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青海蒙古族人口迅速减少的历史原因初探

合集下载

我国蒙古族人口迁移特点的成因分析

我国蒙古族人口迁移特点的成因分析

海经济 发达 和生存环境 优越 的地 区迁 移 。2 0 1 0 年, 蒙古族 人 口在浙 江 省 0 . 6 9 万人 ,  ̄2 0 0 0 年 增 加0 . 3 3 万 人 ,增 长
9 0 . 6 8 %; 在海 南省 0 . 3 5 万人 , 增加0 . 1 6 万人, 增 长8 3 . 4 2 %。 三 是“ 回流 ” 本 民族 聚集 地 。2 0 0 0 — 2 0 1 0 年的十年 问 , 全 国蒙古 族人 口增 加 了1 6 . 7 9 万人 。其 中 , 内蒙古 自治 区蒙古族人 口
1 . , I -J 傀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
我国蒙古族人 口
— — —
点的成因分析
一/ /— — 一
二、 影 响蒙古族人 口迁移 的因素分析
进 入2 1 世纪 , 我 国经济全 面发展 进入 高速增长期 。社
属、 投 亲靠 友和其 他等9 种, 其中, 前4 种可合 称为经济 性原 因, 后5 种可合称 为社会 性原 因。由于对更加美好 生活的追
求 和 向往 , 经济 型和社 会 型迁移人 口迅 速增 加 , 而且 已经 占到 十分 重要的地位 。虽然 , 户籍制度仍 在设置城乡 壁垒 , 但其 效力 E t 减 。在这种情 况下 , 形成 了大量 蒙古族流 动人
增加 了2 3 . 0 7 万人 , 相反 , 其他省份蒙古族人 口合计减少6 . 2 8
万人 。四是在本 民族集聚 区由经济相对落后 地区 向经济发
口进 城工作 、 求学、 搬 迁 以增加 收入 、 改变生 活命运 和改善 生存 环境 。 2 0 1 0 年, 在蒙古族人 口中, 城镇 人 口2 7 6 . 2 8 万人 , 占总人 口的4 6 . 1 9 % ;乡村 人 口3 2 1 . 9 0 万 人 , 占总 人 口的 5 3 . 8 1 %。与十年前相 比 , 蒙古族城镇 人 口比率提高 了1 3 . 4 9

试论清末民初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减少的原因

试论清末民初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口减少的原因

彳 己 至 萄 彳 :
口 、 , 口 6 、 I ,

: 爿 ; j 口 f v 习 量

3 6


J :







乏 基
芝 菱 6 I 萎


( I
日 、墨 量



6 1
、s 乏 乏 l
1 口 r






’ : 口
J之
拳 彳 季 口 、 ,萎
. 殳
口文 、 ,

呈 口 、 ,戈
J s I
蔷 . )
( 量 I
于龛 量 罢 牙 要
:毫 亨 要 J 乏 毒
芝 乏 委
. (



芝耄
芝 . 6多 I . 妻 妥灵 匹 垂 6 I

荽 善


1.争 . 墨 是 一乏



6萋 I
_ ] 6.
蔓 n u:

f a
m 。 ∽ 要 。
. q ( 更 6 I
。 萤
。p 芝 砉 要 萋 (重 、 之 乏 6? 口 I 、 . 叠 , 爿 ’ 口 曩 口 ; = .

Q习 乏 芝 : 口 - 宇 +乎 6 1 乏
萤 . 乏 垂

6 I
(薹 1
兰 罢 垂
J 萎 乏
妻 委 罢 . 蔓 戈 毫 .
u 莓 里乏
口  ̄
之 善

《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研究》范文

《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研究》范文

《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研究》篇一一、引言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其中蒙古族是该地区的重要民族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在青海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旨在通过对青海蒙古族历史记忆的研究,探讨其文化传承、历史演变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青海蒙古族的历史渊源青海蒙古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

在元朝时期,蒙古族在青海地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统治,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

在清朝及近现代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青海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也经历了多次变迁和调整。

因此,研究青海蒙古族的历史记忆,需要从多个历史阶段进行综合考察。

三、历史记忆的传承方式历史记忆的传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青海蒙古族中,历史记忆主要通过口头传承、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式得以延续。

其中,口头传承是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

老一辈的蒙古族人会通过讲述家族历史、民族传说、英雄事迹等方式,将历史记忆传递给下一代。

此外,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也是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

例如,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婚礼、葬礼等文化习俗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

四、历史记忆的内容与特点青海蒙古族的历史记忆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民族起源、迁徙、战争、文化交流等方面。

这些历史记忆不仅具有地方特色,还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例如,在青海地区的蒙古族中流传着许多关于英雄事迹的传说,如抗击外敌、保卫家园的故事等。

这些传说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青海蒙古族的历史记忆还具有独特性、连续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在面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时,蒙古族人民能够保持对历史记忆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能够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

五、历史记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青海蒙古族的历史记忆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通过传承和发扬历史记忆,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渊源和文化传统,从而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宗教信仰现状调查

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宗教信仰现状调查

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宗教信仰现状调查介绍青海海西州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自治州,其地处青藏高原的祁连山南麓,气候干燥,地貌多样,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著名景区。

海西州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其中,蒙古族传统文化是海西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宗教信仰则是维系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就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宗教信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举出五个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一、青海海西州蒙古族信仰宗教状况的背景蒙古族是海西州的主要民族之一,其宗教信仰结构也十分丰富。

海西州蒙古族信仰宗教主要分为藏传佛教和萨满教。

萨满教是蒙古族祖先信仰的一种,其信仰体系包括“信神、拜风、敬祖、祭灶”四大要素。

随着蒙古族地区佛教的传入及其对蒙古族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的吸收和融入,蒙古族信仰宗教结构逐渐演变为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体,萨满教和其他少数宗教信仰为辅的格局。

