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作物所在小麦抗旱方面取得新进展

合集下载

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干旱成为制约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培育耐旱性强、高产稳产的抗旱小麦新品种势在必行。

临麦9号是针对当前干旱条件下小麦种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选育出的一种新品种。

通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和实践经验总结,临麦9号综合优异的抗旱性能和高产潜力,成为我国干旱地区种植的理想选择。

其选育目标旨在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改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小麦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在背景介绍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临麦9号的主要特点、选育方法、栽培技术以及生长发育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旨在为种植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指导,促进临麦9号在干旱地区的推广应用,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字数:240】1.2 选育目标临麦9号是针对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而选育的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

其选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产性:临麦9号在保持优良品质的前提下,力争取得更高的产量表现。

通过遗传改良和优良杂交组合的选育,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满足农民增产增收的需求。

2. 抗旱性:作为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临麦9号需要具备较强的抗旱能力。

通过筛选耐旱性强的亲本材料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方法,提高其抗旱性,确保在干旱条件下也能取得稳定的产量。

3. 抗病虫害性: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抗性指标,临麦9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病虫害性。

通过引入抗病虫害基因和培育出具有较强病虫害抗性的新品种,提高作物的全天候生长能力和抗逆性。

临麦9号的选育目标旨在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培育出具有高产、抗旱、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为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小麦种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正文2.1 主要特点临麦9号是一种高产多抗旱的小麦新品种,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高产:临麦9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平均亩产可达到800公斤以上。

小麦抗旱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小麦抗旱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 岛 科技 大 学化 工学 院生 物 学 实 验 室 , 1青 山东 青 岛 2 6 4 ‘. 60 2 2 中国 科 学 院 水 土保 持 与生 态 环境 研 究 中 心 黄 土 高 原 土 壤
侵蚀与旱地农业 国家重点 实验室 , 陕西 杨凌 7 2 0 ,. 1 1 0 3 重庆邮 电大学生物信息学 院分子生物学 实验室 , 庆 4 0 6 { 重 0 0 5
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随着水稻 、 玉米基 因组序列的完成与启 动, 这方 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本研究 结合 已有工 作 , 论述 小麦抗 旱 生理生 化和分 子生物 学及 生物技 术 研究进 展 与趋 势 。
关键 词 : 小麦 ; 抗旱 ; 理生 化 ; 子 生物学 ; 生 分 生物技 术
题 , 危机形 势将更 加严 重 。在此 形势 下 , 须全 面实施节 水农 业 和旱 作农 业 , 立 农 作物 ( 水 必 建 如小 麦 ) 旱 性综 合 抗
评 价体 系 , 进行抗旱 育种 的基 础与 应用 研究 , 这是我 国农业 可持 续发 展 的必 由之路 。 实行旱 作 农 业 的 关 键 是 提 高 作 物 抗 旱 性 和 水 分 利 用 效 率 , 育 抗 早 高 产 品 种 并 进 行 生 物 技 术 选 (itcn lg ) boeh oo y的开 发利用 研究 [ h 。上述 问题 是植 物生理 学 中的一 个古 老 的 问题 , 因近 2 1 ∞ 又 O年来 生物 化学、 生物 物理学 、 分子 生物 学等 学科 的发展 和现代 化测试 手 段 的涌现 而 不 断更 新 其 内容 , 且 已经 发展 成农 业 并 和生命科 学研究 的全球 性热 点之 一【 ̄。 目前全 世界 已有 5 国 家建 立 了相 关 于农 业 干 旱 问题 的研 究 机构 81 。 。 O个 30多个 , 国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会 于 19 设立 了包 括植 物 抗旱 、 0 美 98年 抗盐 等 逆 境 在 内的 “ 物 胁迫基 因组 功能 ” 植

小麦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小麦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做概 述 。
1 小麦抗 旱 节 水 的鉴 定指 标研 究进 展
小麦品系( 抗旱节水性的筛选鉴定是抗旱节水小麦选育过程中最重要措施之一 , 种) 通过抗旱节水 小麦品系的筛选鉴定可为抗旱节水小麦育种提供优异种质 , 还可应用于杂交后代的分离群体 , 并依此筛 选优异的高代材料进行品种选育 , 多年来国内外小麦育种工作者对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体系进行 了大 量研 究并 取得很 大成效 。 目前对 小麦 品系抗 旱性鉴定与评价 的指标研究很 多 , 主要包括其 产量性状 、 生 长发育 、 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 , 另外还有一些间接的抗旱性筛选鉴定方法 , 均对抗旱节水小麦育种工
(n i t o u l r Bo g a Tcnl i , 慨 Iste fN le & ioi l e o ge tu ca l c h o s
Aa e yo A r u ua Si cs r q 800 ,C ) cdm gi l rl c ne ,Uu i 30 0 h f ct e m
作具 有重 要作用 和一定 指导意义 。图 1
1 1 形态学 指标 .
1 11 根 ..
根系是小麦的重要器官 , 它在小麦的生长发育 、 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
证明 , 根系大小和根活力在植物种间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许多人曾经认为:根系越庞大, “ 作物获得水
分就越多 , 因而就越高产。但随着对根系的深入研究 , ” 有人认为不应片面追求庞大根系在抗旱方面的作
维普资讯
新疆农业科 学 20 , (3 : — 3 074 ¥ )3 4 4 6 X n ag g cl r c ne i i r ut a Si cs jn A 樊哲儒 , 王延 军, 李剑峰 , 吴振 录

