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学习庄子的机智、风趣、巧妙的论辩技巧,培养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学习重点〗
1、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冥有鱼》,领略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庄子不但想象力极为丰富,而且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学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是绝无仅有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虽然有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庄子的文章,体验一下庄子的机智与幽默。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一前280),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
约与孟子同时或稍晚,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作品介绍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原书52篇,现存33篇,是战国中期庄
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3.背景透视
该文节选自《庄子•秋水》。
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其高洁的生活情趣,使他很难找到知己。
惠子就是庄子的一个谈得来的朋友。
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情。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通常情况下,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的挚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论辩,便是他们散步时引发的。
三、预习设计
1、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案: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根据课文填空
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
⑵青树翠蔓,___________,参差披拂。
⑶闭之,则右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
⑷求之不得,____________。
悠哉悠哉____________。
⑸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
⑺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⑵蒙络摇缀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⑷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⑸白露未晞在水之湄⑹青青子衿子宁不嗣音⑺其翼若垂天之云。
3、根据提示默写
⑴《《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⑵《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答案: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⑶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⑹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庄子》是战国中期________及其后学所著。
《庄子,名_____,______时期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______的哲学思想,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__”。
答案:庄子•秋水庄子周战国道家老子无为而治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濠.()梁鯈.()鱼循.()其本
答案:háo tiáo xún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加点字字音
2、划分朗读节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
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
五、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词语
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⑵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⑷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⑸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⑹请循.()其.()本.()
⑺‘汝安知鱼乐’云者
..()
⑻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答案:⑴在⑵这⑶你怎么⑷本来⑸介入主谓完全,肯定(是这样)⑹追溯话题本原⑺如此如此
⑻它,指代鱼之乐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⑵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⑶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⑷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⑸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⑹请循其本。
⑺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答案:⑴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⑵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⑶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⑷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⑸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⑹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⑺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
六、文言知识归纳
1、一词多义
⑴固①固不知子矣()②子固非鱼也()
⑵之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②我知之濠上也()
③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介入主谓)
答案:⑴副词,固然/副词,本来⑵助词的/代词,代鱼之乐/介入主谓
2、古今异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怎么/安全
3、特殊句式
⑴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
译:这是鱼的快乐。
⑵子固非鱼也。
(判断句)
译:你本来不是鱼。
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
七、探究课文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3、庄子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
【答案】庄子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反问的方式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足见庄子的机智。
4、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答案】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
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5、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答案】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6、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探究①: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据了上风。
结尾处,在惠子巧妙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探究②: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7、归纳本文写作特色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小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论辩过程辩论过程笔调轻松、闲适,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诗意。
8、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八、拓展延伸
1、《庄子》一书中有许多内容已衍化为寓言和成语,你能写出几个吗?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望洋兴叹朝三暮四东施效颦涸辙之鲋邯郸学步
2、阅读以下短文,看看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庄子送葬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
“郢人”指楚国都城里的某人。
垩:石灰慢:通“墁”,涂抹。
②匠石:工匠名。
斲:削,清除。
③运:挥动。
斤:斧头④听:任凭。
⑤宋元君:宋国国君。
⑥质:对手。
⑦夫子:指惠子。
译文: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象苍绳翅膀那样大小的白土子,让匠石把白点砍掉。
匠石运斧如成风,声声作响地砍它,砍尽了白土子而没伤鼻子,郢人站立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到此事,召匠石说:‘试试为我砍一次看看。
’匠石说:‘我以前砍过,但是,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很久了。
’自从先生死了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
小结: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
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
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九、课堂检测
㈠基础题
1.填空:庄子著名_________,庄周,是_______时期人,是诸子百家中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本文节选自外篇中的《______》。
答案:哲学家|战国|道秋水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循.( )其本汝.( ) háo( ) 梁 tiáo ( ) 鱼
答案:xún rǔ濠鲦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子/固非/鱼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答案:C(子/固/非鱼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①子固.非鱼也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安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C.本①请循其本.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D.之①子之.不知鱼之乐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答案:B(A.①本来)②巩固B.①怎么②怎么C.①本原②原来D.①介入主谓②补足音节)
5按课文填空
⑴庄子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驳斥庄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⑵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⑶庄子曰:“请循其本。
”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
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答案:赞同。
人之所以不一样正是因为内心的私密性.不同的经历和天生的性格造就出来的人格是互
不相同的.即使是所谓的心理治疗也不过是推断病人有可能的心理状态
㈡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
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夕阳在山
..提携。
(2)已而
(3)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游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B.乐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安知鱼之乐.
C.其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请循其.本
D.之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
【甲】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乙】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
5、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乐”?
参考答案:
1、(2分)(1)借指老人(2)不久(3)这(4)追溯
2、D(A.①游玩②游泳B.①以‥‥‥为乐②快乐C.①他们②话题D.①介入主谓②介入主谓
3、(2分)(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1分);
(2)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1分)?
4、(2分)【甲】太守与民同乐(1分)【乙】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1分)。
5、(2分)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
十、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背诵默写课文。
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