而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的宗教信仰现状则会更加多样和丰富。

二、大型宗教节庆活动举办较少对于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而言,宗教信仰最具代表性的往往是宗教节庆活动。

例如,藏传佛教中最大规模的活动藏历新年,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也有着诸如呼伦贝尔草原祈雨祈丰收等重大节日。

然而,在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中,大型的宗教节庆活动却显著减少,主要原因是其地处偏远,人口稀少,资源贫乏,财力有限。

三、萨满教信仰在较少的村落中得到传承萨满教是蒙古族祖先信仰的一种,其信仰体系在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中得到传承的情况比较少。

如今,在部分较少的村落中,萨满教信仰得到了一些传承。

萨满教信仰强调与自然界的和谐,尊奉神灵,崇拜昆仑山、祁连山等高山负责神灵,崇拜农业、畜牧业的主要神灵土地神等。

一些萨满教信仰者还会抚摸牲畜、跳神舞和唱诗经等方式表达敬重之情。

四、藏传佛教传承具有地域特点藏传佛教是海西州蒙古族村落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其传承的方式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

海西州地区居于青藏高原的南部,地质构造丰富,高山峻岭、河流湖泊丰富,环境极为恶劣。

少数民族人口下降之谜

少数民族人口下降之谜

少数民族人口下降之谜作者:李微敖原载2012年12月2日出版的《财经》杂志随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数据的发布,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出现在世人面前。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总人口增长了5.8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增长6.92%。

但在总人口继续增长的趋势下,满族、朝鲜族、侗族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却呈现出下降之势。

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

“异常”的下降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六普”),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普查。

2011年4月,“六普”主要数据以公报形式发布。

公告显示,中国的人口构成中,汉族人口为12.26亿人,占91.51%;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1.38亿人,占8.49%。

同十年前的“五普”相比,汉族人口增加0.67亿人,增长5.74%;少数民族人口增加0.07亿人,增长6.92%。

当时的公报并没有披露各少数民族具体人口数量,直到2012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辑的《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发布,这些数据才得以披露。

数据显示,相比“五普”时,中国有满族、侗族、布依族、朝鲜族、畲族、仡佬族、达斡尔族、毛南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独龙族、高山族及塔塔尔族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在下降。

其中,绝对数量下降最多的是满族,十年间人口减少了29.43万,下降比例2.76%;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塔塔尔族,下降26.53%,人口数量减少了0.13万。

在全国总人口及少数民族总人口皆处于上升通道之时,为什么这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却逆向下降呢?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民族普遍执行了远较汉族宽松的生育政策。

中国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具体的生育政策,由各个省份自行制定。

在大多数省份,允许夫妻一方为少数民族或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的情况下,无论城乡居民,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部分地方还允许生育第三胎。

不过,对于千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一些省份则只允许他们生育一胎。

蒙古人是怎样走向衰落的?

蒙古人是怎样走向衰落的?

成吉思汗及其儿孙所创立的惊天动地的业绩,历史上这样一个强悍的民族,为什么会衰落?是怎样衰落的?我带着这个问题,在图书馆里寻求答案。

经过一番认真的阅读和查考,一个比较完整的轮廓逐渐形成:从1206年铁木真登上成吉思汗的大汗位,到1368年元朝被推翻,是蒙古民族的鼎盛时期;从1368年开始的北元,到1644年满族人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是蒙古民族由盛转衰的式微时期;从1644年到1911年,是蒙古民族臣服清政府而无所作为的衰败时期。

也就是说,兴盛162年→式微276年→衰败267年。

继承祖业的忽必烈,1259年登上蒙古大汗位,建都中都(后改称大都,即今北京),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立了元朝。

他还在当藩王时,便思“大有为于天下”,怀有奋力开拓疆土的雄心。

经过二十年的胜利征战,于1279年击灭南宋,统一了全中国,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辽、宋、夏、金、吐蕃、大理等国持续三百多年的并立和相互攻战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幅员之广超过了汉代和唐代。

他不仅使辽东、漠北、西域、云南等地进入大一统,而且吐蕃地区从此正式并入中国,意义非常之大。

在巩固了对中原汉地的统治后,他又立即着手恢复对西道诸王(四大汗国)的政治控制,征抚并用,使这些宗藩国维持与元朝的正常关系,并由此架起了东西方间的桥梁,使中国同外国的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了极盛时期。

忽必烈称帝后,其保守、嗜利和黩武等消极因素都有发展。

采行汉法、改革落后旧制的工作陷于停顿。

邀宠大臣阿合马等人主持国政,吏治腐败,专注搜刮,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为了对外战争,打造出征海船,沿海和江南地区徭役日益加重。

人民不堪沉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纷纷起义。

而这时,大漠南北受封的蒙古诸王连年相互混战,有的甚至叛离朝廷。

因此,在忽必烈在位35年于1294年逝世之后,元朝已是强弩之末,皇位递传九代仅74年,农民大起义埋葬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元帝国。

道光朝抚辑青海蒙古人口流移述论

道光朝抚辑青海蒙古人口流移述论

赵巾帅道光朝抚辑青海蒙古人口流移述论―、乾嘉道三朝青海蒙古人口的流移情形和硕特蒙古固始汗部自17世纪30年代进人甘青藏区后,遂以席卷之势在短短数年间控制了整个藏区。