生长中小麦品种抗旱性状遗传分析

生长中小麦品种抗旱性状遗传分析

生长中小麦品种抗旱性状遗传分析作物的抗旱性状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中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了解中小麦品种的抗旱性状的遗传机制对于提高麦类作物的抗旱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抗旱性状的定义、评估方法,以及遗传分析的角度来讨论生长中小麦品种抗旱性状的研究。

一、抗旱性状的定义和评估方法抗旱性状是指作物在干旱环境下能够保持正常生长和发育的能力。

抗旱性状一般包括水分利用效率、耐旱生长、耐旱适应等几个方面。

其中,水分利用效率是指作物在干旱条件下有效利用水分的程度;耐旱生长是指作物在干旱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耐旱适应是指作物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适应干旱环境并保持正常生长。

评估中小麦品种的抗旱性状可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田间试验中,可以通过控制灌溉水分量和研究不同的灌溉制度来模拟干旱环境,观察中小麦的生长状态和产量。

在室内试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中小麦的生长指标,如根长、苗高、叶面积等来评估抗旱性状。

同时,也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相关基因的表达。

二、遗传分析方法遗传分析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中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找出与抗旱性状相关的基因。

遗传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连锁分析、QTL分析和基因组关联分析。

1. 连锁分析连锁分析是通过分析染色体上的连锁标记与抗旱性状的连锁关系来确定与抗旱性状相关的基因。

通过家系和杂交群体等遗传实验,可以确定抗旱性状是否受到单个基因的控制,以及基因的遗传模式(如显性或隐性)。

同时,也可以确定基因位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进一步克隆相关基因提供线索。

2. QTL分析QTL分析是一种定位抗旱性状相关基因的方法,它是通过构建分子标记和表型数据的关联图谱来确定与抗旱性状连锁的数量性状位点(QTL)。

QTL分析可以将抗旱性状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从而找到与抗旱性状相关的基因组区域。

3. 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组关联分析是通过测量大量自然变异的位点与抗旱性状之间的关联,确定与抗旱性状相关的基因。

旱地小麦新品种汝麦076节水高产技术

旱地小麦新品种汝麦076节水高产技术

旱地小麦新品种汝麦076节水高产技术旱地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且在北方地区种植广泛。

由于气候变化和土地水资源短缺的影响,旱地小麦的种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们努力研发新的旱地小麦品种,并且注重发展适应节水高产的栽培技术。

在这个背景下,汝麦076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节水高产的新品种,同时也是一种充分考虑了环境和资源的新型小麦技术。

汝麦076是一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所选育的新品种,是一种适合旱地种植的小麦,具有优良的抗旱性和耐逆性,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地区具有很高的广泛适应性。

通过科学耕作,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品质,受到了农民们的一致好评。

汝麦076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汝麦076具有较高的抗旱性。

在干旱条件下,汝麦076的生长情况仍然良好,叶片翠绿,株型健壮,对于干旱地区的种植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它还具有较好的耐病性和适应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生长。

汝麦076具有较高的产量。

科学栽培下,汝麦076的单产量可以达到每公顷750-800公斤,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对于解决当前的粮食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汝麦076的品质也非常优良,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在食用和加工上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汝麦076的出现,为旱地小麦的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这并不是全部。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品种,科学家们还研发了一些适应节水高产的栽培技术,为农民们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节水灌溉技术。

在旱地小麦种植中采取合理的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对于汝麦076来说,科学家们建议采用滴灌或渗灌技术,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

