蒜皮的繁琐小事,而且很懂得工作充分利用每个人的力量,不仅会利用曹老八的权威管理公会,而且懂得元黑眼与镇长的利益关系借抽水机;不仅机智地解决了组长的上访问题,而且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社会的矛盾现状。
但是,这终究不是女人的社会,她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她对自然的喜爱,她的小女生的情怀都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她的性格与整个官场背道而驰,她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她的性格是中庸的,她的思想是现代的,但这正是整个社会所鞭挞的。
贾平凹深入地挖掘人心,深入了解乡村生活,以女性的全新角度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二、真实的农村现状在《带灯》整部作品中,贾平凹对当下乡土中国农村进行了真实而深刻的反映。
我们可以看到,《带灯》中,贾平凹对当代农民与基层干部的把握是极为精准的。
评价贾平凹
评价贾平凹评价贾平凹我越来越不懂贾平凹了!看了他的一些作品,我发出如此感叹。
以前自以为看了他不少的小说,就很了解他,至少对于他的风格是熟悉的,也是把他定性成一个“农民作家”,笔锋粗犷,言辞朴实。
却不料,看了他更多的不同作品后,越来越难以用简单的言语来概括他了。
这倒是很有趣味的一件事,如同深山探幽,初入山门,平淡无奇,越是深入,才发现万千景象,惊喜之情油然而生,比一览无余来得畅快多了!有人评论说:贾平凹的散文比他的小说写得要好。
姑且不去深究这个评价的正确与否,淡淡从作品来看,贾平凹的散文确实有独到之处。
本文将从《云雀》、《一个有月亮的渡口》和《丑石》三篇散文来分析他的散文的一些特点与写作手法。
贾平凹写过不少哲理散文,这似乎与他在小说之中所体现出来的粗犷的风格不太符合,但却又是真真正正的事实。
可见仅仅将他看成一个农民作家是多么地偏颇。
《云雀》就是他的哲理散文的一篇代表作品。
贾平凹热衷于庄老的文章和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据他自己说,他们对于贾最大的影响时对于天地人生的感慨和参悟,是一种哲学的影响。
贾平凹喜欢一种天地贯通却又纵横汪洋的写法,撂得很开,收得很紧。
这一写法在《云雀》中得到了体现。
《云雀》通过几个童心稚纯的孩子放走笼中的云雀,满以为做了好事时,哪知云雀又飞回到笼中的简单情结说明了一个生活的道理:世上没有绝对自由的地方,凡是有人类存在,万物生长的处所,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和环境制约。
《云雀》的情节似乎很简单,所阐明的哲理也不是那么地高深与新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价值呢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除了要了解作者的主观特征外,还要参照当时当地的客观环境。
《云雀》的写作时间,作者标注是“1981年7月22日作于静虚村”,此时正是改革开放不久,“文革”期间置于人们思想上的束缚并未完全消除,贾平凹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必然会触及这一主题。
散文中的云雀饱受约束,自然的本性无法施展,不能自由自在地翱翔于青山碧水间,于是“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
贾平凹作品的特点
陕西作家,从柳青起,大多寻求一股味道。
可简单概括为:厚实,写实。
这种审美趣味决定了他们难以浪漫,并缺乏想象。
这是一种特征,但同时,也是一种遗憾。
陕西的作家,人数众多,但大多土气,俗语俚语方言,他们不但不避,反而以为是风格一种。
多农村题材,多写实,想象力有限。
他们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经验。
而很少有人能挣脱经验,建立一种“超验”精神。
以实写实,看山是山。
实在不算最高明的做法了。
早期的贾平凹就是如此。
纵观贾平凹的写作道路,我简单将它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八十年代,以《商州》系列为代表的大散文,以《浮躁》为代表的小说。
不得不说,这一时期的贾平凹还是令人激动的。
贾平凹初从乡村走向城市,并在城市中落地生根。
他心里有很大的满足,有对城市的向往,热情。
又有对乡村的怀念,留恋。
这种情绪很微妙,就像小鸡对蛋壳的感情,怀念,但并不想回去。
这一时期,他写故乡的山水人情,传奇鬼怪。
作品是传统的写法,有好人,有坏人,有故事,有冲突。
棱角分明,一目了然。
像《地震》《玉女山的瀑布》《他和她的木耳》《歌恋》等等。
作家隐藏在作品背后,但你仍然能体会到他心里的热情。
坏有坏的憎恶,好有好的赞歌。
不变的是一股子年轻人的冲劲与自信,用他心中的是非观念来衡量世界,整个世界都在作家的笔下有了评判。
这一种气韵,你可以理解为年轻人的抱负,也可以理解为“谁不说家乡美”的深情,总之,是很活泼又稍显青涩的。
到了《浮躁》,个人认为是贾平凹写商州最好的一部。
这本小说中,贾平凹的语言风格更加成熟,更加烙有个人痕迹。
最重要的是,作者脱离早期笔法的稚嫩,已经开始抑制自己的激情,迫使自己冷静客观的对待生活和小说中的人物了。
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站在故事外面写故事,才能更精彩。
作家要履行了说书人的职责,这个故事才能生动。
只是他那种深切的热爱与满腔的情感,在有的章节,还是压抑不住的散逸出来。
而这一时期的散文,也如商州的山水,轻盈快活,具有很强烈的民俗感。
《商州初录》等三部散文集,堪称美文。
贾平凹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贾平凹的作品有什么特点?答:从整体而言,贾平凹的作品: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平淡中道真理、见真情。
[小说方面]一、朴素中见真情贾平凹曾说过,“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
它不靠故事来吸引人,不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就靠的是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示”。