然而,自罗卜藏丹津事件之后,留居于甘青藏区的青海八台吉开始走向持续衰落。

至嘉道之际,“曩 日震撼西陲的蒙古”,已经“一蹶不振了”。

111甚至早在乾隆中期,青海蒙古在清廷眼中已经成为了“懦怯无 能”121的代名词。

作为青海蒙古衰落的重要表征,芈一之先生强调:“在靠天放牧的社会,一个民族人口的多寡是该民族盛衰的重要标志之一。

”131据测算,青海蒙古在雍正三年编旗时共约17000余户,近11万 人;至嘉庆十五年,总计6216户,共僧俗男妇大小28935 口 道光朝,青海蒙古持续减少。

究其原因,人口出生率、婴幼儿存活率的降低,抑或死亡率的提高,容或有之,但缺乏明显的史料佐证<3不过,青海蒙古 人口的流散,却是造成人口大量减员的不争事实。

道光二年十月,满洲官员那彦成被清廷任命为陕甘总督。

此前,那彦成不仅两任陕甘总督,还曾担任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t 研究》(批准号:17ZDA177)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巾帅(1997-),女,河南开封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史研究。

摘要:青海蒙古自蒙藏分治之后,陷入持续的衰落之中,人口的大量流移即为其重要表征。

自雍正朝末开始,至道光朝初,青海蒙古人口流移规模越来越大,蒙古民众散布于沿边各府、厅、州、县,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也威胁着清朝的边疆民族地区政策。

为此,清朝不断加大对流移人口的抚辑力度。

道光初年,在那彦成的主持下,制定了一整套抚辑政策。

这些抚辑政策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因不能改变清朝的整体政策框架,亦无意于改变区域社会的政治制度,也就不可能消除造成青海蒙古人口流移的根源性问题。

关键词:道光朝;青海蒙古;人口流移;抚辑青海蒙古在罗卜藏丹津事件后陷人持续衰落的困局,人口流散是其显著特征。

清朝不修长城,用三大绝招,让蒙古族人口锐减90%

清朝不修长城,用三大绝招,让蒙古族人口锐减90%

清朝不修长城,用三大绝招,让蒙古族人口锐减90%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王朝以来,历代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都来自于北方,甚至不惜动用大量国力来修筑长城,明朝更是重修万里长城,设置九边重镇数十万大军以御蒙古。

嘉峪关但自清朝入关以后,却再未修筑长城而有效统治蒙古族,做为本来就是少数民族的满族来讲是怎么做到的?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政策:一、“南不封王,北不断亲”满蒙和亲笼络利用蒙古贵族,不断派遣宗室女子和亲,甚至包括皇帝亲生公主在内,以所谓满蒙联盟共同压制汉人,这就是“南不封王,北不断亲”二、分封以制其力满清分内蒙古为四十九旗,外蒙古为八十六旗,严禁牧民越过本旗游牧,否则直接处罚该旗王公。

因为既不能越界游牧,又不可能南下侵掠抢劫,所以清时蒙古对天灾的抵御能力,竟为历朝草原民族最弱,一遇灾荒只能活活等死。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帝国控制南西伯利亚后,不但阻截了草原部族北上迁徙躲避天灾的可能,同时再也没有源源不断的游牧民南下进入蒙古草原,作为新鲜血液补充,造成了草原人口大幅度减少。

同时禁止蒙古人接触先进汉文化,包括蒙古王公在内,也不允许聘请汉人书吏学习汉语汉文,收藏汉文书籍,以此愚民政策来稳定自己统治。

三、崇释以制其生满清更大力弘扬喇嘛黄教,对喇嘛给予种种优待,即“崇释以制其生”。

喇嘛教中的黄教是禁止娶妻的,大量蒙古男子因为生活困苦,冲着清廷对喇嘛的优待而出家,变成了不事生产的纯寄生人口,自然就不能再和蒙古女子组成正常稳定的家庭,更摧残了草原的生产力;而这些女子为维持生计,大都做了去蒙地行商的汉族商人之情妇或说外室;同时喇嘛们从活佛以下,对戒律也并不谨守,因此导致了不正当性行为在草原普遍流行。

大航海时代来临后,西班牙人将梅毒从新大陆带来,向全球扩散;这一明朝以前不曾有过的可怕疾病,也因此在卫生环境不佳的草原泛滥开来。

而梅毒是可以通过母婴直接传染的“胎毒”,就更加严重影响了人口增长。

建国后有个统计数据,1950年在内蒙牧区成立性病防治所时,牧区性病患病率高达59%,或者说五个人中就有三个患病;人民政府花了十五年时间,1965年将其降低到0.5~2.4%,1977年复查时未再发现新患及先天梅毒儿,历时二十余年,始将其杜绝。

蒙古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少?有很多历史与现实因素!

蒙古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少?有很多历史与现实因素!

蒙古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少?有很多历史与现实因素!现在的蒙古国范围内,历史上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地域。

铁木真兴兵征讨吞并蒙古高原上的各个部落后,人口不过60万,灭掉南宋时,不超过200万,元朝鼎盛时,大量其他少数民族加入,人数也没有超过300万(加上内蒙一带有400万)。

明朝时,蒙古分为鞑靼、瓦剌,两部之间互相争战,人口一直无法增长。

到了清朝,满清统治者对蒙古人更加刻薄,经常驾驭蒙古各部互相攻击,又在蒙古高原大规模推行黄教,每家都强制一人出家当喇嘛,相当于自我绝育。

种种措施下来,到了清末民初,这块土地上的蒙古人仅剩下了四五十万,民国时期,蒙古、苏俄、北洋政府、日本人等势力先后角逐,加上还有内部革命与清洗,经济凋敝,人口锐减。

好不容易发展到现在的300万人口的规模,这也是蒙古国历史上的最极限数量。

相对于蒙古国的广袤面积(一百五十六万平方公里),三百万的人口数量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每平方公里不过两个人。

