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调查报告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
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点在我县尤为明显,从学生在班上学习的状况和家访情况调查得出。
本校学生家长80%外出务工,也就是说我校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
他们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回大量资金为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回乡创业积累一定资本。
但是其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却出现了一系列大问题,发人深思。
一、调查结果1、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大多由年迈的祖辈代为监护,断代教育、生活自理。
2、祖辈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祖辈只负责孩子的饱暖,而对于如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重视。
3、很多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怕苦怕累,使她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4、是祖辈中文盲和文化程度低者所占的比重大,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帮助孩子的学习,无从过问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从来不与老师联系、沟通,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对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大多数祖辈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起不到教育作用。
5、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依靠自身的自觉程度;6、随便给孩子零花钱,有的祖辈甚至认为如果“亏待”了孩子会影响到子女将来对自己敬孝,因而造成很多留守生存在乱吃零食、打游戏等坏习惯,发展更甚者编造谎言,更多地索要零花钱;5、是孩子与祖辈年龄悬殊在43-71岁之间,代沟很深,无法交流沟通,在和留守儿童的访谈中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心事大多愿意和同学、朋友一起分享,在与祖辈的沟通上存在困难。
6、祖辈的封建思想严重,羞于启齿谈“性”,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这些孩子。
二、父母外出打工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影响明显由于祖辈的文化程度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但却对子女的学习状况漠不关心,且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放任的管理是孩子学习成绩差或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低年纪的留守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
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报告(3篇)
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报告(3篇)【导语】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调查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报告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报告一、问题概述:我校地处于江苏丹阳发达乡镇后巷镇,素有“中国工具之乡”的美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工具钢和工具麻花钻的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接插件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平安气囊生产基地正在形成,特种板材产业集群也正在形成。
2000年起,后巷镇经济总量跃居镇江市第一位,20xx年经济综合指标位居镇江市第一。
后巷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后巷建成镇江市首个千亿镇。
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进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我镇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来我校就读。
现在来我校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同学总数80%以上。
(学校部)详细状况见下表: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在家庭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和心理承受力量方面都存在肯定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缘由分析1、家庭教育方面外来务工子女中独生子女相当少,一般家里都有兄弟姐妹好几个,居住的房屋大都是条件简陋的廉租房。
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的甚至还是一字不识的文盲,因此他们的父母通常不能很好的帮助他们学习,而且这些家长大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不能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育。
2、生活习惯方面外来务工子女因缺少父母的'关爱,有的长时间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
在农村自由成习,缺少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穿拖鞋、打赤膊,长时间不洗澡等,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习习惯方面我校的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来自贫困落后的安徽农村,还有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农村地区,文化基础学问较差。
而且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很不稳定,这就打算了这些同学必需随着父母“迁徙”,由于流淌性强,外来务工子女缺乏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外来务工子女调研报告
外来务工子女调研报告
根据广泛的调研结果和分析,本报告旨在探讨外来务工子女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1. 背景
外来务工子女指的是随父母到城市工作的农村子女。
他们通常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教育机会不足、适应城市生活的挑战以及缺乏社会支持等。
2. 教育问题
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经常受到关注。
他们常常面临学校录取难题、学业压力和师生关系问题。
此外,由于他们的农村户口,他们往往享受不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3. 家庭支持
外来务工子女通常缺乏家庭的支持和陪伴。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他们经常面临独自留在家中的情况,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4. 社会融入
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常常感到孤单和排外。
他们与城市本地子女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导致社交困难。
5. 解决方案
- 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确保外来务工子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益,并改善他们的教育条件。
- 学校应加强特殊群体的关爱和教育培养,为外来务工子女提
供更多的特殊辅导和关爱。
- 指导父母关注子女成长,尽量减少工作时间,以便更好地陪
伴和支持他们的孩子。
-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该积极参与,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更多
的社交机会和支持。
6. 结论
外来务工子女是一个持续面临困境的群体。
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并提供社会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嘿,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关于《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这个课题可是我研究了十年的成果,就让我用意识流的方式,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方案。
一、研究背景外来工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社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