他认为有无真情是衡量散文艺术质量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好的散文无不直接地袒露著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乃至人格和灵魂。
认为那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矫情不是真情,真情是作者的生命意识与自然宇宙、与社会人生相碰撞而闪烁的火花。
正是对“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美学原则的坚持,使贾平凹的作品无处不显现出真情美。
这种真情首先表现在对故土的眷恋;“商州”这一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熟悉的行政区域,对于贾平凹来说已融进了他的精神生命里。
“商州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一片相当偏僻、贫困的山地,但异常美丽,其山川走势、流水脉向、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乃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构成了极丰富的、独特的神秘天地。
在这个天地里,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到作者对家乡的爱之深,情之切。
家乡原本是相当偏僻、贫困的山地,但作者却说“异常美丽”,用尽美好的语言,极写家乡的富有,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
真有“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味道。
“商州曾经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法门……十几年里,商州确是耗去了我的青春和健康的身体,商州也成全着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
此时的商州,对于贾平凹来说,已不再是行政区域的商州,它是一个载体,承载著作家的全部情感。
如此看到,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已融到血液之中了。
其次,作家的真情表现在对亲人的思念中;读过贾平凹《祭父》《酒》《我不是个好儿子》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文章是作家用心和泪水凝聚而成的肺腑真言。
在作家群中,贾平凹对父亲的孝敬是出名的。
现在,父亲去世了,他说“人生的短促和悲苦,大义上我全明白,面对着父亲我却无法超脱”。
忍受巨大的悲痛,作家终于完成了《祭父》这篇充满至爱真情的纪念文字。
浅谈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浅谈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浅谈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导语:贾平凹的散文取材广泛,语言简朴、幽默,小说化的写法和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更让他的散文独树一帜。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其散文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1贾平凹的散文被学者和评论家排在了优秀之列,并且有多篇被选进中学课本。
本文就结合其散文,从取材、手法、语言、地域特色等方面入手,来谈谈其散文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一、取材自由广泛贾平凹的散文取材自由广泛。
他的散文似乎不拘一格,丑汉、退伍军人、屠夫、石头、树木等统统走进了贾平凹的散文。
从反映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大致可以分四类:一是人物篇。
一般以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我的老师》塑造了一个纯真、正义、极富爱心的儿童孙涵泊形象,《米脂婆姨记》则描写了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农村少女形象。
二是世相篇。
这类散文常常评说人生,针砭时弊,如《病人》借一个病人的口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玩牌》则将麻将桌上的众生相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是游记篇。
《游寺耳记》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野菊花开花落,云雾忽聚忽散”的山间图画。
《入川小记》描绘了四川的山光水色、物产人情,让读者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番。
四是风情篇。
通过描摹地方风俗,记述地方风物,把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与大自然构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如《五味巷》通过巷中景、巷中事、巷中人、巷中风俗,展现了古风很浓的长安小巷,这里的人们重人情、讲信用,知足乐观。
《静虚村记》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画卷,“静虚村”是一个偏离市区的地方,显得既原始又古朴,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浸染。
二、小说化写法贾平凹一直倡导散文写作小说化。
他在《散文就是散文——自我告诫之二》中说:“小说家可以以散文的笔调去写小说,为什么你不可以以小说的笔法写散文?”散文与小说的不同点在于重视抒情,而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
情节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担负着表现人物性格的重任,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
《贾平凹散文集》简介
