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常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第二单元大气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º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六;大气环境保护(1)全球变暖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3)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1)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分布规律五:水循环水循环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七:土壤(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4)土壤的形成形成过程:岩石风化过程低等植物着生过程高等植物着生过程土壤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整体性(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2)地域差异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四:气象灾害寒潮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高中地理合格性性考试知识点(地理)

高中地理合格性性考试知识点(地理)

高中地理合格性性考试知识点考点1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的两个条件: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二者缺一不可。

(注: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体了。

2.天体系统级别:一共分为4级,(由低到高)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可观测宇宙四目前人类可知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3.八大行星分类4.太阳系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②适宜的温度;③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④液态水5.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①太阳处于壮年,状态稳定;②地球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考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能为地球提供光和热;②太阳能为大气和水的运动提供能量;③太阳能转化成化石燃料;④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2.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3.太阳活动影响地球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②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影响。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5.太阳辐射是地球光和热的主要源泉,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考点3地球的历史1.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2.前寒武纪时期:①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陆地被称为联合古陆;②冥古宙出现有机质,无生命;③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④元古宙出现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⑤是重要的成矿期。

3.古生代:(1)晚古生代:①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②早期,鱼类大量繁衍;③中期,部分鱼类进化成两栖类;④晚期,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

蕨类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

高一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一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一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一地理会考是对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察,下面是高一地理必背的知识点。

1. 世界地理
1.1 七大洲和五大洋的位置与特点
1.2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3 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和特点
2. 中国地理
2.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2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点
2.3 中国的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2.4 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划及经济发展特点
3. 自然地理
3.1 地球的层次结构和构造特征
3.2 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要素
3.3 地球的地貌类型和地貌过程
3.4 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
4. 人文地理
4.1 人口与人口迁移
4.2 城市与城市化
4.3 农业与农业区划
4.4 工业与工业区划
4.5 交通与交通要素
以上是高一地理会考必背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在考
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2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2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2篇一:地理会考知识点必修二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人口增长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a)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增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

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b)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受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中需要特别强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出生率的影响,可以为后面的人口增长模式做好铺垫,也为分析具体区域的人口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2、人口增长模式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b)“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低-高“模式:表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低-低-低“模式: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一种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本知识点上主要掌握两点:1、当前世界各地人口的增长特点与影响因素2、能对关于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作出正确分析,相对来说要求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中国人口在很早以前就居世界各国之首。

在1760年为2亿,1900年为4亿,1954年为6亿,1969年为8亿,1981年已达到10亿,人口增长呈快速增长态势。

实行了计划生育国策后,人口增长放缓。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口达到12。

地理高二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二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二会考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到地球各个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作为高中生,地理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了解地理高二的会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全面介绍地理高二的会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 地球的结构与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组成。

-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地貌的形成、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2. 地球的运动与自然环境- 地球自转与公转:导致地球的昼夜变化、四季交替等自然现象。

- 地球倾斜角度与季节变化:介绍地球倾斜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二、大自然环境1. 气候与气象- 气候要素:温度、降水、风和气压等,介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

- 气候区划:根据气候类型划分不同气候带,了解各气候带的特点。

2. 植被与土壤- 植被分布: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植物群落,根据气候和地形划分不同植被带。

- 土壤类型和特征:不同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和特征,对植物生长和农业产出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数量和密度的分布特点,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介绍城市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城市规划的目的和原则。

2. 经济地理- 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介绍各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差异,分析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 城乡发展与农业问题:关注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四、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 水资源与水污染:介绍全球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 空气污染与大气环境: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控制措施,介绍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转型:介绍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利用,探讨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和挑战。

结语地理高二会考知识点包括地球与地球运动、大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以及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1.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指空间,“宙”指时间。

2.随着天文望远镜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观测的尺度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3.天体包括:闪烁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慧星以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4.天体系统的各个级别: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恒星世界、太阳系 -地月系) } 5.地球是一颗行星,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是一颗卫星。

6.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冥王星。

7.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是总星系。

8.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⑴地球拥有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宇宙环境 (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且太阳很稳定)⑵地球自身条件优越: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存在的气温(表面平均气温为15℃)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使地球有适中的引力并形成适于生命存在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9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10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称为太阳辐射。

1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12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13.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而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14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可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

15.太阳活动的周期是 11 年。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有影响(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②对地球电离层有影响(会使无线短波通讯发生中断) ;③对地球磁场有影响(产生“磁暴”现象) 。