蒙古国人口少的原因,除了以上所说的战争和宗教原因,最主要的当然还是地理本身。

蒙古国地处高纬,北部气候湿润,但是太冷,有大量冻土地带,南部更多的是干旱的荒漠戈壁,都不适合人类生存;草原的过度放牧现象严重,承载不住太多人口数量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全世界的蒙古族人口早就超过了1000万,但大部分的蒙古族人口在中国的内蒙地区,至少有650万;俄罗斯联邦境内的蒙古族人口也不少于100万;如果算上蒙古族的近亲鞑靼人等民族则远超2000万。

也就是说,很多蒙古人在历史上选择了离开这片土地生活,所以蒙古高原人丁不旺也就在所难免。

蒙古国男性同志有酗酒的爱好,很多疾病随之伴生,也大大提高了冻毙、伤害等原因的意外死亡率。

还有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对精子的伤害,二是对女性朋友的身体和精神伤害,喝醉了打老婆是家常便饭,蒙古国现今存有三万个女性单亲家庭,她们宁肯单身也不找本国平庸男性,可以说正是这种伤害的阴影所致。

青海蒙古族文化变迁的类型分析

青海蒙古族文化变迁的类型分析

第42卷第5期2020年9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Qi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42,No5Sept2020青海蒙古族文化变迁的类型分析艾丽曼(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自元至明、清,蒙古诸部陆续进入青海,对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布于青海不同区域的蒙古族受自然地理环境、政!、宗教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文化变迁呈现出差异性和多元化,至20世纪已经形成不同的文化变迁类型,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青海蒙古族;文化变迁;类型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7章编号:1000-5102-(2020)05-0052-061227年伴随着成吉思汗灭夏攻金的军事活动,蒙古族进入了青海,自此与这里的各族人民长期相处,相互影响,互通有无。

在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青海蒙古对青海乃至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政治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青海作为连接中原与西域、内地与西藏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不同民族汇集融合之地,青海蒙古族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至20世纪已经形成不同的文化变迁类型,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一、蒙古部众入青海蒙古王室与藏族及藏传佛教的接触,开始于蒙古灭西夏及西征中亚的战争中”1205 —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领兵攻打西夏,并于1227年渡过黄河,进攻积石州,破临洸、洸河、西宁等地,蒙古部众到达青海”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汗时继续西征和南进, 1235年窝阔台汗将原西夏的河西地区赐给其三子阔端作封地”1239年秋,阔端派部将多达纳波率军进乌斯藏,途经多堆(今海南州和果洛州相邻地带)、多迈(旧译脱思麻,今青海湖西南和黄河源一带)和索曲卡。

蒙哥汗即位后,1252年其弟忽必烈向西南进军,征伐大理”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又有蒙古部众进驻青海境内。

历史上蒙古人口锐减的重大战役

历史上蒙古人口锐减的重大战役

历史上蒙古人口锐减的重大战役清朝与准噶尔战役(人口损失60余万)准噶尔汗国系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所建的汗国,在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时期达到汗国巅峰,统治人口达500余万。

清朝与准噶尔之争前后延续达70余年,著名的战役包括乌兰布通之战、昭莫多之战、和通泊之战、光显寺之战等,最后因内讧、瘟疫等原因不敌清军,清军攻占准噶尔汗国后大开杀戒,准噶尔部大部分屠灭,经此役蒙古族人口损失达60余万,并彻底改变了天山南北的人口结构。

年羹尧与罗卜藏丹津之战(清朝与和硕特汗国)(人口损失15万-20万)和硕特汗国系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后裔固始汗所创立,统辖青藏地区,雄兵20万。

固始汗去世后准格尔汗国进攻拉萨,清朝与和硕特部联合击溃准噶尔汗国,后清朝欲加强的和硕特汗国的控制,并实施分化之策,和硕特汗国罗卜藏丹津清兵反清,年羹尧帅清兵镇压,并对青海地区的蒙古族进行无差别的歼灭,数十万蒙古族部众仅剩数万人,清朝又将他们划分29旗管理,实行“扶番抑蒙”(压制蒙古族,扶持藏民)政策,又要求凡内陆官员来青海,不管其官阶高低,青海诸王公须跪拜迎接。

在这种政策下,到新中国成立初进行人口统计时青海蒙古族仅剩2万余人。

明朝与云南梁王之战(人口损失10万—20万)1368年,元朝主力已退居漠北,元梁王占据云贵一代,统领20万雄兵,坚持与明朝对抗。

1381年朱元璋攻伐云南梁王,梁王不敌自缢殉国。

明军攻占云南后对蒙古族部众及其盟友进行了大规模清剿战,著名航海家郑和时年仅为11岁,却惨遭阉割,成了朱棣的家奴,可见当时景况之惨烈。

战后明朝从内陆大规模迁民之云南。

清朝与布尔尼布尔尼是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之孙,林丹汗败北清朝后,布尔尼被封为察哈尔亲王,其父则被囚禁于盛京。

因此布尔尼趁“三藩之乱”(吴三桂、尚可喜、耿金忠反清)起兵反清,被其妃子长史辛柱公主所发觉后向清廷告密,布尔尼遭到失败。

此役后,作为蒙古族的中枢力量的察哈尔部遭到种种苛刻的待遇,不仅成吉思汗汗位传承从此复存在,部众亦成为“满洲家奴”和兵丁来源,从盛极一时到逐渐衰落。

善战的蒙古人为何在清代突然衰弱

善战的蒙古人为何在清代突然衰弱

善战的蒙古人为何在清代突然衰弱有一部电影,叫《双食记》,吴镇宇、余男、江一燕主演,说的是吴镇宇饰演的大款是个花花公子,喜欢谈恋爱的刺激,于是背着老婆余男在外面找了个二奶江一燕。