《贾平凹散文集》简介贾平凹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闻名。
他的散文作品多以家国情怀和人生哲思为主题,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介绍贾平凹的散文集,为读者带来对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的全面了解。
一、《我的围棋时代》《我的围棋时代》是贾平凹的散文集之一,通过回忆和反思,讲述了他年少时对围棋的执着追求。
散文描写了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围棋的过程,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了围棋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这本散文集充满了作者对思想、理性和智慧的探索,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围棋在历史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二、《马伯庸》《马伯庸》是贾平凹的另一部散文集,以个人专访和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法,深入探讨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变革和个体命运的起伏。
散文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拷问,也有对普通人生活的温情描绘。
贾平凹通过对马伯庸这个普通劳动者的访谈与观察,诠释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多样性。
三、《散文杂感》《散文杂感》是一本汇集了贾平凹早期散文作品的集子,其中记录了他对人生、自然、现实生活以及文化传统的反思和感悟。
这本散文集以小品散文的形式展现,内容丰富多样,从个人生活琐事到社会现象乃至哲思等各个层面都有所涉猎。
每一篇散文都独立而完整地展示了作者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者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深刻洞察力。
四、《散文集》《散文集》是贾平凹的代表作,此书集结了他多年创作的精华之作。
散文集以抒情散文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家国、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贾平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将读者带入他内心深处所思所想的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情感共鸣,对自我与社会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贾平凹的散文集以其独特的思辨性、抒情性和现实主义视角,为读者提供了多样的文化体验和思考的空间。
通过阅读这些散文作品,读者可以了解贾平凹的创作理念和思想内涵,同时也为他的作品世界所吸引。
随着散文创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贾平凹散文集》无疑成为了当代文学领域中的一颗璀璨之星。
贾平凹散文语言的艺术美特点
贾平凹散文语言的艺术美特点贾平凹散文语言的艺术美,体现在华光闪烁的美文魅力。
把现实美和理想融为一体,具有真朴美。
一、美的魅力读报纸看文件,即使对内容一无所知、距眼三尺瞧去,也总觉文字排成方阵混浊压抑、密不透风,让人气闷,翻开任意的一本散文集,便顿觉清爽宜人,满目生辉,文字篇目无比空灵活泛,充满神奇之感。
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作品,这种初始感觉格外强烈。
读贾平凹的散文作品,谁都有一种感受,贾平凹的散文是真真切切的美文。
贾平凹散文形式多变、色彩丰富。
有的文章长于铺陈,意繁丽彩;有的作品却如丹青妙手,写意山水、善作布白,他意缈远深邃;有的作品侃侃而述,有如父兄相对谈心;有的作品直率天然,直抒胸臆,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有工笔重彩的描摹;有笔意纵横的叙写;有的从寻常上点出发去寻求大篇的遐思。
贾平凹的散文与小说相比,笔调更加灵活,思路宽泛,构思新奇。
贾平凹的散文在叙写过程中,偶尔也有序列性人物活动的细节。
如《商州初录》但这细节也是于不意间信手牵出,灵动简洁。
其散文语言力避冗长单调的叙述和描写。
大部分作品篇幅短小,韵味隽永、用语含蓄,耐人咀嚼。
美是贾平凹散文中的主旋律,主基调。
在贾平凹的作品中,美是平凡的,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无限丰富的美的生命,而这一切美又却启示着的人生。
比如,散文《一只贝》这样描写到:二、美的凝聚力与小说相比,贾平凹的散文更能体现出其文人的气质。
表面看来,贾平凹散文的运笔行文仍不失其平实、质朴、亲切的一贯风格,但实质上,他是骨子里处处用诗心来把握他的行文的,这种诗心,事实上是贾平凹散文写作中的一种"内控力',是对生命的体验,宇宙时空感知的无限深刻,审美趣味的高格调化,使贾平凹的散文焕发一注注奇光异彩,照人心脾。
究其终因,我们看出,贾平凹散文的独特语体,是把现实美,理想美和散文本身形式的艺术美极其融洽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结合,几乎每篇皆是。
一篇《月迹》,会让每一位读者回到记忆角落的童年中去。
关于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贾平凹散文语言的审美特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贯穿性人物,贾平凹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与影响。
贾平凹是一个复杂独特的存在,不同文体经他的灵光照射便能异彩顿生,以一人“兼具数美”,实为当代文学创作界的奇才。