17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方是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会考)地理基础知识总结1、天体及主要类型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几种常见的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2、天体系统(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宇宙环境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 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3、天气状况 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除极点都是15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约1度每天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

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总星系银河系 河外星太阳系其他恒星地月其他行星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17km 、地幔2900km 、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风 所受的力 最后风向 近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角高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平行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固体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常见天气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降雨区域举例 冷锋 晴朗,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冬天冷空气南下,沙尘暴 暖峰晴朗,温低压高 连续性降雨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常见天气 气压状况 运动方向对应天气 典型天气气旋 中间低,四周高 北逆南顺阴雨天气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反气旋 中间高,四周低 北顺南逆 晴朗干燥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气压分布 亚欧大陆 太平洋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夏季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到60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大陆东岸20到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出写出五代的名称和分界线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高中地理会考资料

高中地理会考资料

走进地理学1、“点”与“面”判断GNSS(GPS、BDS)GNS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NS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分析,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

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技术手段应用过程实质RS 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看”—面GIS 分析、对比、计算数据源“想、算”—面GNSS(GPS、BDS)定位、导航定“点”(单个、多个)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2、天体系统按照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3、可观测宇宙半径为137 亿光年;银河系直径为10 万光年;太阳距银心的距离为2.6 万光年;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为比邻星,距离为4.2 光年;日地距离为1.5 亿千米;地月距离为38 万千米。

4、八大行星距其中心天体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5、八大行星的分类:①地内行星:水星、金星。

②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③巨行星:木星、土星。

④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⑤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6、月球的特点:①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样,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

②月球本身不发可见光,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

月相:(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上半夜的西边天空,月面朝西。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下半夜的东边天空,月面朝东。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学科,它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高中地理会考中,掌握地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地理会考知识点的全面总结:1.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结构与形状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呈近似于椭球的形状。

1.2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利用经纬度来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

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偏移,纬度用来表示南北方向的偏移。

1.3 大地构造与板块理论大地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它们以地震和火山活动的方式不断变化和重塑。

1.4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态,而气象是短期的天气变化。

气候受纬度、海洋暖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1.5 降水与水文循环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水滴或固态水的形式,它是水文循环的一部分。

1.6 地表水资源与利用地表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合理管理和利用地表水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总数。

人口分布是指各地区人口数量、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的特征。

2.2 城市与乡村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区域,乡村则是相对分散的农业和农村居民的聚居地。

2.3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不断迁移的过程,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对城市进行的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活动。

2.4 流域与跨国流域流域是指一个河流及其支流和进入河流的水域所组成的地理单位。

跨国流域是指流域跨越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

2.5 交通与运输交通是人类在地理空间中进行的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运输是实现交通的方式和手段。

3.地理信息技术3.1 GIS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空间信息处理系统,遥感技术则是利用航空或卫星等远距离的传感器获取和解译地球表层特征的技术。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有图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有图

1. 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2. 天体系统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3.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

4. 太阳的外部结构:(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5. 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6. 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

活动周期:11 年7. 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8.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9. 九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天、海、冥(类木行星)10.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1. 朔望月周期: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

29.53 日12. 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自西向东,23 小时56 分4 秒。

13. 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15 ° / 小时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地球自转线速度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 地球物体水平运动偏向南左北右赤无。

15. 地球公转周期365 日5 时48 分46 秒。

16. 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地球公转平面——黄道平面。

17. 黄赤交角目前23 ° 26 ′,与回归线纬度相同。

地轴与赤道夹角90 °,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66 ° 34 ′,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1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度。

所以:*. 北半球春分日(3.21 )或秋分日(9.23 ):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夏至日(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冬至日(12.22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合格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经纬线与经纬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度范围是0° - 180°,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

-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点,纬度范围是0° - 90°,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

3. 地图三要素。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方向: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数字。

4. 等高线地形图。

- 等高线: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 地形部位: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处可能发育河流)、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 相对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 = 较高处海拔 - 较低处海拔。

-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判断地形类型、选择登山路线(等高线稀疏的路线较缓)、选择宿营地(避开山谷,防止山洪)、判断河流流向(河流由高向低流,与山谷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

1. 宇宙中的地球。

- 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地球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高中会考必背地理知识点

高中会考必背地理知识点

高中会考必背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4.自转、公转的特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高中会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会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中会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1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