余男为了报复,便隐姓埋名教江一燕做菜给吴镇宇吃,而自己在家里给吴镇宇做的菜则正好与江一燕的餐谱相生相克,两边吃饭就会伤肝、伤气、伤肾,总之什么都伤。

最后,“吃两家饭”的吴镇宇终于被美食毒药击倒,百病缠身,绝望自杀。

这样的美食杀人,其实在现实中不太可能,那是需要长时间持之以恒地吃相克的食物才能导致患病,绝不可能很快便把人弄得半死不活。

但编剧的构思很巧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进行破坏,单一的因素,往往不能有所效果,而看似不相关的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便会产生惊人的破坏力。

蒙古人在清朝的迅速衰颓,便是多重措施下持之以恒的结果。

首先,是对征服过程中抵抗者的屠杀。

在摧毁北元汗廷,归并漠南蒙古的战争中,察哈尔、土默特、内喀尔喀等部,便遭到极重摧残。

察哈尔部原有人口45万人左右,而经过抵抗——失败——复叛——再失败的循环之后,仅剩16929人。

土默特部原有人口54万,而皇太极兵临土默特时,下令“烧绝板升”(板升为蒙古语,意为城市),进行焦土政策,末代土默特汗投降清廷时,仅有部众3300人。

内喀尔喀五部原有人口10万左右,而在被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攻伐中,先后有三部彻底溃灭,剩余两部归附清廷时不足万人。

雍正时归并青海和硕特蒙古,“余五十以下,十五以上者,皆斩之,所杀数十万人,不但幕南无王庭,并无人迹”,青海和硕特原本二十余万的人口,仅剩“壮丁一万五千六百七十五名”。

而乾隆时灭亡准噶尔汗国,更是进行了“不得不除恶务尽也”的大屠杀,准噶尔蒙古“犯病死者十之三,逃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三,为我兵杀者十之五”,以至于“厄鲁特(清朝对准噶尔的称呼)种类尽矣”。

其次,是在人口锐减的情况下,实行盟旗制度。

清朝的皇帝虽并非出身纯粹的游牧民族,但非常了解游牧民族战斗力强盛之奥秘,那便是他们能够机动,能够在游牧当中以自己的需要分散、聚合,一旦时机成熟,看似星星点点的牧民们会迅速如滚雪球一样形成势若千均的声威和战斗力。

《清中后期蒙旗逃亡问题研究》范文

《清中后期蒙旗逃亡问题研究》范文

《清中后期蒙旗逃亡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清朝中后期,蒙旗地区出现了一股强烈的逃亡潮。

这一现象是历史背景下复杂因素的综合反映,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民族关系、以及政策调整具有极高的价值。

本文将围绕这一时期的蒙旗逃亡问题展开研究,以期深入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

二、清中后期蒙旗地区的社会背景在清中后期,蒙旗地区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

一方面,由于连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生活困苦。

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兼并和政府赋税的加重,蒙古牧民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

加之与周边民族或地区的矛盾冲突,使得蒙旗地区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三、蒙旗逃亡现象的成因1. 自然环境恶化:由于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牧民无法继续生存。

2. 土地兼并:地主阶级的崛起和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使得许多牧民失去土地。

3. 政府政策:政府对蒙旗地区的政策调整,如赋税加重、强制迁移等,使得牧民生活压力增大。

4. 民族矛盾:与周边民族或地区的矛盾冲突,导致部分牧民选择逃离。

四、逃亡现象的影响蒙旗地区的逃亡现象给当地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量人口的流失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影响了蒙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次,逃亡现象加剧了民族矛盾,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和谐。

最后,逃亡现象也使得文化传承和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五、应对蒙旗逃亡问题的措施针对蒙旗地区的逃亡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改善自然环境,保护草原生态,为牧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次,调整土地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同时,加强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六、结论清中后期蒙旗地区的逃亡问题是历史背景下的复杂因素的综合反映。

自然环境的恶化、土地兼并、政府政策和民族矛盾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面对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土地政策调整、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等。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这些原因你别不相信,看完只觉事实惊人!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这些原因你别不相信,看完只觉事实惊人!

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这些原因你别不相信,看完只觉事实惊人!蒙古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这些原因你别不相信,看完只觉事实惊人蒙古地区在历史上就是频发动乱之地,小编就带你了解了解。

汉朝之前,蒙古属于匈奴人的领地。

匈奴人被汉朝打败驱走后,尤其是到了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这里被鲜卑、柔然、回纥等少数民族轮流统治,更是战乱连绵。

到乐唐朝,蒙古才纳入中国的版图。

到了元朝是蒙古人最辉煌的时刻。

再来到清朝,看似满蒙一家亲,但是清朝统治者却控制着蒙古人口的整张,以防蒙古政变。

蒙古高原本就属于自然环境恶略,历史上的人口本来就少。

而游牧民族虽说有几十万骑兵,但是那是因为古代游牧民族几乎全民皆兵。

由此可见蒙古人口本来就不多。

再加上清朝有意控制蒙古人口的增长,这样一来蒙古人就更少了。

清朝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无非就是利用喇嘛教的影响,当时贫苦民众没有出路,只能把孩子送到寺庙去,这样蒙古人的生育率就大大地下降了。

还有同化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原本不多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成功征服世界之后却不得不面对分散以管理这样一个巨大帝国的困境,为了管理的需要他们不得不远离本土和远离群体,这使他们不得不在历史的演讲中被无情地同化掉。

据统计:具有成吉思汗基因的阿拉伯人就有1600万之多,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蒙古人失落的程度了。

就算是蒙古人没有远行,留在了本土,那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蒙古国地缘格局恶略:处于中、俄两个邻国之间,既不滨海,有不与中俄之外的其他国家接壤,天然缺乏对外交流通道。