其小说创作成就巨大,散文创作也毫不逊色,以广泛宏富的内容、超凡脱俗的形式在当代散文创作中脱颖而出,卓然独立。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在评谈平凹散文作品时曾说:散文“为人类一切无法归类的情感和心灵碎片提供了含混的表达方式”,“好的散文一定是心灵的奇迹和语言的意外收获”[1],贾平凹的散文,“说书,说话,说人,说事,说生说死,谈奉承,请客,花钱,谈房子,打扮,玩牌,都是从微小的细节入文,趣味生动,精神也自在,没有陈腐之气,整体上还给人开阔的想象。
我想,散文之大,应该指的就是这种从小而大的大;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
……我非常喜欢贾平凹散文里那种实在的、生活化的基础部分。
……众多物质性元素(坚实的细节和经验),支撑起了他散文精神流动的河床和气势。
好的散文是悟出来的……”,贾平凹的散文,“有小说家的实(物质性),又有思想家的悟(精神性)”,他就成了一个善于悟的“好的散文家”[2]了。
(一)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贾平凹散文选集》无论在意境、结构,还是语言艺术上都充分展示了作者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1、以真挚的感情拥抱生活在《贾平凹散文选集》里,作者通过笔锋来展现自己所处年代的生活,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感悟及讲述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
他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率真自然的生活意境美和意趣美,透过敏锐的观察力来写平常人生的微妙情绪和意趣,他视艺术感受为一种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态度,讲求情操所致,自然为文。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必须老老实实生活,不是存心去生活中获取素材,也不是弄到将自身艺术化,只能有意无意地,生活的浸润感染,使提笔时自然而然地写出要写的东西。
”①2、自然而成的文章结构贾平凹没有费尽心思地去琢磨文章的结构,大都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来架构的,但又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形式多样,各有各的特色。
贾平凹散文的特点
贾平凹散文得特点一、细腻悠长,令人寻味。
她得笔法如电影镜头,推、摇、拉,一个个镜头将美景逐一展现。
《商州又录》就是贾平凹关于商州得系列散文中得一部。
这就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得写景散文.她共分11个段落,这11个段落之间得结构方式散漫、随意,但其笔调细致,就像就是由11幅写意得素描画组成得画卷。
如第一部分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得,就是冬天得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得瘦;像就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得女子,沦落或许就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本来得面目。
石头裸裸得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
”这段中得“红”、“绿”、“瘦"营造了一个画面感极强得意境,不得不让人细细地去品味。
贾平凹善于运用拟人、通感得方式传递感觉,如“路就是顽皮得,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她得脚印”。
她常用轻淡得笔墨,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得又经常忽视得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得散文,浓得如酒般醇厚绵长,淡得如溪水清纯透明。
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得氛围中,贾平凹道出她对生命、历史、宇宙得深深思索,使她得散文具有一种深邃得哲思。
《静虚村记》便就是她得一篇散文佳作.回归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得与谐就是贾平凹这篇散文得一大特色。
为了达到自然与人融合这一境界,贾平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得自然化”与“自然得人化”得带有古典神韵得画面。
静虚村远离“繁华"、“热闹”得城市,就是一个“清静”得地方。
与自然得接近使这里人们极易受到道家“知足观”得影响。
她们就是山野村人,住着茅屋,却并不觉得“寒酸";她们喝得就是粗茶,吃得就是淡饭、一个个却坦然地端着碗“一律集在巷里,就地而蹲”地吃喝。
恬淡超脱、适意自然便就是静虚村人最高得人生哲学,她们“厚诚”、“几乎近于傻昧”,其实,这些平凡到极点得山民都就是真正得“智者".她们得脉搏与着山山水水得心律而跳动,自然,赋予了她们一切,也昭示了一切.在《静虚村记》中,一草一木,一石一屋,都可见出人得心灵得投射。
贾平凹散文《我不是个好儿子》赏析
贾平凹散文《我不是个好儿子》赏析作者:柳广霞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10期散文《我不是个好儿子》出自“鬼才”贾平凹之手。
他的笔触虽不如朱自清般清新亮丽,不如莫言般魔幻现实,但在情感上却细致入微、极富哲理,在形式上以拙为美、生动朴实。
该文是作者在病榻上写的,饱含了浓厚的情感,凸显了独特的风格,是他个人对母亲的怀念,也可以视作一代人对“子欲孝而亲不待”的坦诚忏悔。
《我不是个好儿子》记述了他和母亲之间的感情,表现了那个特定年代下的亲情文化。
散文都偏爱叙事,该文同样是由一些事件展现的。
但却不是情节曲折新奇的事件,而是一些见怪不怪的小事,阅读时读者甚至会依稀觉得自己经历过。
“母亲每次到城里小住,总是为我和孩子缝制过冬的衣物,棉花垫得极厚,总害怕我着冷,结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样笨拙。
她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嫌吃油太多,来人太多,客厅的灯不灭,东西一旧就扔,说:‘日子没乡下整端。
’最不能忍受我们打骂孩子,孩子不哭,她却哭,和我闹一场后就生气回乡下去。