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

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

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

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

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

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某兰。

河流多数为内流,锡尔阿姆水量减。

里海最大世著称,咸海变化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

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

民族多信某某某,最大城市塔什干。

6.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7.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9.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10.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1.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1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13.对流层的特点:a.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b.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c.天气复杂多变。

14.平流层的特点:a.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b.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15.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1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17.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1. 哎呀呀,你知道气候类型不?那可太重要啦!就说热带雨林气候吧,像亚马孙雨林那样,常年高温多雨哟。

你想想,要是那里突然没了那么多雨,得多奇怪呀!
例子:咱要是去热带雨林旅游,那天天都得带伞,不然随时被淋成落汤鸡呀!
2. 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可别小瞧!地球自转让我们有了白天黑夜,公转就让四季有了变化呀。

这就好像你每天上学和每年过不同季节一样,多有意思!
例子:没有地球公转,哪来的春夏秋冬呀,那生活该多单调!
3. 哇塞,地形对咱生活影响可大咯!山地、平原、高原,各有各的特点呢。

平原多适合种地,那大片大片的农田,多壮观呀!
例子:要是住在山区,出门都不方便,还是平原好哇,可以骑车到处跑。

4. 不是吧,你不知道板块运动?地震、火山可都和它有关呢!就像拼图在移动一样,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这力量可大了去了。

例子:要是板块运动停了,那地震火山是不是就少很多啦?
5. 哎哟喂,水资源可得珍惜呀!没有水咱可怎么活呀。

河水、湖水、海水,用处各不相同呢。

想想没水洗澡的日子,多难受呀!
例子:咱每天都得喝水,所以要好好保护水资源,别浪费哟。

6. 哈哈,地图的重要性可别忽视呀!通过地图能找到好多地方呢。

就像有了个导航一样,想去哪都能找到路。

例子:没有地图,那不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呀!
观点结论:地理知识真的太有趣啦,也很实用,高中会考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易考知识点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3、太阳辐射能的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二、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太阳活动:黑子(温度比其他区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阳风(光球层、周期11年)(色球层)(日冕层)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0°经线:穿过的点:伦敦、直布罗陀海峡东侧、几内亚湾。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穿过的点:摩尔曼斯克港、土耳其海峡东侧、开罗(尼罗河)。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穿过的点:乌拉尔山脉、咸海、霍尔木兹海峡东侧。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郎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穿过的点:叶尼塞河、阿尔泰山、恒河三角洲。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非常详细总结1. 自然地理知识点
- 地球的结构和成因
-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经纬度
- 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 地理坐标和地理定位技术
- 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
- 地球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2. 人文地理知识点
- 人口与人口分布
- 城市化进程及城市规划
- 农业与农业区划
- 工业与工业区位分析
- 交通运输与交通发展
- 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联系
-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3. 区域地理知识点
3.1 中国地理
-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
-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及相关政策- 中国的区域合作与经济联系
3.2 世界地理
- 世界自然地理概况
-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 世界主要经济区的分布和联系- 世界的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
- 国际间的区域合作与经济联系
4. 地理技能知识点
- 使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地理问题
- 应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地理实证研究
-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运用地理思维分析复杂的地理问题
- 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
以上是高中地理会考的知识点大全,详细总结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地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中会考知识点地理高中会考是高中生必须参加的一项考试,它涉及到了许多地理知识点。

地理知识点是构成地理学科的基础,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下面将介绍地理高中会考的知识点。

1.自然地理(1)太阳能与地球的温度: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能和地球自身的热量共同决定的,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源来源。

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角度和强度,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和气温。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大气层内的气流,它是地球上空气的运动方式。

大气环流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改变大气环流会影响全球的气温和天气。

(3)水循环: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雨、地下水和河流等。

水循环对地球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4)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

地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等自然现象。

(5)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是由几块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组成的,板块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地震、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等现象。

2.人文地理(1)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情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人口分布和迁移对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2)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对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3)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是指国家或地区的实力和财富增加的过程,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

经济发展和区域差异对社会变革、区域竞争力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4)全球化: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全球化对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信息交流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5)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是指对地球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地球的自然环境。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三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也是整个太阳系中最特殊和独特的行星。

地球的构造有三个主要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沉积岩构成,海洋地壳是由玄武岩组成。

地壳的主要特征是厚度不均匀,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地震、火山和地形变化等自然现象。

二、自然环境1.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的平均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力等方面。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和天气变化规律等方面。

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具有深远影响,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和气候变化规律。