科学施肥技术。

科学施肥可以帮助作物充分吸收养分,提高生长速度和产量。

对于汝麦076来说,科学家们建议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科学田间管理技术。

抗旱、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11

抗旱、抗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11

麦类作物学报㊀2020,40(4):封二J o u r n a l o fT r i t i c e a eC r o ps d o i :10.7606/j.i s s n .1009G1041.2020.04.17网络出版时间:2020G04G18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 ://k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61.1359.S .20200417.1319.002.h t m l 抗旱㊁抗条锈㊁丰产冬小麦新品种 陇鉴111收稿日期:2019G10G30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育种专项(2019G A A S 07);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7Z D 2N A 016G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324)第一作者E Gm a i l :N S L 1979@163.c o m通讯作者:李兴茂(E Gm a i l :L x m 75@163.c o m )倪胜利,李兴茂(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㊀㊀陇鉴11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冬小麦研究室于2005年以从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进的冬小麦品种1R G1为母本,以兰天1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育种法,通过在旱㊁寒生态条件下选择及多年多点产量鉴定等手段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抗旱㊁抗寒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产稳产,品质好,适应性广.其于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70012.1㊀生物学特性陇鉴111幼苗半匍匐,生育期平均270d ,株高平均95c m ,穗长平均8.6c m ,穗纺锤形,长芒,红粒.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寒㊁抗旱性好.千粒重平均35.5g ,穗粒数平均36粒,每公顷穗数平均37.2万,平均越冬率98%.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籽粒饱满.2㊀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0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4562.3k g h m -2,比对照陇鉴196增产1.1%;2011㊁2012和2013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459.4㊁4926.3和3353.4k gh m -2,比对照分别增产2.5%㊁8.6%和18.8%.2014㊁2015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4812.3和4615.5k gh m -2,比对照分别增产4.8%和5.5%,2年平均产量为4714.5k gh m -2,增产5.2%.2016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057.0k g h m -2,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7.8%,各试验点均增产.3㊀品质表现2013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分析,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15.82%,湿面筋含量33.2%,Z e l e n y 沉降值41.8m L ,吸水量65.3m L 100g-1,面团形成时间3.7m i n ,稳定时间1.9m i n ,弱化度169F .U ,粉质质量指数48mm ,最大拉伸阻力70E .U ,延伸性(E ,135)250mm ,能量23.4c m 2,R /E 比值0.28.面条评分78.5.4㊀抗锈性2014年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在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进行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混合菌表现感病,成株期对条中32号㊁条中33号㊁条中34号(原贵22G9)㊁贵22G4㊁水4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总体抗锈性表现优异.在审定后连续3年的多点生产示范中,该品种对条锈病表现高抗G免疫.5㊀栽培技术要点陇鉴111适宜于甘肃省中东部旱地及宁夏南部同类型山旱地区种植.甘肃省陇东及宁夏南部地区9月中旬播种为宜,播量应控制在165~187.5k g hm -2,以保苗300万~375万株 h m -2为宜;陇中地区9月下旬播种为宜,播量应控制在195k gh m -2左右,以保苗330万~375万株 h m -2为宜.根据地块土壤类型及肥力水平进行科学施肥,一般底施尿素90~150k g h m -2㊁过磷酸钙900~1200k gh m -2或磷二铵150~200k g h m -2,在返青前根据苗情长势,追施返青肥(尿素)75~90k g h m -2,形成壮苗,预防春季的冻害.在生育期注意防治病虫害.成熟期及时收获.。

优质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运旱20410及高产栽培技术

3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3 1 精选 种子 。 . 包衣 拌种
接 种抗 病性 鉴定 : 中感 条锈 病 , 高感 叶锈病 和 白粉
病 , 黄矮 病 。 感
2 3 品 质 分 析 .
播前人工或用精选机 精选种子 , 最好 在 阳光 下
晾 晒 1 2 , 种 子 量 0 3 的 7 的 “ 9 1 和 种 — d用 . 5 31”

会 审定 ( 审定 编号 为 国审 麦 2 0 0 4 。 0 8 1 )
2 品种 特 征 特 性
21 植物 学特性 .
试 , 均产 量 2 1 5k / 6 , 平 9 . g 6 7m 比对 照晋麦 4 7增 产 3 0 。2 0 —2 0 . 0 7 0 8年度 生 产 试 验 , 均 产 量 平
2 8 1k / 6 I, 8 . g 6 71 比对照 晋麦 4 T 7增 产 8 4 。 .
20 —2 1 0 9 0 0年 度 引 入 我 县 旱 地 示 范 种 植 , 该
该 品种冬性 , 早 熟 , 生 育 期 2 2 d左 右 , 中 全 4 成熟期 与对 照晋 麦 4 7相 当 。幼 苗半 匍匐 , 根系 发
达, 叶色 深 绿 , 长 健 壮 。分 蘖 力 强 , 脚 利 落 。 生 麦
年度 小麦 全生 育期 及 关 键 时段 降 水 偏 少 , 情旱 旱 象严 重 , 旱 2 4 0平 均产 量 1 1 5k / 6 n , 运 01 4 . g 6 7l。 较 晋麦 4 7增 产 4 8 。2 1 —2 1 . 0 0 0 1年 度参 加 县
员会 审 定 ,0 8年通 过 国家农 作 物 品种 审 定 委员 20
年度参加 山西 省 南 部 旱地 生 产 示范 试 验 , 均 产 平

