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B.华生C.盖塞尔D.施太伦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B.攻击行为C.合作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

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B.智力复合论C.智力内容变化论D.智力多元论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B.1岁半~2、3岁C.2、3~4、5岁D.4、5~6、7岁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1岁半~2岁B.1岁~1岁半C.2岁~2岁半D.2岁半~3岁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意义记忆效果好B.机械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很好D.两者都很差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行为模式和认知能力的科学。

它关注儿童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旨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发展环境。

2.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儿童教育。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提供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3.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哪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幼儿期(0-2岁):基本形成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开始建立情感依恋关系。

- 学龄前期(3-5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认知和控制力,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 学前末期(5-6岁):进一步完善语言能力,开始形成逻辑思维和学习兴趣。

4. 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如何培养?社交能力的培养对学前儿童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培养社交能力的方法:-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 创设适宜的社交游戏环境,让孩子有机会与同龄人进行互动。

- 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活动,如幼儿园、游乐场等,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学习。

- 培养儿童的情感管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和处理冲突。

5. 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如何提升?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关注的重点。

以下是几种提升学前儿童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和环境。

- 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开发儿童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

- 鼓励儿童进行探索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引导儿童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和批判思维能力。

6.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教育的关联是怎样的?学前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需要和潜能,教育工作者可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提供适合儿童的教学活动和教育资源。

幼儿心理学答案东北师范大学

幼儿心理学答案东北师范大学

幼儿心理学答案东北师范大学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期末作业考核《幼儿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觉,是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组成的。

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

2.注意的转移从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的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的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3.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冷静独立地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

所谓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遇事总要问一个为什么,善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决不盲从、人云亦云,更不迷信权威。

4.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指人们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报酬而帮助他人的行为。

它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发生,也可能在日常情况下发生。

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5.感受性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能力,也就是感觉能力。

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出刺激物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6.表象表象是外在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在智能系统中的记忆映像。

表象世界即是这些映像的总和,它代表着智能系统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认识。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幼儿交往类型有哪几种?答:(1)受欢迎型(2)被拒绝型(3)被忽视型(4)一般型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都包括哪些智能?答: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A.错误B.正确2.注意的指向性包括()。

A.不同的指向会获得不同的反映B.把活动重心放在某一具体事物上C.选择一部分事物作为活动对象的过程D.这个过程受自身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影响3.协同记忆法是培养幼儿记忆力的主要方法。

()A.正确B.错误4.幼儿中期,已经从主次关系、系统性、顺序性几个方面入手去观察事物。

()A.错误B.正确5.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A.想象依靠表象而存在B.表象为想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C.表象依靠想象而存在D.想象为表象提供活动材料和信息6.幼儿掌握概念的水平包括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A.正确B.错误7.作为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事物认识的直接性和概括性。

() A.正确B.错误8.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的心理特征系统。

A.稳定B.发展C.分化D.独特9.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抽动症一般会自行消失。

()A.正确B.错误10.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A.错误B.正确11.()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A.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B.儿童创造力C.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矛盾D.儿童发展的可能性12.费根通过研究发现,21-25周的婴儿在间隔14天以后还能够再认大多数视觉刺激物。

()A.错误B.正确13.5—6岁的幼儿,幼儿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初步懂得男孩和女孩的区别。

()A.正确B.错误14.儿童自闭症(名词解释)1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婴儿动作发展的机体不对称原则。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的发展趋势如何?2.幼儿的注意转移不会受前后两种注意对象性质对比的影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学科,旨在了解和促进儿童在学前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儿童的智力、语言、感知、运动、社会与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供了指导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依据。

2. 为什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学前期是儿童最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对于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健康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3.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视觉和听觉能力日益完善,可以感知和分辨物体形状、颜色和声音。

- 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

- 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形成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量。

- 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假设性思维。

4.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明显表露情感,喜怒哀乐等情绪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等方式展现出来。

- 对他人的情感有基本的体验和理解,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快乐和悲伤。

- 开始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表现出亲近、依恋和合作的行为。

- 情绪容易波动,需要父母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情绪管理。

5.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开始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互动。