北部紧邻高寒的西伯利亚,而蒙古高原上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草场基本分布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地区,蒙古国主要以沙漠戈壁地形为主。

恶略的自然条件使其长期保持着较为原始的游牧经济,游牧经济无论是相对工业文明或是农业文明都是相对脆弱的经济模式,一场天灾就可能导致部族人口大量减少。

最后,蒙古国现在已经有一半人口生活在首都乌兰巴托,现在的乌兰巴托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再加上蒙古人特有的饮食习惯,导致人均寿命不长,最新的统计结果是平均年龄不足70岁,女性达到了75岁,但男性只有不到65岁。

为何到了清末蒙古只剩下170万人

为何到了清末蒙古只剩下170万人

为何到了清末蒙古只剩下170万人
在清朝末期的时候蒙古和满清的关系并不好,满清一直提防着蒙古,为了让蒙古实力减弱,清朝统治者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蒙古人数大大减少呢?
首先,蒙古人必须出家。

根据《史料》记载,蒙古当时是由清朝喇嘛来统治的,满清喇嘛为了统治蒙古制定了一些规则,比如说一家有八口人那就必须要七个人来出家,五个人的话就必须四个人来出家。

由此可见这个制度使得出家人数大大增加,出家的人数增加了,那么充军的人数就减少了,军队的实力也就大大减弱了,而且家里只有一人的话必须成为平民。

其次,蒙古人排斥佛教。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蒙古族被清朝统治者大大削弱了实力,他们实力的减弱和清朝喇嘛政策是分不开的,而且随着新思想的传入,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起来,但是蒙古人却排斥佛教。

由此可见,由于蒙古族人排斥佛教,不信佛,所以清朝统治者对他们不待见,而且蒙古人的思想和当时广传的佛教思想相排斥,这也就导致了清朝统治者对他们赶尽杀绝。

总而言之,蒙古人的数量大大减少是由于当时的政策、背景,当然这也少不了蒙古人自身的问题,思想封建等都是导致蒙古人消失的原因。

青海蒙古在蒙古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青海蒙古在蒙古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 ■一之
出版物刊名: 西北民族研究
页码: 168-174页
主题词: 海西蒙古族;海西州;青海;蒙古史研究;哈萨克族;自治县;河南县;同德县;野牛沟;藏族
摘要: <正>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青海省蒙古族有50546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占全国蒙古族总人数(341万余)的1.48%。

主要聚居在海西州的都兰县、乌兰县和德令哈镇(海西州蒙古族18664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8076人),其余居住在海北州(3701人)的海晏县(托勒公社等)、祁连县(多隆和野牛沟公社)、刚察县(哈尔盖公社)和海东地区的湟源县(1059人)。

在清代划分为左右两翼盟29旗,黄河以南有4旗(在今河南县3旗,在今同德县1旗),今海西州有8旗,今海北州有12旗,海南有5旗。

解放后成立了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54年1月),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

蒙古人的衰落不是因为火枪的兴起,而是因蒙古人开始学会使用火枪

蒙古人的衰落不是因为火枪的兴起,而是因蒙古人开始学会使用火枪

蒙古人的衰落不是因为火枪的兴起,而是因蒙古人开始学会使用火枪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曾经打遍欧亚,辉煌无比的蒙古帝国,为什么在瓜分世界后在百年之后轰然陨落,并且每况愈下直到再也没有兴盛起来。

有人说因为蒙古兴起的时间刚好处在欧亚各强国的衰落期,所以能纵横世界,而当各国衰落期一过,开始兴起时,就只能一步步退缩,直到被压制。

也有人说是因为蒙古人没有自己引以为豪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中亚、中东、欧洲还是中国,都会慢慢的被当地人同化,最后成为一个边缘民族,没有自己的凝聚力。

更多人说是因为火枪的兴起,蒙古人传统的强弓骏马,慢慢被火器所压制,无法成为战场的主宰,而蒙古人没有与时俱进,才被世界所淘汰。

我认为以上原因都有一部分,但不是主要原因,蒙古人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不止是因为火枪的兴起,而是因为蒙古人开始学会使用火枪,最后开始依赖火枪。

很多人都知道,蒙古人兴盛于12世纪,靠着强悍的骑射能力打遍亚欧大陆,而骑射并不是蒙古人独有,在蒙古人兴起之前,中国历史上北方草原上各个时代的各种游牧民族,不管是匈奴、鲜卑、契丹、突厥都是以骑射著称,中亚、中东的游牧民族也是以骑射为主要作战方式,但最终却只有蒙古人以骑射得天下。

骑射作战,将骑兵的机动和弓箭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只要在合适的地形结合正确的战术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而骑射的威力要想发挥出来,对骑兵的要求很高,因为没有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射箭技术,是没有办法在奔驰的马上拉开强弓射中目标的,而要练就这样的本领非常艰难,这要求骑兵要有过人的毅力。

所以 12世纪的蒙古人之所以能够兴起,除了因为有成吉思汗的领导,也和他们自身强大的骑射本领以及过人的毅力分不开的。

他们爬冰卧雪,吃苦耐劳,在敌人最放松的时候突然出击打败对手,最终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而后蒙古帝国分崩离析,各汗国也相继灭亡,蒙古人的势力渐渐衰落,但直到17世纪,蒙古人欧亚的蒙古后裔仍然是当地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即使面对欧亚各国兴起的火器部队,蒙古人仍然凭借着强弓骏马打的有声有色。

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影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1. 历史原因:我国历史上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战乱、割据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地区的人口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

在一些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少数民族长期被边缘化,政府对其经济发展的投入不足。

这些历史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人口较少、经济发展较慢的现状。

2. 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我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多分布在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的边远山区和高原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缺乏交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限制了经济发展。