小麦抗旱新种质衡562性状表现及分析

小麦抗旱新种质衡562性状表现及分析
资源 与利用
李慧敏 等 : 小麦抗 旱新种质衡 52性状 表现及分 析 6
小 麦 抗 旱 新 种 质 衡 5 2性 状 表 现 及 分 析 6
李 慧敏 赵 明辉 袁 邵华 , 赵 凤梧 王雪征 陈淑 萍。 , 。 。 , ,
Da ea Be e i o a。 ni l n d k v 。 Pa o up v g l v lHa t o e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选 育方 法 .
增代 ; 0 2 2年进行 F 代选育 ; 0 0 : 2 3年对收获 的 F 单 0 , 株进行辐射处理 , 并完成增代 ;04~ 0 9 , 2 0 20 年 辐射后
代选育。 2 2 主要特 征特 性 .
种 间远缘 杂交 、 回交 、 交 、 顶 辐射 处理及 系统选 育 。
( . 北省 农作 物抗 旱研 究重 点实 验室 , 河 北 衡水 030 1河 500;
2 Pa t rd c o eerhC ne, Pet y 1 2 9 8 Soa i) . ln Po ut nR sac e t i r is n ,2 ,2 ,lvka a 1 6
34 9 g6 7m , 9 .7k/ 6 比对照增产 9 0 % , .6 名列 2 4个参试品种第 1 名 。衡 5 2的育成 , 小麦 节水 、 6 为 抗旱 育种提 供 了具 有应 用价
值 的 新种 质 资 源 。
水、 旱处 理及 区域 试验 鉴定 。小 区行 长 81, I行距 T
l , 0 1 其中 l 、 、 、 gO o 12 9 1 g 0分别为 1 7 、 18 1 5 、 7 1 2 、 24 0 1 2 m的反射系数 , 0a 3 以对照抗旱指数为 1 调整截距。

旱地小麦育种的研究机理与进展

旱地小麦育种的研究机理与进展
及 其 与 抗 旱 性 的 关 系从 宏 观 到 微 观 的 不 同 层 次 进 行 了 广 泛
进行 高 抗逆 品 种 杂 交组 配 , 而从 后 代 分离 群体 中选 育抗 既
旱节水 小麦 品种 。
2 旱地小 麦育 种的研 究机理
研究 , 总结 近年 来抗 旱性 研究 的主 要成 果 。 多数 试验 研 究 结
维普资讯
大 田农艺
现 代农业 科技 )0 7年 第 2 20 4期
旱地小麦育种的研究机理与进展
倪胜利 张 国宏 李兴茂
( 肃 省 农业 科 学 院 旱 地 农 业 研 究所 , 肃 兰 州 7 0 7 ) 甘 甘 3 0 0
摘要 结合甘 肃省 农业科 学 院旱地 农业研 究所 3J ( 多年 的旱 地 小麦 育种研 究资料 以及 国 内外 4 O多篇相 关研 究 文献 , 旱地 小 麦育种 从 的研 究机 理 . 以及旱地 小 麦育种研 究趋 势和进展 等 方 面 , 对旱地 小 麦育种 的研 究做 了综述 。 为旱地 小 麦育 种研 究发展 趋 势有 两大 明显转 认 变 : 是 由 原 来 的 单 一 田 间 选 育 研 究 转 向 田 间 选 育 与 生 物 枝 术 相 结 合 的 选 育 研 究 ; 是 由抗 旱 性 生 理 遗 传 育 种 研 究 转 向 抗 旱 节 水 性 生 理 一 二 遗传 育种研 究。 关 键 词 旱 地 小 麦 : 种 技 术 ; 旱 性 ; 旱 节 水性 ; 究 方 向 育 抗 抗 研
旱地 小麦 的研 究方 法 的演绎 若 以不 同时期 所 采 用的 主
体 研究 方 法 上来 分 , 大体 可 以分 成 三 个阶 段 。 首先 , 早 采 最 用 的方法 就 是 田间形态 差 异筛选 法 , 用直 观 的 目测 法 , 利 进 行判 断 小麦 的抗 旱性 强 弱 , 同时 在成 熟期对 不 同小 麦 品 种

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一、选育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其中包括旱情的加剧。

旱地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抗旱性和产量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终于选育出了一种高产多抗旱的新品种——临麦9号。

二、选育过程1. 材料选择在选育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市场上常见的小麦品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材料收集,包括国内外的相关品种。