二、研究目的1.了解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探索适合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1.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调查。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查。
2.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3.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对外来工子女及其家长、教师进行调查,收集一手数据。
3.访谈法。
与外来工子女、家长、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4.实证研究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探索适合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数据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五、研究步骤1.确定研究题目和研究框架。
2.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
3.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4.进行访谈,收集一手数据。
5.实证研究,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
六、预期成果1.形成一份关于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调查报告。
2.提出适合外来工子女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为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4.推广研究成果,提高外来工子女的行为养成教育水平。
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农村外出务工是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外出到城市或其他地方从事非农工作。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民子女留在家乡生活,他们面临着特殊的教育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教育状况1.学校条件不足:农村地区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2.学习压力较大: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普遍表现出学习压力较大的现象。
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们常常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学业,缺乏家庭的支持和指导。
3.心理问题突出:孤独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在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中较为突出。
他们在家乡与父母分离,与外地的环境和人群融入困难,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4.教育机会不均衡:因家庭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享受的教育机会不均衡。
一些家庭无法负担高额的教育费用,而一些偏远地区又缺乏教育资源。
二、原因分析2.教育观念问题:部分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务工收入更为重要,忽视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重要性。
3.社会支持不足: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支持还不够充分。
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导致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改善措施1.加强校园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为农民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3.加强家庭教育: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家庭的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对教育的重视。
同时,提供家庭教育辅导培训,帮助父母更好地教育子女。
4.加强教育扶贫:政府可以制定针对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扶贫政策,为他们提供资助和奖助学金,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5.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提供捐赠物资或志愿服务,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结论。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汇报.doc
2017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关系到未来民工子女的前途,关系到本地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国家规定民工子女也应和本地孩子一样享有义务教育的基本权益,并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为全日制公办学校的我们,应关注他们的教育。
为此,我们对本校初中部外地生进行了一次教育现状随机抽样调查。
二、问卷情况学校对初中部245名外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别就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习情况等四个方面设置了55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 家庭背景从调查来看,48.37%的孩子生活在四口之家,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一般都不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有兄弟姐妹,这样的家庭,家长的精力较分散,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样家庭中的长子或长女往往承担了较重的家务,或担负着照顾弟妹的责任,他们的生活能力较强,但学习方面因为时间、精力的原因成为他们的弱项,学习成绩的提高存在一定困难。
合理的时间分配和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另有23.17%的孩子生活在三口之家,这些孩子自出生起就受着全家人的呵护,处处都被庇护着,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
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很少关心,只是在物质环境中一味溺爱,盲目宠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做事能力相对较弱,内心脆弱,一旦面临挫折,表现得茫然而不知所措。
这时,我们应该提醒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爱,千万不能把对孩子的那种关爱变成一种溺爱,是他们身心得不到健康的成长。
另外还有28.46%的孩子生活在多子女型家庭或几代同堂的家庭中,家庭成员构成复杂。
对于多子女型家庭中的孩子,如果是家里的老大,其父母把他当大人看待,不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样样都做,而且还要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的学习和生活,父母不在家时一切家务都由他料理。
他们在家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什么学习环境了。
父母也不会有太多时间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对他们的教育自然就被忽视了。
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报告
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报告根据对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1. 受访学生人数和背景:本次调查共有200名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参与,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背景。
2. 学习成绩情况:调查显示,54%的受访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色,80%的学生平均学习成绩在70分以上,其中有28%的学生成绩在85分以上。
另外,调查也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约5%)成绩较差,需要加强辅导和关注。
3. 学习动力和态度:大部分学生(约80%)对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将学习作为提升自己和改变家庭状况的机会。
他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约20%)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需要引导和激励他们。
4. 学习资源和支持:大部分学生(约70%)表示他们在学习上得到了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他们拥有教科书、学习用品和家长的指导。