- 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并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 开始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 发展一定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意识,逐渐建立起自我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论述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1. 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大一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题答案

大一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题答案

大一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题答案题目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哪些?请简要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特定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关键阶段的特点:1. 婴儿期:婴儿期从出生到大约2岁,是儿童最初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发展了自己的认知能力。

他们开始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并通过探索和互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婴儿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逐渐建立了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的情感依恋。

2. 幼儿期:幼儿期从大约2岁到6岁,是儿童的探索与自我发现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还在社交互动中学会了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此外,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角色扮演来模仿和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

3. 小学阶段:小学阶段从大约6岁到12岁,是儿童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关键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和运用逻辑思维,发展了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他们在学校和同伴间建立了更加复杂的社交关系,并开始培养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4. 青春期:青春期从大约12岁到18岁,是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了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突变。

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并与家人、朋友以及社会形成更加复杂的关系。

青春期也是性别意识的发展阶段,儿童开始对性别角色和性取向产生兴趣和认识。

题目二:何为儿童心理健康?请简述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功能等多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发展的状态。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发展:儿童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儿童才能充分利用其天赋和潜力,获得全面的发展。

心理健康有助于儿童在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平衡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 心理稳定:儿童心理健康有助于他们维持心理的稳定状态。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幼儿期是指()A.0-3岁B.3-6、7岁C.0-6岁D.3-12岁2.直到幼儿期,表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幼儿常常用表情来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A.错误B.正确3.快乐对儿童生活的意义有()A.快乐是最基本的肯定情绪B.快乐是人际交往的纽带C.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D.快乐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4.4-5岁幼儿能比较连贯地说话,由叙述外部联系发展到叙述内部联系。

()A.错误B.正确5.3-4岁幼儿的语言中开始以复合句为主。

()A.错误B.正确6.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

()A.错误B.正确7.结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谈谈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8.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对后来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的消极影响。

()A.错误B.正确9.与机械记忆相比,意义记忆是幼儿记忆的主要方式。

()A.错误B.正确10.思维的发展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A.思维的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B.思维的发展使情绪、意志得到发展C.思维的发展使社会性行为D.思维的发展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11.情绪则指较高级的、复杂的、较稳定、冲动性弱、比较不外露、社会性较强的体验。

()A.错误B.正确12.儿童情绪随年龄增长,分化出越来越多的情绪状态这说明幼儿情感的()A.深刻化B.丰富化C.具体化D.细致化13.幼儿辨别颜色及其名称有一定的顺序,掌握颜色名称的顺序先是红,然后是黄、绿。

()A.错误B.正确14.新智力理论包括智力的因素理论、智力的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智力三元论。

()A.错误B.正确15.16.试举例说明知觉选择性规律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7.幼儿早期的情绪受外界影响较大,并且认识活动主要受外界支配,无意识性占据优势。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A. 从胎儿直至青少年的发展过程B. 仅指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C. 仅指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D. 从新生儿到青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B. 社会因素C. 情绪因素D. 智力因素答案:D3. 对于学习相关的心理过程,以下哪项正确:A. 只有婴幼儿期开始产生B. 只有青少年期会经历变化C. 在整个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存在D. 只有学龄期才会发展出来答案:C4. 下面哪项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和智力表现:A. 儿童发展阶段B. 儿童认知发展C. 儿童行为发展D. 儿童表情发展答案:A5. 儿童性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B. 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C. 社交关系和兴趣爱好D. 电子娱乐和虚拟世界答案:A二、多选题1. 下面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多选)A. 家庭关系B. 教育质量C. 儿童陶醉D. 社会经济地位答案:A、B、D2. 儿童自我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哪些方面?(可多选)A. 对自我能力的评估B. 对自己与他人的比较C. 对自己内心感受的认知D. 对自己的生理特征的认知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的生理发展过程。

