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冀闽)2021 - 2021版高中化学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渝冀闽)2021 - 2021版高中化学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专题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专题检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厦门双十中学期中)达康书记又追问环保局长:那么垃圾处理中,能随便
焚烧吗?焚烧垃圾会降低GDP的。
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 ) A.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
应 B.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C.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D.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
解析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垃圾处理中不能随便焚烧,在焚烧垃
圾过程中发生了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
2.(2021・福建师大附中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B.煤燃烧时可以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
为光能答案 D
解析电解装置将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B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
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内,C正确;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D错误。
3.(2021・江苏海安6月月考)江苏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防腐蚀是海上风电
的突出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的pH一般在8.0~8.5,对风电钢铁支架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 B.腐蚀总反应为4Fe+3O2+2xH2O===2[Fe2O3・xH2O](铁锈)的ΔH>0 C.钢部件镀锌前,可用碱液洗
去表面的铁锈
1
D.热喷涂锌铝合金,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答案 D
解析海水的pH一般在8.0~8.5,海水呈弱碱性,对钢铁支架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A错误;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为2Fe-4e===2Fe、正极为O2+2H2O+
4e
-
-
2+
===4OH,电池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接着发生的反应有4Fe(OH)2+O2+
4Fe+3O2+
-
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腐蚀的总反应为
2xH2O===2[Fe2O3・x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碱液与铁锈不反应,C错误;锌铝合金比Fe活泼,锌铝合金为负极,钢铁为正极被保护,减缓管道的腐蚀,D正确。
4.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
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答案 D
解析加入CuSO4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Fe失电子作负极,质量减轻,Cu在正极银圈上得电子,生成金属铜沉积在上面使其质量增加。
5.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下列CO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
-1
-1
2+
答案 D
解析甲、乙试管中大理石的状态和质量不同,甲中1 g粉末状的大理石,乙中2 g 颗粒状的大理石,产生气体的速率甲比乙快,产生气体的量乙是甲的2倍,因此甲曲线比乙曲线斜率大,乙曲线比甲曲线气体体积大,甲比乙先反应完,分析比较可知D项正确。
6.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2
N2(g)+2CO2(g)。
下列说法不正确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
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答案 A
解析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项错误;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提高v正、v逆,B项正确;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是“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C项正确;单位时间内消耗CO(代表v正)和CO2(代表v逆)的物质的量相等,再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
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实质反映了同一物质的v正=v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项正确。
7.(2021・铜陵市期中)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C(s)+H2O(g)===CO(g)+H2(g),能量增加(b-a) kJ・mol 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C.1 mol C(s)和1 mol H2O(l)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 kJ D.1 mol C(s)、2 mol H、1 mol O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
热量为a kJ 答案 C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
H2O(g)===CO(g)+H2(g) ΔH=(b-a) kJ・mol,A项正确;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1 mol C(s)和1 mol H2O(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 kJ,而1 mol H2O(l)变为1 mol
H2O(g)时要吸收热量,因此1 mol C(s)和1 mol H2O(l)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g)吸收的热量大于131.3 kJ,C项错误;由图可知,1 mol C(s)、2 mol H、1 mol O
转变成1 mol CO(g)和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D项正确。
8.根据下面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1
1 mol H2的共价键断裂
H2?g?2H?g?
吸收436 kJ能量
2
?形成1 mol HO的共价键
HO(g) 1?释放930 kJ能量 mol O的共价键断裂
21O?g?O?g??2吸收249 kJ能量
2
2
2
A.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吸收能量为490 kJ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1 mol H2(g)跟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释放能量为245 kJ
3
D.2 mol H2O(g)的能量比2 mol H2(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低答案 D
解析 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放出的能量为490 kJ,A项不正确;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B项不正确;1 mol H2(g)跟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g)释放能量为245 kJ,C项不正确;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2 mol H2O(g)的能量比2 mol H2(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低,D项正确。
9.纽扣电池可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
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
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 B.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
C.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Zn是负极 D.使用时溶液中电流的方向是由Ag2O极流向Zn极答案 D
解析由题意知,纽扣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故Zn为负极、Ag2O为正极。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A项正确;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使用时Zn是负极,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项正确;使用时溶液中电流的方向(即内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即Zn极流向Ag2O极,溶液中是由离子导电的,D项不正确。
10.据最近媒体报道,化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充电锌―空气电池,这种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储电量是锂电池的五倍,而且更安全、更环保,其反应原理为2Zn +O2+4KOH放电
+2H2O充电2K2Zn(O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 +4OH===Zn(OH)2↓ 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4 mol电子,消耗22.4 L氧气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浓度逐渐增大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正极移动,且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C
解析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选项A错误;放电时,电路中通过4 mol电子,则消耗标况下22.4 L氧气,选项B错误;充电时,电解池阴极反应为Zn(OH)4
-
-
-
2-
-
-
2-
+-
-
--
-
-
-
+2e===Zn+4OH,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
移动,即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阴极移动且发生还原反应,选项D错误。
11.某兴趣小组学生设计水果电池: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锌片和铜片
平行插
+
4
入新鲜西红柿中,再在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将西红柿换成橘子
后重新做实验,发现电流计指针没有发生偏转。
下列针对该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对比实验说明西红柿汁是电解质溶液而橘子汁是非电解质溶液 B.通过对比实验
得出西红柿汁:pH<7,橘子汁:pH>7 C.用橘子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不可能获得成
功
D.通过对比实验说明构成原电池条件之一是两极要和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形成闭合回
路答案 D
解析将西红柿换成橘子后重新做实验,电流计指针没有发生偏转,说明没有形成原
电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不能说明西红柿汁是电解质溶液而橘子汁是非电解质溶液,A项错误;通过对比实验不能得出西红柿汁:pH<7,橘子汁:pH>7,B项错误;用橘子也
可以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C项错误;通过以上分析和实验现象说明构成原电池条件之一
是两极要和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形成闭合回路,D项正确。
12.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当m、n、p、
q为任意整数时,下列说法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②体系的密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④各组分
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单位时间内 m mol A 发生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 也发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 答案 B
解析①如果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则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②因为在一个固定容积的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所以体系的密度不会改变,故不能据
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该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④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正确;⑤反应速率
v(A)∶v(B)∶v(C)∶v(D)=m∶n∶p∶q ,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发生断键反应等效于p mol C形成,同时p mol C也发生断键反应,故正确。
13.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3C(g);经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
下
-1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2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s ③平衡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 mol・L
5
-1
-1
-1
-1
-1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