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
主讲:黄冈中学教师舒宝⽣
⼀、复习策略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1、原理
(1)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进⾏检验。

如物质的颜⾊、⽓味、溶解性等。

(2)依据物质间反应时所产⽣的特殊的反应现象。

如:变⾊、放出⽓体、产⽣沉淀等。

2、特殊离⼦鉴别:
CO
3
2-加HCl溶液,能产⽣使Ca(OH)2变浑浊的⽓体
Cl-加AgNO
3
溶液,⽣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
4
2-加Ba(NO3)2溶液,⽣成不溶于硝酸的BaSO4沉淀;或⽤HCl和BaCl2溶液
NH
4
+加OH-能⽣成NH3·H2O,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蕊试纸变蓝Fe3+加OH-能⽣成红褐⾊沉淀
Cu2+加OH-能⽣成蓝⾊沉淀
H+酸的通性
OH-碱的通性
3、常见⽓体的检验
(1)氧⽓:带⽕星的⽊条
(2)⼆氧化碳:澄清的⽯灰⽔
(3)H
2、CH
4
、CO:点燃⽐较产物
(⼆)物质的提纯
1、物理⽅法
(1)过滤适⽤于可溶性固体和难溶性固体的分离
(2)结晶;蒸发结晶、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
2、化学⽅法
(1)⽓化法:采⽤加热或加⼊某种试剂,使杂质转化为⽓体。

如KCl中含K
2
CO3可加⼊HCl
(2)沉淀法:加⼊某种试剂,使杂质转化为沉淀。

如NaOH中含Ca(OH)
2可加⼊Na
2
CO3
(3)溶解法:加⼊酸或碱,使杂质转化为液体⽽除去。

如Cu中含少量的Fe,可⽤HCl或CuCl
2

(4)转化法:利⽤化学⽅法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KCl中含KClO
3
,可⽤加热的⽅法。

3、精盐提纯——除去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典例剖析
1、区别以下各组物质的⽅法错误的是()
A.刻划法区别黄铜和铜
B.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线
C.⽤酚酞试液区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肥皂⽔区别软⽔和硬⽔
解析:
酚酞试液遇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显⽆⾊,所以⽤酚酞试液不能区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答案:C
2、有四袋包装标志缺损的化肥,它们都是⽩⾊固体,已知其主要成份分别是(NH4)2SO4、NH4Cl、K2SO4、KCl,现欲鉴别它们,所⽤试剂最好是()
A.Ba(OH)2溶液B.NaOH溶液
C.BaCl2溶液D.AgNO3溶液
Ba(OH)
2溶液和(NH
4
)2SO4反应有刺激性⽓味的⽓体⽣成,同时还产⽣⽩⾊沉淀;
Ba(OH)2溶液和NH4Cl反应有刺激性⽓味的⽓体⽣成;Ba(OH)2溶液和K2SO4反应有⽩⾊沉淀⽣成;Ba(OH) 2
溶液和KCl不反应。

答案:A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法⼀⼀鉴别的是()
A.NaOH、HCl、CuSO4、MgSO4
B.Na2CO3、K2SO4、BaCl2、HCl
C.KNO3、HCl、CaCl2、NaOH
D.NH4NO3、H2SO4、NaOH、MgCl2
解析:
A中,先通过颜⾊可鉴别出CuSO
4,然后能和CuSO
4
反应⽣成蓝⾊沉淀的是NaOH,
然后能和NaOH反应⽣成⽩⾊沉淀的是MgS0
4
,余下的是HCl;B中,有⼀种物质能与
另三种物质中的两种反应⽣成沉淀,该物质为BaCl
2,与BaCl
2
不反应的那种物质是HCl,
与BaCl
2反应⽣成沉淀的两种物质中能与HCl反应产⽣⽓体的是Na
2
CO3,另⼀种为
K2SO4;D中,先可鉴别出NaOH,因为NaOH可与NH4N03反应有刺激性⽓味的⽓体⽣
成,⽽与MgCl
2反应⽣成⽩⾊沉淀,这样同时也鉴别出来了NH
4
NO3、MgCl2,余下的
2
SO4。

答案:C
4、下列除去杂质的⽅法正确的是() A.CaO中混有少量的CaCO3(加适量稀盐酸)
B.CO中混有少量的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OH(通⼊适量的⼆氧化碳) D.CuO粉末中混有少量的⽊碳粉(加热⾄⾼温)解析:
CO
2和NaOH反应⽣成Na
2
CO3,可将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除去。

答案:C
5、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的试剂或操作⽅法,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氯化镁与适量烧碱溶液反应⽣成Mg(OH)
2
沉淀,然后过滤可除去。