2.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资源的科学。

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冰川等自然水体的地理特征,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重视水文地理知识。

3. 地貌与地形地貌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是指地表的高程和坡度等特征,包括地形图、地形概念和地形分析等方面。

地貌和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需要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地理现象。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地理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政策等内容。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理解人口地理的基本知识和人口变化趋势。

2.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是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科学。

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和城市问题等内容。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中心和重要载体,需要了解城市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城市发展规律。

四、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地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包括资源分布、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经济地理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需要了解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经济发展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会考常考知识点
除红字外都摘自课本或网络
1.太阳系:水金地火(类地)小行星带木土(巨)天王海王(远日)
2.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
3.太阳活动: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冕发生在色球层,造成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产生极光。

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
4.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有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自转周期)和太阳日(24小时,一个昼夜的周期),速度是15°/小时(两极点除外)
5.晨昏线: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是晨线
6.地转偏向力:北顺南逆(北半球顺时针方向偏转,南半球逆时针方向偏转)
7.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黄赤交角为23.50(23°26`),也是回归线的纬度
8.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9.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个其实不需要死记硬背,我一般用这种方法:连接太阳直射点和地球中心,作晨线(或昏线)与连线垂直,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直接看出昼夜长短
10.太阳直射点:
11.四季:四季更替的原因是地球公转和直射点的移动,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
12.五带:北寒带(>66°34`)、北温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南寒带
13.岩石圈: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14.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15.地壳的物质循环:
16.板块之间的关系:互相挤压碰撞(消亡边界)或彼此分离(生长边界)。

17.地质构造的类型: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由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态。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而形成的。

背斜的岩层形态是向上弯曲的,早期为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内力)作用,常常发生断裂,易被外力侵蚀破坏,可能形成山谷。

向斜的岩层形态是向下弯曲的,早期为山谷,向斜槽部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可能形成山岭。

18.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流水侵蚀:地面在内力抬升基础上,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我国横断山地的“山高水深”峡谷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沉积:河流上游山前形成冲积扇,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内力作用使基底缓慢下沉,泥沙沉积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风力沉积:在干旱地区,风速变化使沙粒堆积成为沙丘,沙丘移动会带来流沙危害。

19.太阳辐射:这个也不需要死记硬背,通过“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可以判断长短波。

大气可以吸收、透过、逆辐射,大气吸收长波的能力强一些(所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较少),主要被H20、CO2吸收,大气逆辐射(到地面的辐射)的波长比地面长波辐射的波长短(可以理解为大气温度低一些)。

20.热力环流:
21.水平气压梯度力:特点是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

22.气压带和风带:
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动力因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多雨的气压带是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多雨的风带为盛行西风带。

2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

24.由于大陆增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因而在大陆上,夏季形成热低压,冬季形成冷高压。

25.锋与天气:
冷锋所产生的降水在锋后,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暖锋所产生的降水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因为暖锋移动较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左右来回摆动,形成梅雨。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活动有联系(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形成的)。

26.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气旋: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易成云致雨。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降低;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

低空辐散,高空辐合,不易成云致雨。

27.世界气候类型:
28.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水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及其运动形态、物理状态的变化。

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是推动水循环的动力。

海陆间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的类型,因为人类可以改变下垫面条件,所以地表径流环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意义: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流水侵蚀、沉积地貌);使能量(太阳能、热能、重力能、势能)在地理环境中不断转化和交换。

29.洋流
北顺南逆赤逆东;向低纬流或在南极附近的为寒流,其余为暖流。

30.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2)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如太平洋沿岸的北海道渔场,北大西洋沿岸的北海道渔场和纽芬兰渔场;秘鲁海岸因有长长的寒流,形成秘鲁渔场。

(3)对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
(4)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使污染稀释或扩大。

3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要素中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它要素也发生变化的现象。

3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纬度地带性:赤道——两极的变化(以热量变化为基础)
(2)经度地带性:沿海——内陆的变化(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3)垂直地带性:山脚——山顶的变化(以热量、水分变化为基础)
33.农业地域类型:
34.环境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水泥厂、火力发电厂、酿造厂等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或最小风频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下风向的郊外,或与季风垂直的郊外。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等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等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的工厂,两方面都要考虑;发电厂、钢铁厂等既污染空气并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既要考虑风向,又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5.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

36.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37.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传统型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现代性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低低).中国属于现代性人口增长模式。

38.城市地租理论: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影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土地价格和交通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