A. 对B. 错答案:B2. 儿童发展心理学只关注儿童的智力发展,而不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

A. 对B. 错答案:B四、解答题1.请简要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主要阶段。

答: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主要阶段包括:- 前运算阶段:指的是从出生到约2岁之间的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还不能进行逻辑思维。

- 具体运算阶段:指的是从约2岁到约7岁之间的阶段,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具体的、操作性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 形式运算阶段:指的是从约7岁到青少年期的阶段,儿童逐渐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进行符号操作和推理。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题库答案(答案在题后面)练习题一一、单选题1.3~6个月大的婴儿就喜欢注视漂亮的人的面孔,这是什么现象?()A.注意转移B.视觉偏好C.移情D.吸引作用2.()是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生理器官和物质基础。

A.大脑B.心脏C.神经元D.脊椎3.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是()。

A.目的性B.间接性C.分散性D.间歇性4.引起幼儿痛苦的原因有分离、失败和()。

A.缺失B.深刻C.孤独D.学业5.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表现在思维方式、工具、活动和()的变化。

A.组织B.种类C.内容D.任务6.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是()。

A.目的明确B.擅于注意转移C.疲劳D.无关刺激太少7.记忆的品质由记忆的准确性、()、敏捷性、准备性组成。

A.短时性B.持久性C.间歇性D.目的性8.根据皮亚杰的婴儿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0~2岁属于哪一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9.通常我们所说的一个人记东西的快慢就是指记忆的()较好。

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10.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与()密不可分。

A.学习B.规范C.教师D.游戏11.()是过去经历的事情形成了某种个体经验,它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的心理过程A.注意B.记忆C.想象D.思维12.()是个体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A.注意B.记忆C.想象D.思维二、多选题1.注意的品质包括()。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2.记忆包括哪几个环节?()A.识记B.保持C.再认D.再现3.个体的思维品质包括()。

A.广阔性B.深刻性C.独立性D.敏捷性4.情绪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

A.唤起者B.组织者C.引导者D.指挥者5.影响幼儿交往的身心特征有哪些?()A.行为特征B.认知能力C.身体吸引力D.视力6.想象的训练方法有哪些?()A.填补画与意愿画B.续编故事结尾C.组织创造活动D.远离自然环境7.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副本)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副本)

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3.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4.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5.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6.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7.自我中心语言: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在语言方面的自我中心表现为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与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跟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8.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9.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10.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11.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12.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13.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14.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15.移情: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16.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东师2016年期末考试,心理学

东师2016年期末考试,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智力智力被看作是多种相对独立能力的综合体,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等2.暗适应暗适应: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会慢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20~3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

3.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凡能在行为中可以重复和概括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图式。

他把图式假定为人们表征、组织和解释自己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心理结构,最初的图式来源于遗传,是一些本能动作。

4.情景记忆情景记忆即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记住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的特定事件。

对情景记忆的知觉又称自主意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1、观察法: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获材料进行数量处理,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

2、实验法:优点: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系统操纵作为自变量的变化条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缺点: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因而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3、调查法:(1)谈话法:优点:谈话法简单易行,便于迅速获取资料缺点:由于关于被试者心理状态的结论必须从被试者自己的回答中寻找,所以具有较大局限性(2)问卷法: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缺点:所得材料一般较难进行质量分析,因而难以把所得结论直接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4、测验法:优点:可在短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且能从数量上比较个人之间的差异缺点:目前所使用的测验量表还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数低5、个案法:优点: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缺点:用该方法归纳出来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遍性,另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对研究者来讲,是一个限制因素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意识。

东师20春离线《学前儿童心理学》参考答案 (1)

东师20春离线《学前儿童心理学》参考答案 (1)

离线考核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主体我
主体我是一个代理者(agent)、行动者、心理功能的执行者.主体我作为执行者,有一定的功能,如控制冲动、计划未来,监控并评价自己的进步、控制自我表现的方式.
2.社会性
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的表现,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

3.关键期
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

4.分离焦虑
是指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依恋以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表现出的伤心、痛苦,并且强烈的拒绝分离。