资源稀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等自然条件也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3. 教育和人力资源: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水平较低。

这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人才培养和引进难度较大,制约了经济发展。

由于基础教育条件落后,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匮乏也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4. 经济结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通常以农业为主,工商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多元的产业结构。

这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单一、产业发展潜力受限,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发展。

5. 政策和投入的不足:政府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投入相对较少。

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与其他地区相比明显不足,限制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了历史原因、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教育和人力资源、经济结构以及政策和投入的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为了推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扶持,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和引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蒙古族历史人口初探(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蒙古族历史人口初探(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蒙古族历史人口初探(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王龙耿;沈斌华
【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7(0)2
【摘要】蒙古族人口在清朝初期约217万,较明末稍有回升。

但由于清朝统治
者长期实行削弱蒙古族力量的政策,1840年后我国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致使蒙古族人口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清末降至172万。

民国时期因外蒙古独立,我国蒙古族人口减少54万以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蒙古族人口为131.6万。

民国时期蒙古族人口虽略有增长,但各地并不平衡,有的地区主要是农区、半农半牧区增长幅度较大。

【总页数】12页(P30-41)
【关键词】蒙古族;人口;清朝;民国;外蒙古;中国
【作者】王龙耿;沈斌华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内蒙古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09
【相关文献】
1.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入越华侨问题初探──以人口估算为中心 [J], 孙宏年
2.清中叶蒙古族和瑛家族诗歌创作谫议 [J], 多洛肯;贺礼江
3.唐初至清中叶江南人口的变化——答陈意新〈节育减缓了江南历史人口的增长?〉
[J], 李伯重
4.清中叶蒙古族和瑛家族诗歌创作谫议 [J], 多洛肯;贺礼江;
5.蒙古族历史人口初探(11世纪-17世纪中叶) [J], 王龙耿;沈斌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青海蒙古族人口迅速减少的历史原因初探
作者:陆勤
来源:《丝绸之路》2015年第24期
[摘要]青海蒙古族在朝代更迭、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中,艰辛而又坚韧地在青藏高原书写了一部辉煌而又惨烈的青蒙历史。

然而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他们却由强盛的统治地位发展到人口锐减、濒临灭绝,这在世界民族人口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关键词]青海;蒙古族;人口问题
[中图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4-0027-02
青海是一个汉、藏、蒙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在历史上朝代更迭、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中,一支生活在青海大地的蒙古族人民艰辛却又坚韧地在青藏高原书写了一部辉煌而又惨烈的青蒙历史。

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他们由强盛的统治地位,衰弱到濒临灭绝。

这在世界民族人口发展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情形。

笔者认为对其文化、经济乃至人口的发展作一些探究,对我们了解该民族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最早进入青海的蒙古族,是公元1257年忽必烈进攻南宋时,蒙古土默特达尔吾部在黄河九曲地区设术赤、阿以伯两个驿站和马场,战后这部分蒙古人留居了下来;正德四年(1509)至万历初,因分封和镇守之需,先后有29支约10万蒙古人进入青海。

17世纪前期,青藏高原政治风云迭起,藏传佛教内部教派纷争不宁,黄教受到敌视和打击,黄教首领罗桑却吉坚赞向卫拉特蒙古请求援助,卫拉特联盟讨论后决定由和硕特部固始汗和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担任统帅进军青海。

崇祯十五年(1642),固始汗完成了统一青藏高原的大业,成为青藏高原的最高统治者,同时将青海分封给他的八个儿子,以维护其对青藏的统治。

自此,蒙古人大规模进入青海,形成延续至今的青海蒙古,也称厄鲁特蒙古,是整个蒙古的四大部之一。

从芈一之《青蒙历史》等资料中可以看到,元代陆续入青的蒙古族连同清代入青的固始汗八子,蒙古人口约20余万人以上;雍正三年(1725)正式对青海蒙古诸部编旗时,青蒙人口有17000余户,不到11万人;而嘉庆十五年(1810)统计时,青海蒙古族29旗只有16216户,28935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时,西宁办事大臣衙门所存各旗户丁册档:“河北23旗共蒙古4500百余户”,加上没有计入的台吉乃旗1200百户,河南四旗6000千户,总计为11000余户。

1938年调查时蒙古有3万多人。

到1949年年末,青海蒙古仅余2.24万人。

从雍正年间到民国初年,这个掌控西藏王权、八子镇居青海的强悍民族,人口锐减几乎趋于灭亡,使我们不能不去分析一下人口迅速减少的根源。

在对大量相关资料的查询和筛滤中笔者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罗卜藏丹津的反清战争直接导致人口减
少;二是蒙古族推崇黄教,大量男丁出家不能生育,阻碍了人口繁殖;三是疾病影响,尤其是当地性病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妇女生育能力;四是民族冲突、军阀压榨导致人口大量流失。

一、反清战争导致人口锐减
青海蒙古之祖固始汗将水草丰美、地域广袤的青海分封给八个儿子,他和他的子孙统领西藏80余年。

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于政教斗争,被西藏宗教等多方势力消灭。

清政府在平定西藏之乱后,并没有按照青海蒙古王公贵族所期待的,将王权分封于他们,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明显限蒙抑蒙的措施,全部启用藏族宗教、政教人士掌控西藏,相当于结束了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王权统治。