”这段文字全是小事件、小细节,是常人不屑于写出的,但正是通过这些描写,一个普通农村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样朴实的描写,唤醒了读者沉睡已久的乡土情结。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文中的母亲是广袤大地上无数坚强的母亲形象的缩影。
“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
”老实、本分、善良、勤劳简单四个词,概括出了中国女性最传统、最优秀的品德。
“父亲去世后,我原本立即接她来城里住,她不来,说父親三年没过,没过三年的亡人会有阳灵常常回来的,她得在家顿顿往灵牌前贡献饭菜。
”“每年院里的梅李熟了,总摘一些留给我,托人往城里带,没人进城,她一直给我留着,‘平爱吃酸果子’,她这话要唠叨好长时间,梅李就留到彻底腐烂了才肯倒去。
”母亲一定会对父亲的离去而忧伤,也一定会对儿女们因为离家在外而落寞,对父亲的厮守、对儿女们细致的关爱令人垂泪。
论贾平凹散文的艺术风格
论贾平凹散文的艺术风格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指的是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是自由的、不拘一格的;“神聚”指的是中心集中,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看似是在写人写事的表面现象,实质上是在写人的情感体验。
贾平凹先生的散文艺术风格就是基于现实生活把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运用的淋漓尽致。
贾平凹先生创作了无数尽人皆知的著作,有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集,也有反映人生情感的散文集。
贾平凹先生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富有哲理的火花。
这些哲理都来源于他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阐释过程也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
下面我阐述一下我对贾平凹先生散文的艺术风格的一些个人理解。
一、细腻悠长,令人寻味。
贾平凹先生的散文写作笔法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推、摇、拉,将美景一一地展现。
《商州又录》是贾平凹先生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
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
他总共11个段落,这11个段落之间的结构散漫、随意,但其笔调很细致,就像是由11幅写意的素描画组成的画卷。
如第一部分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的女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本来的面目。
石头裸裸的显露,依稀在草木之间。
”这段中的“红”、“绿”、“瘦”营造了一个画面感极强的意境,不得不让人细细地去品味。
贾平凹先生善于运用拟人、通感的方式来传递感觉,如“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他的脚印”。
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
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的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
《静虚村记》便是他的一篇散文佳作。
回归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是贾平凹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为了达到自然与人融合这一境界,贾平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带有古典神韵的画面。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_贾平凹散文语言的审美特征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_贾平凹散文语言的审美特征》摘要:真情哲理幽默诗画摘要:贾平凹不愧为语言大师,其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他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贾平凹曾说过,“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贾平凹说他最早的文学创作就是写诗,他曾说:“诗可以使我得到休息和安怡,得到激动和发狂,使心中涌动着写不尽的东西,永远保持不竭的精力关键词:朴素自然真情哲理幽默诗画摘要:贾平凹不愧为语言大师,其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他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
具体表现为:朴素中见真情, 朴素中蕴哲理,朴素中含幽默,朴素中出诗画。
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在创作上,既写小说,又写散文、诗歌,可谓是“多栖”作家。
在散文创作方面,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惊人的巨大成就。
在无须任何掩饰的散文创作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贾平凹。
翻开他的任意一本散文集,篇篇作品都让你感觉清爽,读着痛快。
你会感叹,这普普通通的汉字,怎么一经过贾平凹的组合就有如此的魔力?贾平凹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其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
著名作家徐迟曾说:“散文作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而且要善于控制它,不仅要掌握朴素的文章,还要善于发扬它。