5.想象
个体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图像的形式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组织、加工,从而使个体建立新的图形模式,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6.儿童自闭症
又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婴儿原始情绪有哪些特点?。

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第一篇: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期末作业考核《学前儿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1.镜像自我从外界(可观、他人)得到的关于自己的印象为社会自我。

镜像自我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他人关于自己外表、形象的印象;第二是他人对自己外表评判的印象;第三是某些自我感觉。

2.空间知觉指对客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

3.记忆的精确性记忆的品质之一,是对事物的正确无偏差的记忆。

4.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所见蝗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5.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6.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1.幼儿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答:(1)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3)开展多种形似的活动。

(4)锻炼幼儿的发散思维。

2.简述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答:(1)注意障碍难(2)活动过多(3)冲动任性(4)心理改变3.幼儿注意范围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影响孩子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生理方面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

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⑵病理方面⑶饮食与环境方面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

此外,环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铅含量过高也有影响。

⑷家庭方面教养态度与家中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极大,也常是影响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但“当局者迷”,往往无法客观地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1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尽管随着年龄增长,抑制过程不断加强,但总的来说,幼儿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兴奋过程仍占优势。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幼儿不能用内化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性行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学前儿童的情绪过程,主要带有情绪特点,逐渐出现情感的特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3-6个月婴儿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大小与颜色是干扰幼儿正确辨认图形的因素。

()参考答案:A6.镜像自我包括()A.他人关于自己外表、形象的印象B.他人对自己外表评判的印象C.某些自我知觉D.某些自我感觉参考答案:ABD7.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要记忆方式的原因是()。

A.缺乏相应的理解能力B.幼儿的生理条件所限制C.幼儿知识经验不足D.幼儿的心理条件所限制参考答案:ABC8.1—12个月婴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训练手眼并用B.开展亲子游戏C.多与婴儿交流D.注意感情关怀参考答案:ABCD9.研究发现,遗尿儿童同卵双生子患病率比异卵双生子()。

A.高B.低C.相同D.稳定10.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幼儿可以对事物及事物之间关系进行概括。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幼儿掌握概念的水平包括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有研究表明,男孩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要高于女孩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婴儿的喂养应着眼于保护脾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包括什么?参考答案:(1)幼儿再造想象常常依赖成人的语言描述;(2)幼儿再造想象常常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3)幼儿的再造想象依靠直接行动。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母婴交往是婴儿语言发展的刺激源。

()A.正确B.错误2.无意性是幼儿心理活动的显著特征。

()A.正确B.错误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从简单到复杂B.从具体到抽象C.从被动到主动D.从零乱到成体系4.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的词语记忆能力成为可能。

()A.正确B.错误5.直接理解是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的,需要中介实现的思维过程。

()A.错误B.正确6.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包括什么?7.皮质兴奋机能增强,表现为()。

A.睡眠时间逐渐减少B.清醒时间不断减少C.清醒时间不断增加D.睡眠时间逐渐增加8.结合实例分析婴儿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9.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A.错误B.正确10.()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人的研究。

A.整体研究B.差异研究C.分析研究D.相关研究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BCD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1)幼儿再造想象常常依赖成人的语言描述;(2)幼儿再造想象常常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3)幼儿的再造想象依靠直接行动。

7.参考答案:AC8.参考答案:问题解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部分。

学术一点说,从问题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这中间的那个操作过程,对个体而言,每次都是成长,其中可能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系列心理活动。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问题解决,是他们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健康长大必须要习得的本领,同样亦是他们未来工作、事业中会发挥关键作用的智力要素。

那孩子们是如何习得问题解决能力的呢通过游戏,和各种大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探索动作。

比如孩子反复摁家里的一个开关,大人看来那就是捣乱,却不知道孩子是在进行因果关系的试验;比如孩子故意摔碎了一只碗还似乎很开心,大人看来是搞破坏,却不知道孩子其实是在探索材质的特性、变化等。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幼儿最先掌握的方式是指认,其次是配对。