另外,也有约3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学习资源和支持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和资源。
5. 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大部分学生(约85%)对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表示满意,认为教师教学水平高、学校设施齐全。
然而,也有约15%的学生对学校环境和教学质量表示不满意,认为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较低。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需要加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辅导和关注,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和兴趣。
2. 需要给予缺乏动力和兴趣的学生更多的引导和激励,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3. 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给那些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4. 学校应该进一步改善环境和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中学外来务工子女学习情况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成绩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这些中学外来务工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背景:1.社会背景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分化不断加剧,社会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地进行,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
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
这个数字每年还要新增3000万左右,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有近2000万。
外来务工子女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于是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2.教学现状背景近年来,兰州市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市。
目前我校外来务工子女总数接近全校学生总数的20%,这些学生大都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出来的某些现象也和本地的孩子相差甚远,咎其原因,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对城市教育适应的困难。
因此,研究如何应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一所区属学校,我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义务,经过规范、系统的学校教育,为将来的成才奠定基础。
3.学校生源背景这些学生的家长一方面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加上很少参加学习或接受家教培训,缺少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条件,难于指导孩子成长。
另一方面在城市从事一些劳动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工作,收入也很低。
大部分临时租房居住,每个月除了房租等日常开支,所剩无几。
由于为生活而不停地奔波,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使他们忽视了家庭教育。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定期向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让民工子女在依法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同时,让他们从小在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加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丰富学校教育水平的内涵,提升学校教育的水平。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外出务工现象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这就带来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作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希望,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旨在深入了解他们的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问卷采用了多种类型的问题,包括家庭情况、学习状况、课外活动、家庭关爱等方面,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教育现状。
三、调查结果1.家庭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普遍缺乏对子女的教育关爱。
大部分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缺乏家庭的陪伴和教育资源。
2.学习状况在学习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调查显示,他们大多就读于当地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出现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
此外,课后辅导的机会也较少,难以弥补正式课堂教育的不足。
3.课外活动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课外活动较少,主要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不高。
缺乏足够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使得他们的兴趣和综合素质发展受限。
4.家庭关爱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普遍缺乏家庭关爱,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受到一定影响。
四、问题分析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面临着多重问题。
首先,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们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片面和不完善的情况。
其次,缺乏家庭关爱和指导,导致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增加。
五、解决方案为了改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政策支持,提供相应的教育补助和资助政策,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中国的经济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从事劳动工作。
然而,随着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大量子女,这群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情况的调查,旨在了解他们的教育、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情况,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帮扶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了5个城市中的10个城区,通过街头访问的方式,得到了945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情况、家庭状况、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教育情况根据调查数据,近四分之一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未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而将近一半的子女仅就读于初中以及更低学历的学校。
这说明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难题。
2.家庭状况调查显示,约有60%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独生子女。
超过80%的子女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
这一结果暗示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家庭环境上的缺失和不稳定。
3.生活质量尽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中生活,但他们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超过60%的子女没有居住在独立的房屋内,而是与其他工人家庭共同居住。