答案:A
6、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试剂或⽅法正确的是()
解析:
CuO不溶于⽔,⽽KNO
3能溶于⽔,所以可⽤⽔除去CuO中的KNO
3。

答案:D
冲刺练习
1、可以⼀次鉴别出空⽓、氧⽓和⼆氧化碳三瓶⽓体的最合适的⽅法是()
A.分别⼊适量的⽯灰⽔
B.分别滴⼊紫⾊⽯蕊试液
C.将燃着的⽊条分别伸⼊瓶中
D.将⽓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丝⽹
2、⼩强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灰⽔,设计了如图所⽰的四组实验⽅案,其中能达到⽬的是()
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的试剂或⽅法,不合理的是()
A.C2H5OH和NaCl溶液(闻⽓味)
B.NaOH溶液和稀H2SO4(酚酞试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D.KMnO4和KClO3(观察颜⾊)
4、⽤⼀种试剂区别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四种物质,这种试剂是()
A.硝酸银B.氢氧化钠
C.氯化钡D.盐酸
5、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同组物质稀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其区别开的是()
A.Na2CO3、KCl、HNO3、Na2SO4
B.K2CO3、H2SO4、HNO3、BaCl2
C.HCl、AgNO3、HNO3、NaCl
D.Na2SO4、NaOH、CuSO4、NaCl
6、下列四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HCl、H2SO4、NaOH B.CuSO4、NaCl、HCl
C.CaCl2、Na2CO3、K2CO3D.FeCl3、NaOH、NaCl
7、⽣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A.⾷盐(NaCl)和细砂B.⽔和酒精
C.⽯灰⽯(CaCO3)和⽣⽯灰(CaO)
D.蔗糖和味精
8、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B.⽤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C.⽤蒸馏法(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煤油和⽔的混合物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分离CO和CO2的混合⽓体
9、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不能⽤稀盐酸除去的是()
A.NaCl(Na2CO3) B.C粉(CuO)
C.KNO3(KCl) D.Cu(Fe粉)
10、下列哪种试剂最适合⽤来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A.NaOH溶液B.H2SO4溶液
C.HCl溶液 D.Ca(OH)2溶液
11、在没有指⽰剂的情况下,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应加⼊的试剂是()A.碳酸钙B.⽣⽯灰C.熟⽯灰D.纯碱
12、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
A.CuSO4中混有NaCl(AgNO3溶液) 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
C.H2中混有CO2(NaOH溶液)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
13、欲除去⼀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蒸⽓、氧⽓、⼆氧化碳⽓体,应将混合⽓体依次通过()
A.⼲燥剂、灼热的铜⽹;⾜量⽯灰⽔
B.灼热的铜⽹、⾜量⽯灰⽔、⼲燥剂
C.⼲燥剂、⾜量⽯灰⽔、灼热的铜⽹
D.灼热的铜⽹、⼲燥剂、⾜量⽯灰⽔
14、将N2、CO、HCl三种⽓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

假定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体为()
A.HCl、CO B.N2、CO2
C.N2、CO D.N2、H2O(⽓)
15、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 (Na2SO4) B.C(CuO)
C.CO2(CO) D.NaCl(MgCl2)
16、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OH、CuSO4、HCl、KNO3
B.HCl、KOH、NaCl、Na2SO4
C.Ca(OH)2、Na2CO3、HNO3、HCl
D.NaNO3、MgCl2、KCl、Ba(OH)2
17、下表除杂质所选⽤的试剂及操作⽅法均正确的⼀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18、利⽤下列试剂或加⼊试剂后溶液之间的相互反应,能鉴别稀盐酸、氯化钠和澄清⽯灰⽔三种⽆⾊溶液的试剂是()A.酚酞B.硝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
19、某化学课外活动⼩组在准备实验时配制了Na2SO4、Na2CO3、BaCl2、HCl种溶液,因没及时贴标签,将其混淆。

为将它们区别开来,把四种溶液编号为①②③④,并进⾏了下⾯的实验:
按①②③④的顺序,由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确定它们依次是()
A.HCl、Na2SO4、Na2CO3、BaCl2
B.BaCl2、Na2CO3、Na2SO4、HCl
C.Na2CO3、BaCl2、HCl、Na2SO4
D.Na2SO4、BaCl2、Na2CO3、HCl
20、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Fe(NO3)3、NaOH、CuSO4、KOH
B.KCl、AgNO3、HCl、HNO3
C.CuSO4、NaCl、KNO3、BaCl2
D.BaCl2、Na2SO4、Na2CO3、H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