()A.错误B.正确2.()是个体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A.婴儿期B.幼儿早期C.幼儿中期D.幼儿晚期3.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A.大脑皮质B.神经纤维的髓鞘化C.大脑重量D.头围4.儿童曾形成过控制排尿能力,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出现了不能控制排尿的现象被称为()。

A.始发性遗尿B.继发性遗尿C.原发性遗尿D.继行性遗尿5.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辨别是按照从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的顺序进行的。

()A.正确B.错误6.幼儿可以对事物及事物之间关系进行概括。

()A.正确B.错误7.幼儿不能用内化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性行为。

()A.正确B.错误8.()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A.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B.儿童创造力C.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矛盾D.儿童发展的可能性9.()以后儿童思维所依靠的行为逐渐的概括化,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具体行为已被压缩或省略。

A.2岁B.3岁C.4岁D.5岁10.婴儿初生情绪反应随心理需要的出现而出现,并随其减弱、消失而停止。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未开化社会,而西方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分较低。

()A.正确B.错误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抽动症一般会自行消失。

()A.正确B.错误3.()的建立,被用作记忆发生的指标。

A.习惯化B.重学自省C.适应D.经典条件反射4.()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A.理解B.比较C.观察D.分类5.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包括什么?6.幼儿想象的普遍特点是()。

A.无意想象占据主导地位B.有意想象逐步发展C.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创造想象逐步发展D.想象的极大夸张性与现实合理性。

7.按照爱瑞斯的观点,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归纳为()。

A.身体运动协调障碍B.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C.身体平衡功能障碍D.视、听觉及语言障碍8.运用谈话法方法时应注意()A.把握谈话方向,内容要围绕研究目的展开B.主试事前要熟悉儿童,并与其建立亲密的关系C.提出的问题明确,使儿童容易理解和回答D.随机的谈话方式9.1—12个月婴儿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训练手眼并用B.开展亲子游戏C.多与婴儿交流D.注意感情关怀10.感觉统合指将人体各部分的感觉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

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首先系统提出的。

A.斯金纳B.华生C.皮亚杰D.爱瑞斯1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A.正确B.错误12.婴儿原始情绪有哪些特点?13.婴儿时间知觉的发展遵循以下规律:()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是年龄的函数,随年龄增长而递增B.时间知觉的精确性是幼儿经验积累或后天学习的结果C.婴儿先知觉和理解较大的时间单元,后知觉和理解较小的时间单元和更大的时间单元D.婴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14.直接理解是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的,需要中介实现的思维过程。

()A.错误B.正确15.安斯沃思等通过()研究法研究幼儿依恋。

东师学前儿童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1

东师学前儿童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前儿童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当咱们白天进入电影院时,刚进去的一小段时刻会感觉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是用不了多久,几秒钟以后,就会看清室内的景物了。

这是A. 暗适应B. 交叉适应C. 明适应D. 心理适应正确答案:2. 思维的广漠性在幼儿期是以()为基础来实现。

A. 经历B. 想象C. 注意D. 表象正确答案:3. 2 岁以后,婴儿进入了()。

这是感知运动智力向概念性智力进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时期。

A. 运算时期B. 前运算时期C. 感知觉时期D. 注意时期正确答案:4. ()是婴儿语言进展的刺激源。

A. 同伴交往B. 感知觉进展C. 母婴交往D. 经历显现正确答案:5. ()是儿童心理进展潜能的要紧标志,也是儿童能够同意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A. 依恋B. 最近进展区C. 社会性微笑D. 思维正确答案:6. 经历不包括()环节。

A. 识记B. 维持C. 再认D. 追思正确答案:7. 幼儿的耳朵能够同时听见很多种声音,什么缘故恰恰能在各类声音中分辨出妈妈的声音。

这遵循了()规律。

A. 知觉选择性B. 知觉明白得性C. 知觉感受性D. 知觉恒常性正确答案:8. ()是婴儿心理进展的首要条件。

A. 思维的发生B. 感知觉进展C. 母婴交往D. 依恋正确答案:9. 行动目的的形成,必需依托内化的()。

A. 心理活动B. 躯体活动C. 智力活动D. 生理活动正确答案:10. 在自然实验法中有一种重要的形式,即(),它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进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