其中,约70%的子女没有居住证,这对他们的社会福利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4.心理状况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有超过40%的子女面临着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关爱、人际关系不稳定、自卑心理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关注这些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临以下问题:1.教育机会不均衡。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这些子女多数只能就读于相对较差的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他们的发展受限。
2.家庭环境不稳定。
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祖父母抚养,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生活条件不良。
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的调查报告
研究外来务工子女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了解这一群体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为 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为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教育措施提供 依据。
研究目的和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外来务工子女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收集外来务工子女及其家长的相关信息,包括家庭 背景、学习状况、社交行为等。同时,对相关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了 解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环境和日常生活状况。
02
行为习惯现状及问题
学习习惯
缺乏良好的学习计划
外来务工子女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教 育,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学习方法不当
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培训,这些孩子往往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逃避困难
当遇到学习难题时,他们往往选择逃避或放弃,而不是积极寻求 解决方案。
行为习惯。
校园氛围
一些学校可能存在对外来务工子 女的歧视或偏见,导致孩子产生 自卑心理,影响其行为习惯。
教育方式
一些学校可能过于强调成绩,忽略 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孩子缺乏 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认同
外来务工子女往往面临社会地 位不高的问题,缺乏社会认同 感,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一些
社区应当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 的接纳和关怀,为他们提供良 好的生活环境和氛围。
企业应当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 权益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融 入和发展。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适应力较强
外来务工子女在适应新环境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他 们能够快速融入新的集体,与同学建立友谊,积极参与 学校和社区活动。
家庭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往往较为忙碌,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较少,难以对孩子进 行有效的家庭教育。而孩子的行为习惯往往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塑造。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地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在城市里上学,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便是作业习惯的养成。
因此,本文将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策略。
一、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状态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往往生活在不稳定和贫困的环境中,家庭压力大,与家人相处时间有限,缺乏家庭支持和关注,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作业习惯。
因此,有必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状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二、建立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要想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确定固定的作业时间和地点为孩子设立固定的作业时间和地点,对孩子准时完成作业很有帮助。
此外,作业时间和地点应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以便孩子集中注意力。
2.与孩子交流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沟通渠道,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给予关注和支持。
通过交流,建立孩子信任感,激发他们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3.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家长需要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夸奖进步,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学习和作业的问题,帮助他们排解学习中的疑虑和困惑。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资源比较匮乏,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家庭也没有条件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
因此,要建立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互联网+学习”、“亲子阅读”、“社会实践”等。
1.开展“互联网+学习”通过开展“互联网+学习”,提供各种教育资源和学习工具,帮助孩子在家里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
在这方面,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网上图书馆、学习网站、家庭学习软件等,让孩子利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
2.推进亲子阅读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故事书和其他书籍,鼓励孩子阅读、思考、交流并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了解社会和家庭的关系,增强其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
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第一篇: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普及教育的难点与薄弱环节。
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低素质、低文化、贫穷的现象将在务工群体中世代延续下去。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繁荣,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于情、于理、于法,他们的下一代都没有理由被排除在教育之外。
如果今天的务工子女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权利,那么,他们长大成人后,就很难融入到主流社会当中,很可能成为新一代文盲。
我校虽是一所区属小学,但是位于城中村的位置,学生生源差异较大,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居多,本地学生也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从事着搬运、建筑、小商小贩等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素质也急需提高。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不够,家庭生活与教育的环境不理想,使我们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
在家庭教育的方法欠科学,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仍然是高压式的“棍棒教育”等。