被消弱和限制了权利的青海蒙古诸台吉对此极为不满,尤其是当时的实力人物罗卜藏丹津等,为“恢复先人的霸业”,他们萌生了反清情绪。

公元1722年,罗卜藏丹津借康熙帝病逝之机会盟反清,于雍正元年(1723)五月正式举兵。

战争持续了两年,于雍正二年(1724)被清政府剿灭。

但是这场仅仅两年的战争却给青海蒙古族带来巨大灾难。

根据《青蒙历史》记载,清军在攻打郭隆寺时,“毁寺,诛其渠,计杀六千余人”;“十六日,以兵三千破贼万余,穷二日之力,歼灭无遗,师旋。

攻加尔多寺,杀数百人”。

年羹尧征青海有云:临阵斩获者无算,有掳其全部者,除三人解京正罪,余五十以下十五以上者,皆斩之,所杀十数万人。

这场短暂的战争,使青海蒙古诸部人口大量死亡,牲畜损耗,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势力衰落。

人口总数由清初的20余万人,减少到10万余人。

二、推崇黄教,出家建寺,阻碍人口繁衍
罗卜藏丹津事件平息之后,青海蒙古社会已经极其贫困,但青海蒙古从上层王公贵族到底层贫困民众,依然纷纷将劳动力和大量钱财甚至所有家产奉献给寺院。

广大的苦难民众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神、佛身上。

推行黄教的蒙古王公贵族无力改变自己及民族的命运,也同样将来生寄托于藏传佛教。

青海蒙古社会,“一派喇嘛众多,寺庙日增”的景象。

仅以青海河南蒙古族为例,他们除在自己的辖区内兴建了拉卜楞寺、拉加寺、郎木寺、石藏寺等有影响的寺院,民国年间又修建了香扎寺,拉卡寺、达参寺、曲格寺、嘉科寺、德庆寺……数不胜数的寺庙建造、寺院开支令蒙古民众以极少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供养大量不从事生产却开销极大的寺院集团,加剧了社会贫困的同时束缚了人口的再生产。

皇太极曾说:“蒙古诸贝勒俱学喇嘛,致国势日衰,当以为戒。

”“蒙古之弱,纪纲不立,惟佛是崇。

于是喇嘛日多、人丁日减、昭庙日盛、种类日衰”。

除了财产的供奉,自明后期格鲁派黄教传入青海开始,蒙古上层放弃了原始的萨满教,全民推崇黄教,喇嘛便成了当时备受社会敬仰的人物,加之黄教僧侣的各种特权以及免除兵役,使蒙古男子都以出家为荣。

当时的父母们把男孩子送入寺庙为僧的数字,自17世纪70年代开始,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比例一直在增加。

青海蒙古人在家系不致断绝的情况下,大部分男孩子都会被送入寺庙。

青海蒙古男子出家入寺做喇嘛的年龄基本在10岁,而到了他
们的生育年龄(十四岁后),这些已为僧侣的男孩依照喇嘛教教规是被禁止结婚的,这就意味着凡出家当喇嘛的人,都是没有后代的。

如果说战争是外因减员,那么推崇黄教并热衷出家当喇嘛,则是内因。

外减内绝加之生计日趋窘迫,使得整个青海蒙古社会在赤贫之中苦苦挣扎,民族人口数量只降不升。

三、性病蔓延,生殖力弱,降低了人口出生率
在众多历史资料记载中,关于青海蒙古族人口问题,基本都集中在战争与宗教方面,然而深究当时蒙古社会包括青海蒙古社会生活实况,笔者从零星资料的搜集汇总中发现,还有一个影响青蒙人口增长繁衍的重要因素——性病。

虽然史料中提及甚少,但笔者通过多方查找核实后发现,当时的蒙古人中,性病蔓延。

据《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调查历史》记载,当地“性病流行、妇女生殖力弱”。

据《河南县志》(河南为青海蒙古族自治县)记载:青海蒙古在建政前性病发病率极高,一般在65.5%。

此外《青海省志》1941年的调查资料显示,青海地区性病感染,女性多于男性,育龄妇女患不孕症者高达40%~50%。

此外,据苏依拉《青海蒙古族妇女的生育习俗与生育观》一文记载,河南蒙古地区妇女盛行跪生式土法接生,产妇、婴儿死于产热褥、产后风、难产、胞衣不下、新生儿肺炎的很多,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极高。

建国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全改变了上述状况。

但在近代医疗条件非常差的青海牧区蒙古族中,性病蔓延的情况的确相当严重,使青蒙地区成年男女不但减弱或丧失了劳动力,更主要的是影响了妇女的生育能力,使无数婴儿夭折。

四、民族冲突、军阀压榨,致使人口流失
清政府在管理青海地区时,交替使用“扶藏抑蒙”、“扶蒙抑藏”的民族政策,抑制蒙藏民族力量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团结,蒙古族和藏族之间的民族矛盾也不断加深,两族间的劫掠、械斗和仇杀愈演愈烈,畜牧业生产严重受阻,导致百姓日益贫困,迫使大量穷苦蒙古百姓成群结队四处逃荒。

陕甘总督松筠于嘉庆四年(1799)十一月初一日给朝廷的奏折中称:“惟相离较远之番寨,从不入城,亦不听往召,深居山谷,往来自由,其头人不能约束,有名无实。

年久身故,不请更替,有无头人,地方官亦无从稽查。

既不服蒙古,渐生欺凌,始而偷窃,继而抢劫。

始不过一二人三五人,继遂数十人百余人,结队成群,日久为习,故蒙古深受其害。

加之蒙古未能体恤属下,多方苦累。


1939年哈萨克入青后,马步芳挑拨导致迁入青海的哈萨克人与蒙古、藏族发生仇杀,青海蒙古损失惨重。

例如可里沟,原1000多户、3500人,20万头牲畜;械斗后,余600多户,1200余人,2万头牲畜。

台吉乃,原600户,1200人,械斗后余153户。

另外马步芳的各项捐
税之重也令各旗牧民无法承受,牧业的简单再生产已难以维持,人口大量逃亡。

19世纪初叶,“各旗蒙古,俱已贫穷”,竟然有数万人“散外边内,插帐驻牧及沿边乞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