根据抗旱性和产量进行了初步筛选,选取了一些抗旱性和产量表现突出的材料,作为后续的杂交亲本。

2. 杂交育种在育种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杂交育种技术,通过对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选育出了具有抗旱性和高产量特点的F1植株。

经过连续的选择和优化,最终得到了临麦9号这一优质小麦品种。

3. 优化栽培条件除了杂交育种外,我们在选育过程中还进行了对栽培条件的优化,包括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不断的实验和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临麦9号的产量和抗旱性。

1. 高产性经过多年的选育,临麦9号在产量方面表现突出,其单株产量较传统品种有着明显的提高,可以为农民提供更丰富的收益。

2. 抗旱性临麦9号在抗旱性方面表现优异,可以在干旱季节稳产,大大降低了农民的风险,也为我国的粮食生产稳定提供了保障。

3. 抗病性临麦9号对一些常见的小麦病害具有一定的抗性,减少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降低了病害防治成本。

4. 适应性广临麦9号适应性广,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为不同地区的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种植选择。

四、栽培技术1. 地块选择临麦9号适宜在肥沃湿润、排灌便利、地势平坦的平原、丘陵和山地地块栽培。

2. 良种选育选用新鲜、有活力的品种种子,采用浸种和复种的方式,提高出苗率和株势。

3. 适时播种在北方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播种。

南方地区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合适的播种时间。

4. 合理施肥在栽培过程中,要进行合理施肥,既要充分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又要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污染。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新品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新品种

新品种现代农村科技2020年第7期衡麦26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50品种来源:良星99/良星661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生育期比对照济麦22稍早。

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耐低温。

株型紧凑,株高75.8~81.1cm,茎秆粗壮、旗叶上冲,抗倒伏。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

平均亩穗数47.3万,穗粒数34.2粒,干粒重38.6g。

高抗条锈病、叶锈病,抗干热风,落黄好。

抗旱节水性鉴定:2017/2018年节水指数0.954/1.050,两年平均节水指数 1.002,节水性较强。

品质中筋:2017/2018年粗蛋白质(干基)14.4%/15.0%,湿面筋29.5%/30.0%,吸水率61.1%/59.7%,稳定时间3.5/3.8min,最大抗延阻力253.0/395.0Rm.E.U.,拉伸面积52.0/73.0cm2。

2突出特点节水高产、多抗广适。

3产量表现2016~2017年度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广适性品种试验黄淮冬麦区北片区域试验,21点汇总,平均亩产566.9kg,比对照济麦22增产1.90%,增产点率76.2%。

2017~2018年度续试,21点汇总,平均亩产477.0kg,比对照济麦22增产3.65%,增产点率81.0%。

两年平均亩产522.0kg,比对照济麦22增产2.11%,增产点率78.6%。

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14点汇总,平均亩产498.5kg,较对照济麦22增产3.88%,增产点率100%。

4适宜区域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种植。

5栽培要点精细整地,施足底肥,足墒播种,播后镇压。

黄淮北片麦区适宜播种期10月5~15日,适期播种亩播量12~15kg。

根据返青期苗情、墒情和天气状况,适当推迟春一水至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25kg左右。

小麦只浇一水,亩产1300斤至1500斤!三个抗旱高产品种可选择

小麦只浇一水,亩产1300斤至1500斤!三个抗旱高产品种可选择

小麦只浇一水,亩产1300斤至1500斤!三个抗旱高产品种可选择这三个小麦品种,都是来自正规的农科院,普通农民普通播种,亩成穗可以在50万以上,非常容易“少浇水,高产量”。

一,山农42山农42号是山东农业大学培育而成。

最大的优点就是抗旱能力突出:节水指数 1.225—1.348(对照品种为1),属于绿色节水品种。

而且,审定公告的亩穗数48.6万穗,穗粒数32.9粒,千粒重44.6克=“亩成构成”1426斤。

也就是说,普通农民正常播种每亩用种25斤,亩成穗50万以上。

“山农42”株高80.1厘米,株型紧凑——在中下等肥力不用喷施控旺剂,株高保持在75厘米左右的“黄金株高”(因为株高低于70厘米,需要55万以上亩成穗才能稳定高产),中上等肥力地块可以喷施一袋多效唑加影响力液肥加渗透增效剂,以利于抗倒+抗病+抗“倒春寒”。

2022年6月11日,在河北省馆陶县只浇水一次,平均亩产1500多斤。

二,衡麦29衡麦2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培育而成。

审定公告的亩产构成:亩穗数47.2万穗,穗粒数34.0粒,千粒重45.1克=1447斤。

普通农民正常播种每亩用种25斤,亩成穗50万以上。

虽然亩成穗低于“山农42”,但是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强于“山农42”,抗旱鉴定数据暂未公布——请注意,这是旱作农业研究所培育的品种,抗旱能力差不了。