在家庭教育上存在诸多失误: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生理、心理教育;重提供物质,轻精神教诲;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缺乏客观冷静的评价;庸俗的处世态度;轻视体力劳动教育;滥用奖赏;过度体罚或乱发脾气等。
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也就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希望通过实验,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水平,让家校形成合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课题的研究,了解本校外来人员子女家庭生活状况,孩子家庭作业完成状况,父母自身的教育状况及对小学教育的态度及对孩子的影响。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到2005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有200多所私立民办务工子弟学校,他们已对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展开了研究。
培养外来工子女按时完成作业习惯的研究
培养外来工子女按时完成作业习惯的研究[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逐渐走向繁荣,越来越多来自于农村的务工人员纷纷涌入城市,加入到了城市建设的队伍中来,浩浩荡荡的务工人员的孩子们也跟随父母走入到了城市中心,开始了离乡背井的动荡生活,然而,由于生活环境不佳,缺乏约束性的学习监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常常出现不按时写作业的情况,久而久之甚至养成了不写作业的坏习惯,这种现象值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 外来务工子女;按时完成作业;习惯一、外来务工子女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分析外来务工子女之所以没有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他们身处的环境所决定的,这部分学生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看管,使得学生产生了自由、放任的习惯,而且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条件也十分落后,有限的居住空间,没有适合学生静心学习的环境,也有一些学生由于从农村偏远山区走来,基础薄弱,无法跟上城市学校的学习进度,也就无法按时完成作业。
这其中也反映出我国城乡教育教学水平与教育观念的巨大差距,以及外来务工子女生活状况的窘迫,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足,以及教育方法的不当。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1、以鼓励和帮助为主导激发孩子完成作业与城市学生相比,外来务工子女无论在自身生活条件还是学习状况方面都严重落后,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自信心,在平时的学习中表现不积极,在没有教师与家长的辅导关怀下,一些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自觉放弃学习的倾向,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状态,教师就要积极发挥师者的关怀作用,本着鼓励与帮助的原则,多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辅导与精神上的激励,教师要本着一视同仁的思想来看待这部分学生,要明确他们目前的状态,平时的课堂上多给予回答问题的机会,要了解他们的弱项,在课外时间给予额外的辅导,对于那些积极上进的外来务工子女要展现和蔼、正直的师者形象,让学生敢于接近教师,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配合教师,同教师沟通,为教师提供深入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机会,进而给予学生关怀和帮助,学生也会在一个健康、和谐的氛围下成长。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往往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而缺乏监护和关注,因此在作业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
如果家庭条件有限,可以在学校或社区提供学习场所,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学习。
2. 定期监督和检查作业:教师和家长应该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确保他们按时完成任务。
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是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有效手段。
3. 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给学生建立奖励机制,激励他们完成作业。
可以设置小奖励,例如赞扬、表扬信或小礼物,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
4. 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指导,对于学习方法和技巧缺乏了解。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做好笔记、合理利用学习资源等。
5.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 加强家校合作:教师和家长应该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家长传达学校对学生作业的要求,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7. 倡导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合作,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同举办一些艺术、体育等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教育部门、社区以及全社会都应该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策略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指随父母从农村流入城市生活和学习的孩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往往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将孩子留在老家或者送到城市的留守儿童学校或者亲戚家里。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人格养成至关重要。
制定一份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业习惯的指导和管理。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形式,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家长普及孩子作业习惯养成相关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孩子的作业问题。
政府还可以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定,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作业习惯给予指导和监督,确保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学校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业习惯的培养。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学校是他们习得作业习惯的主要地点。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作业习惯的培养活动,比如作业习惯教育周、作业习惯教育月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作业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
学校还可以开展作业指导班、作业检查等活动,辅导孩子们做作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家庭应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业习惯的关注和培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孩子的作业习惯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外来务工人员的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作业情况,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去,帮助他们制定作业计划、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养成认真、自觉、科学的作业习惯。
家长还应该注重对孩子的作业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保证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
四、社会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业习惯的关注和支持。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常常处于较为特殊的环境中,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8.程方生;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县城集聚现象剖析——以江西省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1期