A. 教育研究法B. 心理教育法C. 教育实验法D. 教育心理实验法正确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1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大体原那么包括A. 客观性原那么B. 进展性原那么C. 教育性原那么D. 科学性原那么正确答案:2. 儿童心理问题是儿童在身心发育进程中,由于()而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或不适当行为。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

练习题一答案单选题1、B2、A3、A4、A5、C6、C7、B 8、A 9、A 10、D 11、B 12、C多选题1、ABCD2、ABCD3、ABCD4、AB5、ABC6、ABCD7、ABC 8、ABC 9、ABD 10、ABC 11、AB 12、ABC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对6、对7、对8、错9、对10、对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16、错17、错18、错19、错2021 21、对22、对23、对24、错25、对名词解释1、视觉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物体细致差别或远距离清晰观察到物体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视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2、抑制过程守恒:个体大脑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发展成熟,能够与兴奋过程相平衡,个体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和比较精细的辨别。

3、颜色视觉:是指视觉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也称作辨色力。

颜色可以分为彩色与非彩色,包括三个维度:色调、明度、饱和度。

4、有意注意指具有一定的目的,而且需要意志努力参与才能完成的注意活动。

5、直觉行动思维是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它是最低水平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思维是在直接的感知中进行的,思维不能离开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思维不能离开儿童自己的动作。

简答题1、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片面性,表面性,固定性,近视性。

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的区分在于记忆的方式不同。

机械记忆是指简单、机械重复的记忆,这种记忆只是将识记对象的表面现象印刻在大脑中,并不真正理解内部的含义。

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识记材料的内容意义以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

意义记忆对识记材料的组织程度和理解程度都高于机械记忆。

3、无意想象占据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步发展;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创造想象逐步发展;想象的极大夸张性逐步发展到现实合理性。

4、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会选择某一事物作为活动对象,同时将与此不相关的事物淡化、忽视,排除在活动范围之外。

东师《学前儿童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1

东师《学前儿童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前儿童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当我们白天进入电影院时,刚进去的一小段时间会觉得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是用不了多久,几秒钟之后,就会看清室内的景物了。

这是A. 暗适应B. 交叉适应C. 明适应D. 心理适应正确答案:2. 思维的广阔性在幼儿期是以()为基础来实现。

A. 记忆B. 想象C. 注意D. 表象正确答案:3. 2 岁以后,婴儿进入了()。

这是感知运动智力向概念性智力发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阶段。

A. 运算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感知觉阶段D. 注意阶段正确答案:4. ()是婴儿语言发展的刺激源。

A. 同伴交往B. 感知觉发展C. 母婴交往D. 记忆出现正确答案:5. ()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以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A. 依恋B. 最近发展区C. 社会性微笑D. 思维正确答案:6. 记忆不包括()环节。

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追忆正确答案:7. 幼儿的耳朵可以同时听见很多种声音,为什么偏偏能在各种声音中辨别出妈妈的声音。

这遵循了()规律。

A. 知觉选择性B. 知觉理解性C. 知觉感受性D. 知觉恒常性正确答案:8. ()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

A. 思维的发生B. 感知觉发展C. 母婴交往D. 依恋正确答案:9. 行动目的的形成,必须依靠内化的()。

A. 心理活动B. 身体活动C. 智力活动D. 生理活动正确答案:10. 在自然实验法中有一种重要的形式,即(),它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A. 教育研究法B. 心理教育法C. 教育实验法D. 教育心理实验法正确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学16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教育性原则D. 科学性原则正确答案:2. 儿童心理问题是儿童在身心发育过程中,由于()而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或不适当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30 分)
1.镜像自我从外界(可观、他人)得到的关于自己的印象为社会自我。

镜像自我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他人关于自己外表、形象的印象;第二是他人对自己外表评判的印象;第三是某些自我感觉。