“衡麦29”株高77.6厘米,株型紧凑——属于最利于稳定超高产的“黄金株高”(因为株高低于70厘米,单株生物产量偏低),高中低肥水地块均可种植。

三,冀麦665冀麦66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而成。

审定公告的“亩成构成”亩穗数48.8万穗,穗粒数34.8粒,千粒重44.6克——与“山农42”的亩产构成相似(只在穗粒数方面多2粒左右),与“衡麦29”亩成穗多1万多+穗粒数多0.8粒,但千粒重低0.5克。

普通农民正常播种每亩用种25斤,亩成穗50万以上。

“冀麦665”株高78厘米,但“株型较松散”是一个弱点(应该株型紧凑为好)。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60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60
栽 培 要 点: 适 宜 在 山 东 省 旱 地 或雨养地块种植,建议播期为 10 月 1 日至 10 月 12 日,667 平方米基本 苗 20 万~ 25 万,播深 4 ~ 6 米。 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文 / 李豪圣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 60
63
产量表现:在 2015 ~ 2016 年度 山东省旱地区域试验中,667 平方米 平均产 438.1 千克,较对照鲁麦 21 增 产 3.4%;在 2016 ~ 2017 年度山东省 旱地区域试验中,667 平方米平均产 483.5 千克,较对照鲁麦 21 增产 5.35%; 两年区试 667 平方米平均产 460.8 千 克, 较 对 照 鲁 麦 21 增 产 4.38% ; 2017 ~ 2018 年旱地组生产试验,667 平方米平均产 440.5 千克,比对照品 种鲁麦 21 号增产 7.3%,位居所有参 试品种第一位。2018 年,在招远实打 验收达到 667 平方米 749.13 千克。
第 9 月 上半月刊
济 麦 60 系 山 东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作物研究所新近育成的旱地小麦新 品种,其杂交组合为 037042× 济麦 20。2018 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审定 编号:鲁农审 20180023 号。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 株形半紧凑,叶色深,叶片上冲,抗 倒伏,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 均:生育期 229 天,比对照鲁麦 21 早熟 1 天;株高 74.8 厘米,667 平方 米最大分蘖 88.4 万,有效穗 38.5 万, 分蘖成穗率 43.3 %;穗形纺锤,穗 粒数 35.4 粒,千粒重 41.5 克,容重 789.1 克 / 升; 长 芒、 白 壳、 白 粒, 籽粒硬质。2017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 条锈病免疫、高抗叶锈病、中感白粉 病、中感赤霉病。越冬抗寒性较好。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种新型小麦品种。

经过长期的杂交选育和筛选育种,烟农836综合了多种抗旱、耐寒、耐病特性,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适应性。

以下是烟农836的选育进程及其主要特性分析。

烟农836的选育目标是培育一种高产、抗旱、耐病的小麦新品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选育过程中针对小麦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性等性状进行了综合筛选和评价,在多年的田间试验和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育出了烟农836。

烟农836具有较高的产量特性。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烟农836的平均亩产达到了600公斤以上,较传统品种提高了15%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该品种的较长的生育期,充分发挥了小麦生长的潜力。

烟农836还具有较强的产量稳定性,不仅在好年景中表现良好,而且在干旱年份也能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

烟农836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在干旱环境下,该品种能够有效地调节水分代谢,减少蒸腾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烟农836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比较早期品种下降更少,根系发育更好,能够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保证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烟农836对常见的小麦病害也具有一定的抗性。

该品种对于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抗性较强,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影响。

这主要得益于烟农836的优良抗病基因的引入和组合,使得该品种具有较为全面的抗病能力。

烟农836是一种具有高产、抗旱、耐病特性的小麦新品种。

经过长期的选育,该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适应性,并能够在干旱和病虫害等恶劣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生长和发育。

烟农836的引种推广将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粮食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高产抗旱小麦是农作物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研发出具有抗旱性和高产性的小麦新品种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烟农836是一种具有高产抗旱特性的小麦新品种,其选育过程经历了一系列的育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小麦生产提供了新的选择。

本文将对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选育过程1. 遗传资源筛选选育烟农836的第一步是对小麦遗传资源进行筛选,通过对各类小麦种质的收集、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具有抗旱和高产潜力的优良种质作为育种材料。

2. 杂交育种在获取优良遗传资源后,育种者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通过对亲本的选择和配制,实现了不同基因型的组合,为烟农836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

3. 筛选育种经过杂交获得的杂种种子进行初步筛选和鉴定,选择出符合烟农836育种目标的个体进行后续的筛选育种工作。

通过对植株生长情况、耐旱性和产量等性状的观察和测定,逐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品系。