9.徐建平;于林夫;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两为主”政策的再思考——基于对浙江慈溪市的考察[J];教育与经济;2008年01期
4.龚红莲;“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来自深圳“姚圩街”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J];社科纵横;2006年03期
5.胡基学;论农民工子女教育[J];现代农业;2006年12期
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吴霓;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四、解决我国农民工进城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监护体系
(二)降低农民工子女教育成本
(三)改城市社区的治理功能
(五)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制度
五、结语
(二)本文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找出解决我国农民工进程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
10.曲正伟;周小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基于公民身份缺失的归因[J];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七、院系论文指导委员会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农民工进城子女教育的现象综述
二、我国农民工进城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求学存在困难
(二)受教育质量不高
(三)学习环境差
(四)失学率高
三、我国农民工进城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外来务工家庭亲子阅读存在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
外来务工家庭亲子阅读存在问题及对策开题报告在咱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外来务工家庭的生活真是五味杂陈。
说实话,很多外来务工的爸爸妈妈,整天忙于工作,回到家时真是疲惫不堪,哪里还有力气陪孩子读书呢?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读书的机会少之又少,亲子阅读更是稀缺得像大海捞针。
可咱们知道,亲子阅读可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啊。
听说,亲子阅读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真是“鸡蛋里挑骨头”,可问题就是这么难解决。
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们,放学后往往是“吃了睡,睡了吃”,放下书包就玩手机,或者跟小伙伴们在外面疯玩。
书本就像被遗忘的角落里的灰尘,越来越厚。
想想,书中自有黄金屋,里面的世界多精彩啊。
可是,家长们忙着加班,孩子们的阅读就成了一道缺口,谁能弥补得了呢?很多外来务工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面对那些厚厚的书,心里也打鼓,更别提跟孩子一起讨论故事情节了。
孩子们上学的环境和同龄人也有很大的差异。
有的孩子一放学就能回家被温暖包围,享受亲子时间,有的孩子却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家。
没有那个“书声琅琅”的氛围,阅读自然就成了一种奢侈品。
哎,真是有心无力,想要改善,却常常感到无能为力。
于是,亲子阅读就像在沙漠中寻找绿洲,渴望却无从下手。
有些外来务工家庭的父母虽然忙,但心里还是很关心孩子的。
他们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哪怕再辛苦,都是为了给孩子铺路。
但是,问题又来了,孩子的教育成本高得离谱,报班、买书,真是让人“肉疼”。
很多家庭只能选择自我安慰,心里想着“我努力工作,孩子也会理解我”。
然而,亲子阅读这一块,真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想要改变现状,咱们可以先从小事做起,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阅读的环境。
比如说,在家里摆几本好书,或者在手机上下载一些绘本APP,让孩子们在闲暇时能够接触到书籍。
哎,要知道,读书不一定得“山高水远”,有时在家里,轻轻松松翻翻书也是一种享受。
再说,读书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非得坐在桌前。
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
城乡结合部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不乏有大量的子女,这些子女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外来务工人员人数将继续增加,如何解决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教育、社会、政策等多个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为城市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撑,优化劳动力结构,推动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3.现有政策及措施分析
4.解决方案及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分析比较法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统计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和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
五、论文结构
本论文拟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调查分析
第四部分:政策及措施分析
第五部分:解决方案及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
六、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指出问题所在,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11
省级课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背景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日益增多,他们正逐渐成为校园内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特别是对于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学校,如何办适合的学校教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0年,在沈阳市行政区划的大背景下,我校由原东陵区划入沈河区。
由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35%,家长及子女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传统的“吸金石”效应,本学区生源质量也逐步下滑,学生各方面基础均相对薄弱。
经过对校情、学情的充分研究分析,学校也召开了多层次的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探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教育问题,进而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做了一些尝试,但始终没有成体系的去研究。
2011年,我校被纳入沈阳市第一批百所提升学校,上级部门给了很多政策倾斜,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仍是学校要突破的瓶颈; 2012年5月,我校作为初中学校代表,参加了“沈阳市教育质量检测与评估”项目, 我校八年级6个班学生全部接受了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社会性评价调查、家庭背景问卷调查。
2012年10月,我校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心理与学习评价中心,反馈给我们三份报告,报告中呈现出来的数据,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有三分之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因此,自2013年开始,我们就着手这一课题。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本课题从学校现有三分之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一实际出发,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如何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适合的教育为突破口,以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
随着沈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省市务工人员选择到沈阳就业,他们为沈阳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按照国家政策,作为接收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办学校,我们无条件接收,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不同的省市,区域教育差距比较大,教材衔接问题,文化差异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情况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普及教育的难点与薄弱环节。