2.空间知觉指对客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

3.记忆的精确性记忆的品质之一,是对事物的正确无偏差的记忆。

4.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所见蝗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5.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6.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8 分,共40 分)
1.幼儿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
答:(1)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3)开展多种形似的活动。

(4)锻炼幼儿的发散思维。

2.简述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
答:(1)注意障碍难(2)活动过多(3)冲动任性(4)心理改变3.幼儿注意范围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影响孩子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生理方面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

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⑵病理方面⑶饮食与环境方面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

此外,环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铅含量过高也有影响。

⑷家庭方面教养态度与家中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极大,也常是影响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但“当局者迷”,往往无法客观地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4.婴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指标是什么?
答:(1)对特征的识别。

(2)对于模仿实验者演示的动作感到苦恼。

(3)控制性微笑。

(4)向成人发号施令。

(5)自我描述性言语。

5.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哪些因素?答:(1)移情(2)社会生活环境(3)父母抚养方式(4)同伴相互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15 分,共30 分)
1.什么是“视崖”实验?“视崖”实验具有什么意义?
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装置的"深"、"浅"两侧招唤婴儿,观察婴儿是否拒绝从有深度错觉的"悬崖"一边爬向母亲,借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生。

实验证明,出生六个月左右(甚至更早些)的婴儿,尽管母亲向他(她)招手呼唤,诱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

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的能力。

动物实验表明,凡是一出生就会行走的动物,生后不久就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而生后尚需经过一定时间才会行走的动物,则和人类的婴儿一样,要到会爬一段时间以后,才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

研究结果能证明人类知觉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飞得的吗?明显不能!这是因为这项研究中所有婴儿至少已经有了6 个月的生活经历,在这段时间内,
他们可能通过深度和错误而学会了知觉深度。

然而6 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不具备自主运动的能力,所以不能接受试验。

这也是吉布森和沃克用各种动物作为实验参照的原因。

众所周知,大部分非人类的动物获得自主运动的能力比人类婴儿要早得多。

2.感受性变化规律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对其进行应用?
(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降低,或者提高。

例如,视觉感受性可在听觉影响下发生变化。

研究证明,弱的听觉刺激可以提高视觉的颜色感受性,而强烈的噪音可使视觉的差别感受性显著降低。

因而,教师上课说话时应轻声细语,不要高声大叫,以免影响幼儿的感受力。

一般来说,在感受的相互作用下,弱刺激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强刺激降低分析器的感受性。

(二)适应同一感受器,也可因刺激的连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改变,有时表现为感觉完全消失,如古话所说“如入芝兰之室久已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即是嗅觉感受力的完全消失。

适应有时表现为感觉的钝化。

例如,把手放入冷水中,由冷刺激引起的感觉会渐渐下降。

又如,从半暗的房间进入亮处,最初看不见东西,以后视分析器的感受性下降,才能分辨周围情况。

适应还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

例如,初进入暗室时看不到东西,在弱刺激的影响下,眼睛的感受性提高了,因而渐渐能看到东西了,这称为暗适应。

教师在带领儿童进入较暗的场所,如电影院、放幻灯的场所或暗室时,要注意视觉适应现象,稍稍停留一下再行动,使眼睛能先适应。

又如,让儿童嗅闻某种气味,不要闻得太久,以免因适应而分辨不出。

(三)对比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这就是对比现象。

例如,白和黑、红和绿、冷和热、甜和酸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可以使两种感觉更加强烈。

红花绿叶相衬会更加鲜艳。

吃了酸的再吃甜的,
便感到更甜。

幼儿园教师在为幼儿制作教具或布置活动室时,就要注意“对比”规律。

例如,白底的贴绒教具上面贴黑色的图形便很突出,如贴“淡黄”的图形便不鲜明。

(四)敏感化敏感化是指由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

这说明感觉的可训练性。

这一方面是由于感觉的补偿作用而引起的。

例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

另一方面是由于特殊训练而引起的。

如染色工人由于职业需要和实际锻炼,可以区分40~60 种黑色色调;美术家对于比例估计非常敏感,可以区分物体大小的感知能力。

~的变化。

教师要重视感知觉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