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
”贾平凹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
具体表现为:朴素中见真情, 朴素中蕴哲理,朴素中含幽默,朴素中出诗画。
一、朴素中见真情贾平凹曾说过,“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
它不靠故事来吸引人,不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就靠的是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示”。
贾平凹散文创作艺术特色散论
…
…
…
…
…
.
.
贾平 凹散文创作 艺术特色散论
肖 凌
进入新 时期 以来 ,中国散文创作 迎来 了又 一个春天 ,贾 平 凹就是其 中的一个佼佼 者 。从 1 9 7 0 年至今 ,贾平 凹出版 并 发表 了近百 万字 的散 文作品 ,其 中他 在取材 、意境营造 的审 美 、人生感 悟的体验和 幽默 的修 辞学等方面都 形成 了 自己独 特 的风格和 个性 。以下,我将从几个 方面对此进 行简单 的梳 理 、 归纳 和 总 结 。
禅学上的意境论
清代 美 学家 樊 志厚 曾言: “ 文 章 ,或 以意胜 ,或 以境 胜 ,上者 ,意与境浑 。”意思是文章 中的上品是意和 境的统 贾平 凹的散文把丰沛 的 “ 诗意 ”与营构的 “ 诗 境”交融 在 一起 ,他 的散 文意境成为 审美范畴 中的佳作 ,其 中那 些淡 淡 的忧郁 ,带 着轻 柔 之美 、清 纯之 美 、空 灵之 美 、恬 淡之 美 、宁静 之美 ,以至 于让 人欲 说还 休 ,其 实这 种美 一 直都 在 。很显然 ,既非悲哀与无 望的忧郁 ,一直作为生命体 验和 弥漫生命 中的氛围与调子恰 如其分地交融 于文章之 中。他喜 欢 佛教 ,自然而 然意境就带有 了佛教 的味道 ,因而 随心于与 自然交相呼应 中的飘渺神韵 ,随之而来 的奇幻境界 。其 中玄 妙 的黄甫峪 水 (《 黄甫峪 》),幽冷 的冰 风洞 (《 冰风 洞体 验 》 ),古 朴的商州荒寺 (《 干雨松 》),荒凉 的戈壁 梦城 (《 梦城》 )等,描绘 出超脱现 实 ,意境 中的禅味 。另外, 贾 平凹从佛教体 悟出发 ,把 自己的体察和感 悟融于社会 自然 的精深妙微 ,由此用佛理来 阐发 。把这些观 照静默 、冥想沉 思的思考方式彻 底融入到艺术 构思当 中。他 的作 品更 突出 了 单 纯质朴 , 自然 真切 ;不经而 为之 的意境 ,含蓄而率 真,表 现 手法 上 更 回归到 传统 中 。 “ 明月 照在 山 巅 ,山巅 去 愚顽 而 生灵气 ,明月 照在山沟 ,山沟 空 白而包含 了 内容 。这 个时 候 ,我便又想起 了我的创作 ,悟 出 了许许 多多不可 言传 的意 会 ”,我们可 以读出其 中作者 心态的诗意 自然、空灵淡 泊; 而 情怀则是 旷达 超逸 。虚静 的审美态度 已经让他融入 到作品 中并在 其 中反观体验 人生和感悟 生存 。从大 处看 ,其 中贾平 凹在 《 废 都》 、 《 带灯 》 、 《 商州初 录 》等 作 品 ,文化 上 不仅 有汉唐风韵 的接受传播 ,而 且还有传 统思维方式 问询。 《 商州初录 》中的作品 ,消解 了时空 ,人物 回归于古朴 自然 的原始环境 中。有研究者把9 O 年代散文创 作的突破者 归功于 他 时说 : “ 贾平 凹俨 然是 年轻 的智慧老人 ’,玄谈神 悟中 含有几分苍凉 ”。 其实 ,诸如 《 月迹》 、 《 夜籁》 、 《 落 叶》 、 《 冬景》 等散 文 ,单从文 章题 目就足够 想象 ,文章所 带来的张力 和想 象的空间 ,就是 美感中 的诗 意。 《 夜籁 》中写道 : “ 夜里, 船 到 了山湾 间 ,月 显得 很 小 ,两岸黝 黝 的 山影憧 憧沉 在 水 里 ,使 人觉得 山在 水上有顶 ,水 下有根 ,但河 里却铺 了银 , 平 静的似乎不流 ……” “ 远处 ,偶尔有一声狗 叫 ,声音在 窄 窄的石 头巷里 ,或在 高高 的对面 崖上 ,撞 出了 回音 ,嗡 嗡传 韵 。”文章更 多的氛围是空灵 与幽静在弥漫着 。在其 中,虽 然没有 写人 ,但在文 中你可 以感 觉到 ,给人一 种身临其境 的 感觉 。这种把题 目与文章浑然一体 的处理方式 ,让文章锦上 添花 ,成为文章完 美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 。其实 对于我们无 论 怎么看 待这些作 品,只有静心潜 心坐下来 ,我 们才能真 正体 会 到,文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 中蕴含着超然 脱俗 ,这 是他 所追求 的,也是他所 向往 的。 具 有一个 阅尽沧 桑心态 的贾 平凹 ,自然可 以得心应手 、 自然平 静地描绘 百态 人生 ,作 品追 求和缓 的节 奏 ,结构 用巧 妙 的情 节充实 ,感情 色彩的词语基 本废弃 了。这样贾平 凹作 品中的人物 、事件 冷而不艳 ,纯 而不妖 ,而 空灵宁静 的氛围 直在 弥漫 。如何把 握氛围和意境 ,贾平 凹有 他独特 的表达
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中文摘要贾平凹的散文在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散文理论及其创作,向传统文化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充分发挥自身天赋,融会古典和现代汉语语言的成功运用,创作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文学语言,形成一套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风格和文学语言价值观,为新时期本色派散文的美学大厦添砖加瓦,他的散文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读起来耐人寻味。