4. 筛选评价对最终筛选出的品系进行大面积的中后期试验,对其农艺性状和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和鉴定,最终选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的烟农836小麦新品种。

二、特性分析1. 高产性特点烟农836小麦具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其单株穗数多、穗粒饱满,成熟期短,能够在有限的生长期内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保证了高产的稳定性。

2. 抗旱性特点烟农836小麦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保证了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在干旱环境下依然保持较高的产量。

3. 优良的品质特点烟农836小麦的籽粒大小均匀,外观饱满,质地坚实,具有较高的面筋和品质蛋白含量,适合于加工制作各类面食产品。

4. 适应性广烟农836小麦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季节都能够表现出稳定的生长和产量表现,因此受到广大农户和种植者的青睐。

国审抗旱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品育8161的选育

国审抗旱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品育8161的选育

国审抗旱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品育8161的选育王敏;姬虎太;张定一;曹勇;马小飞;李晓丽;姜兰芳;郑彩平;赵云娟【摘要】品育816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长4802为母本、临优920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5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a共26点次平均单产5 041.5 kg/hm2,较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6.0%,增产点率为76.9%.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单产5 016.0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4.6%.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倒伏、抗寒性好,适宜在山西省晋南,陕西省宝鸡、咸阳、铜川,河南省以及河北沧州旱薄地种植.【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8【总页数】3页(P1248-1250)【关键词】国审;小麦;品育8161;选育【作者】王敏;姬虎太;张定一;曹勇;马小飞;李晓丽;姜兰芳;郑彩平;赵云娟【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临汾市农业局植保站,山西临汾0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小麦是山西省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60万~66万hm2,是山西人民的主要口粮[1-2]。

山西省旱地小麦面积主要集中在运城、临汾、晋城,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85%以上[3-5]。

旱地小麦在山西小麦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山西的小麦总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9]。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旱地小麦更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种植品种。

由于气候变化和土地资源不足等原因,旱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烟农836这一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应运而生。

如何选育出这一新品种,以及它的特性和优势,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内容。

一、选育背景烟农83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一种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

其选育背景主要来源于对于旱地小麦产量和抗旱性能提升的迫切需求。

在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这些都是制约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选育一种既能够适应干旱条件,又能够保证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选育出这一新品种,科研人员首先进行了对旱地小麦的抗旱品种进行基因筛选和交配。

然后通过连续的育种和选择,将具有抗旱特性的优良品种进行交配,最终选育出了烟农836这一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

二、烟农836的特性分析1. 抗旱性能强烟农836具有很强的抗旱性能,能够适应干旱环境的生长条件。

在日照充足、气温适宜的情况下,烟农836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即使是在干旱条件下,烟农836也可以保持较高的产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旱地小麦产量不稳定的问题。

2. 产量高烟农836的产量非常高,经过大面积的试种和田间实验,发现其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以上。

这种高产量的特性,使得烟农836成为了北方干旱地区种植的首选品种。

由于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烟农836的高产量可以为粮食生产提供很大的帮助,可以极大地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除了抗旱外,烟农836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和耐寒性。

在北方地区,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许多小麦品种在生长期间易受到霜冻和病虫害的影响,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而烟农836正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改良,使得它在寒冷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对霜冻和病虫害也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是由中国农科院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一种小麦新品种。

它是在长期的选育实践和研究基础上培育而成,具有很好的抗旱性能和高产潜力。

下面我们将对其选育及特性进行详细分析。

烟农836的选育从1997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多个世代的筛选和杂交育种,经过长期的选优和鉴定,最终确定烟农836为新品种。

在选育过程中,科研人员以提高品种适应干旱环境和提高产量为目标,通过选择抗旱性较强和高产量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并结合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方法,对多个性状进行联合遗传改良,最终获得了优质高产、抗旱性好的烟农836。

烟农836具有以下特性:1.抗旱性强:烟农836对干旱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

这得益于其根系发达、抗旱酶活性高以及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等特点。

2.高产潜力:烟农836是一种高产小麦品种,其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传统品种提高了相当多。

这主要归功于其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和对养分的有效利用能力。

3.病虫害抗性较好:烟农836对常见的小麦病害和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4.优质特性:烟农836的籽粒具有良好的品质特性,如蛋白质含量高、面筋性好等,适合于加工和制作面食产品。

烟农836是一种具有抗旱性强、高产潜力大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它的选育经历了多个世代的筛选和杂交,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和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方法,最终获得了具备抗旱性、高产量和优质特性的烟农836。

这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加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海涛:当好小麦“芯片”工程师

高海涛:当好小麦“芯片”工程师

高海涛:当好小麦“芯片”工程师作者:张书栋顾晶晶郭飞飞来源:《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2年第08期炎炎夏日,骄阳似火。