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低素质、低文化、贫穷的现象将在务工群体中世代延续下去。
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繁荣,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于情、于理、于法,他们的下一代都没有理由被排除在教育之外。
如果今天的务工子女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权利,那么,他们长大成人后,就很难融入到主流社会当中,很可能成为新一代文盲。
我校虽是一所区属小学,但是位于城中村的位置,学生生源差异较大,学生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居多,本地学生也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从事着搬运、建筑、小商小贩等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素质也急需提高。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不够,家庭生活与教育的环境不理想,使我们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
在家庭教育的方法欠科学,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仍然是高压式的“棍棒教育”等。
在家庭教育上存在诸多失误: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生理、心理教育;重提供物质,轻精神教诲;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缺乏客观冷静的评价;庸俗的处世态度;轻视体力
劳动教育;滥用奖赏;过度体罚或乱发脾气等。
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也就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希望通过实验,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水平,让家校形成合力,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课题的研究,了解本校外来人员子女家庭生活状况,孩子家庭作业完成状况,父母自身的教育状况及对小学教育的态度及对孩子的影响。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到2005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有200多所私立民办务工子弟学校,他们已对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展开了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本校外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重点是针对外来务工子女作业完不成做一个系统的研究,使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居民的孩子一样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家庭作业,享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是以搬运、建筑、小商小贩等为主,他们的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全面性等。
通过我们的研究,希望能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平等的享受教育的环境,在完成作业上和家庭教育上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进一步关心外来人员子女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为这一特殊群体服务,促进他们不断发展。
(2)有利于教师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提高。
2、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将丰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为基础教育遍及每一个角落提供充分的依据。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过去,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上学却是一件难事,其实这是一种不平等。
现在学校向打工子女敞开了大门,这一举措使打工子女与本地孩子享受公平教育成为可能。
2、研究力量
本课题组成员由我校青年教师担任,与外来务工子女有可亲性,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水平,相信能通力合作,并能达到预期效果。
3、研究策略:
外来人员子女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调查研究;
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父母的管理方式以及对孩子教育的态度。
五、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外来务工子女:原籍非郑州市二七区,在王立寨附近打工人员的子女并且家住这个地方。
这些务工者主要以保洁、建筑、小商小贩
等,收入较少。
他们主要租住在村民的家中,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是指外来务工子女在家中完成每天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情况。
包括平时的书写作业、讲故事作业等,父母自身的素质及对孩子教育的态度等。
六、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课题假设:如果我们能切实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切实了解他们目前的教育状况并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那么更便于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那么这些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上会有良好的结果,随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及实际存在的问题。
2、通过课题研究,树立家长及孩子正确的教育理念。
七、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理论学习,端正对待外来务工子女完成家庭作业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社区等了解这一群体的家庭情况,及存在问题。
3、利用多种形式端正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多多及时了解现代教育子女的信息。
八、研究方法设计
(1)调查法:调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状况,实际水平,调查务工的
家庭教育情况,以便在今后的研究有的放矢地采取方法、策略。
(2)文献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阅读有关流动人口的报道、调查报告,了解社会生活中,人口流动促进经济发展,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专著,增强课题研究意识,学习相关课题。
(3)访谈法。
(4)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不断地阶段交流、总结,完善研究成果。
(5)个案法:结合课题需要,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孩子进行个案研究,切实抓好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并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
(6)比较法:针对课题研究中不同孩子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适合的方法。
九、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问卷调查和资料准备阶段,并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方案。
第二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2月,具体实施阶段。
将实验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并将实验的结果进行反馈和小结。
在实验的基础上多次进行实验,记录并小结。
第三阶段:2010年—2010年11月,进行总结。
1、召开家长会,进行家长之间的交流,总结好的方法。
2、写出论文。
十、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一)明确研究的职责、要求。
1、明确课题工作人员的职责要求。
2、明确研究过程、资料积累的要求:包括如何开展研究,如何做好资料积累的要求。
(二)建立研究管理制度。
1、时间落实:定期活动,每次活动内容做好书面记录。
2、要求明确:参加课题研究人员认真参加每次活动,定期写好心得文章,每学期完成一份专题总结。
3、资料积累: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注意积累保存,汇编成册。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撰写课题研究总结 2010年11月
撰写论文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