本文主要从贾平凹散文的思想风格,语言艺术,细节艺术和审美类型来阐述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贾平凹;艺术特色;思想;语言风格目录引言 (1)一、富有个性的思想风格………………………………………………4(一)以独特的视角看待生活 (4)(二)自然而成的文章结构…………………………………………5(三)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5(四)流溢着哲理思想………………………………………………5二、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7(一)朴素中见真情…………………………………………………7(二)朴素中蕴哲理 (8)(三)朴素中含幽默 (9)(四)朴素中出诗画 (10)三、精妙入微的细节描写………………………………………………10四、丰富多样的审美类型………………………………………………11结论……………………………………………………………………12注释……………………………………………………………………12参考文献 (12)致谢……………………………………………………………………13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蔡海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9级汉语言文学0941001258583)指导教师:黄芬香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贯穿性人物,贾平凹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与影响。
贾平凹是一个复杂独特的存在,不同文体经他的灵光照射便能异彩顿生,以一人“兼具数美”,实为当代文学创作界的奇才。
其小说创作成就巨大,散文创作也毫不逊色,以广泛宏富的内容、超凡脱俗的形式在当代散文创作中脱颖而出,卓然独立。
浅议贾平凹写作特点
浅议贾平凹写作特点——倚阳牧歌内容提要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
贾平凹,著作颇丰,特别是发表《浮躁》、《废都》、《白夜》等作品后,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本文分别从思想、内容、语言、艺术方面分析了贾平凹作品的基本特点及主要生成原因,认为在思想方面有其复杂性,既有浓厚的农民意识又对自然顶礼膜拜,同时充满神秘主义色彩;在内容方面有其丰富性,他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拓宽了散文领域,小说内容也涉猎广泛;在语言方面有其地域性,他的许多散文小说都夹杂着大量的方言土语,独特的商州语言环境其使作品极具个性魅力;在艺术方面有其唯美性,创作理念上他倡导一种大自在的文章观,认为散文应该是美文,充分用中国传统美的方法来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
总之,贾平凹作为当代著名作家有其独到的思想、独特的视角、独行的艺术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精神大餐,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绚丽的一页。
当然,他的作品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作品缺乏一种强烈的震撼力,缺乏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
我们期待读到他更多、更美的作品。
关键词:思想内容语言艺术复杂性丰富性地域性唯美性一、思想上的复杂性贾平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各方面的综合,他的思想当中有儒家的、有佛家的、也有道家的;有城市的文化,也有乡村的文化;有西方的文化,也有中国的文化;有传统的文化,也有当代的文化。
具有典型意义的,首先是浓厚的农民意识。
贾平凹有句话几乎是挂在嘴上的,那就是“我是农民”。
这句话的内涵揭明了作家本人的出身,同时也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其心理、性格等等的想象,而其外延则延伸到作家的诸多生活和创作当中。
即使从题材上看,占据贾平凹作品很大比重的也恰恰是叙述农村的,这一点在《商州初录》之前如果说尚不自觉的话,那么这以后的一系列创作基本上奠定了贾平凹农村风俗画家的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贾平凹从小生活在农村,拥有丰厚的农村经验,熟悉农民的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了自己的农村想象。
贾平凹散文风格
贾平凹散文风格贾平凹先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当代作家,他的创作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升华。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贾平凹散文风格,欢迎大家阅读。
贾平凹散文风格“语言风格”是指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语言写作风格。
贾平凹散文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为:平实质朴、含蓄隽永和幽默讽刺等三个方面。
分述如下。
1.质朴自然著名作家徐迟曾说:“散文作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而且要善于控制它,不仅要掌握朴素的文章,还要善于发扬它。
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
”[4]贾平凹选用恰当的方法技巧直接陈述, 甚至时常运用白描的手法,质朴自然,却显得情真意切。
例如:(7)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
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是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而憾。
能明灭萤火,能欢风行。
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美。
(《生活一种———答友人书》)例(7)语言朴素自然,“能明灭萤火,能欢风行。
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美”,娓娓道来,集中体现了贾平凹要求语言平淡,不追求华丽辞藻的创作个性。
2.幽默讽刺贾平凹的散文作品主要体现了其豁达透彻的人生态度,与此同时,又具有非常丰富的智慧与幽默讽刺艺术。
(8)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有了闲人。