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记者看到在洛阳农林科学院的晒场上,一个个牛皮纸袋整齐地排列着,里面装着脱粒后的种子。

该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高海涛正在认真进行小麦考种,丝毫没有因为天气炎热而放下手中的工作。

高海涛27年来一直负责抗旱节水、高产优质小麦的育种工作。

在水资源匮乏的北方,抗旱能力是影响小麦等农作物产量最重要的因素。

而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育种创新的难度,丝毫不亚于工业领域。

豫西丘陵山区十年九旱,麦田靠天吃饭,这种半湿润易旱区在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中约占1/5,在小麦“芯片”工程师高海涛看来:“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具有得天独厚的旱地区位优势,挑起既要抗旱又要高产的战略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也无比光荣!”势头强,育种技术新突破种业是战略性核心产业。

一直以来,洛阳农林科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全方位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提出“454”发展战略,制定“国内领先的抗旱小麦育种科技创新高地”目标,力争向旱地要粮食、向科技要效益。

抗旱小麦新品种培育一直是洛阳农林科学院的强势领域,从“牙咬、眼瞪、鼻子闻,一把尺子一杆秤”到如今的分子育种,高海涛见证了洛阳种业技术的飞速提升。

“以前必须等到麦子成熟,才能最终判定新品种的培育是否成功,现在麦苗刚长出来,取一个叶片,就可以通过分子手段,精准判断新品种的各项指标和特性。

”高海涛说。

为了测试抗旱小麦新品种在极端情况下的生长情况,高海涛和团队成员选择用旱棚鉴定小麦抗旱性。

小小干旱棚,解决了科研大难题,成为小麦科研成果的“温床”。

在试验田里,几个折叠式大棚一字排开,一旦降雨,这些大棚就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确保小麦在整个生长周期内不接触一滴雨水。

从播种到收获,近7个月时间里这些小麦都要经受干旱的煎熬,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才能选出最抗旱的小麦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875
农化科技
解析产量性状及耐逆性的遗传基础是通过分子手段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前提。

该研究以小麦自然群体、加倍单倍体群体及衍生系群体为材料,在水、旱、热及旱加热四种处理环境下对重要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结合利用小麦660K SNP 芯片,旨在发掘环境稳定性产量相关位点;发掘广适性相关位点;分析高产性与耐逆性的遗传关系及其对小麦改良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旱胁迫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大于热胁迫,对有效穗数及单株产量的影响小于热胁迫,两者对千粒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旱加热胁迫对小麦各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最大。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的295个关联位点中,包括环境稳定性位点及广适性位点(Fig 1),其中22个位点与连锁分析结果重合。

进一步分析发现,多个与耐旱系数及耐热系数均相关的位点与耐旱热系数无显著相关,说明旱加热胁迫不仅仅是两种胁迫的简单相加,小麦对于多重胁迫的响应可能涉及不同的分子机制。

此外,该研究发现6个位点不仅与产量相关,也与耐逆性相关,然而这些位点与两者的遗传效应均相反,体现了高产与耐逆性在遗传上的平衡关系。

该研究进一步通过单倍型区块分析锁定候选区间,对区间内基因进行注释,发现重要广适性相关候选基因。

其中,TraesCS6A02G124100和TraesCS6A02G124200不仅与单株产量相关,同时与
多种耐逆性相关,两者为旁系同源基因,转录组数据表明,两者在旱、热及旱加热处理下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因此对该基因进行深入分析有望揭示作物高产与耐逆之间平衡关系的分子机制。

此外,该研究对自然群体及两个衍生系群体进行选择性清除分析,发现该研究中30.7%的产量相关位点可能受到了育种选择,其中对于环境稳定性或广适性位点的选择几率较大。

此外,作者发现4个位点同时与产量及耐逆性相关,对这些位点的单倍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相关优异等位基因或单倍型的频率随育种年代逐渐升高,反之,耐逆性相关优异等位基因或单倍型的频率随育种年代逐渐下降(Fig 2),此结果与表型变化趋势一致,意味着在我国小麦育种进程中,对于高产相关基因的强烈选择可能影响了耐逆性优异单倍型的传递。

当前全球气候多变,极端气候频发,如何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的思路改良育种选择模式,在高产的同时提高小麦品种稳产性,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备受关注,该研究从稳定性及广适性的角度解析小麦产量、耐旱性及耐热性的遗传基础,获得重要遗传位点及候选基因,并采用多种群体分析性状间遗传相关性及育种选择方向,为小麦重要基因功能研究及育种改良提供重要参考及技术支撑。

(小麦研究联盟)
农科院作物所在小麦抗旱方面取得新进展
口/李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