闲人总是笑笑的。
“喂,哥们!”他一跳一跃地迈雀步过来了,还趿着鞋,光身子穿一件褂子,也不扣,或者是正儿八经的西服领带———总之,他们在着装上走极端,但却要表现一种风度。
(《闲人》)例(8)中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不务正业的闲人,此句突出地表现了“闲人”的.特点,向读者揭示了闲人的缺点,具有讽刺意味,笔调辛辣。
三.风格的形成手段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不讲究平仄音韵,没有过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限制,因此,散文的表达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花花草草、 矫揉造作的苍 白无力的小巧甜腻的散
文文风 , 贾平凹提出了“ 大散文” 的美学观。什么是
其次 , 作家应有创作的自由心境与独特的个性。
贾 平 凹认 为 “ 散文 是 飞 的 艺术 , 的艺术 , 游 它逍 遥 自
求雄沉 , 追求博大感情 。( ) 2 拓宽写作范 围, 让社会 生活进来。继承古典散文大而化之 的传统 , 吸收域 外散文的哲理和思辨” [( 3 至此 , 。 ]2 ) P1 我们可 以清楚 看到 , 贾平 凹大散 文观 , 就是追求 大时代 的精神家 园, 大情大理 的美文——时代 的大散文 。尽管这一
作是其 “ 商州三 录”其艺术上追求无道、 , 人道 、 文道 的圆融与完美统一; 独特的拙厚的个性 、 古朴 的大气象 、 大境界 ;
艺术形式不断探索 , 努力创新 ; 既借鉴欧美 , 继承传 统民族神韵 。 更 关键词 : 贾平 凹; 散文观 ; 美文 ; 佛禅境界 ; 创新
中图分类号 : 2 6 7 1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00 (0 60 0 1 3 0 2 0 )2—0 2 —0 01 7
1p16这种大散文是最大众化的一种门类艺术是生活中应用品味最广泛的一种文体散文所包含的除了抒写胸意心情的文章之外论证杂感随笔纪实记事报道信简序跋小品日记谈访录回忆录甚至中医的处方等等都是散文所应容入的2p56这种大散文的现实感真实感史诗感要求我们属于身处的21世纪的这个时代的散文
维普资讯
摘 要 : 平凹以宏观视野纵横捭阖和的思维 , 贾 纵览“ 四” 五 以来散文发 展历史及其人文意识艺术 审美思 域的
开拓 , 提出了大散文 的概念 ,是其灵魂 , 独特的个性是其艺术生命 ,
形式 的 自由是艺术的特征。而贾平 凹散文的佛禅道学思想 , 显示其多元 的散文艺术观 。贾平 凹大散文 的经典 代表
贾平凹是多产小说家 , 亦是多产散文家 , 且涉猎
书法 、 画 。所 以人们 说贾 平 凹是 “ 才 ” “ 才 ” 绘 奇 、鬼 、
“ 大散文” 观呢?“ 具体来讲 , 一是强调散文的真情 , 有其生活实感 , 有史感 , 有美感。二是强调扩大, 或 许也是恢复题材面, 不能把散文理解为那些咏物抒 情式的, 要大而化之。[(6 ” ]1 这种“ 1P ) 大散文” 是最大 “ 众化的一种门类艺术, 是生活中应用品味最广泛的 种文体”“ ,散文所包含的除了抒写胸意心情的文
出一种 大情 大理 。所 以贾平 凹一再 强 调大 散文是 一 种 思维 , 一种观 念 。并 说 : ‘ 散 文 ’ “大 的提 出并 不是
种“ 清正之气” 正是陶冶人的精神境界 , 催人奋进 , 引
人 向上 的精 神力 量 。而散文要 有 “ 真实 的感受 , 独特
的吟味, 幽深的寓意 , 的不是编造故事的天才 , 靠 靠 的不 是红红 绿绿 词 汇 的 游戏 ” 。所 以他 一 再强 调 散
文家必须要有真情实感 , 倘若你“ 自己失落了真情 ,
怎么怪 世人 无情 ” !
想建立什么主义 , 只是凭一种感觉。……‘ 大散文 ’ 的概念只要能为散文繁荣尽一份贡献 , 我们 的目的 也就达到了。‘ 大散文 ’ 概念提 出的时候 , 我们粗 略 想法是 :1张扬散文的清正之气。写大 的环境 , () 追
收稿 日期 :0 5 2 5 2 0 —1 —0
作者简介 : 廉文 激(9 3 , , 13 一)男 山西猗县人 , 西安文理学 院中文系教授。 原
・
2 ・ l
维普资讯
模式 , 拓宽散文视野 , 增强散文表现 的力度 , 多写对 宇宙、 自然、 人生的感悟与体验 , 散文能纯正表 现 使
20 0 6年 3月
唐 都 学 刊
Ta g uJ u a n d o r l n
Ma . 2 0 r 06
第2 2卷第 2 期
Vl. 2No 2 0 2 . J
【 西部文学研究】
贾平 凹的散文观及其艺术风格
廉文潋
( 西安文理 学院 文 学院, 陕西 西安 706) 105
感, 真实感 , 史诗感, 要求我们属于身处的 2 世纪的 l 这个时代的散文! 贾平凹从大时代散文宏观视角 , 指出当代散文
了“ 御用文学” 样式。新时期 以来 , 散文有的远离社 会生活, 抒写风花雪月、 儿女情长 ; 有的写山水名胜、 闲情逸致 , 不食人 间烟火。贾平凹说 : 自从新 时期 “ 以来 , 人们 已经厌烦了一种假大空的人为的散文, 但 随之而起的, 则是弥漫了琐碎之气 , 把那么一点关于 自己的愁感得失翻来覆去地 咀嚼咏叹, 这当然与整 个社会有关 , 可作为从事散文的人来说 , 不能不感到 悲哀。[( 4 ” ] I 于是 , P ) 针对建国以来散文题材狭 窄, 仅
的弊病: 自(0 “ 2 世纪)0 3 年代 以后散文创作处于低 潮 ,0 6 年代的散文出现了杨朔 、 秦牧 、 白羽等代表 刘
人物, 此后每况愈下, 散文完全成为一种配合, 一种
应景 , 一种泼妇贱人 的形象 ,啊” “ 字充斥 , 惊叹号泛 滥, 花拳绣腿 , 装腔作势。而到了新 时期, 嘶力竭 声 的, 咏物式的散文遭人唾弃 , 但却又出现一种无病呻
一
“ 独行侠” 。可是 自从长篇小说《 浮躁》《 、废都》 之后, 贾平凹尽管不时有长篇小说问世 , 然而散文家贾平 凹显然大有超越小说家贾平凹之趋势。贾平 凹的散 文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中国当代文坛几十年来因受制于政治化 的文学 观念 , 散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文体; 是
只能 写光 明不 能写 黑暗 , 只准歌 颂不 准暴露 , 文成 散
章之外, 论证、 杂感 、 随笔 、 纪实记事、 报道、 信简、 序 跋 、 品、 小 日记 、 访 录 、 谈 回忆 录 , 至 中医 的处方 等 甚 等都是散文所应容人的” [(6 , ]' 这种大散文的现实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